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

时间:2019-05-12 18:3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

第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

博厚中学 龙继生

目标教学的核心思想建立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为掌握而学”的基础上,即为掌握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而教的思想。实际上,在实施语文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往往存在误区。例如:当组织学生讨论时,一些教师往往不是从“启发学生现疑点”入手,而更多的是表现为“暗示学生答案之所在”,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问学生答,气氛仿佛很活跃,但这种“活跃”显然只是表面上的,学生思维并没有被激活,思维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其创新意识及主动性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肯定目标教学模式的同时,有必要对其具体运用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目标教学优势,实现有效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一、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设定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关注学情,转变“唯本”观念

以往的教学目标多数分为三大类:知识、能力、情感。这种划分方法是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这是一大进步。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以同一目标水平去要求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学生,必然难以兼顾两头,造成程度差的学生难于理解,而能力强的学生又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此种目标设定表面上似是面向全体 1 学生,本质上却是另一种形式的“一刀切”,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设定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关注学情,势在必行。

目标的分层设定要符合教学上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本人曾分三个层次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作者怎样叙说藤萝花的景象?

2、写藤萝花的景象与文章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什么关系呢?

3、在灿烂芳香的藤萝花中,作者为何加快脚步呢?三个问题逐层深入,先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为何在此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最后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文章的主题。这样逐层深入,让学生易于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勇于思索与创新的精神。

同时,目标教学的设定要关注学情,面向全体学生。“指导朗读并能背诵”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基础很差,学习兴趣不浓,即使采取指导朗读、反复带读等方法,也很难达到学生有兴趣地朗读和背诵的目的。而根据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唱流行歌曲的特点,我设定了“教学生学会唱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从而当场背诵本词”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实施中,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您们听过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吗?会唱吗?我觉得这首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为歌词的歌,旋律很优美,我已跟您们音乐老师提过建议了,她答应下节音乐课让你们合唱这首歌,同时也会叫一些同学开这首歌的‘个唱’喔!”,学生立即兴趣盎然地借助工具书或课文内的注释阅读全文,并自觉的朗读起来,之后,我再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清唱。整堂课气氛活 2 跃,学生读、背词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快就懂唱了,自然也就倒背如流。

其次,应该看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本是很难完成应完成的任务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可以说是先生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一项总结。这段话给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仅仅靠课本是不容易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的的,因为它毕竟不过是个“例子”。就如同数学课一样,学生只做例题还不够,他们需要以此类推,去演算大量的习题,才能真正掌握起运算的技能。语文也应如此。现在的教材编写得还是比较好的,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多数教师教学也很认真,努力吃透教材,并且在课时安排、教法选择、布置练习等各个环节上都下了功夫,但为什么语文课的质量就是提不高呢?其实,关键就在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只有“一”,没有“三”;这样如何“举”,又“反”什么?

学习语文要多读书,古今许多“学人”均有这方面的论述,大家耳熟能详。书记得多了,“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韩愈),表达能力也会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就不仅仅要把课本教好,让学生学好,而且必须要铺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应读其他各种读物。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读物,指导学生怎样去读。而现在的问题是学生课外读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相当多的学生几乎根本不读课外书。更使人优虑的是,从学生家庭到学校,以及社会舆论,往往把课本以外的书都视之为“闲书”,禁止学生去读。应该提倡学生多读书,这会不会在现在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这要 3 考虑怎样理解这个“负担”。学生的书包过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要分辨一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一些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作用不大的,甚至根本无关的东西,当然可以把它们请出去;而有益的、必要的读物,就不能笼统说成是“负担”,不适当地加以“减轻”。

不能仅仅靠课本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了,要转变“唯本”的观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开扩眼界,去拥抱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

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有效引导,强调学习过程的积累、构建、全面发展,转变“唯考”的观念

