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音乐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4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口风琴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天黑黑》、管弦乐《可爱的家》、萨克斯管独奏曲《回家》。表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教学难点:
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学习口风琴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聆听《天黑黑》。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熟悉台湾民歌《天黑黑》。
2、通过表演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3、通过编创节奏,更深的感受音乐的内涵。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难点:编创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听录音范唱。
2、跟琴模唱旋律,熟悉旋律。
3、学习第一部分,加歌词直接跟琴模唱。(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4、学习第二部分,模唱歌词,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范唱,生讨论情绪。
7、跟伴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
8、打击乐编创:分组编创,展示。(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9、表演,自由选择演唱、伴奏。
10、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三、聆听《天黑黑》。
1、初听《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四、课堂检测:复述歌曲《天黑黑》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教学目标:
1、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熟悉歌曲《可爱的家》。
2、本课乐曲是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的可爱,“家”的乐趣。
3、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家”这个主题的表现。 教学重点:
熟悉萨克斯管独奏《回家》,了解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现代爵士乐对于“家”这个主题的表现。教学过程:
“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可以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可以范唱《可爱的家》,如有时间还可让学生哼唱。这样既可让学生熟悉内容,又可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三、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课堂检测:乐曲《回家》有什么乐器演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3、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难点:改编《牧场上的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牧场上的家》。
1、导入:说说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旋律。(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和理解。)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同时找出问题。)
(2)先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三、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四、课堂检测:演唱《牧场上的家》。
第二篇:五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回眸感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袁丽 【单元教材解读】
在新课改过程中,我们以主题型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丛书等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即预习达标、精读引领、自读提高、拓展阅读和积累练习五个模块的课型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以“他们让我感动”为主题编排了二篇精讲课文——《再见了,亲人》、《桥》,两篇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这四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基于以上对整组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桥》精读引领学习为1课时;将《再见了,亲人》与《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整合为1课时,主题丛书《回眸感动》阅读2课时,积累练习即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所有整合内容都紧紧围绕“永远的童年”来进行。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围绕这三个方面,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自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预习达标模块根据本单元阅读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然后进行课内达标;精读引领模块“以例悟法”,领悟概括内容的方法和作批注体会思想的方法;自读提高模块“依法自学”,在运用、巩固方法的同时,仿写句子,再把仿写的句子放到课文中,使学生进一步体味作者具有特色的表达方法;拓展阅读模块重在课内外融合,体现大量阅读,使学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积累练习模块主要以课本的习作与口语交际内容为主,辅以单元的日积月累练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等。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快乐高效。【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32个生字,会写本单元的2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3.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感人的故事。【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主题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教学流程
一、以第四单元导语导入本单元学习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去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二、自主预习环节
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评价环节。单元预习达标卡 项目
预习内容
自学要求
小组 评价
认 字 词
第14课:战役硝烟情谊噩耗雪中送炭
1.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准确熟练认读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3.注意划线词语的读音
第15课:颧骨熬夜收敛疙瘩抽噎生锈青稞奄奄一息两鬓斑白
第16课:咆哮狞笑流淌放肆揪出豹子 瞪眼呻吟胸膛搀扶祭奠
第17课:下旬筹齐水泵颠簸一声不吭
读 课 文
读本单元五组内容:《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知 内 容
1.《再见了,亲人》描写了()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从文中我明白了()2.《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尽心尽力照顾()。3.《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深夜当洪水袭来时,(),最后()。4.《梦想的力量》写的是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
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
提 问 题
就自己最感兴趣、最想要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三、预习达标环节
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
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肆”“祭”“奠”三个字,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所占比例。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主题单元“1+1”教学 【教学内容】 《桥》、语文主题丛书《父与子》 【教学过程】
一、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通过第一模块预习达标的学习,同学们对本单元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围绕主题“他们让我感动”来学习《桥》和《父与子》这两篇课文,来阅读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二、以《桥》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黎明当洪水袭来时,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的事。(板书: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指板书)抓住这几个要素,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种抓住文章的各个要素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叫要素串联法。像这类叙事性的文章都可以使用。谁再来尝试着说一说?概括能力的提高,一是要掌握方法,再就是不断地练习。2.交流有什么疑问?
