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路教案
电路
电路
diànlù
[electric circuit] 能载电流的通路或互联通路组。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编辑本段] 基本解释
读音:diàn lù
英文:circuit/electric circuit
电流流过的回路叫做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电路处处连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电路某一处断开叫做断路或者开路。电路某一部分的两端直接接通,使这部分的电压变成零,叫做短路。
学术解释
电路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
电路(英文:Electrical circuit)或称电子回路,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也叫电子线路或称电气回路,简称网络或回路。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开关等,构成的网络。
电路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硅片上的集成电路,大到高低压输电网。
根据所处理信号的不同,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
·自然界产生的连续性物理自然量,将连续性物理自然量转换为连续性电信号,运算连续性电信号的电路即称为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对电信号的连续性电压、电流进行处理。
最典型的模拟电路应用包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线性运算电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微分和积分电路)。运算连续性电信号。
数字电路
·亦称为逻辑电路
·将连续性的电讯号,转换为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并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中,信号大小为不连续并定量化的电压状态。
多数采用布尔代数逻辑电路对定量後信号进行处理。典型数字电路有,振荡器、寄存器、加法器、减法器等。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
积体电路
·积体电路亦称为IC。
·运用积体电路设计程式(IC设计),将一般电路设计到半导体材料里的半导体电路(一般为矽片),称为积体电路。
·利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积体电路(IC)。
电路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辅助设备四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
1.电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变成电能。例如,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由于非电能的种类很多,转变成电能的方式也很多,所以,目前实用的电源类型也很多,最常用的电源是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
2.负载(就是课本中提到的“用电器”)
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
3.导线
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
4.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是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等作用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熔断器及测量仪表等。
电路物理量
电路的作用是进行电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因此,用一些物理量来表示电路的状态及各部分之间能量转换的相互关系。
(1)电流
电流在实用上有两个含义:第一,电流表示一种物理现象,即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第二,本来,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而电流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电荷量,其单位是安培(库/秒),简称安,用大写字母A表示。但电流强度平时人们多简称电流。所以电流又代表一个物理量,这是电流的第二个含义。
电流的真实方向和正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习惯上总是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这就是电流的实际方向或真实方向,它是客观存在,不能任意选择,在简单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能通过电源或电压的极性很容易地确定下来。
但是,在复杂直流电路中,某一段电路里的电流真实方向很难预先确定,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这时,为了分析和计算电路的需要,引入了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参考方向又叫假定正方向,简称正方向。
所谓正方向,就是在一段电路里,在电流两种可能的真实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作为参考方向(即假定正方向)。当实际的电流方向与假定的正方向相同时,电流是正值;当实际的电流方向与假定正方向相反时,电流就是负值。
换一个角度看,对于同一电路,可以因选取的正方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示,它可能是正值或者是负值。要特别指出的是,电路中电流的正方向一经确定,在整个分析与计算的过程中必须以此为准,不允许再更改。
(2)电压与电位
从数值上看,AB两点之间的电压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时所做的功;而电场中某点的电位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自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所做的功。比较电压和电位的概念可以看出,电场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电位是电压的一个特殊形式。对于电位来说,参考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同一电路中,当选定不同的参考点,同一点的电位数值是不同的。
原则上说,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定。在电工领域,通常选电路里的接地点为参考点,在电子电路里,常取机壳为参考点。
在实际应用时,仅知道两点间的电压往往不够,还要求知道这两点中哪一点电位高,哪一点电位低。例如,对于半导体二极管来说,还有其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时才导通;对于直流电动机来说,绕组两端的电位高低不同,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能是不同的。由于实际使用的需要,要求我们引入电压的极性,即方向问题。
(3)电动势
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用字母E表示,单位是伏特。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符号δ表示。
(4)电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Watt,简称Wa,符号是W.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以灯泡为例,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泡的亮暗由电功率决定,不用所通过的电流、电压、电能决定!
