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二年级上二单元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说明
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识字2》中出现的12个词语都是说学生课外活动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场景歌》描写的是描述物体的数量词,让学生学会更精准的表达。《树之歌》使学生懂得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树木感悟美好自然,并拓展了相关简单易懂的谚语。《拍手歌》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拍手形式的儿歌,并感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田家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感悟四季轮回。《语文园地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学校学习,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熟悉,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做游戏,在音乐室唱歌、跳舞——本组教材内容贴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一定兴趣盎然。教学这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活动情景,设置一些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老师指导写,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是结合《我选我》
一课的学习,谈“我的想法”。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这项活动和《我选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或者和推选班队干部结合起来。本组语文园地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内容,可在教学本组生字时做些铺垫,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教学时,可以一个字为例,指导学生试查,通过探索总结出部首查字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运用,使学生真正掌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珍惜时间,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49个,规范书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鼓励孩子们自己感受校园生活美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四)难点
1、理解句意,小组讨论并能质疑。
2、读课文并能初步体会文章感情,懂得做人的道理。
听识字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用数量词表达熟悉事物。
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认识“海、鸥”等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揭题示标
出示图片,感受美景。学生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
二、学儿歌 自学指导:
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1.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2.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3.“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数量词,你还知道哪些?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自学指导: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1.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2.学生照样子书写。
3.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指导学生品味字笔画美和结构美。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用数量词表达熟悉事物。
一、复习导入、揭题
1.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2.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二.(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3.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4.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六、下面请看作业:
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识字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
1、场景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二《树之歌》
教学目标:
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咱们的学校绿树成荫,你们知道学校里有什么树吗? 2.出示学校一些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树,并说明原因。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自学指导一:
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的音节,再看看对应的字,多读几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1.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 柏 疆 桐 装 银 掌 桦 杉 枫 耐 化 松 守 桂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3.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自学指导二:
仔细观察 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1.“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三.当堂训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本18页画了几种树?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树吗? 二.揭题市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自学指导:
读儿歌,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再确定课本上的图片都是什么树? 1.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2.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背诵。
四、重点指导:课后习题理解。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意思是: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 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 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 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 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 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 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五、拓展 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的俗语吗?
2、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树。
六、课后作业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⒈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⒉“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松柏四季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教学反思:
识字
2、树之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3《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等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6个生字。2.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等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6个生字。2.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边听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二.揭题市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读文识字。自学指导一:
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1.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2.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5.再次学习生字。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a.领读。b.小组读。
四、指导写字
1.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2.教师点拨,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3.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4.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自学指导二: 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5.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6.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7.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五、当堂训练: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一、复习导入,揭题示标 1.出示生字,学生齐读。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师生接力读课文;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全班同学拍手齐读。2.小组比赛读,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三、当堂训练:指导编儿歌。
