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斑羚飞度 1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详略有序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描述生动形象的写法,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唤醒人性的良知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理解课文主旨。2.难点:学习课文详略恰当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听过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更用你的心来聆听老师的朗读。教师配乐朗读。朗读完毕停顿30秒,然后讲述:同学们,这个故事太沉重了,沉重的让我们难以承受,沉重的令我们窒息。一群老斑羚,在生命的悬崖上,在生死的抉择中,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以生命做桥墩,心甘情愿的选择了死亡,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文章所示的斑羚飞渡的四个过程——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合作探究,一人主述,其他人补充)(同时展示多媒体直观画面的课件,加强形象感知)(指导: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
(四)、研读与赏析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一片惊慌,胡乱蹿跳。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2、斑羚群遇到了什么样进退维谷的绝境? 斑羚群被狩猎队和猎狗追赶,它们被逼上了戛洛山的伤心崖,面前是6米宽的山涧,而他们只能跳4—5米。前有跳越不过的宽谷,后有追兵,斑羚群就是面对这样的进退维谷的绝境。
3、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4、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5、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五)、体验反思
一、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或许有些学生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引导点拨:同学们谈得很好,在动物世界中有真情、有奉献,我们人类汗颜之余,不免反思,当父母为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在这里我想再为同学们讲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二、教师总结:是啊,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故事,故事里时时刻刻都在演绎着生活的哲理,让我们从故事中学会感悟,从生活中学会经验吧。今天的作业是:
(六)、布置作业:
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味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本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从文章结构脉络上分析,再次体会作者塑造斑羚形象的意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一群斑羚飞渡了伤心崖,体会了动物间那种令人震撼的悲壮与浓情,这节课我们仍将追随着斑羚们的足迹,进一步去感受、去体会,使我们心中的动物形象更加凄美、更加灿烂。
二、出示课时目标
三、研读赏析 前面我们主要分析了文中的一段场面描写,其实文章给我们的震撼绝不止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来品味内容吧。(大屏幕投出下面内容)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3.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什么角色?怎么评价这种角色? 4.我们应当在斑羚身上学到什么?
5、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教师小结:
1、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伤心崖的情况,这一段内容的介绍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如果太宽,即使老斑羚作出牺牲,年轻的斑羚也不能获救;如果太窄,那么每只斑羚都可以飞渡,也就没有下文悲壮感人的情节发生了。
2、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3、充当的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则是轻视它们,任意屠杀它们,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4、学习斑羚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那种临危不乱的勇气,那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那种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四、体验反思
本文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文章也赞扬了头羊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在顺利完成自救的过程之后,又从容赴死。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讨论情况)
五、小结: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在镰刀头羊的组织下,用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终于飞渡成功,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确实,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本文的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六、布置作业:
文章学完了,同学们的感触一定很深,想说的话一定很多,那就让我们把这些感触写出来吧。请以《生命——读〈斑羚飞渡〉有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斑羚飞渡 起因;猎人追杀 逃到崖边
经过:陷入绝境 组织飞渡
结果:飞渡成功 赢得生存 镰刀头羊行动
巡视悬崖 制止危险 指挥飞渡 仰天哀鸣 沉郁吼叫 悲怆轻咩 4
第二篇:《斑羚飞度》教学设计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文安县董村管区中学
王云芬
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又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可指导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跨学科专题活动。它的选材非常好,有如下特点:
(1)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的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2)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复述文章重点内容
2、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
3、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唤醒人性的良知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男女生分别朗读,圈点重点词语,正音正字,熟悉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悟:
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文章所示的斑羚飞渡的四个过程——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合作探究,一人主述,其他人补充)(同时展示多媒体直观画面的课件,加强形象感知)(指导: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
三、问题研究:(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1、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2、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3.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4、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意在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点。)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四、布置作业:
1、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课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
3、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4、思考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述: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复述。指导: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其他同学评议。
(配以多媒体动画课件,让学生重温课文重点内容,为下面的思考探究讨论做好准备)
参考答案: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二、合作探究,问题研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1.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幻灯片展示)
“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2、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有何感悟?(幻灯片展示图片)
提示:可以多角度思考,言之有据就行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明确总结: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精神、团队精神、聪明智慧、大无畏的勇气、生命的尊严、生存权利的渴求、善待生命……
3、是否能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请讲述给同学们听。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幻灯片展示)
A、弱小的蚂蚁可以在火球面前滚抱成团,死里逃生
B、青藏高原藏羚羊面临毁灭和绝种的危险……
C、《动物世界》的拍摄者金·沃尔哈特曾说过:“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4、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幻灯片展示)
A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敢于自救和善于自救。(洪水、地震、干旱……)
B人类在社会灾害面前敢于反抗不怕牺牲。(反抗暴政的起义;革命先烈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牺牲生命……)
C在意外事故面前勇于自我牺牲……
5、人类和动物身上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幻灯片展示)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再肆意捕杀猎物那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动物的凶残,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6、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幻灯片展示)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所找的资料,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评议。解题要点:
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作为人类的一员,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7、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讲的?包括不理解的想质疑的问题,或者是已经理解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没人谈到的?
