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枫桥夜泊(学习单)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中4个生字,“愁”字只识不写。2.理解“泊”“姑苏”,说出“对”在诗句中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韵味,背诵全诗。
4.展开想象,体会诗中描绘的夜泊图景和诗人的愁情,感受经典。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呈现的图景。教学难点:
在描绘景色时感受诗人的愁情。教学过程:
一.理解诗题,了解诗人。1.理解诗题。
(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2)理解题目的意思吗?(3)题目中的“枫桥”(画)“夜”(画)“泊”(画)分别点明的地点、时间、事件。
2.了解诗人。
(1)是谁,在夜晚的枫桥边停船靠岸?(板书:张继)(2)我要把诗人画在哪里?
(3)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继?(PPT出示,推荐一个学生读)二.朗读诗歌,读出韵味。1.齐读。
2.古诗,我们要读出节奏,七言诗可以按照4-3来停顿。(1)自己试着读一读。(2)指名读。
3.要想读出诗的韵味,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好句末的平声字,“天”“眠”“船”我们要读得长一些。
(1)霜满天—— 对愁眠—— 到客船——(2)齐读。
三.赏夜泊图,体会愁情。1.圈景,画景。
(1)这首诗同学们读了好几遍,不知道你在读的时候,眼前有没有出现“枫桥夜泊”的画面?画之前,我们要找到“景”,请你默读古诗,圈出诗中所写的景物。
(2)这些景物,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画下来吗?哪个是不能画的?(师根据学生回答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完成简笔画)
(3)诗中的景物,有的是诗人所见,有的是诗人所闻,有的是诗人所感。2.说景,悟情。
(1)我们画了一幅简单的《枫桥夜泊图》,你能不能把这幅图写出来?请你拿出学习单,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月亮
,乌鸦
,空气中
。江边的枫树
,渔船上的灯火
。这个充满寒意的半夜。(2)交流:这些景物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3)为什么这些景物会给大家带来这些感觉?因为景物也会说话,景物说出了诗人的心情。(板书:愁)诗人因为愁,能不能眠?诗人与愁相伴啊。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伴”的意思?“对愁眠”就是“伴着愁思不能入眠”。从天上到地上,从江边到江面,从远远地姑苏城外到身处的客船之上,都是愁啊。诗人,被愁包着,被愁裹着。这确实是一首写愁的千古名诗。3.说愁,读愁。
(1)你有愁吗?说说你的愁。
(2)李老师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带有“愁”字的诗句,竟有三千多页。我选了其中的三句,我们一起读一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漂泊在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流不尽,愁也没有尽头。但我们希望寒山寺的钟声能为张继解愁,因为寺庙钟声可以“清烦恼、长智慧”。)4.背诗。四.作业 1.背诵古诗。2.完成诗配画。
《枫桥夜泊》学习单
一.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月亮
,乌鸦
,空气中
。江边的枫树
,渔船上的灯火
。这个充满寒意的半夜。
二.诗配画。
第二篇:浅谈《枫桥夜泊》
浅谈《枫桥夜泊》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是张继进京赶考回来,路过寒山寺时所写,所谓千古名诗。
今天看到小学课本上是这样解释的: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霜满天,对着江边的枫树因忧愁而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钟声传到我的客船上。
所谓诗言志,一首诗必然蕴含有作者当时的感情,这首诗也的的确确反应了张继当时郁闷的心情,但不是这样表达的。
像这样的四句诗,一般前两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真正表达作者情怀的都落在第四句上。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就是第一句写景,第二句抒情,第三、四句又是写景。这种解释首先就不符合诗歌的逻辑、更不符合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那这首诗该怎样解释呢?
凡是去过寒山寺的人都应该知道,寒山寺对面是一条江,在寒山寺的上游和下游分别有两座桥,江桥和枫桥。对面是一座山,叫愁眠山。所以这里的江不是江边,而是指江桥,枫不是什么枫树,而是枫桥,愁就是愁眠山,不是什么因忧愁而难以入眠。所以“江枫鱼火对愁眠”正确的解释是这样:江桥、枫桥和渔火对着愁眠山。还是写景!
那么这首诗又是怎样抒情的呢?此诗之所以称为千古绝唱,绝就绝在作者并不是用具体的那一句来抒情,而是通过对月亮、乌鸦、霜、桥、渔火、山、寺以及寺庙里传来的钟声,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无形中构造一种忧伤的氛围。全诗看是没有一句是用来写忧愁的,而全诗上下又处处被忧愁所笼罩。对于一个赶考回来的人,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于月色朦胧时分独自站在江上的小船中,月亮照着自己,远处传来乌鸦的啼叫,隐隐约约听到寺庙里的钟声(佛家的钟声象征安静与和平)......可谓凄婉迷茫,能不悲伤吗?
