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课时 教案说明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 教案说明
教学目标:
1、从语言描写看《史记》的文学性。
2、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文学的虚构与真实。说明:
因为时间与应试的关系,我们文言课文的教学往往止于字词疏通、大意了解等最粗浅的层次,最多再加上点人物形象评析,比如廉颇的知错能改,蔺相如的以大局为重等等……但其实这类经过了千百年岁月淘洗的经典文言名篇在鉴赏层面应该有着比白话文名篇更为精彩的内容有待师生发掘。《廉蔺列传》中的对话描写十分突出,恰恰是其文学价值的集中体现,但又会引起学生的困惑:司马迁在没有任何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如何能将前人的对话记录得这样详尽。所以,第二课时将从《廉蔺列传》中的对话入手,探讨其文学价值的同时,解决学生关于纪实与虚构的疑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探讨《廉蔺列传》中的对话描写如何使历史人物形象饱满、栩栩如生,并能通过字里行间隐藏着的密码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
2、激发学生对以下问题的深入思考:历史的记录当秉承客观与真实,文学手段的运用是否会损害史学价值。说明: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固然无疑,但鲁迅眼光老到的地方在于他深谙《史记》同时还是“无韵之离骚”。为何后世无数历史著作无能出其右者,唯《史记》独领风骚?纪实与虚构带着冲突矛盾却又相辅相成地促成了伟大作品的诞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作家叶永烈有不少纪实作品以人物为主,故有人称他为“传记文学作家”。他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爱国的“叛国者”——马思聪传》在由“严肃、认真、按部就班”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审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叶永烈本人在其《出没**里》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他们一一向我申述传统的传记文学创作原则„„小说是‘虚构文学’,传记是‘非虚构文学’。他们发现,初稿中有大段的人物对话,建议删去。„„比如,马思聪和他的大哥在法国巴黎的大段对话,显然出于作者的虚构。因为作者并不在场,当时又无人记录,„„这种虚构手法,不适宜作为非虚构文学的传记文学。”
人物对话,本是小说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小说笔法”在传记文学中到底适不适用呢?
《史记》可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史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里面的人物对话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如果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角度来看,它可能同样不符合“传统的传记文学创作原则”,即其虚构的小说笔法“不适宜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历史传记。
(二)删去对话,浓缩课文:
请同学们试当一回恪守“传统传记文学创作原则”的编辑,将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物对话删去。
同学分组讨论缩写,最后完成了这样一段史料(小括号内为省略的重要对话12则)——
廉颇者,赵之良将。蔺相如者,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秦昭王闻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愿以城易之。赵王与诸大臣谋(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举(2)蔺相如,王与之议(3)而遣之。相如以破璧(4)胁秦王斋戒,遣从者怀璧归赵。相如廷斥(5)秦王,秦王(6)卒毕礼归之。拜相如上大夫。其后秦王欲与赵王为好会于渑池。赵王行,相如从,廉颇诀之(7)。于会,秦赵争锋(8),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秦以赵盛设兵以待,不敢动。既罢归国,拜相如上卿。廉颇宣恶言(9),相如闻,不肯与会。于是舍人请辞(10)。蔺相如止以先国后私之语(11)。廉颇肉袒负荆谢罪(12)。卒相与欢。
(由朱灵、徐灵、何欣阳、郑丹煜提供,胡一之修改整理。
原文约2070字,缩为230字左右)显然,这样的缩写能够用最为简洁的文字保留历史的客观,但无法提供微妙的细节以便后人更为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那些事件、那些人物„„就如同一棵枯槁的树,只有枝干,没有叶片,不再有蓬勃的生气,也很难激起生命的回应。
(三)找回对话,加以鉴赏: 在司马迁的年代(其时造纸的蔡伦尚未诞生),写作用字是极讲究经济的(“辞达而已矣”不仅出于内容的考虑,书写工具不够先进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如今键盘这一书写工具过于先进了,字越写越多也就不足为怪了),他不惜大费刀笔,把那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语言描写刻在史册上,一定是有理由的。
让我们在课文中找回那些富有意味的对话,试图从中获得某些更为具体的信息、体会到某些言外之意或领悟到作者某种特殊的意图„„
举例(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段都有内容可供鉴赏分析,学生的思路也可能放得很开,不局限于教师的预设,下面的例子只取一二论之,不能面面俱到,只是一家之言,仅为引导学生、略作示范之用——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在赵君臣商量的具体内容中至少透露出这么一些信息:秦无信,欺负弱国;秦军强大,以军事力量威吓弱国就范。所谓“弱国无外交”,出使秦国这一外交使命必然将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要慎重物色一个能干的使臣,这就为蔺相如的出场作足了准备。
(2)、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一定/如果)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这一段可以说是赵王在决定派遣蔺相如前对之进行的面试。赵王先前“与诸大臣谋”的核心问题被再一次提出,蔺相如的回答至少表现出以下几点:思路清晰——在国际关系与国际舆论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擅长外交辞令——“王必无人”的“必”当解释为“如果”,在君主面前显得既谦逊又不乏诚恳,此行的目的与结果也很明确,让赵王彻底放心,面试以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
