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时间:2019-05-12 17:3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进行评价,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讲述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的经过,学生总结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北伐军将士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的中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决定了太平天国在承担反封建任务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这是过去的农民战争所没有的。

地位分析:本节课讲授的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了中国,中西之间的激烈碰撞,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这对太平天国运动从发动形式到整个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因其明确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峰。

重点分析:⑴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过程是重点。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对于高中学生必须分析的类似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并不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而像金田起义、定都天京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同时可以描摹出鲜活的历史人物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作为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上早期的几件大事,都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⑵《天朝田亩制度》是重点。因为它不仅涉及了土地制度问题,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司法等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必须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主要侧重《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它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务,规定了土地分配的方法,体现了农民的要求,是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但另一方面还应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与落后的一面。初中学生全面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建议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讲解太平军进军路线,教会学生信息压缩记忆方法。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关于“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土地制度及对产品的分配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却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从而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教法设计:教师结合地图、图表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一、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3.金田起义(1851.1.11)

4.永安建制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1853)

1.胜利进军与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军的失败

2.西征军的胜利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到来

教学过程(www.3edu.net):

导入新课:

教师可进行复习提问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也可指导学生阅读引言。

讲授新课:

一、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教师指出,第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加剧对中国的侵略,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其次,五口通商后洋货输入量也大大增加。中国的财政金融受到严重威胁。

通过对“银贵钱贱”现象的分析,理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纳税负担增加,致使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广大农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可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洪秀全的身世及创立“拜上帝教”的简要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引用的洪秀全诗作,理解洪秀全的远大革命志向;已融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义,说明鸦片战争先进中国人开始在政治上从西方寻找救国方案。

指出洪秀全和冯云山深入到广西贫苦群众中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他们和冯云山一起,后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骨干。

3.金田起义(1851.1.11)

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决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恶统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受太平”的愿望。教师指出直接原因:19世纪中期广西连年灾荒。

4.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向西攻入武宣东乡。3月,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在那里,洪秀全颁布军律、历法,制定官制,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这是是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已初步具备了立国的规模。介绍官制、分封诸王的情况。让学生搞清永安封王都分封了哪些王?所封诸王都受哪个王的节制?这样的分封可能带来的隐患是什么?注意强调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就是1851年秋天的永安建制;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1853年春天占领南京,并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以后。

二、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1853)

1.胜利进军与定都天京

1851年9月—1852年4月,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时间,此时,清军已包围了永安。洪秀全为了摆脱清军的围困,于1852年4月开始突围北上。5月,在进攻全州的战役里,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牺牲。这对太平天国来说,无疑是巨大损失。接着,太平军攻入湖南。在这一带,有四、五万农民和大批挖煤工人参加太平军,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9月,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西王萧朝贵又不幸中炮牺牲。萧朝贵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忠实坦诚,勇敢刚强,每临战阵,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是太平军的一员猛将。他的牺牲,是太平军的又一重大损失。

1853年1月,太平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振。队伍迅速发展到50万人。他们沿途诛杀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焚烧官府衙门、田契、债券,把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2月,50万大军分水陆两支出发,沿江而下,向南京挺进。太平军的官兵绝大多数过去没有打过仗,是激烈的阶级斗争把他们带到了战场。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多次打败了多于自己几倍的敌国。清政府派出镇压太天国的大臣赛尚阿、徐广缙以“日久无功”的罪名被革职拿问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从此,在南方出现了一个与北方的清政府遥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括一下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纲领经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诛杀贪官污吏,焚毁田契债券,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另外,清军的腐败无能,不堪一击,也是太平军节节胜利的一个原因。

2.《天朝田亩制度》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做简短讨论,评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它有什么进步性?还有哪些不足?封建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这也是农民受剥削的根源。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好迫切的要求。他们为此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天朝田亩制度》就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土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它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的总结和发展,把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义。但是,这个制度本身又带有空想性。太平天国所描绘的这种“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蓝图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所规定的平均土地的办法和它为广大农民所设计的图景,都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一制度本身是小农思想的产物,是想以小农经济来改造社会,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不可能成功。由于《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连年战争形势,它的分田方案没有实行。