自学指导:读儿歌,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1.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2.学生汇报,师生评议,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识字4拍手歌
天+虫=蚕
扌+白=拍
教学反思:
识字
3、拍手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4《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第一、二课时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揭题示标
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那首歌的名称?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拼一拼课题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 自学指导:
出示:“春、夏、秋、冬”:你认识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2.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秋: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3、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4、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1.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二)理解儿歌:
1、师: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 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五、当堂训练: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学着课文的样子说,(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五、总结: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
六、作业: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教学反思:
识字4《田家四季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过程与方法:
1、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解释目标。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1、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2、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三、当堂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2、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自学指导:出示 26 页 3 副对联,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
1、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篇:部编本二年级上7-8单元完整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选择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风》《雪孩子》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章内容,清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2.掌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的写法和用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课时安排
18.《古诗二首》„„„„„„„„„„„„„„„„„„„„„„„„„„ 2~3课时 19.《雾在哪里》„„„„„„„„„„„„„„„„„„„„„„„„„„ 2~3课时 20.《雪孩子》„„„„„„„„„„„„„„„„„„„„„„„„„„„ 2~3课时 语文园地七„„„„„„„„„„„„„„„„„„„„„„„„„„„„ 2~3课时
1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1.背诵《静夜思》,介绍诗人李白。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讲解题目的含义。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3.指名读词语、古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么感受呢? 2.想象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会是什么感受。3.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古诗。4.朗诵比赛。
四、指导书写,尝试背诵 1.指导书写生字,老师范写。
2.结合诗意与课文插图来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2.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三、熟读课文,了解诗文。老师提出要求:
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3.教师提问: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四、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阴、似、野、苍、茫。2.按结构记忆字形。上下结构的字:苍、茫。左右结构的字:似、阴、野。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的字,然后描红和书写。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关于天气的谚语,能谈谈你们知道雾的哪些知识吗?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读有难度的句子。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三、朗读感悟,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2.学生自由读雾说的几句话。
3.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词,观察本课要学的生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动笔临写。3.给出评价和评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认读生词。
2.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2.朗读第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3.同桌互读课文第7~10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3.同桌练说,说出所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吗?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同桌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评议。3.组织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8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3.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抄写8个会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2.巩固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雪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3.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
引导学生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这个自然段。4.引导学生学习第5~9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5~8自然段的图画(网上找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2)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是如何得救的? 5.引导学生学习第10~14自然段。
(1)提问:雪孩子哪里去了呢?小白兔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三、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以《雪孩子又回来了》为题,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次见面了会做什么,说什么。2.引导学生想象说话。3.组织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拓展识字。2.学习拟声词,学会赏析词语和句子。3.学会想象,试着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4.辨析字形字音,发现特点。5.积累诗歌。
6.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正确读准“鸭”和“霞”的字音。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学习生字,并赏析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学生字。2.老师指导学习生字。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熟读生字。
4.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朗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给出一个生字“亏”,指导学生说出它的部首和笔画。
(2)说明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情况,示范用部首查字法查所示生字的步骤。(3)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练习。(4)全班交流,评议。2.描述词语描写的景象。(1)全班齐读词语。
