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定稿]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
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其标志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和发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日益扩大,正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知结构是不断发展的。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着真理.但并不意味着是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更真实的解释。任何知识在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学习者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建构来完成,他们不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建构主义的兴起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建构主义最基本的含义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本质分析,对学习的建构过程作出了更深入的解释。他们十分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美国加州大学的维特罗克等人在中小学数学、科学和阅读等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我国学者的调查也表明,儿童在入学前大部分都会数数,但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了解数的实际意义,如拿出三个物体让他们数时,他们不会将自然数与物体一一对应,都脱口而出地说出l、2、3、4、5,说是5个。又如,让他们数数时,往往出现数到39又回到20或跳到
50这一类现象。至于问及41与29哪个大,常常有许多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说29大。国内外学者的调查都表明,每个学生带着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学习,而未能同化新的信息,或是说新的信息未能与长时记忆中原有的信息成功地建立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的理解,是造成教学工作达不到理想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合作学习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一)师生的角色地位及其作用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管理自己的机会.他们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另外,他们还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认为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以使学生看清事物的各个方面。由于在讨论中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各种观念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二)倡导的几种教学方法
1.认知灵活性理论和随机通达教学。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类。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和反馈而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能根据具体情况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经验。传统教学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线、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高级学习阶段.使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这种偏向正是妨碍知识在具体情境中广泛而灵活迁移的主要原因。基于对高级学习的理解,建构主义者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传统的教学常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按知识的层次结构,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展开。建构主义者认为,这种教学设计是使教学过于简单化的根源。他们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师首先提出整体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将整体任务分解为各个子任务,自己发现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相应知识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小组探讨,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性教学。
建构主义者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因此,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交叉。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另外,他们还认为这种教学不需要有搞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因为解决具体问题本身就已反映了学习效果.
4.支架式教学。
他们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通过支架逐步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三、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因此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学习,即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教师应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如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这样做不仅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认知结构的变量,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辨别的)、可同化新的知识的观念(固定点、生长点)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因为数学知识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后一个知识又是前一个知识的发展,一环紧扣着一环。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要从纵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连接延伸的,从横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沟通联系的,从而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推陈出新,激活旧知,缩短新旧知识的距离,为学习新知作好准备。2.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出新知的生长点;利用旧知获取新知,为学生主动建构,架桥铺路。3.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习惯。此外,还要利用认知结构可辨别性,从相同点、相异点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和变式练习,获得精确的、可辨别性强的知识。通过及时反馈,纠正错误的或模糊的观念,既能增强原有知识的清晰性又能强化新知识的固定点。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新旧知识连接点、不同点,新知识生长点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同时也能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打好数学基盾和注重理解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高级学习是以初级学习为前提的。因此,打好教学基础和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对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数学家王元指出的:“不断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学习数学首先要弄清一个个概念,否则脑子里难免是一盆浆糊。”
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还要强调对教学概念的理解,因为概念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必要基础。对概念理解过去所强调的往往只是对概念“客观意义”的把握,而现今人们更加注重从“主观”角度去进行分析,事实上理解是“同化”的过程,理解是把概念纳入到学习者已有认知框架中使之获得明确的意义的过程,只有当新的知识被学习者纳入到已有认知框架中,成为理解的的和有意义的知识,才算是获得了真正的教学知识。俗话说,教学活动中学的真谛在于“悟”。而理解正是“悟”的第一步,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能在新情境中实现迁移,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概念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人。
(四)把握好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
俗话说,教学活动中教的秘诀在于“度”。这说明教师把握好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动态性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领悟知识的能力。随着教学的发展,学生学习的逐步深入,教师应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减少指导,增加学习中的自主发现成分。
(五)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质淡化形式