结合教材提供的太平天国的妇女服饰和结婚证书的图片,单独强调一下其制定的一些尊重妇女的政策。

三、北伐和西征

1.北伐军的失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革命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有学者认为欲以区区2万人的北伐军去推翻清朝统治是不可能的。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失去了夺天下之志,而是偏安一隅,北伐只不过是以攻为守罢了。

引导学生分析北伐失败的原因,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北伐军人数少,又孤军深入,后援不继。但北伐军震憾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大大鼓舞了北方人民的斗争的功绩不可没。

2.西征军的胜利与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到来

太平军的西征在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为了巩固天京,控制长江中游,还举行了西征。西征军的主要对手是曾国藩的地主武装湘军。西征军最初在赖汉英等人率领下,在南昌、九江、汉口、汉阳、武昌等地战斗。1855年1月,太平天国为了加强对西征的领导,派翼王石达开到湖口指挥军事。石达开是个文武兼备、深有谋力略的将领。在1855年湖口战役里,他指挥太平国战士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多的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先后据有武昌、九江、安庆等鄂、皖、赣在片地区,巩固了天京,扩展了太平天国的实力。太平天国进入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二篇: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天国兴衰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民众在乡村塾师洪秀全率领下,揭竿而起。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太平天国”,最终却归于失败。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走向失败? 金田起义 导入 洪秀全雕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城北24公里处的金田村)洪秀全塑像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洪氏祠堂(位于洪秀全故居旁)洪氏故居前的月字池 金田村全景(金田村位于广西省桂平市)金田起义画(想像画)返 回 返 回 金田起义 导入 天国兴衰 太平军前期进军路线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玉玺 太平军作战图 太平天国号帽、号衣 太平军女官 太平军武器 太平军发布的安民告示 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南京)太平天国时期的武昌 太平天国时期铜钱 太平天国刊行的书籍 太平军北伐地图 太平军北伐图(想像画)太平天国北伐军发出的军情禀报 太平军西征军所颁路凭 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西征。西征中,太平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大部分地区,并在湖南大败湘军。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后被部下劝阻。《天朝田亩制度》书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听王陈炳文颁发的田凭 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太平天国烈士墓太平天国烈士墓位于上海川沙县高桥镇,1954年为纪念太平军1862年进攻上海时牺牲的战士而建。太平天国纪念邮票(1951年发行)有关太平天国的书(封面)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教案: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初二历史教案: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教学目标

清朝嘉庆帝统治时国势衰落的具体情况;白莲教起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林则徐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通过了解封建的清王朝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逐步走向衰败,政局动荡,危机四伏;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闭关自守的中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向外扩张侵略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通过对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而进行的鸦片贸易是可耻的行径,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鸦片战争前夕,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清朝开始衰落的时候,英国试图用鸦片贸易的办法来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直接引发了东西文明之间的第一次撞击。

地位分析:本单元(第5课——第9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最初20多年的历史。本节课如果严格从时间上来界定,所述事件均发生在1840年之前,但由于其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所以既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课,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

重点分析:⑴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是重点。因为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鸦片的大量输入,还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从学生来看,认清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可以深刻的揭露英国殖民者的灭绝人性;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⑵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重点。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在此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难点分析: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难点。尽管初中教材没有象高中教材那样直接设置这样一个子目标题,但在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两个子目中明显的分别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衰落的中国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迅速崛起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教师上课必须要涉及的问题。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在中学还没有学习到世界历史的知识,再加上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命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作为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我们只有了解国情,并把中国和世界形势进行分析对比,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⑵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是难点。需要学生理解一些专用名词,如:出超、入超、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同时还需要学生清楚中国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以及掌握一些外贸方面的常识。才能使学生理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开拓中国市场,但它们的工业品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中国出口的茶、丝,远远超过英国输入的工业品。于是,贸易逆差的英国竭力发展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利用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分析19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状况和面临的国际时局,使学生学会认识国情并能养成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通过讲述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使学生认清英国鸦片贸易的卑劣用心并了解毒品对人的危害。(3)通过分析林则徐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建议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常识,谈谈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老师最后将之归纳为四点危害:第一,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第二,鸦片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第三,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第四,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使吸食者意志萎靡消沉。此处可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