(2)讲解重点字的意思,启发思考。(3)这些都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积累更多的词语。(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学习拟人句。
(1)老师讲解什么是拟人句。(2)根据课文所给句子仔细讲解。(3)学生试着说拟人句。
三、写话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2.引导思考接下来会发生的情景,给出范例。3.要求学生写一写。4.全班交流,给出评价。
第二课时
(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展示台
1.展示第一组词语,讲解写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展示第二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加点字的特点,辨析形近字。
3.读第三、四组词语,发现加点字有什么特点,两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4.全班读这些词语,书写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
2.指导朗读,小组朗读,比赛朗读,读准字音,感受韵律。3.背诵诗歌。
三、我爱阅读
1.话题引入,导入阅读《数星星的孩子》。2.自由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讲述文章描写的故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文章的人物。
4.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张衡身上的精神品质,拓展关于张衡的知识,启发思考。
第八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择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故事作为课文内容。从内容上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为我们描绘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象,《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与小熊间难能可贵的友谊,《风娃娃》意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否有用。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感情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闷、俩、便、扎、漂、号”。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明辨是非美丑,懂得该怎么做事情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单元课时安排
21.《狐假虎威》„„„„„„„„„„„„„„„„„„„„„„„„„„ 2~3课时 22.《狐狸分奶酪》„„„„„„„„„„„„„„„„„„„„„„„„„ 2~3课时 23.《纸船和风筝》„„„„„„„„„„„„„„„„„„„„„„„„„ 2~3课时 24.《风娃娃》„„„„„„„„„„„„„„„„„„„„„„„„„ 2~3课时 语文园地八 „„„„„„„„„„„„„„„„„„„„„„„„„„„„ 2~3课时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2)故事中的狐狸是怎样狡猾的?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3)第2自然段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表现了狐狸怎样的心理活动?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思考“假”的意思,并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用“狐假虎威”造句。3.再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教师小结:《狐假虎威》是一个有趣、深刻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既不要当那只狐狸,也不要当那只老虎。
2.请同学们猜想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小组讨论,说一说。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读生字,多读几遍。(3)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检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读课文。(2)齐读,开火车读。(3)赛读。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2)用自己的话讲述狐狸分奶酪的过程。(3)启发学生思考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综述故事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2.注意在表演过程中要表现出狐狸的狡猾之处,以及熊兄弟俩的失望与生气。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小结: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需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体会狐狸的狡猾之处。2.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都没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他说的对吗?想想熊兄弟俩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漂”。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正确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可贵。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漂”。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中“我会读”的导学图片,引导学生齐读。2.导入新课,读好“风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件出示长句,指导学生读准、读通。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小组里交流识字的方法。4.设置识字情境:“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5.重点学习“抓”和“哭”两个字。
6.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我会写”中其余6个生字。
三、朗读段落,品读感情。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读出小熊“乐坏了”的心情。
2.教师边用语言叙述,边板画小溪、纸船,贴出小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小熊表情、动作,体会“乐坏了”的意思,进行情境朗读。
3.教师板贴松鼠图片,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第5自然段。4.播放音乐,指导学生合作朗读第1~6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从本课中找到表示祝福的语句,把它们写在卡片上,送给周围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2.引导学生正确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可贵。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进入角色
1.讲讲小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故事。2.导入新课。
二、情境创设,体验朗读。
1.教师配合哀伤的音乐,范读课文第7~1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11自然段,汇报读完后的感受。3.利用图片区别“漂流”和“飘荡”,交流,延伸训练。
4.指名朗读第8、9自然段,请学生扮演松鼠和小熊,老师进行采访:松鼠,你为什么还折纸船?小熊,你为什么还扎风筝?
5.讨论交流,体会小熊看到“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的感受。6.情境体验: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三、生活感知,布置作业。1.你和小伙伴吵架后,会怎样做?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生懂得风妈妈说的“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句话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2.板书课题:风娃娃,引导读题。
二、读文识字。
1.提出自学要求: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2)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齐读、抽读等。(3)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带有词语的句子,读通读顺,巩固字词认读。
三、借助语境,识字学词。
1.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回答:风娃娃到了哪里?做了什么? 2.观察图画,读课文后交流。
3.你从文中哪几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指名读第2至6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字。2.口头组词,试着写一写。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感受,教师相机范写、指导。4.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5.小组内合作,书写本课会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引导学生懂得风妈妈说的“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句话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求助信导入
1.出示风娃娃的求助信,质疑,风娃娃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2.导入新课。
二、研读中感悟。
1.出示第1自然段,师提问:风妈妈让风娃娃去做什么?
2.出示第2、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想一想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 3.自由读课文,品读句子。4.学生合作学习,汇报。
5.指导学习第4~6自然段,交流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6.指导朗读第4~6自然段。
7.课件出示:“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呢?为什么?
8.师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风妈妈说的话?
