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猫捕鱼教案
猫捕鱼
一、导入
“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
二、看图激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生:小猫)
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可爱的小猫身上。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欣赏一组猫和鱼的图)
2、怎么样,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猫捕鱼》
三、听范读猜一猜
1、到底小猫有没有抓到小鱼美餐一顿呢?你听老师读,边听边想。
2、怎么样?你猜猜结果如何?你怎么知道的?
四、自己读想一想
1、快来自己读一读吧,看谁能读准文章。
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同桌帮忙提提意见吧。
3、指名读一读,正音。
五、师生研读
1、你读过后,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
2、结合图理解“伏”、“失足”、“坠水中”、“急跃起”“皆”的意思。
3、理解小猫的心理活动。
六、练背闯三关
1、填空
看来大家读得不错了,现在就来考考你,看你是不是能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啦。请看第一关: 出示图1配填空:缸中(),一猫(),欲()之,出示图2配填空:失足()水中,急(),全身()。
2、看图猜顺序
出示图和文字,打乱顺序连线。
3、看图试背
最难的一关来啦,现在黑板上只有这几幅图,没有文字了,你能背出来吗?先看着试一试。
七、练习合作表演
1、这个故事有趣吗?那咱们来表演表演怎么样?我请三位一起合作。(师导演,两名演员,一位读故事。)
2、小组合作先背诵,再演一演。
第二篇:猫捕鱼
《猫捕鱼》教学设计
长岛第一实验学校 尹慧贤
教学内容:《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小古文趣味和韵味。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一则谜语,出示谜语:头大耳朵小,胡须两边翘。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叫。(出示课件一,学生一起说出谜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猫咪。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可爱的小猫身上。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欣赏一组猫和鱼的图)
2、怎么样,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猫捕鱼》
二、初读文章,读通读顺。
1、出示文言文,大家试着读一读:大家比比看,这和我们通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这是古人用书面语写的文章,人们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师: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4、.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我读,好吗?(配乐范读)
5、.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要读好文言文,一定要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再读一读。还可以读给你的同位听。
6、.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精读古文,了解大意
1、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好文言文的前提。你读过后,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
交流:小馋猫:(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是什么意思?理解:“一”“伏”可以用“一只”“趴”来替代。师小结:理解古文,换词法、组词法是经常用到的好办法。
那只猫趴在缸上,想干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猫此时的想法。(欲捕食之)理解:“欲”“食”“之”。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根据什么来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生)根据生回答,总结出方法.生板书:联系法、注释法。
真是一只小馋猫啊!看着鲜美的鱼,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有的同学说,这还是一只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哪句话能看出来呢? 狼狈的猫:(失足坠水中)理解:“失足”“坠”。板书:失足(脚没有站稳,跌倒。)坠(掉进)。多糟糕啊,猫掉进了水里,它不会游泳,会淹死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坠水中”的惊险。这只猫心里会想什么?