关于“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首先要突出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基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凛然正气,表现出中华民族誓不可辱的气概。提问学生,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再作归纳。在学生基础好的学校,可以适当介绍林则徐的生平,就其历史作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通过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的对比,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得出未来两国间的战争是一场中国必败的战争。

关于“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建议教师结合数据、图表等材料,进行讲解。就中、英、英印的三角贸易可以通过图示法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

教学设计示例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教学重点: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资源库提供的网络型课件,进行网络教学。

板书设计: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2.灾难性影响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1839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进行复习提问也可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都属于中国历史的近代部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提示学习中国近代史要掌握它的基础线索。

讲授新课: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由于清朝专制政治的高压政策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抗。到嘉庆帝时期,国势开始衰落,中国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

1.政治腐败(嘉庆帝)

教师请学生回忆清朝前期“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但从乾隆统治后期,政治就开始腐败。到嘉庆帝统治时,政府卖官鬻爵,官吏腐败贪污成风。这时期,清王朝军备废驰,将士怠惰。同时,土地兼并愈烈,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阶级矛盾也更加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2.白莲教起义(1796年)

农民起义中规模较大的是川楚白莲教起义。教师简介白莲教的组织情况和起义经过,突出女英雄王聪儿的光辉形象。指出这次起义前后坚持了九年,转战川、楚、陕、甘、豫五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如日薄西山,逐渐衰落了。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鸦片祸华

此处可以就中英两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对比。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端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之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又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的中国。

教师分析“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英国运来的呢绒、布匹、棉花等等工业品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又是英国资产阶级必需的商品,这样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商品畅销,英国的商品滞销;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白银流入中国。

在这里要讲清楚“出超”(“贸易顺差”)和“入超”(“贸易逆差”)这两组概念。后来,外国商人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用走私的方法,向中国大量销鸦片。

教师通过图示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三角贸易的过程。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画和表格。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向中国大时走私鸦片的罪魁祸首;指导学生分析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得出这是对中国触目惊心的掠夺的结论。鸦片贸易的暴利,使英国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而使中国人民遭受严重的危害。

2.灾难性影响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内容,也可引入其他材料,接着教师提问:“想一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为四点。

第一,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鸦片战争之前20年里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这引起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第二,鸦片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他们接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用加租增税等种种方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清军的将领了士兵也有人吸食鸦片。如在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还大量受贿。水师巡船竟至和英国鸦片船约定“每箱鸦片收到5万元到10万元”,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

第四,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竖体字的引文《炮子谣》。指出罪恶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在这里可以深入介绍鸦片等毒品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教育。

三、林徐的禁烟活动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指出清朝有见识的大臣纷纷主张禁烟,其中最坚决的是林则徐。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林则徐纪念馆》,和彩图《林则徐塑像》。教师介绍林则徐生平,指出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深刻地认识到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的危害。1838年,他上书道光帝,指出“银荒兵弱”的可怕结局,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采纳了林则徐的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1839年)

让学生阅读课文归纳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一,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以后永不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化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示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第二,整顿海防。加强珠江口的防御工事,添建炮台,训练水勇。第三,派人翻译外国书报,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情况。第四,针对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商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第五,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观察课本图画“销烟池和虎门烟纪念碑”,注意这里“销烟”不是“烧烟”。教师应突出虎门销烟场面的庄重和过程的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感叹佩服。最后指出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教师可以小结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国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但是,英国资产阶级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蓄意破坏中国的禁烟措施。狂热宣传对华战争。他们准备了一场“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提示这就是下节课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资料来自: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讲稿

