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与评析》夏世铭
13.钓鱼的启示
新屋河小学 夏世铭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道理。
【学情分析】 班上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子,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 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生活是一本书,时时给我们启示,钓鱼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板书:“钓鱼”、“放鱼”)
【评价】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文中情景,为学习下面的内容作好铺垫。二. 初读启示,找句子。1.师: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终生难忘的启示,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第10段)2.读第10自然段,找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请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用“
”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名)句子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评价】从启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我”得到“启示”的心理历程,探讨课文的内涵。
三. 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理解句子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课件出示)(先浏览课文,再指名)师:同学们太利害了,把老师找的句子也说出来了。我们先看第1个句子,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快速浏览课文3-9自然段后,同桌讨论回答问题。(1)“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生:对与错!)(2)就作者钓鲈鱼的事来看,怎样做才是对的,哪样做是错?(3)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请根据所查的资料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后,师用投影出示 以下资料,让学学生默读。)(资料:因为有一段时间是适合鲈鱼繁殖和生长的季节,在开放日之前不应该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评价】首先让学生明白“是与非”是指什么意思,怎样做才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然后带出问题“为什么说带走鲈鱼是错的?”学生根据所收集到地资料了解到原因。这样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养成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的好习惯。
(4)“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文中是指(作者放鲈鱼很难)。(板书:难)
【评价】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继续往下学习的欲望。使课文的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2.师: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放掉鲈鱼很难呢?请快速默读课文3?9自然段,找出原因,并用“
”画出有关语句。(指名汇报)(估计学生会这样回答,并找出以下句子作理由。)① 鱼很大,很美。(我从来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② 这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大鲈鱼。(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拉上岸来。)③ 这时离捕捞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④当时四周没有其他人。(我抬头看了……影子)
【评价】读课文,划出放掉鲈鱼很难的四个原因,在动口、动脑、动手中,了解放鱼“难”的根本原因,以此作为导线,突破教学难点。
3.师:是啊,面对这么诱惑人的鱼,“我”选择了什么呢?这要经历多么艰难的心理斗争啊?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3?9自然段,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体会“我”实践起来的艰难。(生自由,指名汇报)①学生汇报(先说句子,再说体会到什么)随学生汇报投影出示以下句子: 句子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师:“得意”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板书:得意)句子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师:请用“急切”的语气读。(板书:急切)句子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板书:委屈)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师:此时此刻的“我”和爸爸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我”可能会说:爸爸反正没人发现,我们就留下这条大鲈鱼吧,好吗?爸爸,我求求你了!爸爸可能会说:孩子,我们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处处接受严格教育,事事严格要求,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啊。爸爸希望你从小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明白爸爸的用心良苦吗?)句子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板书:依依不舍)师:“依依不舍”还可换成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②齐读这5个句子 师:说得太好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句子读好吧!【评价】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循序渐进,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理解句子2 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师:看,把鱼放回湖中,“我”经历了一个多么困难的心理历程啊!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出示课件)就这句话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来考考大家呢?(指名:学生质疑,学生回答)估计学生可能提:那“鱼”为什么加上双引号?(答:因为不是指真正的“鱼”。)“鱼”指的是什么?(答:这句子中的“鱼”指的是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我”可能遇到哪些“鱼”呢?(答:可能遇到过的“鱼”可能是:我当设计师可能会有人出高价钱钱收买我,让我把我设计的东西挖过去……)“我”遇到了“鱼”后会怎样做呢?(答:我是不会为这些“诱惑”而动心的。)为什么能这样做?(因为父亲当年对的教导我永远铭记于心,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2.师小结,齐品读第10自然段!师:是啊!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一起再读第10自然段吧!(板书:严格教育、勇气力量)
【评价】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语言,发展语感。放飞想象力,加强口语训练。品词,教会学生通过重点词语去理解课文。通过辩论,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拓展(同桌说,后指名)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曾遇到过怎样的“鱼”呢?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请说出来与你的同桌分享分享!