8、如果没有学生质疑,教师向学生质疑:----
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学生讨论,发言解答,教师指导)
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三、拓展延伸
了解我国濒危物种,想想我们该如何对待大自然的生物?就此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教学反思: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发放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
课堂上,对字词趁热打铁的处理,感觉还是比较有效的,在读课文时没有出现读错的地方。环节三,同学们各抒己见,而且各有道理,课堂气氛活跃。看得出,他们真是有所悟。环节四,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两名同学作了展示,很精彩,讲的故事很感人,赢得了掌声。但环节一和环节二在进行中发现有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地方。环节一中,要求是“复述”,两名同学都是在简略地概括,第三名同学作了较详细的复述,但感觉不够生动。由此可见,应该向同学们讲清楚“概括”和“复述”的区别,再者,“生动”一要求似乎太高,太理想化,以后应该仔细分析学情,以免造成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环节二中,感觉没有很好地落实到语言的品析,而更多的是通过一个句子或词语在谈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让学生谈之前应该出示示例,在一开始为学生铺好路,回答时就不会走偏了。
这节课上,同学们活动很踊跃,对问题探究也很到位,除了细节地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本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三篇:《斑羚飞度》教学设计
(二)难点: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讲述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迁徙抱团变成球体滚动使种族生命得以延续的故事,导入课题。
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蚂蚁纷纷聚集起来,抱成一个黑色的大球,从山上滚下来,冲向火海,当经过火海的时候,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在球外面的蚂蚁都被火焰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然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冲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的震撼了,这群蚂蚁生得艰难,死得辉煌。在动物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感到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的世界,去聆听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斑羚飞渡》!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亭子间,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村寨插队落户,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2年到当地山区小学当教员。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
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世人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他的代表作品有:《圣火》、《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等。
(三)关于斑羚知识:
斑羚,也称青羊、山羊。颌下无须,喉部有一块白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指导]:概述的要素是情节及因果关系。好的概述,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又能引发听者的兴趣与欲望,期待着对故事更深透更真切地了解。
讨论并归纳: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二)理清文章脉络
1、斑羚飞渡历经的过程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峰回路转(一线生机)——斑羚飞渡(从容一跃)——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2、给文章分层次
飞渡前:被逼伤心崖——身陷绝境
飞渡时:老垫小飞渡——脱离险境
飞渡后:只剩头羊——走向彩虹
三、研读课文,探讨问题
问题1:阅读1-2自然段,分析:斑羚羊身陷什么样进退维谷的绝境?这两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
问题2:阅读4-8自然段,分析:在斑羚群体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采取了哪些行动?抓住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它哪些美德?
(反思:抓住镰刀头羊三次叫声的不同来分析。)
明确:采用了外形、动作、神态、叫声四种描写方法;表现了它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危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等美德。
问题3:选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次主要写到彩虹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一次:渲染一种神秘的色彩,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第二次:烘托飞渡的气氛,渲染飞渡的悲壮美;第三次: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问题4: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里的灿烂仅指彩虹吗?
明确:不是仅指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问题5:课文第11段中写道:“和那道彩虹平行,又驾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是“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明确: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四、总结扩展,渗透法制
(一)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不止一次的想起 莎士比亚在他的《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著名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为了种族的生存,老斑羚选择了死亡;老斑羚用死亡为年轻斑羚搭起了生存的桥梁,在人类的历史上,也有许多人为了民族,为了人类的明天毅然选择了死亡。而今天,人们又面对新的选择:如果人类忽视了动物的生存的权利,那么,等待他们的也是死亡。本文描写的斑羚的悲剧是被尊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造成的,在本文中“人”充当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作者批判了人类的这种侵害行为,引发人们深思。
同学们: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二)人的这种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是否合法?我们来看下列法律的规定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九条: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二十一条: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毒药、炸药进行猎捕。猎枪及弹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五、作业
假如你是即将牺牲的老斑羚,你会对年轻斑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生还了的年轻斑羚中的一只,你有何感想?
