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 徐悲鸿励志学画 修改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材简析】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留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徐悲鸿奋发努力、为国争光的精神。【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理解徐悲鸿热爱国家和为国争光的精神。【教学评价】
1.通过交流字词,教师指导易错字的结构,检查读书等多种方式检测目标1。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读、标、思、议、读等学习方式,加之资料引入、音乐渲染等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人物情感。(检测目标2.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品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请看(课件出示)。知道这是谁的杰作吗? 2.交流资料:有句话说,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王振华的喜鹊入万家。可见,1
徐悲鸿在画马方面的造诣是很深的。你对徐悲鸿还有哪些了解?(搜集资料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徐悲鸿,学习他的故事。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自然而然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生字词:同位互读---指读---齐读----指导书写“倦”
2.读课文。同位合作,每人读一段,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若有读得不对的地方,给对方提个醒,对方读得好,就夸夸他。
指导读好长句子。(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设计意图】交流课前预习,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
三、划分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课文读流利了,让我们继续深入走进课文。请大家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励志?)(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
1.划分段落。请大家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课文分成三大段,看谁的动作最快。
2.概括主要内容。
过渡:给课文合理地分段,能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层次,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怎样来概括主要内容呢?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关键词,把每一段的段意连起来即可。
小结:同学们看,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能更好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要学会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检查读书情况,引导学生质疑,善于在阅读中提出疑问,并在理解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理解内容,领悟表达。
1.过渡:大家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徐悲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发愤图强 为国争光 勤学苦练等)
2.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徐悲鸿的发奋图强的精神。潜心默读4至6自然段,圈画你感受深刻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相应的画面,把一个词,一句话变成一幅幅活的画面。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来读书,一个勤奋刻苦的徐悲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4.指导朗读。
好不容易一个节假日,别人都去休息,去放松了,可徐悲鸿呢?读出他的勤奋。你写作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你有什么感受?徐悲鸿呢?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读出他的刻苦。
住的,只租一间房子,还是个小阁楼,吃饭,经常一杯白开水,两片面包,生活这样清苦,为的是?
徐悲鸿就是这样奋发努力,一切只为画好画,只为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你们能展开如此丰富的想像就是因为作者恰当的运用了这些关键词句,让我们齐读4、5、6自然段,并想一想第4自然段和5、6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课文这部分内容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后从学习刻苦和生活清苦两个方面来具体描述的。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先总后分。这样的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容易把握中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也可以试着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5.过渡:徐悲鸿这样刻苦努力,结果怎样?(1)谁来读读第7自然段?(指生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什么意思?(生说)结合者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真会学习。(课件出示含义)
(2)那个曾经嘲笑他的外国学生有什么表现呢?谁来读读第8自然段? 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说,你也学会了。小结:徐悲鸿用事实证明了真正的中国人是(看板书)奋发努力,为国争光的人。【设计意图】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到徐悲鸿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二、作业
1.如果你像徐悲鸿这样遇到别人对你有偏见,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写一段话。
2.搜集爱国名人名言,阅读童第周的《一定要争气》等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五、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励志学画 发奋努力 为国争光
★ 语用训练点: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进一步搜集相关的资料,加强对徐悲鸿的了解。3.进一步学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第二篇: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多星小学 张燕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徐悲鸿的骏马图,同学们,这就是徐悲鸿所画的骏马图,你们觉得怎么样?
2、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从而使自己的绘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二、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能会把“励”解释为激励,把“志”解释为志向,“励志”的意思解释为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同学们“励”不仅仅是激励,它还有振奋自己志气的含义。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请大家轻声地朗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3、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徐悲鸿励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三、交流展示,细读文本
1、投影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哪?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出示)
(2)教师叙述:同学们,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我们中国人在国外是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的。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请同学们看这,指“你们中国人”,他嫉妒徐悲鸿,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要说“你们中国人呢”,你有什么感受?
2、因此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立下志向,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必须”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必须”是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生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有的学生回答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这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3、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学生回答徐悲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学生会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学生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5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再读课文,力图对徐悲鸿励志学画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五、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课文学到这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呢?
