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二-教学教案
一、引读课题,创设情境
1、(点击课件,呈现课题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项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读:“请再深情些!”(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读:“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引读:“请再自豪些!”(学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强化感知
1、教师设疑过渡:“同学们,邱少云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请大家自由、深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倾听同学的朗读。
3、组织交流: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装的发言,教师随机点拨(略)
三、细读词句,把握形象
1、教师解说过渡:“同学们,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更无法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带着刚才读书时的感受、想法和心情,仔细地、深入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给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
2、自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等大多数学生读完课文并画出词语的时候,指名多个学生上台板书找到的词语。(有“纹丝不动”“一动不动”“千斤巨石”“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发出过一声呻吟”等。)
根据学生的板书,教师用红粉笔圈出“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并对其他答案随机点拨:“一动不动”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就是“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就是“纹丝不动”„„
四、品读文眼,体悟主旨
1、教师总结过渡:“‘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时候想像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学生快速默读,并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组织全班交流,重点对下列语段的诵读与学生的解读作随机点拨:
①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60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a.“你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读课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如果你现在就潜伏在这条山沟里,面对这样的敌情,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读这段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②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a.“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这次作战计划一旦落空,391高地这颗毒牙不能不拨掉,志愿军的占线还有往南推移吗?(学生自由回答。)志愿军的战线不能往南推移,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吗?”(学生自由回答。)
b.“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c.“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惩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③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a.“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战斗结束之后,面对志愿军的各位首长、面对其他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前来采访的各位记者,作为邱少云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你觉得怎样朗读这段话,才能真正打动他们,才能真正令他们终身难忘?”(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3、教师充满激情地诉说:“这就是艰苦卓越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伟大壮举!”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二
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二(课前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一、引读课题,创设情境
1、(点击课件,呈现课题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充满深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项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读:请再深情些!(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读: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引读:请再自豪些!(学生齐读课题。)
二、通读全文,强化感知
1、教师设疑过渡:同学们,邱少云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呢?请大家自由、深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倾听同学的朗读。
3、组织交流: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装的发言,教师随机点拨(略)
三、细读词句,把握形象
1、教师解说过渡:同学们,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更无法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带着刚才读书时的感受、想法和心情,仔细地、深入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给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
2、自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等大多数学生读完课文并画出词语的时候,指名多个学生上台板书找到的词语。(有纹丝不动一动不动千斤巨石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发出过一声呻吟等。)
根据学生的板书,教师用红粉笔圈出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并对其他答案随机点拨:一动不动就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就是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就是纹丝不动
四、品读文眼,体悟主旨
1、教师总结过渡: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时候想像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学生快速默读,并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组织全班交流,重点对下列语段的诵读与学生的解读作随机点拨:
①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60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a.你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读课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如果你现在就潜伏在这条山沟里,面对这样的敌情,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读这段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②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a.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这次作战计划一旦落空,391高地这颗毒牙不能不拨掉,志愿军的占线还有往南推移吗?(学生自由回答。)志愿军的战线不能往南推移,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吗?(学生自由回答。)
b.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c.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惩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③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a.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b.战斗结束之后,面对志愿军的各位首长、面对其他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前来采访的各位记者,作为邱少云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你觉得怎样朗读这段话,才能真正打动他们,才能真正令他们终身难忘?(指名诵读此段课文。)
3、教师充满激情地诉说:这就是艰苦卓越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独特形象;纹丝不动,是邱少云这位英雄的伟大壮举!
第三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找出哪些地方最感人。
2、学习“我的心绷得„„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写出我的什么心情?(紧张的心情)
(2)朗读这句句子。
(3)“这”指什么?(火烧的痛苦)
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火,我们来看前面的课文,找出写火的句子。
(4)平时手指头被火烫了一下,你会怎样?此时,邱少云被烈火包住了,是多么痛苦啊?
(5)读句子,师:我此时的心不但紧张而且„„(担心),为什么担心呢?(年轻的战士)为什么年轻的战士我会担心呢?我还担心什么呢?
(6)读“我不敢看„„”,我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怎样的心情?(矛盾)“眼巴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敢看啊?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
(7)朗读“我的心像刀绞一样„„”
师:这时我的心情怎样?(痛苦)把书上改成我的心情像针扎一样,好不好?
3、学习邱少云表现的部分
(1)朗读书上的句子。
(2)邱少云的表现怎样呢?
(板书: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
(3)为什么不把邱少云比作钢铁巨人,烈火中的巨石与邱少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为什么比作千斤巨石呢?为什么用上千斤呢?什么叫“巨石”,邱少云趴在火里,怎么叫巨石呢?(精神高大、形象高大)
(4)朗读这段话。
(5)还有哪句话写出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这位伟大的战士„„
(6)邱少云在烈火中烧了多长时间,一齐读课文,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7)齐读“为了„„为了„„没发出一声呻吟”
(8)师: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许多的邱少云站起来了。(教师说后面的课文)
(9)出示句子: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
看看时间„„
师:这两句话中的“才”字表示的时间一样不一样?二十分钟与半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为什么第一句话中表示时间长,第两句话表示时间那么短?