教师不能替代学生,也不可能在课堂中解决学生的一切疑问,所以,应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其自我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应依据预设目标创设良好的情境及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交流和探索,有利于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这样,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不少教师在提问时总是希望听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一些错误回答常有意无意地加以回避或忽略,这是典型的“重结果、经过程”的教学态度的反映,这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累、构建及全面发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而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他总说:“我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书本也没有,那‘标准’答案在哪呢?其实就在你们的脑子里,只要你打开思维、积极思索,你的回答就是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教师不急于评论,也不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只是积极引导、启迪,直至学生的理解、表达更全面、更准确、更深 4 刻。这样的课堂,无疑便是开放性课堂的典范;这样的教师,也无疑便是“放开”的教师的标榜。有意识地“放开”和“开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自觉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坐等答案,给学生的知识生成、积累提供有效帮助。

在教学中,教师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积极引导的同时,适当地“放飞”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这不仅避免了教师越俎代庖,毫无悬念地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错误做法,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一次作文教学,我让学生“变成”杨利伟,展开丰富想象和联想,描述太空美景,畅谈“游太空”感想,这不仅让学生领悟到“发挥想象和联想”是写作的重要手法,而且对宇航员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有了深切的体悟。

语文教学不拘泥于作品主题的赘述,就如数学学习不拘于方程式的识记一样,成功的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翅高飞,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时空,穿梭各领域。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常教常新,学生才会常学常乐。

现在的语文教育,仍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从进了中学的门,学生就挣扎于考试的泥潭中。高中的学生盯住了高考,初中的学生盯住了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讲练习也受着考试序列的制约,数不尽的各式各样的测试占据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把测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这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

考试并不是不应该的。必要的考试可让教师检查到教学中存在的 5 问题,可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绩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现在的问题是把考试绝对化了,考试压倒了一切。考试对教学的指挥作用不可低估,不仅教学围着考试转,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工作,社会舆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无一不是看其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录取比例。尽管三令五申不能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但至今仍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学校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读书就是为了考中,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刘国正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声疾呼:“跳出应试怪圈”,他希望语文教师“不围着考试指挥棒转,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基础扎实,就可以应万变。”他还呼吁“报刊应大讲应试教学之害”,“大力宣传按语文教学规律教学取得好成绩的先进经验”;建议“命题时,不仅考虑有利于筛选,而且要考虑有利于教师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他还希望“教学指导部门,要先有明确地认识,且要做学校领导的思想工作”。这是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切中时弊,相当中肯。

语文教师应审视时代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转变“唯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目标与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作为一项严肃的课题,形成共识,努力去做,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尺度,关注达成教学目标,转变“唯分”观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采用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积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首先,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和鼓励去对待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实事求是,才会达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的目的。

江苏省特级教师沈重予曾在报告中举了一则例子:一位毕业班的学生非常好动,上课时简直就没有一刻是定神的,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们都很头疼。于是班主任就把这位学生的妈妈叫到学校,告诉她这孩子有典型的多动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晚上放学回家,孩子的第一句话就问妈妈:“妈妈,老师怎么说我?”妈妈说:“老师说你的脑袋瓜挺聪明的,如果上课时你能有五分钟的时间在听讲的话,那你的成绩肯定会上来!”孩子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行,我一定能做到!”这位学生果然上课时开始定神了,逐步改掉了上课乱动的毛病,一开始只有几分钟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最后发展成整堂课都能保持认真听讲。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把孩子的妈妈叫到学校,这回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老师说这孩子的智力有问题,恐怕连毕业都困难,让家长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回家后,孩子又问他的妈妈老师怎么说他。妈妈说:“老师说你改掉了上课乱动的毛病,如果学习再努力一点的话,成绩肯定会上来!”孩子一听,非常高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果然上去了。临近升学考试了,老师又找来这位学生的妈妈,告诉她孩子的成绩的确是进步了,但最多只能考一个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绝对是没有任何希望了。回家后,孩子问妈妈今天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说:“老师说你进步太快了,都快赶上好学生了,说你考重点中学不成问题!”孩子听后,又非常高兴。后来,这孩子果真考上了重点中学,以后又考上了名牌大学,他坦率地说:“我知道我不聪明,是妈妈在鼓励我!”