生写,交流。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
冲着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一杯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轰动
(结果)
第三篇:徐悲鸿励志学画 材料
《徐悲鸿励志学画》发言稿
四年级语文组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课文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用‚更加奋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词句,承上启下,转承自然。另外课文首尾呼应,前文写外国学生因偏见而出言不逊,后文写那个学生,因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躬道歉。文章前后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文章。
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鞠、躬‛等生字及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后为国争光。
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意义,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我准备安排两教时来完成教学。第一教时,我先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旧中国国贫民弱、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接着板书课题,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记住‚励志‛的‚励‛,板书时我故意写成‚立志‛。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二教时,我以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的三个问题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的重点段落,感受徐悲鸿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为国争光的高尚品质。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教时的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改题设疑。
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励志‛的意思。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估计学生会误认为‚励志‛就是‚立志‛。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深入理解,若是将正确的解释硬塞给学生,学生不容易一下子转过弯来。我准备将错就错,将课题改为《徐悲鸿立志学画》,在熟知课文内容之后再作打算。
2、围绕问题,自主探究。我让学生围绕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问题即‚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的?他努力的结果如何?‛,自主阅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中碰撞观点,融合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学习课文,重点探究
首先我提出问题:‚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准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外国学生神态、语言的有关语句‚很不礼貌、冲着‛‚你们中国人就是到了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来体会外国学生对徐悲鸿、对中国人的侮辱。随后品读描写徐悲鸿的语句‚徐悲鸿被激怒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让学生换位思考,揣摩徐悲鸿的内心世界,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此时的徐悲鸿已经下定决心刻苦学画,要为中国人争光。最后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知人物形象。
课文的4、5、6三个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主要讲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教学这部分时,我主要采用‚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的教学策略,抓住‚每逢节假日、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勤奋临摹、生活清苦两个方面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同时我还通过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徐悲鸿这样刻苦学画呢?‛再次体会人物为国争光的可贵品质和顽强毅力。
课文的7、8两个自然段从两个方面直接或间接来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我引导学生从‚优异的成绩、轰动了巴黎整个画界‛体会徐悲鸿努力所取得的成功。再抓住外国人向徐悲鸿道歉的有关描写‚非常震惊、鞠了一躬、我承认中国人很有才能、我是‘有眼不识泰山’‛体会徐悲鸿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中国的人的成功,并通过前后文前后对比阅读,体会徐悲鸿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实为中国人争光了。
4、推敲课题,培养语感
学完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辨别课题‚励志‛改为‚立志‛是否合适,通过研读、交流,学生明白了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而这不是课文的重点,所以用立志并不恰当。而且‚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对于课题的揣摩,不仅更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畅谈感受,升华情感
首先,我简单介绍了徐悲鸿一生所取得的杰出的艺术成就,并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他的作品。‚面对着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画家,面对着这位为中国人争光的画家,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在直观画面、畅谈感受中,学生完成了对人物丰满、立体的感知。
6、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多地了解人物,通过更多地渠道学习语文,我还布置实践性、生活性强的语文作业:登陆有关徐悲鸿的网站,继续了解这位绘画大师的艺术人生;收集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班队课开展‚名人立志‛的故事会。在活动性强的作业中实现着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的新课标的理念。
第四篇:徐悲鸿励志学画[推荐]
徐悲鸿励志学画
设计理念
文本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本中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通过对关键的词句的诵读和领悟,感受着语言的精妙、语言的魅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可贵精神。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的可贵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质疑:(出示奔马图),你觉得怎样?你们知道是谁画的?(板书: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
3、.揭题:徐悲鸿的奔马为什么能画得如此传神,他的绘画技艺为什么会如此精湛呢?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关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相机板书:立志学画)
(1)齐读课题,学生发现不是这个“立志”后,在课题上方用红笔写上“励志”(2)理解课题
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立志”就是树立志向的意思,而“励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勤奋努力。在学生大概分清这两个词的意思后,在课题上用红笔板书“励志”。
4、指导读题:指名读课题,读题要注意停顿,应读作“徐悲鸿/励志/学画”,我们再来读一遍!
5、读完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把书打开,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小黑板出示)
励志
绘画
达仰
努力
礼貌 认识
成绩
陈列
租房
省下 嫉妒
激怒
购买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疲倦
鞠躬
犯错误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3、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了词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读好了句子,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句子送回课文,分小节来读一读。读的同学要声音响亮,听的同学要尝试评价。
三、理清脉络
1、根据三个问题给文章进行分段:
(1)、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2)、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3)、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 讨论分段,板书:
为什么?
(第1——3自然段)受辱立志 怎样?
(第4——6自然段)勤学苦练 结果?
