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18: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买书》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景,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退位、进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的过程。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中的小数点为什么一定要对齐? 教学过程:

一、训练导入:

1、出示练习题: 1元+2角 3吨+1克 1米+1千克 1米+18分米 3千克+500克 3厘米—8毫米 这些题在计算过程中,能否直接相减?为什么?

3、在这之前我们学过了那些数的加减法?它们都有那些特点?(学生可能会说:整数加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同学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买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1)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说给大家听。(2)3.2元=()元()角 11.5元=()元()角

共有()元()角,或者等于()元。

(3)14.7元中14是怎么得来的?小数点和7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3和5(11和2)不能相加呢?

(3)共同研讨个人提出的不同做法。

2、解决问题。

(1)汇报交流。

方法一: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14.7元 方法二: 3元2角 +11元5角

14元7角

方法三: 元角 3.2 +11.5 14.7

(2)分析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说出自己做法的注意事项。(3)相互学习,相互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拓展自己的思路。

(4)归纳解题关键:竖式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相同的数位一定要对齐)。

3、根据上题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童话故事》贵多少元?自己试着做。

三、巩固训练

1、第6页第2题。学生板演完成,集体订正。

2、第6页第3题。

3、第7页第3题森林医生。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板书设计:

买书

4.2+11.5=14.7(元)

3.2元=32角 3元2角 元角 11.5元=115角 +11元5角 3.2 32角+115角=147角=14.7 14 14.7 答:一共花了14.7元。

元7角2

+11.5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

(二)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继续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了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用竖式算一算、结合点子图解释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学生对竖式的理解、并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法则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问好!上节课我们通过队列表演

(一)学习了14×12的口算法和列表法等多种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是怎样算的吗?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板书:口算法和列表法)(课件依次出现三种利用点子图拆分计算的方法和列表法,让学生简要说出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队列表演一的几种算法引出本课的竖式计算方法,同时复习点子图,为接下来通过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思减少难度。)

2、师:那么除了刚才我们复习的横式笔算法和列表法外,你觉得还可以怎样计算14×12呢?

(预案一:学生能说出可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竖式计算)

(预案二:学生说不出竖式计算的方法,或者说的方法与竖式计算无关。)

师:还记得上学期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吗?那14×12是否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竖式计算)

二、尝试探究,学习新知。

1、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怎么列竖式。(指名学生说,师板书,并总结要点,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X 1 2

2、师:竖式我们成功列出来了,可是接下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有问题同桌可以互相交流。(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师巡视,收集具代表性作业,指名学生说计算方法,集体讲评。)

3、选择一位字漂亮的与课件竖式方法相同的同学到黑板上接着老师先前写好的竖式往下计算。请这位同学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竖式算法。先用14×2得到28,再用14×10得到140,然后加在一起得到168。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竖式计算,以避免填鸭式教学。)

4、师:咱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为了便于观察,我把这位同学的答案搬到屏幕上,你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同学的吗?(课件出示右边竖式,左边点子图,中间留着逐步出现横式)(学生有就学生问,如没有就老师问)

问题一:竖式中的28是怎样算出来的?(用第二个乘数个位的2与第一个乘数14相乘,得28,积的末位要与竖式中的个位对齐)在学生说完后,点击课件呈现“ ……14×2 ”。

继续问这位同学:14×2,对应的是点子图中的哪部分人数?(两行的人数),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题二: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有谁看懂了这个140是怎样算出来的。(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1,也就是10与第一个乘数14相乘得到140)

师:用十位上的1与14乘的积140要另起一行,写在相应数位的下方,0对个位,4对十位,1对百位。

14×10对应的是点子图中的哪部分?(剩下10行的人数)问题三:最后这个168是怎样算出来的,知道的同学请大声说出来。(两次乘积相加)生说师板书:……140+28 140+28对应的是点子图的哪部分?(两次的总和)

(设计意图: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竖式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环节利用学生尝试算法,结合点子图,直观理解,深度解析,让学生明白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以求尽快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5、师:这位同学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你明白了吗?好我们继续看看别的同学的方法。

这是另一位同学的计算,结果也是168,他们差不多却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看看哪里不同?(省略了“0”和 “+”号)。“0”可以省略不写吗?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省略的理由?为什么不写“+”号呢?