(5)电压与电流的关联正方向
电路状态
1.开路 也叫断路,因为电路中某一处因中断,没有导体连接,电流无法通过,导致电路中电流消失,一般对电路无损害。
2.短路 电源未经过任何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易造成电路损坏、电源瞬间损坏、如温度过高烧坏导线、电源等。
3.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
电路定律
所有的电路都遵循一些基本电路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总和, 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总合。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环路电压的总合为零。
·欧姆定律(Ohm's Law):线性元件(如电阻)两端的电压, 等于元件的阻值和流过元件的电流的乘积。
·诺顿定理:任何由电压源与电阻构成的两端网络, 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网络。
·戴维宁定理:任何由电压源与电阻构成的两端网络, 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网络。
分析包含非线性器件的电路,则需要一些更复杂的定律。实际电路设计中,电路分析更多的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拟来完成。
电路功率
所有的电路在工作时,每一个元件或线路都会有能量的工作运用,即电能运用,而所有电路里的电能工作运用即称为电路功率。
电路或电路元件的功率定义为:【功率=电压*电流(P=I*V)】。
自然界里能量不会消灭,固有一定律【能量不灭定律】。
电路总功率=电路功率+各电路元件功率。例如:【电源(I*V)=电路(I*V)+ 各元件(I*V)】
在电路中的能量有时会变为热能或辐射能…等其他能量到空气中,这就是电路或电路元件会发热的原因,不会全部形成电能于电路中,根据能量不灭【总能量=电能+热能+辐射能+其他能量】。
电路种类
·电源电路:产生各种电子电路的所需求电源。
·电子电路:亦称电气回路。
频率种类
·基频电路,基频,低频率,使用基频元件。
·高频电路,高频,高频率,使用高频元件。
·基频、高频混合电路
元件种类
·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体…等,有分基频被动元件、高频被动元件。
·主动元件:如电晶体、微处理器…等有分基频主动元件、高频主动元件。
用途种类
【微处理器电路】:亦称微控制器电路,形成计算机、游戏机、(播放器影、音)、各式各样家电、滑鼠、键盘、触控…等。
【电脑电路】:为微处理器电路进阶电路,形成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掌上型电脑、工业电脑…各样电脑等。
【通讯电路】:形成电话、手机、有线网路、有线传送、无线网路、无线传送、光通讯、红外线、光纤、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等。
【显示器电路】:形成萤幕、电视、仪表!等各类显示器。
【光电电路】:如太阳能电路。
【电机电路】:常运用於大电源设备、如电力设备、运输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
第二篇:电路教案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如东县大豫镇初级中学 徐建飞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2)、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3)、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短路和断路,了解短路的危害。
(4)、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5)、熟悉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对我们而言,这一切可能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多媒体呈现:图片
2、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样的盛世美景。是什么发明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历史上曾经以一个时代为这项发明立了一座丰碑)多媒体呈现:图片
3、试想没有电的日子会怎样?
多媒体呈现:图片
如今电对于我们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重要,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开始对电的初步探索。
板书:
十三、电路初探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
1、认识用电器
(1)、这些大家都不陌生,您能说出他们的用途和通过他们我们获取了哪些能量吗? 多媒体呈现:台灯、电熨斗等图片。
(2)、请同学们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给用电器下个定义。
板书:1: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的器件。(理解:用电器就是一个消化器,吃进去电能,吐出其他能量)
2、认识电源
(1)、用电器的消耗电能又是哪儿来的呢?
你能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和作用吗? 多媒体呈现:常见的电源。(干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
(2)、能量不可能创生,你能说出这些电源生成电能又是消耗了其他什么能量呢?(3)、你们能否仿照用电器的定义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给电源下个定义呢?
板书: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4)、如果我们要对电源进行进一步了解,请阅读课本P58的信息快递,回答如下问题:
多媒体呈现:填空题
3、认识开关
(1)、你认识这些东西吗?
他们有什么作用?
多媒体呈现:开关定义及闭合断开情况。
4、认识导线
(1)你还认识这些东西吗?
他们有什么作用?(铺路石)多媒体呈现:导线定义
活动二:观察手电筒
1、用电器是如何从电源获取电能工作的?让我们来观察我们家中最简单的家用电器—手电筒。
演示: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按钮,观察电灯的发光情况。多媒体呈现:手电筒的结构,演示组装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手电筒中电源是什么?用电器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器件?猜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2、思考:如果手电筒的后盖与电池、前部的电灯与灯座、手电筒的按钮有一处出现接触不良或不能接触会出现什么情况?
3、通过刚才的分析,请同学们猜想:用电器才能从电源获取电能工作?(利用导体给用电器在电源正负极之间铺一条通路)
板书: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活动三:会连简单的电路
1、下面我们就借助于导线这样的导体,给我们桌上的小灯泡在电源正负极之间也铺一条通路,使小灯炮亮起来!不过在实验之前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连接电路要求.。多媒体呈现注意点
现场教师巡回指导,有意识地寻找有代表性地问题,挖掘课堂生成性资源。
2、电灯为什么会不亮?