(第7——8自然段)轰动画界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进几个出示的词语来说说;也可以利用概括的小标题。
四、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徐悲鸿,初步了解了他受辱立志,为了祖国勤学苦练最终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五、作业,习字册描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指名读→齐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过渡:昨天,同学们都说励志的意思就是立下一个志向并且发奋努力。那么徐悲鸿究竟立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呢?你能在课文中把它读出来吗?请快速默读课文,读到了就把它划出来,告诉大家。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请同学们读课文1-2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教师叙述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3、“必须”什么意思?(一定要这么做)徐悲鸿一定要做什么?(学生再读这句话,回答一定“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指谁?教师追问。当学生回答出他们指“外国留学生”时,教师继续提问“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4、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预设:(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再看看这三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6、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补充: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有志者,事竟成。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三级训练。
板书
第五篇: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励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难点: 教育学生一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质疑:PPT展示课文中的奔马图片,你们知道是谁画的?(生答:徐悲鸿!)2.激趣:你们了解徐悲鸿吗,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师相机点评:你知道的真多呀!大家不但爱学习,还很会学习。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了主人公,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哟!如学生所谈有限,师相机补充:打出投影,点名学生读 3.揭题: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关于徐悲鸿的故事,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徐悲鸿励志学画。
4、释题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再读课题,大家认为哪一个是关键词?(生答:励志)关键词也叫题眼。读文章抓住题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得理解文章。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励志”是什么意思?(“励志”激发志气,以求有所作为)(2)同学们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有没有人愿意提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呢?(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把书打开,请大家自由放声地读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出示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哪些节分别写了徐悲鸿为什么励志?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可以在书上做记号。
三、检查预习。
大家学习热情很高,要表扬。但老师还是要检查一下才放心。1.(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词。
徐悲鸿(hóng)励志(lì)错误(cuò wu)
租阁楼(zū)嫉妒(jí dù)不知疲倦(juàn)激怒(nù)陈列(chén liè)临摹(mó)
一杯(bēi)绘画(huì)礼貌(mào)购买(gòu)承认(chéng)优异(yì)
震惊(zhèn jīng)鞠躬(jū gōng)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tài)生字哪些字容易读错或写错,有同学愿意提醒大家一下的吗?提个别同学回答。易读错的拼音在PPT上展示,在黑板上板书易错字,易错部位用彩色粉笔写。
2、全班开火车将所有生字词每个读两遍。
四、通读课文
1、、生字大家会读了,也会写了,相信朗读课文难不倒大家。
下面老师来请七个同学分别读一段课文,(3.4段一个同学读),读完请其他同学点评,既要说缺点也要说优点
教师出示:(1)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 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2)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指名读长句,要求学生能够读通,掌握断句技巧。
2、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三个问题,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请大家再浏览一下文章的八个段落,看看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问题的答案。点名两到三个同学回答,若得到不一致的答案则将有疑问的段落大意疏通一下。为什么:(1~3)写徐悲鸿向达仰学画,引起一个外国学生嫉妒,他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怎么做:(4~6)讲徐悲鸿勤学苦练,一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二是生活十分清苦,省钱买绘画用品。结果:(7~8)讲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世界,也改变了那个学生的偏见,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具体内容讲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能说出含有“马”的成语吗?马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可不一般,它象征着忠诚,自由,力量,奋发,马已是一种精神了!美术大师徐悲鸿也喜欢马。
2、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留下的三个疑问吗?我来请同学给我们回忆一下(板书:为什么、怎么做、结果)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并解决这三个问题。
二、探究“为什么励志学画”
1.让我们先走入课文的第一部分(1~3),(1)指名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哪句话说明了徐悲鸿要励志学画?用铅笔划一划。①若学生找出第三自然段内容,则出示第三自然段:“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A.齐读。“别人”和“他们”指谁?(外国学生)(把答案一起写入教案)
B.怎样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有骨气)这里指谁?(徐悲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必须用事实”“重新认识”体会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决心)C.指导朗读。读出决心之大。外国人有什么偏见,原来他们是怎样认识中国人的? 再读第1~3自然段,在书上画出答案。②若学生找出第二段内容,则课件出示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但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交流一:外国学生的话是什么意思?(外国人嫉妒)你能说说“天堂”是什么意思吗?(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文中指条件最好的学校。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愚蠢,没有才能。)交流二:为什么外国人会嫉妒徐悲鸿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出示外国学生的话。引导学生注意“很不礼貌”;同桌讨论,想想当时外国学生是怎样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再指读这句话。(从“很不礼貌”“别以为”“你们中国人”“就是„也„”这几处读出嫉妒、傲慢、瞧不起的语气)谁再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你们中国人”,他嫉妒徐悲鸿,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要说“你们中国人”呢?(外国人歧视的不仅是徐悲鸿一人,而是所有中国人!)