(3)、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此段中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相如纯以一己之力捍卫了君主(国家)的尊严与荣誉。懦弱的赵王在秦王的淫威下就范,“秦王„„令赵王鼓瑟”——这是国与国之间不平等地位的赤裸裸的记录,为挽回局面,相如以死相逼,虽然只是“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是“令”,一个只能写“为”,依然有高下之分),多少也实现了某种制衡。还有一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极具视觉冲击力,效果惊人。他不说“同归于尽”也不说“拼死相争”,而说“以颈血溅大王”,就算历代秦王以凶悍冷酷著称,听到这话,脑海中浮现对方颈动脉喷溅出的鲜血把自己弄得面目狰狞的样子,恐怕多少都会有点不寒而栗的吧!
(4)、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前人对此也有评论,大意是相如这番看来大义凛然、实则以退为进的话简直是要把廉颇逼到无路可退的尴尬境遇中,尤其妙在他不是亲口对廉颇说,而是通过一大群舍人之口传播出去的,言下之意就是廉颇不顾国家安危了,这让廉颇何以自处?武将出身的廉颇本来应该没什么心眼,最多也就是嫉妒不满、心理不平衡,而蔺相如给他按的这个罪名实在太厉害了,以至于严重到廉将军不惜要负荆请罪来挽回局面。相如与舍人的这番对话固然可以说是表现相如的胸怀与识见,但某种程度上也突出了其口舌之利,对比廉颇的实诚,倒显得有些老谋深算了。
我们看到这些对话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还旁敲侧击地展现了极为复杂微妙的内容,将当时的国家关系与外交策略、君主诸臣心理动机及情绪行为等暗示出来。毫无疑问,这些文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删去了它们,作品就委顿了。
(四)如何看待文学的虚构与真实
与同学们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把《史记》看作是文学作品。鲁迅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味着它不仅是史学杰作,也是文学杰作;鲁迅选择用《离骚》而不是《国风》来类比,这似乎还意味着它不仅是文学杰作,更是出自于象屈原一样的知识分子个人之手的浪漫主义杰作,充满了主观色彩和抒情性。
史学家如何认识历史现实,如何处理历史材料决定了其作品将具备怎样的高度。我们不能否认司马迁的某些叙事上带有一定的虚构色彩,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史学家说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文学家说的是必然要发生的事。可不可以这么来理解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他在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的同时,作为文学家的他试图通过虚构再现虽无实证但应该发生过的事。
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一斑窥全豹:尽管《史记》中大量疑似虚构的对话描写让人质疑其历史的客观性,但有时真实客观的叙事并不一定能引起读者的真实感,就像同学们缩写的史料,脱干了水分,味同嚼蜡。那些对话虽然可能是虚构的,但极富感染力,真切还原了各色人物、朝廷、社会甚至是一个时代。可以说恰恰是虚构的真实感使《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得到了统一。
除了在表现历史的真实感这点上无人能出其右之外,更令人叹服的是司马迁能不动声色地将个人情感、价值判断、生活体验结合在史记的创作中。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对司马迁生平的了解,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发现他本人的爱憎好恶、价值取向、情感经验、人生感悟吗?可在读完补充材料后,思考并回答。
补充拓展阅读资料:
1、文末论赞“太史公曰:知死必勇„„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一段;
2、《史记·太史公自序》
3、《报任安书》
4、《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骆玉明)
说明:
这个问题放在最后,教师不宜急于给出预设答案,可结合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静心思考,慢慢寻求答案。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 高一语文组
胡一之
第二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讲解第14-16段
1.重点:学习文言常用词语,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难点:在学习传记技巧(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及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一、导入
问题: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
二、讲解课文
1、讲解第14至16段
(1)这一部分写的内容是什么?要求用四个字概括。明确:渑池之会。
(2)这一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要求用四个字概括层意。”
明确:分三层。第14段为一层:赵王赴会;15段为第二层:渑池斗争。第16段:斗争结果。
(3)讲析第一层(第14段)。
①“渑池之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明确:是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
其后(以后)秦伐(攻打)赵,拔(攻下)石城。明年(第二年)复攻赵,杀二万人。②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 明确:军事斗争辅以外交斗争,从外交上进一步迫赵投降。③赵王赴会时作好了哪些准备?
明确: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讲析第二层和第三层:第15、16段 ①秦王怎样侮辱赵王的?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秦王饮酒酣”“令赵王鼓瑟”中的“酣”和“令”两个字可看出来。“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字表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注意:秦与赵同为诸侯,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且要写进秦的史册,这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
