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高三)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考点阐释】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命题特点】
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高考题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08江苏卷)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答案】d 【教师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d项是正确的句子。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07江苏卷)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答案:d教师解析:a项赘余,“提高”和“升华”重复;b项搭配不当,”意识”应为”增强”;c项属于句子句式杂糅,在“进一步”前加“对于”。
第二篇: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几个小窍门。
二、过程与方法
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讲练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传统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病句类型的前四类;
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教学设想】
1、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2、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点阐述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d”。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言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
(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二、考查类型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
1、辨析语病。例1:(2004年高考 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 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解析:正确的选项是c。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今年判断病句的这道题目将“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组合在一条题目之中,考查方向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偏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在典型的语病上做文章,这与考试大纲似乎有点相悖。例
2、(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c a项犯了不合逻辑的语病,“投资环境好,服务质量优,政府公务人员素质高”才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给予”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
d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删除“对”
教师点拨: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2、修改病句 例: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在标点、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完后完成(1)(2)两题。(1997年全国高考题)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横线,并标出①②„„序号。
(2)把序号改正结果填入表中。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解析:2.到会的15名与会者 就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当说话做事前 要提高
①
②
③ 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 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
④
⑤
⑥
⑦
序号 改为 ①
15名与会者(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
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的问题 ③
说话做事前(在说话做事前)④
加强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提高团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⑤
不重视这一点(对这一点不加以重视)⑥
将分号改为逗号(在上句的“事”及下句的“地方”后加逗号)⑦
不尽如人意
[①处错误是成分赘余,这个病句的特别之处是“到会的”和“与会者”两个短语意思重复。②处成分残缺。③处属成分杂糅,可说:“当„„之时”,或“在„„之前”。④处“提高”与“意识”不搭配。⑤处两种句式杂糅,造成错误。⑥处标点(逗号)使用不当。⑦处是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性错误。]
教师点拨: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修改语病时,要注意:(1)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2)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3)要注意考题的要求。即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类型: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分句位置不当
5、主客体颠倒
6、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练习: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否符合一般习惯的,如果不符合,该怎样修改。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练习: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否符合一般习惯的,如果不符合,该怎样修改。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④这次班干会议对于节约用水用电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移到“交换”前面)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的位置不对。
例如: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不”移到“把”字前)(2)介词位置不当 例如: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3)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4)虚词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主客体颠倒
例如: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是不陌生的”)练习: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以修改。
① 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的作用。
②这个学校的群众文艺搞得好,一方面利用班前班后、会前会后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各年级组的负责人也很重视、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我不但认识她,我奶奶也认识她。
④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⑤如果我们不趁此机会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的地就锄不好。(√)1 ⑥在那个时候,《润物无声》与我接触的机会很少。
⑦听了奥运冠军的报告,许多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⑧听说车桥这儿也卖足球彩票了,一大早就有人陆续来排队了。
4、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①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②如果陈水扁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③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溶化在血液中,诵读在口头上。
5、分句位置不当
例l: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例2: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技巧点拨]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高考经典试题]
1、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2004年高考 福建卷)(改为: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而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
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年高考 湖南卷)(句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
2、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94年)
(“政策”与“理论”换位,对应“规定”和“说明”)
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95年上海)
(应是先“发现”、后“讨论、解决”)[课堂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9、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10.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 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绝密情报的丑闻。
11.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97年上海)
12.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13.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 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14、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 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93年)
15、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 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16、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17、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18、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19、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20、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2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2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客颠倒,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第三篇: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课标,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二、知识结构
1.辨析病句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2.修改病句。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三、病句的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①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名)
②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③这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要按逻辑排顺序)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定语误放状语位置)
(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①我为表敬意昨天在电台又为你点了一首歌。(目的+时间+地点+副词+形容+对象)
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判不及格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判不及格,不是作品判不及格。)
2.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①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
②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注: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搭配不当常常出现在联合短语中。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前后词语顺序搭配不当
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菜篮子”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长期短缺、品种单调”与“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不搭配)
3.成分残缺或赘余
A.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 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使用介词“由于、鉴于、使”等容易造成缺乏主语。)
②三月三日,抱着向王平超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错题也开始积累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错题”,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开始积累错题了”。)
(2)缺谓语
例: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
例:认识禽流感,了解禽流感,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达到……的目的”)
B.赘余
(1)堆砌词语
例: 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关注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关注”应删去。)
(2)重复
例: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非常酷爱”“否则不这样”等也是类似的错误。)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4.结构混乱(句式杂糅)高考常考的类型之一。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
(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①多年来曾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下的同学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①我们向学校提意见是学生的责任。(把“我们向学校提意见”和“向学校提意见是学生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改换主语,重来一句。
例: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
(4)反客为主: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①你们的父母省吃俭用,为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吗?
②当匪徒们偷袭警察的时候,被警察反包围,抓获了很多黑社会成员。(“被警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徒”,但“抓获了无数黑社会成员”的主语只能是警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丢盔卸甲,损伤过半”等语,这样是接着“被警察”下来的,就连贯了。)
5.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倒是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他请几个班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班”还是“干部”?)
