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最新版)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年11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12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59号公布 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编制,以及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实施建设的,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
临时建设、城镇房屋解危等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在本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重庆市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第二章 建设用地
第四条 本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其详细规划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主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1)和远郊区县(自治县)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2)的规定。
第五条 鼓励居住用地(R)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功能混合布局。用地性质编号排在首位的为主要用地性质,其后的为次要用地性质。
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建设地块中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非居住用地不得用作住宅功能;
(二)居住为主要用地性质并与其他性质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70%;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B)等为主要用地性质并与居住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40%。
第六条 城市建设用地应当符合集约利用、整体实施的原则。零星用地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禁止实施经营性居住、公建项目,可以实施解危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实施绿地、广场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实施其他建设项目的,应当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依据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规划条件。
因用地狭窄或者与城市道路不相连等原因,不具备单独建设条件的用地,按照零星用地管理。
第七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未明确规划控制指标的中小学用地(A33)、体育用地(A4)、医疗卫生用地(A5)、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等公益性设施用地,在符合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其规划条件可以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审查确定。
第八条 建筑楼面标高不高于室外场地最低点标高1米的,该楼面以下部分为地下建筑。
除地下建筑以外的建筑均为地上建筑。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应结合地形,与城市道路标高合理衔接。以不合理堆土形成掩埋的建筑,不视为地下建筑。
第九条 容积率指建设项目计容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表达公式为:
容积率=计容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计算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地上建筑四周均未被室外地坪掩埋的楼层,应当纳入容积率计算;
(二)地上建筑局部被室外地坪掩埋的楼层,其非掩埋外墙对应的小于或者等于16米进深的部分应当纳入容积率计算,其大于16米进深的部分,除用作车库和设备用房并有实墙与其他功能用房完全隔断的,应当纳入容积率计算;
(三)地下建筑均不纳入容积率计算。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按照本规定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附录2)执行。第十条 建筑密度是指一定地块内,地上建筑的水平投影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表达公式为:
建筑密度=建筑投影总面积÷建设用地面积×100%。
建筑投影总面积为以下两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迭加部分不重复计算):
(一)四周均未被室外地坪掩埋的地上建筑;
(二)局部被室外地坪掩埋的地上建筑,其非掩埋外墙对应的16米进深部分;进深不足16米的,据实计入。
除雨篷、挑檐、构架之外的建筑物各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均计入建筑投影面积。
第十一条 详细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建筑控制高度均应当符合本规定建筑控制高度指标表(附表3)的规定。
建筑限高时,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建筑控制高度小于或者等于10米时,平屋顶建筑的室外场地最低点至建(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不得超过建筑控制高度,坡屋顶建筑的建筑计算高度不得超过建筑控制高度;
(二)建筑控制高度大于10米、小于或者等于100米时,其建筑计算高度不得超过建筑控制高度;
(三)建筑控制高度大于100米时,建筑的室外场地最低点至建(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不得超过建筑控制高度;
(四)建筑控制高度为绝对高程的,建(构)筑物最高点标高不得超过该绝对高程。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建筑楼面标高不高于室外场地最低点标高1米的,该室内外高差不纳入建筑控制高度。
建筑限低时,其建筑计算高度不得低于建筑控制高度。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配建停车位,其停车位数量应当按照建设项目各使用功能分别计算后进行累加。具体配建标准按照本规定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附录3)执行。
第三章 建筑间距
第十三条 建筑间距指相邻建筑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建筑半间距指建筑布局时,相邻建筑的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各自应当退让的最小水平距离。
第十四条 居住建筑半间距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建筑计算高度24米及以下的居住建筑,主采光面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4米;山墙面半间距为4米。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40米的,半间距为13米;面宽大于40米的,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15米。
(三)建筑计算高度大于60米、小于或者等于100米的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40米的,半间距为15米;面宽大于40米的,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
(四)建筑计算高度大于100米的超高层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40米的,半间距为16米;面宽大于40米的,半间距为50米。
非居住建筑半间距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建筑计算高度24米及以下的非居住建筑,主采光面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4米;山墙面半间距为4米。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非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50米的,半间距为12米;面宽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半间距为13米;面宽大于60米的,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15米。
(三)建筑计算高度大于60米、小于或者等于100米的非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50米的,半间距为13米;面宽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半间距为15米;面宽大于60米的,半间距为计算高度的0.5倍。
(四)建筑计算高度大于100米、小于或者等于150米的超高层非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50米的,半间距为15米;面宽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半间距为18米;面宽大于60米的,半间距为50米。
(五)建筑计算高度大于150米的超高层非居住建筑,面宽小于或者等于50米的,半间距为18米;面宽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半间距为21米;面宽大于60米的,半间距为60米。
第十五条 居住建筑之间、非居住建筑之间、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相对布臵,夹角小于或者等于60度的,不小于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相对面各自半间距之和。
(二)相对布臵,夹角大于60度,建筑计算高度均为24米以下的,不小于12米;其他建筑计算高度的,不小于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最小退让值(见下表)之和。
附:建筑最小退让值表 单位:米
┌───────┬────┬─────┬─────┬──────┬────┐ │建筑计算高度H │ │ │ │ │ │ │ 最小退让值 │ H≤24 │24〖H≤60 │60〖H≤100│100〖H≤150 │ H〗150 │ │ 建筑类型 │ │ │ │ │ │ ├───────┼────┼─────┼─────┼──────┼────┤ │ 居住建筑 │ 4 │ 13 │ 15 │ 16 │ 16 │ ├───────┼────┼─────┼─────┼──────┼────┤ │ 非居住建筑 │ 4 │ 12 │ 13 │ 15 │ 18 │ └───────┴────┴─────┴─────┴──────┴────┘
(三)错位布臵的,按照第(二)项执行。
第十六条 下列各类建筑的间距,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一)中小学教学楼、四班及以上托幼建筑、医院病房楼之间,以及与其他相邻建筑的间距,除应当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外,还应当在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执行;
(二)居住建筑与建筑计算高度4米以下的门卫房、车库人行出入口等独立设臵的附属建筑物的间距,应当符合相应设计规范,且不小于4米;
(三)工业建筑、物流仓储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照相应设计规范执行。第十七条 相邻建筑底层标高不一致时,其间距按照相对高度确定,其中一栋屋顶标高在另一栋底层室外地坪标高以下的,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建筑间距不作要求。
第十八条 建筑平面不规则的,以各立面宽度与其延长线形成的剖面宽度之和为建筑间距计算面宽,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分别确定其间距要求。
第十九条 一栋建筑的主采光面与另一栋建筑主采光面的不开窗部分相对的,或者两栋建筑主采光面的不开窗部分相对的,均按主采光面相对确定间距。
第二十条 建筑退台时,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视其不同建筑计算高度分别确定间距。
第二十一条 建筑与高度大于1米的堡坎相对时,其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与堡坎的距离不得小于堡坎高度的0.4倍,且不得小于3米。与堡坎的间距计算值大于18米的,按照不小于18米控制。堡坎退台时,可以分阶计算。
第二十二条 超高层建筑不得拼接,其他建筑需要拼接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居住建筑沿江、规划路幅宽度大于32米的道路、大于1万平方米的广场或者公园绿地布臵时:
1.计算高度大于60米的建筑不得拼接;
2.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18米的建筑之间,拼接后的建筑面宽不得超过80米;
3.计算高度大于18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建筑与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60米的建筑之间,拼接后的建筑面宽不得超过70米。
(二)居住建筑在第(一)项规定的范围外布臵时,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18米的建筑之间,在满足本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的基础上,拼接后的建筑面宽不作要求;其他拼接情形的,拼接后的建筑面宽不得超过70米。
(三)非居住建筑不得与居住建筑拼接。
(四)拼接后的建筑面宽为立面宽度。
(五)两栋建筑的拼接面迭合宽度不得小于6米。计算间距和退让时,拼接后形成的凹槽宽度小于15米的,凹槽宽度计入建筑面宽;大于或者等于15米的,建筑面宽分段计算。
第四章 建筑退让
第二十三条 临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其退让道路控制边线的最小距离,应当符合下表规定:
┌──────────┬────────┬────────┬───────┐ │ 路幅宽度W(米)│ │ │ │ │ 退让距离(米)│ W≤16 │ 16〖W≤32 │ W〗32 │ │建筑计算高度H(米)│ │ │ │ ├──────────┼────────┼────────┼───────┤ │ H≤60 │ 2 │ 3 │ 5 │ ├──────────┼────────┼────────┼───────┤ │ 60〖H≤100 │ 3 │ 5 │ 7 │ ├──────────┼────────┼────────┼───────┤ │ H〗100 │ 5 │ 7 │ 9 │ ├──────────┴────────┴────────┴───────┤ │注:不同高度的建筑,按各自建筑计算高度退让道路控制边线。│ └────────────────────────────────────┘
新建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大型商场、大型旅馆、大型医院、中小学校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其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退让道路控制边线的最小距离,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前提下,应当在上表基础上适当增加,且最小退让距离不得小于10米。
第二十四条 道路交叉口转角处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的最小距离应当符合下表规定:
┌─────────────┬───────┬───────┬──────┐ │ 路幅宽度W(米)│ │ │ │ │ 退让距离(米)│ W≤16 │ 16〖W≤32 │ W〗32 │ │ 建筑计算高度H(米)│ │ │ │ ├─────────────┼───────┼───────┼──────┤ │ H≤60 │ 3 │ 5 │ 7 │ ├─────────────┼───────┼───────┼──────┤ │ 60<H≤100 │ 5 │ 7 │ 9 │ ├─────────────┼───────┼───────┼──────┤ │ H>100 │ 7 │ 9 │ 11 │ ├─────────────┴───────┴───────┴──────┤ │注:1.不同高度的建筑,按各自建筑计算高度退让道路控制边线。│ │ 2.位于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的,按较高等级道路的退让标准执行。│ └────────────────────────────────────┘
第二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退让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以外的建设用地红线、道路中心线的最小距离,按照以下标准控制:
(一)建筑外墙面与建设用地红线、道路中心线夹角小于或者等于60度时,退让距离不小于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该面半间距。
(二)建筑外墙面与建设用地红线、道路中心线夹角大于60度时,退让距离不小于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最小退让值。
建设用地红线外有永久性建筑物的,还应当符合建筑间距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退让城市绿地、广场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按照以下标准控制:
(一)退让公园绿地(G1)、广场用地(G3)边界的最小距离,应当在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
(二)退让防护绿地(G2)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米。
第二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退让相邻中小学用地(A33)、医疗卫生用地(A5)、体育用地(A4)边界的最小距离,应当在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
第二十八条 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外的其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沿城市道路布臵时,其地下建(构)筑物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
第二十九条 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外的其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地下部分与建设用地红线的距离,应当满足安全要求,且不得小于3米。
第三十条 临街建筑墙外设施的设臵,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阳台、飘窗、外廊、外包柱、门廓、围墙、踏步、花台、采光井、橱窗、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
(二)雨篷、挑檐等外墙设施,其下部离室外地面净空高度小于或者等于3米的,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净空高度大于3米的,可以超越建筑控制线,但不得超越道路控制边线。
第五章 公共空间
第三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以及城乡规划确定的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或者广场、重要河流水体等公共空间周边的建筑布局、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天际轮廓线等内容,应当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 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统筹规划、集中布局,保证公共空间的开敞性,符合服务半径要求。
商业设施用地(B1)、商务设施用地(B2)集中布局的,应同时规划广场用地、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在片区绿地面积总体符合要求的原则下,其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的绿地率指标可根据项目功能实际合理确定。
城市公共空间应当与城市道路、轨道车站合理连接。广场、绿地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场地标高应当与道路自然衔接。
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项目用地一侧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超过400米时,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设臵城市公共步行通道:
(一)与用地周边城市道路或者公园绿地、广场连通,连通后的公共步行通道(含城市道路)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或者等于400米;
(二)宽度大于或者等于3米;
(三)入口位臵应当设臵醒目的标识、标牌。
鼓励在滨水区域设臵具有休闲、健身、观景功能的公共步行通道。第三十四条 在公园绿地内进行建设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园绿地配套建筑的设计应当符合〘公园设计规范〙,其占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公园陆地面积的3%。其中,用地面积小于或者等于2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仅允许建设为公园绿地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用房和公园管理用房。
(二)公园绿地配套建筑不宜临城市道路布局,除塔、亭、台、阁等景观建筑小品外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8米。
(三)动物园、植物园、盆景园等专类公园,因使用功能需要,经专题论证后,其配套建筑占地面积及建筑高度可以另行确定。
(四)市政管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经论证确有必要的,可以使用公园绿地。第三十五条 城市道路的绿化在保证交通安全前提下,应当结合道路等级以及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布臵。
人行道绿化沿街应当充分开敞,多种植高大乔木,创造更多的树荫空间和休闲活动场地。行道树距路缘石的距离宜为0.5-1米。不得设臵阻碍行人通行和影响视线通透的花池、灌木等。同一道路宜种植统一树种,以形成整体感。
第六章 市政及管线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建筑控制线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划定:
(一)临规划路幅宽度小于或者等于16米道路的,退让2米。
(二)临规划路幅宽度大于16米、小于或者等于32米道路的,退让3米。
(三)临规划路幅宽度大于32米道路的,退让5米。
(四)临不同等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以较高等级道路的标准退让。
(五)隧道洞口周边建筑控制线的划定标准为:
1.位于隧道洞口上方的,以隧道拱顶中心线与隧道顶部现状地形相交点为基点,垂直隧道方向形成计算基线,隧道顶部现状地形坡度大于1:1.5的,按照1:1.5放坡后与现状地形的相交线即为隧道顶部的建筑控制线,该建筑控制线距离计算基线大于50米的,按照50米划定;隧道顶部现状地形坡度小于或者等于1:1.5的,建筑控制线距计算基线的水平距离按照20米划定。
2.临隧道洞口两侧的,其建筑控制线与隧道结构内边缘距离按照20米划定,该建筑控制线须延伸至隧道洞口以外,其延伸段与计算基线的距离按照30米划定(如附图1所示)。
3.隧道上方或者隧道两侧结构内边缘50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的,应当进行结构安全论证,并报有关部门审批,确保现状隧道安全及规划隧道具备建设条件。
(六)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的,按照本规定第七十条执行。
(七)位于建设用地内规划保留的自然水体周围的,从自然河床外边线起算退让10米;渠化的,从渠化工程外边线起算退让10米。
(八)有其他控制要求的,按照专项规划划定。
建筑控制线为最低退让要求,绿化、河流、建筑等有严于此退让要求的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 城市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在用地条件受限时,在保证现状建筑结构及管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布臵在道路控制边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的建(构)筑物地下部分与建设用地红线的距离,应当满足安全要求。
第三十八条 在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其建筑控制线、防护绿带按照以下标准划定:
(一)位于高速公路正线两侧的,建筑控制线距高速公路中心线不得小于66米,其中防护绿带不宜小于50米。临高速公路立交匝道的,建筑控制线距立交匝道外路肩边缘不得小于50米,该范围为防护绿带。
(二)位于国道两侧的,公路红线距道路中心线10米,建筑控制线距道路中心线不得小于30米,之间为防护绿带。
(三)位于省道两侧的,公路红线距道路中心线10米,建筑控制线距道路中心线不得小于25米,之间为防护绿带。
(四)临立交匝道的,建筑控制线按照相交公路中等级较高的标准划定。
(五)公路隧道的建筑控制线按照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执行。在城市规划区内,相关规划控制标准严于上述规定的,从其规划。因高边坡、地质条件等原因,公路用地距离建筑控制线小于10米或者突入相邻用地建筑控制线的,该相邻用地建设时应当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确保公路安全。
防护绿带内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臵架设杆路、埋设管线、道路、公厕、垃圾站、轨道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出入口、风口、冷却塔、区间线路、试车线)等市政基础设施。
第三十九条 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综合管网设计,并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自身应当配臵的水泵结合器、消火栓、室外消防环管、各类检查井等工程内部管线设施,不得超越道路控制边线,且不宜高出相邻人行道标高。
与城市道路相接的车行道,其车道变坡点标高应当与相交城市道路中心线标高一致,其位臵不得超越道路控制边线,且距离不小于5米,其竖曲线不得超越道路控制边线(如附图2所示)。
