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8: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

第一篇:《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课题开题报告

九间房小学 张玉会

【内容提要】

我们紧紧围绕“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我们的课题研讨活动,稳扎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以丰富多采的课外阅读活动和社会化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活习作思维,使课题研究活动“学以至用”,为提高全体学生、尤其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习作能力服务,开展积极有效地课题研究工作活动。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将以“备课---课例实践---交流反思---重新建构——深化研究——总结提高”为主要形式,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参研教师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促进本课题研究的深化,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体现我们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乡土特色性”、“活动创新性”、“研究务实性”和“成果有效性”的四大特点,同时提高参研教师自身的习作教学、科研能力与专业发展水平,更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习作能力 提高教学有效性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我们紧紧围绕“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两个主要难题,展开我们的课题研讨活动,以习作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以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激活积累,学以至用为习作能力的提高服务,开展积极有效地课题研究工作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备课---课例实践---交流反思---重新建构——深化研究——总结提高”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去推进课题研究。全体参研教师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促进语文课题研究的深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基本界定

1、“丰富语言积累”,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素材的矿藏,为他们夯实提高习作能力的基础,是本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要素与平台;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一切习作教学实践的最终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

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习作教学也要遵循整个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愿望;其次,应该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增加写作兴趣;第三,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后,要注意表达本身的有效性。讲究表达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和阅读的积累。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实施方法

(一)准备阶段

(1)领导重视,制度保障。

课题组诞生以后,我们将明确规定课题研究的“三全”、“四有”、“四个制度”。“三全”即:全员性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评价;“四有”即:开题前有方案,开题后年度(学期)计划、实施过程有记录,活动过后有总结,原始资料、研究进程有积累;“四个制度”即:学习研讨制度、资料积累制度、成果评价制度、课题管理制度,为扎实、高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2)调查研究,准备充分。我们针对本校学生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占80%、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和语文“双基”能力比较薄弱的现实问题,以及这些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语言贫乏、想象力贫乏和审题立意能力贫乏”等共性问题,对全校各年级的习作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确立了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主题的研究课题,并制

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不求好高务远,但求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活动。

(二)实施阶段

(1)立足课堂,优化教学。我们坚持“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课题研究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从薄弱环节着手,从课堂教学着手。“单元习作”研讨课、“阅读与习作如何和谐共生”研讨课、“习作指导——点评分段微型课”比赛等。老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张扬自身个性、尝试运用各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来实施习作教学,使有效教学策略在优化教学之中得到体现。

(3)走出课堂,拓展积累。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将进行写作指导。

将写作延伸到课外、校外。一是依托学校各项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素材;二是指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学习、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校广播站的投稿,丰富习作体验;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校内外结合、家校结合、课内外结合,立体式、全方位开拓视野、共享资源,使课题实验不断推向深入。

(三)总结阶段

总结提炼,形成模式;物化成果,形成系列。

主要的物化成果有:学生优秀习作汇编系列、教师科研活动记录系列、教师课例教案系列、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系列和师生获奖证书系列等。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课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三至四年级所有在校学生。主要以培养和提高课内外阅读语言积累、口语交际和片段习作(包括日记、书信和记叙文)能力为主;

2.研究方法的运用

(1)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相结合:了解国内外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并学习、借鉴相关理论为我所用;调查我校教师作文教学现状、学生作文学习状态,并分析其背景或成因。

(2)行动研究法与个案法相结合:根据作文教学现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探索“习作有效教学策略”为平台,优化作文教学,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目标。

(3)统计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边实验边收集整理计划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和终结性资料,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专题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

3、具体研究措施

(1)换位体验、换位思考、换位反思“同伴互助”,多元化实施课题研究

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中,“激发兴趣,力求在习作教学中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成了我们参研老师们共同的基本方法和奋斗目标。在日常生活和习作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更有效地通过观察、学习和阅读,不断地发现、增加和积累语言文