6.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1)自相矛盾
例: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滥用否定造成矛盾。“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 3 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2)范围不清
例: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
(4)主客倒置
例:①我生在崂山,长在崂山,石老人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四、辨析病句歌
辨析病句要认真,雾里看花莫慌神;基础知识先到位,再察病源记类型。
语序颠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成分残缺或累赘,逻辑荒唐理不真。
辨识从来有标准,合符规范当乎心。或凭语感漫审读,多年经验不可轻;
或将枝干勤疏理,删繁就简看得清;或造样句多类比,伪装识破现原形;
或推事理查判断,偶向逻辑求救兵。见到长句莫心急,定状叠加有章程;
见到短句莫大意,赘语多从此处生;见到“是”“否”找对应,小心双提与单承;
见到“无”“不”快相乘,多重否定迷宫深。语修逻上功夫到,确保辨句不失分!
五、解答六种病句类型的技巧
第一部分:牢记六种病句类型的特点
一).语序不当
方法
1、记典型句子各一个,找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
2. 多层定语的次序。(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
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例句①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运用: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3.多层状语的次序。(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牢记类句: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例句① 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运用: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 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例句② 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运用:句中动词“享有”前有两个修饰语,“在娱乐场所”相当于例句中的“在休息室里”,“与白人”相当于例句中的“同他”,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个修饰语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方法
2、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例句①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工作,就可能会出问题。
运用:原名想表达的意思是要“趁现在赶快检查工作”,“不”是虚词,现在放在“赶快“的前面,成了修饰“赶快检查一下工作”,而遗漏了“趁现在”的意思,所以语序不当。
例句② 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运用:句中“呼哧呼哧”是为了修饰“直喘粗气”的样子,而不是修饰“累得”,根据“修饰语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的原则,应放在“直喘粗气”的前面。
方法
3、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
例如: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不同主语)
例句①
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他的危险。
运用:读句子,确定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再犯错误,他将被开除。属于同一主语的情况,而原句后一句的关联词“就”的前面用的是“学校”,格式不对,应改为“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就有被学校开除的危险”才通顺,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例句②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运用:读句子,可以看出原句有两个需要陈述的主语,一是“天气”,一是“他”,应用第二种格式,而原句用的是第一种,故应把“他”放到“但”的前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二).搭配不当
方法
4、简化成分,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查是否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①本世纪末,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运用:第一步,简化全句句子成分,去掉长定语或长状语,则全句为:本世纪末是目标。
第二步,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本世纪末”是一个时间,很显然不能和“是目标”搭配,故这个句子是一个主谓不搭配的病句。
例句:②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的机会呀!
运用:第一步,简化全句句子成分,去掉长定语或长状语,则全句为:他渴望机会。
第二步,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渴望机会”显然不成立,故这个句子是一个动宾不搭配的病句。
例句③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运用:简化成分,去年长定语,只保留中心词,则全句变为“劳动是一天”,很显然不恰当,属主宾搭配不当。
方法
5、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关系――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例句① 鲁迅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思想。
运用:修饰语“极大的”和“爱国主义思想”不能搭配,应为“极强的”或“高度的”。
例句② 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运用:句中宾语中心词“手“前有两个修饰语――“聪明”和“能干”,“能干”可以修饰“手”,而“聪明”则不可以,构成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
方法
6、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及等),一些并列短语和“、”――查一面与两面的搭配不当。
例句①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运用:看到有“是否”,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问题,而前面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只有一个方面,后面的“是否”却是两个方面。
例句② 他能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的痛痒。
运用:看到有“和”,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问题,仔细分析两个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关心痛痒”可以,而“联系痛痒”则讲不通,故是病句。
例句③ 作家敏锐地察觉、扶植新生的幼芽。
运用:看到有“、”,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问题,仔细分析“敏锐地察觉、扶植”这一短语,“敏锐地察觉”可以,“敏锐地扶植”则不可以。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残缺:
方法7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在等)――查主语残缺。
例句 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运用:全句的谓语是动词“使”,而“经过学习”是一个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这样就使得全句没有了主语,成为病句。改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介词“经过”去掉,让“学习”做主语;一是将“使”去掉,让“我”做主语,“提高”做谓语。
方法8 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语、宾语残缺。
例句① 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的教导。
运用:第一步:注意句子后半部分的内容。简化成分,可能有的同学化简成“我们按照指导”,似乎也能讲得通。但
第二步:改换说法,将句子后半部分的内容改为“老师的话”,则应简化为“我们按照话”,则难以讲通,而应为“我们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从而判断出原句缺谓语,是病句
赘余:
方法
9、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语句重复。
例句①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运用: “工作”在句中三次出现,造成了语句重复。
例句② 现在同学们已选出了班长,负责掌握班级的日常事务。
运用: 句中“负责”与“掌握”是近义词,用一个即可表达句意,同时用则是语句重复。
例句③ 老师看上去年纪近30岁上下。
运用 句中“近”和“上下”是近义词,发现同用,即可判定该句为语句重复的病句。
例句④ 今天是除夕之夜。
运用:“除夕”是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已包含“晚上”之意,后再加“之夜,则构成了语句运用:重复。类似的说法还有“凯旋而归”,“过虑的想法”等,须注意。
四).结构混乱:
方法10 感觉语句不通,查对不通的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的句式,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查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例句①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群众也觉悟起来。
运用: 句中有一个介词短语“被……束缚下的”,应或为“被……束缚的”,或为“在……束缚下的”,交叉使用,则构成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例句② 这次网络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运用:感觉句子的后半部分不通顺,查对这一句的两头,用了“还有来自……”和“……参加了学习”两种句式,去掉一端后,句子则通顺,从而判断出原句是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方法11 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改换或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重新理顺――查中途改换话题型结构混乱。
例句① 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运用:第一步: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有“是”“设在”“举行”三个。
第二步:确定作者的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考场设在大厅里”,一是“考场在大 厅里举行”
第三步:重新理顺:全句应为“考场设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考试就在这儿举行”,确定原句是病句。
例句② 一位社员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运用:第一步: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有“赠献”、“具有”两个。
