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8: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4、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三角板、剪刀、彩纸、活动角。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角。

1、出示五角星。

师:这是什么?它的名字为什么叫五角星?你能找出五角星中的角吗?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2、欣赏:课件显示南浦大桥的图片。

师:这是跨越黄浦江的一座斜拉桥,塔栓和缆索构成许多优美的角,排成美观的竖琴形。桥上车轮滚滚,桥下可通过5万吨的巨轮。

3、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角,老师昨天到街上走了一趟,发现了不少有关角的数学知识,我把我发现数学知识的图带来了,你们看看能从中发现哪些角。

4、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角? 【从学生熟悉的五角星、上海的南浦大桥及一幅街景图入手,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体验角的特征。

1、折一折,比一比。(1)、拿出一张不规则的彩纸,折出一个角,再摸一摸。(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3)、教师画出一个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想一想: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4)、师:这个角可以用“⌒”标出,记作:∠1,读作:角1。(5)、学生手中的角与画的角比一比,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画一画,用“⌒”标出角。(6)、完成课本第67页指一指的内容:请你用铅笔画出图形中的角。(7)、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此处先让学生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再摸一摸,使学生对角有整体的把握,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然后教师通过画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将折的角与画的角进行比较,找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用“⌒”标出图形中的角,使他们从直观抽象出图形,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2、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小组活动:

(1)任意拉一个角,同桌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2)在四人小组内比一比谁的角大。

(3)如果想使你的角变大一些,应怎么办?

4)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解:角的两边叉口越大,角越大。比一比:(1)、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课本68页第1小题)(2)、比较两个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尽管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对应角分别相等。从而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活动角、用活动角拉出一个角,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三:智慧宫。

1、蓝猫和淘气来到智慧宫的山洞口,看见了这样的三个字母“NM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数出这三个字母里有几个角,洞口就会打开,你知道?(有7个角)

2、智力宝库: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出发,设计了他们喜欢的趣味练习“进山洞”,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解决智力宝库的问题: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使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活动四:我所知道的角

请你再仔细的观察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然后把它们写下来,题目就叫做:我所知道的角。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共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下来的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做活动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含义。想想做做安排了四道题,大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题,意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第二部分为第3、4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学会用尺子画角.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问:平常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就先请大家看一个动画片(课件播放几何王国动画片)

2、师:动画片看完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这几个图形中有一个新朋友角,它也是几何图形的一种.那到底什么是角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3、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请大家一起来读学法指导。

二、小组探究合作

请大家以学法指导为方向,以你们的提前预习为基础。三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你们手中的小组探究合作卡。

三、小组交流展示

展1:

探究一:认一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展2:

探究二:画一画角。

展3:

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种角。

展4:

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

探究五: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展6:

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

探究七:想一想红角的蓝角相等吗?

四、谈谈收获

1、每一组的展示都很精彩,相信大家的收获也不少,接下来谁来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根据大家的收获,在几何王国中还有这样一首儿歌,请你们看一看。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体验知识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做到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到了内容多但有结构、有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来说较大。要教会学生指角、认角、找角、比较角、分辩角等许多知识。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乱,并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我在课堂中始终贯穿认一认,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培养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纳入课堂中。

3、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首先,练习的设计能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增强形象感,直观感。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当然,任何课堂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学生整体照顾的不够,尤其是在学生展示环节。当学生在个别问题的回答上语言表述还不完整不精确时,老师没有及时指出和纠正。在练习的反馈上也不是很透彻和全面。另外教师的语言也有不恰当之处。教师在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还有所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断积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探索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桌子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物体,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能找出它们上面的角吗?

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课件红线标示)

师:(出示红领巾图)你在红领巾的什么地方发现角?(学生上前指一指)(课件红线标示)

师:(出示钟面图)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

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课件红线标示)

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出来.(课件显示)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

1.师:仔细观察,说一说角长什么样子?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师:除了顶点以外,还有什么?

师生共同观察,还有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2、摸角并感知角.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角的两条边。(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感受器。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师:为了便于区别很多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一练(课件)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

展示学生作业,集体交流。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

教师出示活动角

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起来,角就变小。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二)、比一比

1、探索比角的方法

比一比哪一个角大?(展示两组角,第一组可直接判断大小,第二组是无法直接判断大小的角。)

师:第二组无法直接判断大小,要怎么比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上前比,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2、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我这儿还有两个角(张口一样大,一个边长,一个边短),你们观察一下,哪个角大?

生:边长的角大。

师:怎样知道哪个大?

