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第1课 太公家教《节选》
教学目的:
一、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三、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二、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导语: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生平简介(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西周初为“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智勇双全。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2)汇报内容: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有疑责问,有教责受。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掉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3)注释:
束修:一捆(十条)肉乾,后来用以为给老师的财礼的名称,但这一礼物是菲薄的。译文: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那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4)师补充民间故事
4、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体会
5、师总结
6、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教后记:
第2课、《增广贤文》(节选)
一、经典回放: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页
六、活动广角:第6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记:
3《治家格言》教案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教后记:
第4课<<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教学过程:
导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古诗。诵读欣赏
(一)蝉 蝉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学生各抒己见)(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教后记:
第5课
画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跟读背诵《蝉》《咏萤》
三、教师解析,引导学生理解:
《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h;宋•郑思肖《画菊》并:靠,依傍。疏篱:稀疏的篱笆。赞颂了菊花宁可枯死枝头也不落地的独立、坚贞的品格,寄寓了决心斗争到底的民族气节。四:日积月累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五:拓展活动
梅兰竹菊
1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清•郑燮《兰》俗尘:庸俗的尘世。2友他在空谷,不喜见炎凉。愿吾后嗣子,婚媾结如兰。
清•郑燮《题兰》友:作朋友的意思。炎凉:气候的冷热,比喻人情势利。后嗣子:后代。婚媾:婚姻。
3春兰末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清•郑燮《盆兰》末了:花开尽了。呆:待。荣枯:盛衰。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前两句教人珍惜时光,后两句道出世事枯荣。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凌寒:冒着严寒。遥知:远远便知道。作者抒写自己坚贞的意志和品格。
六、学生背诵
七、你怎么理解的?还会背哪些有关的诗篇? 教后记:
第6课
题画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 丁卯)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兔„„ 生:我看见了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波荡漾„„ 生:我听见了潺潺流动的山泉唱着欢乐的歌儿„„ 生:我听见了山风的呼啸,大地的震撼„„ 生:我听见了牧童的笛声,知了的蝉鸣„„
生:我听见了岩石的回声,鸟儿的呢喃,花儿的呼吸„„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三)闻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四)悟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赏景„——有车马快递飞驰而过„
——有采药者前来惊扰——有诗人学者高声喧哗,谈诗论道——有姑娘小姐寻香采花„
3、换位思考:
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
4、感悟兰花品性
(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世喧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配乐个性朗读3、4句)
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
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赏兰竹之姿
2、听板桥之史
郑燮,30岁前以读书教书为主,康熙秀才,后卖画扬州,以活泼奔放,挺拔沉雄的笔墨,振聋发聩地反击了纯以临摹为能事的毫无生气的如意馆画派的靡靡颓风,革新画的意境,大胆创造。他文笔敏捷,心思高旷,诗文书画,几乎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扬州八怪”之首,39岁中雍正举人,44岁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济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为官十二载,看透官场黑暗,秉直清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恨不能填满普天饥债”。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卖画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节气的一生。
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
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次领略画中之诗,诗中之人吧!(美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
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
2、反馈交流,积累古诗。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
1、书法抄写本诗,并为之配画。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教后记:
第七课
鸡(节选)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
2.学习诚实守信的品德。唐·徐夤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二、教学内容
解析:鸡名列十二属相之一,厚厚的羽毛上长有美丽的花纹。它守时守信,唤来朝日:一声啼叫,送走黎明。诗人通过对鸡形象的描写,赞扬了一种诚实守信的品德。
诗人简介:徐夤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借咏史来反映社会现实,或以咏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拓展:
花鸭(节选)
杜甫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教后记:
第八课
五月五端午节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熟识端午节上民间的一些活动,了解一至二项简单的端午节活动的方法,如包粽子,撞蛋等,在体验性活动中,加深对这个节日的感受。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感受端午节浓郁的文化氛围,体验传统节日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瞧,(出示温瑞塘河图片)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就象一条纽带将温州市区和瑞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母亲河上年年都会有这样一幕:(出示划龙舟比赛录象)
2、师:这是每年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怎样使龙舟划的又快又好呢?
①两边人数;②指挥官;③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合作。④动作要一致、整齐。
3、师:还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团队精神,是吗?