有的桌上的灯亮了,有的桌上的灯却不亮,请能使灯亮的同学帮助一下不能使灯点亮的同学,并且一起分析灯不亮的原因。.有些同学没有用开关也能使灯泡发光,你认为开关有必要用吗?
(不用开关就无法控制电路的通断)
3、.有些同学没有用开关也能使灯泡发光,你认为开关有必要用吗?(不用开关就无法控制电路的通断)
4、大家做得很好,刚才我在下面观察时发现有些小组不能使小灯泡工作,请你们说说原因 老师这儿也有几种灯泡不亮的原因,你能帮助老师分析原因吗? 通过多媒体分析电灯不亮原因。
综上所述,电路可能存在三种状态,我为大家演示一下。
多媒体呈现:(1)通路:闭合开关,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的电路.(2)断路: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
短路的危害不只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短路还可能损害电源和线路,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每年很多火灾事故都是由短路引起.下面老师就来模拟短路引起火灾事故的一种情况。
5、通过刚才的经验积累,让我们再回忆一下连接电路的注意点:
多媒体呈现:连接电路注意点并多媒体演示。
6、根据刚才的注意点,请大家在研究改变导线的长短是否改变灯泡的亮度?改变开关的位置是否改变开关的控制功能。
(让学生通过自学“信息快递”,自己摸索连接电路的方法和顺序,可能会费点时间,会犯错,但这样的直接经验教训比从老师那儿得来的间接经验要更加深刻.给机会允许学生犯错,学生探索过 程中的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现场教师要从犯错的座位上去找资源,让能帮助的学生分析原因,以先学帮后学。)
活动四:会画电路图:
1、在研究电路时,如果每次都画出实物图,将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我们可以用规定的元件符号来表示电路器件实物连接的图,这样的图我们称之为电路图.板书: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
2、同学们首先认一认几种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1)现场教师组织学生抄画元件符号。
3、请同学们对照作图要求再参照书本画出电路图做出这样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图。多媒体呈现:作图要求。
学生对照课本事例和实物图画图。(简单电路和串联)现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评议优缺点,并给出正确画法。
4、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作图过程,回忆一下有哪些注意点。
(三)本课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课前完成的导学案提问。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P62的“生活·物理·社会”
2、完成配套练习。
第三篇:简单电路教案
今天,我非常高兴的又与四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度过了40分钟,在互动交流、体验过程中,我对《简单电路》一课反思如下,以便今后的教学汲取经验教训,同时,也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体验。
《简单电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达到以下几点:
1、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2、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3、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根据以上要求我是这样设计《简单电路》一课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的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记录有关数据。
3、用简单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实验器材):
每个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一号电池一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给学生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
要求点两小灯泡。由不方便从而引入解决的办法,导入到电池盒和灯座的使用。
二、讲解小灯座和电池盒的构造与用途。
我们知道了小灯座和电池盒的用途,现在就请各小组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来点亮你们的小灯泡,同学们边做试验边听老师的提示。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好,非常的棒,大家真了不起,各小组都把自己组的小灯泡点亮了,同时我们的手也解放出来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做好位置。
对试验结果的记录是我们学习科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科学本把我们刚才的电路用实物图画出来。
同学们在画电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是不是实物图不容易画啊?
为了解决实物图难画的问题,科学家们有一个办法能让它变的更简单,看起来更清楚,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那就是画简单的电路图(板书课题:3.简单电路),请大家翻开课本的第7页。
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符号,(灯泡,电源)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诉他们用线段连接的方法,同时要求同学们指出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同学们,大家看,我们用一节电池、一两根导线就能点亮一个小灯泡了。如果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那么你们能不能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呢?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相信大家都能够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试验做的好不好,听老师的要求很重要。在这里试验中老师有几个小小的愿望:
1、希望大家合作,小声交流。
2、希望大家“先画电路图再动手操作”,完成一个“从想到做”的过程。
3、希望大家把自己试验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问题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现在各小组组长再来老师这里领取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和几根导线,请大家根据本组的方案动手做试验。老师也请同学们在试验的过程中交流以下几个问题。(板书问题)
1、小灯泡亮了吗?