第二步:确定作者的要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社员赠献玉佛珠”,一个是“玉佛珠有很高的价值”。
第三步:补充后一句省略的主语。很显然,后一句没有主语,只能是承前省略主语,让“一个社员”作主语,则全句成了“一个社员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明显不合作者语意,从而确定原句是病句。
五).表意不明。
方法12 注意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指代词,数量词,介宾短语及词语间的关系――查语句歧义。
例句① 还欠款1000元。
运用:句中有一个多音词“还”,即可以理解为“仍然欠款1000元”,也可理解为“归还欠款1000元”,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类似的句子还有“这话说重了”。
例句② 小李说:“老王这人真黑。”
运用:粗看全句似乎并无毛病,但这句话中有一个重要的词“黑”,“黑”是一个多义词,在这句话中既可以说是一个人长得黑,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心肠黑。
例句② 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运用:句中有一个指代词“她”,既可以理解为“死者”,也可以理解为“死者的母亲”,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例句③ 三个学校的校长都去开会了。
运用:句中有一个数量词的组合“三个学校的校长”,既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也可以理解为“三个学校的”“校长”,从而确定原句是表意不明型病句。
例句④ 他在火车上画广告。
运用:粗看全句似乎并无毛病,但句中有一个介词短语“在火车上画广告”,既可以为“把广告画在火车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坐在火车上画广告”。
六).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有两种,一是不合逻辑规律,一是不合生活实际。
方法14 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查概念不清。
例句① 今天来开会的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高校教师。
运用:句中出现了几个概念,而“高校教师”中也有数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其余概念并不是并列概念。
方法
15、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来”“历来”等)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查不合逻辑。
例句①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历来”这样的含有“绝对”意思的词,而句中又说“分裂总是短暂的(短暂也是有)”,从而判断出原句是不合逻辑的病句。
例句② 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运用:注意到句中有“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其意思是表示“水是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水只是作物存活的必要条件,作物要存活,还需要土壤、肥料等别的条件,从而确定原句不合逻辑,是病句。
方法16 看到多“不”,确定语意,负负得正不(反问句亦算负)――查前后肯定否定颠倒。
例句①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运用:第一步:先根据前一句确定说话者的本意,是想表达“能想象得出”的意思,应画“+”号。
第二步:查后一句表“不”意的个数,共有“没有”“不会”“不出”,共是三个负号,最后表达的意思应画“-”号。故这个句子是一个前后肯定与否定不统一的病句
例句② 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
运用:第一步:看到句中有多个“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好成绩靠勤奋”,应画一个“+”号。
第二步:找原句中表“不”意的个数,“否认”、“不是”再加上反问句式,共有三个负 号,应画一个“-”号,和原句意不通,从而确定原句是病句。
方法17 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查强拉因果;
例句① 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运用: 句中有“因为……所以”的关联词,但细杳原句,对“学科有所偏重”,也可能恰恰会喜欢数理化,可见“学科有所偏重”与“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原句犯了强拉因果的语病。
方法18 注意抓表前后关系的介词,主要有“对”“对于”“与”“和”等,确定原句意思,施动者“主”在前,受动者“客”在后――查主客颠倒。
例句①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运用: 第一步:“对”和“对于”在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但在表示主客之间关系时,二者恰恰相反,“对”是“主在前,客在后”,“对于”是“客在前,主在后”。
第二步:分析原句,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了解爱迪生这个名字”。“我们”是“主”,“爱迪生的名字”是“客”,而原句用的是“对”,却是客在前,主在后,显然是病句。
例句② 老师来了,小明正和他谈论一个数学问题。
运用: 句中有“和”,第一个分句陈述的对象是“老师”,是全句的“主”,小明是“客”,本着用“和”时“主在前,客在后”的原则,确定原句是病句。
方法19 联系现实生活――查不合生活逻辑。
例句① 凡到过济南的人,无不去趵突泉一游。
运用:从生活的逻辑上讲,不可能所有到济南的人必去趵突泉,所以这样的句子虽然从语法上并无毛病,但因其不合生活逻辑,故仍是病句。
例句②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运用:“死难者”就指已死的人,“幸免”就是没死,“没死的死人”很显然不和生活实际。
例句③ 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运用: 全句在语法上并无毛病,但联系现实生活就会知道,雨后的彩虹应出现在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上,原文说的是下午,故彩虹应在东方,而不是西方,原句不合生活逻辑。
第二部分:横向总结,形成题感
横向总结:上面我们从病句类型的角度,从纵的方向上为大家介绍了应采取怎样的办法判断一个句子是病句。但做题感觉的形成,还有赖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形成横向的总体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条:
题感
1、看到长句子,注意运用简化成分法――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语序不当(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搭配不当(方法4)、成分残缺(方法8)。
题感
2、感觉语句不通,读起来别扭――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中心词的修饰语不当(方法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方法5)、结构混乱(方法
10、方法11)。
题感
3、抓重点词,见相应词,想到相应类型病句
1. 见关联词――判断句子关联词的语序(方法3)强拉因果(17)
2. 见特定介词:“经过”判断句子是否主语残缺(方法7)、结构混乱(方法
10、方法11)表意不明)
3. 见判断词(是否,有无,能否,等)――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方法6)、不合逻辑(方法
15、方法16)
4. 见 “和”“与”“以及”等连词及“、”这一标点符号――判断句子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方法6)概念不清(方法14)主客颠倒(方法18)
(3和4有时可综合进行判断)
5. 见指代词――判断句子是否表意不明(方法12)主客颠倒(方法18)
6. 见近义词――判断句子是否重复(方法9)
第三部分:以法解题
例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 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解析:第一步: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A句较长,但没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的毛病,也没有成分残缺,可暂定为答案。B句中,有一组近义词,“万一”就是“若”,很显然语意重复,排除。C句中,有“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介词,看有无成分残缺的情况,发现“针对……”后面没有跟上“情况”之类词,显然有残缺,排除;D句中,有连词“和”,查有无前后不对称,发现没有;再,这个句子主语和宾语的中心词都比较长,查有无搭配不当,发现宾语中心词“作品”的修饰语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显然不搭配,排除。
第二步: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答案:A。
例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解析:第一步: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A句,句子较长,长在哪里,会发现长在宾语中心词的修饰语,且修饰语中有“和”这样一个特殊的连词,引导我们查看有无搭配不当的情况,查看会发现几个修饰语都可和“义务”搭配,可暂定为答案。B句中有“能不能”这一判断词,想到“一面对两面”的问题,查看,果然有,排除;C句中,连续出现几个“人物”,其实相当于几个代词,引导我们想到语句歧义,查看,果然,是对“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气愤,还是对“护林员揭发”气愤,没有交待清楚。D句中,和连词“和”,想到“一面对两面”或“搭配不当”的问题,查找,果然,“批评教育”与主语“事件”不搭配。
第二步: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答案:A。
六、词语辨析:
(一)、词语错用
名词误用:
例: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动词误用:
例:
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
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繁冗,可去掉)
形容词误用 :
例: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数量词误用:
例:
1、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俩”)。
2、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俩个人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俩”)
3、收音机的价格一阵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50%等)
4、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近”与“多”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5、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和“以上”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6、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了”应改为“到”)
7、他那身汗溃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可修饰“黄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应将“身”改为“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副词误用:
