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

时间:2019-05-12 18:3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

第一篇: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王深港小学

第1课 原色和间色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概念。

2、进行用三原色调配的三间色的练习。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三、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出漂亮的色彩,并进行应用。

四、课前准备:

教师:着三原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两张),涂上三间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一张),液体三原色,玻璃杯三个。

学生:常规水彩画用具,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

1、引入谈话,揭示课题:

学生在以往的作画过程中,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将一种颜色涂到另一种颜色上,颜色会起变化,教师可提出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实验:

(1)在五颜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它们不能用调出来,却能调出其他许多的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红、黄、蓝”,合称三原色。

(依次将“红黄蓝”纸片贴于黑板,请学生找出相应的颜料)

(2)将其中的两种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种颜色了。教师用液体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调配,并用圆色片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关系式。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所调出的橙、绿、紫三种颜色,合称“三间色”。

3、学生作业 :

(1)用“油画棒”画出“吹泡泡”的样子。要求人画小些,泡泡相应地夸张画大,并要求有泡泡两两相交。可参照书上的范图。

(2)用颜色对“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处,如是相交的两个泡泡,这们的颜色要有区别;再在相交处涂上相应的三间色。色彩要“均匀、鲜艳”(三间色要三原色调配)。

4、作业 评讲:

对学生的作业 博览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第2课 点彩画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过程方法 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

情感态度 愿意用点彩的方法探索奇妙的色彩世界,丰富表现手段。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学生讲课前准备的工具摆放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开始就让他们拿工具,用自己的方式点个够。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对比发现问题:

欣赏几幅点彩画(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等作品,提问:这些画漂亮吗? 在展示几幅学生动手尝试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感觉怎么样?

提问:这些作品为什么不好看?你再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请大

家讨论一下。

2、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方法来解决。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点彩画的原理和方法。

3、学生再次创作

学生再次进行点彩练习,创作一些简单的图形,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魅力。教师:同学们都掌握了点彩的原理和方法,如果我们再次创作,我相信这些作品一定会是全新的,同学们,你们想再次动手创作呢?

三、动手实践,大胆创作

可以单独合作也可以集体合作表现作品。

四、举办点彩画展、体验快乐

搞一个小型的“点彩派” 画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利用色彩去表现生活。

五、能力拓展

除了用面签能够进行点彩,还有那些东西适合制作点彩画呢?大家想一下?

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大家都能用色彩装点出美丽的画面。学生兴趣高涨,动手尝试点彩画,在点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漂亮!学生都说不太好。

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失败的原因。学生看示范。

通过再次点彩,积累经验。

学生:想!学生创作

学生:花生壳、瓶子盖、硬币――――――。教师让学生尝试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教师走进学生,了解他们在点彩时遇到的困难。教师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再次创作。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能够制作点彩画的东西,拓展学生知识面。

第3课 色彩丰富的染纸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过程方法目标:掌握不同的折纸方法及染纸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请所有的同学都面朝黑板坐。

二、趣味导入 1.小魔术: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个魔术!(魔术过程:教师展示宣纸,折叠——浸染——展示染纸作品。)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神奇的画笔 第三课 美丽的染纸 2.板书课题: 3 美丽的染纸

三、学习新知

1、了解纸性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这是普通白纸,滴上水,怎么样? 师:再来看看在宣纸上有什么不同效果。

师:看来宣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所以我们要使用它来进行染纸 师:还有哪些纸也可以用来染纸? 生:(餐巾纸、毛边纸等吸水较强的纸。)2.展示范作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作品,想不想看看!(出示作品)师:看来,想染出美丽的作品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3、研讨制作过程

师:先请回忆一下,刚才染纸时老师先做的什么?再做什么的? 生:…… 师:先折后染,教师板书——折、染

4、研讨折法:(1).介绍“米字折”

师:老师刚才是先对折,再斜折,展开就像“米”字,我们称之为“米字折”。

(2).折纸竞赛:还有哪些不同的折法? 师:嘘!别说,下面我们要求来一个折纸比赛。

师:好,请坐好,听比赛规则:请用纸将你想到的折纸方法折出来。比一比,看谁折得又快!又好!(注意边要对齐)

师:不要打开。(为后面的染纸作准备。)

教师简单讲解,并同时出示板书: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等。师:折法很重要,折法不同,决定了染纸的效果。

5、研讨染法

浸染法:刚才老师是将纸直接浸入颜料染色,这种方法称之为浸染法,滴染法:将彩色墨水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点染法:用毛笔点的方法。师:一点、一滴就行了吗? 如何染透?

小结:染时笔里要蘸满色和水,可以将纸进行挤和捏,正反染,中间张开加染等。其实几种染法可以结合使用,瞧,刚才这张作品(太空)颜色太淡,我们还可以加染,这样就丰富,更美丽。

6、研讨色彩

师:我们再来看看色彩,这一张作品有什么特点?。生:都是由一种颜色染成的!

师:我们称为单色染纸。单色染纸美吗?谈谈自己的感受。单色染纸:质朴明快,单色染纸朴素简洁,清新明快。

师:再看看这一部分的作品,色彩怎样?谁来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一下!彩色染纸:五彩斑斓、色色具全、五彩缤纷等等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是为什么呀? 这么多的作品,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呀!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染色位置、色块大小、色彩搭配,色彩深浅

四、染纸作品展

1.染纸作品真是太美了!那么今天我们自己也来举办一个染纸作品展,好不好?请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折法、染法多染几张,最后每个同学选一张自己最漂亮的作品来参加我们的展览。

2.作品展示 3.作品评价。

(1).你最喜欢哪幅作品?美在哪里?(2).你认为哪些作品还需改进?怎么改进?

五、课堂延伸

1.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那么,这些美丽的染纸有什么用途呢?

瞧!(这衣服,)这些书签、窗花也是用染纸做成的。

这些作品漂亮不漂亮呢?同学们的染纸太漂亮了,课后也用染纸设计几幅窗花吧!

六、小结:好了,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心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美化生活!请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将世界打扮得更美好!

第4课 用途广泛的花边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花边的规律特点。

能力:学习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1—2个花边,培养观察、探究、创新能力。

情感:在体验探究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美术学习的乐

趣。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彩纸条、剪刀、花边范作若干 学生:彩纸条、剪刀、胶棒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体验探究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撕纸小魔术,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用这张纸条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好吗?不过这个魔术需要四个孩子来配合老师,谁愿意帮老师的忙?(请出四位个头相仿的男生手拉手排成一排)老师模仿他们的 的造型迅速撕出一条花边

师小结:非常感谢四位小同学的参与,使老师能够模仿他们的动作“变”出一条漂亮的花边。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它粘贴起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研究这节的新内容(板书):美丽的花边。

二、观察花边,认识花边的规律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做的花边,它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生: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

教师总结: 一个图形向两边重复就形成了花边。板书:图形——两边——重复

师小结:刚才通过细心的观察,我们已经发现了花边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一个漂亮的花边呢?

三、小组探究花边的制作方法 师:(出示花边范作)

今天老师带来很多“花边朋友”来帮助大家。一会儿同桌两人一组,可以将花边打开(提醒学生:按顺序展开,再按照原来的样子折叠)小声研究研究花边是怎么做出来的,(生探究的同时,教师板画步骤)

师:刚才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哪位同学能有条理地将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

师:板画制作过程:

1、纸条对折

2、画出图形

3、沿图形剪下(强调局部留出足够的宽度与纸的边缘相连接)

师小结:XX同学已经帮我们总结出了花边的制作方法:先折、再画、最后剪。那具体怎么折?怎么画?怎样剪?谁愿意当个小老师来教给我一步一步做出一个花边?

学生描述制作过程,教师示范:

1、折(沿同一方向折叠)

教师提出疑问:你发现花边折叠了几次?只能折叠三次吗?折叠的次数多会出现什么效果?给剪的过程带来那些困难?

2、画(画一半、完整图形)

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花边上画了一个什么图形?是完整的图形吗?(一半图形)教师示范画一半图形,强调注意留出连接的地方。

3、剪(沿着画线剪下,留出连接)

教师继续提出疑问:画图形时只能画一半的图形吗?如果画完整的图形能剪出完整的一条花边吗(生表示有疑问)教师请出小老师并与他一起剪完整与部分的花边,验证完整图形与部分图形都能够成功制作出一条花边来。

请全体同学们评价一下,XX同学这个小老师当的怎么样?老师建议大家把

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4、学生练习做花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请大家拿出纸条,用自己研究出来方法做一个试试。教师巡视,指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师小结:刚才看大家做的那么投入,相信第一件作品一定很成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教师扫视教室,及时发现作业有问题的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如:剪“散”的作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错误,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感恩。)

小结: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做花边,如果我们还能够学会设计花边,设计出更多有特点的花边,那么,它在生活中的用途就更大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生活中的花边。

四、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用途

1、(陶瓮)这是原始社会的一件彩陶作品,简单的线条、图形构成了漂亮的花边。可见,几百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学会用花边来装饰生活用品。

2、可爱的孩子穿上带花边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看来花边还可以用到服装设计上。

3、同学们见过会动的花边吗?我们校园里的电动门,在打开和关闭的时候,展现出来的是移动的多变的花边,请同学们下次经过它身边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

师: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花边的身影。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花边?(生……)

五、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制作

1、想一想,你准备用花边装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2、用折、画、剪的方法设计制作1—2条花边。

3、老师设计了三个花边,准备用它来装饰我们家的卫生间、桌布、窗帘,希望我的设计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灵感。

4、学生结合生活设计花边

六、作品展评:

选出两个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鼓励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交流想用它来装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学生掌声鼓励展示的孩子)......第5课 文具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够使用简练、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过程方法 能够用线条表现出一件文具的特征及基本结构。情感态度 喜欢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能从中体会到绘画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认识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根波浪线,问:这是什么?除了波浪线,生活中还有血多起它的线,我们来认识一下。

2、感受线

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的线描作品,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

二、体验探究

(1)展示各种文具,发现它的美感。

(2)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用什么线条表现文具最合适。

(3)教师随手拿起学生的任意一件文具,分析示范,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初步知道怎样用线条来画文具。

(4)摆放文具,需要教师有意参与,帮助摆放好文具。(三年级的学生对构图还比理解,所以这里教师不能全部放手,任学生自由摆放)

(5)要求学生用线流畅、肯定的线条画出本组的文具。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5个人一组,练习写生,建议学生直接用彩笔表现文具,时间长了可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四、作品展示

小组互相评价作品,选出优秀作业和存在问题较大的作业,学生分析作品,教师补充。

学生:线。

学生画线条,感受线条。

学生:直线感觉较硬,曲线比较柔软―――――― 学生练习写生。

教师迅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各样的线条,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引导学生现观察文具,现化外轮廓,再画细节,这样画面才会显得真实。学生第一次接触写生,或许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放在单独文具的结构上,用线的表现上。

第6课 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够以线描写生的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

过程方法 能够为自己画的植物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情感态度 喜欢用线描的形势表现各种事物。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向学生介绍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之后请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百草园”,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形态及特点。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结合进行。

二、体验探究

1、欣赏画家笔下的花草

课件出示名家的现描写生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分析画家们是如何表现的。

2、教师示范画法,从最基本的开始。(先画外轮廓再画细节)

三、写生练习,教师辅导

1、有条件的带学生到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近那些草儿,近距离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在教室内临末范画。

2、配上文字

画出自己喜欢的花草,在向鲁迅先生那样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自己的百草原,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注解在旁边。

四、作品展示 对优秀作业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之后,用心培育一株植物,用爱心去照料它,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植物图片拿出来,互相欣赏。

学生欣赏范画。

学生动手实践,用现表现花草

学生练习写生,用语言表现自己对花草的感受。学生对种植物很感兴趣。

利用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第一次接触写生,或许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放在单独文具的结构上,用线的表现上。

第7课 蔬果巧造型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蔬果造型的有关知识和制作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人和作中寻求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蔬果的外形,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过程中的象形性。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孩子们,你们去买过菜吗?”课堂在普通平实的交流中开始了。“去过…”;“没有…”

“老师可是经常去市场里去买菜。你看,去市场买菜,就可以一起分享美味。”

说着把手中提着的一把把鲜红可爱的圣女果撒给孩子,课堂气氛一下就调

动起来了。“买菜,不光可以分享美味,你看这些红艳艳的西红柿,碧绿的青瓜,圆圆的苹果,弯弯的香蕉,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形状,每一个都像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样,多么美,多么具有个性,每每在市场买菜,都让我流连忘返。” “所以,如果你爱生活,爱艺术,就去学着买菜吧。”

(二)、教学探究

1、故事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去买菜,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大家想知道吗?” “想!”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大——家——看!”变戏法似的,老师手中出现了两根正在舞蹈的大蒜。“这可不是普通的大蒜,你看,他可是有生命的。”说着,把大蒜放到了投影仪上,蒜头上用火柴头插成两个眼睛,卷曲的根须就像一头蓬松的头发,整个就是一个造型快张,生动可爱的卡通精灵。

老师摆动手中的大蒜,装成大蒜精灵。一会儿,平和欢快的气氛在课堂中蔓延开来,学生和老师刚才的拘谨和生硬都被驱逐出了课堂。

2、欣赏蔬果造型图片

老师把学生引领到电脑前,随着轻轻的优美旋律,一幅幅美丽的动物活动照片在大屏幕上交替出现了。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生活多么美好,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慷慨的馈赠,你看,它们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形状,既满足了我们的胃口,又给了我们视觉的享受。”

接着,画面一换,变成了蔬果做成的各种动物。

(三)创作过程

“看哪,蔬菜水果,还可以做成各种美丽的蔬果动物,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加上一点点创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丽。”

师生合作一个小游戏,然后把蔬果送给学生。“必须说说其像什么动物,才能给那位学生,”

“是呀,如果我们要把蔬果做成有趣可爱的动物,拿到蔬果后,首先要怎么样?”

“首先要看…”,“首先要观察…”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对呀,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观察和想象永远比盲目动手重要得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样进行蔬果造型的。”

这次的方法引导恰当好处,所以引导要注意时机的把握,有时就会事半功倍。

“大家知道吗,艺术创作最高境界就是不雕而雕。” “看了那么多的蔬果动物,一定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吧?”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各小组以 最快的速度动起手来,老师迅速走进孩子们的创作场地中去,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现场指导。

(五)作品展示

举办一个蔬果造型展览会,学生之间互评。

第8课 设计迷宫

教学目标:

1.了解迷宫相关知识,学习运用线条表现。

2.能够大胆地运用线条、颜色画迷宫,提高用线和色的表现能力。3.通过迷宫造型游戏的活动,体验快乐。教学建议:

本课是在上节课用线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运用线和色进行迷宫造

型活动。如何使学生把想象中的迷宫大胆地表现出来,并体验迷宫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呢?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一个大展板,在上面画一个恐龙或学生感兴趣的形状的迷宫。学生玩迷宫心切,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和他们一起进入游戏状态。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迷宫有一个总体上的感受。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在走迷宫时,你遇到了哪些阻碍,怎么解决的?你和同学一起走,是不是同时到达目的地的?你走出迷宫了吗?你感觉迷宫像什么等。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忘记这是在上迷宫课,所以要控制好他们的情绪。

学生对迷宫有大致的感觉后,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欣赏迷宫图、交流迷宫的历史及文化背景(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教科书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了解迷宫的资料,书上的三个迷宫造型图,教师可以把其中的一个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而其他两个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通过对迷宫图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外形不同、内容不一样、设计的路线也不相同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迷宫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迷宫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懂得了现代迷宫的一些情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迷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画迷宫铺垫好了文化基础。

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启发学生的想象呢?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在所听所看的故事中选择体验最深的内容作为素材去创作迷宫。像“机器人电路图”:瞧瞧这个有趣的电路图迷宫,它可主宰着这个机器人的一举一动呢!那么,你能从起点顺利地走到终点吗?有来自大自然环境保护的“鸟儿求救”:东东在林子里玩耍,突然听见一阵鸟叫声,原来是一只鸟被猎人捉住了。现在有三条路,东东怎样走才能救出小鸟呢?还有帮助小伙伴解困的“逃出迷雾”、异国文化的“印度之旅”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迷宫内容的同时,在形式上也应该进

行分析,比如,由庄稼形成的季节性迷宫;树篱迷宫;因特网迷宫等。这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除了这些迷宫以外,在你们的心中有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由庄稼构成的迷宫在你想象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的这种想象,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象才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迷宫。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是一边画一边玩,也许在玩中会发现“新大陆”。教师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满足其展示自我的愿望。在辅导时应该注意,学生画迷宫可能会增添很多内容,但无论怎么画怎么涂色,迷宫的线路永远是清晰可辨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多媒体制作(这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可以用纸来搭建迷宫:几个同学把裁好的纸条粘在一起成为网络状的迷宫,在里面可以设一些“此路不通”“洞口堵塞”等障碍;还可以画一些小图贴上或者把纸条截断作为障碍提示。此外,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集体创作一个大迷宫,然后进行迷宫游戏。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管是自评还是互评,教师都要特别重视和鼓励学生作业中有创造性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在全体同学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另外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告诉学生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指出发展的方向。

第9课 行走的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材质、形态、肌理、颜色的废旧物品及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进行造型创作体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 如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动”起来。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讨论、小组合作法。电教手段

教具 制作示范作品;废旧纸盒、一次性旧纸杯、塑料饮料瓶等;剪刀、双面胶或胶棒、彩纸、彩笔(彩铅或油画棒)等。

第10课 泥捏器皿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知陶瓷是我国祖先的重大发明之一,它不但是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通过动手手尝试实践,掌握泥板成型法、盘泥条法和手涅法三种器皿成型法,进行构思与创作,发展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本课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触摸中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 ②在浓度中探索“器皿成型法”;

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 ②能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表现。教学重点:

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兴趣点:

1、锷鱼器皿;

2、鬼脸器皿;

3、小组合作创作一组器皿。观察点:

1、器皿的造型、色彩、花纹特征;

2、具象与抽象器皿不同的艺术风格。教具准备:

各种器皿,橡皮泥器皿,橡皮泥,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器皿,导入新课。

看看生活中的器皿,归纳出器皿的含义:盛东西的日常用具。想一想陶瓷是怎样形成的?课文中《橡皮泥餐具》中哪些是“器皿”? 比一比,古汉代陶艺与现代陶艺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陶器皿生活用

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学习三种器皿成型法,突出重点。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三种器皿成型法(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能看懂吗?(欣赏课件演示步骤)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方法?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泥器皿?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器皿。

三、课堂延伸,突破难点。

看一看:现代陶艺与鳄鱼器皿、鬼脸器皿有什么异同?(相同:盛东西,不同:具象与抽象造型)

想一想:如何把刚才制作的“器皿”进行添加,变成具象器皿?(动物、植物等)如何抒“器皿”进行“点、线、面”装饰,表现美的造型?