②面对秦王的侮辱,相如怎样与之针锋相对的? 明确:首先,蔺相如上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瓶秦王,以相娱乐。”(要求学生翻译这一句:赵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音乐,请(让我)献上一个盆瓶给秦王(敲打),来互相娱乐。“为”wéi,动词,演奏)其次,相如以拼命和秦王斗争。秦王不肯,相如又“跪请”,秦王还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要学生翻泽这一句:你我相距不出五步,我简相如能够拿头颈的鲜血溅到大王的身上了!)再次,相如以“张目叱之”,使秦王的左右“皆靡”。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被迫一击飒。最后,相如又顾召赵御史书,以牙还牙。
③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礼要求,相如又如何对策? 明确: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④“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明确:一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这一段迸一步表现了相如大智大勇的品质。
2、讲解第17至21段(“负荆请罪”)(1)生朗读这一部分后,划分层次。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第17—18段),写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第二层(第19段),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第三层(第20-ZI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用“廉蔺交欢”来概括。
(2)研读第一层。
①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简相如出身低微,开始只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而现在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教师补充: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却是因为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要求学生翻译这几句)
②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引车避匿”。(“引”,退、牵拉。)从这里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3)研读第二层。
齐读这一层后,指名学生试译这一层,教师予以必要的纠正与补充,然后讨论问题。相如如何说服舍人的?相如退让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相如采用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要求学生解释这一句: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哪一个厉害?在原句句尾省略了一个“威”字。“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相如的启发提问,自然得出廉颇不如秦王的结论。然后,从国家利益的高度说明将相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要求学生翻译这一句:我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把国家的急切之事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之事放在后头呀!)由此可见,相如对廉颇的忍让,是出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目的。(4)研读第三层。
①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
明确:“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比较两个“之”的用法;前一个“之”,助词,相当于“的”;后一个“之”,代词,代“我”。)
②由此看出廉颇具有何种品质? 明确:知错能改,坦白直率。
三、巩固收获,齐读17-21段。并总结文言知识。
第三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第一课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
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 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常用词;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简介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简介《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竭尽终生精力最后完成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典章、书籍。表——大事年表。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
3、历史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二、展示字词缪公(mù)避匿(nì)缪贤(miào)
汤镬(huò)虽驽(nú)肉袒(tǎn)
盆缶(fǒu)案图(àn)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诈 佯(yáng)列观(guàn)
皆靡(mǐ)传舍(zhuàn)甚倨(jù)
不怿(yì)衣褐(yìhè)睨柱(nì)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 廉蔺简介
3—13节: 完璧归赵。
14—16 节: 渑池相会。
17—21 节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
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①义责秦王 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坚明约束 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④提出希望 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F、出使结果如何?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表现方法: ①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②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