例:
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将其误用为形容词,应改为“偶然”)
介词不当:
例: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误用,应去掉)
2、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
3、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和“上”多余,并导致了语法错误。应删去)
助词误用:
例: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其一)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3、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友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因多用“的”字,使本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变为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与谓语部分不能配捕,应删掉“的”)
连词误用:
例:l、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2、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了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3、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第一个“及”误用,应改为“并”)
4、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二)词义不当
词义误解:
例: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词义轻重不当
例:
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2、对于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很好批评。(“批评”词义太轻,应改为“斗争”等)
词义范围不当
例:l、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2、我们应很好控制改革开放的场面。(“场面”范围大小,应改为“局面”)
3、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变。(“事变”范围太大,应改为“事件”或“事情”)
(三)色彩不当
例:
1、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嗷了敌人的顽强进攻。(“顽强”是褒义词,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2、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做仔细的煽动工作。(“煽动”是贬义词,此误为褒义词,应改为“鼓动”)
3、老大娘虽然一字不识,但她一进屋便敏锐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专业术语,用于一字不识的老大娘是不恰当的,应改为“煤气”)
4、我们在全世界再次郑重地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明”用于此不合庄重严肃语境,应改为“声明”)
(四)关联词语误用
七、辨识和修改语病
除了了解常见语病的六种类型外,还应进一步掌握辨识语病的方法,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这些易致病的部位包括:“和”字短语(并列短语语病)、列举式表述(词序不当)、多重否定 句和反问句、两面词(如“能否”、“是否”)、介词结构、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多重修饰语排列、具有兼类性特点的量词、固定短语构成的句式(关联词语和句式杂糅)等。
(一)分类列举不当
例1: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女”)
例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一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例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例4.我们中国电影人,包括跨国的资本,共同打造了古典历史影片《英雄》,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分类列举失当,“包括”可改为“连同”“联合”等。)
(二)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例: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例③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附:多重否定句句意的断定技巧:
将句中的反问和每一个否定词,都用“-1”表示,最后将所有的“-1”相乘,如果积为“1”则为肯定,否则为否定。但要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的意思,也用“-1”表示。
例④望见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④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拿不出软件”多余)
(三)否定句、反问句连用
否定句、反问句连用的敏感,这种句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
例1.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例3.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例4.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例5.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四)两面词。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分析: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五)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等。例: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分析: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或“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六)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
例: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
分析: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才可以。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七)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
例:①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都”矛盾。
②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其删掉)
(八)多重修饰语排列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九)判断词“是”的敏感。句中有判断词“是”,常出现的错误或主宾不搭配,或句式杂糅,或由于主宾的外延不当造成判断不明。
例:①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分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是“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②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是个杂糅句,要么就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要么就说“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③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人数”与“年”不搭配)
④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该句中“自留地”与“劳动”显然不搭配,可把“符合政策”前的“的”去掉。)
除上述几种类型外,还应掌握一些固定搭配,如“受……欢迎”、“以……为出发点”、“从……出发”、“由……决定”、“由……组成”、“以……为成员”,和一些习惯用法,如能愿、频率类副词要放在介宾短语前面。
例⑤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例⑥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地打断。(句中“不时”是频率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十)并列词组。并列词组的运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
例: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 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 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
例: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分析: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
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分析: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例: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
分析: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发表存入了两家银行。
分析: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十一)歧义句形成原因:
1.兼类词造成如:这辆车没有锁。
2.多义词造成如: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因而形成歧义。
3.代词表意不明
如:开刀的是我父亲。
4.量词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
例如: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两个学校,又可理解为学校的两个教师。
消除办法:选择语义明确,修辞正确的量词。
5.对句子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6.语意含混,造成歧义
如:他谁都瞧不起。
7.这种歧义句以书面表达居多
例如,“人多病少财富”就有意思截然不同的两种标点。A 人多,病少,财富。(大吉大利)B人多病,少财富。(倒霉透顶)消除办法: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标点。
例:A 稿件不用,退回。(退稿)B 稿件不用退回。(不退稿)
(十二)句式杂糅
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
例1.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例1.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例2.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3.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例4.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分析:例3.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例4.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第四篇:辨析并修改病句最新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辨识常见语病类型,使学生了解依据特定语境判断真假语病,掌握修改语病的基本原则。