教师演示“镶色法”“与混色法”。

四、展示评价。

进行一个器皿展览,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请说说你是运用什么器皿成型法和艺术手法表现器皿?美在哪里?

第11课 我们的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完成小组设定的目标,并以最终以填写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

过程方法 认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在探究中体验愉悦与成功感,在创作中体验想象的大胆与自由。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欣赏一组与节日有关的图片。

2.请学生为欣赏的一组图片命名,出示学习活动的主题——节日。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中心问题“我们是怎样庆祝六一儿童节的?”。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自己使用过的或知道的庆祝节日的方法,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3.提炼学生答案,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出示,整理归纳出的六类庆祝节日的主要方法,再分类具体的分析一下,重点分析服装和歌舞这两类的创作表现方法。

三、制定目标、自主创作

1.围绕中心问题“我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学生分组制定小组的学习目标,创作表现方法不限。把小组的学习目标张贴在黑板上的指定位置。

2.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围绕小组制定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创作。

四、展示评价、总结活动

1.分组展示学生自主创作的作品,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点评,评价要围绕每个小组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

2.介绍“小组自我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展望下一课时的学习活动。学生利用自制节日作品欢庆节日,体验快乐。学生看到图片非常兴奋,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快乐的一天》 《兴奋的一刻》 《激情时刻》------学生:唱歌、跳舞、放气球、放鸽子------学生分组活动,有的设计服装、有的设计乐器等等。如果学生看了图片之后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提示:这些小朋友的心情这么高兴,难道你们就不高兴吗?

学生如果回答不全,教师根据现实随即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了解情况。

学生制作可随机提问:你打算怎样做?如果学生不会,可让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弱国小组内讨论不出结果,那就可以作为一个共性问题,大家讨论,集体解决。

第12课 感受肌理

教学目的:

1、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教具准备:

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

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

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

1、组织教学

2、导入 新课: A、触摸实物

(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

(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

3、讲授新课:

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触摸它的叶脉。(树叶上细细密密的叶脉就象张蜘蛛网一样,有意思!)提问学生:漂亮的事物把它表现在画面上才好,怎么表现呢?

B、讨论拓印、磨印的方法。

(可以照着画下来,那就是写生。)再进一步提问:如果要把纹理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结合磨印、拓印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对肌理的表现有种认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磨印、拓印的方法。(磨印是把纸覆盖于物体表面,用硬质的绘画工具在上面来回磨出来的效果。拓印是把

物体的表面涂上颜料,然后盖印在纸上的效果)

C、说说特别的肌理。

(大自然孕育了这么多奇妙的万物供我们欣赏。)观察桌上的实物,再通过触摸,把你觉得好看的描述一番。(小组交流,个别提问。)

D、学生作业。

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全体尝试)

E、把自己的满意之作展示一下。说说通过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品看上去更有意思呢?引导学生对自己表现的肌理进行联想。<比如肌理的象形性和完整性等。> 归纳出用剪、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更有意思的画面。F、第二次作业

在完成的肌理画面上再做尝试。

4、巡回指导

5、进行小结:

第13课 纸块拼贴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撕纸、粘贴等综合作图的方法。能力目标:借助学生对纸形有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体会想像的 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报纸、胶水。学生准备:

旧挂历、旧画报、彩色报纸、彩纸等;厚白纸、胶水或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撕纸画。撕纸画是一 种选用各色彩纸,通过手撕、粘贴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诸如剪纸、剪贴所不可及的独特风格。

2、欣赏展示:

课件展示—套精美手撕画样本,作品有:《骆驼和羊》、《渔舟》、《海底的花鱼》、《美丽的船》、《小刺猬一家》、《美丽的花》、《我 的妈妈》、《花瓶》、《老屋》等。

请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形式特征、构图规律、色彩搭配等。(手撕的纸边会形成一种毛茸茸的白边,显得粗糙,撕出的形象反而有一 种“拙味”,不象用剪刀剪出的那么规整,观察撕口的千变万化,引导学 生仔细体会和感受不同的纸材的表面效果。)

师:这些画漂亮吗?对了,这些画都是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旧挂历纸等撕成的。它比用彩笔作画更加自由、随意,简便易行,且更加生动、自然,更能体现稚拙、率真的天性。只要你按着下面的方法去做,保你同样能撕 出更加漂亮的撕纸画,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⑴色彩要求:主要用红、黄、蓝、绿、黑原色为基调,追求强烈、明快、鲜艳的效果。注意纸的色彩冷暖和深浅搭配,使人赏心悦目。

⑵示范撕直线和圆弧,学生练习。提醒大家沿着线条的外面撕,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撕出自然的形状,线条粗糙不要紧。通过撕扯纸张,形成自然 断裂残缺,找出美感要素。

⑶确定画面主题并用铅笔起稿。想好要撕贴的内容,选好彩纸用铅笔在背 后轻轻画好要撕的形象轮廓。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独特的想象力,构思 出与众不同的画面。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构思巧妙地选用有光泽的、粗糙的、平滑的纸张,适当地用在画面中,使画面富有肌理的美感。想好要撕贴的 内容,并在选好的纸上用铅笔在背后轻轻画好要撕的形象轮廓。然后用双 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地撕。最好先撕画中最主要的形象,而且 要大一些。撕的过程中,不必被事先画好的轮廓所束缚,可适当地“里出 外进”,不必过分追求轮廓的规整,撕纸画就美在其中,妙在其中。创作 撕纸画时,可追求装饰效果,加强不同色块间的对比,造型不必过分追求 写实,可大胆地进行夸张和变形,使画面丰富而生动。选用挂历纸的时候 不要让漂亮的花纹和图案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睛,主体形象要突出,背 景的色彩不可过跳、过花,以免影响主体形象的表达。

⑷根据设计好的构图,将一片片撕好的纸摆一摆、比一比,注意形象间的 穿插和遮挡,找准合适的位置后逐一粘贴在白色底板上,成为一幅完整的图画。

六、作业点评

把学生作业集中在一起,进行作品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请同学对他人 的作品提意见。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让学 生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对作者进行鼓励。在评价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七、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象组合粘贴成撕纸画,贴在教室内或自己的房间内作为 装饰,感知撕纸作品的特殊语言,随时感受到这些美的存在。

八、教学总结

通过撕纸这一“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增强了对形状和色彩 的认识,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艺术感知能力。在体验中,产生对 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撕纸,他们感觉到纸的厚、薄,或是嗅到纸张的香 味,和听到撕纸发出的声音„„从撕纸活动中产生并获得美感。所以,撕 纸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美的享受。

第14课 远古的恐龙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恐龙等远古动物对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在认识了

解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大

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 的神秘气息。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 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范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相关材料、油画棒、八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等。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大约有46亿年的 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一段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人类那时还没有出现,当然也没有任何建筑,浓密翠绿的树林无边无际,在茂盛的森林里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爬行动物,(播放恐龙音效)你们猜是什么动物?

生:恐龙

师:恐龙,是对一些史前爬行动物的统称。你知道恐龙生活的年代吗? 生答。(师补充:据说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1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大约1亿5千万年!其中在侏罗纪,是恐龙的黄金时期,到了白垩纪恐龙的种类达到鼎盛期。)师:你们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生答

师:如果真有时光隧道,你们想不想穿越到远古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亲眼看看恐龙生活的真实场景?

(出示课题——远古的动物)

二、认识恐龙

1.欣赏电影片段:恐龙生活的场景

师:你认识这些恐龙吗?恐龙体形大小差异很大,身长小至60厘米(美颌龙),大至52米(地震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示恐龙与人的对比图)

2.展示霸王龙、三角龙、梁龙、剑龙等恐龙图片,分析它们的外形特点。

三、学画恐龙: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恐龙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大家想不想动手来画一 画恐龙呢?(2)在画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恐龙的身体结构。(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1.教师以梁龙为例进行演示。(对比马门溪龙或腕龙)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梁龙是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因拥有极庞大的身躯而闻名于世。梁龙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长颈、很小的头部和鞭状的尾巴。

我们画时可以先画梁龙的身体;再画它的四肢;然后画脖子和头,脖子可以伸直弯曲、向前向后,嘴巴可张可合;最后画尾巴,尾巴也可以进行方向和形状上的变化。(教师出示范图)2.示范提示如何画剑龙、霸王龙(身体形状、剑龙背部突起;霸王龙的牙 齿和爪子)

四、创作练习:

(1)画前先思考画一只什么样的恐龙: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 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2)作业要求:形象生动突出,构思新颖巧妙。(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业 自评和互评

六、拓展 拓展一:

卡通恐龙的形象欣赏 拓展二: 恐龙死亡之谜:

曾经浩浩荡荡、生气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为什么一个不留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留下它们的后代,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这个谜永远激发着我们去猜想、去探索、去求知:

●小行星撞击理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一片黑暗,植物大量死亡。巨大的恐龙饥饿寒冷,无处藏身,全部灭绝了。●免疫缺陷:

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忽然演化出了多种新型病原生物,恐龙等大量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动物因无法抵御而灭绝了。

●气候骤变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 然升高,造成雄性恐龙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灭绝。

●繁殖受挫理论:

白垩纪晚期,恐龙在蛋的孵化中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因而造成了恐龙繁殖受挫。

●大气成分变化论: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

明恐龙很适应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随着时间推移,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造成了恐龙的灭亡。

●彗星撞击论:

太阳有一个围绕着它旋转的伴星,巨大的彗星受到这个伴星引力的干扰,在太阳系内产生了几万次的彗星风暴,其中的一些彗星风暴袭击了地球,造成下恐龙的灭亡。

●最新理论——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恐龙等动物的生存。

虽然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推测,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个肯定的答案,这有待后人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课后延伸:

●看—本介绍远古动物的书籍——彩图版《史前怪兽》 《恐龙小百科》。●推荐影视作品:

《侏罗纪公园》、《史前公园》 板书设计

远古的动物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

第15课 学做纸版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童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准备:教师 纸版画图片,绘画工具等

学生 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教科书上的作品,体会一下作者们的心情和感受。

2、让学生分析纸版画。

教师示范的纸版画的底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同样的材料,你还有哪些方法制作版画?在分析问题中,建构新的知识。在生活中,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版画?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再创作。

3.同学之间互相欣赏收集的制作材料。

制作材料丰富多彩,多用手去触摸这些材料。触摸这些材料,会感觉到不同的肌理,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纸版画,印出来的作品效果会更加丰富有趣。

4.学生用手触摸老师的范作底版,谈谈自己的感觉。总结:纸版画的待印底版是凹凸不平。5.讨论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拼贴法:粘贴时要由大到小,由下到上,一层层拼贴,形成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有趣效果。

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或根据需要将局部点凹下去,会产生点、线、面的阴刻效果。

揉纸法:将吹塑纸、牛皮纸、铜版纸等较厚的纸用力揉皱、卷压,然后展开压平,纸面上形成许多粗细不同的褶皱。用这样的纸再进行制作,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6.学生积极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互相交流,沟通情感互促进,一起来制作纸版画底版,培养创造力落实在细节里。

7.拓印:除了油印以外,运用水粉颜料可以进行“粉印”。用毛笔将颜料平涂在底版上,用深色纸印出作品。拓印时注意纸版不能移动,以避免错位,可利用双面胶或小夹子等工具进行定位。

引导学生把握材料性能,合理应用各种技法完成创作。学生相互介绍作品,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纸版画

要求:表现的内容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根据不同的内定做到不同的要求 注意色彩的明暗对比。

第16课 风凉的扇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一把即实用又美观的扇子。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练习中,逐步形成学生设计、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风凉的扇子是一节设计、制作课。方案设计包括课前欣赏——探究——创新——实践四部分。学生在欣赏、自主探究创新制作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同时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主要设计了4个大的环节欣赏扇子、探究发现、创新实践、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扇子的文化,体验做扇子的乐趣。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有风身不动,一动就生风,人间不用我,要等起秋风。这则谜语打一样用具。

师笑着说:你们猜的还挺快。谜底就是扇子。虽然在炎炎夏日里空调、电扇早已深入千家方户,可是扇子为经济实用、小巧玲陇、携带方便,仍为人们所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凉的扇子》

二、体验探究:

(一)通过课件欣赏扇子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扇子,你们想不想看呀? 咱们要一边看一边想,扇子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件。(播放多媒体课件)

1、我看到好多同学在观看的时候嘴里发出“啊,啊”的惊叹声,咱们就先欣赏到这,谁先说说你的想法?

2、教师补充介绍扇子的发展过程。

(二)介绍自己收集的扇子

老师不是叫同学们课前收集关于扇子的资料或者带来家里的扇子,就请你们介绍给大家吧。

(三)扇子都会出现在哪些场合

教师继续介绍扇子。(师摇动手中的扇子说):扇子为我们带来了徐徐的清风,你还在其他什么场合看到过它的身影?

传统的相声段子里确实离不开扇子。在魔术舞台上,扇子的确是很好的道具。扇子是夏日常用之物,给我们带来清凉外,还发展到“扇戏”、“扇舞”、“扇语”等很多方面。在京剧、相声、魔术,各地地方戏等也常用它做道具。除实用之外,扇面上的名家书画,扇骨上的良工镶嵌,雕花,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四)激发学生做扇子

师:扇子那么漂亮还有这么多用途,我们都非常喜欢,看完之后,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说)好!下面我们就分成几个大组,你们把手中的材料放在桌上,想一想你打算做一把什么样的扇子?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都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即美观又实用的扇子。老师这还有很多材料,一会你们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选择。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扇子就做什么样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形式多样化不要局限圆形和扇形,只要美观、实用就可以。请你做个小小设计师,咱们比一比谁做的扇子最奇妙。

三、动手创作:(学生制作老师巡视辅导)

师:使用刀子和剪子的同学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把没用的材料随处乱扔,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边巡视边说,并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做手工习惯)

四、作品展示

师: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全体展示也可以派代表,我们小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和最美观的作品。

今天看到这么多花样的扇子设计,老师大开眼界,真佩服同学们的想象力,你们个个都是能干的设计师。

五、交流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想法或感受要跟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它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它的艺术性,并用之于收藏、把玩。这一传统的工艺品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着新的活力。同学们今天做的意犹未尽,你可以回家后找找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做扇子?到网上可以找一找,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扇子的有趣的介绍。保存好扇子作品,可以送给你喜欢的人,为他们带去一份清凉。

(生纷纷猜测)生:扇子。

生:想。(异口同声,兴奋)

生1:扇子大多是半圆型和圆形的。我喜欢那种半圆型的我觉得它展开像孔雀的尾巴。

生2:我补充,扇子有的能折叠有的是固定平面的

生3:扇子上有很多美丽的图形,我喜欢那个用羽毛作出的,我觉得摇起它一定很神气。

生4:我喜欢那个上边画着兰花的扇子,我觉得它很典雅,像电视里的小姐拿的。

生1:老师我手里的扇子是折叠的,上面有山水画,背面是书法,上边的字是爷爷的同学写给他的。

生2:我的扇子是可以透过去的,镂空的,还能发出阵阵香味,不信你们闻闻。

生3:我这把扇子只有巴掌那么小,非常精巧。

生1:我看过扇子舞,我最喜欢跳舞的阿姨蹲下来用扇子抖动的镜头了。学生想亲自制作扇子。

生1:我打用硬纸版来作团扇,用彩色纸和树叶粘贴来装饰我的扇子。生2:我打算做折扇,用蜡笔油画棒在上边画出我喜欢的小动物。生3:我打算用水粉来装饰,我也做团扇,两边画成小闹钟,然后挂在墙上。生4:我打算用剪纸的方法来装饰。

生1:我们组先来,我们组女生给大家来一段模特表演,用来展示我们的扇子。

生1:这节课我很开心,我学会了做小扇子。

生2: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我打算把这个小扇子给我奶奶,这样她到外边乘凉可以随时用了。

教师出示谜语时语调一定要生动,有情趣。

(师生共同欣赏扇子作品。学生不时发出阵阵惊奇声、赞叹声。)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这组同学有的把扇子展开别在后背,有的把扇子插在头上,还有的展开做各种表演动作)

第17课 来信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愿意了解”书信”的及邮递等知识。过程方法目标:

了解邮票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及票面结构,能够尝试设计邮票。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综合性的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1、同学们刚刚过完一个快乐的假期,你们能告诉我是什么节日吗?除了国庆节,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呢?

2、那么,在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总是会收到并送出许多美好的祝福,我想知道同学们用什么方式来传递祝福的?