三、对话中明理
1.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后,你能不能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交流。3.情景对话。
出示风娃娃想的两句话。4.全班交流。
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件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风娃娃想不通,我们来帮帮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引导学生学会分类词语。2.学习拟声词,学会运用拟声词。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的结构,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4.积累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5.阅读《称赞》这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能正确分类词语。2.引导学生学习并能够正确使用拟声词。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4.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2.让学生分组讨论词语分类的标准。3.请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有哪些分类标准。
二、字词句运用
1.猜测词语读音,再选词填空。
2.让学生猜测词语的读音,小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把词语读准确,引导他们发现词语的特点——拟声词。4.讲解拟声词适用的情况,再选词填空,指名读句子。
5.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想一下除了这里给出的拟声词,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并说说这些拟声词适用于哪。
三、书写提示
1.出示4个生字,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2.师说明“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4.全班讨论书写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朗读。2.老师带读,读完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3.指名说说这些词语里说到了哪些动物。
4.指导学生发现每列词语的特点,再让学生想想类似的词语。
二、我爱阅读
1.谈话导入课题《称赞》,引发学生猜想。2.自由读文,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4.引导学生感悟称赞的意义,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第三篇:部编教材二年级二单元复习
【二单元字词复习卡】 我会认
曾经 蒙蒙细雨 泥泞 顺着 迈步 踏步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贡献 蛋糕 特别 干嘛 买卖 粉红 白糖 甘蔗汁 甜菜 熬粥 计算 销售 劳动 的确 应该 郊外 泛起波纹 葱绿 柔软 地毯 异常 恋恋不舍 要求 一株 拾起 骑马 跨步 工程师 魔术 建筑 演员 营业员 家务 裁判 饲养
我会写
雷锋 昨天 冒雨 留神 弯下 背着 洒水 温暖 能干 桌子 美味 买卖 文具店 甘甜 青菜 劳动 一匹 妹妹 波纹 景色 景象 好像 恋恋不舍 依恋 请求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会仿写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仿写:山林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响起一阵沙沙声。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仿写: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大树,又粗又壮,就像一个强壮的士兵。我会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和27页《日积月累》
第四篇: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 “甩” 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 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大 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 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 画,第 8 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 “撇”。龟:共 7 画,下边是“”不是“电”。裳:共 14 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 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详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习惯了看拼音读书,本课没有拼音,可让学生合作学习,熟度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3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⒉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⒊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5、初读课文解疑。孩子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方法: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的最好。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抓动词: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8、读儿歌。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出示课件,2、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34 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34 小蝌蚪找妈妈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⒉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⒊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5、初读课文解疑。孩子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方法: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的最好。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抓动词: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8、读儿歌。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出示课件,2、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2.我是什么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科学道理。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会写“黑”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雪)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雹子)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设计意图:明确读书要求,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雨+包=雹禾+家=稼灾器 换一换:澡—躁俺—淹
较难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阅读以读为本。只有在充分朗的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新接触的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感知。】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变成什么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2.师: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几句。(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学生读,师范读。
3.师:谁还愿意变成云呢?(指名读)
师: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学生齐读)4.师: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师: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明白了吗?现在开始。(学生分读)
师: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以课文主人公“水”的身份去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 5.指导写字
师: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结构的字?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2.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最好加上动作。(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读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表演能力。】 3.完成填空。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雨有什么特点?雹子有什么特点?雪有什么特点?)
师: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想一想。
【设计意图:适当的填空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四)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2.老师范读。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五)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六)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而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业设计
1.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这幅画下面写一段话。【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后进行适当的习作练习,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水,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设计意图:“生活即课堂”。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至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雨
水汽云雹子 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2.指导书写8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一、复习导入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2.小老师领读生词。(多媒体出示)飘浮灾害机器冲毁池子黑衣服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chōng
shài
chí
fú
zāi
hài
hēi
qì 冲晒池浮灾害黑器 2.指名读生字。3.全班齐读生字。
4.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几个字,把好方法讲给伙伴听。5.交流较难记的生字,老师加以点拨。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识字规律,多形式呈现字词,反复识记。结合本课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晒”字第九画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字中间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器”字不要忘记中间的一点。
“浮”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孚”。3.学生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口头组词。
5.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漂浮机器冲毁暴躁灌溉电器 毁坏风暴灾害乐器毁灭暴风雪(1)请小老师领读。(2)全班齐读。
(3)用“漂浮”一词造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扩词能力,同时积累更多的词语。】