5、学生诵读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第四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
2.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
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
教学设想:
1.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已有的文言文学习资料,文字、语句上拟采用鉴赏引导下的学生自读的方法,疏通字句。
2.课前布置预习。预习注意:①对照注解和文言文译注资料疏通文句;②划分课文段落层次;③划分“完璧归赵”一部分的层次,列出结构提纲(小标题)。
3.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本文的学习目的。
二、导入新课。
指名朗读课文“预习提示”和注释①。
1.关于《史记》的补充介绍:
本纪(12 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
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
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①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②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传〉〉)③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
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是24 史的第一部。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简介:
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
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课文也就自然分成三部分。
提问: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
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
板书: 完璧归赵---------诈璧与存璧的斗争
渑池相会---------辱赵与尊赵的矛盾
廉蔺交欢---------私怨与国事的矛
提问: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
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
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
四、学习“完璧归赵”部分
提问:(检查预习)这部分可分几层?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可分三层:(板书)
(1)1--2段:简介廉、蔺
(2)3段: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
(3)4--11段:
决策入秦 缪贤荐贤(4)
智斗秦王 决策入秦(5)
完璧归赵 毕礼而归 章台刺秦(6)
(事情的经过)迫秦斋戒(7、8)
从者归璧(9)
廷斥秦王(9、10)
五、讲析“完璧归赵”之第一层(也可单独作为一部分)
1.疏通文句
2.讲析
提问:课文的前两段是简介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传记的一般写法,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人物的出身之类。本文开头对二人的介绍与一般传记相同,但读完全文,却又感到其用意不仅如此。还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更重要的是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为以后矛盾的引线。
六、讲析“秦王求璧”(事情的起因)和“缪贤荐贤”一节。
1.指名试讲,疏通文句。
2.讲析
提问:这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引出蔺相如张本。秦国愿“以城求璧”;赵君臣紧急商议,一,“计未定”,二,“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气氛极为紧张。在赵犹豫不定、进退维谷的情势下,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从缪贤的引荐,见相如之机智。这是相如出场之前的侧面描写。缪贤的“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一句话,也可作为下文的纲。
七、布置作业:通读全文,疏通文句。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指名口译课文第四段。
二、讲析“决策入秦”一段。
1.串讲
2.讲析
3.提问:这一段中哪几句是讲出使秦国的决策?
明确:(议后可集体朗读)“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负秦曲”;“城入赵......归赵”。
归纳:相如决策,解决了赵君臣不能解决的问题,见其智;愿当重任,奉璧入切,见其勇。这是一见其智。
板书: 相如决策----智
一见其智(对话描写)
愿意入秦----勇
三、析“章台斥秦”一段
1.表情朗读(亦可让普通话好的同学朗读),读出秦王傲慢、贪婪得意的神态,读出相如果断机智,凛然正气,不惜碎玉,以死报国的气势。
2.讲析:相如怒斥秦王有理有节,作者用语言描写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复取璧”见其智,怒斥见其勇。二见其智勇。
板书: 复取璧----智
二见其智勇
怒斥秦王---勇
四、讲析“迫秦斋戒”一段
1.指名试译,然后视情况串讲。
2.在秦王朝廷上,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君臣,蔺相如不卑不亢,以诈对诈,迫秦斋戒,以争取时间。三见其智勇。
板书: 以诈对诈----智
三见其智勇(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迫秦斋戒----勇
五、讲析“从者归璧”一段
1.串讲
2.讲析
提问:秦王第二次接见,场面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明确: 第一次 第二次
地点: 章台 廷(议处国政的处所)
人员: 美人、侍从 九宾(礼待外宾的仪式)
场面如此隆重,烘托出相如的镇定自如,也表现出相如的胜利。
提问:“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暗示对方,璧已归赵,如杀掉相如,有害无利。
提问:在相如的一番“廷斥”下,秦王和群臣反应如何?