3、这些常用的方式都是以文字来表达我们的祝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信”!(出示课件点题“来信了”)(埋下真情伏笔,揭示“真情”主题)

二、探究新知

(一)关于信封邮票(请出信封娃娃,信封没有填写完整)

教师:有一位马虎的同学写信时没把信封填写完整,谁能帮这个信封娃娃找到家呢?

师:当我们把信封填写完整以后,就能寄走了吗?

师:对,我们要购买邮票来作为邮资贴在信封上,可老师这里没有邮票,你能帮帮我吗?

师: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你们自己收集的邮票,现在就请你把自已的和同学的交换欣赏一下,看看谁的更漂亮,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好看的邮票,请大

家看。(出示邮票图片)学生互相交流并欣赏讨论,老师重点介绍其中的绣花邮票、香味邮票、金属邮票、纪念邮票等特殊邮票,学生看到这么多自己没见过的邮票,兴趣浓厚,讨论热烈。

(二)创作邮票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美丽有趣的邮票,还想看吗?我知道,同学们脑子里有很多更美丽的画面和想法,其实,你们也可以自已设计出漂亮的邮票来,现在,就请你用自已的方法来大胆的把它们画出来,做成一枚别致的邮票,好吗?

学生开始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参与指导制作并请5位学生到讲台上设计大信封。(学生现在的创作热情非常高昂,他们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制作简易信封。

师:把你做好的邮票贴在信封上,装上你对同桌最想说的话,然后寄给他好吗?

(三)寄信:

学生依次把信投迸教师准备的爱心邮筒(学生满怀期待,课堂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四)收信、读信:

教师请4位学生做邮递员来分发信件,学生在激动的心情下,拆读了来自同桌的美好祝愿和心声,四、结束语及课堂延伸,把学生制作的大信封展示一下,做为中国的孩子,我们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爱,下节课我们将共同创作美丽的信封,盛着我们满腔的爱送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生:春节、元旦、中秋、父亲节、母亲节…… 生: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

(几个学生分别上前把收信人地址、邮政编码等填写完整)学生:不能,还需要贴邮票!学生:能!(学生很快的踊跃的拿出自己收集的邮票给老师看)生:想看,太想看了!生:好!(学生们经过自己的亲手制作,让自己的期待再次升温,这时真情饱满,等待传递。)

学生如果填写不对,教师让学生讨论填写信封的基本方法。在探究中掌握方法。

师生一起分析邮票的内容及构成、图案、面值、发行国家、日期及邮政标志等。

学生创作教师随即引导。

(学生拿到信后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整个教室充满了爱的声音……有的学生还相互拥抱在一起,当时我的眼里溢出了泪水,这时候,出现了本课的第二次高潮)(有的信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但为下节课的信封设计做了铺垫)

第18课 工匠杰出的创造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我国的工艺美术作品和伟大的建筑艺术,学习欣赏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亲切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的欣赏知识,初步认识优秀的工艺美术品和建筑

艺术的代表作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课本内外的代表作品,增加学习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教具准备:

图片、幻灯片及其它欣赏图片。教学建议:

课本中的图例只是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中的极少代表,远不能满足全国各地的需要,特别是本省市、地方上的典型艺术,应该使学生有所了解,同时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加学生爱护文物的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都要装饰,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例如,在漂亮的花瓶里插上鲜艳的鲜花,使室内充满了温馨,摆上一个唐三彩的马或骆驼,立即使你增加了幽深、博大宏远的意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工艺美术的制作与欣赏在我国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工艺美术精品。

板书:祖国工匠师的杰出创造

三、讲授新课

我国三千多年前有一个时期被称为情铜时代”,那时是我国的夏、商、周朝代 为什么称为青铜时代呢?因为那个时期制作的青铜器精美绝伦,是那个时代

文化发展的代表,又被称为青铜艺术。青铜就是用铜加锡、铅等金属的合金。青铜艺术又以商、周时期的为代表,商代的青铜器,庄严、凝重,造型及纹饰充满神秘、幻想的色彩,给人以威严崇高之美感。

欣赏《四羊尊》

《四羊尊》,就是三千年以前铸造的盛酒器,高有58.3厘米,重34.5公斤。尊的口颈部分以挺劲有力的弧线形与稳重的圆足相对,显得庄重、稳定,中间部分又有奇妙的变化,肩部有四只羊形,卷曲的羊角和装饰着鳞纹的胸、背部显得高贵而华丽,器物的颈部又饰有荣纹、兽面纹及其部分的云霄纹,使《四羊尊》显得精致无比。

这件名贵的青铜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你们看羊的头部是圆雕,很多纹饰是浮雕。器身又有精巧的线刻,整个造型庄重而华丽,神秘而高贵。真是形神兼备,是我国青铜艺术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还有很多著名的青铜器,如巨大的司母戊大鼎等。

欣赏、观看四羊等的图片或幻灯片以加深印象。

欣赏《骆驼我乐涌》,教师叙述,唐代是远离现在千年的一个王朝,那时工艺品中唐三彩是非常著名的。唐三彩就是在陶土制成的器物上,施以黄色、绿色、白色的彩釉,经过烧制成为带有釉彩的器物。这些器物有日常的工具,瓶、罐、壶等实用品,也有装饰品。还有被称为“涌”的陪葬器物,放在墓室内。现在我们看到的《骆驼载乐涌》就是墓室里的陈设物品。这件工艺品艺术水平很高,制作精美。

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昂首前行,在它的背上有四个弹琴的乐师在弹奏乐器,中间一人在舞蹈,其中两个人直鼻深目,长着大胡子,一看就是西亚人的相貌,表明唐代强盛,与外民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很频繁。这件陶涌的造型很

生动,古拙传神,骆驼与人物的造型惟妙惟肖,细部的雕塑也非常细致,真是形神兼备。这使我们对远在千年以前的艺人所具有的高超工艺水平,表示无比的钦佩。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的代表,也是我们陶瓷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教师可例举唐代三彩器物的其它物件。欣赏宋代《芦雁花卉纹梅瓶》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那时有五大名窑盛产名贵的瓷器,其中也有民间的筑窑,烧制人民大众的日常用品和部分供欣赏陈设用的器物。这件装饰有芦雁花卉纹饰的花瓶,就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

梅瓶是这种花瓶的一个名称,造型朴素、大方,纹饰活泼、流畅,瓶的下部是苇塘和 大雁;上部是布局匀衡的花卉,使整个花瓶丰满而活泼,又因为采用了黑白对比的制作技术,更表现出明快、质朴的风格。这白底、黑花是磁州窑的特色。

(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选择宋代瓷器进行欣赏,亦可与磁州窑进行不同风格的对比。)

欣赏《掐丝珐琅龙耳瓶》

导入: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发奖时,有非常漂亮、饰满花纹的奖杯,那就是景泰蓝花瓶。为什么叫景泰蓝呢?因为这种特殊的工艺在明代景泰年间特别发达,制作精美,成为世界瞩目的工艺品。这种景泰蓝又被称为掐丝珐琅,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制作景泰蓝瓶先要用铜制作坯形,再用铜丝制作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再填入珐琅彩,在高温下烧制,出炉以后再打磨光亮,成为现在所见到的样子。

这件龙耳瓶,就是景泰年间制作的。精美的造型和光彩夺目的颜色,显示出富贵豪华、精美绝伦的艺术特色。

教师可选择所见所闻的景泰蓝器物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小结:景泰蓝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工艺品,是享誉世界的精美艺术品。欣赏《牡丹纹剔红盖碗》

这件精美、典雅的盖碗是我国又一件特殊的工艺品,被称为剔红,也叫雕漆。这种制作据说开创于唐代。制作方法也很复杂:先用铜或木制作胎形,再将制作好的漆涂上八九十层,趁漆未干时进行雕刻。然后再烘干、磨光,成为用具或陈设品。

这件雕漆作品一一盖碗是四、五百年前的工艺品,造型古朴而典雅,色泽鲜艳,牡丹花纹丰满多姿,雕刻又极为精细,真是一件珍品。欣赏《牙雕渔童》

在盛开的荷花上,站着一个可爱的小渔童,他边歌边舞,挥动着手中的钓竿,正好钓上一条小鱼,真是活泼可爱的渔童。你们是不是也想跟他一起去垂钓啊!当然想去,但是不行,因为我们不能站在荷叶上!那么你能知道这是那里来的渔童吗?

学生回答,那是动画片中的小渔童;是神话故事里的小渔童……。教师:对!是现代的工艺美术家,根据这些故事创作的。你看构想多么巧妙啊!把那个小渔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利用象牙雕刻而成的,象牙细腻名贵,是雕刻的珍贵材料,这就是牙雕。我国的象牙雕刻艺术,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工艺师们用精细的雕刻技术,将渔童刻划得栩栩如生。看那微弯的渔竿和飘动的荷叶,真是惟妙惟肖,生动极了!

欣赏《双面绣白猫》

刺绣工艺也是我国的特种工艺,享誉全世界。它有悠久的历史,双面绣是更为精工神奇的工艺品。

双面绣是用极细的线刺绣而成的,线有多么细呢?你们是想不到的。它只有头发的 1/

12、1/24甚至 1/48,这些细花线在绣花艺人手里,前后飞舞,经过较长的时间绣成正反两面完全一致的刺绣品,如:猫、鱼、花卉等。

这件双面绣的小白猫,是现代的作品。它继承发展了优良传统。这三只可爱的小白猫,个个圆睁双眼,神采奕奕,那毛茸茸的柔软感觉,真使我不由得要去摸一摸,好像我们叫声“咪咪”,它们就能走过来似的。

同学们,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面,背后那一面与它们完全相同,这样好的工艺真使人惊叹不已!

四、教师总结

1.我国的工艺品是享誉世界的。瓷器、刺绣、牙雕、景泰蓝……。2.我国古代艺人创造了精湛的技艺,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智慧,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我们欣赏了这些瑰丽的工艺品,使我们感到祖国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有着数不清的能工巧匠,他们创造的艺术,独立于世界之林,代表了东方艺术,感到无比的自豪!

3.我们要珍惜工艺品,爱护文物,保护文物,使中华的灿烂文化流传万代!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我国精美无比的各种工艺品,使我们领略了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使自己充满了自豪感。今天,我们一起了解祖国的建筑艺术,欣赏古代和现代雄伟的建筑。

三、讲授新课

建筑艺术包括民居建筑,我国是个地大物博。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形式的建筑。现在我们欣赏的是居住在云南省的白族建筑——门楼。

特点:飞檐高挑,雕刻砖石,造型多姿,使建筑物呈现轻盈、俊秀而又精巧多姿的美感,表现了白族人民的审美意识。

教师可挑选邮票中“民居”的图样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建筑特色,丰富欣赏民居建筑的资料。也可以结合本地区建筑的特色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北京的四合院等。

欣赏《网师园》

《网师国》是在江苏省苏州市内的一座园林,最早建于南宋,后至清代乾隆年间,经过修建成为网师园。

教师解释园林建筑的特色:

园林建筑是把自然和人工建造相结合,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便于游览和居住的综合性建筑。但是一般来说游览的功能大于居住功能。它将自然形成的景观与人为的物质环境融为一体,使其如在画中一般。

网师园就有这些特点。国虽不大,但布局多变,幽深的小径曲折通景,池水之滨环以亭台轩激,依山筑阁错落有致,又有遇廊转折,相依相通,处处体现了恬静、幽雅的特色,真是步移景变!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园林。

苏州园林举世闻名,我国各地都有著名的园林建筑,北京的颐和园,上海的豫园等等不胜枚举。

欣赏《北京故宫三大殿》

建筑艺术中包括宫殿建筑,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就是北京的协官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帝鳗回巨殿,规模宏大,最初建筑于明朝的永乐四民 布局对称、稳定,其中有贯穿南北的一条中轴线,在这中轴线上有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统称为“三大殿”,是故宫的主要建筑。这三大殿都建筑在高7米的汉白玉石基上,是皇帝发布政令,举行庆典的场所。其中太和殿更为雄伟壮观,气势磅密。

教师提问:故宫三大殿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学生回答:红墙黄瓦大屋顶,有汉白玉的栏杆,有很多层台阶,显得高大雄伟。

学生回答:故宫有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高墙。

教师:同学们说的对,因为照片小,我们看不太清楚,三大殿是非常雄伟的,太和殿更为突出,黄瓦大屋顶和红墙朱柱,及白色的栏杆相映成辉,大殿的前面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有金色的大缸、青铜宝鼎及瑞兽等装饰物,加上配殿和走廊,更显得无比尊严,至高无上。殿内的皇帝宝座,又是故宫的正中央,充分显示了皇权!

故宫三大殿是封建社会主权的象征,明、清两代皇帝不惜花费人力物力,精心修建,所以,它凝聚着历史文化精华,也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教师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宫殿建筑加以补充,使学生对宫殿建筑有更直观的认识。

欣赏《亚运会游泳馆》

此建筑在北京,是为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而建造的建筑场馆之一。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个性化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二课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

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

2、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3、揭题板书

师:“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头部、身躯、颈部、尾部

四、布置作业:按自己 喜好与兴趣制一头 龙。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延伸: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板书设计:                   恐龙世界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

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铅笔、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3、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4、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任选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小节:欣赏学生作品,表扬线条表现力强的学生

板书设计:

画中的线条

线条特点

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提问:

1、谁能自己的彩带动起来?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曲线

2、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探究活动:

1、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2、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逐个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本课的线带给我们不同感受,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受

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条

画面中的线条 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以及改造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师:单幅人物基本造型图、学生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图片。

生: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通过劳动改善并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那么如果人类离开周围的环境单独生存,可以吗?

(生:不可以!)

小结:我们四周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温馨的家、学校等人类存在的任何地方,就是我们所谓身边的环境。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有双人的单幅图片)

A.老师这里有一组人物,砸门先观察他们是什么姿势,并跟着模仿下……

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

(生回答)

B.我们还可以把他们的位置进行左右翻转,再看看他们有可能在那些地方干什么?

(生回答)

C.我们来看看同龄的同学是怎样创作的。欣赏学生作业示例图,启发学生思维。

D.通过欣赏这些图片,请大家观察下,同样的人物身上及周围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人物随着不同活动及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衣着也跟着变化。

2.出示人物形象(单人的单幅图片)

A.和刚才不同,这幅图片是单独的人物,请大家一起观察下他的姿势特点。

(生:膝盖和手肘都在弯曲)师开始从各个角度变化翻转这幅图,每翻转一个角度就要求学生进行想象这个角度的人物都在哪些地方进行哪些活动。

B.下面我们先欣赏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同学们,这些图片中,人物是一样的,但由于角度和方向的不同,他们的活动和背景也不同,是不同角度的人物决定了活动和背景还是活动背景决定了不同角度的人物?

师总结:相同的人物形象被变换了角度、方向,改变了活动内容、背景。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画好后同桌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作业之前欣赏相关油画作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想象。

四、作品展示、评价

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了提高,以后还可以这样的训练和游戏,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

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

3、激活思,感受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嘴巴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

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生创作活动。

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Ù×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晰

2、辅导

四、展评。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有特点作品。

五、小结。

威武的盾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学准备:

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

出示盾牌图片(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三)、探究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左右对称。

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2、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干、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3、你能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器、面具。)

4、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

5、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6、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7、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疲、分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别致的小花瓶

一.教学目标: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了解技法运用其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得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坯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模具成型法等。本课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准备:报纸、上下等粗的玻璃瓶。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和掌握。

教具:图片资料、陶泥

教法: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指导法、展评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小游戏: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

2.小组探究:1、用手直接捏。2、搓成条垒起来。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了出来。

3.欣赏作品:

欣赏各种风格的陶艺花瓶作品: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

4.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哪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5.欣赏作品:

欣赏各种风格的陶艺花瓶作品: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

研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二、明确目的:

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探讨技法:演示: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注意不要压得太狠,泥条太薄不宜承重)注意泥条半干后再把瓶子的报纸拿开。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着玻璃瓶卷一圈。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注意泥条半干后再把瓶子和报纸拿开。)

思考创作:教师巡视辅导。你的小花瓶哪个地方设计得最别致?你要做一个摆放在哪里的小花瓶?你的小花瓶适宜插什么样的花?干花?鲜花?长枝?短簇?它的外形会有什么样的考虑?

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地进行点评。

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闹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闹学生小组进行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三、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成果。

各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进行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有趣的造型

一、教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围绕“有趣的造型”这一主题,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从而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

二、目标预设:

1、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有趣的造型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制作一个简单的工艺品。人教版有趣的造型

3、能正确使用剪、贴、卷、折等方法,对蛋壳进行加工设计、制作装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

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唐僧师徒)

人教版有趣的造型

(学具):蛋壳(乒乓球)、彩纸、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废旧材料(彩带、树叶、毛线……)

三、教法与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 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知,体验,讨论的乐趣,自由发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放一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听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曲子?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自己做的,说说是用什么东西做?

二、感受蛋壳

1、学生体验

(1)

尝试让学生摸摸蛋壳.老师和同学拿着蛋壳:同学把鸡蛋放在手上摸一摸,你发现蛋壳是怎么样的?

(2)

蛋壳的特点

如果我把蛋壳放在桌子上轻轻的敲,蛋壳会怎么样?(很容易碎)

(3)保护蛋壳

师:椭圆的蛋壳喜欢在桌子上乱跑,同学们要保管好蛋壳,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如铅笔盒里,注意千万不要掉在地上.2、感受工艺品艺术的魅力

小小的蛋壳虽然不起眼,在艺术家的眼中可都是宝贝,看看艺术家都把蛋壳变成了什么样了?[课件播放图片]

(1)欣赏18世纪俄国皇家彩蛋.蛋壳不仅小巧而且易碎,但艺术家们却能把蛋壳变成精巧的艺术品.早在18世纪俄国皇帝就命令艺术家们在蛋壳上雕刻花纹,并镶嵌金银珠宝,送给他的皇后.(2)

欣赏蛋壳雕刻艺术

这是一位外国的艺人,他在复活节的时候为自己孩子和家人的蛋壳打扮一番,表达了关爱和祝福的方式

(3)

欣赏民间艺人的蛋壳绘画作品(小蛋壳绘出五彩世界)

还有些画家在上面画出各种彩图.(4)说说看了这么多艺术品,此时心中是怎么想的?