生:两个重合。

比两个角。课件演示

师:哪个大?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

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五、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用一用)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记作:∠1

读作:角11

教学反思:

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能很快将图形分成两类,一类有角,一类没有角,这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角是尖尖的。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层面,教学让学生在剪刀、红领巾、钟面等实物上找角,并利用课件抽象出角的形象,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积累操作活动经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概念,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教学过程中还有以下不足:

1、让学生画出不同的角,学生的思维受先前老师示范性的影响,有的学生画出的角张口方向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将问题的指向性再明确一些,可以是方向不同或是大小不同的角,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在探索眼睛无法直接判断大小的角的比较方法时,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方法,再让一个学生上台比给其它学生看,学生操作的全员参与面小,可以让同桌合作,用活动角做出一样大的角,使学生不得不思考怎样操作才能做一个一样大的角,从而进一步体验重合比角大小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4-66页的内容。本课是第1课时,主要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感悟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活动角、多媒体课件、白纸等。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一个图钉、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

谈话: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漂亮的三角形娃娃,今天他们要来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瞧!(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一群三角形娃娃边唱边跳走过来的情形。)他们来了。(课件动画:一个三角娃娃得意地跳着舞……甩掉了一条边。)……咦?这个三角形娃娃怎么少了一条边呢……原来调皮的三角形把一条边给弄丢了,出示,它少了叫它---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

1、抽象角,认识角。

(1)从实物中感知角

三角形帮我们请来了很多“角”娃娃,“角”娃娃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多媒体画面:长方形纸、三角板、钟面、五角星、剪刀)你能找到这些小客人吗?看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小结: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小朋友真聪明。

师(惊喜状):这会儿,角娃娃藏到教室里来了,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它吗?

生:……

(2)折角,体会角的特征。

出示一张白纸。

师:角跑到老师这张纸上了,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

这张纸还能变出很多角呢,谁会变出一个角来?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折一折。

请学生将纸对折,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师:小朋友,用你折出来的角对着自己的手心或脸,戳一戳,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师边说边示范)

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对,因为它尖尖的,再摸摸它的两边还戳人吗?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3)抽象出角,感知角的样子。

小朋友,角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藏在物体的身上,还能从物体身上走下来呢。(学生睁大了眼睛,感到不可信)不信?你瞧!(课件动态演示角从剪刀、三角尺、钟表上移下来的情景)学生发出惊叹声。

2、演示画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角,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并把它画在电脑上了。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动画演示“手握铅笔”画角的过程。)

谁来说说你看到老师刚才是怎么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有意识让学生画开口方向不一样的角。)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第64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学生交流后,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一练,巩固角。

a.数学王国的图形娃娃听说我们在学习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说得对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b.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想想做做”第2题。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

1.图形王国里两个角在争吵,都说自己大。到底谁大呢?请看屏幕。

学生争议后,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重叠。(顶点对齐,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小结:看来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角娃娃看我们学得这么认真,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看!(动画演示鸟衔“活动角”的一边不断活动的情景。)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也有一个这样的角,因为它的两边可以活动,所以我们叫它——活动角。

拿出你们的活动角(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角两边同样长),谁能上来拉一个和老师同样大的角。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和老师比的,是哪和哪重合了?

哪个同学再过来拉出一个比老师拉的角大一点的角?你能拉出比老师小的角吗?小结:角有大有小。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师生比活动角的大小:边一样长的活动角相比,边不一样长的相比。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拉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提问:如果老师把你的活动角的两边给剪掉一段,你还敢和老师的角比大小吗?

讨论: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活动角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见过像这种大小会变化的角吗?说给同学听听。

你知道剪刀、扇子设计成活动角有什么作用吗?

四、巩固拓展,应用角

1、拿出两支铅笔摆角

⑴摆出1个角⑵摆出2个角⑶摆出4个角

学生摆,师指导。

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3.最后“角娃娃”送给我们一把金剪子,让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看还剩几个角?我们动手做一做吧。

五、总结评价,延深角。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快乐吗?你能用角说一句话吗?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l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

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块、白纸一张。

教师准备:

直尺、各种形状的继母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白纸各7张;长条12根;图钉若干。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1.感知生活中的角。

(1)课件展示实物(红领巾、钟面、吸管、方向牌)。

(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把角比划出来。(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方式一: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方式二:现场收集生活中的角。

①老师交待收集的场地范围(教室)和交流的时间(2分钟)。

②学生收集、交流信息。

③反馈。(引导学生边说边比划出角。)

