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4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

8和9的图画、文字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58页的“用数学”。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让学生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习重难点:

1、体会用数学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1=

5+4=

5+3=

6+3=

9-3=

8-2=

9-8=

8-5= 2 说的可真清楚呀,你真棒。看来图画题同学们掌握的可真好,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有图画有文字的数学问题。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图画、文字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下面我们要去野生动物园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生:想。)(出示大屏幕动物图)

师:瞧,野生动物园到了,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现在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读一读里面的数学信息,找一找这有什么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吧

三、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减法的含义

师:我们先去看看草坪上的小鹿图都有什么问题呀?(课件拉近第一幅画面,并演示)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来跑走了3只。或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来走了3只。)文字信息是什么: 一共有9只小鹿就是文字信息,图画信息呢:后来走了3只。谁能把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连起来说一说: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来走了3只。同桌之间互相再说一说。

1师: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草地上还剩几只鹿?)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列的算式是:9-3=6,草地上还剩6只鹿。)

师:请问你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原来草地上有9只小鹿,跑了3只,求还剩几只。是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用减法计算。)

师问:9-3为什么等于6?

生:因为9能分成3和6。或因为3+6等于 9,所以 9-3=6。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数学学得真好,老师真是太高兴。

2、合作交流,体验多角度观察事物

过渡:小鹿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了一些蘑菇。(课件)想要吗?但是要得到这些奖品必须完成小鹿藏在蘑菇里的一些数学信息和问题。你能发现并解决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小组里解决了写在作业本上。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哪组愿意把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学生汇报,其他小组倾听,听听跟你们小组的想法一样吗?不一样的可以补充:

(1)6+2=8树根下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2)2+6=8右边有2个蘑菇,左边有6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3)8-2=6草地上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

(4)8-6=2草地上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

其他组对他们的发现还有意见吗?他们跟你们一样吗?(把小蘑菇奖给每个小组)3、探究比较,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如果老师对这些蘑菇加一些符号,(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还能用这四种算式来表示吗?如果你觉得不能解决老师提的这问题可以和同桌或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回答)算式:6+2=8或2+6=8为什么?只能用加法?为什么两种都可以用?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人多力量就是大,只看了一幅画面,你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去河边看一看,好吗?

(课件出示天鹅图)

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并帮天鹅解决什么问题?请算式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说天鹅跟你们说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小结:大家帮助天鹅解决了问题,请小朋友想想在图中你能提出其他用数学问题吗?(提倡学生自己举例自己解答)

同学们可真棒!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会了解决有图画有文字的数学问题了,下面我要考一考大家,行吗?

四、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五、课堂总结:

2师:数学知识真重要呀,他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我们一定要学好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第二篇:图画应用题教学设计

《图画应用题》教学设计

顺东小学:刘梅清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6、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巩固7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使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识图,知道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

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件依次出现不同的口算形式以达到复习的目的)

2.出示:教材46页的兔子图和47页青蛙图(不加“括号”和“?只”)

(学生看图列式并指名说出原因)

3.谈话引入板书课题:图画应用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新朋友大扩号和问号。2.示例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兔子采蘑菇图

①课件展示在兔子图下面加上大括号,在括号的下面加写“?只”,边展示边说明:括号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并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②引导学生试着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青蛙图

①课件展示在青蛙图上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写“7只”,在左边的青蛙图上面写“?只”。问:现在这幅青蛙图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多了括号、7只和?只)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引导学生试着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3)课件分别展示问号打在不同地方的苹果图。(4)通过比较与观察得出儿歌: 大括号和问号,问号在里用减法。问号在外用加法,问你一共有多少,牢牢记住用加法。比多比少剩多少,切莫忘记用减法。

三、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书上46、47页的例题。

2.课件出示小鱼图,小鸟图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扩展 师生玩猜一猜游戏

板书设计

图画应用题

大括号:︸表示一共的意思。问号:?

第三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重难点:识字,朗读背诵课文,联系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导语:小朋友,之前我们学习许多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你能说一说吗?(生答)。

2、课件出示有关秋天四字词语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相对应的说出词语。

3、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相机板书秋天的图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多种形式朗读)

2、读一读,认一认。

(1)先让学生来比赛读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水果,看谁读得准,读得多。

(2)学生拼小红花,认识词语。

(出示布景:一个花芯,还需要很多花瓣才可以拼成一朵小红花)

师:小红花不仅要有花芯,还要有花瓣,你们想拼一拼吗?不过呀,要拼好这个小红花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每个花瓣上面都有一个本课的词语,谁把词语读准了,全部过关了,才可以拼成小红花,最后这个小红花就属于你了。

3、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4、电脑范读课文,学生找一找文章里写了课文图片中哪几种事物。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词语搭配。

(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①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

(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配合图片并一个景物一个景物的来讲解。

(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

组读)

③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谁会读?)