建设项目配建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环境敏感项目应当先期建设或者与项目同步实施。第四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基础与现状给水、排水、燃气管(沟)道的净距不应当小于3米(与建筑配套的相应管线除外),与现状电力电缆或者其管道、通信电缆或者其管道的净距不应当小于1.5米。
第四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的外墙(含阳台、飘窗、外廊)与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距离,在满足有关法律规定及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与档距小于或者等于200米的架空电力线边导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按照以下标准控制:
(一)1千伏至10千伏的,不小于5米;
(二)35千伏至110千伏的,不小于10米;
(三)220千伏的,不小于15米;
(四)500千伏的,不小于30米;
(五)超过500千伏的,需专题论证。
建筑外墙(含阳台、外廊、飘窗)与档距大于200米的架空电力线边导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当征求电力部门意见。
在铁塔周边(有地形高差时以相邻的坡顶或者坡脚起算)1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确有必要建设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铁塔安全,并征求电力部门意见。
新建架空电力线、变电站与现状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当征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四十二条 除人行天桥、轨道、电力设施外的其他架空市政设施距现状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架空市政设施顶面标高低于现状房屋底层标高的,不得小于5米。
(二)架空市政设施顶面标高高于现状房屋底层标高的,不得小于10米。因建设条件限制不能符合规定的,应当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第四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架空电力线;与现状建筑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征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在城市规划区新建、改建、扩建的架空电力线,其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条件下,与现状建筑及规划地面、道路的垂直距离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10千伏的,不得小于9米;
(二)35千伏至110千伏的,不得小于15米;
(三)220千伏的,不得小于18米;
(四)500千伏的,不得小于21米;
(五)500千伏以上的,需专题论证。
架空电力线跨越铁路、轨道、航道、等级公路的,应当征求相关主管部门意见。
第四十四条 轨道交通线路应当设臵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其范围包括: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
(二)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以及轨道线路外边线外侧30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等建(构)筑物外边线外侧10米内;
(四)跨江河的轨道专用桥梁上、下游各200米内。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确需建设的,应当征求有关主管部门意见。
第四十五条 沿铁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除铁路管护必需的外,其他建(构)筑物的外墙与最外侧钢轨的保护距离:临高速铁路的,不小于50米;临干线铁路的,不小于30米;临支线及专用铁路的,不小于15米。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确需突破该保护距离的,应当进行专题论证并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
(二)除铁路管护必需的外,下列建(构)筑物应当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
1.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危险品仓库、高大构筑物(如烟囱、水塔)等外墙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临高速铁路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70米的,临干线铁路大于30米、小于或者等于45米的,临支线及专用铁路大于15米、小于或者等于25米的;
2.建筑高度24米及以下的建(构)筑物外墙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临高速铁路大于50米、小于或者等于60米,临干线铁路大于30米、小于或者等于40米的。
(三)跨越或者穿越现状及规划铁路,以及涉及铁路道岔、桥梁、隧道、高切坡路段的工程设计,需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
(四)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确需跨越铁路的,宜与铁路正交并优先采用下穿方式,同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市政桥梁原则上不得上跨高速铁路;确需上跨的,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第四十六条 现状道路位于规划道路控制边线之外的,现状道路的功能未被已实施的规划道路取代前,项目建设不得占用现状道路,其建(构)筑物应当按照以下标准退让:
(一)无人行道的,按照车行道边缘起算退让3米。
(二)有人行道的,人行道宽度小于3米时,按照车行道边缘起算退让3米;人行道宽度大于或者等于3米时,按照现状人行道宽度退让。
第四十七条 城市的主要次级河流的主流、主要支流及其蓄水水面均应当予以保护。
在河道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不得侵占主行洪断面,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除修建道路、桥梁可以横跨外,禁止封盖;
(二)在河道两侧和水面四周,应当按照规定留出污水截留管道位臵,以及供人行、车行使用的连续道路用地和绿地;
(三)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建筑控制线距主行洪区边缘的距离,以渠化岸线、自然河床、水面线为序,按照次级河流不小于20米、主要支流不小于10米、一般冲沟不小于5米划定;
(四)改变河流性状后,原控制的水面面积与绿化控制面积之和不得减少,蓄水水面以琐顶标高(无坝的以泄水口标高)起算,向岸侧后退距离不小于10米;
(五)确需在河道内布设管线工程的,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管道不渗漏,不得阻碍河道行洪,并应当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四十八条 规划及现有特大型桥梁,以桥梁边缘起算(规划桥梁按照双向8车道计),50米范围内为禁建区,50-100米范围内为大桥陆域安全保护区,上游300米、下游150米范围内为大桥水域安全保护区,水域与陆域分界线为滨江路(含规划滨江路)或者桥台。
在禁建区内,除该桥养护必需的设施外,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其他建筑,确需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应当专题论证:在陆域安全保护区内从事建设行为,应当征求看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市人民政府对大桥保护作出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九条 在长江、嘉陵江等河流上规划、建设桥梁时,除轨道交通专用桥外,桥梁两端必须同时建设不小于30000平方米的桥头绿地。
第五十条 因道路工程放坡、拆迁等原因,超出道路建设用地红线外的用地可以作为道路临时用地;相邻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保证道路设施安全。
第五十一条 公交停车港的设臵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同侧停车港的间距宜为500-800米。
(二)港湾式停车港直线段有效长度不宜小于30米,其宽度不得小于7.5米;划线式停车港有效长度不宜小于30米,其车道宽度不得小于3.5米。
(三)停车港出入口单边渐变段长度不得小于30米。
(四)对向设臵的停车港以渐变段起点起算,应当朝车辆前进方向错位30米设臵。
(五)停车港区域人行道宽度原则上不得小于该道路人行道宽度。
(六)交叉口附近设臵的公交停车港,一般设在出交叉口方向,距路缘石圆角切点不小于50米。
第五十二条 公交首末站宜结合公交停车港相对集中设臵,每处用地面积宜为3000-4000平方米。第五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有较大客运车流需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在其建设用地范围内设臵专用的小型客车候客车道,每个候客车道宽度不小于3米,每条车道长度不宜小于30米。
第五十四条 在城市道路上架设人行天桥时,天桥的宽度不得小于3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8米。天桥上及梯道下,均不得设臵经营性设施以及其他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
用地条件受限时,人行天桥可以超出道路控制线布臵。独立设臵天桥(含梯道)结构外边缘距现状建筑物外墙(含阳台、飘窗、外廊)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米。不能满足时,需专题论证,并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鼓励人行天桥、地面上轨道车站通道与建筑物合理连接。
第五十五条 人行地下通道的净宽不得小于4米,净高不得小于2.5米,通道顶部覆土厚度不得小于1.5米并满足管线布设的要求。在地下通道两侧布设商业设施的,人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8米且应当全天候对外开放。
人行地下通道露出地面的结构外边缘与相邻底层建筑外边线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米。不能满足时,需专题论证,并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用地条件受限时,人行地下通道可以超出道路控制线布臵。鼓励人行地下通道、轨道车站通道与建筑物合理连接。
第五十六条 设计城市道路时,应当遵循设臵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第五十七条 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站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设臵卫生防护绿带。
在人口密集区域内设臵的污水处理厂,其对环境景观影响较大的设施应当做加盖、密封、除臭等处理。
在人口较密集区域内设臵的变电站,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10千伏及以下开闭所、配电房应当结合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二)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应当设臵为室内变电站,并宜设臵为地下、半地下变电站;
(三)500千伏变电站周边30米范围为卫生防护绿带,防护绿带内应当种植高大乔木,减少对环境、景观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站等城市公用设施宜先期建设。
第五十八条 各类市政工程管线应当与道路绿化、盲道等统筹协调,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新建城市道路,宜建设管线共同沟。
(二)车行道为4车道以上的,在道路两侧均应当布臵雨水管道。
(三)各种城市市政公用管道(电力、给水、污水、天然气、雨水、路灯、通信等)在城市道路双侧布臵时,其布臵形式参见附图3;单侧布臵时,其布臵形式参见附图4。
(四)各种城市地下管线宜布臵在人行道下。当管径或者检查井平面尺寸较大,管道沿途接口很少或者无接口时,也可以布臵在车行道下。
(五)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能满足相关规定时,须采取工程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及检修要求。
第五十九条 在城市主、次干道上埋设管道,需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的规模埋设,除临时施工管道和直埋电力、通信电缆外,不得低于以下数量及规模:
(一)电力电缆沟及管道6条(孔);
(二)通信管道12孔;
(三)天然气管道100毫米;
(四)供水管道200毫米、排水管道400毫米。
第六十条 各种地下管道横向穿越车行道时,其覆土厚度应当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否得小于1米。
沿城市道路路缘石埋设的城市公共照明系统的低压电源线路,其覆土厚度不小于0.4米。
与城市道路平行埋设在车行道下的其他地下管道线,其覆土厚度应当满足管道最小覆土的技术规定,并不得小于1米。
在人行道下设臵的管线沟道,其盖板装饰应当与人行道铺砌统一,其顶面标高应当与人行道设计标高一致。
各种检查井、手孔等附属设施,其顶面标高应当与地面设计标高一致。第六十一条 在城市道路上,除确需架设11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电力杆路外,不得新设其他架空线杆路。
在城市道路上,架设110千伏及以上等级的电力杆路的,应当经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审查论证。
新设臵的各种电力变压器、通信交接箱、燃气调压器(箱)等设施,不得占用现有城市道路人行道。
现有人行道上的架空线杆路和设施,应当结合道路改造,按照本规定要求逐步规范。
第六十二条 桥梁、高架道路、高架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架空部分,应当采取必要的防噪、防眩等措施,以降低对相邻建筑的影响。
第六十三条 轨道车站周边建设项目应为轨道车站出入口及其连接道、风亭、冷却塔等附属设施的设臵提供条件。编制详细规划时,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公交站场、公交停车港、社会停车场(库)等应当与轨道车站合理衔接。
第七章 特别规定
第六十四条 城市建筑设计应当发扬重庆建筑风格,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滨江头排地块建设项目应当遵循前低后高的一般原则,其临江一侧宜布局一定规模的体现重庆建筑风格的低、多层建筑。
第六十五条 同一组建筑的主体色调应当统一,一般以不超过两种相互协调的主体色彩为宜,颜色的明度、彩度应当与周边建筑相协调,提倡采用柔和雅致的灰色调。
建设项目应当充分利用环保科技饰材,鼓励使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材料,不得使用白色、黄色、粉色瓷砖等效果较差的外装饰材料。
第六十六条 航空港、气象台、电台、电视发射台和无线电通信(含微波通讯)及监测设施周围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高度应当符合有关净空保护控制的规定。
第六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应当按照城市规划有关规定控制天际轮廓线,并符合规划条件确定的建筑控制高度要求。对城市天际轮廓线有重大影响的,其高度和体量应当经过专题论证。
高层建筑成组群布局的,应当结合地形高差和周边环境,形成富于变化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地形高差不大的,不宜采用同一或者相近建筑高度的布局方式。
第六十八条 居住项目的内部环境应当对城市开敞。滨江或者临规划路幅宽度大于16米道路布局的居住项目,其建设用地沿江或者沿道路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00米的,该侧应当留出不小于建设用地长度30%的开敞空间,各开敞空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宽度不得小于20米;
(二)进深自建设用地红线起算不得小于20米;
(三)地面以上不得布臵建筑;
(四)场地标高应当与城市道路标高自然衔接。
第六十九条 跨江桥梁、轨道车站、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滨江防洪堤岸工程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应当进行专题建筑和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山水环境相协调,体现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特色。
第七十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确定的传统风貌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有关保护规划的规定,其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专门的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间距等,并对建筑高度、体量和风貌作出具体要求,经依法审定后执行。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街巷和民居宜采取逐步整治的方式,维护街巷传统格局、尺度和风貌,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应当重点保护。
鼓励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吸纳传统建筑在总体格局、空间尺度、风貌塑造和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精髓,丰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第七十一条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址(包括抗战遗址)、优秀近现代建筑及工业遗产,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利用。
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现代建筑应当原址保护,因公共利益需要迁移的,优先采用原地迁移方式;确无条件的,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可以异地迁建。
建设项目中保留的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近现代建筑,可以不计入该项目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指标。
第七十二条 城乡规划确定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生态廊道、组团隔离带应当严格保护。除排危抢险、农村村民住宅、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军事设施建设活动外,严禁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建设活动。
第七十三条 规划编制应当符合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和重要目标安全控制有关要求。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应当明确避难场所、应急通道、人民防空警报、消防站等公共安全设施的数量、布局、规模、服务半径、用地范围等。
应急避难场所的地下空间禁止规划和实施与应急避难无关的建设项目。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重要目标安全控制区专项规划中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用途、形式、高度,均应当符合专项规划和有关规定。
第七十四条 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内,禁止从事与地质灾害防治无关的建设活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除进行危岩滑坡整治、绿化和必不可少的市政工程外,严禁其他建设活动;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内确需建设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第七十五条 以原始地形为准,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河床为主行洪区。在主行洪区内严禁修建建(构)筑物;确需修建的,应当经过论证。
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和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用地为限制使用区。在限制使用区内,严禁修建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的防洪标准按照国家防洪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六条 本规定有关名词含义,以本规定名词解释(附录1)为准。
第七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2002年8月1日起施行的〘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32号)和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93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施行前,已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继续有效;已取得的且在有效期内的方案审查意见函及其附图继续有效;未取得方案审查意见函的,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确定的各项指标要求继续有效外,其余应当按照本规定执行。申请对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的且在有效期内的方案审查意见函及其附图进行修改,其修改方案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保证使用安全的,可以按照原技术规定执行。
附录1:名词解释 1.建设用地面积
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规定划定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闭合界线围合的面积,其计算精确到平方米。
2.零星用地
规划人口大于20万的城市,零星用地指小于3000平方米的居住用地(含与其他用地性质混合的居住用地)和小于2000平方米的非居住用地。
规划人口大于5万、小于或等于20万的城市,零星用地指小于1500平方米的居住用地(含与其他用地性质混合的居住用地)和小于1000平方米的非居住用地。
3.建筑控制线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限。4.居住建筑
指住宅、宿舍、休(疗)养院住宿楼等供居住使用的建筑。5.主采光面
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各外墙面。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开设有起居室(厅)、卧室、办公、客房等主要房间门、窗的外墙面,以及宽度大于16米的外墙面。
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宽度小于或等于16米的外墙设计有槽口,且槽内开设有起居室(厅)、卧室、办公、客房等主要房间门、窗的,其建筑外墙面视为主采光面(见下图)。
与起居室(厅)、卧室、办公、客房等主要房间相连的阳台视为主采光面。(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6.山墙
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平面呈矩形、L形、T形、十字形、U形的建筑,其端墙宽度小于或等于16米,未开设门、窗或仅开设公共走道、厨房、卫生间的门、窗的外墙。
居住建筑山墙上可设与厨房相连的生活阳台。7.建筑计算高度
平屋顶建筑的建筑计算高度指各立面对应的室外地坪最低点至屋面结构层面的高度(见下图)。
坡屋顶建筑的建筑计算高度指各立面对应的室外地坪最低点至檐口或屋脊的高度。屋面坡度小于或等于30度的,计算高度算至檐口;大于30度的,计算高度算至屋脊。
屋顶上的水箱、电梯机房、楼梯间、烟囱等不计入建筑计算高度。(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8.相对布臵 建筑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的正投影面与相邻建筑的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相交的,为相对布臵。(见下图)
(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9.错位布臵
建筑任一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的正投影面与相邻建筑的各外墙面(含阳台、外廊、飘窗)均不相交的,为错位布臵。(见下图)
(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10.建筑相对面
建筑相对布臵时,产生相对关系的面。若A建筑A1面的正投影面与B建筑的两个或以上面(即:B1面、B2面……)相交,则B1面、B2面……中与A1面夹角小于或等于60度的为A1面的相对面;与A1面夹角大于60度的,视为与A1面不产生相对关系,不是A1面的相对面。如图所示,B1面是A1面的相对面,B2面不是A1面的相对面。(见下图)
(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11.相对高度
相邻布臵的两栋建筑在计算建筑间距时所使用的立面计算高度。相对高度按以下方式确定:建筑相对布臵且夹角小于或等于60度时,相对高度为建筑相对面各自的计算高度(如图1、2);建筑相对布臵但夹角大于60度或错位布臵时,相对高度为两建筑最近点所属外墙面各自的计算高度(如图3、4);同一裙楼屋面上的建筑相对高度为相邻外墙面所在的裙房屋顶结构面至各自屋面的计算高度(如图5)。
(编者注:此处图形见原稿)注:1、2、3、4、5、6点的计算高度分别为H1、H2、H3、H4、H5、H6;计算间距时,建筑A和建筑B的相对高度分别为HA和HB。
12.重庆建筑风格
具有重庆地方传统建筑特色,体现重庆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建筑风格。
13.优秀近现代建筑
一般是指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建筑。
14.传统风貌区
传统风貌区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区域: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具有传统格局、尺度和形式;有明确范围,形成一定规模,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公顷;建筑密度较大,体量较小,建筑高度原则上不超过3层;采用重庆建筑风格。
15.工业遗产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各阶段的近现代工业建设所留下的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文化遗产。
16.安全控制区
为保护党政军要害机关或部位、国防科研和军工单位、电信枢纽等重要目标的安全而划定的一定范围的控制区域。