瞧,我们每一大组不就象一条龙舟吗?今天就让我们这四条龙舟在齐心协力中走进端午,感受成功!(板书:端午节)
二、体验风俗,感受快乐
1、端午知识热身赛。举手抢答,答对者将龙舟向前划一格。
2、介绍粽子。
1)介绍包粽子的材料。
2)教师示范。课件显示过程:先将粽叶折成漏斗形,然手放入主料及内馅,最后折好粽叶绑好绳子。
3)学生操作。想不想试一试?就让我们进入包粽子大赛。宣布比赛规则。4)评比反馈。清点包出的粽子,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欣赏包出的粽子。
5)总结:瞧,只要你自己动手试一试,不管结果怎样,你都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3、撞蛋活动
1)师:刚才我们看了龙舟,又包了粽子,你觉得我们这个传统节日怎样?(很好玩)2)师:我们小孩子还有更好玩的活动呢,你知道是什么吗?撞蛋。那我们就来个撞蛋比赛。会玩吗?好,看哪条龙舟先推出自己的最佳选手,站到台前。3)采访冠军。谈谈感受。
4、其他风俗。还有哪些风俗?
三、介绍来历,提升内涵
1、你知道端午节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吗?生介绍。是啊,这些风俗都因为一个动人的故事。
2、介绍来历(课件)
3、听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4、介绍屈原。
5、端午节也在韩国流传开来,他们非常注重弘扬传统文化。2005年11月24日,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了自己的文化遗产。听了这则消息,你想说什么?
6、现在大家都在努力着,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纳入我国法定休假日。如果这个建议实现,端午节你想怎么过?
7、是啊,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也许今年的端午节你会注意到很多你往年没注意到的地方,会过得更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四、唱童谣
教后记:
第9课
中秋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知识。
2、学习节日绘画题材的表现方法。
3、在绘画活动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二、活动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远古文明的缩影,它展示着人民的传统习惯、风土民情、民族心理及宗教观念。“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人们抒发乡情的时候,人们都想在节日和家人见面,人月两团圆,这亦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性格特征,但对于小孩来说很少经历过生死离别,所以我又允许学生对其他节日进行描绘,甚至想象创造一个你的节日。
三、活动准备:
师生准备有关节日的资料,教师为每人准备一张作业纸,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有关中秋节的资料,教师归纳这种思乡之情我们称它为乡情,(二)、欣赏一些学生作品及夏家尔的《故乡》、陈逸飞的《双桥》。
1、照作品了解一些基本的构图:中心式构图、横式构图、S形构图、大小对比式构图。
2、了解画面色彩特点:抒情的蓝紫色使人回味、热烈的红黄色充满喜庆、绚丽的对比色使人精神振奋、丰富的协调色使人赏心悦目。
3、学生交流如何表现中秋节的画面,谈构思。
教师小结:可以画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物和活动。
(三)、哪些传统节日你比较熟悉?学生交流。
(四)、你认为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开发些什么节日?师生讨论。
(五)、学生作业:交流作品,评价作品。
教后记:
第10课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民俗风情的喜爱。
2、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生活、思想等状况,从而理解、关心、尊重老人,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尊老敬老的美德。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个性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敬老的文字、图片资料。
(2)联系敬老院有关领导,为学生作“尊老敬老”专题讲座。
(3)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并做好与位的联系工作,保证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2、学生准备
(1)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相关资料。
(2)整理各科教材中“尊老敬老”的图片、文章。
(3)收集有关“尊老敬老”的名言佳句及感人故事。
活动过程:
一、知恩(9.29——10.5国庆长假期间)
1、深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相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书店或上网搜集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完成好调查表。
4、写好一篇“我与爷爷奶奶比童年”习作。说说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将自己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做对比,比比谁的童年更难忘。
二、感恩()
1、利用升旗仪式讲话,使队员们深入了解重阳节。
2、利用晨会开展“重阳节感恩在行动”大讨论。
(1)组织学生交流假期期间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尊老敬老感人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我与爷爷奶奶比童年”习作。
(3)讨论我们明天九九重阳节该如何行动,并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谈谈活动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3、重阳节,落实“感恩行动”。
(1)为了全面掌握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组织学生探望敬老院老人,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2)请敬老院领导,为学生作“尊老敬老”专题讲座。
(3)学生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及时进行交流,师生共享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4)利用课余时间找合作伙伴,排练几个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节目,准备参加班级“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主题队会。
(5)学生制作“感恩卡”,开展“感恩卡”传递活动,把卡片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或邻居家的爷爷奶奶,力求把“感恩”意识及行为传播到家庭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6)散学后完成一件“感恩”行动:为爷爷奶奶献上一支歌,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搓搓手, 为爷爷奶奶叠被子,为爷爷奶奶盛饭洗碗,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为爷爷献上一杯茶,为奶奶梳梳头等。
教后记:
第11课
王羲之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羲之生活时代,通过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的墨迹,了解其书法特点。
2、知道《兰亭集序》的产生过程。
3、了解王羲之是怎样苦练书法,终成“中国书法第一人”的。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王羲之刻苦学习的精神。过程:
(一)简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二)作品: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
(三)《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教后记:
第12课
颜真卿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书法特点。
2、了解颜真卿其人其事和他的高尚品质。
3、学习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过程:
(一)简介:颜真卿(709-785年),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二)艺术: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三)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
2、祭侄文稿: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
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教后记:
第13课 柳公权练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及他的成就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对柳公权在书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他们的勤奋努力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唐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化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其中的一位。观看《唐代书法的录像》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柳公权的资料