过渡:同学们,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没有地位,我们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提问:如果你听了这些话会怎么说,怎么做?徐悲鸿又是怎么做的呢?
2、因此“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徐悲鸿没有和他争论,把愤怒化为力量,决心要励志学画,不但要为自己争气,更要为所有的中国人争气!再读读这段话,要读出徐悲鸿的决心。
三、探究“怎样励志学画”
过渡:一个外国学生的嫉妒与嘲讽,让徐悲鸿的那颗爱国心澎湃起来,他不屑和那个外国学生争论,他要用事实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1、请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4~6自然段,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
2、出示第四自然段,引读——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进行句子比较。
①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②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读读想想:同样都是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引导体会:第②句加上一个比喻句,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徐悲鸿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刻苦学画,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是马的特点,也是徐悲鸿精神的高度概括。这也是徐悲鸿爱马、画马的缘故。
3、再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吗?(过渡句、比喻句)
(1)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通常用来作比的两种事物之间都会有相似之处,徐悲鸿和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2)过渡段。“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作者通过这个词把课文的前后连接了起来,这一段在这儿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称这样的段落为——过渡段。
4、这个自然段总写了徐悲鸿是如何奋发努力,励志学画的,课文哪些方面具体写了徐悲鸿的奋发努力?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词句。
(1)第5自然段。哪些语句突出描写了徐悲鸿奋发努力?(每逢、常常、一整天)谁来读一读?读着这些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引导: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在_,过节时,其他人都在享受节日的气氛,而徐悲鸿却在_,他上午在画画,中午仍然在_,晚上依然在_,徐悲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绘画中,这就是“潜心”。男同学带着你们的体会,读好这一自然段。
(2)第6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生活清苦?(只、一间、小阁楼、一杯、两片)他住的是——一间小阁楼。一到夏天,小阁楼是多么炎热,一到冬天,小阁楼又是多么阴冷,如果让你住在这样的小阁楼,你会怎么样?徐悲鸿却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住了三年。他吃的是——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不是一餐如此,一天如此,而是“经常每餐”,如果你每天每餐都吃这些,你会怎么样?徐悲鸿却整整吃了三年。
是什么让徐悲鸿宁愿过如此清苦的生活呢?(爱国精神、对艺术的追求)女同学一起读读这段话。
(2)课文既然写徐悲鸿励志学画,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笔墨写他的生活清苦呢?(衬托)是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徐悲鸿依然能够奋发努力,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5、看看这三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总——分)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好好体会体会徐悲鸿的勤奋与清苦。
四、探究“励志学画的结果”
1、师:他付出的努力有没有得到回报?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部分,指名读第7小节。从哪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板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是什么意思?(时间、精力)有心人是什么意思?(有某种志愿、肯动脑筋的人)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呢?(联系上文学生随便说)
2、读课文时思考问题
(1)老天是不会辜负那些有志向、肯努力的人的。徐悲鸿通过勤学苦练,他取得了哪些成绩?(成绩优异、轰动画界)“轰动”是什么意思?(引起很多人的震惊和各方面的关注)(2)徐悲鸿通过勤学苦练,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当时那个外国学生的表现如何呢?
3、什么是“有眼不识泰山”?(1)指名说。
(2)关于这句俗语,还有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出示课件)指名读。(3)鲁班说“有眼不识泰山”,是因为他一开始没有发现他弟子泰山的才能,外国学生这样说是为什么呢?一开始他的态度怎样呢?现在呢?
男同学读第2自然段,女同学读第8自然段,感受一下外国学生态度的变化。
6、外国学生的态度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徐悲鸿为了祖国,勤学苦练,用事实让他们消除了对中国人的偏见,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徐悲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学到这,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呢?对于那位曾经嘲笑过徐悲鸿的外国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优缺点一分为二)
2、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徐悲鸿刻苦学画,才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让我们记住这位励志的中国人,让我们记住这位征服了世界的艺术家。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出示图片】学生齐喊。
板书: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为什么
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怎么做
奋发努力
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