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强》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山东 朱召友)
《压强》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朱召友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256659)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四章前三节 设计意图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对于压强知识的命题,其内容大多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方法的迁移和创新应用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重点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初步认识液体压强的规律,知道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会液体压强的简单计算。4.知道大气压强,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压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3.通过课堂训练,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2.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是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核心和重点。●难点: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压力小桌、海绵、100g砝码1个。● 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或视频:惊险的杂技表演。一人仰卧在钉有上千颗钉子(钉尖整齐朝上,如图1所示)的木板上,另一人把一块大石板平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抡锤使劲砸在石板上。在围观者的一片惊叫声中,石板裂了,而卧者起来后却安然无恙。大家竟然没有发现他背部被钉尖扎破的痕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能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呢?
利用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进行新课]
一、回顾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结构
教师设问:“你对压强知识都知道哪些呢?” 1.用课件展示,要求同学们快速抢答下列问题:
第1页(共4页)
图1(1)压力: 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的大小和_______的大小有关。
(2)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_。增大F,减小S,可以_______压强,减小F,增大S,可以_______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_______有关。计算公式:p=_______。
(4)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相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并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_______。
(5)大气压强: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__Pa=760 mm汞柱产生的压强。
参考答案:
(1)垂直;压力;受力面积;(2)作用效果;单位面积;pF;增大;减小;(3)侧壁;各个;深度;S相等;密度;gh;(4)连通;相平;(5)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105。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本章知识的思维导图:
二、联系典型实例,掌握重点、难点
利用压强知识的思维导图,针对本部分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的方式各个击破。
(一)复习“压力”
教师引导提问:“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它们有联系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
点拨:压力与重力的联系:①有的压力是由于重力产生的;②只有处于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方向才跟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尽管如此,压力仍不是重力。
课件展示练习,学生解答:
1.在图2中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答案:1.C
(二)复习固体压强
教师出示一些器材(压力小桌、海绵、砝
图2 码),引导提问:“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怎样用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如图3所示的实验图和下面的问题: 问题:将同一小桌,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放入沙盘中,观
第2页(共4页)
图3 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先由学生交流展示解题结果,再由教师归纳总结知识要点:
实验结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发现,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乙、丙两次的实验可以发现,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①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本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常采用的方法是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的因素不变,从而确定这个因素是否影响我们所要研究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设问:“根据压强的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解答。先由学生交流展示解题结果,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解题要点:
2.(2010·百色)图4中的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和锋利的土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减小压力 B.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压强 C.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减小压力 图4 D.锋利的土铲是为了增大压强 3.(2010·泸州)如图14-1-15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质量为54Kg的人左脚单脚站立时,在方格纸上留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个方格的面积为4×10-4m2,数方格时,超过半格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请回答:此人左脚单脚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_______m2,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_______Pa,(取g=10N/Kg)
图5 答案:2.D;3.2.16×10-2;2.5×104
(三)复习液体压强
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解答。先由学生交流展示解题结果,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解题要点:
4.(2010·哈尔滨)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6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图6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5.(2010·东营)2010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直播了“南澳一号”古沉船水下考古过程。古沉船位于水下27m的海底,已知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则潜水员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Pa。
答案:4.A;5.2.781×105
(四)复习大气压强
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解答。先由学生交流展示解题结果,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解题要点: 6.(2010·盐城)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7.(2010·天津)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第3页(共4页)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答案: 6.D;7.A
三、考点聚焦:利用课件展示中考要点以及出现的题型,使学生了解压强知识在中考中会如何出现、会考那些知识点。
四、课堂训练、巩固提高
以竞赛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由教师命制包含本节主要考点的几个典型习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导演,学生抢答。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处理有关压强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如图所示,某工厂要用大型平板车运送180t的大型设备。若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40cm2,平板车的质量约为30t,如果平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不能超过1.5×106Pa,那么该大型平板车应至少有多少个轮子?(g取10N/kg)板书展示
图7
教学反思
在实施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很多上课前预想不到的情况。如有的班级学生参与不积极,这时就要由教师利用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引导。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出现了“冷场”的现象,可能是提的问题过难,此时应将问题细化为几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这样降低了难度,使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起来。
第4页(共4页)
第二篇: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知道液体压强;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l、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知识理解的系统化、条理化。
2、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l、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
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实验:“顽强的气球”。引入课题。
(一)、复习“压力” 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3)压力的方向如何?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物体表面。思考1:压力一定等于重力吗?
(二),复习固体压强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P143实验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从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受力面积(S):米2(m2)。注意事项: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休、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p gh(4)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 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l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5)、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思考2:受力面积和物体底面积一样吗?
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压强________,所受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思考3:压力大对应的压强一定大吗?(计算说明)
例 坦克 40t 着地面积 5m2
女孩体重:50Kg 高跟鞋着地面积:25cm2
教师演示实验:将保鲜袋装里放入苹果,逐渐进入深水中,袋子里的空气被排出,成为真空。引出液体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p=p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液体压强p:Pa;g:N/kg;深度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这一点。
3、生活实例:
(1)、人能否在水中无限下潜?
(2)、深海的鱼被捕上来后,放在盛海水的容器中会很快死去,这是为什么?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思考1:液体内深度和高度一样吗?
如图所示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在两侧倒入不同质量的水,A、B两点距容器底部高度相等,则(填“A”或“B”)点水的压强较大,橡皮膜会向(填“左”或“右”)边凸起。
思考2:当液体中出现物体时。。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和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思考3:液体的压力如何求解?