数学教学应当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形成背景性经验。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因为数学对象是明确定义的产物,数学建构活动具有明显的形式特性,数学概念是形式与实质高度统一的产物。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数学概念的实质而空谈其形式,也不能避开数学概念的形式来认识其实质。任何过分强调形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数学的认识作为一种建构的活动都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其中既包含着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又包含着由抽象向具体的过渡,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形式,而应注重实质。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帮助学生为抽象数学概念建构适当的“心理意义”,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把握具体对象。应该将数学的实质与非实质的东西区分开来,不要强调在整理数学知识时某些人为的规定,过分强调这些形式不但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使学生无法从现实情境去理解数学的实质.因此要注重实质而淡化形式。如对除法的认识,只要学生认识到除法的意义是“将整体分成相等的几份”,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表明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除法的意义。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区别等份除与包含除,硬让学生从两种不同分法来说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些形式化的语言。同样对乘法的认识,没有必要硬行规定谁是乘数谁是被乘数,也没有必要硬让学生去说“3个 5用 5 3表示这才是乘法的概念”这些形式化的语言。
建构主义在强调了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使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更加清楚,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这些观点对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是很启发的,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他们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区分,他们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的思想以及对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强调。等等,对深化教学改革都有深远的意义。
四.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当今建构主义者由于受形而上学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某些观点的论述和宣传已走向极端,这是失之偏颇、值得提出来商榷的。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建构主义者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但他们中有一些人(如 ID学习研究中心).却十分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一种明显的偏向。因为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须知,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
(二)意义建构不能取代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当今建构主义者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在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因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而无需掌握。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是不适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的“意义”建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三)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法
当今建构主义者中有些人极力倡导,将现实情境原原本本地搬上课堂“情境性教学”之类的理想化教学模式。他们在提倡情境性教学时,力主具体和真实,部分人甚至由此而反对抽象和概括、认为进行抽象的训练是没有用的。这种片面的思想方法反映了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这既不适合我国的教学实际,也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相矛盾。课堂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人类的认识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则未必如此。他们可以从实践,从学习直接经验开始,往往更多的是学习间接经验,从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以及原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事事处处都从直接经验开始。因此,我们应对学习间接经验的接受学习及抽象的训练作科学的分析,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教法,做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
此外,建构主义者批评客观主义把初级学习规律推向高级学习,这是很有意义的。然而,以客观主义为指导的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一概加以否定会引起教学上的混乱。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适合学习的高级阶段,如果以高级阶段的学习规律来否定初级阶段学习,会犯同样的以偏概全、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
我们应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学习中的具体与抽象,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既要积极地吸收建构主义的合理见解,又不能不考虑国情而全盘按收、生搬硬套。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教学理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们的
下一代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21世纪的国标竞争中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
教师在考虑怎样教数学的同时,首先应考虑教给学生什么,即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建构主义认为数学不是现成地存在于现实世界,而是学习者的组织活动,那么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就该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而不是“为学生的数学”,教师要教的也就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所谓“学生自己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就是要学习现实的数学教育,“现实”表达了这种
数学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这一数学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课本中的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教材内容生活化。
2、这一教育是“实现”的,学生通过这一教育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不是教师课堂灌输的数学现成结果,而是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从其熟悉的生活中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
通过学习这样的数学,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建构,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
“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建构环境或者说是建构的“脚手架”,让他们在学习环境中进行活动。?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的教师搞“问题解决”式教学实验,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决不能在形式上流于简单化,?而不去强调理解、?认知和创造性。不管教师设计多么好的活动,“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新的数学观形成后,学生就会试图用新的观念去重新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解题技巧、方法和规律,把它们纳入刚刚建立起来的认识结构,这是一个反思过程。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加强学生的反思。反思学习是智能发展的高层表现。
加强反思主要有两条:
1、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反思任务;
2、教师创设发现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由不知到知的体验,让他们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暴露思维过程。
不妨让他们多走逆境,这样引起他们多方面的反思,使他们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而不是局限于忙碌的“活动”之中。现在的课堂教学,多半教师是把学生置于“活动”之中,而不是把他们置于“反思他们的动”之中。“反思”是建构学说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维操作,才能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无认知水平,才能促进数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建构活动,实现良好的循环。
第三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高文
