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6-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精选)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3、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激动,自豪的感情。
三、难点
学写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课型:新授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乘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2.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二)复习字词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按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的顺序记叙的)2讨论课文典礼中讲了几部分内容?(典礼盛况、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四)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阅兵盛况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阅兵中,群众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重点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呢?
从喊哑,拍麻等词可以体现出人民看到威武雄壮的军队和强大的武装的激动,充分表现出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欢欣鼓舞之情。(2)群众游行
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大典结束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A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B“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六)总结全文,积累拓展 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哪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七)主题阅读
(八)作业布置
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教学反思:
……
第二篇:26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案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
一、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3、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激动,自豪的感情。
三、难点
学写场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课型:新授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乘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2.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按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的顺序记叙的)2讨论课文典礼中讲了几部分内容?(典礼盛况、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三)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每一部分各描绘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3.交流汇报成果(1)典礼盛况
A典礼盛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你对典礼中的哪个场面最有感触?请大家谈谈你们的体会。
领袖出场,宣告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的顺序写的。B出示重点句子
a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思考:这个句子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呢?
(表达了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对开国大典的急切期盼。从“排上倒海”“一齐”“投向”等词可以体会到。)
B课文是怎样描写宣布场面的,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呢? 出示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这一宣布将传向祖国各地,所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C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在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毛主席宣读了政府公告当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句时,广场和观礼台响起来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人们热烈拥护毛主席的领导。(2)阅兵盛况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阅兵中,群众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重点句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场景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呢?
从喊哑,拍麻等词可以体现出人民看到威武雄壮的军队和强大的武装的激动,充分表现出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欢欣鼓舞之情。(3)群众游行
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四 大典结束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 道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A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流行队伍。
B“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5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2、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构成了场面,对这三者结合的描写就是场面描写。六 总结全文,积累拓展 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哪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七 作业布置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4、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把它画出来。八 教学反思
第三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6课—— 生:《开国大典》
师:上节课,老师已经跟大家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掌握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听写几个词。
师:好,开始。第一个,典礼。我特别喜欢我们班的李杰同学,他的腰挺得特别直,写字的姿势特别好。第二个,协商。第三个,诞生。第四个,瞻仰。最后一个,排山倒海。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来,看看屏幕。你写得是否准确,如果你有错的,请马上更正。
(全体同学齐读词语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开国大典》这文章它主要分四个场面去描写整个大典过程,那么,你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四个场面概括出来?
师生概括,并板书: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
二、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一)研读“典礼仪式” 师: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勾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默读,写批注。)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谁来交流自己划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五自然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倒”,读第三声。生:排山倒海。师: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人们非常想见到毛泽东,见到毛泽东人们非常激动。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非常好。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当中,我看到了群众的目光,还听到了掌声。掌声是怎样的掌声?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从“排山倒海”这词,你知道什么? 生:群众的反映十分热烈。师:他们心情非常—— 生:激动。
师:因为激动,才会有„„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师:除了掌声,还有——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你注意到哪一个词? 生:一齐。
师:从“一齐”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群众非常渴望见到毛泽东。师:三十万人有没有人指辉? 生:没有。
师:但是他们有不约—— 生: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我们一齐来。生齐读。
师:继续找。还有哪些描写群众反映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人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心情十分兴奋、激动。师:你理解的真好。在这里,又看到了两个“一齐”,三十万人一齐——
生:欢呼起来。师:一齐—— 生:欢跃起来。
师: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都对革命领袖,也就是对毛泽东充满了崇敬。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是如此的激动,读得不错。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全国都知道了。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了祖国的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是啊,我感受到了那分激动。蔡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生:好。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句子时,把第二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换成“它”
师;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没有这两个词,就不能很好地表达那种情感。师:文段连续出现这两个词,这种写法叫—— 生:反复。
师:这反复的写法就更加强调,更加好地表达人们的—— 生:情感。
师:读起来就更加有—— 生:气势。
师:我们全班再来体会体会,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什么呢? 生:是毛主席宣告中国成立的声音。师:请你把毛主席的原话读一读。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板书:新中国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生:齐读。师配乐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有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有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有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有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指名读)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这一时刻,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播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师;接着,升国旗。那么群众的反映又是怎样呢?谁接着读? 生:请大家看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人们升国旗时非常严肃。师:什么叫做“瞻仰”。生:怀有敬意的看。
师:从“瞻仰”一词,可体会到人们对国旗的尊重。因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生:表明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发从此站起来了。)
师:同学们,红旗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今年是我国成立六十三周年。祖国已经过去六十三年,在这六十三年当中,五星红旗无数次地飘扬在天空。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播课件: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五星红旗,这是神州七号飞天时飘扬在茫茫太空的五星红旗。这是神舟九号起飞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师: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假如你亲眼见到这些时刻的五星红旗的升起,你的心情会如何呢?你有什么想说的?
