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案分析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案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过程
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用所学知识探究新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情感体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难点
实物电路连接和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板
书
设
计
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一、串联电路
定义: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特点:
二、并联电路
定义: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特点:
教
学
反
思
通过教师设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不仅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对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对电路的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从而为后面程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不足之处是前布置学生观察家用电器是怎样工作的,有的学生没能及时完成,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程。
预
习
案
预习
知
识
叫串联电路。
叫并联电路。
3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路径有
条,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
有
条;在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用电器
工作。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用电器
工作。
反
馈
探
究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
思考:路灯晚上同时亮白天同时灭,路灯的连接方式和你房间的灯的连接方式相同吗?
讲授新:
一、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教师出示: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导线若干。要求学生连接电路,能使两只灯泡同时发光,并且电路连接正确。
实物台投影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提出问题:这两种连接方式相同吗?
教师指着图分析得出结论:
像这样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像这样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教师出示: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导线若干。
提出问题:
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一个开关控制几个用电器?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电路图。
同桌两人组讨论,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画的电路图
学生和教师共同分析得出正确的电路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听讲,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生按照串联电路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学生思考问题引入新。
让学生熟悉画电路图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有两种方式:一种串联一种并联
让学生知道只有两种连接方式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探
究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2电流路径有几条?
3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工作了,其余还能不能工作?
归纳、总结、书写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师出示: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导线若干。
提出问题:
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一个开关控制几个用电器?
2电流路径有几条?
3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工作了,其余还能不能工作?
归纳、总结、书写
提出问题:思考、讨论两中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补充一些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注意事项和连接技巧,并进行演示
引导学生分析:路灯,家庭电路,节日小彩灯,霓虹灯等是什么连接方式?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如何判断电路图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2对于实物,看不见电路图时如何判断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堂小结:
你本节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总结得出串联电路的特点
学生按照并联电路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总结得出并联电路的特点
思考、讨论,交流
识记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再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析,再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让学生知道串联电路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电路连接的一些注意事项,培养严谨的实验操作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让学生知道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区别串,并联电路,让学生学会判断串,并联电路。
扩宽学生视野,感受物理学知识的实用型和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检
测
案
达标测试
《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能力拓展
《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中考真题
将两盏灯接在同一电源,当闭合开关时,它们同时发光;断开开关时,它们同时熄灭,则两盏灯()
A一定串联在电路中
B一定并联在电路中
串联或并联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错误
外辅导
学生
姓名
辅导
内容
辅导
效果
第二篇:《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教材分析】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7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继续让学生探究有关电路的知识,是简单电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电流、简单电路、导体与绝缘体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应该比较容易,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过程和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勇于挑战、缤密推断的态度。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难点: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研讨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课前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1个电路检测器、2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其中一个只有一组通路,另一个有二组或三组通路,但每组的导线接法有所差异)、实验记录单;2节电池(配电池盒)、3个小灯泡、3个灯座,导线8根,开关2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1.回顾:
(1)如何用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组成一个检测电路。(小组完成)
(2)说一说原理。
2、出示道具(一根管子中间有四根导线)
学生观察思考:在不打开的情况下,能否知道左右的那两根导线是接通的?猜一猜 教师验证:用电路检测器
谈话;为什么这两根导线连接时灯泡会发光?
揭开谜底:这两根导线是连接的构成了通路,所以灯泡会发光。其余的导线没有连接称为断路,所以灯泡不发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学生探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谈话:每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有的往往我们又无法直接观察到,我们能知道电路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接线盒。
探究活动一: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1.出示一个带有四个接线头的接线盒,(盒的接线头上分别标上A、B、C、D的编号。)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吗?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用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通和断?让学生说说具体的操作方法。
2.在不拆开的情况下,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盒子内部是怎样连接的?
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案。并记录在表中。投影出示—— 温馨提醒:
(1)以小组为单位,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讨论检测的顺序,然后再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表中,四个接级头应检测6次,要做到不重复,不漏测(一边测一边记录)。
(2)检验完后,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把推测结果画在记录纸上。(3)学生实验、记录、推测,教师巡视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4)小组汇报、验证实验的结果。(然后把结线盒放回原处)
(三)学习新课: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谈话:刚才我们对接线盒的连接进行了探究,下面我们来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先探究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实验材料盒(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电珠、一个灯座和6根导线)。
2、投影出示实验要求:
1)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2)在不同的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必须摆一摆二节电池串联与并联,观察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学生汇报后,共同小结:
出示二个小组组装的并联和串联的不同电路由学生进行比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二节电池小灯泡的亮度即相差很多?