3、小结引出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给蛋壳做个--------有趣的造型.三、设计蛋壳

刚才看了那些丰富的蛋壳作品,老师也忍不住做了一个小兔子。

1.怎样让它站起来呢?

2.生讨论后答:

给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拿出不同的底座让学生选择:选择即稳固又美观的。

师拓展:生活中还有什么能用来做底座?(纸筒等,废物利用又节约环保。)

4、师示范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这样才能让它稳固、美观。

5、看书中的同学们利用蛋壳椭圆形的特点设计出那些有趣的造型.找出你最喜欢的造型

a并说说他们像什么或者用了什么方法?

b只能用彩卡?不能用别的代替?(加强学生废物利用和节约环保意识)

6、总结制作方法:剪

7、说说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蛋壳造型?

***蛋壳不仅可用用彩纸装饰,还可以用其他材料来制作.(看课本图片)

四、作业要求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可以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在蛋壳上造形。”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览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工艺品带回家装饰。

六、小结

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间、说出对色的感觉。出、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最好用自己调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进、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么颜色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寄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彩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上节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3、讲授新课题、复习原色,认识间色间

(1)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什么色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的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么色圈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得出定义。师贴出间色定义么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察、除了上节课我们用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4、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三、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教师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课、学生用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1、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要点:

(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2、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3、师语:想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限、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四、学生作业。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四、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卵石动物造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设计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描绘、拼摆、组合等多种手法进行卵石动物造型设计。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本课教材展示了学生研究、评价作品的图片和各种卵石动物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以动物头部形式表现的,也有以动物卷曲状形式表现的,还有的是几块卵石拼摆组合的,另外,也有的卵石是以近似圆雕的形式出现的。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针对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带来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简单再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有一定的色彩基础,但部分学生在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上还要加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涉及“动物”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巧妙利用卵石不同的造型,运用绘画的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动物”。

教学难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不同的美,激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探——探中学美

六学法指导:

通过引导、观察、欣赏、共同探索完成此次作品。

六、教学手段:

课件、实物等。

七、教具准备:学生: 卵石数块、油画棒等

教师:示范作品等。

八、课时预计:1课时

九、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导入

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也是一个谜语,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请一名同学读给大家听。

猜猜是什么?(石头、卵石)

师问:卵石是怎么样形成的? 大自然中由于河床长期冲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卵石。

你知道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吗?(铺路、装饰鱼缸等)

今天老师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用颜料在卵石上画)看!是什么?

老师把一块小小的石头变成了一只可爱的蜗牛,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变吗?(想)(启发学生想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卵石动物的造型》。

------板书课题

(二)探究尝试:

1.既然和动物有关,谁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为什么?

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就是小蜗牛,蜗牛的速度虽然缓慢,但它一旦确定目标酒会努力往前进,这种执着的精神我们要把它用在学习上.这不,老师在纸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这个卵石上的蜗牛长的一模一样,请你们比较下:

(教书同时育人,渗透德育教育)

2.卵石蜗牛和画的蜗牛有什么不同?

(一个立体的、一个平面的)

板书:立体

(三)点拨讲评:课件运用

1.一个卵石多角度联想

2.多个卵石可以组合3.解决问题:怎样让喜爱的动物适合卵石的造型。课件。学生想办法,教师引导。

用变形的方法。

4.变形、夸张、简化、借用。

5.制作步骤。问学生,再归纳。

6.欣赏卵石的其他用处。

(四)创造表现:学生实践,作业要求。

好了,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创造出可爱满意的卵石动物!

(五)赏析评价

启发学生创新及设计。

(六)拓展提升

学生自评、互评、相互交流。

(七)小结

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美!

附:板书

生活与艺术品中的花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情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品的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具:花的图片、资料、第七册教学课件

学具:自己搜集到的花的资料(图片、花语)

教学过程

一、预见教学,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现状进行教学预测,并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搜集资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并制作教学课件。

二、搜索资料,感知欣赏

学生根据所学课题进行多渠道的资料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三、设置问题氛围,激发探究热情

1、出示一个装满各种盛开的花的花瓶。

师: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的花。不同的花人们根据它的外貌、品格给了它们不同的花语。看老师花篮里的花,百合花寓意纯洁、顺利、心想事成,郁金香象征爱、荣誉。下面向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搜到的资料,看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花的资料。(让学生展示自己搜到的资料、图片)

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板书课题。

四、谈话交流,质疑解疑

1、欣赏并分析西方油画作品中的花。用课件展示或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银莲花》和《蓝花瓶》,出示问题:

1)生活中的瓶花与艺术作品中的瓶花有什么不同?(生活中的:自然、纯洁、没有情感。艺术中的:色彩鲜艳、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富有情感。)

2)这两副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银莲花》:线条奔放、色彩艳丽、笔触明快,画家对花的形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强力的表现,作品中充满了活泼自由的气息。《蓝花瓶》:形象鲜明、形体结实,色彩与笔触庄重大方,作品体现了瓶花的高贵。)师:塞尚在西方美术界一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廓,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欣赏并分析中国画作品中的花。用课件展示或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写生玉簪》和《露气》,出示问题:

1)两副中国画在绘画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写生玉簪》:工笔画----柔美细腻。《露气》:写意画----大气豪放。)

2)画面色彩有什么特点?(设色清淡,层次分明,清新淡雅,浓淡相宜。)

3、比较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的花:教师选出西方和中国画的两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西方绘画多以瓶花、静物出现,展现花的造型和色彩的魅力。中国画多表现自然中生长的花,配以飞禽、昆虫增加生气。)

4、比较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1)我们通常在什么地方见到花呢?(公园、街道、家里、生日、婚礼、开业庆典等)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语,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且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教师解说的同时可以播放搜集到的有关花用途的图片)

2)艺术作品中的花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师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分析了许多生活与艺术作品中花的不同表现形式,谁能说一下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花都有什么共同作用?(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五、展示收获,评价整合花及有关花的作品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如果让你选择课本中的一副作品去装饰美化你们自己的小天地,你会选择哪一副?为什么?分析时可根据表现形式、色彩、笔触及作品内容去分析。(在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观赏花卉,画一副花的记忆画。)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花以及有关它的作品对我们生活的美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家居设计、服装设计、园林设计等等。(教师讲解同时可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如没有多媒体教学,也可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同时,了解花的种类、特点及其表达的含义。

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

通过实物与绘画作品的对照,使学生更加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西方油画的艺术魅力。

体会国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中西方绘画形式的不同。感悟绘画作品不同风格的表现魅力。

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更深一层理解、欣赏、评述绘画作品。

将艺术回归于生活,再次拉近学生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娇艳的花

教学目标:

1、了解表现花卉的乙烯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3、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明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毛笔、墨、宣纸、调色盘、水桶、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各种花的图片、鲜花。

学生准备:画毡或报纸、毛笔、墨、宣纸、调色盘、水桶、各种花图片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游戏导入

1、在我手中这么多画笔中(勾线笔、蜡笔、彩笔、水份笔、毛笔)你最喜欢用哪种笔画画?

2、(请选其它笔的一个学生)请你到前面来,把你喜欢用的笔给你。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用哪种笔吗?是毛笔。因为它灵活多变,很好用。不信,咱俩就比比谁的笔好用,下面的同学做裁判,好吗?

画一条细曲线————笔尖——中锋用笔

画一条稍粗的折线——笔肚——中锋用笔

画一条更粗的有深浅变化的直线——卧笔

——侧锋用笔

谁的笔更好用?(请学生回坐)

3、为什么我的墨笔看起来更“好用”呢?这里有小秘密——你们发现没有,(边讲边演示点、线、面)

笔——毛笔在使用时可立、可卧、可提、可按、可顺、可逆

墨——笔里的色也不同毛笔里的色可以和水调和,所以能画出深浅不同的色。

纸——我们用的纸并不同。他用的是图画纸,我用的是吸水性很强的生宣纸。

笔、墨、纸、砚统称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文房四宝”,它们是黄金搭档。只有它们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发挥毛笔的最大威力。

二、欣赏花卉图片,引出课题

1、我们用这么好用的笔画点什么呢?我们画画它们怎么样?(课件出示花卉图片)

2、这些花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的美吗?

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这“娇艳的花”好吗?(出示课题)

三、体验探究表现方法

(一)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花,探究其表现方法。

1、(课件出示野菊)这种花怎么表现?分析花形特点(教师可以自言自语地来说出野菊的特点,边说边画:花心是个小圆形,花瓣是很窄的小短线围成一个外圆。同时画出几个不同方向的野菊。

2、(出示大花瓣的花图片)演示勾染法、没骨法

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画叶子。

3、(出示荷花图片)

演示表现有深浅变化的花瓣

4、(出示芍药图片)

演示复瓣花的表现方法

5、(出示图片)演示一茎多花的表现方法

(二)学生初步动手体验

1、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花一两朵花。

2、教师发现学生表现中典型问题,及时调整。(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演示修改)

(三)欣赏名家名作

怎样把这些娇艳的花组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呢?我们不妨跟大画家们学学。(出示名家名作)

1、画家及学生用到了我们刚才说到的哪些方法?

2、学习作画步骤。

3、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都画了哪里的花?想想我们还可以可以画哪里的花呢

?出示图片

A单枝花

B

瓶花    C野地里的花  D窗前花盆里的花  E栅栏上的花

……

四、动手体验

作业要求:尝试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娇艳的花。看谁画的花在百花园里最娇艳。

五、展评

看谁画的花在百花园里最娇艳

六、拓展

今天,我学习了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画娇艳的花,其实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画我们身边任何美的事物。小朋友们,课后去试一试吧!

有趣的生肖邮票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2.设计、绘制生肖邮票。

3.通过生肖邮票的设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出示谜语  大家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个谜语,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猜到。

说它多呢,它只有十二个;可是说它少呢,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它们就是十二生肖。)

二、讲授新课

1.十二生肖的由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十二生肖的由来吗?

师:咱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十二生肖的由来。

(出示课件)

2.十二生肖的作用。

师:同学们,这些生肖除了记时和记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啊?(生回答)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属相的民间艺术作品。

原来属相的作用这么大啊,那咱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属相的邮票设计。

3.邮票的设计

师;同学们,你么认识奥运福娃吗?它平时都乐呵呵的,可是今天不开心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生:愿意。(看大屏幕)

师:原来邮票的作用这么大啊,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邮票的设计。

(板书小标题的后半部分)

4,学习制作邮票

<1>,邮票的主题内容

邮票可以风景,花卉,等等,我们今天就着重学习属相邮票。

观察老师画的属相与大屏幕的正式属相照片有什么区别。

教师示范一种属相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变形的。

夸张,变形,概括。

<2>邮票的组成<3>邮票的制作步骤

<4>欣赏邮票

让学生学会欣赏,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1,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属相邮票。

2,属相的设计要新颖,独特。

3,注意构图,和邮票组成。

4,注意颜色搭配。

四、展示学生作业

优秀的奖励一张优秀卡

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属相的邮票设计,那回去之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设计一些其他的邮票,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进我们的友谊呢

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1、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板书: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垃圾带给人们,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要求学生观察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3、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4、回收废纸,生产好纸;回收废金,制造飞机;

5、回收废玻,再造玻璃;回收废塑,回炼燃油;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6、说说分类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7、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8、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9、作业展示:集中展示

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四、课堂 小结

五、课后延伸:谈谈在生活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跟我学写话(想象类)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水墨游戏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2、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毛笔中锋和侧锋。

3、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试着表现1——3幅水墨画。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师生一起谈中国画、水墨画、笔、墨、纸、砚,让生介绍,师一边帮助规范、解释一些术语及专有名词。

2、发展阶段

首先,师指导生调出淡墨。然后,让生试着调出重墨和清墨,调出后随意在宣纸上画些图形。最后,请生交流体会。

师示范中锋与侧锋运笔。生尝试并讨论:中锋与侧锋各适合表现什么?生作业: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来表现一幅水墨画作品。

3、总结阶段

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提出要求,收拾、整理作品、所用工具。

4、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临摹喜欢的水墨画作品,或用水墨画工具去写生。

第2

重重复复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图案作品纹样排列、重复的规律。

2、能够说出1——5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3、能够选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1——3个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1

课时

1、引导阶段

让生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欣赏教材上的作品,说说你是否喜欢这样的作品,为什么?

2、发展阶段

仔细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中,纹样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师生一起概括纹样重复排列的方式。

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思考,将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排列。

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作业。

第2

课时

1、复习导入

2、生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业。

3、课后拓展

用立体的东西有规律地排列、制作作品。

第3课

曲曲直直

一、教学目标

1、能感受曲线和直线所传递给我们的不同视觉效果。

2、能用曲线与直线材料拼贴或绘画1——2幅作业。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师出示包含有明显曲线、直线的图片,请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部分。

做游戏:一起说说曲线和直线。如: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开思路。

2、发展阶段

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与同桌商量:用他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交流。

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师出示范作,讲解制作过程,以开拓生的思路,然后生修正自己的想法,再次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作业。

3、小结阶段

师小结。

4、拓展阶段

指导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

第4课

平平稳稳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能区分教师提供的均衡的或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1——2幅。

二、教学课时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请生说说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师出示“轴对称”与“点对称”图形若干,请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并归类。

引导学生学习P6页“知识窗”。

教师出示均衡形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P7“知识窗”,初步了解均衡的概念。

3、发展阶段

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请学生区分对称和均衡。

学生讨论:均衡的作品是怎样保持画面平衡的。

动脑筋:用什么方法来绘画(制作)对称的作品。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

2、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选择对称或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绘画、剪贴等方法来作业。作业之前请学生讨论并交流:你准备选用对称与均衡中的哪种形式来作业?你准备表现什么?怎么来表现?

学生作业,师巡视。

3、收拾与整理

学生按常规做收拾、整理工作,教师稍加指导。

4、课后扩展

用筒状的物体,做立体对称的作品。

也可以用摄影形式来表现均衡。

第5课

感受声音

一、教学目标

1、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憾。

2、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3、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你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请生闭上眼睛仔细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然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听了这些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和画面。

再请生欣赏各种类型的图片和艺术作品:它们使你想到了哪一种类型的音乐?

3、发展阶段

启发生进行想象:轻柔优美的音乐像无边的大海也像湛蓝的天空;欢快的音乐像在公园里游玩;

······

先让生谈一下对音乐的感受,师总结一下。

指导生用各种点、线、面、图案、色彩把感受到的音乐创作成一幅画。

引导生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气氛的音乐。加上想象的各种图案和线条就可以把音乐的感受画下来,师示范举例,生交流讨论。

生动手作业,师巡视。

交流、评议作品

4、总结阶段

师小结。

第6课

迷彩服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用学到的各种手法(绘画、拼贴等)将收集到的材料为动物穿上绚丽的迷彩服。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2、分组讨论,说说你们小组准备为哪些小动物设计迷彩服,这些小动物外形有什么特征。

3、发展阶段

进一步思考交流你要设计的这个动物身上有什么样的斑纹,再引导生将铅画纸对折,用记号笔或油画棒直接涂画出动物的线条、斑纹。怎么涂?用铅笔画出动物的外形,画得大些,再中间镂空,然后合上纸,一件漂亮的迷彩服做好了。

生动手完成作业,后交流。

4、总结阶段

师生共同评议作品,师小结。

第7课

彩色玻璃窗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图案的彩色玻璃纸及彩色画报纸。

2、充分展开想象,利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出窗户。

3、能用彩色玻璃纸巧妙拼贴出色彩艳丽的玻璃窗。

4、试着用纸做成三角锥形或其他形状及小房子,然后镂空,贴上彩色玻璃纸。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彩色玻璃纸和画报纸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说说你准备将这些纸设计成怎样的花形,什么样的花形用怎样的色彩比较合适?

3、发展阶段

启发生画哪些几何图形?然后再启发学生如何将已掌握的三个或四个几何图形经组合排列后剪出一排漂亮的彩色玻璃窗户?

学生动手试剪一回,后交流小结。归纳出制作要领。

师巡视指导。

4、小结。

第8课

我的同学

一、教学目标

1、熟悉人物结构,知道人物的大致比例关系与站立着的人物的主要特点。

2、用学过的写生知识,画站立的同学。

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并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小组欣赏、交流收集的人物站立的照片或速写作品,并说说,人物站立姿态的主要特点,全班交流。师引导观察重点。

3、发展阶段

出示几张不同角度的人物绘画作品,让生观察比较不同点,并尝试说一说,师帮助生总结:坐着的人重心在臀部部位,而站立的人重心是在腿上。

观察比较不同的站立姿势。

师写生示范。

学生作业。

展评作业。

4、总结阶段。

教师小结。

第9课

家乡的桥和塔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发展阶段

教师提供每组不同造型的桥和塔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如何表现?