说话训练:看到五星红旗在 升起,我。
生: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我当时心情是十分激动、高兴的。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太空,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
生:当我看到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感到了自豪,耻辱的过去结束了,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师:真好,你再来。
生:当我看到奥运会上再上升的五星红旗时,我为我们中国的运动健儿感到骄傲。
师:是啊,同学们。在这一次次红旗的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腾飞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同学们,这时我们才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呼声,那就是因为——
生: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引读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师:为什么是54门大炮,一共二十八响?有含义吗? 生:应该有。
师:老师留下一个悬念,大家课后自已杳一查,“54”“28”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二)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最后两个场面„„ 生: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最后两个部分,利用你的眼晴这台微型录像机,找出你最难忘的境头,好吗?
(学生默读,划句子。)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最难忘的境头是哪个?
生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我体会到他们队伍很整齐。师:这些部队,有哪些部队? 生:海军、陆军、空军。
(分角色介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生:我最难忘的镜头是:“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我体会到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师:谁再来和大家交流你最难忘的镜头?
生:“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师:你体会这场面了吗?不管是主席还是群众他们的心中都是无比的——
生:激动。师:无比的—— 生:自豪。
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师:“洪流”加上了—— 生(全):双引号。师:是指什么呢? 生:是指火把。师:对吗?有没有同学补充。生:就是指游行的队伍。
师:那为什么把游行队全叫“洪流”啊? 生:因为游行的人是举着火把的。
师:这光明又是什么意思啊?只是指火把的光吗? 生:就是新中国成立了,迎来了光明,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三、创新文本,拓展延伸。1.创新文本,将内容重组。
师出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时,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整热烈的掌声;
当毛主席向空中招手时,群众看见了,都把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当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师:朗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们对毛主席非常热爱。(指导激情朗读。)2.拓展延伸
师:《七律•长征》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那么,作为普通人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以后我们将再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毛主席在花山》,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时的情感世界。
四、小结写法,片段训练。
师:好,同学们,刚才回到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见证了整个开国大典的经过,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去写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的呢?
师:这么大的场面,我们说过了,写场面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有整体的描写,也有个别具体的描写。这就是—— 生:点面结合。
师:大家看看阅兵式部分,作者是不是全部写得很详细?详写了什么?
生:详写了陆军、空军,其它的略写。师:这叫做详略得当,详略得当,就可以 生:重点突出。
师:不管写哪一个场面,却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条理,这叫做:层次清楚。
(板书: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层次清楚)师:同学们,我们每星期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下面请你仿照《开国大典》的写法去写一写这个场面。
(写作点评及交流)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2.观看电影《开国大典》。3.制作“伟人风采”手抄报。
第四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还正确读写,并能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述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故事梗概。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述方法。
〖内容、重难点分析及教学媒体的应用
1、《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描述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因为事情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没有经历这样的场面,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2、学生学习本课,需要老师根据课文的精点及新课标的精神,正确的“导”;图文有机会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时应用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当时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心产生共鸣。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给学生听,在有感情朗读的感染下,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摄影记者,用你们手中的摄影机捕捉开国大典一些精彩场面,选好你要抓拍的镜头,并说说为什么要选拍这些镜头。这样激情导课,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参与。
二、自读感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选择感兴趣的镜头,画一画,读一读来体会。围绕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在小组内交流,疑难的共同探究,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
三、品读悟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拍的场景反复感情朗读,畅所欲语。教师可抓住重点词句相机引导。如:“他们一大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与“走向”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又如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投向”与“朝着,看着”相比较,如此点拨、比较,学生就不难理解前者表现人民群众急迫、兴奋的心情,后者则包含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这样以读促思,以读促讲,师适当引导,又结合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的场面以及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的场面,激发学生探究激学的欲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
1、总结迁移:
学生已经拍摄了这么多的画面,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这些画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简单说一说开国大典的场面,再写下来。然后模仿这一写法写一个片断(场面描写)。这样读写结合,同步发展了智能。
2、拓展延伸:
师可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思考完成。当你们捧起这些画面,你们心情怎样?打算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育学生为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
第五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立贤学校(小学部)五年级:邱凤英
一、教学分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由于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情境带入,以读带悟,对比强调,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汇集、宣告”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掌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2.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场景描写。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典礼中。
1、出示问题.①、学生自主完成。
②、小组讨论。
③、集体汇报。
重点指导研读领悟: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
语,借助资料体会对领袖的爱戴之情。)
语段二: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
来。(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
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加深学生对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体会。)
三、小组合作学习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部分。
1、小结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完成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部分。
3、学生回答。
重点指导研读:
语段四: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
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语段五: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感受当时场面,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爱国热情。)
4、引导学生理解: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红流为什么加引号?怎样理解光明?)
四、总结全文,铭记大典,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继续学习场面描写。
导语:这篇课文都是抓住场面来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场面描写呢?
1、明确场面描写的特点:把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融为一体的才是场面描写。
2、阅读相关资料。
3、完成小练笔。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自选内容,试写一个场景。
推荐阅读:《毛泽东传》。
场景气氛 会场布置喜庆
板书设计:典礼前群众入场隆重
盛大
开国大典典礼时典礼仪式升旗鸣炮激动人心
宣读公告自豪
阅兵仪式骄傲典礼后: 群众游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