摘要: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作者首先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建构主义,接着进行了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人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为了较好地理解建构主义,我们还可以将建构主义跟与其对立的、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或认知科学的观点相比较。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主体并不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是关心如何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而且,杜威指出,这些情境必须发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者在其中创建学习共同体,并在该共同体中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和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遵守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为达到对基本现象的理解,儿童必须经历若干阶段,在其中每一个阶段中,儿童所接受的正是他们以后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理解是通过积极的参与,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取代前概念以及引入科学概念是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影响的,它们发生在儿童从他早已有的概括和早已介绍给他的概括中产生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从指导论向体现建构主义概念发展的选择论的转化,在钦科(Gary Cziko)的《普通选择论和达尔文学说的第二次革命》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这些标准至少应包括主体自身的一致性、主体间的一致性以及与“客观”环境作(间接的)比较。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
1.建构主义的分类
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此外,认知的建构主义一直回避通过透镜去检查学习过程,因为这种透镜会局限合适的解释范围。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因此,该观点的主要命题包括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社会—文化观点的功绩在于帮助个人将学术的和科学的训练视作社会性的机构,即依靠共享文化实践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群人。
激进的建构主义除了上述分类为,还有一种是激进的建构主义。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由此出发,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是: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学什么是不可能与怎样学相脱离的,因此,认知不仅仅在个人内部,而且是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认知冲突或疑惑是学习的刺激,并决定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组织。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其他人则是刺激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是: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早在本世纪初就对直接教学法是否能承担起学生学习的重任提出质疑,由此促使人们去思考学习的建构性本质。无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还是“认知中介观”,尽管称呼不同,其重要思想都是:学生是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学生的心理中介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输入,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其他人通过提供援助、怀疑其思考以及作为一个教练或提供一种模式,而在这一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生是学习的关键。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为此,应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承担起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责任。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 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这些原则支持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学习体验并以此为手段促使学生凭借他人的帮助去建构自己的意义。这五条原则是:
(1)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2)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
(3)将学习的原因嵌入学习活动自身。
(4)学习者为发展重构过程而承担不断增强的责任,应通过促进这些技能和态度的形成来支持自动调节的学习。
(5)增强学习者参与预定的学习过程的倾向,尤其应鼓励学习者采用错误探究策略。
第四篇:建构主义与音乐教学
建构主义与音乐教学
姓名:张爱光
班级:09音乐学三班
学号:09242108
当今我国小学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思维的时间、深度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况且,传统的音乐教学比较省力,从组织谈话——教师讲述;学生模仿练习——学习歌曲——全课小结,很容易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以开放式活动为特征的新型音乐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寻求问题答案,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音乐活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音乐创造活动的乐趣。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开放性音乐教学的策略。
新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丰富的内容、广阔的空间,因此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音乐教学呼唤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开放。
音乐是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学生是十分乐意在音乐活动中体验自己喜怒哀乐的,但我们不应该错误地要求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做到一致,而要根据学生参与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参与中去尽情体验音乐美的愉悦。
在一次校研究课中,为了创设一种愉悦、合作的教学氛围,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本着“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主动参与”的理念,设计了一个“恰恰恰”律动教学,在这段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学生的反应各有不同:(1)随着音乐扭动身体,走基本的恰恰步;(2)和着音乐的节拍击掌、跺脚;(3)只是稍微的跟着音乐摇摆。你能说那些会走“恰恰步”的学生是在体验音乐而别人不是吗?不能,我们只能说是他们参与体验的深度与强度不同而已,或者说他们参与表现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脸上愉悦的笑容在告诉我,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中,尽情地体验音乐美的愉悦。
既然是艺术教育,那么教学本身就应该是充满艺术性的,就应该是闪烁着创造力的光芒,要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就必须改变过去在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代之以学生的丰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一次,我为了让学生体会大提琴的演奏效果,在播放了一段音乐以后,让学生将内心的体验用动作表现出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位学生,音乐响起后,一位学生说:“你背着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另一位学生就做出背石头的姿势,迈着沉重、蹒跚的步伐向前走着。“你累了,因为石头越来越重了。”于是表演者又作出挥手擦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我当时真是激动又惊讶于孩子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又如:我曾在音乐课上开展过一个名叫“音筒的匹配”的探索音响活动。活动前我准备了6对自制的音筒——矿泉水瓶、易拉罐、饼干筒、可乐瓶里面装豆、米、沙或石子,每对装相同的材料。活动时,先给孩子们看音筒,告诉他们音筒里有秘密,只有认真摇并认真听,才能找出秘密;接着,将这些音筒发给孩子,小组展开讨论,找出秘密——每个音筒都有一个同伴,里面装有相同的材料,从而声音相同;最后是延伸性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出能匹配的音筒,然后交换使用;用自制音筒做打击乐器,为歌或舞伴奏。孩子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的把像皮装入文具盒摇;有的把卷笔刀装进水杯晃„„整个活动过程中允许每个学生围绕活动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发现、去创造。学生在小组合作、独立制作、作品展示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参与创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在开放的音乐课堂活动教学中,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评价、自主总结,越学越愿学,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性。
音乐课上,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在座位排列上打破横成行、竖成列的“秧田式”有时排成了“马蹄”形、有时排成了“蜂窝”状、还有时排成了“半圆”或“圆”形。上课了,教师来到学生中间,或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做学生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或做学生的向导,适时地给学生指路。这种座位重组,不仅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感情亲了,信息交流的渠道畅了,更重要的还在于将生动活泼还给了学生,把民主和谐的气氛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民主、有趣的“开放”活动中,探究、感悟,在亲自实践中愉快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民主平等,达到较为开放的氛围。
教例:师:每一组都有一只鼓,试试看,能用多少种方法使鼓发出声音呢?