2、用了几种连接方法,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3、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4、画出电路图,指出电路中的电流是怎么流动的。
学生试验,教师板书要求,巡视。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我们不但点亮了一个小灯泡,我们还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了起来。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更多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呢?生活中你有见过很多灯同时亮起来的情景吗?
四、让跟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本环节主要给同学们课后交流)
五、小结
六、评价检测
关注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时的操作情况。
收集学生的电路图
反思如下:
本节课教学实验材料准备充分,能解读这课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教学环节紧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过程的能力。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积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素养。
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问题:
1、当学生用电池盒和电池、灯座、导线、灯泡连接简单电路时,第一组成功了,而第二组的小灯泡却不亮,反复实验也不亮,这时候我走过去提醒他们找找原因,第一组同学也围了过来一同找原因。
2、教师体验:“真正的课堂是动的”
动而不乱,如何动,有了动的刺激点,第二组的小灯泡不亮就是一个刺激学生找出不亮的原因的点。有了这个点学生的思维就动了起来。
3、最后我和同学们终于找到了原因,是第一组同学拿来了电池盒才知道是第二组电池盒出了故障,我想,怎么会呢?连接没问题,和电池接触点也没问题,怎么回事?想了几秒钟,我找到了答案,原来,电池盒放置的时间过长,以前放的位置潮湿,金属部分长了锈。
4、教师反思:课前准备的材料要确保质量,即使看到没问题也不行,要亲自实验一下看是否有质量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点亮小灯泡,那么大家想一想,上一节课我们的连接方法方便吗?为什么?
不方便,因为我们要用手按着导线,当我们手松开了,灯泡就不亮了。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今天我们就要用新的实验器材使我们的灯泡更容易点亮。
二、灯座和电池盒的介绍及安装。教师讲解:
灯座:装载小灯泡的装置。电池盒:装载电池的装置。
请同学们拿出电池盒和灯座,老师演示将电池放入电池盒的方法,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的方法及电池盒、灯座两端连接导线的方法。
现在大家开始动手安装。
学生开始组装电池盒和灯座,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大家都做的很仔细,全班同学几乎都完成了电池盒和灯座的组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再次点亮小灯泡,感受一下这两样工具带来的便捷吧!
三、点亮小灯泡
请同学们拿出一个灯泡,把小灯泡点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好,非常棒,同学们真了不起,各小组都把自己组的小灯泡点亮了,同时我们的手也解放出来了。
四、如何画电路图。
对实验结果的记录是我们学习科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把我们刚才的电路用实物图画出来。
同学们在画电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是不是实物图不容易画啊? 为了解决实物图难画的问题,科学家们有一个办法能让它变得更简单,看起来更清楚,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那就是画简单的电路图,请大家翻开课本的第7页。
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符号,(灯泡,电源)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诉他们用线段连接的方法,同时要求同学们指出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请两名同学用符号在黑板上画出本小组连接的电路图。其余学生在自己座位上画电路图。
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画的电路图,一起来分析一下。
教师对学生的电路图进行分析,并讲解电路图中该注意的地方。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由于对电路好奇,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的积极性高,总体上这节课还算成功。不足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两个小组连接方法正确,但无法点亮小灯泡,通过自己认真检查发现一个小组是电池盒上的螺丝松了,另一个小组是小灯泡是坏的,检查这两个由于器材质量的问题,浪费了10分钟很可惜。以上的不足是由于自己没有在课前认真检查器材造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我今后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利用灯座和电池盒,成功的点亮了小灯泡,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二、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同学们已学会点亮小灯泡的方法,那么老师现在要布置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现在给大家增加2根导线和1个灯泡,如何同时点亮两个灯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这里老师有几点要求:
1、小组合作,小声讨论交流。
2、各组讨论好后就操作要细心认真。
3、把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各小组组长领取实验器材,请根据本组的方案动手做实验。请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小灯泡亮了吗?
2、用了几种连接方法,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3、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4、画出电路图,指出电路中的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学生试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串联电路
现在检查一下你们手上的电路图,把需要改进的地方修改一下。抽两名同学到黑板上画电路图,向学生讲解这是同一种电路,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才能使两个灯泡点亮呢?老师告诉大家,还有其他连接方法使两个灯泡点亮,接下来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我们先不急着去连接灯泡,只需要画出我们的电路图就可以了。
四、并联电路
时间到,已经想到其他连接方法的同学举手。很好,还是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他们的电路图,下面的同学跟黑板上两位同学画的一样的举手。
大家都画出来了,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同学画得怎样。
教师分析讲解黑板上的电路图,提问,这两种连接灯泡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当其中一个灯泡不亮了,另一个灯泡还能继续亮吗?