师生讨论桥和塔的绘画方法。

学生根据理解,选择一座桥或塔进行绘画。

分组在教师提供的画有桥或塔的纸上想象、绘画景物。

集体欣赏交流,教师拓展学生添画的视野。

学生自由交流后,展示学生作品进行欣赏。

4、课后拓展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也可用各种材料创作立体建筑模型。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设计出“未来的桥和塔”。

第10课

我设计的一本书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书籍封面装帧的知识。

2、启发学生掌握各种装饰方法设计书籍封面。

3、培养学生设计的兴趣。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引导阶段

学生分组尝试用各种规格的纸折叠成一本书。教师运用多媒体归纳折叠方法,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做成一本书。

3、发展阶段

教师运用课件讲解封面设计的组成:文字、图片、条形码、标价等。学生构思设计草稿,并集体交流。

多媒体出示各种封面设计的样稿,分组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师生互相解答。多媒体演示装帧方法:以剪贴、绘画书写相结合。学生自由交流后,展示学生作品,集

体欣赏。

第11课

绒线绕绕

教学目的:

1、了解绒线贴画的基本制作技能。

2、运用绒线贴画方法创作出丰富的作品。

3、感受绒线贴画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运用绒线贴画方法创作出丰富的作品。

教学难点:

绒线贴画装饰的基本制作技能。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彩纸、单线底稿、范例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绒线、收集的创作素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大家见过绒线贴画没有?认识绒线贴画吗?

(教师出示绒线贴画范例,学生欣赏、思考作品中采用的材料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师出示做好的绒线贴画)

那么这种绒线贴画大家见过没有?

这是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绒线贴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画《绒线绕绕》。

(教师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欣赏

除了常见的花草之外,自然界中还长着许多奇异的花草,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绒线贴画,给大家欣赏。

(教师展示绒线贴画)

大家有没有发现,绒线贴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绒线贴画的样子都很特别,都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毛线。根据毛线的特点,把它进行有规律的绕绕,组织美丽的图案。

2、尝试

学生分组尝试构想设计绒线贴画,在画有单线图案的底稿上贴上绒线。

3、交流

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制作中的难点,教师适当示范。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创作素材,勾画创作草稿。

三、练习(制作方法)

(1)绘画和绒线相结合。

(2)贴纸和贴绒线相结合。

(3)全部用绒线贴画。

(4)学生完善自己创作的草稿,选择一种方法制作。

四、品评作品

分组评选最佳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欣赏。

第12课

甜蜜的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了解刮蜡画的表现特点。

2、启发学生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刮蜡画的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刮蜡纸和笔、范例等。

(2)学生准备关于梦境的草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展示刮蜡画)

在我们的学习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绘画形式和技巧,它们都非常精美。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梦境,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今天就动手用蜡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自己创作一个美丽的刮蜡画——《甜蜜的梦》。(板书课题)

二、尝试、示范

比一比、赛一赛,把教师描述的梦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在蜡纸上。刮蜡画几个注意方面:

1、集体交流学生绘画的作品,理解表现梦境绘画时要突出主体形象,做到画面饱满。

2、欣赏范例作品,学生讨论刮蜡画中线条的运用和变化。

3、教师解答叙述讨论中的疑问,明确构图和表现的方法。

4、以参观画展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学生的创作。

三、运用

学生练习

四、体验

13课 金色的浮雕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锡纸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将锡纸加工成立体变化的浮雕。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勇于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和创造。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锡纸、铅丝等。

(2)带领学生观察这些工具和材料,思考其对制作立体造型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身边的浮雕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浮雕这项艺术表现方式。请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浮雕作品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平面作品有什么不同。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环节”,出示制作简易纸浮雕的材料——锡 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浮雕作品。教师可提供橡皮、刻刀、泡沫板、铁丝等制作工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拓、拼贴等方法对材料和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浮雕作品。

因为,此作业涉及的工具较多,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工具使用,表现方法的创新性,看看还能找到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2)试试用锡纸制作立体的纸雕塑作品。

第14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同时观察中国京剧中人物脸谱变化特点。

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

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了解变化了的人物表现特点,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表现出人物形象。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和中国京剧人物脸谱。

(2)了解,观察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表现方法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和中国京剧中人物脸谱的表现特点。交流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想象与评价。指导学生观察这五官夸张变化和色彩变化的特点,并找出变化的基本规律。

(2)发展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启示学生把常见的人物形象进行改变,加工,夸张,或象征性的描绘,富有创意的表现出来。鼓励学生表现出正面、侧面、及正侧相连的更有新意的人物形象。启发运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加上自己的想象,有所选择地替代五官进行表现。如:用梳子表现为眉毛,耳朵,用酒杯酒瓶来表现鼻子等等。在色彩的处理上,指导学生运用鲜艳色彩和大小变化的色块来表现各种形象。表现的手法可以是绘画方法,也可以用彩色纸和一些物品通过剪贴,拼接组合排列的方法,来塑造形象。

三、课后

指导学生运用色卡纸,废旧材料等各种材料,通过剪剪贴贴、拼搭,组合,重叠,排列的方法,来塑造各种平面和立体造型。

第15课 我们的节目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收集描写节日场景的图片,课前去商厦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布置。

2、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出富有新意的节日景象。

3、为学生自己的节日,设计制作新颖的头饰。

教学重点:

了解节日喜庆场面的特征,并积极的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富有创意的表现出节日的场面,并做到构图新颖,动态生动,色彩漂亮。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杂志的有关节日场景的图片,及各种新颖的设计。

(2)观察公共场所装饰美化布置。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引导画;回忆想象各种节日的欢乐喜庆的情景,人物的特点、背景特点,喜庆场景中所用的气球、彩旗、装饰带等装饰物的特点。启示学生根据设想的一些主题,交流怎样创设新颖、欢快的节日场面,如:庆祝会上学

生的表演节目,快乐的游戏节目等。

(2)发展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了解到的节日场面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现。如:舞台上表演的情景,游戏欢乐的情景。通过欣赏教材画面,让学生找出多种角度构图的方法,可以以人物欢庆为主,也可以以背景烘托为主,强调场景表现要突出主题,并注意加上背景热烈的气氛陪衬。在色彩处理上,让学生判断比较哪种方法更能突出节日的气氛,一般可采用鲜艳,对比较强烈的色彩表现。

(3)课后指导

学生运用色卡纸,皱纸,彩带,废旧材料等各种材料,制作多种形式的头饰。运用绘制,剪贴,或镂空方法制作出花环形,动物型,植物型,抽象型等多种新颖头饰。

第16课 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对未来建筑造型展开想象。

2、想象未来建筑可以建筑在哪里。

3、指导学生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

教学重点:

能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设计、表现,作品是否

新颖。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手法进行表现。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未来建筑的书籍、图片、资料及范画、色卡纸。

(2)学生收集有关未来建筑的图片、资料,同时准备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读一读,看一看有关的资料、图片、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已对未来建筑的想象,未来建筑可以是千姿百态,形象万千,并谈谈自己的设想。

②在交流未来建筑造型的同时要强调所建的空间位置,如建于地下、海底、轨道上、行星上、半空中等等。

(2)发展阶段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线与形的组合表现各种几何图形、自然形象的造型。

②鼓励学生选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未来建筑,通过大胆想象与构思,进行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多有少的形的组合,表现出一幅具有个性的未来建筑的作品。

③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海洋生物星球的形状,大胆地创造和表现新颖、独特的造型。

④色彩新颖统一,对比强烈。

⑤作业完成后,展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表现的未来建筑有什么特点,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描述、评价。

(3)课后

鼓励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各种建筑造型,尝试用各种色卡纸,剪、折、镂、挖等方法,动手做一做未来在星球上的立体建筑,学作小小建筑师。

第17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图形。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对图案进行复

制、粘贴、缩放和旋转,组成一幅装饰画。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操作方法(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进行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对电脑绘画产生兴趣,对想象创意并利用电脑上设计描绘,且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各种教学设施。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进行。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及色彩运用,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装饰绘画优秀作品。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学习本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缩放和旋转的操作方法。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

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让学生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操作方法。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网络在屏幕上互相欣赏和评价。

(3)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的Windows画图程序绘画技能。进而学习Photoshop、CorelDRAW等其他专业软件,提高计算机美术的水平。

第18课 会飞的玩具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飞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积极大胆地进行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教学难点:

玩具制作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次性纸盘、包装纸盒、木条、线绳、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线绳、纸盘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飞的示范玩具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飞。

(2)发展阶段

教师清晰的演示几种会飞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组织学生商讨飞盘、纸飞机、降落伞等玩具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并根据需求选取相应的材料。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飞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力图做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玩具飞得快、飞得好。

(3)收拾与整理

教育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

让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飞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飞的道理。

第19课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小报和画册的设计并进行制作实践。

2、指导学生收集,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存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简单的设计、制作、展示活动,懂得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保护

动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设计制作宣传小报、画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对资料整理、编辑、设计和制作产生兴趣,并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部分我国各类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相关的宣传小报,画册的示范作业。

(2)学生分组准备我国各类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相应的制作材料。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分组收集资料的组织工作。导入此课的内容,讲授设计制作宣传小报,画册的具体要求。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宣传小报,画册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拓展阶段

教师讲述简单的宣传小报、画册的设计知识,说明怎样进行资料编辑,怎样进行版式设计和怎样制作。学生分组对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版式设计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小报或画册。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不同造型手法。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

鼓励学生以各种有意义的主题,积极地收集资料,设计制作各种宣传小报和画册,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宣传工作。

第20课 民间玩具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欣赏、收集各种民间玩具。

2、在欣赏、收集民间玩具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和一些制作工艺。

3、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教学重点:

主动地收集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资料或实物。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应了解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制作工艺。

(2)收集国内外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资料、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教学媒体,以供学生欣赏用。

(3)课前也可预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民间玩具或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4)也可请当地的老艺人来学校示范制作民间玩具。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教师把收集到的各种民间玩具和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并介绍一些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

也可以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民间玩具或图片资料,进行交流和欣赏。

(2)发展阶段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也可以用泥或彩泥模仿、塑造一个民间玩具。

三、课后

(1)让学生回家向父母了解一下:爸爸、妈妈孩提时代,曾经玩过什么样的玩具?

(2)也可以了解一下,当地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色彩的明度渐变

高邮市菱塘回民中心小学美术集体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练习、观察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课题)二.介绍知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

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 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三.欣赏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交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明度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五.创作 1.老师示范:

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2.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说明度渐变的特点吗? 3.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教后记:

第2课 色彩的纯度渐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创作图案画。2.掌握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纯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纯度渐变的知识及色彩调配方法。

2.掌握调色时的渐变规律,绘制丰实、有趣的纯度渐变图案。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五.练习、观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渐变需要加入什么颜色?怎样加入?(学生集体回答)老师今天又带来了几幅渐变图,好看吗?

这几幅画中有一幅跟别的效果不同,请仔细观察把它找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受明度渐变与纯度渐变的区别)

这种色彩的变化虽然也是渐变,但与明度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色彩的纯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板书课题)六.介绍知识

色彩的纯度又称色彩的彩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地掺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察觉出来了。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色彩的节奏,节奏所产生的调性同样可以表各种美感及情感。它可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生动的;它既能倾诉悲伤,也可以歌颂欢乐。(1)渐变节奏:渐变的节奏能够产生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缓慢、平滑的变化,容易产生统一的动势和起伏柔和的优美姿态,无疑能够在色彩结构中产生凋和性特征。

(2)反复节奏:用色彩结构中同一种要素或同几种要素的变化与对比组成一种变化形式,将这一变化形式在画面上反复出现,就能构成丰富而有秩序的视觉效果,形成

此起彼伏的优美节奏。

(3)无调性节奏:自由变化的节奏往往动感强,富有表情、激动、丰富、有生气,但组织不当容易杂乱无章。七.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3.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4.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八.讨论

比较了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不同,做色彩的纯度渐变效果需要逐渐加入什么色? 师总结:纯度高的颜色,加入了又黑色和白色调出的灰色或其他对比色,纯度就降低了,就会形成色彩的纯度渐变。四.创作 4.老师示范:

教师用红色加灰色、红色加绿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纯度渐变的图案画。5.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五.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 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效果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六.延伸

寻找色彩的纯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教后记:

第3课 风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九.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如果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学生,学生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十.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如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风;NE代表东北风,SE代表东南风,SW代表西南风,NW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当风速达到17.0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高压流向低压。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十一.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皱纹纸条)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

还有什么东西能看出风得存在? 十二.欣赏 风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在画中?让我们来欣赏几幅关于风的作品。5.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6.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6.老师示范: 思考:借助什么表现风。勾线:用黑色勾线笔画出物体。上色:多用色彩表现。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表现风的想象画。7.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评出“最佳表现奖”“最有进步奖”。七.延伸

让我们来读读书中得“知识窗”。

请运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现在人类运用风能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六、教后记:

第4课 风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理解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的内心感受。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有趣的放飞感受,以此来表现内心对风筝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飞行物体的基本常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2.表现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筝的特征,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2.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照片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风筝、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现在人类运用了哪些风的能源?(学生交流)古代的人也很聪明,也注意到了风的力量。最为著名的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放风筝。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你还知道哪些风筝的种类?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1.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2.学生练习:

要求:○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动作奖”。2.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源就是一切,煤炭、石油虽然很好用,但却用一天少一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风却不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

六、教后记:

第5课 你见过哪些飞机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出发,把飞机造型作为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丰富的造型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本节课为飞机单元的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认识飞机的种类、外形和初步的原理,为后一课畅想未来飞机做铺垫。中年级学生对高科技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教材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的飞机图片,通过视觉上的刺激,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理解科技促使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课前收集的飞机材料,到网上查阅图片;从小组欣赏到全班交流,畅谈未来飞机的发展;作后完整地将飞机的外形、比例、结构以及不同飞机的特点表现出来。整个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中通过欣赏感受----审美认识----自主表现----讲述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技能。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

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共同收集飞机模型、图片资料。生:同上。彩笔。

五、教学过程: *交流导入

由风筝的启示导入本课教学。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飞机吗?能谈谈你乘过的飞机的感受吗?你认为飞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将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两大类飞机的特性进行对比、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欣赏收集的饿飞机图片和模型。在欣赏的饿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比较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飞机的构造,分析飞机的组成部分。*课堂探索

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表现飞机这样复杂的物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并得出最佳方法,并演示由简到繁的集合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提示近大远小透视规律在飞机绘画中的应用。学生初步尝试。*课堂练习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何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画自己喜爱的饿飞机,鼓励学生自由表现画面背景,进一步画出自己的感受或虚拟的场景。*课堂评价

将作业布置在教师里,相互评价、欣赏。欣赏评价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也可以小组或两人相互讨论评述。*课后拓展

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科幻飞机飞行器的资料、图片,自己也类设计未来的机场和飞机。

六、教后记:

第6课 想象中的飞机

一、教材分析:

创造的动力起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足,从寄托着人类美好愿望的风筝到现代各种新型的飞机,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历程,经历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本课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收集、研究最新型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目前飞机设计上的不足,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课融合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利用美术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需要有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学生想象设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带领学生到未来社会去看一看:播放一段科幻电影或者将一些欢娱未来世界的图片和飞机模型布置在教室里,激发新华社呢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想象未来世界的飞机和现在飞机有什么区别。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飞机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多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这些需求对自己的草图进行修改,逐步完善---给自己设计好的飞机“添画背景”,以此来完成一幅作品。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大胆构思,仔细刻画,同时加以文字辅助说明。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现代新型飞机的特征,通过欣赏、收集、研究新兴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学生设计中的创新意识。操作目标: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果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新型飞机的特点,头骨讨论发展学生的饿想象力与创造力。难点:对未来飞机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准备:

师:收集最新型的飞机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或模型,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视频展示台。

生:收集飞机的资料,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游戏与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科幻电影,让学生体验在未来世界生存的感受。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是“突出重围”。假设若干年后地球面临着毁灭,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人类要研制最新型的飞行器,能够带着人们非向太空,寻找新的家园,着个宏伟计划的代号就是“突出重围”。你们愿意来做这个游戏吗?看谁能够设计出新型的飞机,带着人类冲出地球。*观察与体验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从“向鸟类学飞”到“研制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历程。

学生体验:人类社会的进步凝聚着前人的指挥和汗水。图片展示: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

学生体验:高科技的力量和时代的发展以及这些新型飞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观察: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它们经过对飞机的细心观察,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起了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学生的创造就不再是无源之水了。*想象与描绘

师:刚才我们了解飞机的发展史,人类要走出地球,需要更新型的飞机,你觉得未来世界的新型飞机应该更具备哪些功能呢? 生:飞行速度更快、飞行时间更长`````` 师:要具备这些功能,飞机的饿造型应该有怎样的改进呢? 生:体型向微型和超大型两个方向发展,造型向仿生型发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语言将自己的创意构思表达出来,是学生步入想象的天堂。

*创造与设计: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介绍设计和绘画的经验与方法,学生将自己的种种想法进行整合,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然后再画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设计意图基本能够用画面表达出来,满足了学生创造设计的欲望,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评价与鼓励 在学生想象设计与绘画过程中,教师不失实机对他们的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创造性加以鼓励。作业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教后记

第7课 我也能造飞机

一、教材分析:

“心灵手巧”系列课程是整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真正做到化废旧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形式从绘画造型---想象设计---创造制作。本课也是上一课设计飞机的延伸,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材料力所能及的表达出来,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人类石灰物质文明个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合作的饿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意识和基本素质,是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活动、分组学习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本课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较为合适,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能有效改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出自己设计的飞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所取材料形、色、质、量的感知,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材料传达自己的设想。

难点:材料的合理选择,制作技巧娴熟(卷、切、插、接)。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以及黏土等。准备相关手工工具:剪刀、双面胶、美工刀、不干胶、细铅丝和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看一看

教师先让自己用彩色卡纸精心制作的飞机在教室里飞起来,飞机上带着电视台的一则消息,让接到飞机的同学大声地读出来:我们将在中小学生举行一次航模大赛,要求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本越低越好,主要是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一说

相互讨论、交流学生所带的材料,说说自己的材料有哪些特性和优势,找出自己的材料与飞机的形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画一画

将自己的饿设计意图画出来,对照自己的材料,找出还“差”哪些材料?这时候与同桌、前后的同学结成四人小组,取长补短,感受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做一做

四人小组组成后,进行分工合作:设计方案的确立---工具材料的选择---制作方法的运用---操作步骤的实施---效果的检验---收拾整理。让学生感受提高技艺,锻炼学生的细致耐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切割、拼接等技巧做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安全问题。评一评

教师将教室前面布置成一个展台,请其他老师和同学来做评委,先由学生对自

己的作品作介绍,然后评委会作出总评,尽量发现每一件作品的闪光点。课后拓展

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制作更多的生活中实用的东西

六、教后记:

第8课 快乐卡通

一、教材分析:

谈到卡通画,许多同学会津津乐道,同样,上一堂卡通画的课同学们更是激情四溢、快乐有余。把影视作品、书籍画报中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把学生喜爱的卡通玩具、卡通学习用品等作为上课的一道风景线,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使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与设计过程,了解编绘方法与表现手段,了解中外及不同时代的卡通形象,在发展学生想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构思个创作能力,这正是本课的饿立意所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及绘制、设计方法。操作目标:用丰富的表情手段添加或创作独幅、多格卡通画。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画学习,体会卡通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添画(临摹)或创作的形式,画一幅或多幅卡通画。难点:学生能作个性化的卡通形象设计。

四、教学准备:

师:实物、范画、画报、图片等 生:彩色笔,勾线笔。

五、教学过程: *说一说

介绍自己带的卡通形象(实物或图片),从形象、色彩上说明喜欢的原因。*想一想

欣赏影视作品中精彩的卡通片段,边看边思考:

1)卡通形象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象一样吗?有何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

2)试以形象说明卡通形象的卫星特征(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特点)。3)卡通形象的颜色搭配如何? *做一做

教师示范:以人物或动物、植物想象,示范卡通画的创作绘制过程(铅笔定搞、设计外形---赋予其动作、神态---给予其色彩)。出示各种造型、各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以小组形式讨论: 1)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形象?