3、全班汇报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柳公权的生平介绍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卒于任上。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2)柳公权作品的特色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为之动容。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3)师补充民间故事——《柳公权练字》(4)柳公权的著名作品
《李晟碑》 《玄秘塔碑》 《苻嶙碑》 《金刚经》 《神策军碑》
4、拓展
生写课本37页在空格里认真写字,看谁写得又正确有好看。
5、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体会
教后记:
第14课
天王送子图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盛唐书法家颜真卿及与欧颜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画圣”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著名音乐家、唐朝健舞和软舞、体育运动——马球和足球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及体育运动都有高度发展,尤其是书法及石窟艺术,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代。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方面都有哪些成就? 2.导入新课隋朝时期非但科技、文学等方面有光辉灿烂的成就,而且艺术和体育运动也有新的发展成就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3.讲授新课
1.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展子虔擅画人马、山水、台阁。相传他的人物画描法细致。画马立者有走动之势,卧者呈起跃之状。画山川远爱有咫尺千里之气概。他的代表作有《游春图》。
2.唐朝的阎立本和吴道子(板书)初唐时期的阎立本,其父兄都擅工艺、建筑和绘画,并且弛名隋唐之时。阎立本继承家学,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尤其精于肖像,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教后记:
第15课
《千里江山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代美术作品,是学生了解古代美术作品的表方法及艺术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欣赏中外小朋友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近一步了解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特点。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表现特点等 四.教学过程: 引入
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你们有谁见过《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你们细心看一看这作品都画了哪些内容? 2.欣赏课件。
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初步了解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
1.教师归纳,并介绍王希孟生平简介:
王希孟生是北宋画家。政和年间画院的学生,擅画山水,《千里江山图》长卷是他传下来的唯一作品,大约这图作品完成一、二年后这青年画家就死去了。2.赏折:(千里江山图)。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幅长卷中对绵延的山势、高峰峻岭„„。3.向学生简介什么是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用矿质颜料等。4.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冬泳》、《游泳比赛》《为好朋友画像》。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
4.提问:有谁见过冬天游泳场面?有谁会游泳或参加过游泳比赛? 1.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2.谈一谈游泳的感受。3.说一说,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4.分组讨论。
1.让学生自己总结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2.总结一下三幅小朋友的画是用形式进绘画的。小结:欣赏后对我国古代美术和小朋友的画有了一定了解。语言描述。教后记:
第16课 清明上诃图
教学目标:
1.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设问: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读后明确:
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
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
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2.设问:“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
明确: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3.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
(四)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教后记:
第二篇:传统文化教案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1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4、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背诵《三字经》
四、总结。
幼学琼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师生关系的称谓 2.教育学生尊重老师
二、重点难点 : 古代师生关系的称谓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程门立雪的故事导入,学生发表得出的感悟
二、学生分组讨论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比学生过於先生;
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谓弟子优於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是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就,曰仰沾时雨之化。
三、集体研究文意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比喻学生超越师;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形容弟子胜过师傅。未能进入先生之门正式拜师,称作「宫墙外望」;得到先生学问之真谛秘诀,谓之「衣钵真传」。
杨震博学明经,人称关西夫子;贺循精通礼仪,世谓当世儒宗。负笈千里,可见苏章求师之殷切;立雪程门,可知游酢、杨时敬重师长之程度。弟子称颂师长教导有方,说「如坐春风之中」;威谢老师栽培成就学业,说「仰沾时雨之化」
四、学生背诵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柘、鸠、喙、詨、堙”。
2、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化故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化故事。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化故事,学习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具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板书课题
2、介绍《三海经》,看注释
二、指导 朗读课文
三、解释课文
1、通过故事,我们知道了精卫鸟,那么这种鸟生活在什么地方
2、这种鸟外形有什么特点?叫声怎么样?“学生交流:形状
色彩
叫声
3、为什么有这样一种鸟呢?“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四、把全文连起来翻译
1、根据板书,说大意:
2、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1、请说说这个动人的故事。
2、请学生说说学了《精卫填海》的感想 :
语言的精练
想象的夸张
叙述的直接
节奏的明快
六、拓展延伸
1、小小的精卫到底能不能把大海填平呀?讨论
2、《精卫填海》是《三海经》中的一个小故事。《三海经》中的小故事很多,老师选了另外一则小故事请大家回去读一读。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二、讲授新课:
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学生讲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个任选其一讲一下)
通过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在炎黄时代,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板书)
禹为什么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呢?
因为他治水获得了成功。(板书)(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师适当补充。)