后人评诗,除了根据古人留下的资料外,都是评诗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感而发。评诗人的经历不同,他的所思所想,人生感悟就有差异,因此对错很难界定。但是有一点,对诗中词句的解释应该在保证对的情况下,才能拿给别人去学习,不然就是误人子弟。
小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想象力更是丰富。像这种意境很美的诗,我个人认为解释不如不解释。老师只需稍微点化一下,引导学生自己去想,没必要非给大家画一个圈,让大家的思维就留在你的圈里。再说了你的想法还不一定对,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些按部就班,不懂创新的学生的原因吧?!因为你什么都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答案,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就是错的,那谁还敢去想?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就是因为人是有个性化差异的,而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大家的潜力,而不是把每个人的思想都磨成一样。醒醒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现在的年轻人读书,尽信书还真不如无书。也许只有我们去实践、去体会、用心去感受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吧。像这些诗歌至于说了什么,可能只有作者复活才能说得清。也许看到这些诗歌能让我们想起某个人,回忆起一些事就是作者的本意也说不定。
第三篇:《枫桥夜泊》观后感
《枫桥夜泊》观后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王崧舟老师的语文堂上常常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形成特色鲜明的古典文化的“场”,堂如同梅香浮动,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不由为之陶醉、痴迷。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王崧舟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对这首诗28个字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上,而是放在从张继以后一千多年来形成的独特的寒山寺文化中进行考量,读出了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跟随王崧舟老师夜泊枫桥,走进如梦如幻的历史隧道,在我看来,有五层意境:
第一境:回望历史的钟声
这堂初始,王老师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导入,似乎平淡无奇,但接下来王老师抓住词中的“无眠”,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引领学生体会“无眠”,顺势引出清朝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自然地挖掘出“钟声”这个意象,用“钟声”串起了明朝高启《泊枫桥》、宋朝陆游《宿枫桥》中的“钟声”,中华文化千百年来寄愁绪于钟声的情思被深刻的挖掘出来,却又那么的平淡自然而不露痕迹,仅此导入的功力之深厚就令人叹服。
那么,如何从这个导入的设计中有所借鉴呢?记得王老师说过,他对古诗文的把握也并非童子功,而是后天练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主题研究的方式,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诗人、或是古诗文主题、或是抓住古诗文中有代表性的意象等,做深度和广度研究,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可以在短期内成为某个小主题方面的专家,教师抓住对这个主题的深刻理解,引领学生深度把握古诗,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成长,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第二境:读出诗中的自我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越来越淡,对古诗文的诵读也多流于形式,除却古诗文距离现代社会年代久远这个原因,就是学生与古诗文的心理距离太远,也就是学生没有对古诗文产生情感的共鸣,没有真正从古诗文中体验到自我。王老师引领学生通过师生配合诵读的方式朗读《枫桥夜泊》,感受诗的节奏和味道,并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体验这种属于自我的感受,又让学生对比读李白和杜甫的诗的感受,把这种独特的感受引向深入,实则引领学生打开了品位中华古典文化的大门。
引领学生找到读诗的独特感受时王老师用了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空出来,实际是在教学生心无杂念,人在心无杂念的时候读诗最容易入情入境,也最容易体验诗的情感,反倒容易使自己萌生想法。
第三境:走入愁眠的情境
在诗中体验到自我之后,相当于走进了古诗的大门,曲径通幽的风景还需要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才能欣赏,而这恰恰是学习古诗的难点,区区二三十个字,如何能展现出王维的“诗中有画”呢?王老师提起了“愁眠”这条线索,因为愁眠,漫漫长夜诗人必有所见,那缓缓沉下的月亮,那幽暗恍惚的渔火,那江边盘旋飘落的枫叶……无不时刻牵动着诗人敏感的心灵;因为愁眠,夜泊枫桥诗人必有所闻,那沉月落叶中的乌啼,阴森凄凉,那夜半悠远的钟声,震人心弦。学生在无尽的联想与想象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千多年前寒山寺外张继的小船上,无尽的愁绪油然而生。
这一段情境的创设使整堂进入佳境,没有高新技术的辅助,也没有令人花哨的场景,有的只是诗中的几个意象“沉月”“渔火”“枫叶”“乌啼”“钟声”,以及对这几个意象深入到位的体验,这种抓住关键意象充分发掘视觉、听觉作用的举象方式就是王老师的又一个绝招吧。
第四境:感受张继的心境
堂至此,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经达到很高的层面,如果戛然而止,也必会有余音绕梁之效。但是王老师借势发力,在学生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所感,而且是与张继换位之后谈愁眠的感受,一个“霜满天”把那凄凉渲染的淋漓尽致,一个“对愁眠”,把那孤寂体验的无比真切,尤其是借助钟声引领学生与诗人张继的对话,更是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人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个环节由想象到感受,由感受到对话,由读到写,由写到说,既提升了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又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素养,王老师的造境会意功力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第五境:传递夜半的钟声
中华大地的明月从古照到今,文人墨客的愁眠也从古时到延续到今日,寒山寺的钟声也从古鸣到今时,那明月,那愁眠,那钟声,还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经典,也就是文化。诗讲到这里的时候讲完了,上到这里的时候结束了,但是那明月,那愁眠,那钟声,却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魂!