2)你又准备以哪个卡通形象为基础,重新改画、添加成自己更喜欢的卡通形象?

学生设计一卡通形象或在原有卡通形象基础上通过改画、添加成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或自己创作新的卡通形象。

巡回知道时学生准备充分的卡通形象图片,供学生欣赏、临摹或改画、添加。*评一评

评价:比一比谁设计或改画、添加的卡通形象最可爱(从外形特征、颜色等评述)。

*课外延伸:

利用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参加校、社区等地的饿卡通大赛或展览。以米老鼠的形象试分析早期的形象设计与现代的米老鼠形象设计有何不同?

六、教后记:

第9课 鸟与家禽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册教材动物类内容的第一课,以生活中常见的鸟与家禽为主题,要求仔细观察其特点,大胆进行创作,并渗透环保教育。鸟与家禽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更是美的化身,是动物中古老而重要的一个门类,也是人类的朋友。家禽更为学生所熟知,便于学生观察。本课的学习将提升学生对鸟与家禽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体会自然的美。本课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创作鸟与家禽的形象,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培养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鸟和家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2操作目标:学会用各种彩笔和废纸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特征,尤其是两条腿的位置要辨析清楚。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录像资料,鸟和家禽的标本或笼养鸟、家禽。学生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回忆与导人:

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熟悉的鸟类和家禽,说说自己对它们的了解。

板书课题:第7课 鸟类与家禽(2)欣赏与交流:

播放一组精彩的鸟类静态画面或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可以配音乐,其中还可以包含一张广场鸽图片,体现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使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鸟类真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多媒体集中出示部分鸟类的图片,师生共同探讨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3)尝试与表现: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类在纸上简单地画一画。

将学生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可请学生自评,教师引导突出外形和动作的特征)。

除了同学们刚才画的这些鸟类和家禽,还可以在你们画面中添加哪些其他内容呢?

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构图,画出一幅较完整的画面,并板书:a构思;b构图;c上色。

(5)欣赏与评析:欣赏画家的相关作品;欣赏优秀学生作品。(6)作业与要求:

选择你最喜欢的鸟类和家禽把它画下来。

要求:可以具体描绘其一个单独的形象,也可以描绘出鸟和家禽的栖息环境;构图饱满,色彩艳丽。

(7)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相互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哪里吸引你?

教师简单总评。(8)课后拓展:

本课进行了鸟和家禽的绘画练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在课后进行拓展,用各种材料(如:撕纸、剪纸、贴纸等)及方法来表现,来表现丰富多彩的鸟和家禽。

六、教后记:

第10课 鸟的纹样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认识《鸟与家禽》的基础上的一堂图案课,通过夸张、简化、添加、装饰等手段使鸟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鸟更加美丽、可爱,成为学生理想中、想像中的鸟,也通过变化、装饰使学生对鸟的外形特征有更多的了解。

在写生或记忆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教师在提供多种鸟的图案的欣赏图片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使学生学会鸟的图案变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2)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图案知识绘制岛或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创作鸟的图案。

教学难点:抓住鸟的外形特征,变化、装饰,创作出更美的鸟的图案。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基础图案知识及资料、图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偏于纸制材料)、教学挂图、学生的图案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出示鸟的写生画,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如夸张其嘴巴的特征,略微缩小其眼睛以突出嘴巴的大;整体勾勒鸟的外形轮廓,并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用纹样填充鸟的身体等。·对比原有的写生鸟与变化的鸟之间的区别。

变,变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一变?拿出写生的鸟图对比观察,变化后的鸟你还能认出来吗,其特征改变没有?

·连线练习,把图案鸟与写生鸟分贴黑板,问: 1·这只鸟是在哪只鸟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2·你又是抓住什么特征,快速找到了鸟的写生图? 3·找出写生鸟、图案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欣赏各种形状各异,表现形式各异的鸟的图案,引领学生从夸张、变化等装饰手法分析。

·学生用绘画工具或剪贴方法做一个鸟的图案作业。

·评价时用所学图案知识进行分析。

·课题拓展:用写生的鸟布置自然教室或自己的班级。

六、教后记:

第11课 水墨画鸟

一、教材分析: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熟悉而喜欢的动物。本课是让学生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来表现这个主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中国画材料,也从第9、10课中了解了鸟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用传统的水墨工具画自己喜欢的鸟,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美感,体验水墨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晕化的偶然性。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画家陈子庄、朱聋的作品各一幅,引导学生欣赏画家们用不同的水墨风格表现的鸟,学会用水墨的点、线、面表现鸟。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乐趣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用笔、用墨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囤画颜料、水怀,水墨画马图片。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认识中国画工具及其相应作用,为本节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游戏与导人:

教师拿出一张宣纸,请两位学生上来随意点两点,教师在学生点的基础上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两只有趣的小鸟。一只正面,一只侧面。教师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墨画鸟。(3)欣赏与感受:

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鸟,体会鸟的不同的形态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韵味。

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简单介绍、示范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4)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根据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

教师巡视,让学生注意笔墨的轻重,用墨的干湿、浓淡,最后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水墨表现方法。(5)展评与拓展:

学生将作业贴于教师设计的展板“鸟的世界”中,让学生自己评析·小组评析、集体评析。对于水墨表现较好的学生作品,教师要给予肯定。适时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布置课外作业:

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家禽或家禽图片,尝试用水墨进行表现。

(6)收拾与整理:

学生动手收拾整理作画工具及课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环境。

六、教后记:

第12课 我做的鸟和家禽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鸟和家禽》之后,两者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现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体”的表现方法。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做鸟和家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废旧材料和黏土的同时,了解民间工艺、了解自然、爱护生命,更关心地球的未来。这课可以分两课时来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创作鸟和家禽的形象,用“立体”的方法,把自己创作的鸟和家禽的外形、动作特征表现出来。

本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标: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学生准备: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情景与引人:

一次 《猫与老鼠》中的笨猫TOM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乌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引入新课:我做的鸟和家禽。(2)欣赏与交流: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3)练习与展示: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4)总结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六、教后记:

第13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鸟和家禽》、《鸟的纹样》、《水墨画鸟》、《我做的鸟和家禽》基础上的一堂“综合、探索”课。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个孩子的梦想。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从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创意性地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小小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是在“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新观念下一次革新性的创作会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

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c·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将师生共同准备的废旧材料,分放于教室四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学生介绍自已的创作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部分学生的创作意图,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教师以鸟的其一部分进行示范制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共同完成。

·作业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件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

·巡回指导: l·及时协调学生的合作意识。2·重点指导部分学生的细节制作。

3·友情提醒:注意美工刀的安全使用,注意胶棒的正确使用。4·提供有关鸟的图片,协助学生搞好创作。

·展示活动:在教室中央,搭建“舞台”,进行鸟的真人秀表演,在座的学生组成“小小评讲团”,进行评议(根据色彩、造型、表演等方面)。

六、教后记:

第14课 会说话的手

一、教材分析:

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及想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游戏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各种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剪刀。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教师事先穿一件像豹子花纹的上衣)大家看,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有趣的衣服,看看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如:斑点狗、奶牛、俯视下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老虎等。)小朋友的想像力真丰富。

出示一则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你知道是什么?(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一看,它有什么作用?: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手掌

和手指上有什么?想不想让自己的小手说话?并把它印出来,留在纸上呢?(告诉学生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其实是用拇指刻印的。)(2)印制:(出示两张8开白纸贴于黑板上。)请两个学生将最喜欢的颜色涂在手掌上,然后将它印在白纸上,看看谁的小手最可爱。

这些小手真有趣,老师也来按几个指印,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手印、指印,大胆地联想,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有趣的形象,那该多好!(出示课题。)看,这是四个指印,现在,我要让它变变变,因为,它使我联想到了„„(拿出水彩笔,边说边添。)在指印的基础上,先画出几只蛋,再添画下面的稻草,在学生的猜疑中,画出蛋上面的之母鸡。

老师:通过之师的大胆想像,几个小/的指印居然变成了一幅有趣的“孵蛋图”,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这种动脑筋的游戏呢?(3)欣赏:(电脑演示)欣赏其他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联想,把指印手印设计成了什么? ○一盆花。

○各种脸。

○小蜗牛。

○小鸡和大象。

○手印拼成的树。(4)游戏:(出示4张8开纸,上面有手印和指印。)看看谁通过自己的联想,利用手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的绘画工具自定,水粉、水彩笔、油画棒均可。

讲评: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5)作业: 每组准备一张1开铅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先讨论,再分工合作。(6)拓展部分: 像小脚丫、树叶、水果等,通过学生的大胆创意,也能设计成新颖的物体。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让他们发现处处存在美。

第二课时

(1)欣赏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造型、纹路,还可以欣赏同桌的小手,手由手掌、手背和长短不同的五根手指组成。再看电脑中的不同的手(可通过百万图库进行搜索)可以是粗糙的、细嫩的、粗壮的、纤弱的„„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得出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2)猜一猜:(欣赏动态的手型)你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吗?(挥手、抓、过来)通过各种动态的手型,让学生充分领略不同的手势富有的不同且丰富的含义。(3)表演: 能不能来表演一下,用你的小手表达一种含义?学生可以讨论,同桌演示,再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也可用皮影的形式来表演)。(4)表现: 先欣赏各种手的创意的作品,如陶土作品、上节课的作此、教材上的范图(弹钢琴的人、白鹅、带根镜的人等)、网上的作品等,让学生在欣赏、叹为观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用学生的百宝箱(平时进行搜集的各种材料)里的材料进行创意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大胆想像,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出来的作品,只有想不到的。(5)拓展: 让你的小手来说一段话吧,(可以是自我的介绍、作品感想等)培养学生手势与语言同时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一种习惯。

六、教后记:

第15课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巧包装”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它不仅仅是指包装的漂亮、美观,更是一个有创意、有情趣的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包装创意设计,着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美术在日常生活申的无处不

在,由此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1·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2·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老师眼里的作品: 1·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2·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3·看!黄色的 “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4·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六、教后记:

第16课 老房子

一、教材分析: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老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尺驳岸,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关丽的传说。《老房子》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模城市的文脉,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将拦房子在现在画面,是记录学生直接体验的一种美术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的老房子的特征,还要对各国、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筑有所知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3)情感目标:通过对周围老房子的写生或记忆画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 a·课前采访祖辈老人或建筑师及查寻有关资料,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

b·收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房子的建筑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c·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油画棒等写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 ○讨论、引领阶段: ·学生将收集的各种老房子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结合各文字资料、图片讨论各国、各民族老房子有什么特点? ·引导欣赏一些老房子的写生作品,并针对作品提出相关问题: 1·你喜欢哪一幅写生作品,为什么? 2·你喜欢哪种表现形式,能否学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作品? 3·如果让你来画,你准备如何表现? ○示范、提示阶段: ·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根据一张老房子的现场照片,讲解写生时取景与构图,并做相应的示范。

·提出外出写生注意事项: l·写生时注意安全。(不要逗留水池边、马路上、建筑工地等地。)

第13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鸟和家禽》、《鸟的纹样》、《水墨画鸟》、《我做的鸟和家禽》基础上的一堂“综合、探索”课。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个孩子的梦想。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从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创意性地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小小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是在“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新观念下一次革新性的创作会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

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c·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将师生共同准备的废旧材料,分放于教室四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学生介绍自已的创作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部分学生的创作意图,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教师以鸟的其一部分进行示范制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共同完成。

·作业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件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巡回指导: l·及时协调学生的合作意识。2·重点指导部分学生的细节制作。

3·友情提醒:注意美工刀的安全使用,注意胶棒的正确使用。4·提供有关鸟的图片,协助学生搞好创作。

·展示活动:在教室中央,搭建“舞台”,进行鸟的真人秀表演,在座的学生组成“小小评讲团”,进行评议(根据色彩、造型、表演等方面)。

六、教后记:

第14课 会说话的手

一、教材分析:

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及想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游戏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各种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剪刀。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教师事先穿一件像豹子花纹的上衣)大家看,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有趣的衣服,看看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如:斑点狗、奶牛、俯视下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老虎等。)小朋友的想像力真丰富。

出示一则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你知道是什么?(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一看,它有什么作用?: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手掌

和手指上有什么?想不想让自己的小手说话?并把它印出来,留在纸上呢?(告诉学生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其实是用拇指刻印的。)(2)印制:(出示两张8开白纸贴于黑板上。)请两个学生将最喜欢的颜色涂在手掌上,然后将它印在白纸上,看看谁的小手最可爱。

这些小手真有趣,老师也来按几个指印,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手印、指印,大胆地联想,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有趣的形象,那该多好!(出示课题。)看,这是四个指印,现在,我要让它变变变,因为,它使我联想到了„„(拿出水彩笔,边说边添。)在指印的基础上,先画出几只蛋,再添画下面的稻草,在学生的猜疑中,画出蛋上面的之母鸡。

老师:通过之师的大胆想像,几个小/的指印居然变成了一幅有趣的“孵蛋图”,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这种动脑筋的游戏呢?(3)欣赏:(电脑演示)欣赏其他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联想,把指印手印设计成了什么? ○一盆花。

○各种脸。

○小蜗牛。

○小鸡和大象。

○手印拼成的树。(4)游戏:(出示4张8开纸,上面有手印和指印。)看看谁通过自己的联想,利用手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的绘画工具自定,水粉、水彩笔、油画棒均可。

讲评: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5)作业: 每组准备一张1开铅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先讨论,再分工合作。(6)拓展部分: 像小脚丫、树叶、水果等,通过学生的大胆创意,也能设计成新颖的物体。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让他们发现处处存在美。

第二课时

(1)欣赏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造型、纹路,还可以欣赏同桌的小手,手由手掌、手背和长短不同的五根手指组成。再看电脑中的不同的手(可通过百万图库进行搜索)可以是粗糙的、细嫩的、粗壮的、纤弱的„„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得出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2)猜一猜:(欣赏动态的手型)你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吗?(挥手、抓、过来)通过各种动态的手型,让学生充分领略不同的手势富有的不同且丰富的含义。(3)表演: 能不能来表演一下,用你的小手表达一种含义?学生可以讨论,同桌演示,再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也可用皮影的形式来表演)。(4)表现: 先欣赏各种手的创意的作品,如陶土作品、上节课的作此、教材上的范图(弹钢琴的人、白鹅、带根镜的人等)、网上的作品等,让学生在欣赏、叹为观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用学生的百宝箱(平时进行搜集的各种材料)里的材料进行创意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大胆想像,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出来的作品,只有想不到的。(5)拓展: 让你的小手来说一段话吧,(可以是自我的介绍、作品感想等)培养学生手势与语言同时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一种习惯。

六、教后记:

第15课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巧包装”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它不仅仅是指包装的漂亮、美观,更是一个有创意、有情趣的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包装创意设计,着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美术在日常生活申的无处不

在,由此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1·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2·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老师眼里的作品: 1·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2·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3·看!黄色的 “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4·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六、教后记:

第16课 老房子

一、教材分析: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老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尺驳岸,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关丽的传说。《老房子》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模城市的文脉,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将拦房子在现在画面,是记录学生直接体验的一种美术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的老房子的特征,还要对各国、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筑有所知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2操作目标: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3)情感目标:通过对周围老房子的写生或记忆画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 a·课前采访祖辈老人或建筑师及查寻有关资料,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

b·收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房子的建筑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c·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油画棒等写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 ○讨论、引领阶段: ·学生将收集的各种老房子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结合各文字资料、图片讨论各国、各民族老房子有什么特点? ·引导欣赏一些老房子的写生作品,并针对作品提出相关问题: 1·你喜欢哪一幅写生作品,为什么? 2·你喜欢哪种表现形式,能否学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作品? 3·如果让你来画,你准备如何表现? ○示范、提示阶段: ·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根据一张老房子的现场照片,讲解写生时取景与构图,并做相应的示范。

·提出外出写生注意事项: l·写生时注意安全。(不要逗留水池边、马路上、建筑工地等地。)2·写生时尽可能不在太阳直射下作业。3·选景时果断,不要游移不定。4·写生时注意景物的取舍及主题的表现。

○练习、内化阶段: ·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老房子写生,在联系住户后,写生前带领学生内外观察、增强感知。

·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份学生取景,把印有老房子的图片和画有老房子的画面分发一部分学生,让其临摹或以部分临摹添画的形式完成作品,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勇于表达的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所思所想。

○小结、展评阶段: ·集中写生一角,让学生自荐得意作品,进行个性评价(评价中鼓励学生用一些专业用语:以构图、线条、色彩、表现形式为界定)。

○收拾、整理阶段: ·整理身边的丢弃物、爱护自然环境,保持周边整洁。

○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到城市新盖的仿古建筑前,对比前面写生的老房子(或出示图片),讨论:人们都说老房子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为什么有些地方既在拆除老房子,又在盖新的仿古建筑吸引游客,这符合国家保护文物的法律要求吗?

