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 皮巧根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4.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架了一座什么桥?皮巧根为什么要架 桥? 2.是怎样架桥的? 3.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
4.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5.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1.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2.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学生重点理解:第
3.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学生重点理解:第3 题是句子练习,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对带点词语的理解和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些词语,然后再造句。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再三:一次又一次,用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多次反复,例如:他的病还没有痊愈,就再三要求出院上班。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五)补充资料: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陡峭:本课指河岸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三、练习
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课堂小结 总结
这篇文章围绕告诉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权威下,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又鼓足勇气面对今后的学习。
课后习题 《皮巧根桥》习题
一、基础题
1.读读并抄写下面的词语:
陡峭
危险
朽烂
响亮
允许
不约而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句子;
(1)但有近路可走,谁愿意走远路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条小河两岸陡峭,要跳过去哪有那么容易呢?;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括号里。所以 因为
(1)皮巧根没有谈论这些,()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2)这条小河两岸陡峭,水流湍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2.根据拼音写汉字: pí qiǎo gēn dǒu cǎi cì()dā
mó
fǔ
pō jiàn lán()
三、提高题
1.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2.最后他终于建成了一座什么样的桥?
3.对于孩子们的想法你有什么体会?
4.学完了课文,你觉得皮巧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略 2.(1)但有近路可走,谁也不愿意走远路。
(2)这条小河两岸陡峭,要跳过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综合题
1.(1)因为(2)所以 2.皮
巧
根
陡
踩
刺
搭
磨
斧
坡
渐
栏
三、提高题
1.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2.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3.空想、不切实际。
4.有爱心,肯努力等。你真棒!你乐于助人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5.略,语言通顺,围绕本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
一、板书 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磨斧—砍树---把大树架在河----砍光柳枝
第二篇:《皮巧根桥》教学设计
《皮巧根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皮巧根桥》是语文S版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为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对比,导入新课。1示几张图片:
(1)课件出示:古朴典雅的石桥、雄伟壮观的跨海大桥、璀璨夺目的长江 1
大桥和多姿多彩的立交桥
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你们觉得这些桥怎么样呢? 生:(很漂亮、很雄伟、很壮观)。(2)课件出示一座普通的柳树桥。
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座桥,这座桥怎么样? 生:很普通、很简陋。
师:虽然它很普通,很简陋,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座桥,它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呢!
2、揭题:《皮巧根桥》
3、就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提什么问题呢?
师想相机评价:看来大家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给学生以鲜明的视觉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继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自读课文,深入感悟
1、回顾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学习方法。
2、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课件出示三个问题: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2)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
(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皮巧根桥”?
3、温馨小提示:
师:好,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待会儿在思考的过程中,把你的体会也写下来。现在开始吧!(师巡视指导)
4、小组同学交流体会,讨论屏幕上的三个问题。
5、全班交流。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你从哪句话看出很危险? 出示有关句子:
师:那就读出它的危险。大家一齐读。(2)那么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 ①学生汇报
②谁能简单地说说他是怎样架桥的?先干了什么?接着——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相机板书:磨斧——砍柳树——架在河岸上——砍树枝——加上栏杆
③读一读10—12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
到了什么?
生:皮巧根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树砍倒。我体会到——砍树的不容易,时间的漫长
师:这棵树已经长得又粗又大了,两个孩子张开双臂都围不过来。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又粗又大”?
师:同桌一起围一围,哦,这棵树真大!谁能读出它的粗大?(点读)真是太大了,难怪皮巧根砍了三天才把它砍倒。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举例子这种写法。
师:这么粗大的树,皮巧根砍了三天可能会遇到什么呢?(可能——可能——还可能——)
师:多么不容易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他的艰难。④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
⑤还有哪些句子令你印象深刻?(生说)
⑥想得真周到!加上栏杆,多么安全。(出示课文插图)⑦为什么皮巧根遇到这么多的困难都能坚持下来呢? ⑧原来皮巧根是用爱心架起了这座桥。(板书:爱心)
⑨在皮巧根的努力下,在爷爷的帮助下,这座木桥终于造起来了,大人、孩子纷纷走上了这座桥,凡是过河的人都说“。”
⑩如果是你过这座桥你会怎么说?难怪人们不约而同地管这座桥叫“”(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皮巧根桥?” ①指名汇报(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敬仰、爱心行为的赞美)
②原来皮巧根把桥架在了人们的心里。
6、大问题解决了,同学们现在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吗?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说自己的体会
四、小结:是啊,献爱心做好事是不论大小的,只要你真心付出,为别人着想,就能得到人们的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去阅读思考,去合作讨论,去交流解决,去领悟表达,老师点拨引导,这样做,既是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法来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五、拓展
1、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皮巧根一样有爱心的人,你能讲讲他们的爱心小故事吗?