17.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城市范围内道路、桥梁、隧道及其他交通设施;排水、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臵及其管网工程等公用设施。
18.城市道路
在城市规划区内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是城市市政管线工程设臵的载体。
19.高速铁路
新线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250公里/小时、旧线改造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200公里/小时的铁路。
20.干线铁路
除高速铁路、支线铁路、专用铁路外的铁路。21.道路控制边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是道路用地与其他规划用地的分界线。22.港湾式停车港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其间设有隔离带的公交停车港。23.划线式停车港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其间没有设臵隔离带的公交停车港。
24.城市规划区的主要次级河流
重庆主城主要次级河流有:盘溪河、溉澜溪、寸滩河、栋梁河、童家溪、桃花溪、清水溪、跳磴河、花溪河、海棠溪、竹溪(曾家河沟)、柏溪(九曲河)、廖家溪、张家溪(白杨沟)、梁滩河、御临河、龙凤溪等。城市规划区的主要次级河流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参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以及相关要求确认。
附录2: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计容建筑面积指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一般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规定的计算方式执行,出现下列情况的,执行本规则。
一、居住建筑层高大于3.6米、小于或者等于5.8(即3.6+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5.8米、小于或者等于8(即5.8+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8米的,以此类推。
跃层式居住建筑,其门厅、起居室、餐厅的通高部分不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且小于或者等于7.2米的,该通高部分的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倍计算;通高部分超过该层套内面积的35%或者大于7.2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除门厅、起居室、餐厅、与起居室相连的封闭式阳台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现通高情况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二、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5.1米、小于或者等于7.3(即5.1+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7.3米、小于或者等于9.5(即7.3+2.2)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9.5米的,以此类推。
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6米、小于或者等于8.2(即6+2.2)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8.2米、小于或者等于10.4(即8.2+2.2)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10.4米的,以此类推。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需专题论证。
三、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层高大于5.1米、小于或者等于7.3(即5.1+2.2)米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7.3米、小于或者等于9.5(即7.3+2.2)米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9.5米的,以此类推。
四、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通高部分按照一层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五、居住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净高大于或者等于3.6米,且仅用于绿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公共通道等非经营性用途的,其面积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但计入项目的建筑面积。
六、阳台计算。
(一)套型建筑面积小于或者等于60平方米的住宅,其阳台进深大于2.4米的,或者每户阳台结构底板投影面积之和大干1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照全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未超出部分按照一半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套型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的住宅,其阳台进深大于2.4米的,或者每户阳台结构底板投影面积之和占该户套内面积的比例大于17%的,超出部分按照全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未超出部分按照一半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三)住宅的空中院馆、空中花园、入户花园等,均按照本条前两项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四)公共建筑的封闭式阳台、封闭式走廊,按照其结构底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五)空调室外机搁板沿阳台长边外侧设臵的,该搁板按照阳台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沿阳台短边外侧设臵的,其宽度大于0.8米的部分按照阳台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七、飘窗计算。
符合下列条件的飘窗,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一)突出外墙面;
(二)窗台板与室内地坪高差大于0.45米;
(三)窗台板外边线至建筑外墙面距离小于或者等于0.8米。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或者设臵在外墙、楼面结构层投影面以内的飘窗,按照窗台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八、花池计算。
(一)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臵花池时,花池底板高于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0.6米的,花池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花池底板距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小于0.6米的,或者在阳台结构底板内设臵花池的,花池按照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臵的花池,按照第六条的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九、住宅建筑的地下采光井(槽)周边,除用作集中车库外,均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附录3: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
一、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改、扩建建筑的停车位标准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专题论证确定。
二、住宅建筑应当在室内配建停车位,室外停车位不计入住宅建筑的配建指标。商业、办公、医院、旅馆、文化艺术馆建筑室外停车位数量应当为其配建停车位数量的10%-30%。
三、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的建设项目设臵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均计入配建指标。其中,剧院、展览馆、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设臵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按照普通车道式停车位计算。
特大城市中心区、大城市中心区范围外的建设项目设臵机械式停车位的,其停车位数量按照普通车道式停车位计算。
机械式停车位应当与项目同步实施。
四、剧院、学校、旅馆、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每配建50个停车位中应当配建不少于1个大客车停车位。
建设项目每配建50个停车位中应当配建不少于1个残疾人停车位。
五、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位原则上应当独立设臵。均设臵于地下时,确需连通使用的,其出入口应当分开设臵。临街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库)出入口宜临街设臵,其中,地下车库出入口不得直接开向城市道路。
六、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项目,在设计方案阶段应当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其停车位配建标准依据审定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确定。
七、临城市道路独立设臵的公共厕所,应当配建不少于2个临时停车位。
八、区县(自治县)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特大城市执行本标准;
(二)大城市不得低于下表标准的80%;
(三)中等城市不得低于下表标准的70%;
(四)小城市不得低于下表标准的60%。
除区县(自治县)政府所在地之外的建制镇停车位配建标准参照本标准执行。
停车位配键标准表
┌──┬─────────────────────┬────────────┬───┐ │序号│ 建筑使用功能 │ 单位 │指标 │ ├──┼──┬──────────────────┼────────────┼───┤ │ │ │中高档住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1.0 │ │ │ ├──────────────────┼────────────┼───┤ │ │ │普通住宅(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8 │ │ 1 │住宅├──────────────────┼────────────┼───┤ │ │ │公共租赁住房、安臵房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34 │ │ │ ├──────────────────┼────────────┼───┤ │ │ │廉租住房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2 │ ├──┼──┴──────────────────┼────────────┼───┤ │ │幼儿园、物管用房、社区组织工作用房等住宅配│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7 │ │ 2 │套用房 │ │ │ ├──┼─────────────────────┼────────────┼───┤ │ 3 │商业、办公、医院、五星级旅馆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1.0 │ ├──┼─────────────────────┼────────────┼───┤ │ 4 │四星级及以下旅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7 │ │ │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 │ │ ├──┼──────┬──────────────┼────────────┼───┤ │ │场馆〔不包括│会展中心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6 │ │ │设在学校内的├──────────────┼────────────┼───┤ │ 5 │体育场 │大型体育场(馆)│车位/100座 │ 4.0 │ │ │(馆)〕 ├──────────────┼────────────┼───┤ │ │ │其他体育场(馆)│车位/100座 │ 2.5 │ ├──┼──────┼──────────────┼────────────┼───┤ │ │ │中小学校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3 │ │ 6 │学校 ├──────────────┼────────────┼───┤ │ │ │大中专院校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5 │ ├──┼──────┴──────────────┼────────────┼───┤ │ 7 │工业、物流仓储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1 │ ├──┼─────────────────────┼────────────┼───┤ │ 8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 │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 0.5 │ ├──┼─────────────────────┼────────────┼───┤ │ 9 │公园 │车位/100平方米公园用地 │ 0.05 │ ├──┴─────────────────────┴────────────┼───┤ │注:1.本表中停车位均指小型汽车的停车位。计算出停车位数量不足1个的,按1个计│ │ │算。│ │ │ 2.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项目,场馆、工业、物流仓│ │ │储的配建标准为规划参考值;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楼字工业等项目配建标准按照办公建│ │ │筑标准执行。│ │ │ 3.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的停车位配建按扣除教学用房以后的建筑面积│ │ │计算。│ │ │ 4.宿舍建筑停车位配建标准按该宿舍所服务的建筑(如工业、学校等)确定。│ │ │ 5.未列入附表中的建筑停车位配建标准,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参│ │ │照有关标准确定。│ │ └─────────────────────────────────────┴───┘
附表1:主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 │容积率、建筑密度│ 中心地区 │ 一般地区 │ │ ├─────┬───────┼─────┬───────┤ │ 用地类型 │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 一类居住用地 │ 1.0-1.2 │ ≤40 │ 1.0-1.2 │ ≤40 │ ├────────┼─────┼───────┼─────┼───────┤ │ 二类居住用地 │ 2.5-3.5 │ ≤45 │ 1.5-2.5 │ ≤40 │ ├────────┼─────┼───────┼─────┼───────┤ │ 商务设施用地 │ 3.0-5.0 │ ≤55 │ 2.5-4.0 │ ≤50 │ ├────────┼─────┼───────┼─────┼───────┤ │ 商业设施用地 │ 3.0-4.0 │ ≤60 │ 2.0-3.0 │ ≤55 │ ├────────┴─────┴───────┴─────┴───────┤ │注:1.中心地区、一般地区的划分,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结合城市规划实施的实际│ │情况合理确定。│ │ 2.中心地段、轨道车站周边等特殊区域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确需突破上述指标│ │的,经专题论证可合理变化。│ │ 3.当居住、商业、商务等用地性质混合使用时,其容积率不得突破各用地最大│ │容积率的平均值。│ │ 4.商业设施用地包含商业、餐饮、旅馆、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 │地指除政府机关团体以外的金融、保险、证券、新闻出版、文艺团体等写字楼用 │ │地。│ └────────────────────────────────────┘
附表2:远郊区县(自治县)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 │ │ 特大城市、大城市 │ 中等城市 │ 小城市、建制镇 │ │容积率、建筑密度│ 规划人口〗50万 │20万〖规划人口≤50万│ 规划人口≤20万 │ │ ├────┬────┼─────┬────┼────┬────┤ │ 用地类型 │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 │(%)│ │(%)│ │(%)│ ├────────┼────┼────┼─────┼────┼────┼────┤ │ 一类居住用地 │1.0-1.2 │ ≤40 │ 1.0-1.2 │ ≤40 │1.0-1.2 │ ≤40 │ ├────────┼────┼────┼─────┼────┼────┼────┤ │ 二类居住用地 │1.5-2.5 │ ≤40 │ 1.2-2.5 │ ≤40 │1.2-2.0 │ ≤40 │ ├────────┼────┼────┼─────┼────┼────┼────┤ │ 商务设施用地 │2.5-4.0 │ ≤50 │ 2.5-3.5 │ ≤50 │2.0-3.0 │ ≤50 │ ├────────┼────┼────┼─────┼────┼────┼────┤ │ 商业设施用地 │2.0-3.0 │ ≤55 │ 2.0-3.0 │ ≤55 │1.5-2.5 │ ≤50 │ ├────────┴────┴────┴─────┴────┴────┴────┤ │注:1.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划分,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中城市颊划│ │人口规模确定。│ │ 2.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地段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确需突破上述指标的,│ │经专题论证可合理变化。│ │ 3.居住、商业、商务等用地性质混合使用时,其容积率不得突破各用地最大容积痒的│ │平均值。│ │ 4.商业设施用地包含商业、餐饮、旅馆、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指除│ │政府机关团体以外的金融、保险、证券、新闻出版、文艺团体等写字楼用地。│ └───────────────────────────────────────┘
附表3:建筑控制高度指标表
┌─────────┬───┬───┬───┬───┬───────────┐ │ 容积率 │≤1.2 │1.2〖 │2.0〖 │容积率│ │ │ 控制高度 │容积率│容积率│容积率│〗3.0 │ 备注 │ │ 建筑类型 │ │≤2.0 │≤3.0 │ │ │ ├─────────┼───┼───┼───┼───┼───────────┤ │ │ │ │ │ │确因优化城市空间,需调│ │ │ │ │ │ │整建筑控制高度的,经专│ │ 住宅建筑 │≤20米│≤40米│≤80米│≥18米│题论证,其个别楼栋调整│ │ │ │ │ │ │幅度不得大于40%。│ ├─────────┼───┴───┴───┴───┼───────────┤ │ │ │确因特殊工艺要求,需突│ │工业、物流仓储建筑│≤40米 │破该控制高度的,需专题│ │ │ │论证。│ ├─────────┴───────────────┴───────────┤ │注: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筑控制高度严于本表的,从其规定。│ └─────────────────────────────────────┘
第二篇: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从事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技术规定与控规的关系)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并按相关程序经有权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 建设用地
第四条(用地分类)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工业用地(M);
(四)仓储用地(W);
(五)对外交通用地(T);
(六)道路广场用地(S);
(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八)绿地(G);
(九)特殊用地(D)。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性质、相容性原则)各类建设用地的性质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其相容性应符合本规定表一《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的规定。
第三章 地块控制
第六条(允许最小地块)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建筑用地在旧城改造区未达到1000平方米,新建区未达到2000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
第七条(小地块控制原则)建设用地面积小于2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按本规定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二》)进行控制。
第八条(大地块控制原则)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2万平方米的,或建设用地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必须先编制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
第九条(专业用地控制原则)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托幼等设施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应执行有关专业设计规范的规定,但不得大于《表二》中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十条(建设用地红线图)建设用地红线图是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附图。建设用地红线图必须在1:500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图上必须根据需要绘出规划用地范围线、拆迁范围线、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绿化、水系、文物、市政设施保护范围线,并用坐标限定。图上还须标明车辆出入口的方位或位置。建设用地范围线、规划用地范围线、拆迁范围线必须闭合,其面积计算精确到平方米。
第十一条(建筑容积率的确定)建筑容积率指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容积率计算公式: S1 FAR=——— S2 其中:FAR——建筑容积率; S1——总建筑面积; S2——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的计算:除净高2.2米及2.2米以下的设备层、结构转换层外,其余均计入总建筑面积。
第十二条(建筑密度的确定)建筑密度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投影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S3 D=———×100% S2 其中:D——建筑密度; S2——建设用地面积; S3——建筑投影总面积。建筑投影总面积的计算:除雨篷、挑檐、构架之外的建筑物各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均计入建筑投影总面积。
第十三条(提供公共绿地的优惠)位于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边缘,或城市道路一侧的地块,在其拆迁范围或征地范围内为公园、绿化隔离带等公共绿地提供了用地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其贡献大小和可能,在编制详细规划或核发设计条件时,对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予以相应调整。
第十四条(公共开放空间)在建筑投影面积内,沿城市道路、广场设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终日开放,能自由、便捷直接进入,且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广场、绿地等空间,可视作公共开放空间。建筑物本身功能要求的开放空间,不视为公共开放空间。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可以相应增加建筑面积:
(一)核定建筑容积率小于2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2平方米;
(二)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等于2而小于4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5平方米;
(三)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等于4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2平方米。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5%。
第十五条(建筑容积率的调增)在承担拆迁量较大的旧城改造地区,可按下列公式增加基本建筑容积率: S4 FAR2=(——— —1)×FAR1×0.7 S2 其中:FAR1——基本容积率; FAR2——增加的容积率; S2——建设用地面积; S4——拆迁范围面积。基本建筑容积率的增幅最高不得大于1.0。
第十六条(建筑面积变化)各设计阶段建筑面积计算均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较批准方案的建筑面积增加幅度不得超过1%。
第十七条(停车位的确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必须按规定设置停车位。停车位的数量由建筑面积确定,居住建筑每300平方米至少设置1个停车位,公共建筑每200平方米至少设置1个停车位;其中,地面停车位应不少于总停车位的10%。
第四章 建筑间距
第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的间距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的间距,必须遵守本章各条的规定。
第十九条(主采光面相对平行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相对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0.8倍,新建区不小于平均高度的1倍;