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3)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禹是“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他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神话传说。从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从尧舜“禅让”的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最后,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国家产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前进,“文明曙光”已从传说中透露出来了。
万世师表
教学目表
1.发现令人感动的生命现象。
2.发思想分享探讨生命感动的心得。
教学流程
一、指导阅读
二、影片欣赏--孔子传第一集
三、讨论
影片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哪一部份?
孔子的妈妈为什么要把剑还给孟皮?
(家业、名声是靠不住的,唯有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孔子的妈妈为什么要孔子拜师?
孔子如何听妈妈的话?
(观察、讨论、实践)
四、总结
孔子的母亲给孔子最好的,为他找最好的老师並且指引他努力的方向。而
孔子听懂妈妈的教悔,並且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净化化自己,难道然他的一生
经历坎坷,但他留下來的智慧却带给人类永恆的光明。心灵的提升是可以努力的,孔子的生命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人处世的准则——孔子语录
【教学目标】
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学习文中所阐述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等思想内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道德行为修养。
4、想想——深入思考,探究每则的意义,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5学习古人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为人处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品德修养,刻苦学习。
6、感受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孔子图象等资料。
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二、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多媒体镜头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3、快速记忆比赛。
练习背诵应当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基本原则,但限定时间的快速记忆训练也很重要。强记既有助于诵读习惯的养成,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记住注释里的话并促进领悟,格言体的文章尤其适合先背后讲。
比赛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竞赛,也可以男女生同学进行擂台赛,也可以进行表演式诵读,总之要让大多数学生体尝到诵读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讲前五则)
四、理解与感悟(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1)学了这四则,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五、小结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人。这节课我们粗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以谈出对里面的话的理解。
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
【教学目标】
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学习文中所阐述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等思想内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道德行为修养。
4、想想——深入思考,探究每则的意义,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5、感受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孟子》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流程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孟子》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学生的表演课本剧 “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介绍孟子及其《孟子》: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前372—前289)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该书反映了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千百年后,人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孟子的个性、情感和精神,看到一个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这正是《孟子》千百年来一直具有无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此过程中,孟子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孟子初到齐国,齐王以有病为托辞,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召见他,孟子也辞以疾,不去朝见。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仍然不去(《公孙丑下》),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表现出傲岸的个性,这说明,战国时期的士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孟子仕于齐,极力向齐宣王宣传自己的“仁政”理论,希望齐宣王推行“仁政”,让黎民百姓不饥不寒,从而实现天下大治。这种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藐视统治者,鄙视权势富贵,希望能够消除世乱,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热忱,是孟子游说诸侯的动机所在,也是孟子精神世界最具闪光点的方面。正是这种精神境界,才使他具有刚正不阿、大胆泼辣的个性特点。书中还记录了孟子和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论辩。在这些论辩中,孟子攻乎异端,感情毕露,有明晰的说理、逐层的批驳,层层进逼,气势逼人,也有偏激的言词、12 幽默的讽刺,甚至破口大骂,同样反映了孟子激越的情感和刚直的个性
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3、快速记忆比赛。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竞赛。(2)男女生同学进行擂台赛。(3)进行表演式诵读。让大多数学生体尝到诵读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四、理解与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1),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谈谈感想。(2)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粗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谈一谈出对里面的话的理解。
民本思想的先声———孟子格言
教学目标
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学习文中所阐述的道德观念、内省的修养方法、民本等思想内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道德行为修养。
4、学习古人的学习方古人为人处世的方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品德修养。
5、感受孟子子的光辉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孟子.》中的儒家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等资料。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二、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三、理解与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1)学了这篇课文,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何为“大丈夫”及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2)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五、熟读成诵,加深对孟子人格的了解。
六、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的资料,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于同学排练。
历仕三朝的贤相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知识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力目标: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
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晏子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晏子的资料,大家准备好了吗?
