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2_3《吃奶长大的动物》说课稿 湘教版
《吃奶长大的动物》
说内容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吃奶长大的动物》。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吃奶长大的动物》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要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含义,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达到让学生了解更多动物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哺乳动物的含义,会分辨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 2.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它们的共同特征; 3.认识到乳头与哺乳方式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重点
总结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难点 哺乳动物的分类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说教法和学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课本已有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将重点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如下几大环节。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是吃什么长大的呢?你们了解小兔子吗,谁来说一说? 2.小兔子是吃奶长大的吗?
二、活动一 观察兔子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画并结合生活经验填写记录表(要求:学生保持安静、限定时间),观察小兔子的特点和吃奶的情况;
2.观察后学生汇报交流;
3.归纳:兔子是由兔妈妈生下来,吃兔妈妈的奶长大的,并列举其他与兔子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引出“哺乳动物”的概念。
三、活动二 分类
1.给下列动物分类,找出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海豹 蝙蝠 犀牛 青蛙 鳄鱼 海豚 2.提问:人是不是动物?
3.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小动物。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哺乳动物的含义和共同特征。
六、教学反馈
学生做练习册提出疑难问题
四、板书设计
哺乳动物:胎生、吃奶长大的动物 胎生:妈妈生的 哺乳:吃奶 教学反思
1.课前课件准备较充分,但上课时课件没有利用上;
2.课前学生方面做的准备不够,上课时太过拘泥于跟着教案走,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 3.课堂氛围不活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上时间把握得不得当,整堂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饮料瓶材料》说课稿
《饮料瓶的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饮料瓶有塑料、纸质、易拉罐儿、玻璃四种材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经常见到饮料瓶,但是饮料瓶蕴藏着许多的秘密,让学生合作探究各种饮料品材质的性质,就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奠定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活动贯穿始末,体现了学生经历原有的科学概念、观察提升科学概念、形成自己的科学概念的课标精神。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总结知识的经验及能力,前几单元学生有了合作探究的基础,在本节课中因为饮料瓶的种类多,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进行合作。通过本课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正确说出各种饮料瓶材料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以及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和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并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饮料瓶材料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和运用。
五、说教法:
1、视觉刺激法。开始以各种各样的饮料瓶广告图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将法。问题
1、四种饮料瓶的材料大家知道谁导电吗?
2、四种饮料瓶的材料的性质是什么?问题以导学案的方式呈现。你能通过探究写一写、说一说吗?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需求。
3、展示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后进行成果展示,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探究结论,并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锻炼。
4、表扬法。对表现好的合作小组进行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说学法:
1、观察法。对情景图片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对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由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提升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各种饮料瓶的性质,进行科学理论的自我提升。
七、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以学生熟悉的五颜六色的各种饮料瓶在一起的图片,导入本课。
2、合作探究:把学生准备好的四种饮料瓶及做实验的器材整齐摆放在实验桌上。小组组长进行人员分工,共同完成探究任务。达成目标一。
3、结论展示:小组长把自己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集体评价并补充。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及合作意识。达成目标二。
4、总结点拨:塑料、玻璃、易拉罐儿、纸质四种饮料瓶的性质,大家都进行了探究,知道了他们的性质,同学们,你能利用它们的性质变废为宝吗?课下大家试一试,下一课我们进行探究和交流。
八、板书设计:
饮料瓶的材料
分类 性质
金属 导电
玻璃
塑料 不导电 纸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整个教学设计,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生活化,展示科学的魅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这一目标。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动物运动会教案 冀教版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
第四篇:湘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要点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构成。
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 和
内容摘要 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 直根和
须根两种。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根分别不明显的根属须根。
4、根系具有 吸收水分 和 固定植物 的作用
5、茎 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在茎内有 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 和 向下运输养料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养料和氧气的过程称为 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 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 输,也可以保持植物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可以储存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动物
1、描述动物的特征可以从 运动方式、生活习性、身体结构、食性 及 繁殖方式 等方面去描述。
2、每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它的身体结构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也会出现差别。
3、动物按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和 腐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腐食动物。
4、鱼身体外表的主要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头部有鳃,体表有鳞,鳞片表面有黏液,身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等处还有鳍。鱼的这些特点都与其在水中生活有关。鳃可助呼吸,鳞可以保护身体,鳍可以帮助游动。
5、金鱼是野生鲫鱼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演变来的。
6、我们把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叫 哺乳动物。鲸、蝙蝠、海豚、鸭嘴兽等都是哺乳动物。
7、不同种类飞翔动物的翅膀是有区别的:鸟类的翅膀长有羽毛,蜻蜓的翅膀膜质,蝙蝠的翅膀是皮质的。
8、羽毛是鸟类特有的,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 毛状羽三种。
9、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轻,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龙骨突发达等。
10、我国的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有: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大熊猫等。
11、珍稀动物减少或灭绝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被破坏,食物的匮乏,人为的捕杀等。可以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法保护这些珍稀动物。
第三单元
声音
1、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着,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5、声音是通过振动的传递而传播的。
6、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是利用固体传声的原理制成的。
7、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提高音量,借助传声物体(如话筒、喇叭等),缩短声 源与耳朵间的距离。
8、噪音指令人心烦的声音。包括:过大的声音,杂乱的声音,让人不舒服的声 音„„„
9、噪音给人带来的危害有⑴会使人的听力受损,⑵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⑶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⑷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10、减少噪音的办法有:⑴从噪音的产生、噪音的传播、噪音的接收这三个环节 来防治,⑵加强宣传,杜绝噪音源,⑶利用法律武器,控制噪音源。