明确:“相如而嘻”,发出惊呼,段无可奈何。秦王也只好自找台阶,说“赵王岂......欺秦邪?”最终“廷见相如......归之”。
板书: 相如既知秦国历史,又洞察秦王内心----智
五见其智勇
针锋相对,请就汤镬-----------勇
归纳:以上六个情节,步步展开,层层深入,置人物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刻画其主要性格特征--智勇,写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一部分的最后两段是交代结果:相如胜利归来,秦王阴谋破产。
提问:完璧归赵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原因是什么?
明确:秦诈璧靠的是势,相如存璧靠的是理。
秦王理屈--气馁,相如理直--气壮。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讲析第三部分
1.串讲
2.划分情节提纲
赵王赴会
渑池相会 会上斗争
“为好”结果
二、讲析“赵王赴会”一段(15)
1.“其后......杀二万人”,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渑池相会”的先声,赵国失地,折兵,形势险恶。
2.齐读:秦王虽处劣势,段由于廉蔺之计,抗秦态度坚决,并做了周密部署,这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明确: 1.廉颇留守
赵国部署 2.相如相从
3.三十日不还,立太子为王(国不可一日无主)
这一段交代背景,制定对策,寥寥数笔,具见廉、蔺胆识。
三、讲析“会上斗争”
1.学生试译
2.讲析: 秦王: “酣”“令”--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秦御史:“前书”(不召而书)--见其预谋
相如: “前(曰)”,“前(进缶)”,“跪”--显出机智
秦王: 不许--不肯--不怿--为一击缶(被迫无奈)
3.集体朗读:“秦之群臣曰......为赵王寿”
提问:索十五城本来是秦“为嬉”的本意,作者为什么写待简略?
明确:(1)秦王受惊,余悸未消,战局已乱;(2)“左右皆靡”,前车可鉴,群臣何敢妄为?也就不必多费笔墨。
归纳:渑池会上,相如面对群秦,以寡胜众,以宾夺主,由变动变为主动,处处见胆,句句见智,作者把人写活了。
4.串讲“为好结果”,分析从略。
四、讲析“廉蔺交欢”
1.串讲
2.划分情节:
矛盾发生(17、18段)
廉蔺交欢 矛盾激化(19)
矛盾解决(20)
3.(矛盾发生、激化分析略),讲析“矛盾解决”
提问:矛盾之所以解决,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基础,课文中用了哪句话?
明确:“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归纳:全文三件酸,表现了两重矛盾(秦赵、廉蔺),前一个矛盾的发展结果,导致后一个矛盾的爆发;后一个矛盾的解决,又服从前一个矛盾斗争的需要。这样写,人物形象逐步饱满,主题思想逐层深化,从而在勇士效果上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课时作业
二、讲析
提问:作品是用哪些表达手段,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相如的思想性格的?