字矿藏和习作素材,并且在习作过程中产生习作的冲动与灵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课例导入”的方法,首先进行集体备课,先由老师以“同课异构”、或者“异课同构”的方式分别上研讨课进行比对,从中挖掘和发现其中的亮点与缺陷,使上课的老师有了亲身的教学实践感受和经验,听课的老师有了真切的感受。这时候,老师坐下来谈教学设计、谈过程实施、谈学生反应、谈教学得失等个性化收获与反思。再让听课者谈听课所得、所思与困惑,双方进行深度交流与切磋,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大家换位体验,换位思考,换位反思,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参研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探索者又是研究者。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切磋——研究——提升”等一系列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研讨活动,老师既有“柳暗花明”的收获,也有“曲径通幽”的喜悦、还有“山重水复”的困惑;然后,带着新的深度困惑开展下一次的深度研究。最后,大家逐步达成共识:要在习作教学实践中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要让学生能对习作产生素材“信手拈来”、习作“得心应手”、情感“不吐不快”之感,只有通过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生活语言(素材)”和习作语言(文字),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发现兴趣、阅读兴趣、思维兴趣和习作情趣,使他们的习作思维活动与积累实践活动处于一种活跃的、持久的运动状态,才能够实现我们的研究目标。

(2)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三位一体”,多途径打开有效习作之路

首先,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被同时激活的时候,教师才能够抓住学生“不吐不快”的习作灵感与动机,让学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调动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生活场景”“生动回忆”和“生成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取与建构,投入有效地、甚至是创造性的“说话”和“习作”。此时,由于有效调动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语言矿藏开发”和“习作素材激活”,学生的习作才会做到“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会写、有话善写”,才能最终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令人赏心悦目的个性化文章来,习作教学才会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其次,我们的参研教师还把学生习作讲评分成几种个性化模式,比如“发现式点评(发现新的亮点及时提取、反馈)”,“总结式点评(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总结、点拨)”,“精彩处点评(发现个性化创意或者精彩句段及时表扬、推介)”等等。也就是说,当学生的习作中一旦发现有进步、有价值的发展点,教师就即刻大力推介、表扬和激励,力求举一反

三、以点带面;在学生的单元习作训练的阶段性讲评中,尤其注重对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思维创新能力特别棒的学生,要特别给予表扬

和鼓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巩固习作教学成果、推进习作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再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兴趣是评出来的”。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挑刺,引导他们掌握修改、完善习作文稿的基本方法,让孩子们在习作中得心应手、充满自信、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3)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相辅相成”,多层次拓宽学生发展之路

让习作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这是我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上述课题的研究活动,依托这些活动为提高习作积累厚度和生活经验。

1、在参与百草药课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首先将探究活动与学生家庭的疾病治疗实际项结合,进行“家庭运用中草药治疗疾病案例”等方面的调查记录活动,让学生们从中学会写调查报告。

2、指导学生们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报刊,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习作课题特色活动之外,结合元旦、三八、五一、六一、十一、中秋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班级文化特色展示”等,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加了这些活动,既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提高了参研老师的教研能力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习作能力素养。

3、利用学校图书室,通过班级借书、专课阅读的方式有目的的指导学生阅读,加大阅读量,为积累拓宽路子。我们学校的孩子多为农民工子弟,不似城区的学生家中多有藏书,课外书的阅读对他们来说是件很简单的小事。但是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因为父母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孩子的文学素质的培养,家中的课外书自然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课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班级借书都是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把每周发生的国内外、校内外的大事、好事、新鲜事进行交流,拓展阅读面、积累生活素材;约定每个星期二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在一节课中,大家有序地读书、交换书,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最后继续互相交换书。就这样,为学生提供读书,借书、交流感受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五、脚踏实地搞研究 教师、学生同成长

(一)在上级课题组的引领下,在我校主管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的关怀下,我们的课题管理规范,课题研究计划落实到位有效。积极完成各类研究任务。积极承担总课题组、市级子课题组 的研讨活动,承担编辑课题通讯任务,承担总课题、市级子课题研讨课任务,参加市级子课题活动态度认真积极,并按时交各种课题资料等都能圆满完成。