【评价】在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
六.齐读道德名言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来看看名人又是怎样说的,请齐读名人名言!1.“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2.“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希腊)。3.“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
【评价】齐读道德名言,对课文揭示的道理进行内化,从而使本文主旨得到了升华。
七.小结:(指着板书)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3.钓鱼的启示,知道了“我”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时心情非常的得意,但当爸爸说要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变得急切了,我恳求爸爸留下大鲈鱼,但爸爸却坚决要我放鱼,这时我委屈极了,只好依依不舍的把鱼放回湖里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我终于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评价】指着板书小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重温课文内容,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消化。
【作业】 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2.搜集有关道德的名言。
【板书设计】
钓到大鱼→兴奋→得意道德:是与非
放鱼回湖→沮丧→急切、争辩、哭、企求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 受到启示→感激→依依不舍
总评:本文的教学,首先在设计上有所创新。抛开了以往逐段阅读的教学设计,努力建构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直接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以“我”获得的启示为突破口,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感悟、解决。其次,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突显学生的认识活动。默读自学、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交流、进行超文本解读,这些丰富的形式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断深入,认识结果不断完善。
第二篇:夏铭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心得体会
坝墙子学校 夏铭
2018年上班的第一天,校领导带领我们全校教师学习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多,感到《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下发及时,扭转了当前一些教师的错误思想,当前一些教师在群众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我本人在乘坐公交车和在早上走步时,听到一些人在讲教师不负责任,存在“课上不讲课后讲”等语言,我也感到应该改变群众对教师的看法,那么教师如何去做呢?《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为我们迷惘的教师指明了方向,绘画出宏伟的蓝图,我们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人师表、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是一名化学任课教师,下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打铁需要自身硬,教师本人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局的有关规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崇德修身、廉法自律、为人师表、法律信仰、法制观念、规则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德育工作规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养成文明习惯、健康快乐成长,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力争把每个孩子培养成阳光少年。
二、论科学安排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及作业量
通过学习《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禁止随意加强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初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结合自己
教学实际,自己确实有为了中考对教材内容拓展和延伸,有的同学确实吃不消,还有自己布置作业有些过多,超量,对于自己出现的问题,责无旁贷,必须整改。
三、论有偿补课、乱收费、乱订教辅对师生关系的伤害 通过学习、对照自己的行为,因为初中化学《酸碱盐》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学起来十分困难,很多学生家长找过我,让我进行有偿补课,我感到错误的严谨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杜绝有偿补课,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除教科书用书目录和教辅推荐目录意外的任何教材,教辅材料。通过深入学习学校关于《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系统开展的重要性。坚决杜绝有偿补课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学校形象的有力保证。
四、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设计问题情境,能获取各种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增进师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归纳,不仅得出了正确答案,而且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实验方案,提高了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难易适度,达到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目的;同时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室内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激发认识兴趣的因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科学而又系统的训练过程。真正科学的
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细心揣摩、精心培养而形成的。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兴趣更高。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原有的兴趣也有可能消失殆尽。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也比较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和思考。
(三)注重化学实验的应用
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启蒙课程,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化学教师要抓住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使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认知意志产生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揭开科学知识的奥秘。初中生好奇心强,上课时注意力不持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讲出一两则故事,占时不多,教学效果可不小。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四)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有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外,还要在课前理解吃透教材,还应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依据学习目标,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地讲授学习知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活思维,又要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所讲内容要精,既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突破难点,带过一般。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内容,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和碳氧化物》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了它们性质的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使化学基础知识能被学生轻松地接受,并把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五、论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自己是一名有着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做事处处想着影响,对学困生、纪困生有着一定的办法,不能和学生产生矛盾,先将自己的工作办法汇报给广大教育同仁,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待不听话的学生,与他们谈过心后,如果他们有自己 的想法,要让他们讲出来,需尽量尊重对方想法,不要做太强硬的态度,2.注意教育学生方式,尽量以商量、鼓励的方式来引导学 生。
3.跟学生相处,不论何时,老师都不应该失去理智,尤其 是学生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老师一定要保持理智、冷静的头脑,千万不要矛盾激化。
4.处理犯错的同学时,不要挖苦讽刺,手段一定要尽可能 的温和,不要动不动就以请家长,上报学校政教处相威胁 5.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为他们好,要说出来,特别是对不 听话的学生,你教导他时,你需要让他明白自己是为他好,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6.要区别对待,听话的、好学的、想学的就多用心教导; 不听话的,但是家长配合的,可以在教育学生时候,告诉他自己家长的期望,如果学生有自己想法,可以转告家长做好学生和家长中间的调和。
以上是我学习《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的心得体会,我将一如既往、踏实努力工作,紧跟教育局的步伐,阔步前进,为夺取教育改革的新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1月3日
第三篇:化学经验总结夏铭