3、学生交流: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
晏子名婴,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晏子长相丑陋,身材矮小
„„
4、板书:使楚。“使”是什么意思呢,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使楚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二、整体感知
1、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概括出本文的故事内容。(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没有得逞反被取笑的故事,意思大体一致即可)
2、哪三次侮辱?(楚王让晏子钻狗洞、楚王嘲笑晏子不中用、楚王嘲笑齐国人没出息)
三、重点分析
(一)1、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大家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画出有关晏子的语句。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2、晏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答,教师顺势指导晏子语言中的巧妙:如果„„楚国就„„楚王就„„)
3、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这个句话呢?
4、真棒。感谢这位同学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晏子语言的魅力。
(二)1、晏子是如何应对的?找出有关语句。想一想晏子的话是什么意思。(上等;下等„„)
(三)、晏子见到楚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你能不能把《晏子使楚.》的故事完整地讲下来呢
?
四、你还知道那些晏子的故事?到课外书中搜集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能言善辩、自尊爱国的外交家——晏子。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勤奋学习,多加锻炼,长大了,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为我们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
教学目标:
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道德行为修养。
3、想想—深入思考,探究每则的意义,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名言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晏子春秋》中的思想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今本《晏子春秋》共8篇,分215章,每章记述一事。其中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居多。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或婉言讽劝,发人自省,表现了一位国家重臣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思想。此类篇章大多以记言为主,而略于记事。书中较富于文学意味的,是记述有关晏子行事的一些传说故事。如《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乞北郭骚米》、《晏子使楚》、《楚王欲辱晏子》、《晏子布衣栈车而朝》等,都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突出地表明晏子是一位临危不惧、忧国恤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大臣。章末多有“君子曰”,或者标举“仲尼”“墨翟”的言论,以表明编者对晏子言行的评赞。
二、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三、理解与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1)学了这五则,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2)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四、小结
讲了晏子的故事,读了晏子的名言,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在小组内讲一讲,互相交流一下对晏子的看法,然后写下来,好吗?
才华横溢的孔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孔融《临终诗》中里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孔子的性格刚正,强烈的爱国之情,曹操的凶残多疑,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2.难点:理解《临终诗》中的强烈的爱国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孔融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孔融的资料,大家准备好了吗?
3、学生交流:
讲述孔融的故事
4、板书:课题
才华横溢的孔融
二、整体感知
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3、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概括出本文的故事内容。(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你还知道那些孔融的故事?到课外书中搜集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能言善辩、自尊爱国的政治家——孔融。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勤奋学习,多加锻炼,长大了,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为我们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爱惜人才的孔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里表现出来的爱惜人才的特点。
2.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孔融的多才多艺,强烈的爱国之情,曹操的凶残多疑,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背诵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自学、讨论。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去认识一个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板书):孔融
学生交流:讲述孔融的故事
板书:课题
爱惜人才的孔融
二、整体感知
三、朗读与背诵
1、听读朗读录音,扫清语言障碍。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教师范读短文
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
四、学生对照译文自渎,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解释。
五、1、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概括出本文的故事内容。(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还知道那些晏子的故事?到课外书中搜集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能言善辩、爱惜人才——晏子。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勤奋学习,多加锻炼,长大了,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为我们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购物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五册28,29页(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 1 口算训练
师:看着大家这么《精神抖擞》,老师忍不住要出题考考大家,孩子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以小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卡片训练)300×2=
20×5=
23×3=
4×200=
24×2=
4×15=
13×4=
12×4=
《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 2 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板书)二
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请孩子们跟着我们的数学导游“小刺猬”一起去“购物”(板书)出示“购物”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一个书柜213元,一张桌子42元,一把椅子12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明口答,学生提的数学问题可能会很多,但老师注意朝乘法方面引导,但对于合理的数学表达应该予以肯定)
《你的表达清楚又流畅!他提的问题还和我们学习的乘法有关系呢,真是了不起!》
列式探索,解决问题
师:小刺猬提出这样的问题:买四把椅子需要多少元?能帮帮它吗? 生:能!