教师总结规律:“才”在时间后表示时间长,在前表示时间短。
三、升华感情
幻灯出示碑文:
“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感情朗读碑文。
第四篇: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伪、歼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以疑导入,确定支点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对于邱少云大家都比较陌生,老师这有一段关于他的资料,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听时要认真,要做到句句入耳。
(师简介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25日(18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25日(20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21岁),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追记一等功,并与1953年6月1日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3、听了老师的介绍你对邱少云了解了多少?
4、你还想知道他的什么情况?
5、过渡:
同学们如果想真正了解邱少云,还得学好《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壮烈牺牲的情景,这一情景使他永生难忘,并向我们作了最深刻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邱少云,去认识这位战士。
6、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读后思考: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用?作上记号。
7、小组互动,交流(邱少云是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8、概括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能救邱少云,但是为什么不救呢?
⑵邱少云的战友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呢?
⑶邱少云的战友为什么不忍看,又忍不住不看?
二、探究解疑,旋转球体
问题一:能救,为什么不救?
1、自读有关小节(第1、2、6节),思考这一问题。
2、交流:
⑴有什么办法可以救邱少云?(自救、战友救)
⑵为什么不救?(联系当时的环境、作战策略等方面讲将体会)
板书: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是战士们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更是本次突袭能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⑶为什么要纹丝不动呢?齐读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3、导读过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到了中午,敌人感到他们的前沿阵地已经不太安全了,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被一团烈火团团围住。
问题二:邱少云的战友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呢?
1、过渡:
眼看着战友邱少云就要被烈火灼烧,此时,我的心情怎样?
引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突然叫起来)
2、我担心的是什么?(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3、我为什么会担心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当时的环境和年轻一词去理解。)
4、指导朗读:如果你看到亲密的战友被大火包围,内心会怎样呢?带着这种心情去读。
问题三:我为什么不忍看,又忍不住不看?
1、引读: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2、我为什么不敢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活活烧死)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
3、奇迹指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吗?所以,当看到烈火把亲密的战友一点一点地吞噬时,我的心(引读)
4、指导朗读:(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了,我的心情会怎样?)试读、指名读、学生互评、分角色读
三、继续学文,突现心轴
1、过渡:
是啊,就是这位年轻而伟大的革命战士,他严守革命纪律,以千斤巨石般的身躯,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烈火包围下纹丝不动,保证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出示图片)这就是在烈火灼烧下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位战斗英雄,你从他的眼神、表情、手等地方,想想此时的邱少云正在想些什么呢?
2、是啊,邱少云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被烈火灼烧时想到:
⑴为了整个班,为了(引读)
⑵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多么伟大的战士啊!让我们以无限崇敬的心情再次感受战斗英雄在烈火中伟大的形象。(齐读)
3、此时此刻,你想对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说些什么?(指名说)把你要对邱少云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加一个题目。
4、总结全文
是啊,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这位年仅21岁的年青战士,在烈火中,完成了他壮烈而绚丽的人生篇章,他被烧死了吗?不,他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四、课后练习,延伸心轴
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后,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邱少云叔叔说。那课后就以《邱少云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目,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第五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歼jiān潜qián袭xí
(2)多音字:剥(bāo)剥开剥(bó)毕毕剥剥
(3)解词:
揳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
二、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简介作者: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社会背景: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记叙了邱少云执行潜伏隐蔽任务,他被敌人的燃烧弹打中,烈火包围了邱少云,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整个潜伏部队,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
四、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事情发展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况;
4--8自然段: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牺牲;
9-10自然段:战斗胜利了。)
(时间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天还没亮,志愿军战士的潜伏情况;
4--8自然段:中午时分,邱少云身上着火了,他牺牲了;
9-10自然段:黄昏时分,战斗胜利了。)
五、我们先来读读1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邱少云这位英雄,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了解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二、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潜伏任务?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举敌人的阵地非常紧,潜伏任务十分艰巨。)
三、离敌人的阵地很近,面对十分艰巨的潜伏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很好,从天还没亮直到中午时分都没有暴露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同学看自学提示:
出示课件:
(认真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
1、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都在烈火中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四、“我”做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当时“我”的心情怎样?课文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我们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出示课件: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的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较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一)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有怎样的心情呢?
1、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担心年轻的战友不能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担心会被敌人发现;担心或越来越大;担心„„)读出这份担心。
2、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3、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二)从这段“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和邱少云的那份浓浓的战友情。)
(三)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因为邱少云正在执行潜伏任务,他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但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具有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这就是通过他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的写法。)
(四)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五、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友们,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怀着为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冲向敌人的阵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这是一篇写法很独特的课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让我们从作者的写法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七、布置作业;
1、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