(二)课题教师都能够从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我们课题组老师,将随着课题研究地不断深化,与学生们共同进步,不断地成长。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生命线,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三)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科学性和运用性

1、立足课内、关注文本、关注课堂,积少成多、积累活用 学生在每日的语文课上都会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措辞或朴实,或精妙,或温婉动人,或大气磅礴。我们的老师就借助这些最基本的资源,指导学生们将好词句进行分类积累、摘抄;再者是师生交流或者生生交流时用到了哪些比较好的词句,老师也会及时把它们录抄于黑板一角,供同学们积累之用。同时,老师也注重将文本中不同的写作方法进行提炼,适时地抛砖引玉。词句似血肉,构段方式为骨架,二者兼合,才能保障习作的神形兼备。这是我们最原始,也是最行之有效的积累方式之一。

2、走向课外、拓展资源、重在实践,厚积薄发、拓宽视野

3、有声阅读、无声浏览、多元媒体,形成网络、丰富积累 自从学校的电脑网络开通之后,我们指导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来丰厚他们的积累。电视节目、商品广告、诗词歌曲、广播新闻等等,都成为同学们积累语言的对象。老师通过不断的引导、提醒并开展比赛等方式来夯实和焕发他们的日积月累,例如经常组织同学们将日记本、词句摘抄本、习作成长册等拿来比比,看看,互相欣赏,评出做得好的同学让其做经验介绍,倡导其他的孩子推广、学习。有了良好的氛围,同学们大都养成了随时积累的好习惯。俗话说,好习惯,好人生。希望这一好习惯能成为孩子们走向文学殿堂的一盏指路明灯。

多元素的积累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语言,那如何将积累的这些佳词妙句运用到习作中去呢,这又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一个主题。大家都知道,要想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必须囊中有物。此“物”则为积累的语言。物已蓄积,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将蓄积的东西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关注学校、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开展多类型的习作活动,就是我们为学生搭建的展示积累、活用所学的平台。

4、地域风貌、乡土特色、学校资源,独辟蹊径、打造创新

5、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全面、全程、全员介入研究进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各类主题教育、社区公益活动和家庭日常生活事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进家庭,到南宁的广西药用植物园、市郊的广西生态工程技术学院、柳州市中医院、柳州化肥厂、柳州钢铁厂等单位参观采访,到社区居委会和贫困居民家庭采访社区干部和贫困居民,开展社会调查、现场教学、参观访问、综合实践、扶贫慰问等综合性实践活动,登高望远,开拓学生视野、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得心应手”,做到心里有物、笔下有话、胸中有激情、脑袋有灵感。习作途径和练习体裁提倡多样、不拘一格。例如低年级段学生写一句话、一首儿歌、一段新童谣;中年级段学生学写想象作文、日记、书信、新童话等;高年级段学生写记实作文、调查报告(采访记录)、校园诗、小寓言、小论文等等,重在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各得其所,使习作教学和课题研究活动有机渗透到每一时、每一地。

6、鼓励参与、充分展示、体验成功,不为名利、只为证明“我能行!”

第二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可见,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而且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低年级的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我们不妨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一、在“听说”上动脑筋“说话是播种,听话是收获。”丰富语言积累可以在“听”“说”上做文章。

1.听故事促积累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它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对儿童来说,再没有比童话故事吸引人的了,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接触的各种动画片、连环画、故事,大多是童话。因此平时可让孩子听一些优秀的童话故事或富有儿童情趣、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外儿童诗及短小精美的文章的磁带,利用早晨和午间让学生欣赏,孩子能从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了解故事梗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

2.赏美文促积累

教师可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一些短小优美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读或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感同身受,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语言。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在“说”上活运用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让儿童从做中学。”积累语言是为了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语言的积累。说话训练能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的蒋春梅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如通过口语交际、展示台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举办故事会、成语接龙„„,在活动中体会读书带来的成功乐趣,同时提高了说话能力,又积淀了语言,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二、在“读背”中下功夫