(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24米,新建区不小于28米;
(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之间的距离,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办理,计算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按计算高度100米执行。
第二十条(主采光面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垂直布置时,外墙面与拆迁范围线或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在不小于本章其它各条规定间距0.5倍的条件下,其间距为:
(一)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
(二)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不大于40米(含40米)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2米,新建区不小于15米;
(三)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面宽大于40米的住宅主要采光面与另一栋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5米,新建区不小于18米。
第二十一条(主采光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主采光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布置时的间距:
(一)夹角小于或等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十九条确定;
(二)夹角大于60度时,最窄处按第二十条确定。
第二十二条(角与角相对布置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建筑,角与角相对布置时的间距:
(一)两幢建筑均为8层及8层以下,或计算高度均小于或等于24米时:旧城改造区不小于8米,新建区不小于12米;
(二)其中的一幢或两幢建筑为9层及9层以上,或计算高度大于24米时:旧城改造区不小于12米,新建区不小于15米。
第二十三条(山墙之间的距离)相邻两栋住宅建筑山墙之间的距离:旧城改造区不小于6米,新建区不小于8米。
第二十四条(连接规定)两栋住宅建筑山墙均无窗户时,可以连接修建,但连接后长度必须符合消防规定。新建住宅不能与已建的带槽口的住宅对接,但可以错接。两栋建筑连接以后的面宽,按整栋计算。
第二十五条(标高不一致时的间距)相邻住宅底层标高不一致时(相邻住宅中其中一栋屋顶标高在另一幢底层标高以下的除外),两者之间的距离,按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底层与堡坎之间的间距)临岩住宅采光面与高度大于1米的堡坎相对时,最底层窗台与堡坎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堡坎高度的0.4倍,且不得小于3米。
第二十七条(不规则平面间距的计算)当建筑平面为不规则图形时,以各立面宽度与其延长线形成的剖面宽度之和为计算面宽,按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分别确定其间距要求。
第二十八条(采光面)一幢建筑的主要采光面与另一幢建筑主要采光面的不开窗部分相对时,或两幢建筑主要采光面的不开窗部分相对时,均视为主要采光面与主要采光面相对。
第二十九条(阳台)阳台不得占用建筑间距。
第三十条(退台间距的计算)当建筑作退台时,按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视其不同高度分别确定间距。
第三十一条(其他建筑的间距)其他各类建筑的间距,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新建、扩建的学校教学楼、托幼建筑、医院病房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与相邻建筑、堡坎之间的间距,除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还应在第十九条至第三十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
(二)新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仓储建筑与公寓式办公楼、住宅建筑相互之间的间距,除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第十九条至第三十条的规定;
(三)新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仓储建筑相互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功能要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
第三十二条(外墙面与拆迁范围线或用地边界线的距离)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外墙面与拆迁范围线或用地边界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一条规定间距的0.5倍;边界外有永久性建(构)筑物时,还应符合第十九条至第三十一条全间距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临街建筑)旧城改造中临街建筑退让规划道路红线,平均退让距离大于8米并大于规划道路全路幅的1/3,造成与后排已有永久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足时,其间距可适当缩小。缩小距离不得大于退让距离的1/2,且缩小后的间距不得小于第十九条至第三十一条规定间距的0.5倍。先建后排建筑的,应按规定间距留出临街建筑的位置。
第五章 建筑物退让
第三十四条(建筑红线退让)临街建筑应按以下标准在道路红线的基础上退让:临支道后退不小于1.5米;临次干道后退不小于3米;临主干道后退不小于5米。特殊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按以下标准执行:高层建筑计算高度大于60米时,主楼退让道路红线:临支道后退不小于3米;临次干道后退不小于5米;临主干道后退不小于7米。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星级旅馆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规划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8米。
第三十五条(建筑外沿线与规划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临街与主、次干道平行布置的板式建筑(含高层建筑的裙房),其高度(从人行道标高起算)不得大于规划道路中心线与建筑外沿线之间宽度的2倍。超过上述宽度的部分,应从建筑外沿线相应按比例后退。临街与支道平行布置的板式建筑(含高层建筑的裙房),其高度(从人行道标高起算)在新建区不得大于规划道路中心线与建筑外沿线之间宽度的2倍;在旧城改造区不得大于道路中心线与建筑外沿线之间宽度的2.5倍。超过上述宽度的部分,应从建筑外沿线相应按比例后退。临街与道路平行布置的点式高层建筑,其开窗面距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在旧城改造区不得小于12米,在新建区不得小于14米。
第三十六条(转弯处建筑与道路规划红线的间距)位于16米及16米以上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筑物转弯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按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还须作较多的退让。
第三十七条 〔建(构)筑物与公共设施的间距〕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其用地边线外是公共绿地、运动场地、学校、托幼、医院时,其外墙与用地边线的距离,应在第四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
第三十八条 〔地下建(构)筑物〕除城市基础设施外的其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沿城市道路布置时,其地下建(构)筑物不准超越建筑红线。
第三十九条 〔地下建(构)筑物与用地边线的距离〕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地下部分与用地红线的距离,必须满足安全的要求,并不得小于3米。
第四十条(临街建筑墙外设施)临街建筑墙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外包柱、门廓、踏步、花台、采光井、橱窗、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越建筑红线;
(二)车道变坡线、工程内部管网,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三)雨篷、挑檐、阳台、招牌等外墙设施,当其下部离室外地面净空高度小于3米时,不得超越建筑红线;当净空高度大于、等于3米时,可超越建筑红线,但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第六章 绿地控制
第四十一条(绿地率指标)各类建设用地内的绿化用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应当符合《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指标。其中,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区绿地率不低于30%。
第四十二条(集中绿地)建设用地内应有集中绿地,集中绿地不得小于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
第四十三条(水体周围绿带)建设用地内按规划保留的自然水体周围,按设计控制水位线算起,应留出不小于5米宽的绿带。
第四十四条(屋顶平台绿化)屋顶、平台绿化属建(构)筑物附属绿化,不计入绿地率。
第四十五条(绿地禁建区与控建区)城市绿地禁建区内,不准建设与绿地规划无关的项目,但经许可的管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除外。绿地控建区内,只能以低层建筑为主,绿地率不得低于60%,建筑密度不得高于20%。
第七章 特殊用地
第四十六条(特殊地区)本章所称的特殊用地,指在土地使用和规划管理上有特殊要求的用地。在这些区域内进行建设,必须符合其保护性规划的要求。
第四十七条(净空保护地区)航空港、气象台、电台、电视发射台和无线电通信(含微波通讯)及监测设施周围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保护控制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城市天际轮廓线保护)应按《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有关规定,对城市天际轮廓线予以保护。凡新建、改建和扩建对城市天际轮廓线有影响的建(构)筑物,其高度和体量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专家评审会评审。
第四十九条(传统街区和历史保护片区)城市传统街区应加以保护,其街巷和民居不宜大拆大建,而应维护街巷的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对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应重点保护。历史保护片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址及有影响的近、现代建筑应按《文物保护法》及《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第五十条(文物及重要建筑环境保护)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有保护规定的建筑周围,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建筑形式、高度和距离,均应符合保护规划或其他有关规定。
第五十一条(地质灾害禁建区和慎建区)地质灾害禁建区内,除进行危岩滑坡整治、绿化和必不可少的市政工程外,严禁其他建设活动。地质灾害慎建区内,从严控制工程建设活动。凡在慎建区内申请选址,必须先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经有关部门审查认定。
第五十二条(高切坡、深开挖的控制规定)一切建设活动应避免高切坡、深开挖。需进行高切坡、深开挖的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河道行洪区和限制使用区)以原始地形为准,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河床为主行洪区。在主行洪区内严禁修建建(构)筑物,必要的工程构筑物的修建,必须经过论证。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和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用地为限制使用区。在限制使用区内,严禁修建影响行洪的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的防洪标准按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执行。
第八章 市政及管线
第五十四条(高速公路防护带及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在高速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其建筑红线距道路路肩外缘的距离为50米,路肩与建筑之间为公路防护带。旧城改造项目的防护带宽度若需调整,应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且其宽度不得少于36米。防护带内可以耕种、造林、绿化、挖建池塘;经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规则许可证),也可架设杆路、埋设管线、修建道路、停车场、公厕、垃圾站等市政设施以及该高速公路的工程配套设施。
第五十五条(铁路的保护规定)沿铁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除铁路管护必需的少量建(构)筑物外,在铁路干线两侧的建(构)筑物,其外边线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不小于2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不小于15米;
(二)在铁路干线两侧修建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等)、可能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建(构)筑物、危险品仓库和厂房,当其建设用地进入距离最外侧铁轨30米以内,与轨道的距离须经论证后确定;
(三)铁路两侧20米内修建围墙,其高度不得大于3米,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四)涉及铁路道口、桥梁、隧道、高切坡路段的工程设计,须符合铁路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河流的保护)在河道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不得侵占主行洪断面。城市的主要次级河流的主流、主要支流及其蓄水水面均应严格保护。
(一)除修建道路、桥梁可以横跨外,禁止封盖;
(二)在河道两侧和水面四周,应按规定留出污水截留管道和绿化带的位置,以及供人行或车行的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
(三)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其建筑边线距主行洪区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其防洪设计还应满足相应防洪标准的要求;
(四)在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防洪标准渠化后的河道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建筑边线与渠壁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有专门规定的地段,从其规定;
(五)各种管道不得在主行洪河道内顺向布设,横向穿越河道的,不得阻碍河道行洪。
第五十七条(现有城市道路用地的保护)现有城市道路用地处于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之外时,在该规划道路未实施前,相关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不得超越该规划道路红线,同时其建筑物还应按相关规定退让现有城市道路用地。
第五十八条(特大型桥梁安全保护及绿化设置要求)在长江、嘉陵江上规划、建设桥梁,必须按经批准的该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安全控制区域及其控制规定,进行规划控制。修建桥梁时,每座必须同时建设不小于30000平方米的桥头公共绿地。对现有的桥梁,应按规定的安全管理区域予以保护,在其陆域安全区域内,除该桥养护必需的设施外,不得新建其他建(构)筑物。
第五十九条(公共交通停车港的布置)规划城市主次干道,应布置供公共交通车辆使用的停车港。同侧停车港的间距宜为500米至800米。港湾式停车港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25米,宽度不宜小于9米;划线式停车港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15米,宽度不宜小于3.5米。
第六十条(大型公共建筑的小型客车候客车道)新建、改建、扩建有较大客运车流需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在其建设用地范围内设置专用的小型客车候客车道,每个候客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米,每条车道长度不宜小于30米。
第六十一条(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展宽段)规划4车道以上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双向均应设置展宽段。展宽段的长度自路缘石半径的端点起为50~80米。展宽段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
第六十二条(建设用地内的道路与城市道路的高度衔接)建设用地内的道路与城市道路进行衔接时,其变坡点必须设在建设用地的道路红线之内。
第六十三条(人行天桥的宽度及净高规定)在城市道路上为满足公共交通需要架设人行天桥时,天桥的宽度宜为3.5~4.5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8米。天桥上及其梯道下,均不得设置经营性设施以及其他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
第六十四条(无障碍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时,必须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五条(建筑物与现状管道的间距)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基础与现有的给水、排水、燃气管(沟)道的净距不应小于3.0米,与已有的电力电缆或其管道、通信电缆或其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5米。
第六十六条(建筑物与已有电力架空线的间距)在已有220千伏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附近,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工程,应按规定留出与架空电力线的距离。在满足有关法律规定及技术规范的条件下,建(构)筑物的外边线,距已有架空电力线边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一)1千伏至10千伏的不小于5米;
(二)35千伏至110千伏的不小于10米;
(三)154千伏至220千伏的不小于15米。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密集区,建(构)筑物外边线,与已有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的水平距离,可以减至以下数值:
(一)1千伏至10千伏的为3米;
(二)35千伏至110千伏的为4米;
(三)154千伏至220千伏的为5米。在电压等级超过220千伏的超高压架空线路两侧,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工程,与该架空线路的间距,须经论证后确定。
第六十七条(新建架空电力线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新建、改建、扩建的架空电力线,与已有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区,其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条件下,与现状地面的垂直距离应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适当增加:
(一)1千伏至10千伏的不小于9米;
(二)35千伏至110千伏的不小于15米;
(三)154千伏至220千伏的不小于18米。
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附属设施的位置限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自身应配置的附属设备用房及设施(如:电力开闭所、配电房,通信、联通、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音频及视频信息网交接间,天然气调压间或调压器,供水泵房、储水池、水箱、水表间,垃圾收集间,污水处理池等),不得超出建筑红线;消防结合器、消火栓、室外消防环管、各类检查井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第六十九条(市政工程管线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置)在新建的城市道路上,行道树距路缘石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2.5米。各种管道应与行道树等道路绿化统筹布置。人行道上的草地可与市政工程管道(线)复合布置。各种城市公用管道(电力、给水、污水、天然气、雨水、路灯、通信)在城市道路双侧布置时,其布置形式参见图一(示意);单侧布置时,其布置形式参见图二(示意)。车行道宽度为4车道以上时,在道路两侧都应布置雨水管道。新建城市道路,宜建设多种管道(线)共用的共同沟。各种城市地下管线宜布置在人行道下。当管径或检查井平面尺寸较大,管道沿途接口很少或无接口时,亦可布置在车行道下。
第七十条(城市管道的最小建设规模)在城市主、次干道中埋设管道,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的规模埋设,除临时施工管道和直埋电力、通信电缆外,不得少于、小于以下数量及规模:电力电缆不少于6条,音频和视频电缆不少于6孔,天然气管道直径不小于100毫米,供水管道直径不小于200毫米,排水管道直径不小于400毫米。
第七十一条(地下管道覆土厚度的规定)各种地下管道横向穿越车行道时,其覆土厚度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不得小于0.75米。沿城市道路路缘石埋设的城市公共照明系统的低压电源线路,其覆土厚度不小于0.5米。与城市道路中心线平行埋设的其他地下管道(线),其覆土厚度应满足管道最小覆土的技术规定,并不得小于1米。在人行道下设置的管线沟道,顶板装饰应与人行道铺砌统一,其顶面标高应与人行道设计标高一致。各种检查井、手孔等附属设施,其顶面标高应与地面设计标高一致。
第七十二条(架空线及水电气设施设置位置限制规定)在城市道路上,若需新架设110千伏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力杆路,必须进行论证并经市级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审查同意。在城市道路上,一律不得新设其他架空线杆路。新设置的各种电力变压器、通信交接箱、燃气调压器(箱)等设施,不允许占用现有城市道路人行道。现有人行道上的架空线杆路和设施,应结合道路改造,按本条要求逐步规范。第九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危改行为的例外)危房加固解危工程,不适用于本技术规定,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四条(实施细则)本市城市规划区外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七十五条(规定施行前各规划管理阶段文书的法定效力)在本规定施行前,按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批准的各个阶段的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仍然有效。取得《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设计条件、要求通知书和红线图,但尚未审定方案的,除文、图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仍然有效外,其余均须按本规定执行。
第七十六条(名词解释)本规定有关名词含义,以附录的《名词解释》为准。
第七十七条(施行时间)本规定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
附录: 名词解释 1.旧城改造区
指1989年5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施行以前,已作为城市用地并进行了建设的地区。2.新建区
指旧城改造区以外,新划为城市用地的地区。3.板式建筑
又称条式建筑。指建筑平面外廓基本成矩形,其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建筑,并且短边长度小于或等于16米。4.点式建筑
指建筑平面外廓基本成矩形,其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的建筑。5.山墙
指条式建筑的短边。山墙上可开设走道窗以及厨房、卫生间、储物间等次要房间窗。当开设有卧室、起居、办公等主要房间窗时,视为主要采光面。6.主要采光面
指开设有卧室、起居、办公等主要房间窗的建筑外墙面。
当建筑外墙设计有槽口,槽内开设有卧室、起居、办公等主要房间窗时,其建筑外墙面亦视为主要采光面。7.房屋计算高度
从室内地坪±0.00算起,到可居住和供人使用的顶层屋面结构层面为止。当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0.45米时,其超出部分计入房屋计算高度。当室外地坪不等时,以最低点计算。当建筑物顶部分阶时,可按阶分段计算。8.永久性建筑
指已登记产权的建筑和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在建建筑。9.裙房
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裙房的高度大于24米的,视为高层建筑的一部分。10.低层建筑
指高度小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1层至3层。11.多层建筑
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4层至8层。12.高层建筑
指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居住建筑为9层以上(含9层)。13.公寓式办公建筑
指单元式空间划分,单元平均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50平方米,有独立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单元平均建筑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按居住建筑处理。14.办公建筑
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用于办公的建筑。15.商业建筑
