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三下)
【习作内容】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理念】
本着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语文教学理念,本设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让学生快乐地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本领的经历,让每个学生都产生想与伙伴交流感受的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心地说和写,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交流。
2.让学生们有话可写。有创意的表达需要有内容,要启发学生从容易忽略的小事中发现趣、奇、新,感受童年生活的色彩斑斓和作文内容的丰富多样。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学会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表达出从不会到会的喜悦之情。
2.在写作的过程中,能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把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有趣的经历写得完整些、具体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起表达欲望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都会一种甚至好几种本领,比如游泳、滑冰、烧饭等等。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本领,让同学们也分享自己的快乐,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人人都参加介绍,同时要求把话说完整。引导学生大胆说,自由说,让学生思想放开,情绪活跃起来。)师:据我了解,这些本领,有些是同学们自己琢磨着学会的,有些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会的,有些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的,还有的是通过拜师学艺才学会的。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学会本领的。(播放事先录好的,张亮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用电饭煲煮饭的录像及王成刚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的经过录像。)师:大家都看得很仔细。现在我们请张亮同学和王成刚同学说说他学习烧饭和游泳的经过吧!
(张亮和王成刚说说自己学烧饭和游泳的经过。)师:这两位同学说得比较完整,把学习本领的主要过程都说了,也说了自己的内心体会,这很好。大家也很想说吧!现在请大家选一样自己学会的本领,把学习的经过和体会跟学习小组的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要求人人都说。教师巡回了解,指导部分学生把话说完整。)
二、围绕话题,正确表达
师:如果大家把自己学本领的经历写下来,在班里的习作园地交流,这样,大家共同分享,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先请同学们从自己学会的本领中,选出一次自己感到最快乐的,或是感到最不容易的,感受最深的,认真地写下来。
1.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具体要求。
写之前,要求学生仔细想一想,并相互交流。如果要写好学本领的经过,有哪些需要写得详细些呢?哪些问题需要大家互相提醒的?(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把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以下面形式出现:
大屏幕出示:友情提示
(1)要注意写清楚学的是什么本领。
(2)学本领的经过要注意一步一步写清楚、写具体。比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3)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或喜欢的词语,把自己印象特别深的,或者特别有趣的地方写得生动些、详细些。
(设计意图:变习作要求为友情提示,意在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中明白:写作,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变化,而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帮助。)师:有了上面的提示,同学们再想想在写作的时候还有哪些困难,比如开头难,写不具体等等,教师将给帮助。
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教师给大家提供以下参考材料:
●我想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舞蹈的经过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游泳兴趣小组
●看到妈妈从电脑里打出的字又快又好,我也想试试
●前几天,我刚刚学会了炒青菜 2.学生开始写作文。
3.学生交流习作,师生根据友情提示的要求互相点评。
点评时,可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几位同学对习作中印象最深的、特别感动的地方发表赏识意见,或者就写得不够清楚、完整的地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赏识、讨论,把学习本领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环节说清楚,说完整,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说说、写写学本领经历的内容时,力求引导每一个学生大胆、不拘一格地说出、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本领的经历,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现出童真童趣。)
三、赏析交流,展现自我
鼓励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拿出来与同学交流。
1.提醒学生在朗读自己习作的时候,读好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在语气、语速上加以强调,以吸引同学的注意。
2.引导学生认真地听同学的朗读,要求能听完整、听得懂,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3.鼓励学生互相推选或自己推荐习作,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张贴交流。
4.布置学习园地。师生共同为本期学习园地命名一个交流的主题,如:教你学一招、让我告诉你、请分享我的快乐等。
5.指导学生认真地修改并抄写好自己的习作,鼓励学会文字输入的同学用电脑打印,并根据习作的内容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使学习园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展示赏读,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赏析自己的习作和同学的作文,能发现其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懂得展示、赏析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评点】
学生在写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先是怕写不好,不怎么愿意写。开始写了,虽然很想写得生动些、有趣些,但又往往感到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本次设计,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些写作心理,首先,启发学生以黎明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来看自己的成长经历,使自己学会本领的过程由朦胧到清晰,产生突然发现的感动,使作文从被动到积极。同时,通过友情提示、记者访谈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明白:写作,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需要一定规范的语言。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还鼓励学生带着观赏的心态来赏析自己或同伴的作文,通过师生共同对学习园地的设计和布置,促使学生的习作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续,与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融合,在师生共同的合作与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的快乐,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第二篇:四下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四下语文园地四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2、写一篇看图作文,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要丰富合理。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2、写一篇看图作文。
学前准备: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触景生情
1、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2、启发谈话:战争给从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拓展思维,丰富内容
(一)借助课件,想象事情的经过 1.出示课件。
(课件内容为美伊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场面。看,随着战争的打响,硝烟滚滚,倒塌的建筑物,不断发生的流血与牺牲,那场面是触目惊心的。年老的双亲在为失去儿女而心碎,年轻的妻子在为失去丈夫而悲泣,年幼的孩子在为失去父母而痛哭……)
2.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感受,但都表达了同样的一种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3.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争。因为战争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带来痛苦。你看,这个小孩在哭,哭得多伤心、多无助啊!可你知道他为什么哭吗?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父母呢?(出示习作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4、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谁能来说说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呢?
