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教随笔——细微处尽显感动
支教随笔——细微处尽显感动
“不了解我的人,总觉得我很高;了解我的人,知道我还是原来的我。”
——题记
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师,来到小金县美兴中学已有大半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的身边发生了一些有趣又感人的事情。
一 纸条“短信”
山区里的孩子大都性格内向,喜欢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在收上来的作业中,我总收到了许多信和小纸条,它们往往都夹在交上来的作业本中。纸条的内容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归成这样几类:家史篇、关爱篇、请教篇、教义篇、检讨篇等等。我把这些小纸条当成宝贝,精心收藏。
一天,当我翻开学生的英语作业本,一张小纸条呈现在眼前:“曹老师,天气越来越冷了,你要穿件棉衣或多穿几件衣服„„知道你感冒了,让人担心。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你,如果不注意感冒了,那不把人急死才怪„„”
当然,也有苦恼时。有个学生总不能按时交作业,于是,生气的我用“铁血政策”代替了“怀柔政策”:批评,罚抄课文和单词。当我验收时,发现本中夹着一张小纸条:“曹老师,此时,我非常难受,因为您对我这样是为了我的将来,为了使我走出所处的偏僻„„”这个基础较差的孩子告诉我,她宁可“开天窗”,也不愿抄作业糊弄老师。我先是长长地舒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内疚与自责。后来,我又找了个机会,与她进行了长谈。直到最后,听到放学的铃声,我们看着彼此脸上舒展的笑容才离开。
在都市,青少年们爱发手机短信互递消息。因为一些难以启齿的话,不用面对面,就可以让对方准确收到。我的学生们爱给自己的老师递纸条,其实这种方式,倒也与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交往有异曲同工之处。时不时,当我看到他们的纸条“短信”时,心里总是暖暖的。
二 一天吃了五顿饭
来美兴中学一个多月后,可以说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于是脑海中蹦出了家访的念头。
时间是某个星期五。放学后,在同学和老师惊奇、怀疑的目光下,我们出发了,这次的目的是,“家访”。天色越来越暗,我和我的支教伙伴再也没心思说闲话,丝毫不敢懈怠,因为稍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学生心很细,在前面带路,并一直安慰老师不要害怕。自从上了山,几十里路一个人也没看到。当我看到远处的亮光时,仿佛看到了冰心笔下的小桔灯。从此,我记住下午出门一定要带手电。
一进门,家长就十分热情。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因为感觉自己都是可以做他们子女的人,受到这样的盛情款待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到后来在慢慢的聊天中,他们的耿直和热情,已让我很自觉地接受他们的心意了,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闲谈之中眼前多了一张小方桌,接着摆上一盘花生,其中夹着瓜子和糖。用不了多久饭菜就端上来了。这个“三部曲”可以说是固定模式,无论你到哪家,无论在何时,哪怕是上午10:00或者下午3:00,也雷打不动。
那天接连家访了5家。因此最多时,我一天吃了五顿饭。那次家访之后,我闹了几乎一个星期的肚子,喝了一星期的稀饭。于是,我又总结出一样家访必备物品———健胃消食片。
接下来在的一个月,每个周末,我又和我的支教伙伴走访了十几个学生的家庭。热情,勇气,赋予了我们习惯在风沙中大声歌唱,在阳光中勇敢向前的性格。我们知道这一切,是为了缔结出我们和学生之间更深,更深的感情。
三 体验“有钱没地儿使”
支教生活已经过半,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对于我们的支教行为都充满好奇。当得知我们没有工资只有补贴时,更加惊奇地问:“那怎么过生活?”出发前,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担心,可来了这儿,才知道什么叫“有钱没地儿使”。刚到这里,为了方便联系,我用200多元买了一部电话,装的是本地的卡。再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些日常的生活用品,除此之外,我发现只要再有200元钱差不多就可以供我用三个星期。学校照顾到我是个从远方来到这支教的女孩子,为我安排了干净的宿舍,还让我和学校的老师家里一起吃饭。在伙食方面我便不必忧愁。衣服穿自己带来的,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从第一个月以后,我的生活开销就没上过300。但除了我自己的生活开销外,我总忍不住要给学生买这买那。冬天太冷,我看到班上的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总是穿得又薄又少,又总是那么一套衣服,便拿自己的补贴给她买了新的棉服裤子和鞋袜。有孩子没钱买参考书,到现在还没有英文词典。我又为给他买了学习资料。但感人的是,一个晚自习之前,有人在我宿舍的门口咚咚咚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我给买过衣服的学生。她迅速地给我塞了一封信,害羞地跑开了。我看了看信封,看到上面写了几个字,“感谢信”,我不禁含着泪水笑了起来。所以别说我没钱,我或许只是,“有钱没地儿使”吧!可是花在学生身上,何乐而不为?