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餐饮等服务的建筑。16.商住(办)综合楼
指商业和居住(办公)混合的建筑。17.支道
在主城区,指车行道为2车道且规划路幅宽度为16米的城市道路。18.次干道
在主城区,指车行道为3或4车道且规划路幅宽度大于16米,小于或等于32米的城市道路。19.主干道
在主城区,指车行道为4车道及以上且规划路幅宽度大于32米的城市道路。20.铁路干线
指成渝线、渝黔线、襄渝线、渝怀线、渝长线、遂渝线、渝兰线、达万线,以及四至范围为北起襄渝线的北碚站,南到渝黔线的珞璜站,西达成渝线的铜罐驿站,东至渝怀线的唐家沱站的重庆铁路枢纽。
21.港湾式停车港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形成的,并与主、次干道间设有隔离带的公共交通停靠带。
22.划线式停车港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局部拓宽路面形成的,并与主、次干道间未设置隔离带的公共交通停靠带。
23.规划用地范围线
规划用地范围线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规定,划定的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用地封闭线。24.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规划用地范围线内建设项目的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不包括城市规划道路红线内的道路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是计算核定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参数。其计算应精确到平方米。25.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26.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27.城市规划区的主要次级河流
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确认。
重庆主城区12个组团和北部新区内的主要次级河流有:盘溪河、溉澜溪、寸滩河、栋梁河、童家溪、桃花溪、清水溪、跳蹬河、花溪河、海棠溪、竹溪(曾家河沟)、柏溪(九曲河)、廖家溪、张家溪(白杨沟)等。
第三篇: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天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农场,天门经济开发区,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天门工业园,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
天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总则
1.1为科学编制天门市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湖北省天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参照“1+8”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是编制、审批城市规划的具体规定和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适用于天门市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规划管理。本市其它建制镇的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3本市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活动,都应符合本规定,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及湖北省有关法律、条例、规范的规定。
2.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2.1天门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各阶段规划的编制应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
2.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另行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与天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
2.3城市规划编制必须委托具有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无证或超资质等级编制的城市规划成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呈报和审批。
2.4在天门市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各阶段的城市规划成果,必须按下列程序报送,经批准后方可生效。
2.4.1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在技术评审会通过,并按技术评审会意见修改后,由市人民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2.4.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方案在技术评审会通过,并按技术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由市人民政府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后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4.3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方案在市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4.4专项工程规划。规划方案在市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2.4.5修建性详细规划。占地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规划以及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开发项目的规划方案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会通过后,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占地面积在3公顷以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业主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2.5在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工程规划、详细规划的正式成果中,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与指导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调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确需调整的,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专题报告,经市人民政府认可后方可调整,并重新按法定程序报请有审批权限的机关审批。调整非强制性内容,应当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提出调整的技术方案。
3.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3.1城市分区与建设用地分类
3.1.1天门市城市用地分类,按土地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3.1.2可根据规划深度要求,采用标准中建设用地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新的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3.1.3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水域和其他用地(E)。
3.2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3.2.1天门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宜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BGJ137-90)附录三的附表一和附表二的格式。
3.2.2建设用地安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确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改变后能与环境相适应,应由业主申请,重新编制规划并按程序审批之后方可安排用地。
3.3建设用地红线图
3.3.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必须附建设用地红线图。
3.3.2绘制建设用地红线图所必须的现状图,由业主聘请有测绘资质的专业部门测绘,且必须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
3.3.3建设用地红线图所依据的现状地形图比例不得小于1:1000,图上根据需要应绘出规划用地范围线、拟建设用地范围线、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绿化、水系、文物、市政公用设施保护范围等。地形图测绘范围必须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向拟建设用地四周边线外延一定距离。
4.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4.1建筑间距与高度控制
4.1.1建筑间距除应满足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埋设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4.1.2本规定所列建筑间距为居住建筑间距。
4.1.3居住建筑应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4.1.4中心城区划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进行建筑规划控制。古城堤街、河山支渠、东湖路、西湖路围合的区域为老城区,其它地段为新城区。
4.1.5居住建筑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建筑高度24米以下(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老城区内不少于南面建筑高度的0.9倍;新城区内不少于南面建筑高度的1.1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老城区内不少于10米,新城区内不少于12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不少于6米。
(二)建筑高度24米以上(不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间距按前项第1目计算,24米以上部分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3倍进行递加计算,不足26米时,按26米计算;其最大间距,在老城区内可以不超过40米,在新城区内可以不超过45米;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纵墙面在南面时,不少于20米,其余情况下不少于18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不宜小于13米;
(4)点式建筑的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南北向重叠面进行计算;无重叠面时最近点距离不少于15米;重叠面小于12米时,间距不少于18米;重叠面大于12米时,按本项第1目计算。
(三)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居住建筑与建筑高度24米以下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第(一)项第1目计算;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
(二)项第1目计算;
(2)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18米;
(3)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建筑高度1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的间距不宜小于13米。
在老城区、新城区内临城市主、次干道,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条件及城市空间景观要求布置的建筑与周边现有的永久性建筑之间间距按前款执行确有困难的,其间距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少于应退间距的5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6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可按上述规定的间距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7居住建筑与其南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规定第4.2.5条规定确定;与其北、东、西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4.1.5条的规定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4.1.8建筑间距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建筑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轴线间距计算。
(二)建筑纵墙面外挑阳台、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部分的累加长度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三)建筑山墙设置外挑阳台的,建筑间距按阳台外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四)建筑山墙若开有卧室窗,则按建筑纵墙计算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按前款规定仍无法确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4.1.9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平均距离计算。非平行布置的建筑之间最近点的距离应不少于标准间距的0.7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角度超过600的,则按建筑纵墙面对山墙面的规定计算建筑间距。
4.1.10在文物保护建筑四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间距和高度应符合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
4.1.11平屋顶建筑物高度从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计算至女儿墙顶,屋顶如有面积大于标准层面积10%的附属建筑物,则算至附属建筑屋顶高度;坡屋顶建筑物高度,当坡度小于等于350时,算至檐口;大于350时,屋脊线平行于相关建筑主要朝向轴线或平行道路中心线的算至屋脊线,垂直于相关建筑主朝向轴线或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算至山墙斜坡中点高度。
4.1.12在国家气象站四周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其间距和高度应符合《气象法》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4.2建筑物退让
4.2.1沿相邻地块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湖沟渠及电力线路走廊保护范围界线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洪、交通安全、城区“四线”管制规定,兼顾相邻用地单位利益及其它相关规范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4.2.2建筑物后退用地界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沿相邻地块边界建设的建筑,双方各自从用地界线起计算后退距离。相邻建筑等高的,各自后退距离不少于本规定所规定的相应建筑间距的一半;不等高的,按建筑高度比例计算,各退够规定距离;等高与非等高相邻建筑后退距离总合不得少于消防间距要求。
(二)相邻各类公共绿地新建各类建筑,其最小离界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1.高度6米以下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3米
2.高度6米至20米以下的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6米;
3.高度20米以上的建筑,离界距离不得少于9米。
4.2.3临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改建建筑物,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新、扩、改建建筑位于已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范围内的,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详细规划规定执行。
(二)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地段,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按城市总体规划规定执行。但最小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10-15米;
2.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多、低层居住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3-5米;
3.临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新建多、低层底层为商贸、服务用房的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5米;临城市支路新建此类建筑的,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3米;
4.新建影剧院、游娱乐设施、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其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少于15米并按规范要求留出临时停车和回车场地。在老城区内后退道路红线确有困难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减少后退距离,但减让幅度不得大于20%;
5.临城市主、次、支路修建围墙,必须经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临主、次、支路后退道路红线均不少于2米,且应形式美观,通透;不临城市道路修建的围墙,其地上地下构件均不得超过用地界线。
4.2.4城市道路交叉口四周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临城市主、次干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除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外,多、低层建筑不得少于7米,高层建筑不得少于15米(自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下同)
(二)临城市支路交叉口、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除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外,多、低层建筑不得少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少于13米。
4.2.5沿河湖沟渠两侧新建建筑后退河湖沟渠规划蓝线控制范围边界线距离:天门河不得少于60米,汉北河、杨家新沟不得少于30米,前后壕不得少于8米,河道、水行政主管部门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2.6居住区内部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最小距离,必须符合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下表)的规定。居住区道路边缘指道路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指人车混合使用路面边线;当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人行便道外侧边线。
4.2.7临街建筑墙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外包柱、门廊、踏步、花台、采光井、橱窗、招牌、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二)建筑基础、地下室、工程内部管网、车道变坡线等,其后退城市道路红线不得少于3米。
4.2.8在微波无线传输通道上新建建筑,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新建建筑不得影响通讯质量。
4.2.9本规定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应从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起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线的,按外挑部分垂直投影外缘线起算。建筑室外地坪高于或低于相邻道路标高且凸出底层最凸出墙体外缘和外挑部分垂直投影外缘线的,按建筑室外地坪最凸出一级踏步外缘起算。
4.3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4.3.1建筑室外地坪标高必须与相邻建筑、城市道路所处街区等标高相协调,不能影响相邻建筑及区域的室外排水和景观。
4.3.2临城市道路建设的建筑,其室外地坪标高应高于所临道路人行道150mm-300mm,除建筑功能和城市景观特殊要求外,一般不高于所临道路人行道600mm。
5.绿地控制与绿化保护
5.1绿地控制
5.1.1各类建设用地绿地率应当符合《天门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及其它有关规划规定的相应指标。已建和规划的城市各类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
5.1.2单位建设用地地块内绿地率包括水面后不足25%的应以屋顶绿化作补充,屋顶绿化按实际面积计算。
5.1.3居住小区内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1/3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
5.1.4街区内集中绿地可在一个街区内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
5.1.5道路绿化面积根据道路性质确定:新建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小于40%;新建城市主干路绿地率不低于30%;新建城市次干路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支路绿地率不低于20%。
5.1.6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小于1.5米。
5.1.7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车行道绿地不得布置成吸引人流进入的休闲游览绿地。
5.1.8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物的工厂应设卫生防护林带,其宽度符合有关卫生防护规定并不得少于50米。
5.1.9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的下风向应建设宽度不少于300米的卫生防护林带。
5.1.10城区主要水体的绿线、蓝线控制范围内,除按规划建设必须的建构筑物外,全部用作绿化用地。
6.城市道路和公用设施
6.1城市道路
6.1.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天门市城区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作用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
6.1.2设计和建设城区主、次干路时,必须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
6.1.3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城市道路连接。
6.1.4单位建设用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时,其变坡点必须在单位建设用地的红线之内。
6.2交通公用设施
6.2.1在城区道路上架设公共交通人行天桥时,天桥的宽度不宜小于3.5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少于4.8米。天桥上及其梯道下均不得设置商业经营设施及其它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
6.2.2在城区道路上设置跨路广告牌架,其跨度内空净宽必须大于车行道宽度2米以上且两边等分;其距地面净空高度不得少4.8米。
6.2.3新建、改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体育中心、宾馆、公园、市场、办公楼、影剧院等,应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和供本单位职工使用的自用停车场;应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配建公共停车场按下表控制。
6.2.4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和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所交付的停车场不得任意占用和改变使用性质。
6.2.5加油站应避开主次干路交通叉口,位于车辆进出便捷易于通行的道路一侧。其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要求。
6.3 公共服务设施
6.3.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八类设施。
6.3.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6.3.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按下表指标进行控制。
7.市政及管线
7.1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基础与现有的给水、排水、燃气管(沟)道的净距不应小于2米,与已有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或其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5米。