④课件演示:先出示大雁飞行的画面,再出示第四句话。(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

4、想一想:勤劳的人们指哪些人。

5、师生配合读。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6、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

四、练习训练,歌颂秋天

1、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2、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3、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黑板中间写出“秋天的图画”几个字。

第四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1、学会认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景象之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指导书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8个生字。

2、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景象之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能正确书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掌握“三点水”和“火字旁”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根据儿童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复习词语,是很好教学方式。这样学孩子会感到很有趣味儿,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在让他们自己说说还有那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可能更丰富些,学生能说出几个的,这样更能激发主动性,教会学生平时也要注意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

(指名学生发言)

孩子对秋天不陌生,凭他们的生活经验是能发现秋天变化的。但是,我们不一定就把孩子的视野局限在果园里,他们什么都可以谈,只要是秋天的体验和感受就可以。这里的目的是让孩子自我发现,激发对秋天的兴趣。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师)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

(师)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老师的话是为了导入课文还是让学生看。课件?如果是为了揭示课文,就让孩子读书,是为了看。课件,就让学生看,没有必要再罗嗦几句。这“四件法宝”很空洞,没什么实在的意义。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图)

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与上面衔接不紧密,既然是看书或看。课件,就马上让学生做,识字放在后面处理。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课件的目的是什么,老师没有交代清楚,缺环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3、小组学习。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4)小组交流:小组擂台赛

如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

如4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

如6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3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

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

梁——粱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

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

四、再读理解: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没结果的树、光秃秃的庄稼地、高粱杆,老师画的这幅图画名字叫做《秋天的田野》,你们觉得怎么样?少了些什么呢?

又放。课件,又出示图画,太多了。有。课件就够了。可先让学生贴图,然后起名字。也就说下面的贴图让孩子自己构思,想怎么贴就怎么贴,喜欢贴什么就贴什么。贴完了让学生说说,再引发学生读课文,读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且注意评价、激励。这里应该是教学的高潮。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苹果、梨、稻子、高粱。谁能上来贴一贴,帮老师完成这幅画?

4、他贴的对吗?要求学生抓住“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词贴一贴、评一评。

“他贴的对吗?”好象没有对错之分,怎么贴是孩子自己喜欢的。那几个词语可以这样处理,使抽象的词语具体化,便于理解。

5、梨树上怎么会挂起了灯笼?苹果为什么有红红的脸颊?

稻田里怎么会像大海一样翻起波浪?难道高粱上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启发学生体会比喻句。

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梨树上的梨又大又黄,好像挂上了灯笼。

你能用“好像”说句话吗?

问题先让孩子试着提一提,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可提。让学生体会比喻句,深了一点,二年级的孩子不要讲比喻句,让他们体会一下句子的形式就可以了。可用“好象”来说话。

6、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朗读前应该有情感的激发,带着情感读,读出情感。老师要有范读。

7、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背诵是对的,可以是边学边背。

8、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

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好。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同时注意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要注意讨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五、学写生字4个生字:“波、浪、灯、作”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第五篇:《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秋天的风光

3、苹果等教具。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图)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读一读。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已了解了什么,最喜爱哪些句子。

4、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四、再读理解: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没结果的树、光秃秃的庄稼地、高粱杆,老师画的这幅图画名字叫做《秋天的田野》,你们觉得怎么样?少了些什么呢?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3、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苹果、梨、稻子、高粱。谁能上来贴一贴,帮老师完成这幅画?

4、他贴的对吗?要求学生抓住“挂起、露出、翻起、举起”四个词贴一贴、评一评。

5、梨树上怎么会挂起了灯笼?苹果为什么有红红的脸颊?

稻田里怎么会像大海一样翻起波浪?难道高粱上燃起了大火?

这是怎么回事?启发学生体会比喻句。

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梨树上的梨又大又黄,好像挂上了灯笼。

你能用“好像”说句话吗?

6、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7、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8、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

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大家能够把秋天的图画读得像图画一样,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读读这篇文章,现在谁想来有感受情地读一读呢?

2、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

3、小朋友你们能看着图画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吗?组织学生先自已试着看图背诵,再指名背诵。以多种形式比赛背,反复背,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单个背。

二、认识生字词语 小组学习。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4)小组交流:小组擂台赛

如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

如4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

如6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3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

梨、笼、浪、燃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梁--粱

高粱本是粮,米字底下藏。桥梁应是“梁”,木头来帮忙。勤、劳--都有个力字,说明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要多出力。

小结: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5)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三、学写生字。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7、生练写这四个字。

下载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8和9的图画、文字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合集]

    《秋天的图画》一文描述了秋天的景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3.有感......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三册第一组教材。这是一篇抒情小品文,全文就像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让我们置身于一片美丽的秋景......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旬阳县小河镇中心学校 华海燕 教材分析 :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

    图画与文字教学设计(精选)

    盱眙县第一小学美术陆德佳教学设计 图画与文字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学生能运用水......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兰州新区西岔小学 李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15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8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