1.在“读”字中做文章。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文中优美的词句、动人的情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感动,还要让学生注意吸收,化为自己的营养。教材中有较多好的词语,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八个成语构成了一副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美好的境界,八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让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记,边读边记。在师生的一呼一应中,在稚嫩的童声中,学生读得有情,读得有味,更在图文结合中积累了语言。又如《红领巾真好》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文章,“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语言。

2.在“看”上花时间。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引导孩子广泛阅读,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要结合教材,开展课外阅读。新教材都是以“组”为单位编排的,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就类似的文章进行拓展,人教版的配套读物《小学语文同步阅读》紧跟教材,里面的文章大多和教材同一主题,每学一篇课文,就设有两到三篇文章,如《金色的草地》学完就可让孩子阅读《神气的小草》、《家乡的草原》。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也可在教材的空白处超越文本,拓展阅读。第二结合爱好,开展课外阅读。?低年级孩子喜爱读趣味性很浓的文章。所以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如《神话故事》、《伊索寓言》、《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让学生进行阅读。还可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书籍给孩子,扩大知识面。为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第三,开展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对学习还处在是不是喜欢的阶段,尤其是课外阅读,兴趣更来自于老师的激发。

三、在“写话”中勤运用。

习作是更高层次的语言积累。常言道“听不如看,看不如写”,写是大脑总结、归纳、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语言形成知识块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常练笔。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写话训练。

1.堂延伸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是一组写春天的课文。学完本组课文后及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为了把春天留在教室,可以鼓励学生把春天用图画描绘下来向全班同学介绍,并进行写话训练,然后在班级举办春天画展和“话”展,这样就能大大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促进语言的运用。

2.模仿创新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话模仿练习,可以提高写话的训练效果。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让学生仿照前几块石头的介绍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怪石,积累文章的表达方式。为了课文的参照,学生只需在课文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完成了一次写话练习。学生在模仿中不知不觉复习巩固了课文中词句,积累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在写的设计上下功夫,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常练笔。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第三篇: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写作丰富材料。那么究竟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于是我结合平时对作文教学的观察、思考与实践,对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培养浓厚的习作兴趣。

作文是生活实践、思维与语言的统一。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再也不把作文当做是负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通过写作来自我表达,通过写作来与人交流。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开放课堂,激发兴趣。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谁也无法预料在倍感压抑的氛围中,学生能够灵思不断,感悟无穷。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

平时上课可利用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演讲,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内容就以平时的生活经验,或观察所得,或读书心得为主,可以是当天新闻,道听途说,童年趣事,人物简介等等,每次两三个人,天天锻炼,日积月累,以养成会说话的习惯。

每周上好两堂作文课,课堂上可以是:

1、活动作文:让学生学会观察。如片断训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例如“传球比赛”,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人物神态、动作、心情等。10分钟后上交,由老师选读。学生兴致高涨,非常认真。

2、想象作文:通过教学情景的层层设置,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如播放孙悟空多媒体动画课件,请学生谈自己假如有七十二变;出示一句诗,请学生想象画面、场景;成语接龙;根据“雪天、小熊、房子”几个词语进行想象作文等。

3、妙语锻炼:借鉴广告语的创作,确定一个对象,然后要学生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句式来表达,看看谁的语句最佳。此外,还有文章续写、改写、扩写等。

二、运用灵活的学习方法,获取广阔的学习素材。

1、多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等,这些东西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多读书。读书就象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的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能吐出丝!所以丰富学生写作材料,要多读书,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空洞无物,无所适从。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从课上、课下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展„„让学生读有所用。读书讲故事,不但可以积累材料,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将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运用。

不仅要阅读,还要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包括以下方面:

1、作摘记: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神话、典故和史实等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