第四单元
信传递
1、信息是指人们与外界沟通时自己所感知的某种事物的样子。
2、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3、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4、了解一种写密信的方法:用米汤在纸上写字,字迹干后用碘酒在白纸上涂抹,能现出字迹。
5、利用标志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标志具有:会意、醒目、美观、简洁等特点。
6、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1876年,贝尔获得电话发明的专利权。
7、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电码”由字符(或数字)与电码符号构成。
8、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 ” 读做“滴” ;“—” 读做“哒”。
9、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10、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1)和断开(0)来传递信息的。
11、专用电话号码不可随意乱拨。
12、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有:(1)导致了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2)娱乐方式的改变(3)网上购物(4)远程控制(5)方便了查询。
13、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传输速度快,传播容量大,传播距离远,保密性强,功能多等。
14、使用互联网时注意:(1)合理控制使用时间,(2)控制使用范围,(3)提高 警惕,(4)不要随意去网吧。
15、为什么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娱乐方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单元
水的变化
1、沸腾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把水加热到100℃时,水里会冒出大量气泡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2、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其原因是 水变成水蒸气跑掉的过程中要 吸热。
3、蒸发是在平常温度下,水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的现象。
4、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5、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温度(2)提高风速(3)扩大蒸发面积。
6、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可以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云,低空的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露
8、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变成的。水——→冰
9、用冰盐混合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所以实验室可以用冰盐混合的方法来造冰。
10、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而结成的小冰晶。
11、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冰。
1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江、河、湖、海及地面上的水,每时每刻都在蒸发着,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在随风飘动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当它们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以雨、雪等方式飘落下来。降落到地面上的雨、雪水,有的又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了空中,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江、河、湖,江、河、湖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就这样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第六单元
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
1、搜集信息的方法有: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电脑、书籍等获取第二手资料。通过不同方法获取的资料其可信度是有区别的。
2、通过搜集资料,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3、搜集资料时注意:首先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搜集与我们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并及时记录。
4、搜集关于恐龙资料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搜集研究——整理记录——展示交流。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动物运动会 4教案 冀教版
动物运动会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片断,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为活动3做铺垫,运用游戏性较强的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认识梳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的运动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并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2.引导学生总结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看一看,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来到了动物王国。请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动物运动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想一想,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
教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举手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第四页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2.模仿动物运动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一下他们是怎样运动的。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评价。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再模仿一下你所感兴趣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请小组成员把每个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上第五页下表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小组活动,评出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将结果记录
到第六页上面的方格中。◆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让我们回忆一下校运会的情景,想一想,运动会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填一下第六页学生运动会报名表。学生填写运动会报名表。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大家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验,现在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帮助它们报名吧。首先各小组讨论确定一下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小组讨论,确定动物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动物适合参加的比赛项目,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板书设计: 第二课 动物运动会
活动1: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1.观察动物运动 2.模仿动物运动
3.【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2.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3.课后查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呀?请举手回答,看谁回答的准确。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上节课我们已经为动物报名参加运动会了,这节课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
教师:现在我们翻开书第六页,看已经填好的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小组内讨论一下报名结果是否合理,陈述报名理由。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上节课,我留了一个作业,就是查询每项参赛动物的运动速度,最长运动距离。下面,大家根据查询结果预测一下“在每个项目中,哪种动物能得冠军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参加相同项目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呀?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好,我给大家一点提示,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它们身体哪一部分比较发达呀?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擅长跳跃的动物后肢比较发达,擅长游泳的动物身体多为流线形,身体表面光滑。)◆活动3: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1.欣赏课件
教师:我们欣赏一下动物运动的课件。师生共同观赏课件。
教师:从课件中我们知道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呀? 学生回答。(运动方式)2.小组讨论
教师: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们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比1比,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 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把结果记录在第七页的动物分类记录卡上。汇报结果。3.阅读科学在线 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板书设计:
第二课 动物运动会 活动2:报名参加运动会
1.说一说参加相同项目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活动3: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1.欣赏课件 2.小组讨论 3.阅读科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