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

时间:2019-05-12 17: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

第一篇: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

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

(九)【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是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较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而强调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只是在同一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记忆占优势。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记忆已占优势地位,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

二、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既可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精细加工,即理解材料的意义。研究表明,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为了理解记忆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第二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重要考点

2015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重要考点

2015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重要考点: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状态的教育,存在于原始社会中。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新生一代的教育,其主要标志是教育的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这时的教育实际上是一些简单的教育活动。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就它的内容和作用来说,也是极为有限的,其形式实际上是融合于各种活动之中。

总体来说,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三个特征:

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为了比较具体地说明这两种社会的学校教育,现将奴隶社会的教育与封建社会的教育分述于下。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而奴隶社会是使用青铜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实现。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是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仍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古代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具体表现为:(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离;(2)教育具有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3)教育具有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4)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寓统治术和治人之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和祖宗遗训;(5)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个别教学,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6)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 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 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 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四、近代社会的教育

16世纪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新大陆的发现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1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英国1880年实行5~10岁儿童的义务教育,1891年完全实行初等免费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证。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五、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上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教育是贯穿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这些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型教育。全民教育特别重视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把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的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引申。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4.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及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现代化教育是多元发展的,即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使办学体制和专业结构等呈现多样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教育,以满足人们对教育和学习的多种需要。其特征有: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的多元化;教育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研究人的认知、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探讨最佳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将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正迅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基于因特网网络环境的教学和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6.教育全球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要求教育培养国际通用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建立国际学校,设立国际课程,旨在培养能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大显身手的人才。

7.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广泛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8.教育具有科学性。同历史以经验指导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则注重科学指导,由此使得教育科学研究获得重视。

更多推荐:2015年河南各地市特岗招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更多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第三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

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第四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制度;2.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义务教育制度。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

2.单轨制

3.分支制

(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了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1995年颁布《教育法》

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对学制的规定

2006年再次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小学六年,中学三年)、“五四制”(中学五年,中学四年)两种,其中还有少数地区实行八年制的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制、中学三年制。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 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学制方面,《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主要有: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四、义务教育制度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

(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第五篇: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第一章重要考点(三)

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第一章重要考点

(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状态的教育,存在于原始社会中。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新生一代的教育,其主要标志是教育的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这时的教育实际上是一些简单的教育活动。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就它的内容和作用来说,也是极为有限的,其形式实际上是融合于各种活动之中。

总体来说,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三个特征:

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为了比较具体地说明这两种社会的学校教育,现将奴隶社会的教育与封建社会的教育分述于下。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而奴隶社会是使用青铜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实现。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是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仍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古代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具体表现为:(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离;(2)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教育具有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3)教育具有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4)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寓统治术和治人之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和祖宗遗训;(5)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个别教学,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6)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 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 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 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四、近代社会的教育

16世纪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新大陆的发现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1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英国1880年实行5~10岁儿童的义务教育,1891年完全实行初等免费教育。

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证。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五、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上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教育是贯穿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这些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型教育。全民教育特别重视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把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的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引申。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

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4.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及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现代化教育是多元发展的,即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使办学体制和专业结构等呈现多样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教育,以满足人们对教育和学习的多种需要。其特征有: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的多元化;教育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研究人的认知、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探讨最佳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将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正迅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基于因特网网络环境的教学和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6.教育全球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要求教育培养国际通用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建立国际学校,设立国际课程,旨在培养能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大显身手的人才。

7.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广泛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8.教育具有科学性。同历史以经验指导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则注重科学指导,由此使得教育科学研究获得重视。

更多推荐:2015年河南各地市特岗招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更多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下载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重要考点:教育与生产力水平【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的......

    2012河南特岗教师面试[全文5篇]

    2012河南特岗教师面试:说课4大要点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

    2014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14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 A) A.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B. 走中国道......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报名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报名_特岗计划_招教考试_教师招聘... 背景资料—— 2011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

    2010河南特岗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CDC 6-10 ADDCD 11-15 ABCAD 16-20 DBABC 二、填空题 1.教师成长= 经验+反思 2.功能固着 3.创造性想像 4.预防 5.诊断功能 检验教学效果 6.加里宁 7.《......

    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一......

    2018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

    河南特岗考试教育写作题

    教育写作题(16分)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