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

3、写心得:写出感想、收获或思考、评价。

三、指导学生自己批阅、修改作文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意义,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只有师生双方达成了共识,才有可能形成“老师敢于放手,学生乐意修改”的良好局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1)指导学生运用“抄读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实践证明,“抄读”的确是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有效方法,它可以精练词句,突出主题,听取意见,加工修改。同时通过誊写作文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2)启发学生参加作文批改、评讲的过程,教给他们写作知识,作文评改,应该对学生采取“扶”的方针,即通过启发学生参加批改评讲的过程,教给他们写作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这样才能逐步达到“教为不教,改为不改”的目的,也才能由“扶”到“放”了。根据具体作文的文体和要求的不同,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如集体“面批”法或小组“互批”法。

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首先,学生对批改同学的作文很感兴趣,积极性高。他们自己写作时常有粗心大意、马虎潦草的毛病,看别人的作文却相当认真、仔细,眼睛尖,会挑剔。更重要的是他们或多或少都能从这种互相批阅、讨论、修改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特别注意让那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同学批改那些写作较好的同学的作文,使之在批阅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精心评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实际教学中,评价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更应该注重实效,善于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闪光点。并要播散爱心,关注优生,情系差生。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使用唯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就会使暂时落后的学生丧失信心,逐步成为差生。评改时要因人而异,在评价上不用唯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而是按照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不一味地去批评,尽量不随意修改,尽量用一些启发性的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他们有所适从,看过评语后,茅塞顿开,兴趣盎扬,回味无穷,引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激情。兴趣是求知的起点,而学生的下一次写作兴趣,就源于老师的批语。特别是现代学生的叛逆性,更加喜欢教师的认同。所以评语不可太过于随意,应在批语上多下工夫,寻章摘句,力求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当看到他的文章立意高远,构思巧妙,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佳作时,情不自禁评上一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并激励他追求下一个目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于一些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也要赞上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欣喜、激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就是一些整体水平不高,但还有一些颇为精巧的地方,如仅仅是一个词语准确生动,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赞美、欣赏、激励性的批语,不仅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更多学生往往带着欣喜、带着骄傲去阅读、去感受、去欣赏。例如:有一位学生平时作文水平一般,但他为了拿高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抄袭了一篇文章, 这令我为难了,该怎么办?最后我在他的作文上评了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须努力,你定行!老是期盼着你下一篇的亲笔佳作”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从而自己去修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一反三,有效地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可见,赞美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学生的写作犹如演员的演出,他们当然也希望得到观众的掌声和鲜花,教师这位唯一的观众对他的由衷的赞美和掌声,必定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

第四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课题开题报告

[键入公司名称]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

开题报告

Administrator 2017/4/1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自主学习是知识经济环境下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到教育领域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培养学生占有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几千年的东方文化形成了以 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学生单

一、被动接受的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从教师的角色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问题依然存在,学生还没有真正摆脱束缚和禁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的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弱。有的教师还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课题组研究的选题定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着力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策略。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变封闭、被动、接受式的教育方式为开放、主动、探究式的教育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育人氛围和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目标:借鉴国内外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应试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

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方法: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自 2017年 3月开始启动,规划到 2017年11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7年 3月-2013 年4月)规划设计阶段。

1、选择研究方向,由郭丽娜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2、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意义。了解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以及实现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组织者、解难者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地介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最佳学习效果.3、成立实验班级,明确实验对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意见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充分了解班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状态,以开展针对性的措施,这里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谈话、家访、调查其他任课老师等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做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7年 5 月-2017 年10月)课题实施阶段 先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然后达成共识积极开展工作。分三个阶段落实操作:

1、培养学生在课前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预习、确定目标的能力培养。

2、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交流学习、质疑解疑、概括知识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在课后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运用知识和自主评价的能力培养。当进行后一阶段的研究时要巩固、强化前一阶段达成的目标,使学生的能力螺旋式提高。

第三阶段:(2017年 10 月-2017 年 11 月)结题阶段 对研究所获取的材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理有关成果,召开课题鉴定会、申请结题。