归纳预设:课文明明是写老汉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桥?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想法?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1.品“桥:
(1)文中出现的桥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 预设: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2)默读1——6自然段,看看当时的情况。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句做批注。(3)分享交流 2.悟形象(1)人们能顺利逃生,仅仅是因为这座桥吗?是谁在其中起到了最关键性的作用?(板书:老汉)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汉,他又是怎样指挥村民跨过这座木桥顺利逃生的呢?默读7——23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出示:我们看到一个的老汉。(3)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小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 第二小组爱民如子大公无私
(三)聚焦表达,学法总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全文才 513个字,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缓缓紧扣,动人心弦。不仅是老支书的崇高精神感动着我们,还原自于小说的作者富有特色的表达方法。你认为好在哪儿? 预设:
1.开篇以中国画泼墨般的手法,渲染出了肆虐的洪水,惊恐的人群。并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2.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句子,一段,语言极其精炼,表现出紧张的气氛。3.开头悬疑,结尾释疑。巧设悬念,情节跌宕起伏。
三、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一)依据提示,学生自学
谈歌的这篇小小说文章虽是悲剧结局,却给人以悲壮的感觉,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课前我们预习的语文主题丛书《父与子》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学习,请大家依据提示,自学课文。
具体要求
默读,概括内容
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课文《父与子》的主要内容。
批注,理解感悟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进行批注并在小组内交流。
积累,丰富语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课文内容的交流 2.理解感悟的交流 预设交流:环境 语言动作 构思
3.丰富语言的交流
(三)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对比《桥》和《父与子》,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课堂总结
同学们,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再见了,亲人》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长,《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还有语文主题从中《回眸感动》这本书中那一个个足以让我们感动的事迹和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们„„感动不只是一节课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希望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第三模块:主题单元自读提高(1课时)【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找寻学习的“指南针”——归纳学法 这些人物的事迹真感人,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学懂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单元导读提示,交流平台、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等,找出学习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
2.指名交流归纳
(1)运用要素串联法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入情入境地读并批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表达方法,模仿说与写
二、学习《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与《梦想的力量》三课
(一)根据学案自学
具体要求
默读 概括内容
1.《再见了,亲人》写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2.《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件什么事? 3.《梦想的力量》中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批注 理解感悟
1.《再见了,亲人》哪位亲人的事例给你的感受最深,请在旁边进行批注。2.从《金色的鱼钩》中画出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3.《梦想的力量》中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你抓住印象最深的一两处写批注。
积累 丰富语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要求:先自己读书,针对关键内容、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整理自己的主要观点。然后与同伴交流讨论自己的阅读收获。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课文内容的交流,要简练。(2)理解感悟的交流
《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抓住“大娘、小金花、大嫂”来谈都可以。
《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交流感悟。交流后,让学生理解 “金色额鱼钩真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交流让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自己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3)丰富语言的交流 3.小结提升
三、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对比感受
对比《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课堂总结
回顾学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素串联法能概括课文内容”,还知道了“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四模块“回眸感动”——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回眸感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老师与学生根据《回眸感动》这本主题丛书的内容,确定四部分展示内容。第一:知识问答题,检查大家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第二:评价书中人物。第三:诵读书中美文。第四:表达读书感悟。
3.学生个人选取汇报内容,然后内容相同的组合为一个小组。各小组根据主题策划本组的活动方式,可以采用美文诵读、朗读感悟、图片展示、绘画、讲故事、演讲、唱歌等不同的方式展示所选的主题,分头搜集有关资料,以此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悟。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1.以小组为单位把集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小组内交流修改后,分工到人,进行活动前的准备。2.确定汇报形式
明确汇报交流的要求,讨论汇报形式,可采用讲故事、美文诵读、知识问答、体验感悟等,共同回顾每种汇报形式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进行演讲时,要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朗诵诗歌要注意情感充沛,表达出文章蕴含的情感;讲故事要注意具体、生动,能用语言打动他人;分小组讨论汇报几个注意点:资料共享、选择形式、合理分工、合作排练、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另外,对于听众也要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有礼貌,注意力要集中,对别人的发言要有所反应。最后选定小组负责人,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排练,出现分歧,由小组长负责协调。3.小组确定汇报主题,小组长根据主题撰写本小组汇报主持词。第一板块:趣味问答 第二板块:走近人物 第三板块:乐伴书声 第四板块:我思我悟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整本书阅读汇报”展示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阅读主题丛书《回眸感动》 活动过程:
一、展示导入
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为“他们让我感动”,而与之相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回眸感动》,它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了那令人震撼的情。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此漫步,驻足欣赏,静静倾听,收获颇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召开一次“回眸感动”主题阅读汇报会,请你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二、第一板块“趣味问答”汇报展示(第一小组长代表本小组主持知识问答)
