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除法的应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能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复习巩固除法计算算法。
2.教学重点/难点
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324÷4
478÷3 学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4人坐1张长椅,47人至少需要几张长椅?
师:小胖和小亚意见出现了分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胖说:算出来的答案是11余3.所以只要11张长椅就够了。小亚说:用11张长椅还要会有3人没座位,所以还要加1张长椅。你们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呢? 生:47÷4=11(张)……3(人)11+1=12(张)师:为什么11还要加1呢? 生:那3个人也需要1把长椅。探究二
4个球装一个纸盒,83个球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盒?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理由!生汇报。
83÷4=20(个)……3(个)20+1=21(个)
答:83个球至少需要21个纸盒。
探究三
某种集邮册每页可以放9张邮票,如果113张邮票能够全部放到这本集邮册中,那么这本集邮册至少有多少页?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师:说的真好!请大家在课堂练习本上算一算吧!生独立完成。生汇报。
三、及时练习练习一
1张图画纸可以制作8张卡片,要想制作211张卡片,至少需要多少张图画纸? 生:211÷8=26(张)……3(张)26+1=27(张)答:需要27张图画纸。练习二 快问快答。练习三
1.分别填什么数,使下面的除法算式成立。
课堂小结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40页
第二篇:除法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好!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师:“平均”是什么意思? 师布置任务:帮小熊猫分竹笋。任务要求:
(1)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竹笋?
(2)用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盘应放几个?(3)小组讨论,能不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4)小组展示。2.除法意义的学习(1)认识除号
师: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反馈:可以用除法表示。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生:3个。
4=3 师:除法算式:12÷ |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4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12÷ 12 ÷ 4 = 3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3、做一做
(1)把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10÷()=()附答案:5,2,5(2)把10根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10÷()=()附答案:2,5,2(3)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附答案:3(4)
附答案:12÷3=4
(二)教学例5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列出算式:
÷ 4 = 5,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能分5份。| | | 被除数 除数 商
3、做一做
(1)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份 每份3个,分成()份
每份6个,分成()份 附答案:6,4,2(2)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芦,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3)
2=4 每两只一副,一共有几副? 附答案:8÷(4)
(三)课堂练习
1、先用18个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观察图片,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每堆6个,分成了()堆。每堆3个,分成了()堆。每堆2个,分成了()堆。6=3,18÷3=6,18÷2=9 附答案:18÷2、3=5 附答案:15÷
(四)巩固提升
1、把下面的饮料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瓶,够5个人分吗?
3=4(人)附答案:12÷
2、星期天,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小明准备了14根筷子,刚好够用。吃饭时一共有多少人?
2=7(人)附答案:14÷ 课堂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的收获多吗?快来说一说吧。b师生总结
1、我学习了除法,知道了除法的意义。
2、我学会了怎么运用除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平均分配问题。
板书
除法
12÷4=3 |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0 ÷ 4 = 5,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能分5份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第三篇:《除法应用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法应用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一)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
(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思考
问题: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议一议
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 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五)练一练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应用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数学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设计
2.《口算除法(一)》教学设计
3.《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4.《除法》的教学设计
5.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6.数学《除法》教学设计
7.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教案
8.分数除法应用题大全
9.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
第四篇:《除法应用(一)》教学设计
《除法应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一)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
(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思考
问题: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 ?×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议一议 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 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五)练一练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分数除法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3.情感目标: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总结、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1.口算。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三、练习。1.做“练一练”第2题。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2.做练习十一第10题。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3.讨论练习十一第11题。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四、作业。
练习十一第9、13、14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