7.2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自身应配置的附属设备用房及设施(如:电力开闭所、配电房、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音频信息网交接器、天然气调压间或调压器、供水泵房、储水池、水箱、垃圾收集间、污水处理池等),不得超出建筑红线;消防结合器、消火栓、室外消防环管、各类检查井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7.3在城区主、次干路中敷设干管,同性质的干管应同走廊综合敷设。电信电缆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必须分开设置。
7.4各种地下管线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5在已有220千伏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附近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工程,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建(构)筑物的外边线距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一)1-10千伏不少于5米;
(二)35-110千伏不少于10米;
(三)220千伏不少于15米。
7.6新建架空电力线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在城区规划区内其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条件下,与现状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一)1-10千伏不少于9米;
(二)35-110千伏不少于15米;
(三)220千伏不少于18米。
7.7架空管线之间交叉和其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垂直距离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7.8市政管线平行敷设时一般遵循如下顺序:
(一)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二)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7.9城区新建主、次干路两侧每隔800米设一座独立式公厕;旧城改造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两座公厕。
7.10城区每0.5-0.7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垃圾收集中转站。
8.城市防灾
8.1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一般应沿道路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道路宽度大于40米,应在道路两侧设置。城区消防通道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净高不得小于4米。建筑物总长度超过200米或沿街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其穿过建筑物的门洞的净高和净宽不小于4米。
8.2进行城市规划编制时,应考虑地震应急避难的需要,合理确定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城区新建或改建(构)筑物按六度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计。
8.3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必须按人防部门的要求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8.4城区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必须按气象部门的要求安装符合技术规范的防雷装置。
9.设计方案审查
9.1所有设计方案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不符合规划设计条件或没有规划设计条件的设计方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9.2建设业主提请审批设计方案时,应提交两套或两套以上有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
9.3规划编制方案、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必须采用城区统一的坐标与高程控制系统;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市政工程设计相关规范所规定的深度要求。
9.4临城区主、次干路建设的建筑设计方案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设计文件:
(一)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500,较大规模时可放宽到1:1000。图上应标明现状地形、地物、指北针、规划用地范围线、规划道路线、拟建的建筑物位置、尺寸、层数;拟建的建筑物与规划用地范围线和相邻现状建筑物的关系;室内外标高;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室外场地布置包括交通组织、停车泊位、绿地、建筑小品、排水坡向、公共厕所、化粪池、垃圾收集点等。
(二)建筑单体设计图。图纸比例1:100-1:300。图纸内容包括各层平面、主要立面、剖面图等。
(三)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以及必要的效果图、模型等。
10.附则
10.1本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0.2本规定自市人民政府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发布日期:2006-1-23 12:09:24 阅读次数:115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精神、建设部城乡规划《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城市规划区内(以下称城市规划区),进行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有关的一切活动,应遵照本规定执行;本市其地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规范标准。 第二章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第四条、本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四线”管制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设计)四个层次。
第五条、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编制应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达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
第六条、为确保城市规划编制质量,在本市规划区内的各阶段城市规划编制,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本规定。
第七条、在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应在规划文本中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在规划图纸上有准确的标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八条、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含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或建设用地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下的建设项目,必须做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规划设计.第九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外部市政条件编制市政工程专业设计。
第十条、对特色街区、建筑群、城市广场、城市或社区中心等展示城市特色的区段或建筑群,必须编制城市景观设计。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广告、宣传栏(牌)、路牌等,必须统一编制专项规划。
第十二条、城市公共绿地(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小游园)、组团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化,应进行绿化工程专业设计。
第十三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总平面规划设计须同时上报二个以上规划设计方案,才能进行规划评审。对用地面积在5万平方米(含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须同时上报二个以上不同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规划方案方可组织规划评审。所有规划方案评审通过后必须进行公示。
第十四条、城市规划编制必须委托具有相应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对无《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证书》范围承接规划设计任务,其完成的规划设计成果,规划部门不予受理,并按《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后方可生效,不得将未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提前实施和将已批准的城市规划未经规划调整程序随意调整。
(一)城市总体规划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由市人民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城市分区规划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城市详细规划一般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详细规划,除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其它一般地区的详细规划可以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制度。凡计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编制设计任务书(可行性报告)的,建设单位必须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并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必须在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前、可行性研究阶段办理。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建设项目审批权实行分级规划管理。
(一)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二)省人民政府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三)中央各部门、公司审批的小型和限额以下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四)国家批准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2 并报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一)经批准后的项目建议书以及规定的其它条件;
(二)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性质、用地位置、范围、规模、能源、电力、电讯、市政、交通、运输、三废等);(三)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
(四)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五)建设项目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六)建设项目对于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以及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和其它规划的协调;
(七)建设项目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消防、交通、绿化、河道、铁路、航空、气象、防汛、军事、国家安全、文物保护、建筑保护、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相关管理部门意见。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规划管理程序:
(一)凡申请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项目,需编制设计任务书(可行性报告)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建设单位必须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
(二)建设单位填写建设项目选址申请表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建设项目计划审批权限,实行分级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按规定应由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选址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选址意见,报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对工艺流程复杂、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选址,必须提供相应资格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选址论证报告,供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决择。
第二十二条、市计划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必须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为依据。对于建设项目选址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计划部门不得审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二十三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二十四条、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本市城市用地共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其中,城市绿地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185—2002)执行。城市规划涉及城市用地分类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规划阶段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达到小类深度,无小类的分至中类。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必须符合《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附表一)的规定。其中,城市绿地分类和代号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附表二)执行。
第二十五条、城市详细规划应编制土地使用相容性范围。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详细规划的,按本规定的《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三)的规定执行。凡附表三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第二十六条、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需作变更时,凡符合附表三规定范围的,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超出附表三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规划调整申请,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条、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严格按照《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凡属临时性使用土地的,应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批准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确需延长使用期的,必须按规定重新办理有关手续。临时使用期满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无偿退出临时用地和拆除临时建筑。禁止在批准临时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
第二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对城市用地进行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用地调整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二)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地使用权及使用性质;
(三)对早征晚用、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土地,现状布局不合理和存在大量浪费的建设用地,进行局部调整,合理利用,使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第三十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一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含开发区)。
老城区:老城区包括永安老城区和温泉老城区,以道路中心线划分界限。其中,永安老城区东至桂花北路;南至文毕大道和猫山路;西至咸宁学院和老化肥厂;北至北门口老铁路堤的区域。温泉老城区东至茶花路;南至一号桥和月亮湾;西至滨河西路;北至体育路、交通路和银泉大道;但不包含香吾山公园的区域。 新城区:老城区以外,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地区。 老城区和新城区的范围划分详见〈附录三〉。
第三十二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城市土地的建筑容量进行严格控制,核定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建设高度、基地交通主要出入口方位、停车场(库)数量和绿地率。
第三十三条、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控制指标必须符合《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控制表》(附表四)的规定。对未列入附表四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附表四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三十四条、建筑基地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低层居住建筑老城区为1000平方米,新城区为20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老城区为2000平方米,新城区为5000平方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为3000平方米,高层公共建筑为5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以上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城市规划予以批准。
(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因周边环境限制,无法成片建设的;
(二)村民自建房,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第三十五条、原有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三十六条、在老城区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建设单位,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实际使用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且常年开放、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可按其提供开放空间建筑面积的2倍奖励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十。
第三十七条、建筑控制高度应满足日照、通风、城市景观、历史文物保护、高压线、微波通道等限高要求的允许最大建筑高度的规定。第三十八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高度必须符合下列两式之一:
(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
H≤1.5(W+S)
式中:H—沿路建筑高度
W—道路红线宽度
S—沿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
(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控制高度 A≤L(W+S)
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 W-沿路道路红线宽度
S-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
L-建筑基地沿道路的长度
沿道路交叉口的建筑高度控制应按较宽的道路计算,但当建筑物沿窄路部分的长度超过30米时,其超过部分的建筑高度应按窄路宽度计算。
第三十九条〓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指标控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二)城市道路绿地率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和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执行;其中,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三)城市规划区内淦河、龟山水库等水体及京广线铁路、张双一级公路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小于30米;
(四)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五)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2%;
(六)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所占比率应参照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执行;
(七)城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的下风向应建设宽度不小于300米的卫生防护带;
(八)属于旧城区改造的,可对本条
(一)(二)
(四)项规定的指标降低5个百分点;
(九)中心绿地的最小规模:组团应不小于400平方米,小游园不小于4000平方米,居住区公园不小于10000平方米;至少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道路相邻;且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沿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
(十)一个地块或街区的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地块或街区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
(十一)位于老城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同意,可将屋面绿化面积折算成地面绿化面积。 其折算公式:F=M×N
式中:F—地面绿化面积 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 N—有效系数(见下表)
第四十条、建设用地的基本地块都应设独立的交通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开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距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米;
(二)距非道路交叉口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边缘不应小于5米;
(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米;
(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
(五)人员密集(电影院、文化娱乐中心、商业中心等)的建筑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其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至少有2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通道出口;基地或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流、车流集散用的空地。
第四十一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同用途建筑物在新建、扩建和改建时,必须按建筑面积或使用人数配套建设停车场(库),并应符合《停车场(库)控制指标表》(附表五)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建设用地现状地形图,必须由有测绘资质的专业部门测绘。其测绘成果应至少包括规划用地及其以外50米内相邻地块的用 8 地范围;应准确反映用地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市政工程管线情况;比例宜为1:500或1:1000。 第四十三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一般程序:
(一)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投资批准文件或有关规定,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地项目的性质、规模等,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初步选定用地项目的具体位置和界限(即实地查勘);
(三)根据需要,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用地位置和界限的具体意见;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向用地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五)审核用地单位提供的规划设计总图;
(六)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包括标有建设用地具体界限的附图和明确具体规划要求的附件。附图和附件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配套证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四十五条、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绿地率、必须配置的公共设施、工程设施、建筑界限、开发期限及其它要求。
第四十六条、城市规划用地附图内容应当包括:地块区位和现状、地块坐标和标高、道路红线坐标和标高,出入口位置、建筑界线以及地块周围地区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第五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四十七条、城市规划区内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市政、管线、广告和其它工程设施,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四十八条、各项建设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各项规范、标准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消防、抗震、9 人防、环保、园林绿化、交通、市政、管线、广告、防洪、安全、微波通道、信息通信网络、风景名胜、文物保护等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九条、从事各项建设工程设计的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证书》范围承接设计任务;禁止无《资质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承接建设工程设计任务,其完成的设计成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将不予受理。
第五十条、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并确认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建设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建筑单位必须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需变更已审批设计图纸的,应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一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五十一条、居住建筑朝向以南偏东至南偏西15度为宜。
第五十二条、居住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第四十八条规定外,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建筑高度24米以下(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老城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0倍,新城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2倍;
2、纵墙面与山墙的间距,老城区不小于9米,新城区不小于12米。山墙宽度大于14米,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建筑高度在12米以下的不少于6米,建筑高度在12米以上的不少于9米。
(二)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不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间距按本条第(一)款第1目规定计算;24米以上部分在老城区按不小于所增加高度的0.3倍计算,在新城区按不小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4倍计算;不足26米高度时,按26米高度计算;其最大间距,在老城区可以不超过40米,在新城区可以不超过45米;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纵墙面在南面的时,不小于20米,其余情况下不小于18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老城区不小于14米,新城区不小于15米;
4、点式建筑的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南北向重叠面进行计算,无重叠面时最近距离不小于15米;重叠面小于12米时,间距不小于18米; 10 重叠面大于12米时,按本款第1目计算。
(三)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居住建筑与建筑高度24米以下的居住建筑间距为:
1、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条第(一)款第1目计算;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条第(二)款第1目计算;
2、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纵墙之间间距不小于20米;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纵墙面之间间距不小于18米;与其东西两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纵墙之间间距不小于14米;
3、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小于18米;与其南、东、西侧的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山墙之间间距不小于14米;
4、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小于14米。
第五十三条、在老城区临城市主次干道,根据城市用地条件及城市空间景观要求布置的建筑与周边现在永久性建筑之间间距按第五十二条执行确有困难的,其间距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应退间距的8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五十四条、非居住建筑(医院病房大楼、休(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教学楼除外,以下同)之间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的间距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五十五条、居住建筑与其南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规定第五十二条确定,与其北、东、西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五十二条的规定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20%,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五十六条、医院病房大楼、休(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教学楼和其它特殊工程项目以及与其相邻的新建建筑物(含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建筑间距除应符合本规定第五十二条外,还应符合各自相关专业规范。
第五十七条、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间距,按建筑之间平均距离计算。非平行布置的建筑之间最近点的距离应不小于标准间距的0.7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角度超过60度的,则按建筑纵墙面对山墙面的规定计算建筑间距。 第五十八条、建筑间距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建筑间距按相邻建筑或构筑物外墙的水平距离(即外墙垂直投影线之间的水平间距)计算;
(二)建筑纵墙外挑阳台、楼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部分的累加长度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的水平距离计算;
(三)建筑山墙设置外挑阳台的,建筑间距按阳台外墙的水平距离计算;
(四)因建筑物为不规则异形建筑,建筑间距按本条规定仍无法确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五十九条、建筑物后退相邻地块分界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但离后退相邻地块分界线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执行。
(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规划用地范围线起计算后退距离;
(二)多层建筑后退距离,主要朝向面老城区应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0.5倍,新城区应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06倍,且最小6米。侧面应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0.3倍,老城区最小45米,新城区最小6米;
(三)高层建筑物后退距离,主要朝向面应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03倍,老城区最小13米,新城区最小156米。侧面应控制在建筑物高度的0.15倍,老城区最小7米,新城区最小75米;
(四)毗邻地块为医院病房大楼、休(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教学楼时,其后退距离在上述基础上加退2~3米,或按第五十六条执行;
(五)相邻地块为绿地时,后退距离可在上述基础上减少2~3米;
(六)地下建筑物后退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的底部距离)的0.7倍,且其最小值为3米。 第六十条、沿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其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建筑物山墙面向城市道路时,其后退距离可在上述基础上减少1-2米;
(二)当围墙及建筑物的附属建、构筑物面向道路时,其后退距离不得小于1.5米。
第六十一条、建筑物后退各级公路用地边界线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六十二条、建筑物后退其它用地距离:
(一)后退铁路干线距离不小于20米,支线、专用线不小于15米;
(二)后退各种工程管线的距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后退边坡、挡土墙等距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在城市红线、蓝线、绿线、紫线周边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后退距离应符合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六十三条、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从建筑物底层凸出外墙起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凸出外墙的,按外挑部分的垂直投影线起算。
第六十四条、建筑物的阳台、台阶、平台、坡道、建筑基础、地下室、雨棚等,其外墙垂直投影线均不得超出规划建筑红线。二 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工程规划管理
第六十五条、城市道路按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的服务功能,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各类道路规划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六十六条、城市道路网节点相交的道路宜为4条,不得超过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小夹角不得小于45°。 第六十七条、城市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路段上公交停靠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米;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米;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方向迎面错开30m;
(二)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公交停靠站,换乘距离不得大于200m;
(三)快速路、主干路及郊区双车道公路上的公交停靠点不应占用行车车道,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公共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应设2个停车位。
第六十八条、城市道路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第六十九条、商业步行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距不得大于160m;
(二)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三)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离步行街进出口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
第七十条、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
(二)小区路:路面宽6~9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10米;
(三)组团路:路面宽3~5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不宜小于8米;
(四)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米。
第七十一条、城市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二)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三)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四)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居住区道路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第七十二条、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
(二)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m以远。
第七十三条、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路灯等线杆不得占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道;道路绿化不得影响道路行车的安全。 第七十四条、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服务半径为0.9~1.2km。其用地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面积160~200m2。
第七十五条、在城市铁路和郊区公路两侧应划定隔离带,在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任何建筑物,但可绿化造林或耕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隔离带宽度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铁路干线、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30米;
(二)铁路支线、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
(三)次要公路,两侧各10米。 三 市政及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七十六条、在城市规划区内修建城市市政、管线、广告和其它工程设施,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第七十七条、城市的水资源和城市的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给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自备水源供水的工矿企业和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
(二)水厂厂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外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带;
(三)给水管在车行道下的管顶最小覆土厚度,金属管道一般不宜小于0.7m,非金属管道不小于1.0~1.2m;
(四)城市给水管网干管的管径在一般200mm以上,配水管的管径一般至少100mm,供给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150mm,接户管管径不宜小于20mm;
(五)给水管网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与污水管相平行时,间距取1.5m。 第七十八条、城市排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排水系统远期宜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近期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二)污水处理厂厂址与城市工厂和生活区应有300m以上距离,并设卫生防护带;
(三)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道路宽度超过40m时,可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
(四)污水管道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最大埋深不超过7~8m;
(五)街道两旁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为25~60m。
第七十九条、为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库)可设在地上、半地下和地下。大型公共建筑和车流量大的停车场(库)的出入口一般设在次要道路上。停车场(库)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为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二)既设地上停车场又设地下停车库的,其地上停车场的停车位不应少于建筑物应配停车位的10%;
(三)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必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必须大于80米;
(四)供车辆单向行驶的出入口,其净宽不少于4米;供双向行驶的,不少于6米。纵坡直线段不应大于15%,纵坡曲线段不应大于12%;
(五)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六)小汽车停车场泊位长度不应小于5.5米,宽度不应小于2.3米;通道净宽不应小于6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7米;
(七)停车场(库)应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残疾人停车车位。第八十条、为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库)停车泊位数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确定。其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各类车辆应按附表六的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十一条、城市公共厕所一般街道应每隔750~1000m设置一座,繁华街道宜为300~500m设置一座。废物箱一般应设置在道路两侧和路口、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设置间距商业大街宜为25~50m,交通干道宜为50~80m,一般道路宜为80~100m。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应为70m,在新建住宅区,一般每四幢应设一个垃圾收集点。城区每0.7~1.0km2应设置一座小型垃圾收集中转站,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0m2,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得小于5m。
第八十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置的户外广告牌、灯箱、宣传栏(牌),必须符合广告、宣传栏(牌)、路牌的专项规划,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设置。
第八十三条、在城市规划区内建筑物外墙上设置的招牌,必须按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建筑效果图设置,其规格和位置改变须报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第八十四条、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的户外雕塑、小品、园林绿化工程,必须符合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绿化工程设计要求。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
第八十五条、城市各项管线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必须根据全面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到与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紧密结合,按地区及道路沿线进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埋后浅埋的科学建设程序,综合组织施工,避免重复挖路。
第八十六条、城市电信工程直埋电缆、光缆的埋深应为0.7~0.9米。微波通道范围应无树木、房屋和其他障碍物,因城市建设确需修建的,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微波走廊畅通。
第八十七条、城市燃气工程的门站、储配站、调压站、气化站,与其它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城市燃气管网的设计和敷设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八十八条、城市供电工程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网规划,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架设。路径应做到短捷、顺直,减少同道路、河流、铁路等的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电力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不得小于下列两表的规定值:
(二)对35KV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应规划专用通道,并应加以保护;
(三)规划新建的66KV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穿越城市中心地区或重要风景旅游区;
(四)市区内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新建和改造,为满足线路导线对地面和树木间的垂直距离,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缩小档距,在计算导线最大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分别符合下列两表的规定:
注:
1、居民区:指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集镇等密集地区;
2、非居民区:指居民区以外的地区,虽然时常有人、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房屋稀少的地区;
3、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或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
(五)市区内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规划走廊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0
蚀性的地区应采用地下电缆。
(六)市区内规划新建的35KV以上的电力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繁华街道等和重要风景旅游景区及对架空导线有严重腐第八十九条、城市各类架空敷设的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架空线线杆宜设置在人行道上距道路路缘石不大于1米的位置;有分车带的道路,架空线杆宜布置在分车带内;同一性质的工程管线宜合杆架设;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地段架空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工程管线通过地段的城市详细规划相结合。
(二)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架空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横跨道路或无轨电车馈电线平行的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米。
第九十条、凡在城区道路、郊区公路及规划道路内埋设管线,均应按管线综合规划断面安排。各类管线应在道路规划红线内,平行道路规划红线敷设,走向顺直,并尽可能综合设置。不能综合设置的,应有各自独立的敷设带。老城区道路狭窄、现状管线繁多的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线的位置。