2、注意作文语言的正确表达。过程与方法
通过专题复习教学,初步了解语法的规范,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语法规范的自觉性、能动性,初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情感,从而在语言表达及写作中不要使用有语病的句子。
教学重点:能够辨识常见病句的类型。教学难点: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民国年间,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到齐鲁大学演讲,语病连连,闹了许多笑话。现摘抄一段:“女士们、先生们、小姐们、太太们、哥儿们、姐儿们、老少爷儿们,大家晚上好!今天到会的人还真不少啊!都到齐了吗?看样子至少也来了五分之八吧!算了,算了(极不耐烦 的样子),来了的就算了,没来的请举手吧!(扫视全场)……今天来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对牛弹琴,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
这简直是污染,语言的污染。要避免语病,还得扎扎实实掌握语言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二、考点解读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属于表达应用。
《考试说明》中列出了六种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在这六种病句类型中,前四种属于语法类语病,后两种属于语意类语病。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三、六种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典例剖析
(1)(2010•四川卷)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语序不当,将“起飞前”移至 “进行了”之后)
(2)(2009•广东卷)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 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语序不当。“构思奇特,巧夺天工”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原因,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2课堂练习
(1)艺术家虽然不一定都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很深的思想内涵,但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却是成为艺术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面对歹徒,他毫不畏惧,终于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制服了歹徒。
(3)他们不仅能够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3规律小结
句中有关联词语,应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臵失当症; 修饰语长的句子,即有多重状语或多重定语,应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臵不当症;分句较多的复句,应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二)搭配不当 1典例剖析
(1)(2011•全国卷Ⅱ)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搭配不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主语是 “观众”,而不是“《红楼梦》”。)
(2)(2011•辽宁卷)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 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搭配不当,“刻画”与“特征”不搭配,将“刻画”改为 “描述”)
2课堂练习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典例剖析
(1)(2011•北京卷)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的状况”)
(2)(2011•湖北卷)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成分残缺,“遭受”缺少宾语“的冲击”)
2课堂练习
(1)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2)这一套消化系统正常进行,人的营养状况就好。(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3规律小结 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四)表意不明。1典例剖析
(1)(2011•江苏卷)为庆祝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 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
(2)(2010•北京卷)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前后时态不一致,“将再度来京”与“实现了”矛盾,并且“实现”与“纪录”不搭配,“实现了”可以改为“将创造”)
2课堂练习
(1)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3规律小结
数量词+名词时,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有“和”“或”(连词或介词)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多重定语、状语、补语时,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五)结构混乱 1典例剖析
(1)(2011•北京卷)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主要原因”)
(2)(2011•四川卷)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句式杂糅,删去“组成”)
2课堂练习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2)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包围了,歼灭了无数的匪军。
(六)不合逻辑 1典例剖析
(1)(2011•天津卷)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 表现得异常突出。(概念混乱,“基础能源”包括石油、铁矿石。改为“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
(2)2011•江西卷)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概念混乱,“枪支”就是武器。将“武器物资”改为“及其他军用物资”)
2课堂练习
(1)人们宁愿吃一些新鲜的梨、桃、瓜果,而不喜欢服用维生素C药丸。
(2)、这次代表大会包括工人代表55人,农民代表47人,妇女代表39人,文艺界代表13人。
(3)、陈述句、疑问句、判断句和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4)、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及格。(5)、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五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右,男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3规律小结
句中使用了表否定意义的,如“防止、禁止、忌讳、阻止、制止、忌、杜绝、避免、忘”等词时,看是否犯否定不当的毛病。“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句中使用了数词,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如“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词。“倍数”、“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量的增加;句中使用“和、与、及、以及”等词和顿号表并列关系时,看并列是否合理,尤其要注意交叉、属种关系的概念是否并列使用;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 否患前后失应症。
四 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1.修改原则:保留原意,对症下药,简明扼要,符合规范。2.修改方法:补、删、调、换。补,残缺的成分。
删,多余成分或杂糅的结构。调,不当的语序。换,搭配不当的词语。
五、课堂小结 病句辨析顺口溜
语病辨析要分清,先找句子主谓宾。成分多余和残缺,结构杂糅意不明。并列短语看搭配,一一对应要分明。“是”字前后要一致,切忌句中相矛盾。否定句中查否定,语序不当歧义生。种属不能有并列,关联词语成对称。主客倒臵设障碍,逻辑、习惯要当心 六 布臵作业
1、完成练习手册专题六(考点过关)
2、完成相关配套试卷。
第五篇: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病句的修改原则: 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
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 要保持句子的简洁;
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
二、病句的修改方法有:
删、换、移、增。“删”就是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份多余、重复、罗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换”主要用于用词错误等类病句。“移”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增”主要用于成份残缺等类病句。
病句修改常和简明、连贯、得体结合考查。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主谓不搭配。
(1)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方法趋于更高水平,教师们要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将“思维方法”改为“思维能力”)
(2)海洋生物专家介绍,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删去“和推广”)
(3)本届“挑战杯”竞赛的参赛高校数和参赛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改为:……高校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参赛作品……)
(4)那号角,那鼓声,那飘扬的国旗,都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删去“肃穆”)2,动宾不搭配
(1)数百名法轮功练习者的惨剧,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李洪志的荒谬观点。(改为:……观点的荒谬。)
(2)我们不得不敬佩关汉卿在七百多年前就在舞台上为我们塑造的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
(改为:……关汉卿,他……塑造了)
(3)20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删去“发现”)
(4)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删去“动员和”三个字,“启发”改为“调动”)3,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搭配
