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咸阳育才中学
王文绪(712000)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 中学化学 教学
【摘要】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手段;为师生交流提供快捷的途径;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会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师生产生全新的教与学理念,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进入了课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已成为教学的基本辅助工具。网络教学正向交叉式、智能化、全球化方向迈进。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进一步畅通,“开放学校”“虚拟学校”“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全球教室”等一批新型的教育教学系统正在迅速发展。这些举措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技术至少有以下作用:
1、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资料
当今社会,各种新知识、新成果、新物质层出不穷。据报道:大约3年知识就翻一翻,每1年半数字化信息就翻一翻,全世界每天发表的含有新知识的论文1400篇,平均每天有800~900件专利问世,每年出版50万种图书,平均每1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创新与思维
杨名声、刘奎林著)。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里,教师怎样有选择的快速获取在教学中有用的、鲜活的知识?仅靠传统的方法显然是天方夜谈。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则为人们提供了异常快捷方便的手段。现在的计算机最大的硬盘可储存28G的信息,大约相当于5万本《红楼梦》;因特网又可以将全国、全球的计算机联结起来。需要时仅需打开网络输入几个关键字,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所需要的信息会滚滚而来。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拥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不断地提供给学生鲜活的知识,才会使学生观念新、思维新、想创新。
2、为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手段
教师从网络上下载的资料或教师自编的教学软件可通过多媒体引进课堂。通过人机交互,即时反馈信息,形成一种图、文、声、像并茂的课堂教学手段。加上教师的讲解、板书、对学生多器官产生刺激,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以下优点:
①将某些有毒的、易燃、易爆的或有其它危险的实验及实验室不能完成的实验模拟出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②将化学家研究化学问题的过程在最短时间里重现出来,使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结果而且知道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③将实验室里没有的标本、实物及工业生产过程展示出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④将某些微观的东西变成宏观、静态变为动态。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过程,物质的熔化、熔解、结晶的过程,电子得失过程等。
⑤将相关化学知识条理化、框图化。
⑥将相似或相近的问题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3、为师生交流提供快捷的途径
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民主化、灵活性的特点,来源广泛、种类齐全。网上发布能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打破了国界、区界、学科的界限,消除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高与教育基础差地区之间的隔阂。学生不仅可与自己学校的老师在网上交流,而且可与自己学校以外的优秀老师交流,教师可以在网上教育学生、考试、批改作业或试卷,学生可以到网上查看老师的“教案”,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观点;可以指出教师的错误和缺点。通过人机优势互补扩大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进了师生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大胆创新、质疑问难的条件。
另外,利用校园网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次授课,分层次布置作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真正做到“辅助”教学。
4、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
现代的学习观、课程观与传统的不同。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产品、新物质层出不穷,学生的课本只能为学生提供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提供本学科学习的思路和主线。大量的新东西要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多媒体网络则给学生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阅读条件。一是它包含内容全,覆盖面广,所含信息量大。二是学生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询某一问题,了解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可以与自己的网友、老师、专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争鸣。这就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化学兴趣和特长、展现化学天赋和才能,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天地。
总之,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化学课堂、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之中,会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师生产生全新的教与学理念,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古丰初级中学
姚登龙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教育教学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编辑成用于辅助教学,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本文试着从多方面对媒体教学与化学教学进行了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化学
教学
学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数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并认真地总结得出来的,人们无论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还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都离不开这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然而,单靠实验,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化学教学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这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具体而言,它有如下一些鲜明的特点和作用:(一)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有机化学中,运用甲烷、乙烯、乙炔的球棍模型来说明其分子结构及单、双、叁键的特点,分析其化学性质,既直观,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想象能力。
(二)强大地吸引力。通过多媒体,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讲《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将课本中“笔意”二字放大复印,上课时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引入新课。
(三)良好的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是在和计算机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计算机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教学信息。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四)省时高效。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我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2分钟的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及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无限的信息来源,以便实现教学信息交流,资源的高度共享。
(六)贴近生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的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七)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新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喜悦,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千万不能把优势变成劣势,犯了画蛇添足的错误,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像学生实验,通过播放影片取代实验教学,抑制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媒体是通过知识的一座桥,在教学中只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南国农
李运林主编
《电化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
李大友主编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阅2008—2009年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有关资料
第三篇:中学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它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核心就是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这就要通过一系列的趣味实验。而作为老师就要经常在每节课的引入上多花功夫,多发掘与内容相关的小实验并加以演示。如“魔术点灯”,“吹气生火”,“水果电池”等小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随之增强。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如果单靠讲述的方法,势必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困难,也不易理解,更不容易记住。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试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应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如,在形成酸的通性概念时,就可以安排盐酸与石蕊试液,铁,铁锈,氢氧化铜,硝酸银溶液反应的一组实验。又如,在形成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概念时,也可以借助于对应的实验来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借助于碳,硫,铁等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合反应。也可借助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铜与硝酸银的反应来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等。又如,在讲述原电池概念和形成条件时,我们可借助一个组装好的原电池装置,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从而深刻了解原电池,同时通过更换原电池的部分构件,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有无电的结果来总结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这比死记硬背要深刻的多。
三·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目的和重点,观察要细微等。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药品的色,味,态,仪器连接,实验条件等,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从发光,发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方面观察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克服片面性等。例如,学生在做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即要引导学生观察所发生的一切现象,“浮,游,熔,响,红”,同时还要求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加以综合,最终得出钠的相关性质,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再如,在做钠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时,学生除了观察到常规的现象,如气泡和蓝色沉淀外,还看到了黑色沉淀,这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原因。与此类似的还有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也出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现象,这时,千万不要忽视这些意外现象,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并给与必要的提示,在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驱动下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多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当然,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对于学生化学学习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不可忽视。我们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和科学的人生观!