教师讲解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板书:电池串联电压是两节电池之和,二节电池并联电压和一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四)总结拓展: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谈话:
我们刚研究了电池的串联和并联,下面我们来研究小灯泡在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投影出示要求: 温馨提醒:
1)用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2)思考: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根据要求观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在实验观察中要求学生发现在电压(电池)相等的情况下,并联电路发出的光比串联电路发出的光强得多,在实验中通过正常的电路取下一个小灯泡所发生的变化来思考并联和串联有几条通路。)
3.小组根据要求进行汇报。
在学生汇报时前一个问题能很快地达成共识,后一个问题可能产生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有串联电路有二条或三条通过等,这时在投影上出示用铅笔画的简图,在串联电路的任何一个位置给它断开(用橡皮擦去一段线),思考这时的电流能通过吗?所以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说明,并联电路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通路。
4、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通路
断路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电路检测器)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第三篇:13.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学设计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路图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或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和交流,探究电路的组成及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连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电路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及电路图画法。
教学难点:短路及其危害,根据电路图或实物图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教 具: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研究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活动:观察手电筒
2、活动:怎样使一个电灯亮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家用电器的功能 ②电源的作用和分类
二、新课教学 :
(一)、认识电路
1、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
2、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
3、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
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
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4、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5、教师总结:
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教师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
(三)、电路图
1、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出示电路中常见元件示教板),而画实物图是很麻烦的为了简便,用国家统—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元件,出示画有电路元件的实物图和符号的投影片,并对元件符号的画法做一说明
2、电路图
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3、①示范画出13-16的电路图
②变换元件的位置,画出电路图
4、电路图的优点: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
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横平竖直。学生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1--5.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通过探究实验的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观察、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按要求画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串联、并联电路的识别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讨论和交流、讲解
教学器材;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2、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开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应当怎样连接
二、新课教学:
(一)、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1、活动: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尝试着连接一下。
2、将学生连接好的一个串联的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进行演示,讲解。再将学生连接时的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演示、分析。然后请学生总结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
3、总结: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请同学们再分别用这两种方式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二)、串、并电路的特点:
1、活动:
(1)、在串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在并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4)、在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总结: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只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3、交流和讨论:
小明房间内的吊灯和壁灯如何连接?开关应该如何连接?
画出吊灯、壁灯、开关连接的电路图。
(三)练习:
一、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判断电路
1、判断下列电路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
(1)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挂的彩灯。()
(2)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
(3)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
(4)教室里的日光灯。()
(5)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
2、分析图13B-4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1、L2是串联 B、L1、L3是串联 C、L1、L2、L3是串联 D、L1、L2、L3是并联
3、如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接通S1灯亮,电铃响
B.只接通S2灯亮,电铃响
C.只断开S3灯亮,电铃响
D.只断开S1灯亮,电铃响
4、如图A、B、C、D是根据左边实物 连接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二、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1)开关K1只控制电灯L1,开关K2只控制电灯L2;(2)共用一个电池组
2.练习:
3、将图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要求导线不交叉)
三.小结: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备课人:周志
四.布置作业:
1.自我评价与作业。2.基础训练及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教案__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0分钟)
一、参考教材
第二章 2.1.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 张国平、曾高荣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教学内容
1.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估算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三、教学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的画法;
2.掌握估算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掌握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的画法 2.估算法和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分析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加PPT展示的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旧课复习(3分钟),回顾上一节的知识点,如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特点、主要性能指标等。2.新课内容(17分钟)
1)首先引入静态和动态两个概念,使学生理解放大电路的分析实际上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分析的叠加;并且在分析中要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分析顺序;引出静态工作点的概念。
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详细介绍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画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印象。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随堂练习以确保对这一知识点的领会和掌握。在进行实例分析时,简单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分类(共射、共基、共集)。
3)通过电路实例分析,介绍如何通过估算法获得静态工作点。
4)图解法是放大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简单介绍图解法与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的区别,及适用范围。通过分步解析的方式,详细介绍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七、作业
复习题 二(5);三(3);习题 2.3, 2.4
八、教学后记
第五篇: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点路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2、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1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2、连接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
夜景,感受灯火辉煌,同时让同学们对自己身为而感到自豪!(观赏夜景,陶冶情操[*2])提出问题:城市中这么多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呢[*3] ?