五、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回答:第一种方式只要一个灯泡不亮了,第二个灯泡也就不亮了。第二种连接方法其中一个灯泡不亮,另一个灯泡还是可以亮。
我们把第一种连接方式叫作串联电路,第二种连接方式叫作并联电路。
教师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优缺点。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准备充分,教学环节紧密,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与自主探究的能力,整节课学生动而不乱。学生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学会了电路图的使用,效果很好。但由于学生在串联电路的连接中所用的时间较多,导致后来做并联电路连接的时间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合理安排时间。
第四篇:简单电路教案(简单)
简单电路
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 骆奕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手电筒里有一个简单电路。
知道让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小组讨论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动手连接简单电路。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学习连接电路的方法,在操作实践中相互学习,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给予灯泡、电池和导线,让学生初步学会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教学难点: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并实验验证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池、导线、灯泡、玻璃胶、回形针、手电筒、电动玩具、媒体。学生准备: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拆装手电筒,探秘手电筒内部构造
1、出示玩具:春天到了是个旅游的好季节,很多小朋友双休日都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吧?今天小狗也要坐着火车出去旅行了,有谁玩过这个玩具吗?谁来玩一下?其他小朋友也要仔细观察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火车动了,灯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电池)打开看一下,真的有电池。
2、小组活动:让手电筒亮。
(1)装电池:电池会让这个火车发光、动起来,那这里有个手电筒,电池是不是也能让它亮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为每一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手电筒,请你们把电池放进去,看能让手电筒亮起来吗?(每组一个手电筒,放电池)(2)归纳:电池为手电筒提供了电能。
3、小组活动:拆手电筒,观察内部结构。
(1)提问:是不是里面有电池,手电筒就一定会亮?除了电池,里面还有什么秘密呢?你们可以打开手电筒看一看里面有什么?(弹簧夹是导线的一部分)(2)学生开展活动:拆手电筒,探究手电筒内的基本组成材料。(3)出示解剖图:你找到了哪些部分?
4、揭题:电池、导线、小灯泡是手电筒的基本组成部件,它们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让手电筒亮了。(出示课题)
(二)小组实验,探究电路连接方法
1、提问:手电筒必须有灯泡、导线、电池这些部件组成一个电路才能亮起来。有了这些部件,小灯泡真的会亮吗?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试试看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2、实验设计:电池、导线、灯泡的电路连接。
(1)画连接方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大家先不用连接,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摆一摆它们的位置,把你认为能让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画在学习单上。这些材料都藏在1号材料包里,小朋友们可以拿出来进行摆放。(2)上台交流:你们准备怎样连接?
3、小组实验:小朋友的连接方法各不相同,到底哪种方法能让小灯泡亮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用电安全)
4、汇报展示:有小组成功了吗?
5、实验设计:加回形针连接电路。
(1)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连接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特别不方便的地方呢?原来这两头要用手按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
(2)出示回形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2个回形针,还有胶带,看看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觉得把回形针加在哪儿比较好?(电池两端)请你把它画到电路图中。
(3)上台交流:你们把回形针加在哪儿?
6、小组实验:这样就能让小灯泡亮吗?请小朋友把2号材料包拆开,用里面的玻璃胶和回形针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7、汇报展示:你们的灯泡亮了吗?
(1)思考:为什么他们小组连接的灯泡不亮?
(2)提问:哪种方式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哪种连接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
8、小结:只有导线紧密连接到灯泡的两端,电池的两端——电池的正负极,电流才能通过电池、导线、灯泡形成一个简单电路。
(三)小结巩固,拓展新知
1、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小朋友们让小灯泡亮起来了,你们能说说是怎样做的吗?用到了哪些材料?怎样连接的?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
2、小结:灯泡、电池、导线要连接得紧,不能断开,而且连接的位置要正确。
3、交流:开关。
(1)出示小狗玩具:小狗出去旅游累了想要休息了,小火车要进站啦,谁能让它停下来呢?(请一个同学)你们发现他做了个什么动作让他停下来的?(2)提问:我们教室里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东西呢?谁来找找看。
4、小结:开关有什么作用?它还有什么有趣的小秘密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揭开开关的小秘密。
第五篇:简单电路教案
简单电路教案1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三)情感目标: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二)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一)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二)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二)学生准备:
大号电池(学生每人自带一节)、尺、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是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二)新课课题:
1、简单电路
(三)思考问题: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四)认识实验电路中的构件:P30
1、电源(大号电池1.5伏,凸起的一端是正极,用“十”表示,另一端是负极,用“一”表示)。2、导线(有铜芯、铝芯,外面有绝缘层)。3、开关(单联、双联)。4、小灯泡(有1.5伏、2.5伏、4.5伏等多种,一般选用2.5伏).