三、再现照片,构思内容
1.谈话引渡,指点迷津
(出示照片)望着照片中的人和景,倾听着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战争!(出示习作要求: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2.自主写作,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计给你的朋友听。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习作 教学设计
●触景生情
①播放残酷的战争录像,然后定格在书中的那张照片上。
②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刚才的录像和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真情表达
①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②指导观察和表达
a.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希望你们通过课文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提问导入
①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②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前期准备
①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②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共同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③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
流、讨论、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①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②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③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④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⑤新闻发言人发言。
⑥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⑦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师生总结
①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②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2.出示: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 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四、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积累、感受,再尽情表达,最后尝试写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教学重点:
在写作过程中,内容要具体,要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手段:
课件展示本单元中关于战争的语句,课件照片配乐,日本轰炸上海视频片段。教材分析:
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景。再展开想象图中孩子的未来命运会怎样,最后引导情感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诱发情感。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课件展示本单元中关于战争的语句)
二、细心观察,大胆想象
(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师: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我们中国也曾饱受外敌的侵略,也曾饱受战争的蹂躏。请看大屏幕的这张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围绕主体,有序观察照片,描述图片。观看这张战争照片,应抓住照片的主体──照片中哭泣的小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仔细观察。怎么观察呢?
首先,抓住照片的主体部分,关注照片传递的主要信息。这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照片中央坐地而哭的男孩:他悲伤的啼哭,他的孤立无助让人揪心。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主体到环境、由近及远的顺序,一一观看照片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例: 瞧,男孩蜷曲双腿坐于被炸坏的铁轨中间,四周是被炸成废墟的火车站,铁路扭曲,地上满是碎砖碎瓦,天桥断裂,钢架摇摇欲坠,远处破壁残墙,一片悲凉„„
(设计意图:由近及远,由人及物,让我们对这张照片,有了清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而深刻的认识:这幅拍摄战争创伤的照片,沉痛而有力地揭示了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教师激情的讲述,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为下一环节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
2、老师介绍照片背景: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第一批4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不一会,又有8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车站天桥、铁轨、房屋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惨不忍睹。
(设计意图:学生都是出生于21世纪的孩子,对这场战争是缺乏了解认识的。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的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当时情况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战争的痛恨和平生活的关注、向往。)
(师相机板书: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二)突出重点,展开想象。
1、师:根据老师介绍的照片背景,试试想象一下: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放大课件中“痛哭的孩子”,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想象。)
生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例:当时,上海火车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嗡嗡”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做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个个尸体倒在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火车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的呻吟。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妈妈,你在哪里。”“爸爸,我害怕„„”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怎么生存„„
(设计意图: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因此,同学们必须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敞开心扉编故事。)
2、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想到这些,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什么?
和战争中的孩子对比,你有何感受?你的愿望是什么? 生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例:我想,那个记者一定会在拍完照片后帮助他的。他一定会在好心人的怜爱中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长大后的他也一定会对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的践踏远远不止一个火车站。一定还有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在日本鬼子无情的炮火中失去了亲人,又得不到帮助。那些孩子很可能还没长大就死了,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为没人给他饭吃。还有的孩子也许能活下来,但是如果没人管他,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小偷。因为没人给他钱,让他生存,更没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设计意图:由照片中孩子命运联想到当时战争中别处孩子的命运,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三、明确要求,掌握写作方法
(一)审题意,明要求
师: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照片所讲述的故事。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请打开课本第78页,自学习作要求。
生汇报: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后来的命运如何?