五、课题的预期效果和表现形式

1、预期效果: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能够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美好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我校教育进行质量的提升。

2、成果表现形式:(1)理论学习心得体会(2)课题研究论文

(3)课堂教学设计、练习设计、教学反思、案例评析(4)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

1、研究对象

对本校高一年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症结”,加以分析并提出消除症结的策略。

2、研究人员

本组有3名成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大家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合理地分配研究工作。

组长:郭丽娜,全面负责、主持研究、撰写报告。组员:杨亚和赵丽丽,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许厝小学一(2)班许志强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是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场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思维的发展,以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丰富语言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词语教学是语言积累的桥梁

字词是构成丰富语言文字最小的基本单位。要让学生积累语言,首先从字抓起,从词语教学做起。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有一个固定的栏目“日积月累”,这个栏目系统编排了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内容,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语汇,鼓励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背,但不会运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原来学生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怎么能谈的上运用呢?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理解词句的意思,感情语言的美,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运用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通过不懈努力,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话语中、文章里经常妙语连珠,语言和文章越来越生动,有趣了。我知道,这是我在课堂上有趣讲解和有效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

二、阅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天地

《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中最基础的一项。它对于直接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具

有十分积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的词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并熟读成诵、融会贯通。长期坚持,强化了学生对语汇的记忆储存,日积月累,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不仅如此,我还开辟阅读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大量优秀的课外书籍,阅读报章杂志,让学生广泛涉猎,吸取养料。此外,还创办了班级“图书角”,摆放了许多优秀书籍、儿童读物、佳作名篇等,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摘录到优美语言,开展读书评赛活动。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的质量,也验证了“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的教学理念。更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古诗教学是语言积累的扩充

古诗是我国古文化财富的结晶,它是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在古诗词中,进行语言积累,既是弘扬祖国语言文字,又是锻炼学生联想和高度概括语言的再次学习。《暮江吟》这首诗,作者以明快的语言,吟诵了夜暮时江上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古诗中吟诵江上景物的诗篇很多,也很美。教学时,我补充了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对于补充的古诗,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读读背背,而中高年级要求除读背之外再理解一些重点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扩充,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这一组古诗的共同美,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并在反复的诵读、领悟过程中,积累了语言,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作文教学是语言积累的归宿

语言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的习作服务。常言道:“厚积薄发”,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涌,解决“无米之炊”。作文教学是把学生积累的语言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书面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语言“积攒箱”打开让学生合理使用。疏通习作的源头活水,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习作中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写起作文来思维活跃。如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时,我先出示一些名言警句请学生欣赏:“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初步感知后,我再适时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通过欣赏感悟,对警句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写作欲望。问我这些警句能不能在习作中用到。我及时地作出了肯定的答复,学生迫不急待马上动笔,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些警句。使他们的习作向深层发展,为创新思维、乐于习作打下基础。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各种处世道理,积累了语言,懂得了从小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还更好地提高了习作水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接触人文观点、处世原则、社会道德,既是德育渗透,又是丰富语言的积累运用。使学生充分享受习作的乐趣,做到意到笔随、学有所悟、学用所用,让习作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成为倾诉表达的乐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拓展语文材料,并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开阔学生语文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的积累。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文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渗透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植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丰富语言积累_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小课题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 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姜堰市唐元中心小学郁云 “观察、观察、再观察。”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这一名言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并要求养成善于观察的习......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 一、课题提出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改革。其中强调改变学生方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学习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一)课题名称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学 院:音乐学院专 业:音乐学姓 名:齐超指导教师:董文华20xx年3月 日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

    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

    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不写作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盲点,程序化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文学的丰富多彩、思想深邃不受教......

    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课题开题报告1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学校教科室主任,近两年带领区、校体育教师成功立项并结题50余项,本文将以《美国SPARK体育课程理念在我校球类单元......

    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课题开题报告1 一、课题名称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物理一直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门学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