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五)实验操作一:P31
(1)使小灯泡亮起来。
(2)使小电机转起来。
(3)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六)实验操作二:P31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七)实验操作三:P32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八)本课小结:
简单电路是由:1、电源(电池),2、导线,3、开关,4、小灯泡(小电珠)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
1、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 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 六、实验操作三
简单电路教案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有声,灯不亮;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挡住光线,拍手,灯亮。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2)教师简介: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1、“与”门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2、“或”门
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符号: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活动
作业
1、思考并回答P81“问题与练习”中的题目。2、课下阅读课本80页“科学漫步”中的文章《集成电路》。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简单电路教案3
1、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
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 、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 1 )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 符号,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 、连接电路:
( 1 )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 2 ) 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 3 ) 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 、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 1 )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 2 )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 3 )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 4 )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 5 )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回路 )
( 6 )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方向。
4、开关的认识:
( 1 ) 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 2 )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 3 )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 4 )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 5 )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
( 6 )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 、指导画电路图:
( 1 )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 2 )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 3 )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6 、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 1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 2 )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 3 )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 4 )用材料试着组装。
( 5 )汇报总结活动。
第二课时
三、拓展:
今天我们了解了简单的电路元件,并且学习了简单的电路,可别小看这条简单的电路,我们的一个个用电器就是利用它的原理做成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如果将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会怎样?
( 1 )学生说说个人的想法。
( 2 )放入发光器,试一试。
( 3 )汇报试验的结果
2、我们能够让小电珠变得更亮吗?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试一试,汇报一下。
四、总结: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许多构造复杂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简单电路教案4
教材分析
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3、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猜想探究。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灯泡为什么发光吗?需要什么重要条件?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三、实践活动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3、为了能让大家看清楚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做了这样的教具先观察,通电后你估计会有什么现象?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相关的现象
4、老师也找到了几张生活中有关的线路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吗?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路?
6、通过本课学习,你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设计一个简单的线路,并按照线路图做一个实验
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学生的个性等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简单电路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护士是怎么知道的?”,“病房呼叫电路是如何设计的?”。接着通过教材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评价,进一步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序设计
学生活动
(活动1)分析病房呼叫器的电路设计
①护士是怎么知道病房中的哪个病人在求助的?
②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该如何连接?
③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由该如何连接?
③开关应该如何连接到电路中?
分析:病人闭合自己床位的开关时,值班室中的电铃就响,同时该床位对应的灯泡也发光。各床位对应的灯泡应该能独立工作,并且有对应的开关,所以两灯泡应该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无论哪个床位对应的灯亮,铃都会响,所以铃应该在干路。
简单电路设计的方法:
1.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2.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分析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在干路还是支路)
(活动2)选答器的电路设计
分析:每一盏灯代表一个可
供选择的答案,有相对
应的开关控制,所以灯
与其对应的开关应串联,
各灯之间则应并联。
(活动3)完成以下电路设计
1.将图17中所给元件组成一个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
2.图18中的元件位置不动,组成电路,L1、L2并联,K为总开关.
3.请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K3控制L1、L2,请在实物图上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20所示.
5.用图21中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元件位置不动。
6.有电池、灯泡、电铃各一个,
电键两个,要求安装一个电铃
电路,当前门或后门来客人时,
电铃都响,并能分清前门来人
还是后门来人.在虚线框内
画出电路图。
观察课本P72图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由学生分析讨论并画出电路图
总结电路设计的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及时反馈,纠正练习中的错误。
思考与作业
简单电路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
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
2、“或”门
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符号:。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
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简单电路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简单电路教案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难点: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设备
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接通电源,灯不亮;有声,灯不亮;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挡住光线,拍手,灯亮。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符号:。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
2、“或”门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符号:。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符号:。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活动
作业
1、思考并回答p81“问题与练习”中的题目。
2、课下阅读课本80页“科学漫步”中的文章《集成电路》。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简单电路教案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