六、教后记:

第17课 门、窗、墙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设计的门、窗、墙的风格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本课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门、窗、墙不断接触的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门、窗、墙的风格。(2)操作目标:通过参观、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3)情意目标:通过参观、欣赏各种风格的门、窗、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美熬,运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教学难点:学生绘画表现角度的多种多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笔、生活用品。

学生准备:钢笔、生活用品、关于门、窗、墙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与体验: 走出教室写生之前,让学生欣赏书本上的主题图片和部分师生画的门、窗、墙的写生作品或有关主题的影视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最古老的门(窗、墙),观察它的外形,介绍它的历史。

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个门(窗、墙)的过去、现在或与之相关的人文轶事。

○调查与写生: 学生分组继续参观附近较有特色的门、窗、墙,向附近的老人打听一下它们的建造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教师在现场做适当的写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写生中让学生相互传阅。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门(窗、墙),并进行写生,写生完后,在它的旁边写上50-100字的调查记录。

○展示与评价: 教师把学生的写生作品贴在一扇大门上进行评析。

学生介绍自己的写生作品,并读一读自己的记录,向伙伴们介绍有关这个作品的故事。

分组互相评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出“最佳写生奖”、“最佳记录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门、窗、墙的图片制作成的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申·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教学思路: ○交流与认识: 师生共同交流自己收集的生活中、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说一说这些门、窗、墙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欣赏与感受: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江南民居的门、窗、墙,云南黎族寨门,古代的门、窗、墙,国外的门、窗、墙,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他们所设计的门、窗、墙风格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

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门(窗、墙),说出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讨论与绘制: 教师播放课件,出现一系列的城市或农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将怎样设计这些建筑中的门(窗、墙)? 学生用笔简单勾勒自己所设计的门(窗、墙)的草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师生共同交流这些草图,最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绘制。(其中,教师做适当的示范。)○展示与评析: 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窗、墙)贴在黑板上,主动上台介绍自己的设汁意图,设计方法。其他学生评价他(她)设计的优点,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课中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听取别人的建议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选出“最佳设计奖”,授予“小小设汁师”的称号。

六、教后记:

第18课 我造的小房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和前两课的《老房子》、《门、窗、墙》以及后一课《漂亮的房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单元,属“设计·应用”学门领域。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其中,要能初步认识房子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为设计创作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师在施教时,可做适当的课前铺垫,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纪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鉴赏、分析、对比。链接好本单元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各种房屋的门、窗、墙、屋顶及老房子式样,感悟各式房子的艺术魅力,从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操作目标:运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综合材料的各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有趣,综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建筑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l·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观察本地建筑,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以及课本提供的欣赏图片。

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图片,简要介绍房子的文化背景,重点联系上节课内容讲解门、窗、墙以及屋顶在风格上要和谐统一。2·认识和发现: 教师用彩色卡纸演示一种小房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老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3·感受与体验: 教师拿出几件废旧材料,演示制作一座小房子,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制作的小房子?为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观察联想,从材料的颜色,形状,质感着眼,问:你认为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样的房子,鼓励学生任媒材和造型设汁之间多作联想,感受各种媒材的特性。4·尝试与练习: 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小房子。5·游戏与评价: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举行房地产开发洽谈会,每个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开发商,介绍本公司的设计方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学当顾客去选购。要阐明购买理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习评价巧妙地融人游戏之中,大家通过参观、欣赏、交流,一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六、教后记:

第19课 漂亮的房间

一、教材分析:

从《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间》,从大到小、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间为主题的系列单元课程。

房间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不管是因陋就简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还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装修豪华的大别墅,生活在里面的人们,都有着许多温馨的回忆„„,想想其中的家具摆设,再说说自己更理想的房间设计,可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本课用画画、做做的方法,让学生从表现现实中的房间到创作更美观、漂亮的理想房间,从而趣味性地学会家具、物品的合理摆设,色彩协调的装饰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观察自己生活的房间,并对房间的装饰与布置知识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曾生活过的房间或理想中的房间。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过的房间的关注,感受漂亮、美丽的房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美术形式表现漂亮的房间,更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空间,并用所学知识装饰美化它。

教学难点:作品的表达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跟自己生活有关的房间的照片,中、外室内装潢图片,教师范例图数张,表现 “漂亮房间”的学生作品数张,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学生:自己喜欢的房间照片(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网上下载的也可),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过的房间及其中的布置、颜色、家具摆设等的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之处和想改进的地方。

·教师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小学、中学、刚工作时直到现在生活过的房间,从布置、色彩、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及审美观念的改变。

·出示范例,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示一组不同时代的房间布置(其中有同学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生活过的房间,也有自己生活过的房间)。以此唤起学生对曾经生活、过的空间的回忆,激发他们表达温馨回忆的愿望。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及师生收集的中、外室内外装潢图片,由现实转向理想,放飞学生的想像,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间。·作业设计:

l·根据实际观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表现房间。

2·大胆想像,用自己最善于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画出埋想的房间。3·与后面的手工制作《漂亮的房间》联系起来,为其画一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绘画上的技巧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实物投影或学生能看到的地方进行引导示范,作业、示范可同步进行。

六、教后记:

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人

一、教材分析:

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或许高矮、胖瘦、职业、年龄不同,也或许民族、国籍等有差异,他们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是可爱的人类。本课通过让学生回忆、观察、表现,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爱人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能自如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人。(2)操作目标:能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现各式各样的人。(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对人类有广博的爱心,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式人群的特点,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造型时充分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各种材质巧妙地造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大铅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准备: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说一说:

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上课的情绪。

在国庆节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节日,在大街上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购物、游玩,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群? 我们的世界就是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组成的。(2)欣赏:

我们来看看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3)画一画:

请一个小朋友躺在大铅画纸上,画出他(她)的外形,挂在黑板上。

教师:这是一个巨人,你能画出平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人吗?让我们来组成一个有趣的小人国,让他们全部生活在这个巨人的身体里面。

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用一些有色卡纸。)(4)贴一贴:

第五篇: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课题: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

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

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

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

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课题:重重复复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件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 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

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1.结合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确画的内容之多、之广。2.讲解作画步骤。

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

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3.自由想象,绘画图案。

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4.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由想象,讨论、设计、绘画。

五、展评习作

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2.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

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札记:

课堂上我发现不少同学穿的是今年比较流行的图案编织绒线衫,于是我把他们请到讲台上,请同学们分析:谁的衣服上的图案是“重重复复”的?是属于哪一种重复类型的?大家很喜欢这个“游戏”,在具体的分析当中很快了解了有关“重重复复”的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举例、分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题《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

1.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2.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学准备:

教具: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

学具:收集各种质地、造型的线材。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线。教学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克立作品《奔流》毕加索《牛头》其他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学习教材文字部分。

教师与学生用游戏的形式,一起来说说直线和曲线。如:只显像爸爸,曲线像妈妈;直线像高山,曲线像流水;直线像松柏、曲线像杨柳;直线像老鹰、曲线像小鸟„„一方面加深对直线与曲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下一阶段的作业打下思路。

二、发展阶段:

小组成员检视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区分一下直线与曲线,一起商量一下:用它们做什么,怎样做,然后交流。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教师出示范作,讲解制作过程,开拓学生思路。学生讨论,修正刚才的设计,再次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者曲线一种线形,也可表现二者对比。学生作业最好以小组为单位,一边作业,一边讨论、交流,有些材料可以共享。

四、展示作业,收拾与整理: 展示作业,重点对学生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收集到的线材进行设计、作业进行评

价。

课后拓展:指导学生用线材制作简单的立体构成。札记:

有个学生平时不太爱动脑筋,但今天他把一张长方形纸的一端剪成一条一条的,把另一头折成三角形,在纸的中间位置画上五官,一个活脱脱的圣诞老人的头就出现了,而且作品中有曲又有直,真是太可爱了!我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他羞涩的低下了头。要不怎么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呢,看这个孩子,平时不怎么样,灵光显现的时候多么出色呀!千万不能把平时不出色的学生一棍子打死!

课题:平平稳稳

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用具:图片 实物投影仪 水彩笔 油画棒 彩色纸 剪刀 胶水等 教学过程:

二、导入:

用实物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三、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 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札记:

有的孩子居然把科学学具盒里的天平拿出来做学具,用来分析“对称”和“匀衡”,这倒好,把小组内那些半天没能够明白的孩子全教会了。看来老师再高明也有设计不到的地方,学生再幼稚也有高明的时候,我们要向孩子们学习。《感受声音》

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及方法] 1.

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2.

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5.学生创作阶段: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6.

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札记: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音频资料,精选了四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再选了四种“水声音效”、四种“战争音效”,先后放给学生们听,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用彩色的线画出来。因为这些声音各不相同又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很兴奋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作业效果很好。这样的课如果没有音频资料根本就没法上,所以老师备课时的准备是否充足决定了课上得是否成功。迷彩 服

一、教学目的: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2.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⑴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⑵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⑶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师出示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斑纹图片)

4.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札记:

孩子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有些孩子甚至用字母、标点符号为动物们来装饰“迷彩服”,还有的用指头印纹、用小印章盖„„总之作业形式多种多样。下课时我由衷地赞扬学生们:“孩子们,你们真棒!” 彩色玻璃窗

教学目的: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重点: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难点: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青岛天主教堂的电子图片,多媒体教学系统。搜集彩色玻璃窗图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

2学生准备: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启发

一、引导观察

带领学生观看青岛的天主教堂的电子图片。

1、师: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人们经常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来形容它的风景。岛城的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谁想说说哪座建筑给你的印象最深?(生:新的„„老的„„)

2、老师经常带领同学们写生,大家和听课的老师交流一下,以前你们都画过哪些建筑?学生到前面展示写生作品

1、我请画过教堂的同学来说说,当你面对这座精美的建筑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再请没画过的同学谈谈?

(我的印象是它很高大,壮观。古老,庄严,很精美,门窗上、都有装饰的花纹,与我们常见的建筑形状不一样。)

2、课前,我请同学查找了有关这座建筑的资料,大家来谈一谈它是由谁设计的?其特点及风格是什么?(由德国人毕娄哈依设计的。特点:两座钟塔对称分布,顶部的塔尖上树立着两个巨大的十字架。半圆拱形的大门上方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窗户全镶嵌着彩色玻璃。风格:哥德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

教师总结:特点:以高耸的尖塔和钟楼为特点,教堂是六段式建筑,风格:是哥德式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具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5、让我们看看以前写生教堂的作业。虽然风格不同,但是大家都较好的抓住了建筑的特点,把它表现出来,但也存在不足。活动二:绘画

让我们来把天主教堂那美丽的花窗用虾苗的形式描绘下来吧!应从什么地方入手描绘呢?

生:从外形入手,用心地把花窗的每个细节都画出来,如那些形状相同的窗户要耐心地,由前向后,从下向上一层层,一个个地画。

(教师强调:前边主要的地方画得具体细致,后边的就画概括些;或者你可以选择“下疏上密”、“下密上疏”的表现方法。)

作业:

1、请大家自由选择角度,把你眼中的教堂花窗记录下来。A:可以画大体感受。(一般学生)B:也可取局部来写生。(学困生)现在开始吧!

2、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及创造,及时的掌握学生在情感表达、感知发展或表现技法方面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辅导重点及时做出调整。

A教学中不断注意培养兴趣。为儿童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播放音乐,使他们心情愉快,情绪舒展。

B发现有创意的作业即时评价,注意指导学生发展个性,避免千篇一律。

C发现有问题的作业即时纠正,通过观察、体验、欣赏等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避免学生一错再错。

3、画间相互研讨,交流绘画方法,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调整构图,一般学生可以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请教,取长补短。活动四:讲评

师:通过绘画你有哪些成功的体验?

1、同学自评:

2、小组互评

3、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的画作风格各异,表现出了你们不同的个性特点与情感。

同学们写生的作业,不仅是一张简单的画,而是一次记录,记录着青岛的历史,记录这难忘的日子,愿同学们有更多的记录,更多的难忘。

第二节

一、导入新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

二、探索新知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

4、通过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不同的镂空技法,并到展台上进行演示。

5、欣赏老师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组讨论: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6、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得出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7、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师课前手绘的作品),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综合实践

1、作业:利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各种形状的窗户,用彩色的手工纸或玻璃制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巡视指导

五、总结汇报

1、在小组中选出较好的作品贴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最想学习的地方。

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保洁工作。札记

由于彩色的玻璃纸现在比较难找,开学第一节的准备课上,我就向学生提出了搜集彩色玻璃纸的要求。一个多月以来,孩子们把包装袜子等的透明玻璃纸、包花用的玻璃纸等等都收集起来,夹在书里压平,有的还用水彩笔涂成了彩色,晾干制成了彩色玻璃纸。由于材料准备的充分,所以这节课的作业效果特别好。这与军事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是一样的。

课题: 我的同学(线描写生)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会用学过的线描的方法写生人物。

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及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特征,了解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用线条如实画出人物的各部分。

教学准备:

教具(通过课伴展示)有关线描人物高矮胖瘦的对比图像,教材上的范图。

学具:油画棒、水彩笔、铅笔等常用笔具,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具。

二、导入:屏幕上展示一些学生高矮胖瘦的照片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同学中有哪个同学有点像屏幕照片上的人物,比如脸型、身材或哪些地方比较象?(激趣、营造学习气氛)

学生讨论,说一说。师:小结,这些就叫特征。

三、展开新课教学 :

1..屏幕上出现线描高矮胖瘦的对比图像。

(1)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图像人物的画法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讨论回答,用笔、用线。

(3)师:小结,这些人物是单纯用线条祥细画成的,这种画法叫线描。(4)屏幕展示教材范图。

(5)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图例,如,侧面所看到的部分、动态头发线条的方向、衣服上的主要线条、人物五观的特征表情。

2.展示课题《我的同学》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用线条画站立的人物,画我们班的同学。

(2)师:请一女生、一男生特征较明显的学生当模特上台。

(3)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角度及动态(学生观察发言、师及时引导„„)(4)

师,对一个同学进行板画示范,并在板画过程中进行讲解,如、先观察人物特征、动态、及各部分比例。如实表现人物主线及细部做说明„„ 3.作业要求: 通过观察用描形式写生站立的物。(各种笔具不限)

4.轻音乐、学生在轻松气氛中作画,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施教。

5.欣赏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个例组织全班参评,师根据实际作评、懂得发观自已的不足,讲评好的作品,表扬优秀作业。

6.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线描的形式方法来画站立的人物,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运用到平时的人物画上,同时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要注意观察比较多画画多练习,熟能生巧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札记:

由于以前学生接触线描写生太少,加上今天还要将刚学到的人体比例、动态知识运用上,所以学生感到手忙脚乱,作业效果并不怎么好。看来以后要加强线描的练习力度,锻炼写生技能。

家乡的桥和塔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难点:

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师: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很好,现在请你们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待会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小组汇报交流感受,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师小结。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一评(由组长组

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布置下次运用陶土创作立体桥。第二节

活动一:

课件展示出示泥塑的桥,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用泥来制作桥。活动二:

课件展示多幅桥的照片,请学生仔细分析各种桥的造型特点,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有的桥是弯弯的,有的桥是平平的,有的桥上有孔,有的桥是靠柱子支撑起来的,有的桥上还有花纹。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的桥,分析一般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桥座、桥面和栏杆。

我们在用泥来做桥时可以在这几方面用什么手法加以变化与装饰? 活动三:

教师示范一座桥的做法: *设计出桥的外形。

*根据设计从桥的底座开始做起。有两种做法:

1.在厚泥板上切割、掏形、雕刻。

*用切割厚泥板的方法造型。在厚泥板上切割出桥的大体外形。*利用不同的泥塑工具在桥体上掏出桥洞、桥梁等。

*小心的掏出桥面,用硬纸板卷成方筒作支撑,并在两面的栏杆上雕上花。2.堆砌组合法

*分别堆砌桥的底座、桥柱、桥面、栏杆

*将这几部分用泥浆连接起来。将报纸团成不同的形状作支撑。*用泥条、泥球的组合进行装饰。活动四: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小组打算做一座什么样的桥?它是什么形状的?打算如何装饰?也可以做未来的桥,小型的立交桥等。分组合作一座可以称之为一道风景的桥。教师在指导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精心制作,尤其在装饰方面可以利用多种泥条、泥球的组合进行独特的装饰。活动五:

“这道风景最美丽”作业展示。各组派代表装扮成导游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桥。而别的组的学生扮成游客来游览、提问。札记:

青岛历史太短,市区的桥多是立交桥、过街天桥,塔也只有湛山寺的宝塔。为了使教学效果丰富,我从网上找到了南方城市的桥和塔的图片制成了幻灯片,启发学生在欣赏中找出他们在设计上的巧妙及各自具有的不同的美感。再绘画和制作

时,学生的作业很有创意,敢于大胆突破。所以教学资源是老师们准备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我设计的一本书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重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封面设计范图、封面设计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书的封面?(给学生回答,教师即时引导)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掩住书名),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课的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本书,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

二、引起兴趣:

1.教师用实物投影出示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给学生看。师生交流对话:

问题1:同学们喜欢老师的书吗?想了解这些书的内容吗?有读的欲望吗?/ 问题 2:为什么喜欢这些书,它什么地方吸引你? 问题 3:教师出示破旧的书本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引导学生爱护书本和书本做好朋友。

1、学生说:拿出自己所有的书本找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本介绍给同学们,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如果感到有缺憾,请说出如何改动自己会更喜欢。(先在小组介绍,后到实物投影仪前介绍给全班同学。)

三、出示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观察: 封面包含哪几部分?