有人对我说志愿者很伟大,从事支教这个事业更伟大,而我觉得我只是个小小的工作者,许许多多不过是微薄之力。反观言之,是许许多多的微小事情让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温暖动力。细微之处彰显伟大,而在这块热土上,我感受到的是,细微之处尽显感动。愿感动常在,愿感动长久。
第二篇:细微处的感动作文
细微处的感动
人们常说:“母爱无私,母爱伟大,”但这只是口号,谁能真正地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爱呢!
<一> 我因从小就有很严重的“火底子”,经常三天两头的起口腔溃疡,而且一起就是两三个星期才能治愈,这让家人都很为我烦恼,看到我因口疮而进食、说话困难而心疼。一个偶然,有一个口腔科大夫给我说经常用淡盐水漱口可治愈口腔溃疡,我回家就告诉了老妈。但是,我自己自觉地用淡盐水漱口没几天就忘记了,没能坚持下来。后来,在我刷牙时,经常感到漱口的水里有些咸,开始我也没怎么去注意,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突然想起来了,这咸咸的漱口水不正是淡盐水吗!我经常起口疮,而这几天也很少起了,这不正是淡盐水的功效吗!而每日给我挤好牙膏,倒上漱口水的正是母亲啊!是母亲,是母亲!母亲看我自己不能坚持用淡盐水漱口,母亲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让我漱口,治口疮;母亲啊,母亲,您对我细微的爱就在这一杯杯淡盐水中啊!<二> 我的头发开始还不错,后来因为留了“毛寸头”,必须每天早上都用水冲洗头发,头发才能立起来,才好看,而导致了我把头发的发质都弄坏了。母亲看到我的头发发质不好后,就命令我以后不能再留“毛寸头”了,让我改了发型。但是,我改变发型后,我自己就不会梳这样的头发了,母亲知道后,又担任起了我的美发师。每天早上我出门前,心中都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但每当我想要对母亲说感谢的话时,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
母亲在给我梳头发时,发现我头皮屑很严重,又找,又问能治头皮屑的好办法,有人告诉母亲洗头发时用淡盐水冲头发对头皮屑有抑制作用,母亲就在我每次洗头时,都为我弄上一大杯淡盐水,在我冲头发时,给我冲洗。
这就是母亲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只是在细微处关心着你。
每次我都想给母亲说些感谢的话,每次都是话到嘴边说不出口,我想在这新年到来之时,将此文献给爱我的母亲。
爱是平凡的,爱是在细微之处的,只有在细微之处的母爱,才是真爱。
母亲,您处处为我,我在这感谢您,您对孩子细微的爱,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母亲,谢谢您!
潍坊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1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班
赵月阳
第三篇:文明尽显细微处演讲稿 高一(6)班郑重
文明尽显细微处
高一(6)班郑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尽显细微处》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它本在生活的最细微处,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个象征性的词语,也不仅只体现在语言上,它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急急奔走的你看见一个丢在地上的牛奶盒,转身过去把它拾起来;一位年轻的阿姨抱着熟睡的孩子乘电梯,正与同伴说话的你压低声音;马路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行人丢了东西你微笑着把捡到的东西还给行人„
让老师情趣高雅、学识渊博、谦和大度、彬彬有礼。让学生志存高远、学业优良、阳光自信、言行雅致。欣赏他人,悦纳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二中人的文明!
文明,它早已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存在与最细微的行为里。做好平凡的事,才能成为重要的人。不要觉得构建文明社会离我们太远,其实校园中和谐的气氛正是由我们构建。师生间的问候在校园奏响,不过寥寥数语,却散发着文明的芳香;将地上的纸随
手捡起,不过是举手之劳,却张扬着文明的理念。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文明更是如此从身边的每一个细微处做起,虽然做的是一件件小事,但可以帮助我们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好重要的事,才能成为关键的人,做好关键的事,才能成为核心的人!