第四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摘 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建构主义理论为网络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的概念、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新的教学模式。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阐释了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产生的新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建构主义 中学语文教学 个性化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进入了各个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所用课时多,占用的教师人力大,并对声像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中学语文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试点,目标是提高我国中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顺应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在大部分学校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我县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试点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2.1理论依据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构想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2O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社会科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入研究而产生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它批判行为主义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真理的做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也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因而,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主义者还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行为,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行为;是在学习者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再构建,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有利于学习新知识和消化新知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显得非常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现实的需要。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是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缩小学校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改革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实施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是建构主义新的教学观的实践。
2.2硬件支持
多媒体教学主要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因特网。
(1)多媒体网络教室。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核心是以单机的计算机机房为基础建立局域网,同时增加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处理、传输等功能,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教学环境。(2)基于Web功能的校园网。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是校园网,校园网是采刚因特网技术建立的一种学校内部专用局域网络。(3)接入因特网,建立网站,校园网接入。(4)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软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以及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学习环境。
2.3技术支持
第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声音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据存储等技术。核心是多媒体信息的压缩存储、上传输、加工处理以及数据同步。
第二,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是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连接。主要技术包括:CGI、Web、API、JDBC、IDC等。
第三,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实现中高速通信网络的建设是网络技术的关键。高速通信网络也称为宽带通信网,主要由宽带交换网、宽带接入网两部分组成,着IP技术及其相关协议的不断完善,宽带IP网络技术成为未来网络平台技术的主流。
3.1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即多媒体网络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米,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本身隶属于“媒体技术”范畴,但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媒体技术”。它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通过各种中学语文教学信息资源的检索、设计、处理和传递,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媒体技术”功能向“系统技术”目标转化,实现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3.2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
因特网上的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几种:主机/终端模式;服务器/工作站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我县各学校目前使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如图所示)。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三层分布结构,即浏览器一Web服务器一数据席服务。在此模式下,用户的机器上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即可,当客户机提出一个查询请求时,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将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从相应的数据库中取出,生成动态页面后,通过网络将结果传送给客户机,并在客户机的浏览器上显示相应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说,基于此模式的信息系统的用户数量可以无条件地扩展,不受其原有平台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我县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中,采取的具体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4.1课堂教学大小班结合
大班授课。大班人数每班不超过80人。授课以导学为先、助学为主,指出学习重点难点。主要使用语文出版社教材及配套光盘或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授课。
小班授课。小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0人,授课目的主要是强调由学生自主练习,配以教师辅导。学生借助网络系统提供的交互模式学习。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这里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语言环境,克服了原先完全脱离情景进行机械教学的弊端,学生和老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在这个虚拟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2课外自主学习
该系统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通过校园网的中学语文教学平台,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课程部分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也可以利用教辅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校内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甚至宿舍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得到相关信息反馈,调整继续学习策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规定每周上网时间,并进行辅导。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随时掌握所教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并可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具有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软件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改变了过去黑板、粉笔加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于校园网的网络学习环境利用人机互动使学生在电脑前能够完成多种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学习,控制学习进度,学生还可以随时进行练习,模拟测试和情景对话等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和测试结果进行监控,并利用网络提供的BBS、短信空间和学生进行公开或私人交流。
其次,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能建立起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下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特定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为教学活动创设出一个个生动、直观的立体语言环境,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各种认知器官的参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优化学习心理,使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丰富的语言内涵,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信息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料库,而且获取方式极其便捷。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学习内容、进度等由教师统一掌控,基本上是一刀切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调整符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教学活动和以往相比过多地依赖网络系统,一旦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必然会受到各种网站信息的诱惑,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网络课程。学生主要利用网络课程学习,人机对话相对增多,和教师的面对面对话相对减少,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因素受到削弱。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现象严重等等,这都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来进一步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毋庸置疑,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今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它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为教师改变枯燥,沉闷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得到改善。然而,像其他领域一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新技术、新思维的引进必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中学语文学习,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和教师直接对话相对减少,教师的个人魅力减弱,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动力。因此还需要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作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使新的技术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大伟.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2o05,(6).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
传播与技术,1996,(3).
[3]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4]顾红,李华等.科学发展对教育创新提出的挑战【J】.贵州大
学学报,2005,(3).
[5]韦永源.师生关系研究一一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沟通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3).
[6]孙卫国,唐淑敏.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4).
第五篇:多媒体在概念教学中作用(范文模版)
《应用多媒体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教学心得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教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化难为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扩充教学容量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能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兴趣是小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会更加以他们的兴趣来左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多媒体能设计以趣味图形、图像、动画、数字、符号等相互配合,辅以精炼的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吸收、转化。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就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何谓“轴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 “轴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在引入新课时,首先多媒体出示一组优美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在这些作品中还藏着一些数学小秘密,是什么小秘密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这样才能很快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课件动态演示蝴蝶、蜻蜓、枫叶、天平秤等生活中对称的东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出了一声声的赞叹,那是他们感受到了对称的美。多媒体教学能创造出反映数学本质问题的情境,不仅增强学生的趣味性,还促进学生的探究向深层次推进。
二、运用多媒体能化难为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射线具有可以无限延伸这一特点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的理解似懂非懂。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无限延伸”一词的意思,我在设计多媒体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亮线越来越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我一边演示,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多媒体时既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只有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师“教”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