2、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拟题目,理思路,学写法
1、师:根据习作要求,可拟什么习作题目?
生交流后汇报。老师课件呈现:可选择题目战争中的孤儿 一张旧照片、沉痛的教训、废墟中的孩子、哭泣„„.2、本次的作文思路应该怎样写呢?
生交流后汇报:有两种形式:
1、根据画面创编一个故事,然后按事情发展的书序描述画面的内容,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以介绍照片为切入点,直接描述画面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老师提示拓展:
1、亲眼目睹法(假设你就是那个孩子)习作倒叙开头,写“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其次,回忆“我”悲惨的童年生活;然后,叙述一个人收留了“我”;最后,描述 “我”对和平的呼唤。
2、写信形式(参考第15课)
师:明白了写作的要求和思路,怎样才能把画面写“活”呢?我们所看到的照片只是瞬间的情景,看图作文就是要展开想象,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播放日本轰炸上海的轰炸场面,结合影片动的画面,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照片写活。)
(三)积累词句,准备写作
教师展示课件:与本次习作有关的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朗读、感受、积累,写作时运用上来。
好词:面无血色 魂飞魄散 魂不附体 慑人心魂 张惶失措 神不守舍 目瞪口呆 魄散魂飞 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不寒而栗 怵目惊心 触目惊心呆若木鸡 胆战心惊 骇人听闻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惊恐万状 五色无主 心胆俱裂 悲痛欲绝 悲天悯人 心痛欲裂 痛彻肺腑 心如刀割 嚎啕大哭 忍气吞声 泪如泉涌肝胆俱裂 俯地悲泣 悲喜交集 泣不成声 哭哭啼啼 慷慨悲歌 忧愁悲伤 伤心落泪 嚎啕大哭 哇哇大哭 心胆俱裂 五脏俱焚 声泪俱下 低声哭诉 泪水纵横 黯然泪下泪不滚滚 泪流满面 悲哀哽咽 悲伤叹息 痛哭流涕 抱头痛哭 放声大哭 悲痛欲绝 痛心疾首 哭声震天 哭声动地 怒气冲天 怒火万丈 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愤世嫉俗 义愤填膺 深恶痛绝 气恨难消 情无恨海 刻骨仇恨 千古之恨 盛怒之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怒不可遏 深恶痛绝 怀恨在心 满腔怒火 气恨难平刻骨之恨 火冒三丈 大发雷霆暴跳如雷 怒气冲天 怒气冲冲 怒发冲窥 怒容满面 怒不可遏 怒目圆睁 怒目而视 怒火中烧 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拍案而起 愤然而去 忍无可忍 肺都气炸 按捺不住脸红脖子粗 两眼冒金星
好句:面对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幸福儿童,他们能从这一张黑白照片想到当时那战争的可怕场面吗?能感觉得到那孩子的惊慌、孤独、可怜吗?
当入侵的铁骑踏上这片原本圣洁的土地,苦难也随之降临。远处枪声依稀,夹杂着伤痛的呻吟,婴儿的啼哭。
他们在腥风血雨下活着,孩子降生那一刻第一次传入他耳内的是那沉闷的枪声,烙下记印:我在战争中成长!
一位供职于美国赫斯特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下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当四周稍微平静了一些和,突然,传来一阵号啕大哭声,啊!是一个4岁的孩子在哭!
只见周围血肉模糊、尸横遍野,而且满是血迹,列车都被炸毁、脱节了,铁轨也断裂了,许许多多的房屋都倒塌了,地上还有许多碎片。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
好段: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像。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四:质疑解惑,延续激情
师:本节课还有什么不懂得吗?请保持你心中的激情,下节课把这篇习作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习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作文开头:照片的背景
二、描述画面:照片上是怎样的景象?
三、编写故事:孩子为什么哭?其父母在?当时发生?
四、展开联想: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孩子以后的命运?
五、表达情感:想到这些,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有何感受?愿望是? 一张旧照片、沉痛的教训、废墟中的孩子、哭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