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计划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田云霞
一、内容及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现代散文名篇之一《故都的秋》,其核心是体会作者借故都的秋景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已经学过《荷塘月色》,对写景抒情散文已经有所了解。它还与下一篇散文《囚绿记》在写法上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把握本文主旨时,其关键是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故都的五种秋景图诠释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1)通过鉴赏,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品味散文语言文辞优美。(2)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形神合一。
(3)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2、目标解析
(1)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就是要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所选景物体会景中之情;(3)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一般只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我们在赏析散文时,应该多角度的去赏析,例如赏析语言和意境,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支持条件
在本节课《故都的秋》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与朗读法、研读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能直观了解秋景,活跃课堂气氛等。
五、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郁达夫的作品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有坦率的自我暴露、抑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二)问题探究
问题二: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设计意图: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通过所选景物可以让学生仔细体会作者心境。)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问题1:看看本文描述了“故都的秋”的几个画面?
明确: 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问题:2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明确:(清、静、悲凉)
问题3:秋院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院图中“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问题4:其余的四幅图画的形象,它们又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举例分析):如“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问题5:故都的秋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副词来概括——“特别”。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呢?
明确:(南国秋)
问题6: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那些段落? 明确:(2、13)问题7: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慢、润、淡)原句:“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问题8:对比的目的何在? 明确(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问题9: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有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品味了作者故都之秋的“特别”,其实作者在课文还有运用了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和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
第4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把课本翻开,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二)问题探究
问题三: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设计意图:文中语言优美,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学习作者对比映衬的手法,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问题1: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冷
问题2:以冷色调为主,喜欢冷色调,主要体现怎样的情境?(主要体现清,当然还有静和悲凉)(秋声:驯鸽的飞声、足音、蝉声、雨声、人声)问题3:主要体现什么?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例如: ① 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② 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
③ 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作者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声音尤显突兀,凄凉——这是静静地秋天里单调的哀婉之调。④ 雨声——息列索落,疏落的寂静的悲凉。
⑤ 人声:能够清晰地听到人声及谈话的内容。安静的环境才显人声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婴孩的啼哭声„„又有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的还是静。
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空远,辽远,天越高越显认的渺小——孤单寂寞
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拉巴似的牵牛花”,细数、静对——闲适,独享秋味,亦显一种惆怅哀伤之感,悲凉之情。
③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时——“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心境
④都市闲人的话语“唉,天可真凉了——”——一个“凉”字,不仅说的是秋雨的凉,秋天的凉,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悲凉呢?
问题5:结合课文分析,试讨论本文作者如何表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 “形”散是指作者分别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不散是这些景况的描写都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问题6:修辞运用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把南国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进行了比较,请找出本体和喻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
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作者意图在于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流逝,繁华退去的落寞之情,体会到了人生深沉的况味。学习了本文,愿同学们都有一双诗心慧眼,去感受生活,把这种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写出佳作。
七、目标检测
1、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但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D)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活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3、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不少于60字)
八、配餐练习A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散文钞(chā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â)寺
落蕊(lěi)
橄榄(lǎn)
落寞(mò)....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ân)
夹袄(ǎo)....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解析:“蕊”应该读作ruǐ。答案:B)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解析:B“钝”应为“沌”C“训”应为“驯”D“摔”应为“蟀”。答案:A)
3、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解析:《茫茫夜》是短篇小说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解析:两个顿号应去掉,因为“八九分”“七八月”都表示约数。答案:C)B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解析:“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答案:C)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D)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下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B)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北方人年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到来得正好。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 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②他是个生性 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牢骚呢? A.遏制 放诞 物质 B.遏制 放荡 物资 C.遏止 放荡 物质 D.遏止 放诞 物资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前者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后者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答案:A)
C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0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堡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郝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睛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1.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A.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B.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C.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D.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解析:“摇”更能表现坐船游览的特点,且切合文人闲情。“和你点一点头”更符合游船览景,船摇景动的特点。B项的“既”与上文不连贯,D项的“告白”不符合语境。“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符合文章中请字的内容。答案:C)
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
3.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有什么 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4.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2.(1)。
(2)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
3、参考答案: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2分)西溪的好处有: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山水秀美和文人闲情。
4、参考答案:洞箫声的幽咽;夜游的朦胧诗意;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九、教学反思: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并且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在对故都秋的细腻描绘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悲凉伤感。
“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将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树立人文意识,步入散文的鉴赏之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兴趣学习
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分析——教学策略
能力:对散文的学习还停留在基本的泛读、初读上,对理解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体会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还是困难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3、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因材施教
特征:学生来源较广,分别来自城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对应“教学大纲”,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充分分析学情、了解教学大纲、语文基础版块的侧重点以及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怀念、眷恋之情及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学习方法
诵读法、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带有凄凉音乐的北京秋景视频,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氛围。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秋是怎样的,顺势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诵读课文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
(3)每段落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首字为“秋”的四字短语概括每一画面的内容,并且要体现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展示概括内容,让学生对比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三)品味语言,赏析景物描写
欣赏第一幅画:秋院对花
1、学生自主阅读本段,找一找所描写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语去描述画面。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示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思考)
(1)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
(2)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
(3)既然要写秋的静,那为什么要写驯鸽的飞声呢?(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3、根据分析第一幅秋景图,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剩下的四幅秋景图,从作者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感伤之情。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1、教师以浅显的语言解释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含义。
作者带着个人的主观色彩来描写客观事物,从而使客观事物能展示笔者的内心世界。
2、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情感是怎样的?(在前文体会到作者悲凉感伤之情上,补充说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眷恋)
3、思考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感从何而来?着重阅读第11自然段。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我将从两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1)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2)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
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五)课堂反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段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六)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七)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800字以上,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
秋院对花图
秋槐落蕊图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清、静、悲凉 秋蝉残鸣图 怀念眷恋、感伤悲凉
秋雨话凉图
秋枣染色图
(帮助学生清晰明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七、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凑,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一些问题只能点到为止。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热爱,准确把握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抓住课题的秋字,比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品味五幅画面,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感伤的由来,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五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名篇佳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秋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这是文人对秋的感受。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讨论: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探究】,文章题目中的“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分析:“故都”之“故”字有落寞沧桑之意,“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课文题解:“故”字,饱含着热爱故都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时令。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第一部分)【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②运用对比的手法。
③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的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信息筛选: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最好每幅图的标题都用“秋”字开头。)
出示投影:
明确: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闲话图和秋日胜果图 【合作探究】 ①秋晨庭院图(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预设问题: ①问: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为什么不去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地方去赏秋而只选择租一椽破屋来赏秋呢?