明确:(1)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2)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衬下文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3)廷斥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的隆重召见,侧面烘托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4)渑池会上,相如置工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5)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
提问:课文以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全文在写相如时,或明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性特征。第一,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强调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 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是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第二,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既举足轻重之势,又不同于常人。渑池相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第三,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第二段,是“廉颇蔺相如计”、敦促才成行的。后来又是他建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也正是他给了相如以强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极为爽朗,开始居功自傲,后来又负荆请罪。
第五篇:2017《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一、教学目的
1.概述故事情节,熟读、翻译课文;
2.指出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特点; 3.指出文中倒装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
4.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以及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2.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由“负荆请罪”的故事导入。2.司马迁和《史记》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4.请学生结合图片复述三个小故事。
5.阅读文章第一小部分,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思考以下问题:
(1)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明确: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为二人矛盾伏笔。补充:传的后半部叙廉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明确: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6.阅读“完璧归赵”部分,结合注释解决这一部分的字词句的理解问题,老师随堂回答学生提问。
7.提出本部分思考题,下堂课讨论作答:(1)蔺相如为何会赢得赵王的信任?
明确:一是由于缪贤推荐,补写出了蔺相如的过人才情;
二是在朝廷应对时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正确主张,自愿承担出使重任。(2)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
明确:秦王的“大喜” 与“左右皆呼万岁”以及表现出的对赵国使者轻慢无礼。表现出相如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3)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怎么办?
明确:①设计智取。(璧有暇,请指示王。)②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③誓死捍卫。(怒发上冲冠/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
(4)秦王“诈佯为予赵城”后,相如又如何对策?
明确:首先,相如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然后交璧;其次,私下派人把和氏璧从径道送回赵国。
(5)归壁于赵后,相如又怎样对秦王交代的?
明确:①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归赵;②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③表示自己知“欺大王之罪”,“臣请就汤镬”。④提出希望“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暗示秦王杀自己不是好办法。
第二课时
1.检查思考题完成情况。
2.阅读“渑池之会”部分,结合注释解决这一部分的字词句的理解问题,思考以下问题:
(1)“渑池之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明确:在秦国攻打赵国一再获胜的形势下举行的。
(2)秦王在节节获胜的情况下,为何欲与赵王“为好”,举行“渑池之会”? 明确:军事斗争辅以外交斗争,从外交上进一步迫赵投降。(3)赵王赴会时作好了哪些准备?
明确:一方面相如随从保驾,另一方面廉颇作后盾,并作好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
用心
爱心
专心 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秦王怎样侮辱赵王的?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明确:“酣”字写出了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字表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写进秦的史册,更是明目张胆对赵王的侮辱。
(5)面对秦王的侮辱,相如怎样与之针锋相对的? 明确:相如以命相胁要求秦王击缶并记进赵史册。(6)“渑池之会”的结果如何?
明确:一是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秦也不敢动兵。可以说,渑池之会是赵的胜利,秦的失败。这一段进一步表现了相如大智大勇的品质。
3.阅读“将相交欢”部分,结合注释解决这一部分的字词句的理解问题,思考以下问题:
(1)廉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相如出身低微,而现在却“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蔺地位的变化是产生矛盾的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却是因为廉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相如。
(2)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
明确: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引车避匿”。(“引”,退、牵拉。)从这里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3)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
明确:“肉袒负荆”,登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比较两个“之”的用法;前一个“之”,助词,相当于“的”;后一个“之”,代词,代“我”。)
(4)由此看出廉颇具有何种品质? 明确:知错能改,坦白直率。
(5)“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明确:爱国,爱赵国,仇恨秦国。4.课后熟读课文并分析人物性格。
第三课时
1.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廉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2.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 通假字: ①可与不(否)②愿奉璧西(向西)入秦 ③拜送书于庭(廷)④召有司案(按)图
⑤秦自缪(穆)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⑥唯大王与群臣孰(熟)计议之(2)一词多义: 负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 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则幸得脱矣 ③而君幸赦臣(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缶 名词作状语
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用心
爱心
专心 ②相如廷斥之
使动用法(使宾语动)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意动用法(以“宾语”为„„)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布衣之交 请指示王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文言句式(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2)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君何以知燕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状语后置:拜送书于廷。4.总结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1)选取典型事件(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3)用
对
话
描
写
表
现
人
物
性
格
用心
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