如图,一个重4 N,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 cm,则:
(1)此时该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2)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
【课堂小结】
1.压力与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作业布置】
导学案后的《课后演练》 板书设计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力的方向:垂直物体表面 二,固体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公式p=F/S(4)压强单位Pa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2、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p=pgh
3、生活实例 4.连通器
第三篇: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郑远来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佛罗中学——郑远来
一、教材分析
本节复习的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涉及教材中“压力”“压强”“液体压强”三个知识点,压缩为一节课的容量,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又是后面学习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压强的概念被要求到——“理解、掌握”层次。因此,本章的复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液体压强的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解释有关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简单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物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压强的理解及与压强有关的计算(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1)压强的计算
五、教学程序 【一】压力、压强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遇到过的两幅图片引入压强,从而引导学生复习压力的定义、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及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压力的定义:物理学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压面。
学生活动:能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说明:让学生自己运用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设计实验,亲自体验探究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2、压强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其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用符号:Pa 表示。1N/㎡=1Pa。
计算公式: P=F/S 教师活动:投影:例1: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学生活动:思考
(说明:让学生加强对物理公式的理解以应用)
3、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学生举例子
教师总结学生所举的例子。
(说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应用。学生在例举实际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的价值。)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一木块如何放置使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学生讨论回答。
【二】液体的压强、连通器
通过多媒体展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数据表格,请学生们分析思考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
1、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会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说明: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加深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ρg h 多媒体展示问题
思考: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例
2、三个烧杯中分别装入水、酒精和水银,设在液体内部相同深度的A、B、C三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A、PA>PB>pc B、PA<PB<Pc C、Pc>PA>PB D、PA>Pc>PB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思考:一盛水的塑料杯置于水平桌面上,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用哪些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通过通过讨论学生们会提出许多方法,但教师要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增大液体的密度和增加深度这两种方法。)
3、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回顾什么是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通器。展示收集连通器的图片。(说明:学生在收集连通器图片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对连通器的再认识,并且把连通器的概念运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多媒体展示: 茶壶,船闸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六、巩固:练习、作业
1、如图所示各力的示意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是()
2、一个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站着不动
B.轻轻伏在冰面上并向岸边挪动 C.赶快向上跳起
D.立即该改成单足独立
3、一端蒙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所示,在逐渐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不好判断.
七、板书设计
压强(复习课)
一、压力与压强
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在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单位:帕(Pa)公式:P=F/S
二、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公式:P= ρg h 连通器:
连通器原理:
第四篇:《压强和浮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 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②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压力小桌、海棉、重物以及flash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海绵、压力小桌、重物),提出问题:“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二、知识回顾、抓基础
首先,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并利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图)。
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
(一)复习“压力”
先设疑:“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⑴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复习固体压强
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⑵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 ⑶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三)复习液体压强
先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⑷如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过播放flash课件,学生观看熟悉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解答问题。⑹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船闸
B.锅炉水位计
C.水塔的供水系
D.自来水笔 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四)复习大气压强
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⑺如图所示,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________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⑻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⑼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外界大气压变化
⑽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___厘米水银柱。
三、考点聚焦:利用投影打出中考考试要点以及出现的题型。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会怎样出现、会考那些知识点。
四、课堂训练、强化知识巩固提高
以竞赛方式及小组讨论完成课堂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导演,学生抢答:
⑾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⑿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⒀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A. P′=4P
B. P′=2P
C.P′=P
D. P′=P/2
⒁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⒂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⒃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超载,请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超载? ⒄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所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的表达式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⒅如何测量你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五、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强调解题注意事项,学生应对中考能有的放矢
教师设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处理有关压强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投影。
六、布置作业
⒆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请你算出:
(1)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小明同学背着重为50N的书包行走,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⒇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ρ水银=13.6×1033kg/m,g=10 N/kg)
【板书设计】
第五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朱友红)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朱友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中的两封信,自主习得书信的格式。2.通过对比阅读《柯言的回信》和《马志国的回信》,小组交流,教师点拨,了解回信的内容,学会有条理地、具体明白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3.用所学方法代知心姐姐给王虹写一封回信。自学导航:(作业辅导课)
1.阅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比较两封信,你发现书信的格式是什么样的?用蓝色笔在文中做标记,并简要批注。
2.再读《柯言的回信》和《马志国的回信》,我们发现这两封信都是帮助同学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在相关内容旁边用铅笔做批注:
(1)请找出两封信中“讲明道理”的部分,比较一下两人讲道理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除了讲明道理,作者在信中还说了些什么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们在《小木偶的故事》这篇童话中知道了:“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有快乐也会有苦恼。成长中的我们遇到了烦恼的事,自己无法排解时,可以怎么办?
学生谈话。
对,写信就是一种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好方法。
二、交流互学 互学导航:
1交流书信的格式,用用蓝色笔补充。2.交流书信的内容,用铅笔补充:
(1)两封信中“讲明道理”的部分,两人讲道理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除了讲明道理,作者在信中还说了些什么内容?
3.全员参与,自主分工,准备展示
三、抽取小组展示交流:全员参与,自主分工。教师点拨:
1.信的格式,补充顺口溜 称呼顶格加冒号, 换行两格问个好。正文每段空两格,有主有次不乱套。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祈祷。先署名,后日期,分行写在右下角。
2.信的内容:分析问题,讲明道理,提出解决办法,鼓励。
四、写回信。
1.成长的过程中会时常遇到烦恼,这不,王虹同学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诉说了自己的困惑。自主阅读这封信,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麻烦。学生阅读,谈话。
2.让我们帮王虹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吧。学生交流。
3.如何给王虹讲明道理?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让我们给王虹写一封回信吧!回信要求:
1.把想说的意思讲清楚。(有条理,讲明白道理,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2.注意信的格式。
4.学生写信(如果完成,当堂展示讲评一两篇。如果当堂完不成,下节课完成后再讲评。)
五、反思悟学
1.这节课,你积极思考、参与交流了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3.你还有什么疑惑?想怎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