A其一“破屋”就是一种萧条衰败的景象,这个景象体现了悲凉。
B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给人一种空间畅阔之感,碧绿的,从色调上看,给人一种明净高旷,天无纤尘之感,体现了“清”。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问:为什么能听见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借驯鸽的飞声来体现秋晨之静。
D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明确:“细数”“一丝一丝”透出作者是清闲、悠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之静。E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预设问题: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稀疏零落,感觉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能够更加突出北国秋天的特有的绘景基调了。投影显示:破屋(悲凉);碧绿的天色(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和疏疏落落的秋草(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②秋槐落蕊图 预设问题: ①这幅秋景图侧重于体现“秋”中的哪个特点?(静)能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吗? 声音也没有(很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非常静)。
②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漫步于落蕊满地的街道,你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清静、闲适
③作者为什么从扫帚的丝纹中有细腻、清闲和落寞之感? 细腻—“一条一条”的丝纹细密,作者看得认真,细心。
清闲—行人少,扫帚留下的纹丝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细细的看。
落寞—落蕊被一扫而空而想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这样的景像 使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投影显示:
满地落蕊,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静,悲凉)。
③秋蝉残鸣图
“微弱的残声”本来就是一种凄凉,“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夏天生命力旺盛,人们称叫声为“蝉噪”(静),而这里作者写蝉的叫声用了“嘶”,这也是对蝉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种叹惋。听着这样的叫声,不由心生悲凉。
投影显示:处处蝉声(静);衰弱的残声(悲凉)。
④秋雨闲话图
预设问题:关注秋声,雨声,人声 ①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②写秋雨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侧重突出哪个特点?
“系列索罗”突出静。“雨“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本来就是愁苦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所以体现了落寞、悲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突出悲凉。
投影显示: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清);息列索落的雨声(静);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是闲人”(悲凉)。
⑤秋日胜果图 预设问题: ①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这与清、静、悲凉的意境是否违背了呢?
明确: “淡绿微黄”、“红完”——既有成熟的丰收喜悦,又有晚秋的悲凉。从色调上看“淡绿微黄”属冷色调,体现秋味之“清”。
枣子七八分时熟是作者最喜欢的,熟透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体现悲凉。
投影显示:淡绿微黄、叶落、西北风、清秋(清、悲凉)(3)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色、秋声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来描写的。秋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冷色调(清)。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描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秋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秋味:破屋、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冷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色声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郁达夫赏到了北国的秋,体味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可以说我们通过北国的秋赏到了郁达夫,他是那样的落寞、忧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阅读更多的郁达夫作品。
以徐志摩的《私语》这首诗结束本节课,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六、作业:
1、请同学们选取文中的景象展开联想仿写句子,赏意境。要求传达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或感受。
A给上句,写下句(投影)日影月影柳影冷清,叶底花间冷冷秋色;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1、2、3、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把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把握文章意蕴,分析并领会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苦闷的心境。
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事秋雨的凄凉。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二)、题解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成“北平的秋”,而要叫“故都的秋”呢?
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意在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都”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故都的秋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主观情感角度、景物特点角度)
2、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四)、鉴赏课文
1、故都的秋具体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在那些自然段中具体描绘了故都秋的景象? 3——11段
3、探讨:3——11段用哪些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1)秋花:牵牛花——色(冷色调)(2)秋槐——形(落寞)
(3)秋蝉:“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声(4)秋雨——味,雨后秋凉(5)秋果——实,淡绿微黄
4、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文章哪里最能体现? 明确:喜爱、热爱,最后一段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反映,郁达夫写秋的“清、静、悲凉”实则为自己内心的“清、静、悲凉”的反映。
5、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加以分析)明确: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
(1)对社会环境的忧虑。
本文中,表看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和颓唐而忧伤。过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以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无限的感伤,“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2)个性气质的抑郁善感(传统文人的悲秋情怀)
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两岁丧父,家道衰落,后又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3)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提倡静的文学,“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避开世俗,避世隐居。“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郁达夫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
(五)、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六、布置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 1
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读懂客观现实郁 达 夫体会思想感情
秋院
(主观、客观)----清、静秋槐秋蝉
(主观)----悲凉秋雨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