假如你是狩猎队当中的一员,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假如你就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你打算怎样生动讲述这个故事? „„
请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全文结构:
1---4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5---8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
9---15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
16---17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法律常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刑法》。
方式:踏板 场面:凄美结果:无悔 跳跃 悲壮
新生
第四篇:《斑羚飞度》教学设计
《斑羚飞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图画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的极好的典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发学生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过程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斑羚的精神。教学难点
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讲故事导入: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 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一个同样令人悲壮感人的关于斑羚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2、简介作者(学生完成)
二、整体感知
欣赏《斑羚飞渡》视频,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按要求进行故事情节复述。(准备2分钟时间)
飞渡前(身陷绝境)——飞渡(一跳失败、母羚绝望、分成两拔、斑羚渡飞)——飞渡后(走向彩虹)
三、自主研讨
1、在这六个环节中,你觉得课文哪个环节写得最生动、最精彩?并请找出有关段落。(“斑羚飞渡”)
2、斑羚是如何飞渡的呢?请学生领读“斑羚飞渡”段落,其他同学在文中圈出半大斑羚和老斑羚飞渡的动词加以回答。
(走、退、飞奔、起跑、跃、跳、钩、蹿跃、猛蹬、起跳、坠落、落)
3、细读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面对这群死亡飞渡的斑羚羊,特别是老羚羊和镰刀头羊,你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呢?请用“这是一群(只)的斑羚,我从文中 句子可以看出”句式回答。
教师总结斑羚精神: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勇于牺牲、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关爱后辈。
第一课时
四、体验反思
沈石溪曾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
1、那么下面请大家看一个人类面对生与死的资料,与动物斑羚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说吗?
出示资料: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失火,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孩子们及他们的老师在一个大礼堂里开会,不幸发
生火灾,结果烧死的是孩子和深爱孩子的老师。各级领导捷足先登全部脱险。„„在紧要关头,有人大叫一声:“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同志先走”,而这些领导同志还真的先走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而领导无一人受伤。
2、看了这资料,我们年青的一代,要从这群斑羚身上学些什么东西呢?
(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
教师总结:确实,作为人类的我们,面对生命,应让生命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3、思考:斑羚飞渡这一悲剧是谁造成的?(人)
4、是啊,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请用心感受这些画面,然后思考:从人类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屏幕显示:人破坏动物,破坏自然的资料)(板书:珍视生命,保护动物)
5、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或者提出不懂之处)课堂小结
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真心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希望斑羚们今天的悲局不再重演,最后把《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送给大家,来结束今天的课。
“所有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学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公益广告。附板书设计:
从斑羚身上——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 斑羚飞渡
从人类身上——珍视生命,保护动物
第五篇:《斑羚飞度
斑羚飞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概述斑羚飞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爱与生命的主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重点
1、引导学生准确概述文章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美,让学生领会文章深刻的主题。
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动物小说作家。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他曾经这样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
三、字词积累
请同学们自查字典,为下列划线字注音。恍惚()()悲怆()肌腱()逞能()
甜腻()娴熟()戛洛()苍穹()镰刀()巡视()山涧()炫目()斑斓()磐石()对峙()湛蓝()
四、整体感知
1、看《斑羚飞渡》动画,看完动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形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注意提炼语言信息: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五、细读品味
1、细读课文,小组合作,从文中找出斑羚一共“咩”了几次?并结合上下文把“羚羊语”翻译出来。
2、齐读第9段,划出描写斑羚飞渡的动词,并体会斑羚飞渡过程的悲壮,完成下列任务。
(1)给斑羚飞渡起一个生动贴切的标题(例:感人至深的飞渡)
(2)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
示例: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老斑羚像。
老斑羚像。
3、感知升华(16、17)
再读第16、17段,明明是赴死,为什么说是“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六、拓展延伸
1、从动物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是谁把斑羚逼上了绝路,面对人类的暴行,你想说些什么?
3推荐阅读《刀疤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