三、第二板块“走近人物”汇报展示(由第二小组长主持本小组学生汇报)选取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进行汇报展示。
四、第三板块“乐伴书声”汇报展示(由第三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汇报)1.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要有旁白、有场景的描述。2.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配乐朗诵 3.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朗诵小高手。
五、第四板块“我思我悟“汇报展示(由第四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汇报)抓住那些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或故事进行汇报。
六、展示总结
二、主题实践活动
“他们让我感动”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活动过程:
(一)汇报展示方式
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汇报展示搜集资料的方式,并说明这样展示的理由。
(二)展示“他们让我感动”
以组为单位,分别向大家展示“他们让我们感动”所收集的资料。预设:
展示采访照片,逐一讲解; 展示自己做的手抄报; 演一演深受感动的故事; 读读感动的小诗; 谈谈自己的收获 „„
鼓励学生多种展示方式。活动延伸:
1.和父母交流自己所感动的故事:
2.把同学们展示过程中的资料(如:照片、画、小诗、故事等)张贴出来,办一期班级展览。
第五模块:表达让我感动的事——积累练习(2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综合活动 教学流程: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懂得其中的内涵,并提示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尝试引用。
(二)引导回顾,感悟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1、本组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大一样。有的课文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有的课文的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
2、小组在读有关课文片断的基础上合作完成表格。课题
语句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情的?还有那些其它表达感情的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互动交流,引导具体表达 同学们也一定被真情感动过,心里装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板书:感动的事)
1.同学们,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2.学生自由练习说。
3.小组相互说说。说完后互相评议:哪儿说的好,为什么?提醒说的不清楚,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帮助他说清楚。
二、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今天请你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把它写下来。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想一想,有什么要求?(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令人感动)题目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是以写什么为主?(写事)有数量的限制吗?(一件)
(2)从题目上,你认为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什么?(写具体事情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2.请读书上的习作要求。
(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二)强化指导,开阔思路
1.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抽取部分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发展顺序写,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最让你感动的那一瞬间,再顺着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因此,在动笔前,我们可以列个提纲: 板书:
一件感人的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3.重点指导写具体: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三)学生习作,个别指导。
(四)交流赏析,指导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时的观察,抽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评价要点:
(1)叙述清楚有条理。(2)语句通顺连贯。(3)重点内容是否具体。
2.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认真修改。3.小组互评互改。
(五)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教后反思】
对于整合后的单元模块教学,要做到“细”“粗”结合,“扶”“放”有度。精读课文就是本单元学习的例子,学习要“细”,方法要“扶”,具体讲就是学习过程要细致,教师指导要到位,课文理解要有深度。落实年级段训练目标的同时,指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略读课文是方法运用课,内容理解宜“粗”,在品词赏句方面少用时间,主要做到粗知大意、体悟情感即可。学习方式要“放”,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小组学习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第三篇:五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课 足 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2.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具: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红梅赞》
三、表
演
《
雨
花石》
四、聆听《红星歌》
五、小结:
1.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播放范唱 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5.播放伴奏带
1.组织学生讲故事
2.播放歌曲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5.唱师生问好歌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聆听 回答问题
聆听 回答问题
6.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欣赏全歌。回答问题
再听歌曲 回答问题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回答问题 设境 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第三课 足 迹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2.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具 :录音机、磁带、光盘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雨花石》
三、表演《我怎样长大》
四、聆
听
《
歌
唱
二
小
放
牛郎》
五、编创与活动
1.播放范唱 2.齐读歌词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教师深情地领唱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6、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唱师生问好歌 有感情地演唱 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聆听故事
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来欣赏
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设境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第三课 足 迹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2.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具 :录音机、磁带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红梅赞》
三、表演《雨花石》
四、聆听《红星歌》
五、小结: 师弹琴 1.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播放范唱 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5.播放伴奏带
组织学生讲故事 1.播放歌曲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2.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3.复听全歌。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唱师生问好歌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聆听 回答问题 聆听 回答问题