(1)

文字——标题、副标题、拼音(2)

图案——内容缩印、装饰效果

1、文字设计的要点: 醒目、易读、有装饰效果。

2、图案设计的要点:要与书本相适应。

4、讲解封面设计时可运用的方法:

以前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和美术字的书写技法,可以用彩纸或废旧挂历纸剪、撕、粘贴的方法,还可用各种形式将版画运用到封面中去。5.演一演:

请几组同学分别饰演书本、图案、文字,说明他们的关系。评价:表扬表演有特色的小组以鼓励教育为主。

6.说一说:

可以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设计制作? 选择好装饰的方法:(1)

单独纹样(2)

对角均衡(3)

环型装饰(4)

对称装饰(5)

抽象图形(6)

版画装饰

以上同学们看到这些封面设计装饰方法各不相同,再对自己的草稿进行修改,加入今天学习到的各种设计构图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每人完成一张封面设计的作业,作业有困难的可与同学互相交流合作,要求设计具有特色、新颖、有创意。

8、课堂小结,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看谁的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给予最佳创作奖、最佳制作奖、团结合作奖„„涉及面要广。第二节

二、引导学习阶段: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几个在素。

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

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

设计要点:主题突出

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

图文并茂

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

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步骤:构思 打稿

修改

定稿

上色装饰(拼贴)

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阶段。教师布置作业(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来得及的学生可以带下去再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并评出优秀作品。

五、课后拓展: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札记:我请同学们按照兴趣分组,有的作“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的做“我喜爱的美食”等等,合作作业。学生们兴趣很大,高兴得搜集资料,制作得非常精美。看来兴趣是成功的引路人。绒线绕绕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毛线粘贴组合成一幅画,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2.通过毛线贴画的练习,培养学生认识不同的画面表现形式。3.通过粘贴毛线,培养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用毛线表现图形,表现有疏密、流畅的线条。课前准备:

学生:一些不同颜色的毛线、剪刀、胶水等 教师:学生作品、毛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说说毛线是从哪里来的?毛线有什么作用? 2.请同学们取出一根毛线,在桌子上随意造型。思考:你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师小结:毛线就像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拼出很多很多的形状。今天我们就用毛线设计图案。4.引题:毛线绕绕

5.欣赏毛线制作的图片,同桌互相讨论: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做出来的?

A.毛线有的卷,有的绕,有的直,有的弯; B.毛线有的疏,有的密;

C.有的是各种材料和毛线相结合做出来的; D.有的是立体的,有的是平面的。

二、发展阶段

1.师点明制作要点:A用各种方法表现造型

B粘贴是要耐心细致

C注意毛线的颜色搭配 2.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构思。3.作业展评:

4.自由发表自己在这节课制作时的感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三、收拾与整理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

二.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魔术表演么?现在,看老师表演一个魔术。(教师将一张白板纸反正给学生看,然后将一跟蓝色毛线随意往纸上一摆,就出现了一幅有趣的人脸肖像画。

提问:谁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如何制作而成的?学生回答:是毛线粘成的。教师: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毛线来作肖像画。

三:感受比较:

(1),介绍三种不同效果的毛线粘贴肖像作品。

1.出示单色毛线粘贴画。

提问:仔细观察这一幅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色调单一,形象简洁,突出重点。就象白粉笔画画一样。

(出示投影)

请一位同学上来与老师合摆一幅单色毛线画。

教师边做边分析毛线画的特点:线条流畅圆滑,象简笔画一样笔笔相连,一气呵成,形象要简洁,夸张其主要特征。

提问:单色毛线画的底色应如何选择?

学生分析:主体形象颜色与底色要对比鲜明。如白色毛线配深蓝底色,深绿色或黑色底色。反之,深色毛线的底色应选黄色,浅绿,白色等颜色。

2.出示多色毛线画作品

提问:这一幅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色彩绚丽,五颜六色,更象用彩色粉笔作画。

3.绘画讲究线面结合,毛线粘贴画也可以产生这种效果,成组的毛线摆成色块,再巧妙的粘上一些杂物,就更有趣了。(出示作品)

学生交流,选择喜欢的制作方法。

(2)。讲解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实物投影)

1.稿:图案应简洁大方,以人物为主。先用铅笔轻轻打出草图,并设计毛线颜色搭配。抹胶:沿铅笔线仔细抹胶。粘毛线:用镊子夹住毛线,以防毛线滚动,固定即可。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播放音乐)

作业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利用废毛线制作一幅肖像粘贴画。

辅导要点:1,设计图案力求简洁,新颖,大方。

2,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五,小结:将学生作业进行展评,选出最有创意作品,最佳效果作品和最进步突出作品进行表扬。

札记:粘毛线时切不可使用双面胶,因为双面胶不但把毛线粘住了,连周围也粘脏了,而且后患无穷:时间越长,沾上的灰尘越多,甚至连小飞虫都能沾上!所以切不可用双面胶。甜蜜的梦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在蜡纸层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现梦境。

2、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尝试用刮法所产生的效果。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各种工具在蜡层上刮出机理效果以及画面组织。教学准备:

优秀作品、有关做梦的科学常识(录象)、油画棒、工具刀、牙签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提问导入:

1、师问:同学们做过梦吗?都做些什么梦呢?要不要描述给大家听? 2 让学生描述,同时激发学生描述最精彩的梦境。

3、师小结:刚才同学门描述的梦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梦,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表现的是:甜蜜的梦(用课件出示课题)

二、渗透做梦的科学常识:

1、让学生说说人为什么会做梦。

2、师播放录象补充人做梦的科学常识。

三、画画奇妙的梦境:

1作业要求:用单色线描的方法描绘梦境。指导要点:突出主体形象,画面饱满。

3.作业展示:以参观画展的形式展示和评价。

四、布置下节课工具。第二节

一、引导欣赏对比学习刮法:

1、欣赏没有刮蜡笔画和刮过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觉它们不同效果。

2、指导学生学习在蜡层上刮出肌理效果:(1)先画出梦 境内容并用油画棒或蜡笔涂色(单层或多层)。(2)师示范用刀、牙签、指甲等硬物尖头刮划出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发展阶段:

1、回忆做过的梦。

2、用油画棒或蜡笔。

3、比一比,赛一赛,把自己的梦境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刮蜡纸上,用带来的工具刮出机理效果。

三、引导观摩作业,交流与评价:以参观画展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比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2.欣赏范例作品,学生讨论刮蜡画中线条的运用和变化。3.教师解答学生讨论中疑问,明确构图和表现的方法。

四、布置下节工具 札记:

部分学生准备材料不足,导致课堂上很多只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金色的浮雕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锡纸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将锡纸加工成立体变化的浮雕。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教学难点: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求异求新。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锡纸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身边的浮雕作品,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浮雕这项艺术表现形式,请

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浮雕作品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平面作品有什么不同。

二、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环节”,出示制作简易纸浮雕的材料—锡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浮雕作品。教师提供橡皮、刻刀、泡沫板的制作工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拓、拼贴等方法对材料和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浮雕作品。教师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

三、学生小结、交流。

札记:引导学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异求新,才能设计好的作品。不仅课堂上这样做,再生活中更应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习惯。

变幻无穷的形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学目标: ⒈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⒉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

⒊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课前准备:

⒈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以及绘画材料等。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形象和作品。⒊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观察与尝试

⒈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讨论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加以变化而来的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简单的造型。

三、实践与操作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会产生以外的效果。

课题:我们的节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⒈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⒉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人物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节日的欢乐情景。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呢?(六一)出示课题:我们的节日

2、引导:“六一”节这一天同学们是怎么过的?

3、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欢庆“六一”节的地点、环境及其欢庆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

4、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烘托节日的热闹、欢乐的气氛?(气球、鲜花等)你还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烘托节日的气氛?

5、表现技法介绍: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

三、布置作业:根据主题构思、构图创作一幅作品。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五、课堂评价:作品展示,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六、课堂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交待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第二节:

活动一:

展示教师及学生准备的图片,结合教材或影视片段并对比自己的生活照,展开“面对这些小伙伴,我想说„„我想做„„”的讨论。活动二:

制作“爱心卡”:启发学生用太阳、和平鸽、心形等形状,与表达自己心情的创意图形组合画面,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身边的小伙伴。

1.实物欣赏: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像框,欣赏其不同表现形式。

利用绒线制作:精巧细腻。

利用瓦楞纸肌理制作:粗犷原始。

利用贺卡制作:温馨浪漫。

利用绒线缠绕制作:体现心灵手巧,精细。

2.观察分析手中的材料。

3.谈自己准备如何制作的设想。(小组交流)4.根据设想安排手中的材料。(小组交流)

5.教师小结: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的形状、色彩和肌理,巧妙构思,稍作加工,就可以制成精美的卡片或小礼物。

6、展示创意较强的作品,欣赏其新颖、独特等优点。

请全班同学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动手布置一个画展,并将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出来。集体布置时,应提示学生思考如何从全局出发把作品摆放的最适宜、最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集体合作能力。

札记:本课通过欣赏、绘画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由来与意义,充分享受节日带来的幸福与欢乐,同时能够关注世界上还有饱尝贫困、饥饿及战争苦难的儿童,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与爱心。通过卡片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小主人意识,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展开想象,对科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教学重点: 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的形状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创造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系统、课件、彩色笔、彩纸、卡纸、废旧盒子

教学教程: 第一节

一、情景导入:

①欣赏科幻片段,让学生观察片中人们生活、交通、建筑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③师:二十二世纪人们在各星球之间,自由地来往,人们设计了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与外星人进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纪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设计了什样的房屋。

④学生交流、发言

二、揭示课题,《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①欣赏科幻画作品,让学生观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结构,功能,色彩,有什么变化。

②生:发言

师:

1、外形千变万化,还有会长上飞翔翅膀的房屋

2、功能无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变成各种厅特的房屋。

3、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学习,做各种运动。

三、欣赏课文图例。四|、创作:

1、绘画步骤: ①构思

②得用各种形状来综合画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③人类在太空中的表现

④太空的表现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绘 ⑤着色

五、展示作业,欣赏评价。布置下节课工具。第二节

一、对比分析:

对比上节课学生作业与老师带来的未来建筑有何不同: 1.老师带来的是立体的,上节课画的是平面的。

2.老师带来的综合了多种美术技法,运用了多种材料。

二、发展阶段:

1.将范作分到各组,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一下作品使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美术技法。

2、以小组为单位创作:

手工步骤:①根据所带材料、进行重叠插接。

②引导学生用剪、镂、折、画等制作,表现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物。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让制作者根据自已的理解对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五、收拾与整理,保持教室整洁。

札记:这一课其实与上学期《梦幻中的城堡》作业形式极为相似,只是更精美、复杂而已。所以讲起来并不太难,但重点在指导上。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

时:2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漂亮的图

案。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漂亮的图案(花草树木)。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课堂教学: 第一节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老师要求或自己想创作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的操作,制作出具有一定内容的图案。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第二节

一、引入课题。随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二、出示图1

这些作品都是在名作的基础上用电脑加工后的作品,请你说说观后感,你猜猜他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制作过程复杂吗?

2、教师演示。

(1)

打开画图界面,双击打开图2(2)请学生猜一猜着两幅画是怎样变化的?

(3)教师演示:打开画图,利用复制粘贴,演示变化,激发学生兴趣。

(4)即使你不会画画,只要你有金点子,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电脑美术设计》(5)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学好电脑美术,点击画面,出现“掌握利器,胜人一筹”。

三、欣赏电脑美术作品(1)、点击屏幕,播放课件(2)、这些作品给你的感受和启发是什么?

(3)仅仅掌握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艺术贵在创新”。

(4)尝试练习:

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资料文件:D---神奇的电脑美术)(5)教师示范:(6)学生评价: 师:你认为哪位同学的作品比较有趣?为什么?不好看的是为什么?你能为他作修改吗?

(7)学生发言,教师操作

四、优秀电脑美术作品欣赏

1、欣赏名家作品

感受艺术家们的想象,“艺术的灵魂在于想象”,展示“广告创意”。

2、尝试联想:

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紧密联系,设计出画面简洁、立意深刻的好作品,学生小组讨论、建议修改。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作业讲评

1、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构思。师:“谁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构思?”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简要点评。

2、教师选例评论:

师:“老师也选了几幅小朋友的作品,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不喜欢的能说说理由吗?

——教师展示3-4幅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评论。

札记:电脑美术年年有,但知识点不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让前后连贯且难易适中,始终贯穿美术性,不能把电脑美术上成信息技术课。会飞的玩具

学习领域:设计 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

难点:如何使玩具会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卡纸、塑料袋、线等材料,铅笔、蜡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课堂教学: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响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同的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啊。展示会飞的玩具。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这些玩具怎么会飞呢?这些玩具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 ? 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会飞,它们为什么会飞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飞动,必须借助空气,它们

是怎么样借助空气的?而我们今天制作会飞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师:知道了玩具的部件要有借助空气的功能,我们就能设计制作出会飞的玩具了。

师小结:会飞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今天我们要把它和我们的玩具结合起来,变成一个会飞的玩具。

2、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飞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飞的最好,最远,最高。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展示作品

小组比一比,互相评价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六、小结拓展:

人类对于飞翔的梦想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梦想和努力让我们拥有了日新月异的航天空科技。

简介人类航天航空发展历程并展示其主要图景。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设计制作会飞的玩具,希望同学们能多动脑动手,为人类的科技进步作贡献。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打音乐手语,师生问好。

2、欣赏。

(1)看图导入。

教师实物投影出示飞机动画flash,指导学生看分解图,并在《我是小小飞行家》的音乐旋律下导入课题。

A、图上一共有几架飞机?

B、谁能说说这些飞机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指名学生说。(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小飞机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有的是用石头拼成的,有的是用树枝制成的,有的是用橡皮泥,制成的,有的是用饮料瓶制成的,还有的使用硬纸板制成的,这些制作的同学都是一些喜欢动脑、动手的好学生。下面,我们自己也来制作一架小飞机,并且拿到操场上试飞一下,好吗?

3、讲授制作步骤:

⑴ 教师出示一架飞机模型,学生观察可分为几部分。

⑵ 出示硬纸板,并按要求用模版画出四部分。

将硬纸板按要求剪成四部分,并在相应的位置剪上开口。

将各部分进行插接、粘贴好。

教师评价: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成了小飞机的制作,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小飞机,比较有难度,但每一个同学的表现都是很好的。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看看谁的飞机飞得高”,好吗?

4、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让学生们各自试飞自己的小飞机,看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请优胜者进行飞行表演。教师小结:

让我们一起做小小飞行家,架着我们的飞机,伴着优美的旋律飞出我们的教室!

札记:用一次性盘子作飞碟的话要提前把握一下以增加重量,否则容易飞偏。做风筝则要加尾巴,要不飞不上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

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

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

组讨论。

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第二节

一、汇报各组收集的材料和展开的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汇报:每个组要怎么设计小报,收集了哪些资料。学生互相提建议,教师给于评价。

二、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三、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

札记:我买了一本《动物故事与面具》里面有好多野生动物的介绍、画片,每一种动物还配了一个仿真的动物面具。把它拿到课堂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教具,根本不用我讲,孩子们自己翻着互相介绍就可以了。因为是自己找到的关于动物的答案,所以记忆特别深。民间玩具

课题:民间玩具 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玩具。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

教具准备: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具准备: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

(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1)

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2)

设计方案。(3)

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第二节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

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

(1)

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2)

设计方案。(3)

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札记:现代的孩子见过泥玩具的真不多,还是靠课件来介绍吧!介绍完制作工艺后让孩子来尝试一下,嗨,还挺像那么回事。但是许多孩子不敢把作品拿回家,因为“妈妈不会让我把破烂拿回家的”。真是可怜的城市孩子!

下载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7年6月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

    第一课:水墨游戏 授课时间2017年2月13,16 教学目的: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

    三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三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古老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知道“风俗画”、“历史画”;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3、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动手调色、染色,使学生认识绿色和紫色的色相,知道它们是由哪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们使画面......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课题 美化教室一角 学习目标: 1、学习“好书推介”设计、课程图标设计组合与应用、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美化教室一角 知识与能力: 学习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 学习目标:学习制作课程表。 对课程图标与组合的设计。重点、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

    河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河北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节日的餐桌 教材分析: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别具特色。中国的食品,不仅讲究味道,而且讲究造型与色彩。尤其在节日,一顿丰盛的菜肴,不仅在视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l

    教学计划 一、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