对呀,掉进水里可不舒服,还好这只猫反应快——出示:急——(跃起),什么意思呢?跳是跳出鱼缸了,不过啊,这只小猫变成了落汤鸡,全身——(皆湿)。引导学生想象猫落水后的窘态,读出猫的可爱。
2、总结学法:同学们真棒,利用了换词法、组词法、联系法、注释法读懂了这篇小古文,这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古文的方法。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1、咱们祖国文言文多精妙啊。寥寥几十个字,就把一只可爱的小馋
猫写出来了。大家注意一下文中描红的字,有什么特点?(动词)你们真会品味,看来不仅是我们,自古至今要把小动物写活,都离不开动作的描写。我们再赶紧把文章连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自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2、看来大家读得不错了,现在就来考考你,看你是不是能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啦。请看第一关:
缸中(),一猫(),欲()之,失足()水中,急(),全身()。
2、现在黑板上只有这几幅图,没有文字了,你能背出来吗?先看着试一试。
五、拓展阅读:
古人写《猫》的文章还不少呢。老师这里还有一篇《猫逗》生动地写出了两只猫打架的情景。出示文章: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请同学们读一读,注意恰当的停顿,做一做记号,读好文章。还要借助注释了解意思,说一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并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
六、作业:把这个好玩的古文故事《猫捕鱼》回家讲给家长听。
第三篇:《猫捕鱼》教案设计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猫捕鱼》
原文: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准伏、坠、跃、皆字音,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过程与方法: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猫的可爱、调皮。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难点: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突破措施:通过想象,还原画面。
三、学情分析:
二二班的孩子已经接触学习了5篇小古文,小古文的短小、简单、有趣让孩子乐此不疲,甚至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小古文,或是按照小古文的意思仿写现代文。
小古文的学习有利用二年级的学生训练想象,说说写写古文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补白等,有利于学生调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定记得小候读过或听过有关小猫的故事吧!(生交流)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啊,也有一只小猫。(出示图片)
猜猜今天的故事讲什么?板书课题。
二、老师范读,整体感知
1、到底小猫有没有抓到小鱼美餐一顿呢?你听老师读,边听边想。
2、怎么样?你猜猜结果如何?你怎么知道的?
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1、自己读。
2、互相读。
3、检查读。
四、师生研读,补白心理
1、读过后,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板书。
(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
2、结合图理解“伏”、“失足”、“坠水中”、“急跃起”“皆”的意思。
3、读文言,写白话:补白小猫的心理活动。
当小猫“伏”在缸上的时候,心想:
当小猫“全身皆湿”时,心想:
4、这么有趣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小古文中没有写呢?(想象)
五、有感情读,读出画面
这一则小古文好似一部动画片呢,情节紧张,充满趣味。请把你“看”到的动画片读出来吧!
六、结合画面,背读积累
出示图1配填空:缸中(),一猫(),欲()之,出示图2配填空:失足()水中,急(),全身()。
七、拓展想象,续写故事
哈哈,想象一下那只“浑身皆湿”的猫咪的样子吧。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试着续写几句吧。
第四篇:捕鱼歌教案
多彩的乡音
车王镇中心小学
朱建平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捕鱼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台湾山地民谣《捕鱼歌》的学习,了解和喜爱台湾的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统一祖国”“一个中国”的思想教育。
二、通过歌曲的学习,认知“
1、2”两个唱名,感知音名“C、D”;并通过将唱名当歌词唱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唱名和简谱的关联感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歌曲《捕鱼歌》
1、示范与引导: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段渔民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上捕鱼的画面,然后跟着歌曲录音,边范唱歌曲边表演划船、撒网等捕鱼的动作。2、对话与议论:请学生说说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并为歌曲取个歌名。介绍台湾和台湾民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朗读与律动:熟悉歌曲的节奏,再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同时做用力划船的律动:
× ×︱×·× ××︱× ×︱×-
嗨 哟 依 哟 依哟 恩 嗨 哟
(四遍)
4、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同时做划船、掌舵、撒网和手捧大鱼等动作。