2.揭示课题。

师:通过发现,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

1.画一画,剪一剪。

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

(1)老师交待操作的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

(2)学生自行选择工具,实施活动。

(3)集体交流:把剪下图形中的一个角比划出来。

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

(1)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尖尖的。

A.示范摸到角的哪个地方是尖尖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感知。

B.取名称。

师:其实这个尖尖的是一个点。(板书)知道了这个点叫什么吗?想给它叫什么?(把学生取的名称写下来。)

C.得出名称。(板书:顶点)

②平平的、直直的。

A.引导全班再次感知。

B.抓住学生发言,得出名称。(板书:边)

③、④……

3.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说它是一个角。

4.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样子,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比划比划。

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

1.活动(一):找一找。

(1)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

(2)反馈摸出的图形有:

(3)分组交流:①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②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4)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老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

2.做一做。

(1)交待活动要求:在组内选择有用的材料(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纸、长条、图钉)制作一个你喜欢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两边。

(2)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

(3)组织学生参观作品。

(4)学生质疑、评价、提问。

如:能告诉我这个制做的角在哪儿吗?

四、延伸

1.小结: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励看书)

2.延伸: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了解有关角的知识,咱们下节课再继续交流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活动的角。

【学具准备】

活动角、球、圆柱、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小棒。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

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棵树图片(树干由一些竹竿支撑着),提出疑问:你知道为什

么这两棵树要用竹竿支撑着吗?有什么作用?

2、课件演示竹竿与树干、地面之间形成了夹角,引出“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觉角的存在及角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3、出示剪刀、扇子、钟面图,引导学生知道身边的物体就有角,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摸角:

让学生分别摸一摸,仔细地找一找桌上的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三角形中,哪些图形上有角?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角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图形中初步感知角,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从而感受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3、出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再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小结角的特点。

4、学生用小棒摆角,再展示。

5、找角:学生与同桌讨论教室哪有角?找一找,指一指。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动态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标画角

1、质疑,引出标画角。

2、示范标画角。

3、学生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标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反思,准确、科学地掌握标画角的方法,深化对角的认识。)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引导学生玩一玩活动的角,感受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

2、引导学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让学生把刚才在两个三角形中所标画出的两个不同的角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角大?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4、让学生在数学书上找一个角,再和课桌上的一个角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角大?引导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缺乏感性的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特设计实际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三、巩固知识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2、比较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3、拓展练习:找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得到升华,检测学生的认知效果。)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自觉地将知识系统化,并在自我评价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欣赏角

给学生欣赏一组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

(设计意图:用美丽的图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角为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再一次体会角无处不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王荣山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是教学的重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实物钟。

学具准备:硬纸条、图钉、小棒、蜡光纸、三角板。

一、巧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师用电脑出示5个平面图形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现在老师这儿有个布袋子,里面就放有这5个图形。如果不用眼睛看,你能很快地将圆片从布袋子里摸出来吗?

教师拿布袋,找几个学生去摸。

师:你们这么快就摸出圆片啦?是不是有什么小窍门啊? 生:(很得意)圆片上没有角,其他图形上都有角,一摸就摸出来了。师:(故作疑惑)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一看。(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屏幕上的5个图形)师:没有角的图形和有角的图形在摸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生:没有角的图形摸上去,感觉边是弯弯的;有角的图形边摸上去是平平的,角上还尖尖的、有点戳人。

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征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研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五角星、纸工袋)师(出示实物剪刀):打开剪刀,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师指出,并用课件闪烁角)这就是剪刀上的角。

师(拿出一张纸工袋,指着其中的直角):纸工袋的这里也是一个角。(课件闪烁)师:剪刀、纸工袋上都能找到角,那么五角星上哪儿能找到角呢?(课件闪角)。(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师(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有的开口朝左,有的朝右,有的朝下。

生2:有的大有的小。

生3: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其中第三个图形,一男生填写零个,学生做完后,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对第三个图形的正确答案,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评价)

师:这位同学说第三个图形有两个,有没有不同意见?

(那位男生马上举手)

师:你有不同意见?你认为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生1:我认为这个图形没有角,因为,他们说的这个角虽然下面是直的,可是到了上面就变弯了,所以这个图形根本没有角。(多么认真观察的孩子!)

师(惊喜的):你真是个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且你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其余同学自发地鼓起掌来)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2(举手):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把图形上面的半圆遮掉,下面的边就是直的,所以它是一个角。

师:你们听明白这位同学说的意思吗?