沙不积无以成高塔,水不积无以成江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似是平凡的小事,但也折射出文明的光辉。
文明是奠定一切的基础。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在校训包容大气,简约高效的指引下,立高远志向,树高尚人格,养高雅情操,携手共建高质量、严管理、人文性、科学化的文明校园!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第四篇:支教随笔
青海支教随笔
在偶然的一次机会里,我认识了在青海民和任教的特岗教师马林福。他与学校孩子们的故事深深的触动了我,打那时起,我便有了去那儿看看的念头。
恰好,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去青海民和红
旗滩小学支教,我便申请加入其中,随行前往了青海。
辗转来到了民和,休整一天后我们便驱车前往,欲早早来到学校与孩子们见面。马林福老师其实也只有20多岁,所以我们便亲切的称呼为大哥。听大哥讲去红旗滩小学的路非常难走,要爬越好几座山才能到达。
驱车行走在山路上,我才知道路是怎样的一个难
走法。路绕着几座山,晃晃悠悠的蜿蜒到了远方,路上碎石陡坡随处可见。车摇摇晃晃的走了快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红旗滩小学。
从大门向内望去,学校大概有一个半篮球场大,校园为平整的土地。放眼望去,学校内只有两个孤零零的旧篮球架。进入校园后,我惊奇的发现在教学楼旁边有两座小小的花园,花园内鲜花盛开。听大哥讲,花园里的花儿都是他种的,种子也是从家里带来的。
看着盛开的鲜花,我心中突然涌起阵阵悸动,大哥真是个有心人啊!
接下来,我们一行人放好了行李,稍作休息后,便开始商讨支教的细节。
。。。
第二天一早,校园里的欢呼与笑声将我吵醒。原来孩子们已经来了。孩子们听说有上海的大学生来支教,都是非常的激动。于是天稍作明,孩子们便奔向了校园。
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学生连县城都没有去过,许多外面世界已经普及的事物也没有见过。
大哥曾给我们说过,孩子们有次在课本上看到笔记本电脑,便让他讲讲。可是他怎么形容,孩子们终究是没法明白。这事一直卡在大哥心中,挥之不去。此次来到青海,我们便准备了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亲眼看看。电脑拿出打开后,孩子们都新奇的围在旁边。看着孩子们怯怯想摸又不敢摸的样子,我们心中阵阵的酸楚。外面有些孩子也许都不屑玩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这儿的孩子们对电脑还是一种幻想。何时才能真正的缩短教育师资设备等等的差距呢?
接下来几天,我们早上给孩子们上课,下午与孩
子们玩耍。孩子们慢慢的不再那么的胆怯害羞了,开始有了欢笑,有了歌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离别的那天,天下着小雨,校园内的土地立刻被浇成了泥地,也许老天都试图阻止我们的离去。许多孩子淋着雨,来到校门和我们告别。我提着行李,来到几个孩子面前时。一个孩子看着我,长出了一口气,稳了稳情绪,伸出手塞给了我一个袋子。孩子递给我袋子后,低着头,悄悄抽噎着。看着伤心的孩子,我的心中也是异常的酸楚。暗暗的在心里下了个决定,孩子们,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看你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身体健康!
第五篇:支教随笔1
支教随笔
(一)踏上征程
3月15日凌晨6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美梦的末梢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远行的行囊,看着熟睡的老婆和孩子,左手一个编织袋,右手一个24码的拉杆箱,背上一个双肩旅行包,轻轻地打开家门,悄悄地离开。在等电梯时,又舍不得离开家人,转身又打开家门,进到屋子里,亲亲我的宝贝们,还好他们睡得很熟,没发现,恋恋不舍第二次出了家门,这才踏上真正的征途。
刚到一楼,突然一声“小赵”叫住了我,原来是我的好哥们王文智老师在等着我,他也是支教老师,不过他在永登中堡镇中学,上了一个礼拜的课,周末回来了。他帮我把行李装进我的奇瑞车里,点着火,检查车子(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又看看院子里的邻居家,户户黑灯瞎火,心里酸溜溜的„„
开车到了教育局门口,才发现我们来的太早,竟然是第一个。门卫师傅早在门口,看到我们的车到了,问了一声是支教的吗,回答后门开了,进入院内,放下行李后,师傅说他帮我看着点,我们又开车回到了我的单位——兰州53中,看着熟悉的树木、教学楼、操场,只能说声“明年见”,匆匆离开,回到教育局,这时已经有2位老师也到了,问候大家一声我们开始等车了,人越来越多„„
车到了,是6中的大轿子,看着大家乱哄哄装行李,占座位,紧接着36中的大轿子也来了,我们的车还没到,等吧。终于来了,31中的甘A39878,看着前面两个车上车的情况,我突然想,我们一路的好几个地方的,下车有先后的呀,我嚎了声,武都、康县、文县的老师先装,宕昌的老师后装,装在车上最好,大家开始忙忙乱乱,装好了。教育局的王老师开始点名,结果有位老师坐错了车,沿东线跑了,大家开始忙着联系,8:25人到齐了,开始出发。
坐在车上,突然想起了电视剧里的上山下乡欢送的情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