三、全班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四、师总结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3.预习新课。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shài
fú
zāi
hài
qì
晒浮灾害器
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
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察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高高兴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快乐乐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太阳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识字)
1.《场景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⑴ 预设学路1:
① 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②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 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⑵ 预设学路2:
① 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 预设学路3:
① 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②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⑴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⑵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 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 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教学反思: 2.树
3.拍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
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
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 保护 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
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 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
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
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
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
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
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拍手歌
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4.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6.师生合作读。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
五、总结拓展
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秀了,桑叶儿正肥。夏季里,农事忙,才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黄,身上虽辛苦,心里却安康。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农事了。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课文)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六)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段。
教学反思:
5.红马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教学准备: 生字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渎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
(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全走路的椅子。”(4)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
(5)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6)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7)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的画真是画得好,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
(8)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着重指出:有的,有的,有的。(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讲得好。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画。
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师生读。男女生读。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相机出示下面老师的评语:很好!就是要这样画!(4)指导学牛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7、10、12自然段,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四、小结全文,作业练习
1、我画小红马得了90分,大家真高兴。美术课上老师画得妙,讲得好,评得好,他把他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也深深爱着他。板书:爱心
2、作业: ①根据课后第三题冒号的提示,照样子,写两个含有冒号的句子。②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五、板书设计: 红马的故事 老师作画妙 鼓励↓↑佩服敬佩
学生画画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附: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bang mang
tu se
du shi
()
()
()
lao shi
biao zhun
ju zhu()
()
()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老师走到我的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三、写话(二选一)
1、我想对课文中的老师说:“。”
2、我也喜欢自由画画,我想画,因为。
教学反思: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生练读。
(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弯弯的眉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微微的笑着→慈祥} 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勤劳
第四单元(课文)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
1、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3、学生练读。
4、自由背诵。
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出示: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 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成长我快乐!”(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而小结时教师的拓展延伸必会在学生中掀起一股背诵古诗的热潮。)附参考资料
★鹳雀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建在山西永济县(原山西蒲州),前临中条山,下瞰黄河,楼高三层,建成时有鹳雀在上栖息,后被河水冲没,目前正在重建。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有关西部边疆的诗特别有名,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最著名,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分享: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指课题,齐读。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4)师配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预设一:“生”字的妙用 师:“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预设二:“挂”字的妙用
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生读。(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4)写一写
(5)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6)个读、配乐朗读。
(7)背诵: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
(五)拓展: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反思: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教学实践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奇。)你能给“奇”组个词吗?(神奇、奇怪、奇特、奇形怪状等。)
二、识字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2本课识字法:(1)形近记忆。“区—巨、它—安”字形相近。(2)字谜记忆。仙:一个人,在山边。(3)多音字记忆。“都”和“弹”。
(4)熟字记忆。生字与熟字组词,便于记忆。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巨石、脖子、著名”等。
3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2)指出多音字“都”、“弹”。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5认读生字。
6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7组词。
三、初解文本。
1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查其错误。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6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感情。(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共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怪石非常有趣。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一句。)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犹如”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这句话用的是比喻手法。)(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五、课堂小结。
学习第1、2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第二课时
一、上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读了课文,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趣的仙桃石。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1“猴子观海”。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2)抓住动词“抱”、“蹲”、“望”体会,这是用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石头联系起来。
(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仿佛在想什么?谁能把猴子想的说一下?(4)指导朗读。2“仙人指路”。
(1)自由读,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仙人指路”写具体的。(板书:更有趣)
(2)你们能通过课文的描述把仙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3)这真是有趣的巨石,现在大家能读出更有趣的语气吗? 3“金鸡叫天都”。