生3:老师,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来看,那么下面的边就是直的了。

师:你们不但善于听别人的发言而且还善于思考,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让同学们懂得了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其他同学露出了佩服的神情)(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观察。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角还有什么特点?

(师演示钟面上的指针,将时针和分针拨成一个小角)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怎样?(很小)

(师慢慢转动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越来越大)

师: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都有一个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2.操作。

师: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生做角,师巡视)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指名一边演示一边说)

师: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小吗?怎么变?

师小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

3.比较(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说,夏天常用的纸扇,(出示纸扇图)打开时,纸扇上的角在哪里?顶点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慢慢打开,扇面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出示剪刀图):合拢剪刀时,剪刀上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小结: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来越小?

第四篇:二年级认识角

《认识角》教学设计

西昌市第五小学 李黎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2.在操作活动体验感知角的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蜡光纸,卡纸,图钉,活动角。【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角”,它想和您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认识角)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从实物中感知角。

1.师:今天,我们请的小客人去哪里呢?原来调皮可爱的角就藏在这些事物中,你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它们找出来吗/ 2.点击剪刀、钟面上、红领巾的角,抽象出物体表面上的角,课件出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角。(教师注意动作的师范和引导。)我们把它请下来。(课件展示)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谈谈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

生:黑板的平面,窗户上,三角板„„

(二)认识角,抽象出角的概念。

1、摸角并感知角.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角有个尖,它刺手。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生2:我摸到角的两边是平平的、笔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笔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课件显示)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动画演示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设计说明: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红领巾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课件)过渡:

听说我们在认识角,数学王国里又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现在就用你的火眼精金来辨别一下吧。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学的直观性。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动手操作,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就来亲手做一个角,赶快试一试。

① 教师出示活动角的材料,学生自制一个活动角。②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

师:比较角的大小(采用重叠法)

师:玩扇子,怎样使得扇面变大、变小?

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课件论证)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二)介绍红角和蓝角之争

感受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师: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位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老师指导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生: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验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再一次强化关于角的大小的性质。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综合运用,巩固深化

1、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出示课件)

2、四人小组讨论

数一数组合角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学生介绍角。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设计说明: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六、拓展作业

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听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本课推向高潮。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4

第五篇: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P62—6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搭一搭、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课件,两个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吗?(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课题:认识角)

师:我们先来摸一摸角,说说你摸到的是角的什么样的?(预设体会:角是直的,是尖尖的。)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抽象出几何角

(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成了下面的图形角。(课件出示抽象出角)

师:像这样的一些图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个角吗?同桌互相评一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3、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老师画了一个角,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1)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板书)

直直的,我们叫它“边”(板书)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4、画角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把你画的角标上顶点和边,并且给它改个名字,看看它应该记作什么(师边看边指导)、画角时应该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6、练习

判断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比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师:老师今天还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要使角变大,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要怎样?(抽同学来演示)

2、我们怎么让角变大变小的呢?

合拢角的两边,角就变小;拉开角的两边,角就变大。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总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程度(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

(2)比较两个三角板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2、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有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一个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的大小,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认识角

三、教学重点

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操作实践感知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找一找生生活中的角,个别指一指

B、引导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C、小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D、回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角

2、动手做角,(准备好做角的工具,例如小棒、圆片、)

(1)学生动手做,(选择自已喜欢的材料)

(2)适当展示,以学生介绍为主

3、比较大小

(1)观察多媒体中演示的剪刀打开关闭时角的大小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开的程度有关)

(2)直接比较,多媒体演示,一眼看出,(四个钟面)

(3)自主探究,诱发思考,还可以怎样比较?(两个钟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2、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3、动手剪一剪,一张纸剪一刀后,还有几个角?

4、游戏摆一摆,用小棒摆一个有角的有趣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那么五角星能和你成为朋友吗?不过五角星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小朋友,我真的只有五个角吗?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一些实物或图形,课件。

学具:活动角的模型,小木棒,硬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

识角。(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

(板题:认识角)让学生试着画一个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抽象出角,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

(2)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出教室里物体表面的角。

同桌协作:摸一摸角的顶点与边,进一步明确角的组成。

(4)让学生利用小棒来摆一个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A、学生摆角后交流。

B、教师用两根小棒摆一个不是角的情况学生判断,并请学生说出为会么不是角。

师总结:看来,要摆出一个角,至少要用2根小棒,我们把他们叫做角的边,这两条边相交的点叫做角的顶点。

(5)判断角:正确让学生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错误说明原因。

(6)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A、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B、学生标出图形中的角,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明确角的记法、读法。

2、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三个钟面,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同学们,你觉得:哪个角大?为什么呢?