至此,学生感受到的是“经典的魅力,文化的力量。”而我感受到的则是“大师的魅力,语文的力量!”王崧舟老师正是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第四篇: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
设计理念;本节课从诗句的理解中发散想像,自然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较直观的形象,利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地学习。
教材分析《枫桥夜泊》讲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夜优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诗词。
教学过程:
一、诗,颂秋词,兴趣导入
1、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2、交流资料: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板书:秋。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用词简洁明了,意味隽永。例如我们背诵交流的秋诗秋词。面对秋天,有的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丰收希望;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萧瑟,凄风苦雨。景情相融,让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笔墨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给我们展现出深秋景色的美丽,这首诗让诗人流芳千古,这首诗让苏州的寒山寺名噪一时,无数的文人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这首诗也让苏州城中的枫桥一跃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它就是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二、知诗人,感诗意,初识愁绪。
1、交流资料。对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这首诗你知道多少?
A、张继个人简介
B、枫桥,寒山寺的介绍
C、《枫桥夜泊》题目的理解
D、《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
2、观看《枫桥夜泊》课件。
过渡语:不错,通过资料我们对作者对张继有了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看看作者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江边展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出示《枫桥夜泊》的诗配画朗诵。)
3、说说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初步说出景物)
自由读诗(要求读的通顺流畅)(小组互读,检查)
4、思考:《枫桥夜泊》这首诗流芳千古就是因为诗人借助文字流露出一种深远的情绪。你读出来了吗?(师提示:诗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出这种情绪。)
启发学生找出:愁。
三、品诗味,解诗境,再感愁绪。
过渡语:张继一夜未眠,写出千古名句。短短28个字表达了他无尽的愁绪。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曲子怎样表达出诗人的愁绪的?
1、放MP3《枫桥夜泊》
2、交流:你听出了什么?
(寂寞。伤感。愁思。愁绪)
3、作者愁些什么呢?
过渡:是啊,愁由心起(板书:秋字下面添加心成为“愁”)诗人满腹愁绪无处诉说,辗转难眠。这时候,在他的眼里、耳中,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深深的愁意。
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就是诗人的感情。请同学们反复读诗,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景物进行扩充,联系自己进行想象,体会一下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
月西沉,乌鸦噪,清霜寒给人凄清的感受。江枫摇、渔火闪、人独卧、无泫眠感知了诗人忧愁。寒山寺、夜半钟、敲客船、落心头,深知诗人心境凄凉。
现在请大家闭目想象:(师口诉描绘诗歌意境):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一个漂泊流离的游子乘着一叶小舟来到了苏州城外的河边。夜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月亮也悄悄地沉了下来。岸边的枫树上,乌鸦时断时续地啼叫,四周围都布满了浓重的霜。这位身处异地的他乡游子躺在小船里,望着江边的枫树和江面的渔船灯火却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总不断在想:我出门在外那么长时间了,家中的年迈的双亲可否安康?妻儿可否无恙?我真想念他们啊!这满怀的愁苦该向谁倾诉呢?想着想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又一声一声地传到船上来,这位游子又增添了丝丝的寒意。
小结:情由景生,景由情起。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
五、品诗味,解诗境,再感愁绪。
1、练习:诗人看到()()()()()(),听到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再读诗歌。想一想,怎样读?(语速要慢,读出诗人的愁绪)
五、拓展练习,学习解读诗歌意境。
a)
练习背诵,看谁能快速背诵诗歌?(小组竞赛)
b)
欣赏《涛声依旧》。在歌声中练习写下《枫桥夜泊》全诗。
c)
欣赏以下几首诗。(附后)
第五篇:《枫桥夜泊》说课稿
《枫桥夜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枫桥夜泊》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三首》第三首。本单元课文旨在通过文本让学生欣赏、领会大自然的求精。《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诗人借景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诵读诗歌并尝试背诵;能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2.能在诵读过程中抓住诗眼及意象进行画面想象,进一步领会诗人感情,从而形成个性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抓住古诗意象,通过吟诵理解诗意,领会诗情。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愁”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重视古诗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时空差距,学生处在以直观感受为主的心理水平。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本课教学将充分体现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图画、声音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拉近学生与诗人与文本的距离。