(1)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有趣的句子。学生交流。(2)这么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同学们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自读体会。
(3)引读: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4学习第6自然段。
(1)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介绍了哪些奇石?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5指导朗读全文。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大家有没有对黄山的奇石感到叹为观止呢?其实,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或者电视、网络上去领略它们的风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日月潭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的日月潭景色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
5泉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欣赏《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二、质疑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三、品读课文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四、指导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
“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
“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二、拓展想象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
三、积累好词好句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四、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五、练习巩固
1、填空
()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的特点。
(2)泉水流过()、()、()、()。
六、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丁冬,丁冬
山腰—姐姐—多
平地—杜鹃花—清
泉水 果园—果树—甜 无私奉献
山谷—画眉鸟—美
丁冬,丁冬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过程与方法: 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二、自学检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
“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三、朗读指导
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四、感悟课文
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五、指导书写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细心指导: “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 “洒”不要写成“酒”;
“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六、练习巩固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辶()()()()钅()()()()氵()()()()日()()()()
2、填空。
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蒙蒙的()温暖的()鲜艳的()
第二课时
一、重点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二、交流理解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 ”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三、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四、拓展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五、指导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小溪说—抱孩子—冒细雨—路上的脚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路说—背大娘—踏荆棘—晶莹的露珠 乘春风—四处寻觅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过程与方法: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2、难点: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二、学习字词
1、自学
(1)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2)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3)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4)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2、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 “萨、簇、随”都是平舌音 “铃、倾”都是后鼻音。(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A“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B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C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感悟课文内容: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
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4、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四、拓展想象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五、指导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
1、“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2、“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3、“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二、朗读品味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拓展延伸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四、作业练习
1、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2、书写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五、板书设计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感受到情感熏陶。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认为自己都能读对的请自信的站起来。⑵指站起来的学生读生字,读对的全体学生拍三下手表示奖励。⑶小组开火车读。
⑷认读生字卡片。(包括词语)
⑸学生抽签认读生字游戏:教师把生字卡片放在手里走向学生,任指学生抽一卡片,然后举卡片读生字,全体学生齐读。
⑹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如:冷冷清清 滴滴答答 丁丁冬冬 跳来跳去
教师随机按词语的特点拓展。⑺教学多音字:
dai 待在 jian黑白相间 待{
间{
dai 等待 jian中间、心间、房间
三、全班交流,深入课文。
⒈激趣: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
⒉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巡视。⒊全班交流。
⑴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
如:同学们好,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⑵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教师随机点拨和朗读指导。⑶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⒈你最想得到的小动物是什么?请把它画下来吧!⒉学生画画。完成后贴入展示台交流。
五、作业布置:完成本课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广告 广告 发现
卡罗尔——许多猫——失去猫——伯洛——善良、关爱
(高兴)(伤心)(惊喜)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观察,发现“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的,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
2、过程与方法:在“日积月累”会认9个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倾听,能听懂他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讨论,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2)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语言
2、难点:用“„„像„„”说话,口语交际,收集资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字
2、发现特点。(自己找——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总结发现:
A、都是由相同的独体字组成。B、每组组合的方式不同:
第一组:上下组合(上下结构)第二组:左右组合(左右结构)第三组:上一,下二(品字结构)C、四个生字。
4、自读生字。
5、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6、拓展:你还见过这种结构的字吗?
二、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自读。
2、想想:每一组字的特点。
3、讨论:特点;
4、总结:熟字(形声字)减偏旁得到新字,它们的字音都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一样。
5、再读:在读中感悟读音的关系。
6、组词:给生字多组几个词,巩固生字的理解。
7、脱离拼音检查识字.读读记记
1、反复诵读:感知词语搭配的准确性。
2、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在课文的出处。
3、填空练习: 泉水()琴声()枝叶()空气()读读背背
1、出示谚语。
2、自读。
3、自悟:体会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4、个别读:适时指导。
5、小组检查背诵。
6、进行背诵竞赛。(老师说句子的大意,看谁最先说出相关的谚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指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可以上前搀扶„„想一想。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想好后跟同学和老师说说。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1)说一说
那你为什么要帮助这些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2)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帮助谁,怎样帮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3)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展示台
一、故事会
1、活动前的准备:学生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
2、举办一个“故事会”。(要求:认真听别人的故事)
二、“查字典擂台”
1、全体学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标”和“触”两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2、然后分小组举行查字典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给每个小组发一张题卡,每组将填好的题卡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
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
读音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三、作业布置:
练习册《语文园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