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欣赏全歌。回答问题 再听歌曲 回答问题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习作“生活的启示”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按 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 何按要求写好故事。
【教学准备】师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好黑色笔和原稿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温故知新,审题,自主汇报习作选材:(6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说一说,看表格中空白处该怎样填。(出示ppt)
《钓鱼的启示》——作者钓到一条大鲈鱼,还未到开放捕捞时间,父亲坚持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设法赶制毛衣实现梦想;举办别致的时装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也是这样。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获节时议论花生——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书:生思考时师板书“生活的启示”,然后生汇报,师板书。
三、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选择写作题材:(5分钟)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就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因为他善于联想,思维活跃。一时联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来帮帮你,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儿礼物(出示ppt)
你苦练书法,有一天,你的书法作品获奖了,此时,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场篮球赛,我明白了
。妈妈让你独自去买菜,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年学骑自行车,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次登山,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静下心来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要求写一个片段。
四、自主习作,写一个片段。(10分钟)
题目:一件给我启发的事。如果能自己拟一个更贴切的题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现)
写一篇100—200字的事情片段,有意识地详写事情的关键部分,并能用一两句话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生:取出原稿纸和黑色笔,写作片段。师巡堂,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师生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12+3=15分钟)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这本无字书,从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漫画出发,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2、从本单元的课文入手,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角度,写一件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注意写出生活中的启示。
3、在写作指导中,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意义,获得启示的能力。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3、完成“启示备忘录”。
4、多媒体课件。流程预设
一、回忆课文,引出启示。
师:同学们,在第四单元中,咱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是啊,34年前的那天晚上,父亲让“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一条大鲈鱼放回湖里,让我获得了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是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那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今天,我们也来谈谈生活中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传话游戏,感悟启示。
1、生分两组玩传话游戏。
师交待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老师把话写在预先准备好的纸条上,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同学。游戏开始,第一位同学传给第二位同学„„声音要小,每人只说一遍,一个一个向后传,最后一位同学把传话内容写在纸条上汇报。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2、总结游戏成败得失,得出启示。
师:做游戏时,你想的是什么?
一句如此简单的话,经过同学们的口口相传,竟然变得如此面目全非,你有什么想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畅谈启示,分享精彩。
1、师:从刚才的传话游戏当中,同学们说出了不少启示,让老师不禁感叹,生活中的启示真的是无处不在。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给你启示的人和事?
2、出示启示备忘录,和交流要求。
(1)师:老师请同学们在课前完成了一份启示备忘录,现在请把它拿出来,大声的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想想,哪一条是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启示备忘录:
a)
我经历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b)
我读了()这句名言,让我想起了()。
c)
我看了()这幅漫画,让我懂得了()。
(2)小组内交流。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启示备忘录,选出一个讲得最精彩的同学。
交流要求:
一件小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名言警句:是一句什么话,联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
一幅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在倾听和评议中互动。
四、总结写法,书写启示。
1、如果要你以“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怎么写。
2、引导学生领悟习作要求。写清事实,写明启示。
3、学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议,升华启示。
1、出于“文章不厌百回改”。
学生自评。(大声朗读,画出自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全班交流,评改作文。
3、推荐启示类经典书籍。
《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4、课堂小结。
上完了今天这堂作文课,你有什么启示?
师: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太短暂了,它相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不过是一瞬而已,在这生命的一瞬,我们一起分享启示,分享精彩。请记住,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板书设计:
生活的启示
写清事实
写明启示
附:游戏规则:
传话游戏,就是我对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悄悄地说一句话,由第一位同学传给第二位,依次传下去,最后一位同学把自己听见的话写在纸上。看哪一组既快又正确。一要快,二声音不能太大,三讲话要讲清楚。
明白的道理:
1、不管是多么简单的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只有这样,成功离我们才不再遥远。
2、不管你的身份,不管在干什么,都要认真、聚精会神呀!
3、俗话说得好,传言不可信呐!这个游戏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4、在笑完之后,大家却明白了一个终身受益的道理:要相信事实,不要轻信传言!
5、这次胜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我们互相配合,团结一致的结果。
6、通过这次的游戏,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不然会把整件事情弄糟的。
7、传话,虽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从中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团结是才能战胜一切!
传的话准备:
1、我是四,你是十,说话舌头要伸直
2、不想当士兵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3、星期天上午十点钟,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公园看老虎吗?
4、好马不吃回头草,因为回头的时候已经没有草了
5、小良赶着一群羊,半路遇到一只狼。
6、我是好孩子,不是坏孩子,好孩子不爱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