显然,上面这则例子印证了新课标所指出的:“评价不是甄别和 7 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是要提倡构建评价的多元化尺度。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多元化尺度。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以名次的升降来衡量学习成绩的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呢?有一位班主任曾尝试对学生的成绩评价采取“比值”方法。每次考试后,他把本班第一名学生成绩的比值确定为一,其他学生则以自己的成绩除以第一名学生的成绩,所得的商即为该学生的比值。这种评价方法能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我评价。因为各班第一名的成绩一般都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因而学生考试成绩与第一名的比值,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他的进退。例如一名学生入学考试时,名次是第三十五名,期中考试降到第四十六名。家长知道后急忙找班主任,想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班主任将两次考试的比值拿了出来,第一次考试比值是0.84,第二次考试成绩尽管下降了十一个名次,但比值却上升到0.87,这说明该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下降,反而是进步了,家长这才放了心。可见,“比值”这一评价方法的使用,淡化了名次效应,使学生不用整天左顾右盼,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审视上,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同学们的追求。

增加其他评价,大力构建多元化评价尺度,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尽显青少年蓬勃的个性美,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行”。助人为乐,品质优秀的学生,可评为“德育标兵”;艺体、音美、摄影等方面有特别技能的,可评为“优秀特长生”;作业认真的可评为“作业标兵”;还有“礼仪标兵”、“劳动模范”、“优秀通讯员”等。

一次演讲评出最佳选手,一次球赛要评出最佳球员,一次辩论会要评出最佳辩手。这种评选活动随时随地都在实行。由于评价尺子的增加,人人都有被评为好学生的可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对于形成理想、增强自信心、增加信心产生了正面影响,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可见,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同时,让学生一次次走向成功,变得更加自信,就会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有效教学”理论上,专家就提出了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二是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三是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四是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果教师能够有效设定课堂教学目标,胸有成竹,那么在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有了“灵魂”,执行教学的过程也就不会迷失了“方向”。

第二篇:如何设定有效目标作业

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教学目标这只无形之“手”,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作用。同时,它也是检测最后教学效果的标准。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设定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师具体化、个性化的行为,但它必须有一定的依据。如上所述,教学目标受到上位教育目的、课程目标的制约,故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一般要求,因为课程标准是法定的课程文件,它规定着学科内的刚性目标和要求。但由于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它需要细化为教学目标才能进行实际操作。

2.教学目标多维化

传统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忽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冷落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重事实性知识,轻方法性知识和伦理性知识。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现了发展性教学的内涵。

3.教学目标层次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取得教学实效,教学目标必须层次化。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许多个方面,如:小学、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不同阶段之间,必修与选修之间,活动、课时、单元之间,甚至课堂中各个教学内容之间,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都应有明显的分层要求。

4.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构成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和动态变化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教学形态,导致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与这种动态性和差异性相适应,教学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5.教学目标的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任务,也为了方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仁爱版八年级上

Unit 2Keeping Healthy

Topic 1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Section A

1学习新单词和词组:toothache, dentist, have a cold, cough, take a rest, fever, flu, headache, at night, coffee, tea, plenty, plenty of, life

2学习一些实用句子:

(1)I have a toothache.(2)I’m sorry to hear that.(3)I have a bad cold.3学习提建议的句子:

(1)You should see a dentist.(2)You shouldn’t drink coffee or tea in the evening.4讨论关于生活中疾病的问题。

5学会如何表达积极的情感并且给病人以建议。

第一步复习

通过谈论奥运会进入本单元话题,引出本节课的部分单词。

第二步呈现

通过师生对话及听力活动,呈现1a内容,学习部分生词与短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三步巩固

通过比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步练习

通过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五步综合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三篇: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知学导练”模式之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好比汽车的方向盘,飞机的导航仪,是一节课的起点,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

教学目标如此重要,设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要通观全局,前后勾连

不但要考虑学科课程目标,本课时在这册教科书中的位置,在本单元中的位置,还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以及通过上课可能达到的高度。

上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时,我这样设定教学目标:

1、文本解读:全文共84个字,却用10个字交代了明确的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们可以借助写作背景还原作品语境,理解作品,学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从写作方法上可以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融情于景、于议的方法;领会“写月不见月”的写景妙处。从文本内容上学习作者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清高孤洁的人格,体会作者即出世又入世的思想。但我认为这篇散文最独特的地方,也就是流传千古的原因是:文章短小,但主题深远。在我国,文章本来是载道的,诗歌是言志的,词才是抒情的。散文和诗歌主题都比较明确,词的意义比较幽微。很明显这篇散文作者借鉴了词的创作方法,用短小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感情。