(角的两边*开得大角就大。)

课件显示:把最小角的钟面变大。你觉得:哪个角大?为什么呢?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大小嘴巴的游戏,让学生明白角是有大小的。

师:下面我们要来动脑筋了。看老师的这个角,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大吗?你能调整手中的角,使它比这个角小吗?

想一想:你如何使角变大变小的?

(把两条边向外拉,张口大,角就大:向里推,张口小,角就小。)

(3)与老师比赛:

你能够制作一个角,比老师这个角大吗?

学生做角。

学生上台演示:为什么说你的角比老师的大吗?小结比较的方法。

同桌两人比较角的大小:你是如何判断的?

(4)比三角尺上角的大小

拿出相同的三角板,猜测:哪个角最小?师生合作比较角的大小。

三、巩固拓展

1.第65页想想做做

2.拓展一:给你两张纸头,最多可以摆成几个角?三张呢?

3.拓展二:一张长方形纸头,有几个角?如果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角的用处很大,角身上的秘密也很大,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小秘密。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40页

教材分析:《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要求学生把角按大小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由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这节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好本节课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白纸、活动小棒、各种有角的彩色图形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析各种角。

3、结合生活情景,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尺子画出各种角。

4、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借助观察、操作、判断等学习方式,体验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小组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为三类,然后分类验证。并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消化新知。在这其中学生获取知识,完全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出示游乐场的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个角吗?(课件逐一演示)

4、(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师: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5、谈话引题。

从学生喜欢又熟悉的游乐场引人,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对角的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动探究获得新知

(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1、就地取材

师: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师: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允许学生对一些不明显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1、验证直角

师:(指直角一类)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学生上台验证,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比的。

3、验证其它两类角

师:他说得对吗?谁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4、给角取名

设问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师:小朋友们给它起的名字真好听!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和老师一起说:锐角锐角。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设问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个名字吗?真不错,数学家也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和老师一起说:钝角钝角。快找到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5、师:好!那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足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这些角的分类,通过两种分法的讨论,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类后,再来分类验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一系列活动,获得新知。特别是给角起名字环节设计,吸引全体学生都来自由想象,轻松表达,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请小朋友们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是什么角,好吗?开始吧!

2、举例: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当中你在哪也见过这些角?

3、师: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师: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5、画角:看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真多呀!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还利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小手制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角,那如果老师说出一个角,你能在纸上画出来吗?

老师说学生画,然后学生同桌之间互考。(教师巡视,选一些角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可是它们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学生练习)

6小小设计(用角或有角的图形设计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这些活动的设计是学生消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几个活动的设计突出了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学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来人的身上也有角,每个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种角,整个环节轻松愉快。如又小小设师练习,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有哪些收获?

对知识的梳理和情感的体会

教学片段实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片段实录)

师: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四人小组讨论:说一

说,你是怎样分的?(允许学生对一些不明显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组汇报结果。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小组1:我们分两类,是直角的一类,不是直角的一类。

小组2:不对。应该分三类。直角的一类,比直角小的一类,比直角大的也一类。

其余小组:对,我们也分三类。

师微笑:你们都赞同分三类,那分两类到底有没有道理?(学生思考)

稍一会儿。

生1:我知道了,分两类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是按角的大小分,他们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两种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标准不一样。

师:是呀,很多时候,数学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们给角分类一样,标准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有序、情趣并生,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上离我们的学生较远的素材变为学生非常熟悉的游乐场所图片出现,学生果然兴致极高,立即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使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新知探究环节中,我创造性地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什么分?再在分的基础上分类验证。特别是刚才有几个角用眼睛观察有争议的,通过亲手验证,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让它们归队。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预设,为生成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只有课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因此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如在汇报分的结果时,第一组孩子说:我们分两类,是直角的一类,不是直角的是一类。由于我在备课时就预想过学生可能有两种分法,所以当这位学生说出这种分法时,我从容地把球扔给学生,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这种分法是否有理。(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类)经过激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同:角分两类或者三类都是可以的。这样更加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然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总之,新教材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战。作为一线的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精心设计,让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勃勃生机。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认识角》教学设计

2.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3.认识角教学设计的内容

4.二年级《认识角》教学反思

5.“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

6.数学教案:认识角教学设计

7.角与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8.《认识角》公开课教学设计

9.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下载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5篇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修 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背景:前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认识角 主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和评析doc(推荐阅读)

    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