好人榜之潜心钻研模范夏铭
夏铭,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成人本科学历。1987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从1990年3月至今在坝墙子学校工作,从事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曾经获得镇学科带头人、镇师德标兵、三次获得盘山县化学学科带头人、盘山县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在盘山县教学大赛化学学科一等奖、在盘锦市教育科技节中,参展的教具两次获得盘山县教具三等奖,两次参加国培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四次盘锦市中考评卷工作。
一、潜心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首先阅读课标,弄清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然后吃透教材,仔细查找和挖掘本节的知识点,根据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积极思考和讨论,经过讨论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认真设计不同梯度的习题,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和强化,最后将知识点迁移和延伸。
为了弥补自己思路的不足,我在网上查找优秀教师的教案和课件进行参考、筛选,把别人的亮点充实到自己的备课之中。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博取众长兼收并蓄,力求把课件做得完美,力求使课件成为上课时最有力的辅助手段。
例如,我在讲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首先认真阅读课标和该节教材的内容,然后确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研究每一个知识点的创设问题情境,理清哪些是通过复习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实验观察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的知识
点,哪些是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通过迁移和延伸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备课和上课,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化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
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使课堂高效
1.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严格要求自已和学生,坚决不使用方言,不读错字音,如:物质(zhì)学生读成物质(zhǐ),电荷(hè)读成电荷(hé),混(hùn)合物读成混(hǔn)合物等.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中我也十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如“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同时”加入等等。
在讲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时,我做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等三个实验,加以对比总结,得到大理石与稀盐酸是制取二氧化碳比较理想的药品。
2.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又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活学活用,例如:讲到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相互化合时,把它们得电子的能力的能力是不同的,相差悬殊,就像一个小孩(金属原子)和一个成年人(非金属原子)抢东西,因此推知一般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讲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时, 把得失氧比作商品经济中的买卖交易;讲述原子构成时,我把原子核比作夏天的路灯,核外运动的电子比作路灯下的蚊虫;讲述化合价时,一种原子和其他原子相互化合时,化合的数目,比作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的讲价,如果成交,即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等.通过这样的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学生听课效果特别好。
三、授之以渔,加强方法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上我着重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假设与猜想,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同自已阅读,有利于学生积级思维,开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样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等生“吃得饱”、“学得好”,使学困生 “跟得上”,各有各的收获.四、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在教学中,我非堂注重资料的积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我潜心钻研,精心编制《化学知识规律总结》小册子,深受学生欢迎,例如有关 “三 ”字问题,有关化学之“最”,有关物质的“制取”问题,有关“构成”和“组成”,有关物质的“俗名”等,进行归类总结,把知识点,重难点,学生迷惑点等尽收其中,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得力助手。
总之,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个人的努力下,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
加倍努力,加强自己的语言锤炼,多讲一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加强实验教学,大胆改进实验,把一些演示实验创新和改进,改为探究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继续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无止境,我将一如既往在化学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断耕耘、开拓,向同行学习请教, 争做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第四篇:《春与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是聊天,内容是春天与夏天。教材的内容由一段文字和两幅图组成。文字说明了聊天的内容,两幅图片配有文文和龙龙画外音,告诉学生可以像文文和龙龙那样聊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交往,学会合作。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通过看、听、说、想等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春天与夏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与人聊天,与人沟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懂得如何与人聊天,与人沟通,并能在聊天中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以四季为背景的人们活动的情景录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到春天和夏天里感受一下这两个季节的美好。现在,就让我们奏响春天的交响曲,踏着夏天的主旋律走进春与夏吧!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大屏幕出示课件1)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想象自己徜徉在春与夏的怀抱中,此时的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然后说给同桌听,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说得很精彩。
刚才同学们互相谈话的方式就是聊天。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季节入手创设情境,把课本上的文字符号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激发学生聊天的兴趣。)
二、自读提示,明确聊天内容
1.(大屏幕出示课件2)学生借助拼音读提示。
2.讨论聊天内容。
3.(大屏幕出示课件3)让学生知道怎样聊天,怎样与人沟通。
4.同桌间自由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春天与夏天的资料,并选出几名学生说说春天与夏天的特点。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从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学生的视野,走进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了解春与夏的特点,为聊天作准备。)
5.师生共同总结聊天的要求。
(1)抓住季节的特点。
(2)说明白、说具体。
(3)讲礼貌。
(4)有表达的信心。
(5)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总结一条板书一条。
三、聊天练习
1.自由练说。
同桌聊天,谈谈自己喜欢的季节。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其中的一个季节就可以。
2.学生自由组合,尽情聊天。教师可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聊天。
(学生对春与夏的特点了解应该是多元的。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体验,深入感悟生活。)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1.分小组聊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2.评价可以从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理有据,是否符合聊天要求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练习
1.(大屏幕出示课件4),现在我们来聊聊除了春夏之外,你还喜欢哪个季节。
2.布置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和家长聊聊,看他们
喜欢哪个季节。
(用课件引导学生对四季知识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交流与四季有关的话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散思维的好习惯,让学生张扬个性,发展个性。)
第五篇:《夏》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涵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 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