(1)可以预测,中国的电脑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删去“电脑业”的“业”)
(2)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德智体”后加“是否”)(3)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改“进展”为 “解决”)
4,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不搭配
(1)要搞好法律监督,检查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改“熟练”为“丰富”)
(2)法律援助的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对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
(改“对”为“向”)
(3)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改“周全”为“周到”)5,错用关联词或关联词搭配不当(1)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改“多么”为“这么”)
(2)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改“不管”为“尽管”,或改“极端”为“怎样”)
(3)因为作者没有很好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改“反而”为“所以”)
(二)语序不当 1,主客颠倒
(1)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改为:我们对于这些东西……)
2,谓语语序不当
(1)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对调)
(2)这个问题,市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
(改为:“引起了市政府……”)3,定语语序不当
(1)他来到我国后,曾看过250多部我国不同时期的影片。(改为:……看过我国250多部……)
多重定语一般的排列顺序是:①领属(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②指量或数量(代词或数量短语),③性状(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④属性(名词))我昨天下午人民商场买了一件白色的纯羊毛衫。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将“有效的”放到“方法”前。)
(3)在阶级社会里,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改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4,状语语序不当
(1)这就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真正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改为:……真正地、更好地……)
(2)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那位猎手。(将“顺利地”调到“找到”前)
(3)每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把“将来”调至“成为”前)
(4)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将“像……一样”调至“火速”前)
(5)把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提高语文总分恐怕难以实现。(“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应否定在“把”前)5,定语、状语、补语相互放错位置
(1)“心连心”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老人、小孩许多都跑了出来。
(改为:……许多老人、小孩……)
(2)在万恶的旧社会,我的外祖父被地主折磨死了,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七岁的母亲就被迫卖给人家。
(改为:……母亲七岁就……)
(3)这位80岁高龄的老教授,全国著名的眼科专家曾被剥夺了整整十年的科研、教学的机会。
(“整整十年”调到“机会”后)
(4)那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影《大闹天宫》,连续半个月放影了。
(改为:……连续放影了半个月。)
6,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句序不当,前后不照应(1)我不但相信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改为:不但我……)
(2)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
(改为:……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3)固体在液体里是沉还是浮,取决于浮力比固体的重量是大还是小。
(改为:……是小还是大。)
(4)正因为阻力极其微弱,空气极其稀薄,所以这里是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
(改为:……空气极其稀薄,阻力极其微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1)看完了中央话剧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人们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删去“使”)
(2)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删去“在”)
(3)“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对”前加“观众”)
(4)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上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在“失败”后加“的做法”)
(5)老山考古现场负责人表示,出土多少金银珠宝不是衡量考古价值大小的根本依据,更为关注的是汉墓发掘能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多少汉代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更为”前加“考古工作者”)2,谓语残缺
(1)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所受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
(改为:……礼金,补交少付……)
(2)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在“倒塌”前加“有”)
(3)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著文,太阳并非是孤零零的单星,它还可能有一颗尚未为人所知的伴。(在“著文”后加“猜测”)
(4)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不良学风。
(把最后一句改为“反对迷信、盲从、抄袭等不良学风”。)(5)蚯蚓体内,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核甘糖等人体养分。
(把“人体养分”改为“人体所需要的养分”。)3,宾语残缺
(1)高分子材料用在医药上,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在“使用”后加“两种”)
(2)特大矿难发生后,国务院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
(在“事故”后加“的发生”)
(3)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具有重大意义。(在“多民族”后加“的国家”)
(4)会议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认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加快现代化”后加“进程”)4,缺少必要的定语和状语,缺介词
(1)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在“劳动”前加“艰苦的”)
(2)我们这所农村职业高中学校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农作物栽培管理等课程,使教学直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在“开设”前加“分别”)
(3)姜堰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在“对”前加“把”)
(4)我国将于5月12 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在“太平洋”前加“以”)
(5)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击暴力事件越多的青年,存在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大,本身也容易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只用一个“越”不行,应该是“越……越……越……”前后相连。“大”前加上“越”字,“本身也”后加上一个“越”字。)
5,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多余和滥用介词等。
(1)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
(删去“这些革命战士”)
(2)这部小说曾在《扬子晚报》上连载发表。
(删去“发表”)(3)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和心里话。
(删去“心事和”三个字)
(4)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删去“非常”)(5)鲁迅先生逝世离现在已80年了。
(删去“离现在”)(6)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削一些。
(删去“一些”)
(7)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删去“由于”)
(四)结构混乱 1,两句混杂
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我慢慢抬起头,望着那一轮明月那么的圆,那么的大。(改为;“望着那一轮明月,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2,前后牵连
县交通管理局决定,6月1日起农用车辆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5月1日开始办理。
(删去“办理”或删去“自”)
3,把两个不同关系的复句杂糅在一起
我国如果没有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研究我国地壳运动和油气聚集的规律,中国打碎了“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飞速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石油资源。
(顺着前面的意思可把“中国打碎了”改为“就不能打碎”;或就着后面的意思把“我国如果没有”改为“由于”,“创立”后加“了”)4,“A是B”式的句子
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句式杂揉,去掉“还不够完善”)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我们认为,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要再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这样”指代不明,应把“这样”改为“否则”)
2,句子某个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
(1)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不适当地管教”可以理解管教的方法不正确,态度粗暴,也可以理解为管教的程度、次数不够,放任自流。)(2)刚才来的那几个演员,他们会不会表演?