5、手号与歌唱:老师用手号打出歌曲旋律,请学生看着手号唱准音高。(速度不宜快,开始时也不必完全要求节奏的准确,只要求音高准确。第三句高音re的手号学生可能认知有困难,教师指导一下;第四句的“2 5”也是难点,学生不宜唱准,加强练习。)6、歌唱与唱名: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歌曲的第二句“6 5︱3·5 32︱11︱1-︱”和第四句“ 2 5︱3·5 32︱1 1︱1- 中的“65”和“2 5”两个很容易混淆,教师在这两处用手号辅助学生唱准音高;学会两段歌词后,按教材要求,将唱名当歌词唱一唱。
7、设计与唱游:让学生自己设计演唱或唱游方式,可用以下方法:(1)全班同学边唱边做划船和捕鱼等律动。(2)一人领唱一、三句,众人齐唱二、四句。(3)一人领唱前半句,众人齐唱后半句。
(4)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唱第一段歌词,另一组同时唱第二段歌词(注意要有气息控制地、轻轻地唱。)
(5)将全班分成三大组,第组唱一段歌词,同时唱,但要注意突出第一段歌词。
第二、三段歌词要轻轻地唱,产生一种背景音乐的效果。(6)唱游:全体同学手拉手围成圈,第一句向逆时针方向走,用踏并步;第二句向顺时针方向走;第三句向圆心走,双手渐渐抬高;第四句退回原位,双手慢慢放下。
三、小结。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台湾山地民谣《捕鱼歌》的学习,了解和喜爱台湾的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统一祖国”“一个中国”的思想教育;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在“我的小音库”里存入“do—
1、re—2和高音do—1”,认识1、2两个唱名,初步感知高音do—1能按“1、2、3、5、6”五个音的高低位置进行排列;认识音名C、D并能找到C、D、E三个朋友在键盘上的位置,能识读由1、2、3、5四个音组成的旋律。这些在这节课上完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学效果不错,课堂气氛活跃。
这节课整体虽然不错,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令我困惑的地方:
1、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在导入环节做文章,所以时间把握不够好,总是会用比较长的时间进行导入,这次课我主要是以课的重难点中的四个力度符号作为导入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样安排时间算不算过长?
2、在学唱环节,我本意想通过前面的一些游戏让孩子多次聆听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之后再学习歌曲就容易得多,奥尔夫教学理念,主要是让孩子透过游戏联系旋律,从中感受快乐,这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曲,并能通过歌声、律动表现歌曲,怎样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既能开心、快乐、有趣地学习歌曲,又能始终用游戏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第五篇:“捕鱼”游戏教案(模版)
第一组
“捕鱼”游戏教案
主讲人:张文惠(13232131)
教案负责人:罗丽婷(13232119)、郑茜茜(13232132)、张文惠(13232131)
一、教学背景
我们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大多数是教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我们提倡的是“劳逸结合”,提高智商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情商。所以我们组选择了一个简单易玩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细心观察、与人合作。
二、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肢体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活动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和肢体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并学会观察分析。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找一个开阔空旷的安全场地,带领学生做一些预
备动作。
七、学生课前准备:配合老师,做好课前预备动作。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聊天导入)
1、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捕鱼哒?在现实或电视上都可以,有吗?
2、(若有小朋友见过的话)谁来讲一讲捕鱼是怎样的?
(没有小朋友见过的话)没看过也没关系,待会儿做完游戏你就
大概知道了
3、现在老师来教你们玩一个“捕鱼”的游戏,好不好?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1)划一个指定的游戏区域,小朋友们待会儿游戏时不能跑出界;(2)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来当捕鱼人;(可分为多组进行)(3)捕鱼人选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玩游戏了。
(4)捕鱼人去抓“鱼”(即其他小朋友),被抓到的人要和捕鱼人手拉手组成网,继续抓剩下的小朋友,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被抓到为止。游戏就结束。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小朋友追逐时不能出界,出界者视为被捕;
(2)被捕者必须和捕鱼人手拉手,继续抓捕的期间不可以松开;(3)游戏期间不要出现恶意的打闹行为,不可以用力推拉别人,违规者出局,不允许继续游戏。
(三)讨论交流
1、当捕鱼人的小朋友来说一下你怎样抓到小鱼的,有什么方法?
2、当小鱼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逃脱?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团队合作:如果捕鱼人和牵着手的小鱼不通力合作的话,就会出现一人跑一边的状况,那么小鱼就会溜走。所以只有协调合作才能抓到更多小鱼。
2、观察分析:小鱼们为了不被抓到就必须时刻观察渔网在哪里,分析要往哪里走才是安全的;捕鱼人则要观察小鱼们的动向,分析如何将小鱼们赶到角落里并实施抓捕。
3、收获快乐:大家一起玩,一起欢笑,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了一个新游戏,课余时间也可以自行组织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