(因为相同数位对齐了,写在十位的4就表示40,省略了“0”,同样知道是40。相同数位对齐以后,写在什么数位上,就表示计数单位是什么了,强调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简单说就是,14*12表示12个14的和是多少?28是2个14,140是10个14,,加起来才是12个14,点子图上也是2个区域合在一起,所以不写“+”也知道是加)(如果学生没有此种做法则看书比较。)

6、展示其它算法和错例。(让错的学生自己说说错在哪。说完后要及时把本子还给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学生算法,比较出简洁方便的标准竖式写法,同时展示错例,加深学生印象,加固正确方法。)

三、尝试练习,总结算法。

1、同学们,大家已经初步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老师想考考大家,现在12×14,老师交换乘数的位置,看大家会不会。(请2个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看来大家都会了,那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同桌互相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3、我们再来一起总结一下,(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四个问题。

问题一: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问题二:先算谁乘谁?写在哪里?(先算个位上的2×14=28,积的末位要与竖式中的个位对齐)

问题三:再算谁乘谁?写在哪里?(再算十位上的1× 14=14,写在第二行,积的末位要与竖式中的十位对齐。)

问题四:最后算什么?(最后把他们的积相加起来就得到总数168。)

3、现在我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大家看看它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方法后,再通过尝试练习,学生普遍学会了竖式计算,然后再一次总结归纳算法,突出要点,加深印象。)

四、形成技能,发展训练。

1、同学们,经过努力,大家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有没有信心?好,课本P34,算一算三题,请你任选一题,请三个同学板演,师巡视,请黑板上作业学生,讲怎么做。

2、课本练一练第一题,出示课件,同学们,队列表演开始,变换了队型,请看(动画)每排13人,排成了12排,一共有多少人在进行表演?

用竖式计算。

圈一圈,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完成课本第35页的第一题。把竖式写在旁边,然后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别忘了它是应用题。展示学生作业,并结合点子图说说是怎么做的。

3、这种方法同学们会了,想不想挑战更难的?

出示第二题的1,3小题,继续练习。请同学们快速完成。指名学生回答结果。

五、小结提炼,分享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队列表演二》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14x12=168 1 4 x 1 2 2 8 1 4 1 6 8 6

第三篇: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

2、练习读写词语。

3、积累与春天有关的成语。

4、仿写句子。

5、开卷有益。

教学重难点:仿写句子和字词练习。

第一课时

一、练习写字。

1、读词语。

2、这些加点的字,有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容易丢掉或多加笔画,写时要注意细节。

3、写词语,教师当堂指导。

二、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这些词语,学生齐声认读。

2、指名说说写加点的字时,应注意什么?

3、写一写。

4、教师随堂进行写字指导。

三、积累与春天有关的成语。

1、读这些成语。

2、交流知道的描写春天的成语。

3、写成语。

4、班级交流。

三、仿写句子。

1、读句子。

2、仿照其中的一句,表达自己的愿望。

3、班级交流所写句子。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

1、读古诗。

2、交流不认识的词语。

3、看图理解诗歌意思。

4、然后再看图,想象诗所描绘得意境,在脑中形成一幅画;根据想象的画面背诵。

二、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后,2、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例如,喜欢哪一自然段描述的房间,为什么;也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文中描述的房间;还可以描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种房间的特点。由于文中意趣盎然,可引发学生的想象。

三、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健康合理、具体。提示:(1)要做到内容集中;并按一定顺序写;(2)注意描写物体的外形,颜色,质地;(3)要写出自己这样设计的目的。

第三课时 梦已被染绿 教学目标:

1、初读诗歌,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春天的向往。

3、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懂得要像“我”那样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揭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春天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文中的生字词。

2、分小节指名读诗歌,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散”,并口头扩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那些语句知道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我”发现田野秘密的那种喜悦、自豪的语气。

2、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师可适当引导,体会“我”对春天的向往,并将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四、拓展与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歌,你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些什么?

五 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第四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城关小学

李 华

电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电影院》。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亲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交流中优化计算方法,并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了他们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估算判断正误。教学难点:

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竖式计算中要能正确进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算一算

6×3=

14×2=

25×2= 6×30=

14×20=

250×2= 60×30=

140×20=

250×20=

2、练习

34×12=

22×13=

3、谁来说一说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2)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2、同学们看过电影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

(课件出示电影院)

从图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生:我知道有500人去看电影。生:这个影院有21排,每排有26个座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500人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三、探究新知,交流策略。

1、估一估

谁能告诉老师它的算式怎样来列?板书:21×26或 26×21 师: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课件出示淘气想法)你们是怎样估算的?小组讨论。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2)学生组内讨论时,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各种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再组织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20×30=6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300)20×25=5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25,得出结果是500)21×30=630(21不变,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630)„„ 生1:20×25=500。假如是20排,每排25个座位,能坐500人;那么有21排,每排26个座位,能坐的人数大于500,所以够。

生2:20×26=520。假如20排,每排26个座位,能坐520人,520大于500,所以够。

生3:21×25 =525。因为20排,每排25个座位,就能坐500人,再加上一排25人是525人,525大于500,所以够。

(3)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够坐的下,也知道了26×21的准确结果在500到630之间。因为估算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应该来算一算他的准确答案?