(“会不会”可以理解为“擅长不擅长”,也可以理解为“可能不可能”。)3,句中某个词语有不同用法,造成表意不明
(1)他制订了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五年”可以理解为“制订”的补语:他制订防护林规划花了五年时间;“五年”也可以理解为“防护林规划”的定语:他制订的是五年防护林规划。)
(2)复旦大学演出的话剧《快乐的圣诞节》,邀请了日本、加拿大、德国和挪威等国留学生同台演出,形象地反映了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
(“和”如果认为是连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可以理解为“中外人民的友谊,中外大学生的友谊”;如果认为“和”是介词,那么“中外人民和大学生的友谊”意思就是“中外人民跟大学生二者之间的友谊”。)
(3)对学生会提出的建议,我举双手赞成。
(“对”的宾语是“学生会”还是“建议”?是“向学生会提的建议”还是“对于学生会提出的建议”?)4,短语、句子的结构有不同的理解,造成表意不明(1)大家不由地热烈鼓掌,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
(“望着慰问团走进会场”,可以把“慰问团走进会场”这个主谓短语当作“望”的宾语,那么就是慰问团走进会场;也可以把“慰问团”当作“望”的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是连谓句,是“大家一边望着慰问团一边走进会场”的意思。)
(2)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这样你在路上就有个伴了。
(谁和你一同去?“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如果理解为兼语句,那就是“妈妈和你一同去”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连谓句,那就是“我和你一同去”的意思。)
5,省略了不该省的成分,造成表意不明
陶行知指定了生活教育社中的几个共产党员负责筹备建校,并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又请了一些进步人士当教师。
(谁“担任”?谁“请”?是“陶行知”,还是“几个共产党员”?应该补上不该省略的主语。)
(六)不合逻辑 1,概念不当
学校要在“五四”前夕发展一批新团员,你可要抓住机遇啊。(“已经”是“新团员”了,还要发展?)2,概念并列不当
(1)我们坐在飞机上俯视地面、山川、田野、城市、村庄。
(“地面”包括了“山川、田野、城市、村庄”,将“地面”后的顿号改为逗号)(2)“五四”青年节,我们和三中的共青团员、青年教师一起联欢,大家高兴极了。
(“共青团员”中的一部分可能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中一部分可能是“共青团员”。在“共青团员”前加“学生中的”)
3,偷换概念
有人认为讲课应该生动些,我对此有不同看法,讲课又不是演滑稽剧,为什么要逗人发笑?(“生动”与“逗人发笑”是两个概念,偷换概念造成前后意思不一致,应在第一句话后再加上一句“生动就是逗人发笑”)
4,判断失真
最近,古今中外许多优秀影片在各大影剧院陆续上映。(古代有影片,不合事实,应删去“古今”二字)5,自相矛盾
我们曾经在一起回忆着那战火纷飞年代的许多往事。(“着”与“曾经”矛盾,删“着”或删“曾经”)6,模棱两可,前后失应
我建议有关部门是否把徐光启的墓加以修葺,建块石碑,介绍徐光启在科学上的成就。(既然是“建议”,总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不能模棱两可,应删去“是否”二字)7,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造成分句间关系不清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和愿望,对情况作科学分析,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前加上“并”,“切实”前加上“才能”,这样,分句间的关系就明确了)8,分句间强加某种关系,不合事理
大家如果不认真学好语文,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假设和结果两者不相应,“认真学好语文”和“思想水平较高”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可把后一个分句改为“就不会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修改方法
1、主干梳理法(紧缩法)有语病的句子,大多是语法方面的毛病,因此,辨析句子是否有毛病,可以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去掉,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诸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如果主干没有问题,再看附加成分有无毛病(诸如定语排序不当,状语排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益。运用压缩法,这个句子主干是“使我受教益”。显然,句子缺主语,犯了“主语残缺”的错误。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唯一一个意思。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分句是否合事理。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
3、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是成对出现较普遍,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此法主要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碰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语,首先要考虑搭配是否得当,如:“不管+多么(不定指)+都”;“尽管+这么(那么)(定指)+但(转折)”;“无论+还是(或)(选择关系)+都”。其次,考虑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如“不但„„而且”,要看关联词语主语前后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主语在关联词语前面;如果不一致,主语则在关联词语后面。再次,要看关联词语后面的内容关系是否颠倒。
4、造句类比法 用一组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比较,如果仿写的句子有问题,可以说明原句也不成立。如:“一个满脸长满青春美丽痘的男青年„„”“满脸长满”这个说法妥当不妥当不妨仿造几句:①满碗装满米饭;②满桌堆满书籍;③满车挤满乘客;④满屋挤满学生。很明显,这些说法都不妥当。原因是形容词“满”在充当一个动词的状语的同时有充当它的补语,这就显得重复累赘了。“满脸长满”应改为“满脸长着”或者“脸上长满”才不别扭。类比法和紧缩法常常是结合使用的。应该指出的是,即使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在语言习惯方面没有敏锐的判断力,仍然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提高检修病句能力的根本途径,还是广泛的阅读。
5、语感审读法 在辨析语句是否有语病的时候,充分地调动平时积淀的语感,从感性上去察觉,看是否符合人们语言表达的习惯,读起来,听起来是否别扭。这是语言的高级运用。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按我们平时的语感,我们不难发现,“不管„„都极端不利”不符合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因为跟在“不管”后面的词语要么是表不定程度的“多么”等,要么是表选择性的,要么是列举可以选择的几项。因此,应改为“不管„„多么不利”,或者把“不管”改为„尽管”也可。
适当积累,有利于我们快速解题。我们做这类题目时要有“防范”意识。如:碰到并列短语,十有八九有问题;出现“对”、“对于”、“关于”可能就有问题;有“以”或“为”,不是句子杂糅就是缺少介词;数量短语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容易产生歧义;“„„是„„”的句式可能是句子杂糅。
试试身手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午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C、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宏,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D、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
2、“‘和’文化旅游节”志愿者招聘正在进行中。应聘者江林递交的自我推荐书如下,其中有多处错误,请你给以指正。
①我叫江林,高一学生,永州市人,体魄强建,能吃苦耐劳,懂英语善交际。
②对阳明山,我有一定的了解。它挽日月辉光,聚山川灵气。登顶峰,可以北跳衡岳,南望九嶷,潇湘秀色尽收眼底。每逢5月,山顶如精心修剪一般高矮一致的野生红杜鹃,有的裹着花蕾正待怒放,有的开满鲜花迎风摆动,堪称“天下第一杜鹃红”。
③对阳明山的“和”文化,我有较深的研究。阳明山的“阳”“明”二字是天地之“和”、阴阳之“和”;阳明山的优美生态是自然之“和”;阳明山佛、道共处,是宗教之“和”;双牌阳明山、台湾阳明山,同名同姓,更是两岸关系之“和”。
④如果本届“‘和’文化旅游节”能让我成为一名志愿者,将是我的荣幸。(1)第①②段中加点的词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改为 改为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不够简洁,请用两个成语替代,这两个成语依次是:(2分)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B.面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C.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如不借助空气,鸟儿永远无法飞上蓝天。