(分组讨论,每位学生都对面前的鼓进行尝试,最后请组长作代表发言。)
这是在一次公开课活动展示中,我采用“合作教学模式”,以6人一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本案例中,我的话刚落,学生就忙开了,你出主意我演示,有的说、有的敲,场内气氛非常活跃。四个小组几乎都有8种以上的方法:用手指弹鼓面、鼓帮,用拳头敲,用鼓棒敲鼓面、鼓帮、用手掌磨,用鼓棒刮奏等等,还不断有学生举手补充。学生们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感受音乐,在美好的心境下不由自主的走进音乐的天地。这样的情感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开放的音乐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大要求,但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成功,教师就必须把教学开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读,创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框架,使教学内容的到简化,方便学生理解,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目的。本文从建构主义与支架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入手,并为现阶段如何开展相关支架式教学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 支架教学 幼儿语言教育
3-6岁幼儿语言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受幼儿理解能力与语言教学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幼儿难以掌握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幼儿语言教育具有目的性、随机性与计划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实现语言教学与具体幼儿兴趣内容之间的结合,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由此映入人们视野。
一、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过程中角色转变的一种体现,通过建构支架,清晰整个语言教学流程,方便幼儿理解,有利于提升幼儿语言学习效率。
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能建立一个清晰的语言学习体系,使教师对相关教育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分析整体教育信息,保证教师能及时改变教师策略,进而提升语言教育对幼儿实际语言学习需求的适应能力,最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是建构主义与支架教学中的重点,符合现阶段教育工作中对幼儿独立探索的大纲。通过采用建构主义与支架教学,不断提升幼儿的实际事物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使语言教学更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二、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在语言教学应用的具体措施
对教师而言,在语言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构建完整的支架体系,确定语言教学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位置。
1、寻找教学切入点
教师要积极根据教学内容寻找教学切入点,准确找出与幼儿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语言教学。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与幼儿实际知识接受能力进行分析,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寻找教学切入点。设计教学方案应该掌握幼儿的兴趣、降低幼儿对教学的抗拒心理为核心。
在寻找教学切入点的过程中,要以3-6岁幼儿当前遇到的问题为基点,以问题展开分析,并发掘与问题相关的其他元素,寻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切入点,最终解决相关问题。幼儿不能合理使用人称代词是现阶段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幼儿不能合理掌握“你”、“我”、“他”的方法,在这过程中,问题的切入点就是人称代词的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幼儿喜欢的物品,如动漫玩偶、画册等,吸引幼儿注意并展开指导。指导幼儿进行人称代词区分,重点练习“这是我的娃娃”、“这是他的画册”、“那是你的礼物”等人称代词小短句。在说到“我”的时候,教师可以拍拍胸脯,代表“我”;在讲到“你”与“他”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孩子动手指人其他小朋友,代表“你”与“他”。
2、搭建教学手脚架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紧紧围绕当前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搭建概念的框架。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并分步处理相关问题,逐步增加所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辅助幼儿逐渐理解相关问题。
现在3-6岁幼儿语言教学中,语言教学存在诸多难点,部分幼儿口语发展缓慢,不能完整的发出多音节拼音,导致幼儿不能完整的表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只能简单的用“不”、“嗯”等简单的词语代替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针对这种问题,搭建教学手脚架的关键就是发音音节,通过分析发音音节,逐步提升幼儿对音节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由单音节教育入手,重点训练“a、o、e”等单音节的使用,教师也可以选取部分具有单音节拼音的短剧,如“你好啊”、“你饿吗”等,在幼儿能熟练掌握单音节拼音的使用之后,再训练多音节发音。再训练多音节过程中,要注意语速控制,由慢到快,使幼儿能逐渐掌握多音节发音。
3、对幼儿独立探索的培养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要注意幼儿独立性思考,适当地让幼儿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提升幼儿对新思维方式的理解能力。教师要进启发引导,根据3-6岁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探索的目标,并对幼儿思考过程进行适当地干预,引导幼儿自己进入分析、思考的状态。幼儿通过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刺激大脑的发育,并且让幼儿在教师搭建的框架中独立地得到进步和发展。
语句不完整、语句顺序颠倒是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主要现象,幼儿不能合理组合语言。教师可以根据其中语言组织问题,指导幼儿进行独立思考,不断增强幼儿对语言组织能力的理解。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与思维能力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思维能力影响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对幼儿独立探索的培养也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幼儿在与老师交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语句“我有糖果,星期天,妈妈带我在商场买的,老师。”这就是典型的语言表述能力不足的表现,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思维方式方面进行改正。教师应该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顺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知道时间,询问:“宝宝,妈妈什么时候带你买的糖果啊?”,在得到确切答案之后,根据地点、人物、与事件展开询问,使幼儿逐步自我提升语言组合能力。在训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相关例子,在不干涉幼儿思考的前提下让幼儿自由发挥,思考“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星期二姥姥做了我最爱吃的饭菜”等,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对相关语句的表述,判断幼儿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并做出调整方案。结束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与支架式教学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教师而言,在“构建支架”过程中,要对幼儿教育有一个更为深刻认识,深入了解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通过构建完整的支架实现对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方式与手段,实现语言教学方式与幼儿兴趣爱好相适应,最终提升幼儿语言表述能力。参考文献:
[1]张霞.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支架式教学实证研究[J].教学研究,2011(11):150-153 [2]张明芳.试论运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口译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3(6):121-124 [3]曲涛.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园(幼教研究),2013(32):162-164 [4]高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广角),2012(19):62-65 [5]王喜耘.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篇),2014(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