2.提示点拨法。点拨学习思路,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点拨学习重难点,本课难点是理解诗人的“愁”及诗文传递出来的清幽凄冷的意境,这时我将提示诗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声音、视频与文字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各项思维感官,从而深化对诗歌情感的体悟。
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有三个: 1.诵读感悟法。
2.想象感悟法。3.自主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分析,我做了如下的教学流程设计:
谈话导入:我们从上一节课中了解了出门远行的杜牧在山间对枫叶的热爱。江南秋夜,桥畔孤舟,常年的羁旅生涯,使诗人张继对水乡静谧幽美的景色有着更深的感受,顿时绵绵诗意流注笔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
1.读,读出语感。先听老师范读,给学生一个初体验。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音、注释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听录音跟读,检查自己诵读时在字音上是否正确。因为已学的《山行》也是七言绝句,学生已做过划分七言绝句节奏的练习,所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然后请个别学生诵读,大家评议节奏划分是否正确。这个环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诵,诵出情感。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读出语感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文本,请学生认真诵读全诗,找到诗人看到的和听到的。诗人看到的有“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听到的有“乌啼”、“钟声”。要学生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将意象具体化,充分利用图画、声音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这些意象带给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根据图画采用个别读、分组读、男女对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诗人换位边读边思考:看到这些画面,听到这些声音,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心情如何?逐步把学生融入到诗歌感情里。
有了上面的情境体验,接着请学生找出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字,在学生找到“愁”字后,我顺势介绍“愁”就是本诗的诗眼,并板书“愁”,突出重点。围绕诗眼,抛砖引玉,“诗人为什么愁”,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把学生带入背景的学习中:枫桥在苏州,距离诗人的家乡湖北襄阳千里之外。此时,诗人不是一个怡然自乐的游客,而是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他的心情便化成了诗中的“愁”。接着让学生继续诵读,从读中去体会诗人的忧愁。
3.吟,吟出美感。吟,让学生领会诗的格律美,进一步领会诗的意境美。我先示范吟唱,顺势激发学生吟诗的兴趣。(播放教学过程视频)再同桌合作,一人吟诗,一人画诗,把诗中的意象在画中展现出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乐自然融合。学生在吟诗中感受古诗的格律美,在想象作画中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情,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愁”,紧接着,抓住“月落”、“江枫”、“渔火”这三个意象进行重点指导,力求通过点来突破面,以词的理解来融汇整首诗的感情,突破难点。“月落”在画面中,不好表现,我会点拨学生想象已学的古诗中写月亮的一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再问学生“张继一直守着天边的月,一直到月落也不眠。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月落”就被赋予了诗人忧郁、孤独、伤感的情感。对于红色的枫叶,我会说“枫树在秋天是火红的。可是,此时月亮已经落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没有灯光,你能看得很远、看得很清楚吗?学生能从我的提示中理解月亮已经落下,江边的枫树模模糊糊,船上的渔火星星点点,一切都不是那么清楚。我再点拨“此时,在昏暗的夜色中,诗人会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诗人凄凄冷冷,感觉到霜气满天,实际上是到处都冷,没有一丝温暖。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再次吟唱诗歌。
4.品,品出好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古诗意象的传情达意之效,我选择一边播放“钟声”,一边提示:寂寥中飘来阵阵夜半钟声,浑厚深沉,悠扬不息,正是这姑苏城外的古刹钟声,使诗的意境得以升华。远离家乡的惆怅,科举落榜的失意下,张继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这名垂千古的诗。
最后,我设计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古诗、升华情感的环节。随着多媒体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渐次再现的画面,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枫桥夜泊》。让这幅江南秋夜图牢牢地定格在每个孩子的心中。五.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节课的板书我突出一个“愁”,以“愁”搭建起诗人、学生、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板书设计如下:
枫桥夜泊
无眠——愁眠——不眠
羁旅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