(1)请大家把这个数学情境(跟老师)完整的说一说:一把椅子12元,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学生重复读题)
(2)就是求:四个12元是多少?给大家1分钟列式。(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不在黑板上列式)
《老师在巡视时表扬学生,大家的智慧大门已经在慢慢的打开》(3)1分钟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后小组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方法。(4)全班交流算法,板书学生的算法: 生1
12+12+12+12=48 生2
12×4=48(竖式)
生3
10+10+10+10+2+2+2+2=48 生4
10×4=40 2×4=8 40+8=48 《看来孩子们都在积极的开动脑筋,人多力量大,咱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 师:咱们来看看小刺猬是怎么给钱的:
※多煤体课件出示人民币(给四种方法的小朋友贴小红花)3 小结优化算法
师有意识引导:孩子们,你觉得黑板上哪种方法跟小刺猬的方法相似呢?(第4种)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最好选择更简单的方法来做,其实啊,第四种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口算方法,当我们需要把我们心里想的方法写出来的时候就成了我们的第2种方法了,我们把这样竖着写的方法称作竖式计算法,用竖式计算时我们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晰明了:4个2元得8元,4个10元得40元。把小刺猬给钱的过程一眼就呈现出来了!
跟老师再来理解(重复)一下,但是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彩色粉笔强调)(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2)“×”,相当于等号的横线,要写在适当的位子
(3)从低位乘到高位,乘的哪一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师:更要注意的是,乘法和加法的竖式不一样,加法竖式是相同数位相加,而乘法是用个位的数依从低到高的顺序去想乘。师;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吗?(重复一次)3 独立练习
师:大家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将的竖式方法解决老师的这个问题:一个书柜213元,买两个书柜需要多少元?
生独立练习后比较两个竖式的不同之处得出:乘数的数位增多时就依次在数位上相乘。4 小结
师:孩子们,通过跟小刺猬去购物,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表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三
巩固,应用
让学生做29页“练一练”1—4题
1,2题让学生独立练习,反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3题要求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且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第三篇:传统文化教案
《百家姓》一 上课:第一周 主备人:蒋永民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节选片段。
2、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中有关姓氏的基本内容,并帮助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教学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2、这里有多少姓?
3、讲解《百家姓》
《百 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408个单姓,76个复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放在最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读 书人编的。宋朝的皇帝姓赵,“赵”姓便成为国姓。钱塘属江浙,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吴越王姓钱,“孙”是他的正妃的姓,“李”是南唐后主的姓。于是,“赵 钱孙李”便为头一句。后面的“周”、“吴”、“郑”、“王”等姓,都是当时达官显贵和受宠嫔妃的姓氏。
4、学习《百家姓》
(一)(1)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的名字。你想办法了解一下,与你同姓的那个名字,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以后再来聊聊
四、拓展活动学习姓氏中的特殊读音
五、做一做课下完成书后的做一做
《百家姓》一上课:第二周 主备人:蒋永民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百家姓》复姓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百家姓》中所涉及的有关姓氏内容。
2、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诵读甚至背诵《百家姓》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大家知道诸葛亮吗?诸葛亮复姓诸葛,你知道他的姓是怎么来的吗?读一读11页的日积月累。指名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复姓。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读懂重点句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1、看谁能背的过。
2、回家后查找《百家姓》全文。
《百家姓》一 上课:第四周 主备人:蒋永民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节选片段。
2、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中有关姓氏的基本内容,并帮助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教学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2、这里有多少姓?