2、教材解读:《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7课《短文两篇》的一篇,另一篇是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本单元入选的诗文,大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歌咏大自然的名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单元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外,同时,要培养八年级学生感受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课后有这样一道作业题:“两篇所写的都是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制定目标时同样值得我们注意。

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常识,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自己疏通文意。学生也已掌握了一些解读文本的方法,比如批注法、知人论世法、语码解读法。本文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文字浅显但主题深远。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掌握文言词语“户”、“念”、“遂”、“至”、“但”,能正确翻译全文。(教学重点)

2.通过品读文字学习本文融情于叙、景、议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理解作者超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清高孤洁的人格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3.通过本文的学习,读引读资料,从苏轼的人生态度中汲取营养,学习一种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办法。

二、要少而精,具有整合性。

课程改革后,强调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一些教师把三个维度理解成了三块、三种类型,因此把教学目标设计成如下的形式: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会写“自”、“己”、“东”、“西”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认识偏旁学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学字头的字。(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6)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仿编、续编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这位老师设计的目标,条目太多,不利于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统一、整合的实现,也不利于评估。其实,三维目标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因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起的。

以上教学目标可整合为:

1.利用游戏、体验识字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生字,并做到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2、通过仿编、续编或创编的方法,至少能用3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并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

三、要表述清晰,具有可测性。

台湾学者郭玉生认为,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方式和情境、行为结果等因素。

行为主体——指谁来完成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是指学生(一般可省略),必要时也可以借助教学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如教师、其他同学)的辅助来完成。

行为方式和情境——指为达成“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的教学预期,师生双方需要作出的行为或必须具备的教学情景或教学条件。通常以行为动词叙写,如“感受、体验、探索、预测、猜想、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

行为结果——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所要获取的效果。即“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表述教学目标要做到:

1、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中的变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尽量少用“指导”、“培养”、“教育”等词来陈述。这些词语都表示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行为。陈述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是不同的。前者是检查教师做和没做,后者是检查学生会不会做,能不能做。用“指导”、“培养”、“教育”等教师行为的词语陈述教学目标的话,即便教师做了,学生方面“会不会”、“能不能”还是一个未知数。教学目标强调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行为发生了与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2、从可检测的角度去表述,操作性要强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是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理解”、“领会”这一类含混不清的词语。如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如说“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好是直截了当点明学会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背诵哪段话、围绕某个意思写几句话或一段话等等。

例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就太模糊,应改为“提供报上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百分之八十五的句子正确。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也是一门大学问。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明确、恰当、具体、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环节的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第四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庄扶中学 徐香玲

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营造和谐、积极上进的教研氛围。要让学生“动”,教师就得先“动”。

如上好开学第一课,告诉学生我是谁?语文是一门怎样性质的课程?如何学好语文?等等。每堂课尽可能做到准备有效、练习有效。

课前的有效准备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清晰和简明,内容适量和适度。

预习课:积累字词、读懂文本、品析文本、小创作、质疑或设计题目。

展示课:抽测(学情预设、解决方案)、精讲、讨论、展示(学情预设、解决方案、专题分析、知识补充)、穿插巩固、检测。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课堂的有效组织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的有效练习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可以分层设计题目。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我认为认真研读文本,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还要有所创建,要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信息,开发别人看不到的有效资源。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会怎样学,对于一篇课文,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读懂些什么,会获得什么,哪些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哪些地方的学习需要帮助等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石壕吏》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之后抛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室中更无人”和“惟有乳下孙”是否矛盾?你怎么理解?②老妇人的话是一口气说完的吗?还有谁在听她诉说?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教师挖掘出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两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多给学生看书、读书的时间。

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语文课要贯穿听书读写四种能力,不能只有问题、习题,要重视朗读教学。不能让政治与活动唱主角,要重视对文本的悟读、分析。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散文就要以情动人,说明文就要弄清写作顺序、说明方法。

要让学生动,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要让学生动,必须让学生在静下心来思;在充分“学”和“思”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大胆地“动”起来。