太平天国本身是一次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即王朝末期,人口增长但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加重,底层人民进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起义。起义领导人与以往一样,有不入流的知识分子,有地方大族,也有纯底层上来聪明干将。之所以和以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是因为恰好处在中国被动进入近代的时间里,所以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的介入,所以称为有了反帝的意义。

许多人质疑太平天国是否属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主要在于三点: 一是太平天国并未提出比清政府更先进的理论和行为,虽然清政府是封建,但太平天国的封建程度并不比他轻。

二是战争带来极大破坏,并没有让底层人民生活幸福,反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太平天国使用的拜上帝教,俨然邪教化的基督教,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和邪教特征,是否让其比坚持儒家思想清政府更不正义?

其实,如果抛去太平天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着重看待太平天国作为古代农民起义的一面,这三点都不是问题。毕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整个大清国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进入近代,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具备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特征并不奇怪。

第一,传统的农民起义本就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因为对压迫的反抗具备正义性,但不代表农民阶级有提出更先进生产关系的能力。所以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起义领袖最终向新的封建统治阶级靠拢而结束。第二,古代战争尤其是农民起义的破坏性本就是巨大的。一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暴增导致粮食的不足,所以战争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人口死亡,才能保证双方军队的口粮;

二是古代环境及生产力决定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生命的漠视度,古代许多改朝换代,人口伤亡超过一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三,能够搞大规模行动,从来不是老百姓生活不了一哄而起就可以的,造反的关键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而在古代的农民起义而言,最主要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本就占据大量人口甚至军队的大族牵头,通过原有的力量组织;二是利用宗教来组织。

前者多出现于地位较高的人牵头造反情况,尤其多出现与唐宋以前世家大族存在的时候;后者多出现与地位较低的人牵头造反情况,从黄巾起义(如果不算陈胜的鱼腹书的话)持续到义和团。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知识严重匮乏,纪律整理难度大,所以在古代起义时候往往通过宗教才能较为有效地组织。细数历代农民起义,大部分都多少有宗教参与。而古代宗教用今天眼光看,几乎都可以列入邪教范畴了。所以太平天国的这种行为并不特别。这里插个观点:组织活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行为,但也往往是普通人容易忽略的行为。在古代尤其困难。历代农民起义,除了明末起义外,几乎都要么通过本身就有钱有人的地方豪强、军队将领至少也是大家族模式,要么就得通过宗教模式,因为除了这二者,想在官府眼皮下去串联、准备、统一指挥,几乎是天方夜谭。一直到了近代的革命党,才算勉强脱离了这两者,有了用新理论组织的情况。但是细看革命党的组织,除了利用会党(带宗教性质)或军队(军队组织)这种本身就有组织性的势力外,真正自己的组织行动往往局限在小几百人以内。也正是后来共产党组织能力太强了,让人有了种错觉,觉得正常组织就该这样,宗教组织是落后的。其实,人家用宗教组织不过当时最常态而已。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特点,有反封建一面,也有无法提供先进生产模式造成巨大破坏一面。今天我们回头看知道1840年以后是近代史了,但在咸丰元年,人们普遍认知还停留在古代情况下,不能要求太平天国运动有更先进的行为。直到后期,帝国主义力量介入后,太平天国运动才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他们的选择又增添了反帝一面。事实上,中国真正能称作近代农民运动的,得到义和团了。义和团的行动规模、目标和纲领,才和传统的古代农民运动有着鲜明区别。

补充问题。1.太平天国是不是比清政府更残忍?