老师: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一下你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带电池盒的干电池(电源)、两个开关,三个带灯座的小灯泡、和若干导线,我想让你们桌面上的灯泡都亮起来!同学们是不是也应该先把你认为可以让灯泡亮起来的方式用电路图表示出来,然后在根据电路图把这些元件连接起来1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哪一组的灯泡先亮起来,下面开始,学生:先画电路图,再连接灯泡,老师:如果同学们设计好了,就可以根据你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分钟左右),我们现在比一比谁的灯泡先亮起来?亮了的同学就举起你的手,(三分钟后)有同学连接的灯泡亮起来了,老师叫同学把他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同学甲画串联电路电路图)
老师再问同学乙:你能不能画一个和那位同学不同的电路图?(同学乙画并联电路电路图)
老师:我看了看同学们连接的电路图大部分同学的灯泡都亮起来了,下面我们就看一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画的电路图,同学们把你桌面上的开关断开,同学们应该注意随时节约用电!在黑板上两位同学设计了两种电路图,并且都用实验的方法让灯泡亮了起来。其中一种方式叫串联、另一种方式叫并联。
(二)新课讲授
第三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板书:第三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两种电路图在原件连接上有什么特点?(两个灯泡连成了一串。)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首尾相连成一串以后连入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叫串联电路。[*4] 老师:那么并联电路的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同学回答: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联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联电路[*5].对于并联电路有一个概念要注意:干路和支路。
(三)实验探究一:探究串、并联中电路的路径有几条?
把同学们分成A、B两组,A组的同学连接串联电路,B组的同学连接并联电路,在连接的过程中要思考一个问题,电流的路径有几条?A、组的同学思考串联电路电流有几条?B组同学思考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有几条?
另外在前一次的电路连接中同学们是凭自己的意愿来连接的,但是在实际的电路连接中连接方法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我们应该按要求规范连接电路,老师提醒各位同学的是;1、画好电路图。
2、按一定的顺序连接。比如:可以先从电池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L1、L2、L3,一直到电源负极。
3、在连接过程中,开关一定是断开的,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闭合开关工作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触电事故发生。
4、避免电源短路。
下面大家就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来回观察指导,并提醒学同学们进行思考(时间大约3分钟左右)同学灯泡亮了提醒同学们注意电流路径有几条?如果相邻两组同学连接好了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四分钟以后)老师要求两组同学讨论一下自己的结论(1分钟)
老师提问: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路径有几条呢?同学回答:有一条。老师总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老师提问:在并联电路中电路路径有几条?
老师引导总结:那应该说在并联电路中至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
多媒体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要求同学们进行回答它们各属于哪种连接方式呀?(1分钟)猜想一下:刚才我们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我们的家庭电路中家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请看课本图13-22想一想家庭用的各种电器设备采取的是那一种连接方式[*6] ?
(四)实验探究二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是否有相互制约?(同学思考)老师提醒:能不能在各自的电路中取下一个灯泡,看它们是否相互制约?
同学探究: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中分别取下一个灯泡,串联电路会相互制约,并联电路无制约作用。(一分半钟左右)
老师总结: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有相互制约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无相互制约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电路中个用电器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老师举例说明….老师总结: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因为它们不相互影响.老师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日光灯,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呢?同学回答:并联。
老师总结:如果一个灯不工作,导致其它灯不工作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一个灯不工作,其它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老师:在马路上的照明灯是怎样连接的?同学:并联
老师总结:马路上的灯泡是并联的,只不过开关接在了干路上了
(五)实验探究三:开关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作用?
老师总结: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且它的控制作用和其所处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上的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所在的支路。
讨论一下:你家里的用电器是怎么设置的?总开关和支路开关的作用?
在家里有总开关和分开关,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用电器所在支路。交流与讨论:
1、开关和用电器总是 联的。
2、如果要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这几个用电器必须
联。
3、在并联电路中,接在干路上的开关跟接在支路上的开关作用相同吗?
4、用电器 联时,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则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四)小结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首尾相连成一串以后连入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叫串连。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入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叫并连.3串联电路特点:
(1)电路路径只有一条,(2)各用电器工作相互影响(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4、并联电路特点:
(1)电流有两条以上的路径(2)各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7]。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2、特点:(1)、电流路径只有一条(2)各用电器相互制约(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1、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联连接在电路之间
2、特点:(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2)各用电器无制约作用(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