2、算一算。

(1)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准确算一算它的结果。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

算法一:先算20个26,再加1个26,得到:26×20=520

520+26=546 算法二:先算20个21,再加6个21,得到:21×20=420

21×6=126 420+126=546 算法三:26×21=26×3×7=78×7=546 算法四:用昨天学的竖式来计算„„

3、交流、解惑,优化算法。师: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

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请看大屏幕,我们应该先写26×21,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接下来该怎么计算?(引导学生回答)先用第二个乘数21的个位上的1去乘26,所得的积26的6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21的十位的2去乘26,(在与26相乘的时候,先用2和6相乘,所得的积12,写2进1,我们可以把所进的1写小小的写在前一位或竖式的左边或记在心里,然后再用2和26的2相乘,记住乘得的积要加上刚才所进位的1)所乘的积52的2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积相加。最后记着把结果写在横式的后面,带上单位和答。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今天所学的竖式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今天所学的竖式有进位,前面所学的竖式没有进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新课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师:用竖式计算时,同学们要注意进位的算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今天学到的新知识重点要注意的地方。(生:哪一位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中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课件出示)

1、试一试: 24×28=

15×36=

35×43=

2、森林医生

(1)下面的计算对的打”ν”,错的打” ×”,并改正。8 2 7 ×1 2

×2 8

×6 4 ————

————

———— 6 3 6

3 8 8

4 2 ————

—————

—————— 4 4 6 1 6 9 9 0

3、这次学校安排的电影内容是关于节约用水的,让我们先睹为快。(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8克水,1时浪费多少克水?)学生先独立解决。再交流汇报。师:让你有哪些体会,想法?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并谈谈具体做法)学生独立解决,汇报想法,集体反馈。

4、找规律

2×25=

100÷4= 4×25=

200÷4= 6×25=

300÷4= 8×25=

400÷4=

(2)观察上述算式,想一想不计算能直接得到16×25与600÷4的结果吗?

五、回顾新知,全课总结。

师:今天学的开心吗?有哪些收获呢?我们举办小小收获展,把你的收获说一说。

1、总结算法

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6×21=546(人)

× 2

___________

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忘记进位。

____________ 答: 546〉500,坐得下。

第五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景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计算、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进一步掌握两位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电影院”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仔细观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适时引导并板书:“电影院”。

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思考后提出如:

生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 生3:还剩多少个空位?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并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1、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上节课学过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20×25=500(个)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生:估算 26×20=520(个)520>500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2、解决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提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列出算式。师巡回帮助个别学生。板书:26×21= 这是某某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让该生在大家的赞成声中体验一次成功)

(1)不通过计算估算找计算结果的范围。

生交流。

生:结果大于500。

生:结果大于520。

学生反思估算过程,有助于发现计算的策略。

师: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估算还不行,要进行计算。

让学生独立找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然后用喜欢的算法算出来。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说算理(代表小组)生1: 26×20=520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26×1=26 520+26=546

生2:展示 26×21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

=26×3×7 =78×7 =546

生3:展示 2 6 生说算理:与生1的算理相同

× 2 1

6

2 注意进位4 6

师板书答这一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师:哪种算法和你算得相同?哪种算法是你没有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并交流。

学生比较三种算法,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生

1、生2的两种横式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策略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乘法或加法;生3竖式计算与生1算法算理相同,仅是用不同的形式描述算法过程。

三、巩固应用1、31页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说出计算方法和过程。

2、32页练一练

(1)第1、2题,注意进位问题。

(2)实际应用第3、4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

(3)第5题,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去算。

(4)第6题,探索题,先独立计算从中发现规律(放课下让学生探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样帮助教师和同学解决问题的?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还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电影院

(1)26×20=520(2)2 6×2 1

(3)2 6×2 1

26×1=26

=26×3×7

6

520+26=546

=78×7

× 2 1

=546

6 ……26×1=26 2

……26×20=520

4 6 ……26+520=54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二)教案 北师大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二)》教学设计

    《数一数(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认识千到万以内的数,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2011-04-30 07:11:35)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 杂谈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主要想通过自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七小学 刘兴林 学习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辽宁省海城市西柳小学李秀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地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 黄庄小学:郭必勇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和特征。 2、学会看价格牌上的价格具体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以及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分一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分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组 第一单元 货比三家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