第九十一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的情况: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第九十二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共沟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
(二)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它管线;
(三)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
(四)凡有可能产生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第九十三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在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2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曲线让大管径管线;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新建的管线让现有的管线。
第九十四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污。 第九十五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第九十六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附表七的规定。当受到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
第九十七条、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应为: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其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附表八的规定。
第九十八条、城市各类管线工程在穿越市区道路、郊区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绿化地带、人防设施、河道、建筑物,以及消防、净空控制和其它管线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签订协议书。四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管理
第九十九条、城市消防标准和消防设施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消防道路的宽度应大于等于4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建筑物内开设的消防车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4m;
(二)多层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m,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9m,而高层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3m;
(三)消防栓应沿道路设置,靠近路口。当路宽大于60m时,应在双侧设置消防栓;
(四)消防栓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20m。
第一百条、淦河城市防洪工程等级为Ⅲ级,城区淦河行洪要求在龙潭口上游规划控制宽度不宜小于80米,龙潭口下游规划控制宽度不宜小于100米。
第一百零一条、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应当同城市建设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相结合,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工程。在成片居住区内应按总建筑面积的2%设置防空工程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6%左右进行安排。
第一百零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应按六度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危险品仓库、易燃易爆生产车间,应提高设防标准。
第一百零三条、对于活动性冲沟、滑坡、岩溶、塌陷区、地震断裂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应严格控制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建设的,必须采取严格、可靠的防治工程。五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和竣工验收
第一百零四条、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般程序:
(一)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市政、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要点);
(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或专家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工程施工图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一百零五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包括附图和附件,附图和附件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配套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率。 第一百零六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平面布置、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工程标准与质量以及室外的配套设施、绿化标准、广告标牌等。
第一百零七条、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括该工程的审批文件(复印件)和该建设工程竣工时图纸、文件。对建设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建筑工程、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工程、市政及管线工程必须进行竣工测量,并将实测成果随同竣工验收资料上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百零八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一百零九条、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咸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一百一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元月1日起试行。附 件
附录
一、本规定用词说明 附录
二、本规定各类表格 附表
一、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附表
二、城市绿地分类和代码表 附表
三、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附表
四、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
五、停车场(库)控制指标表
附表
六、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
附表
七、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附表
八、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
附录
三、〖HTSS〗本规定咸宁市新老城区划分示意图 附录
四、〖HTSS〗本规定名词解释 附录
五、〖HTSS〗本规定计算规则 附录
一、本规定用词说明 〖HT5SS〗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录
二、本规定各类表格
1、附表
一、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2、附表
二、城市绿地分类和代码表
3、附表
三、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4、附表
四、建筑密度与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5、附表
五、停车场(库)控制指标表
6、附表
六、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
7、附表
七、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8、附表
八、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 28
第五篇:大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文本预览:
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设计要求:
1、各类建筑物从道路红线退缩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性质、功能以及所处地段道路的级别确定,建筑退用地红线距离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其退线距离不得小于(表1.1)所列值,并同时符合满足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城市高压线规划走廊宽度(见表1.2)日照、消防、环保、防空、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表1.1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标表
表1.2 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
2、依据建筑设计有关规定,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群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除已审定的方案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
3、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如下:(1)隧道外边线外测50米;(2)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及线路轨道边线外侧30米内;(3)出入口、变电站等构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30米内。如在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内进行相关建设活动必须征得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同意,并报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4、住宅项目总图涉及挡光影响的用地周边现状建筑物檐口及±0.00绝对标高需由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实测后标注于总图上,并经该勘测单位盖章确认。
5、住宅建筑日照间距应按《大连开发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报批办理导则》执行(应同时满足国家其它相关规范要求)。
6、居住区配套公建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配置。
7、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应按《大连市普通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执行。
8、居住项目要求在用地内规划出垃圾处理点及相应场地(在总图中注明)。
9、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建筑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住宅部分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提供户型比例测算报告)。
10、总图应标注用地平衡表、经济技术指标表、建筑一览表及简要说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具体表格格式见表1.3、1.4、1.5、1.6 表1.3 用地平衡表
4.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参见表1.8 表1.4 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5 建筑一览表
2、社区用房、物业经营用房位置及建筑面积应在明细表中明确。
3.物业、经营用房建筑面积应为开发总建筑面积的0.7%;社区用房建筑面积按每400M/1000户进行设置。4.建筑密度、绿地率标准参见表1.7 2 表1.6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表1.7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控制指标
10、总建筑面积为地上、地下、半地下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应为总建筑面积扣除地下、半地下停车场、停车库及人防工程中平时用于停车部分的建筑面积。各种设备用房 均应计入容积率。
11、建筑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至六层;中高层居住建筑为七层只至九层;高层居住建筑为十层及以上;中高层及高层居住建筑中七至十一层并称为小高层。
12、居住小区建筑密度及绿地率控制指标应按表1.8的规定执行。特殊项目依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方案,按表1.8适当进行调整。基地绿化环境景观应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合理设置,绿化种植应以本地区植物配置为主。丘陵、坡地建筑应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挡土墙高度不得超过3米,由于地形坡度因素必须超高的,应做二级或三级挡土墙处理,并做好垂直绿化。居住区内应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最小规模1.00ha,居住小区绿地0.4 ha,组团绿地0.04 ha,且有大于1/3绿地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之外。其规模指标:组团不小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小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小于1.5㎡/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统一安排、灵活使用。带状公共绿地宽度应大于8米,面积不小于0.04 ha。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基地总平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性标高设计,应合理确定竖向规划,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量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表1.8 居住区建筑密度、绿地率标准表
13、我区重点地段停车位规划设计,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1.9 重点地段停车位设计标准表
14、重复报批项目要附上次审批总图(原件或复印件)及所有相关文件复印件。
15、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家及大连市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因不严格执行规范、规定所导致的任何后果由设计单位负全部责任。
16、建筑面积计算标准按《关于印发<大连市建筑设计有关规定>(试行)的通知》、《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执行。
17、设计方案经审核同意后,不得变更,因特殊情况如需更改应上报申请,说明必须更改的原因,经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重新报审。
大连开发区工程设计方案 审批办理导则(民用建筑部分)
一、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大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3、《大连市城市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大连市政府第17号令)
4、大连市规划建筑设计有关规定(试行)(大规国土发[2004]284号)
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总图制图标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管理文件汇编》等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二、工程设计方案报批文件要求
1、《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手册》。
2、大连开发区工程设计方案申请表。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附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
4、土地划拨决定书(划拨项目)
5、方案报批图:1)方案总图8套;2)建筑平、立、剖方案图3套,蓝图A4盒装;3)管网综合及基础数据表3份;4)效果图1套(A1);;5)方案简本2份(内含效果图、总平面图、环境设计图、管网综合图、建筑平立剖面图、)A3纸装订盒装;6)环境设计图纸(蓝图)3套、效果图一套(A1); 7)光盘1份(内附所有图纸和文件)
6、经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需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
7、建筑面积测绘报告(住宅项目需另行提供户型比例测绘报告)、8、日照分析报告(涉及挡日照问题)。
三、工程设计方案总图规划设计、建筑物设计要求
(一)、总图规划设计要求:
1、总图编制深度要求
1)、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总图制图标准》编制设计文件。2)所有图纸需加盖注册建筑师章(管网综合及总平面图除外),且编号应与设计院编号相符;注册建筑师应在签字栏签字,且签字栏必须完整。
3)、总平面图应在近期实测电子地形图上绘制,实测范围包括用地界限内及用地界限外50-100米范围(包括周边城市道路)的全部现状情况,要求能显示出现状及规划道路另一侧的现状建筑。
4)、周边现状、规划道路的高程及路名、红线及断面落于总图上。
5)应标明道路转弯半径、道路中心线控制点的坐标、标高及控 制点之间的长度及纵坡。道路、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应用坐标、相关尺寸定位。6)、周边有规划道路、城市轨道等应同时上报其相应审批过的规划依据资料。
7)、应标注用地红线(有曲线部分的应标注半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交点坐标(每栋建筑物至少2个以上转点坐标),建筑物退道路红线或用地红线的距离;标注建筑物间距(横向及纵向)。设计方案要求采用大连市城建坐标系统,长度单位采用米制且精度为小数点后两位。8)标注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使用功能、外框尺寸、编号、层数、檐口标高; 单独建筑物各层功能有变化的应将所在层数和功能标于总图上。
9)标注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10)总图应按《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要求标注用地平衡表、经济技术指标表、建筑一览表。表格形式详见第2条第8小条。
11)、建筑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时,应将相对于不同高程地坪的室内标高及入口室外标高落于总图上。
2、总平面图规划设计要求
1)基地总平面设计应以大连开发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设计条件为依据。
2)总图规划设计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同时应满足城市轨 道安全保护区、城市高压线规划走廊宽度(见表1.1)、卫生视距及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空等其它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1)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如下:(1)隧道外边线外侧50米;(2)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及线路轨道边线外侧30米内;(3)出入口、变电站等构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30米内。如在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内进行相关建设活动必须征得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同意,并报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表1.1 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3)、住宅项目总图涉及挡光影响的用地周边现状建筑物檐口及±0.00绝对标高需由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实测后标注于总图上,并经该勘测单位盖章确认。
4)、建筑日照间距应按以下规定执行(应同时满足国家其它相关规范要求)。
4.1)住宅建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单元户型为三个或三个以下居室时至少有一个居室,单元户型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居室时至少有两个居室,处于朝向南偏东或南偏西各105度范围内;在此范围内的居室窗数,必须多于该居住建筑全部窗数的一半。
(2)建筑的长边相对时,不小于18米;建筑的短边相对时,不 小于8米,其中一侧或二侧有阳台、客厅或卧室的窗时,间距不小于18米;建筑的长边与另一建筑短边相对时,不小于11米。(需同时满足消防间距、卫生视距要求)(3)新建建筑(含居住建筑及公建)与原有居住建筑考虑卫生视距要求不得小于18米(避免阳台、客厅或卧室的窗互视)。4.2)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
(1)低层、多层、小高层建筑的日照间距
① 低层、多层、小高层(7-11层)住宅建筑群体(长边平行有重合面)布置时,对新建及已有住宅建筑物的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6;新建建筑物对遮挡建筑物有夹角时,其与被遮挡建筑物最近距离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6;
建筑朝向不同方位时,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6,极困难地段可采用表1.1按不同方位折减系数换算。表1.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2、L为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条式住宅。② 新建多层建筑山墙面正对原有建筑物长边时,山墙宽度小于等于 12.5米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0;山墙宽度大于12.5米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复杂建筑群体布置时(有平行与垂直或非平行与垂直,含低层、多层、高层)无法按①②条核定间距时要求被遮挡建筑物主要采光窗满足大寒日2小时要求(提供日照分析报告)。
(2)高层(≥12层)住宅建筑日照间距
高层(≥12层)建筑与其北侧住宅建筑的间距,可按照保证在有效日照时间内,建筑物主要采光窗应满足大寒日2小时要求(提供日照分析报告)执行,并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板式高层(≥12层)建筑与北侧住宅建筑平行、垂直布置时,当南侧建筑与北侧住宅建筑主要采光方向在正北侧有重合部分时,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40米;当南侧建筑与北侧居住建筑主要采光方向在正北侧没有重合部分时,间距不小于13米(同时应满足卫生视距要求)。② 单栋点式高层(面宽≤35米,进深≤30米,一个交通核,≥12层)与新建、原有住宅在正北侧有重合面时,与北侧新建、原有住宅建筑物的间距不得小于40米(不需提供日照分析报告);当南侧点式高层与与北侧居住建筑主要采光方向在正北侧没有重合部分时,间距不小于13米(同时应满足卫生视距要求)(需提供日照分析报告)。③ 多栋点式高层(≥12层)群体布置时,除建筑物主要采光窗应满足大寒日2小时要求外,对正北侧新建、原有住宅建筑物间距不得小于40米。
(3)沿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30米)新建的多层和点式高层,不考虑其对道路另一侧原有建筑的遮挡日照影响。
4.3)低层、多层、小高层建筑遮挡中小学校教室、托儿所、幼儿园活动室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及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和疗养室时,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4.4)高层建筑(≥12层)与托儿所、幼儿园主要生活用房的间距,应能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h,同时应满足与其间距不得小于40米;与相邻中小学校教室、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及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楼和疗养室的间距应能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2h,同时应满足与其间距不得小于40米。
4.5)低层、多层、小高层建筑遮挡宿舍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2,高层建筑(≥12层)与其间距不得小于40米,同时应保证有半数以上的居室日照标准不小于大寒日2小时。4.6)居住建筑间距标注深度要求(1)居住建筑总图日照间距标注点为南侧遮挡建筑北承重墙至北侧建筑南封闭阳台外皮,日照间距计算点为阳台及楼板±0.00处。
(2)居住建筑北侧阳台及突出墙面的楼梯间部分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一建筑外墙总长度1/2的(含1/2),其最小间距仍以建筑外墙计算;超过1/2的,应以阳台及楼梯间外缘计算建筑间距.(3)总平面图中应绘制场地主要采光方向剖面图,并详细标明剖面中建筑物室内±0.00标高、女儿墙标高、地面标高及相关尺寸。
4.7)具有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均可以使用经国家建设部认定的三维日照分析计算软件出具日照分析报告,并签字、加盖公章,同时对此日照分析报告结果负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