2、爱心是鲜花,散发阵阵清香;爱心是太阳,带来无限温暖。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爱心花园》。
(设计意图:学完了课文,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爱心小故事,以身边的人为榜样,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为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把刚才交流的爱心小故事写下来。
《皮巧根桥》说课与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皮巧根桥》是语文S版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一棵大柳树,为人们假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情。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默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但自学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课标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之一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们这单元的学法也是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桥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为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假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五、说教法和学法:
自读自悟法、引导点拨法、以读代讲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本节课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以图片导入,给学生以鲜明的视觉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继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课文,深入感悟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分为以下几个小步骤:
1、回顾学习方法;
2、围绕问题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
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去阅读思考,去合作讨论,去交流解决,去领悟表达,教师点拨引导,这样做既是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法来学习,又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拓展1、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讲身边人的爱心小故事。欣赏歌曲《爱心花园》。
学完了课文,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爱心小故事,以身边的人为榜样,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为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在欢快的旋律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
1、学生的质疑能力不错,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2、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有养成批画标注的习惯。
3、在集体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要回答的问题,我再相机指导,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4、虽是略读课文,但还是应该让学生多读文本,在指导第10自然段读写结合时,应该指导得更深入些,让学生懂得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举例子的写作方法,可以让作文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5、教育机智还需锤炼。当学生说了从书上、电视上看来的爱心小故事,我可以再例举几个班上学生的爱心故事,把他们的思绪引回日常生活他们所熟悉的人的爱心故事,让学生明白做好事不分大小,只要真心付出,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美。
第三篇:《皮巧根桥》教学设计
20* 皮巧根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教学重难点:
对“谁也没想过,这座桥还可以叫另外的什么名字”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驼背公公立河中,不怕雨来不怕风,只为方便大家走,坚持日夜不收工。猜一种建筑物。
师:是的,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桥。老师准备了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有小巧的木桥,年代久远的石板桥,世界上最长的海上大桥,还有美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座特别的桥,它叫皮巧根桥。(齐读课题。)
师:看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过渡:你们的问题问得很好,现在就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师:首先我们来看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再齐读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探究
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分小组来探讨问题的答案。(出示问题,齐读问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2)他是怎样架桥的?
(3)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2、小组交流讨论,师巡堂指导
3、集体交流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小河两岸陡峭,水流湍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 师:从这样的一条小河跳过去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师:那为什么孩子们还是选择从这里去上学?请用书上的话来回答。“但有近路可走,谁愿意走远路呢?” 师: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2)他是怎样架桥的?
指名回答,最后用“先„„然后„„接着„„接着„„最后„„的句式把皮巧根架桥的过程叙述完整。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在造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困难呢? 指名回答(引导同学说说反映出皮巧根什么品质)师:桥造好后,过桥的人们可能会怎样称赞这座桥呢? 指名回答
(3)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指名回答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皮巧根为什么造桥、怎样造桥,人们为什么把新桥还是叫“皮巧根桥”,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解答一下。我们再回到开头来看看1-5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师:不声不响什么意思?
师:这几段跟桥有关系吗?那这几段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指名回答
四、拓展
1、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爱心人物?
2、老师讲述三个爱心事例
第四篇:《皮巧根桥》教学反思
《皮巧根桥》教学反思
本文是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脉络清晰。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主,不必做讲解分析。我列出几个富有引导作用的问题供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学习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
在这堂课中,可取之处有:
1、激励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参与度高。这堂课结合题目,我采用了架桥过河,小组竞赛的奖励机制,用不同颜色的爱心表示各组架桥的进度。在教学中,根据各组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都抢着举手,课堂气氛活跃。
2、小组合作参与度高,小组内交流活跃积极。因为平时课堂我比较注意加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划分了讨论小组,对于表现活跃的小组及时进行奖励,所以这次课当我说“开始讨论”时,学生很自然地就和自己的组员开始讨论,并且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虽然教学设计很简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掌控课堂能力薄弱,还有以下几个重点问题需要反思的:
1、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进行到后半段时,我预估进度慢了,于是加快速度往前赶,甚至跳过了分析第一自然段可不可以去掉的问题,结果到后面又出现了提前结束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
2、本课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在讲课过程中前半段讲解得过于详细,后半段又因为赶时间而没有讲透,整堂课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
3、整堂课阅读过少,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虽然这堂课有太多遗憾和问题,但收获很大,也给我将来的教学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改进的方向。在教育这条路上我是个新手,但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一定会越做越好!
第五篇:《皮巧根桥》教案设计
《皮巧根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 6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4)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音认读练习,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只要是对人们有帮助的事情,都要热心去做,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平凡的事情。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课时划分: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幻灯片1—5张)
2、图片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放幻灯片第6张,第七张,并板书课题)。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你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皮巧根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批明自然段。
3、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放幻灯片8)(学生默读课文)
4、刚才,你们听了录音朗读和默读课文,那么,你们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口述: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一颗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
3、那么本课的生字、新词你们能认读吗?(放幻灯片9,指名认读生字)放幻灯片10,先指名学生认读新词,再说词义,然后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明确任务。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细读感悟”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交流解决。(放幻灯片11)请同学们读一读“细读感悟”,看看“细读感悟”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指一名学生读)
2、合作学习。
师:现在,你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读课文时,把描写皮巧根造桥原因的语句,画上横线;把描写造桥经过的重要语句画上波浪线;把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叫皮巧根桥的有关语句画上圆点。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找出最佳答案,好吗?(学生读课文,做记号)
3、集体交流。
①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啦。问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生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水流湍急,两岸陡峭,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家长也不允许,所以在河上架桥会方便些。)(放幻灯片12)
师归纳板书:架桥的原因 : 水流急、岸陡峭、不允许
②师:问题(2):皮巧根是怎样造桥的?你画了哪些句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③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根据学生读的句子,教师随机归纳板书:架桥的经过: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桥——砍光枝——加栏杆
④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皮巧根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朗读句子)
⑤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皮巧根造桥不容易?(学生回答后放幻灯片13)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⑥师:这座桥,人们称它为什么桥?(放幻灯片14)。有了皮巧根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过河会怎样?(放幻灯片15)
⑦师:问题(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再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学生汇报后,放幻灯片16)
⑧师:虽然皮巧根还是个孩子,但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为了纪念他,所以人们一直用“皮巧根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
2、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学生说实例,教师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指导完成
1、(放幻灯片17)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两个练习题,你们会做吗?
2、师:今天,同学们听讲认真,我希望你们以后继续保持这种学习习惯。(放幻灯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