以学为主,师生互动、教辅结合、优差并重。

学案要注重落实、蓝笔做红笔更正。教师检查落实。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小组帮扶,小班制教学。

此外,应注意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个性阅读。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教师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发现和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敢于表达,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第五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浅谈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浅谈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是低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无奈与痛苦, 虽然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有时甚至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更后悔自己选择了当一名语文教师。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于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对语文的有效教学有以下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备好课。

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的方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度适宜,太高太低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严格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还要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外,还要兼顾优等生和差等生,给他们额外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过去,我们老师备课一向离不开教参,但是许多教参已经不适应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许多标榜“新课标教学设计”的教学参考书,其出发点仍然是“教教材”,仍然是侧重教学的结果,而新课标侧重的是过程与方法,需要的是“用教材教”。另外要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速度、要效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保证教学知识含量多,教学密度大,做到丰富、多层而有效。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教学方式,分清轻重,向课堂要效率,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快教学节奏,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做到精讲精练,点到为止。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

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管什么课都设计成“整体感知——选点读析——拓展迁移——评价运用”,千篇一律。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严重影响了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组织课堂教学,要以所授“知识点”为线索,密切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温故”到“知新”,自然形成知识的迁移,可以采用单元的整体教学,也可以是比较教学,做到课堂的丰富多样。

新授课是学生由旧及新,接受新知识的载体,所以我们要以授“点”为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复习课更应该是以复习和巩固“点”为主,可以说是课堂效率的一个杀手锏。我尝试了这样的环节:考点解读——知识归纳——巩固反馈。在教师解读完考点之后,要让学生自由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制作出知识点

二、从学生需要传授知识技能。

罗彻斯特大学的教授爱德华·德赛发现:“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本身是值得去从事的,他们才能真正把它视为己任。”我们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受用的角度,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实现自己理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角度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就会认为这些知识技能是值得学习的,学生有了这种动机,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变被动为主动。

举个例子。文言文不少学生不爱学习,认为很难且比较枯燥。我们可以把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文章给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兴趣就会增加。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引导学生说:“在生活中,你们发现没有,同样一个道理,有的人说了对方会欣然接受,有的人说了会大动肝火,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说:“有的人会说话,有的人不会说话。”教师乘势利导:“会说对每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有‘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说法。如今市场竞争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具备会推销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会说。同学们,你想让别人欣然接受你的建议和请求吗?那么请认真研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一讲学生对课文就比较重视了。

三、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我曾十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自认为效果不错。但有一次,我在批改周记本时,看到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这样写道:“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但我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我对语文课太失望了。”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的确,我在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同时,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对优等生缺乏必要的指导。发现问题,我及时采取了措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们都有收获。课上精心设计问题,难易搭配;课下布置弹性作业(难度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比如为优等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向他们推荐经典作品,并要求他们写下阅读笔记。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应不同,让他们都有收获,这是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的一个关键。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国内外也有大量事实证明: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而在批评、斥责中长大的孩子则充满自卑。

有人这样说:“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陶冶学生读书的情操。” 于漪曾说过: “上一堂课,就和写一篇文章一样,好课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老师的智慧,学生的闪光点,有读写听说的结合,同时课一定有节奏,要有张有驰,张驰结合,起伏有致,疏密有节,有时训练密度要很大,有时要缓解一点,这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青少年的自控力是不可能45分钟始终全神贯注的,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节奏的一浪推一浪的组织教学内容。”可见,语文的高效必须有教师与学生的密切合作,教师激情投入,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

诚如是,假如学生的兴趣都被我们语文老师激发出来了,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何愁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行。

下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获省一等奖)2010.4.2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现代......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分类及意义 陆云 《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目标管理体系设计》论文* * * 一、初中语文目标教学的宏观结构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基于以上学习心得,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初探初中语文专题的有效教学

    初探初中语文专题的有效教学 摘要:苏教版初中语文的一大亮点——专题,是一种全新的形式,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专题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呢?这就需要对专题进行开发和有效利......

    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范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目前全面推行了新课程改革,以教育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有效性是现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简要论述在教学......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2010-01-21 08:45:55|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学校领导的大力......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济宁十一中 林文利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基于以上学习心......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 要:本文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