整体而言,这么说是不对的。固然从后来描述看,太平天国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但首先要求清楚,今天看到的资料大部分是胜利者写就的。太平天国从武汉到天京是杀戮不少,但曾国藩难道就是浪得虚名?只不过清廷胜利了,所以可以在后续记录中回避自己的杀戮,把所有脏水都泼向对方而已。无论湘军、八旗军还是绿营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一样,都是标准的旧军队。拿今天习惯了现代军队的眼光去看旧军队,基本都超出我们可能想象的下限,或许比许多人能想到的土匪还过分。事实上,古代就有说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bì如剃”,这真不是胡说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战争的惨烈。一旦战争打响,本身就注定许多战场伤亡和更多的战场下伤亡。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显得格外惨烈,还是因为起义的原因就是缺少粮食要饿死了造反。但是,一旦战争打响,军队需要更多粮食,从事生产的人又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大量人口死亡来解决问题。所以说,造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归咎为起义农民。农民不起义,固然不会有这么大面积伤亡,但意味着要求这部分最困难的农民要自己老老实实饿死。这个锅到底该起义农民背,还是政府背呢?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46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

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而地主、官僚、贵族也乘机加剧了对土地的兼并,是封建主义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虽然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

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8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这一年也是他第四次考试失败,他将自身的命运同当时的国难结合起来,开始放弃科举做官,自己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师:洪秀全曾经在广州偶然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的宣传基督的小册子,受到西方基

督的影响,并将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组织。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普天之下的人都一样,人人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这对于身处水生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来说,是很有号召力的。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拜上帝会的势力得以发展,成员超过一万多人。

师: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进入湖南,途中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太平军迅速壮大。1953年,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师:1853年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势力,制定并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主要内容,规定了土地的分配问题和产品的分配问题,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其目的是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师:《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却很不现实,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以及当时战乱的环境,这种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其即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革命性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空想性体现在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所以,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很多地方仍旧采用当时清政府收税的办法,很大程度上仍旧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2、《资政新篇》

师:到后来太平天国因天京事变由盛转衰,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那就是《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师:《资政新篇》也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性文件,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进步性,但是

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进步性体现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是《资政新篇》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资政新篇》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特点,但其始终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也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又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地强大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1856年,由盛转衰

2、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

—安庆失守—天京沦陷(1864年)

师:天京变乱的经过是,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

烈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天京后,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总揽天国大权。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韦

昌辉接着又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了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洪秀全对他疑忌重重,不予重用,石达开负气带着10万精兵出走,继续抗清。“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师: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就是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

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

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师: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第一是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

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是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第三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师:后期天京变乱和重组领导核心,提拔了一批年青将领,如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

成,担任军事指挥,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接着又在三河镇打败湘军的精锐部队,迫使安庆的清军不战而逃,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1860年,依洪仁玕的计策,李秀成率兵先袭杭州,待江南大营清军分兵救援之际,火速回师与陈玉成等汇合,合力攻打江南大营。此计为“三十六计”之中的“围魏救赵”之计。这样,平定江北、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运动从低谷中走出,又有了一些发展。师: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之后,清军统帅和春向东逃窜。李秀成穷追不舍,和春自

杀。李秀成乘胜率军东征苏南,连战连捷。李秀成指挥太平军继续东进,一直打到上海近郊。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外国

侵略者公然直接参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到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天京及其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围攻这下,形势日益危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不久陷落,守城将士大多壮烈牺牲。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师: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

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下载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教案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阎虎亮 教学目标 识记理解 能力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论太平天国运动

    论太平天国运动 机械103班 051020211 刘景景 关键词: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摘要: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姓名:于滢 学号:***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太平天国运动》,我将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教......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xx的xxx,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太平天国运动》。我将从课标及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课标及教......

    八年级历史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中学 李志艳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江城中学李志艳。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

    新版人教八年级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14.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共5篇)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识记在运动与革命中出现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了解其意义与历史进步性; 3.学习......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学中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一的教学中我们大力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标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