3、讲解《百家姓》
《百 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408个单姓,76个复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放在最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读 书人编的。宋朝的皇帝姓赵,“赵”姓便成为国姓。钱塘属江浙,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吴越王姓钱,“孙”是他的正妃的姓,“李”是南唐后主的姓。于是,“赵 钱孙李”便为头一句。后面的“周”、“吴”、“郑”、“王”等姓,都是当时达官显贵和受宠嫔妃的姓氏。
4、学习《百家姓》
(一)(1)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3)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的名字。你想办法了解一下,与你同姓的那个名字,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以后再来聊聊
四、拓展活动
学习姓氏中的特殊读音
五、做一做
课下完成书后的做一做
第四篇:传统文化教案
《精卫填海》
总第6课时
教学时间:2010.10.22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挂图、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第五篇: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
“高效课堂”教“学”案
孟
店
小
学
年级:四年级
姓名:赵万生 二0一五年三月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一、唐诗
1、南园十三首)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1课时
时间:2015、3、9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受。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谈感受。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2、无题)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2课时
时间:2015、3、16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谈感受。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
A、《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B、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3、问刘十九)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 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3课时
时间:2015、3、23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谈感受。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过这首诗。
B、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C、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4、塞上吹吹笛)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4课时
时间:2015、3、30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古诗。
B、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C、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5、走马----西征)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5课时
时间:2015、4、7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古诗。
B、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宋词:
1、生查子)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6课时
时间:2014、3、24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欧阳修。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词。
B、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C、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2、望江南.超然台作)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7课时
时间:2014、3、3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苏轼。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词。
B、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C、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8课时
时间:2014、4、7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辛弃疾。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词。
B、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C、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4、诉衷情)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9课时
时间:2014、4、14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陆游。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词。
B、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C、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5、扬州慢)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10课时
时间:2014、4、2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姜夔。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词。
B、欣赏《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C、背诵。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元曲:
1、寿阳曲•渔村夕照)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11课时
时间:2014、4、28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马致远。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曲子。B、欣赏《天净沙•秋思》。C、背诵。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一 课时序号:第12课时
时间:2014、5、5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南仙吕傍妆台•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经典回放。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学生了解李开先。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A、背诵这首曲子。
B、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c、背诵。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小学“高效课堂”(二单元:人物长廊:
4、蔡文姬)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二 课时序号:第1课时
时间:2014、5、12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蔡文姬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阅读人物剪影。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蔡文姬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活动广角。
A、与同组的同学说说蔡文姬是怎样写作《悲愤诗》的? B、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蔡文姬的书,领略她的优秀品质吧!C、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蔡文姬的故事。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5、陶渊明)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二 课时序号:第2课时
时间:2014、5、19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陶渊明是怎样辞官归隐的的?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让我们再去读一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领
略他的优秀品质吧!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了解陶渊明作品的成就。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6、李白)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二 课时序号:第3课时
时间:2014、5、26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白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
识。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白是怎样上当的?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有感情的朗读《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7、杜甫)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二
课时序号:第4课时
时间:2013、12、30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杜甫诗《客至》,体会杜甫的性格特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杜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
识。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杜甫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1)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2)了解杜甫草堂。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第三单元:
1、孔府)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孔府。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
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
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
孔子而叹之》。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
诗歌语言的?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1)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2)了解杜甫草堂。
(3)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2、孔林)-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孔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阅读诗画揽胜。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A、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B、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3、孔庙)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孔庙。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A、仔细看教科书第58至59页图,读下面的文字,你能理解图和文的关系吗?
B、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庙的典故。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1、长江之歌)-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1、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学唱《长江之歌》。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2、巴山蜀水)-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2、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 陈子昂)、《上三峡》(唐 李白)。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欣赏陈毅诗句。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A、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B、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C、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3、古楚风光)-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2、日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背诵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A、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4、吴越音韵)-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三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2、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 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第四单元:
1、字谜)-教(学)案
学校:孟店
年级:四
姓名:赵万生
科目:传统文化 单元:四
课时序号:第一课时
时间:2013、12、日
五、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参照译文,理解古诗,了解是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教法: 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感知诗的语言美。
2、学法: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三、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猜两个谜语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潘 何)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
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试猜字谜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点水蜻蜓款款飞(汗)驴高栏低(骗)
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搜集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
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7、T台秀场――――交流收获
小组内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