4、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找出并在原句中改正。(2分)
毕业前的日子,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在逝去。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在毕业这一天起,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C.在学习中,我们要即使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8、座谈会前,你班同学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①[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
②[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③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
9、下面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空白处。(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1)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2)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1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目前正在举行的“十佳歌手评选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表面的轰动效应,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实质产生了质疑。
B.这种鼓吹金钱万能的说法,简直就是不刊之论。
C.鲁迅先生的杂文写得深刻而犀利,常常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
D.在他面前,你绝不会因为他是名人而自卑,而会真正从心里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这件事中,我不仅重新认识到学习,而且收获了一份友谊。B.在学习与不学习这两条路该面临我们抉择时,有人选择了学习。C.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
D.我国将加强对城市规则的调控,完善和建立城市建设引导体系。
1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
1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4分)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ɑ)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用词重复,应该删去的是:。②文中加横线的句子(ɑ)(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③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1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上,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B.通过这次演练,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进一步熟悉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指挥决策和医疗救治能力。
C.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D.为引进造船业急需的各类人才,提高我市造船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市举办了船舶工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16、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的下面。(1)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2)为了防止甲型H1N1疫情不再蔓延,北京防疫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
17、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
他觉得很 ①(沉痛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 ②(倾诉反映)。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而一个单往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l)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1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C. 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D. 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据新华社6月13日的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C、食品安全,以成为关系到我国人民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受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2至3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21、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要保持原意。(2分)(1)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运动员经常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
(2)真诚不仅同生活中的面包与思想中的真理一样真实,而且它孕育出高贵而朴素。
2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B.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23、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2分)
A.夏日的真佛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经过三个月紧张的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中考。
C.“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垃圾箱设置过少,以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答案:
1、A
2、(1)建改为健 跳改为眺(2)含苞待放 花枝招展
(3)我如果能成为本届”‘和’文化旅游节”的一名志愿者,将倍感荣幸。(改通即可)
3、A
4、答案:在“无时无刻”后加“不”;“在毕业这一天起”中的“在”改为 “从”。评分:改对一处得1分,共2分。其他改法正确也可。
5、B
6、C
7、C
8、(1)示例:文明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不竭的动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千百年来,它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示例: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它具有无穷的魅力,有不竭的动力,有强大的感召力。(2)创立 营造(3)坚决纠正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
9、(1)夏季的太阳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或太阳岛的夏季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2)这次北京奥运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或通过这次北京奥运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10、C
11、D
12、C
13、把“发扬”改为“发挥”(2分)
14、⑴⑶题,每题1分;⑵题2分)①删去“年纪大”或“老”。②将(b)句放到(a)句前。③例: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5、C
16、(1)“学习”的后面加上“成绩”(素养等);(2)去掉“不”或“防止”。
17、(1)(2分)①无奈②倾诉
(2)(1分,从问题出于自身的角度来回答)示例:(因为)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你自身存在问题。(3)(2分)像这样的人,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18、B
19、C 20、A
21、(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2)在“朴素”后面加“的品质”,或将第二个“而”改为“和”或“与”。(每小题1分,共2分。)
22、B
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