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认识教案

时间:2019-05-12 18: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积的认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积的认识教案》。

第一篇:体积的认识教案

体积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知道体积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猜测、探究、类推和验证等活动,知道什么是体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以及一定的三维空间观念,增强空间观念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积的认识和比较体积的大小,了解体积的性质。难点:三维空间的建立,初步形成体积单位的概念。教学工具:多媒体、水果、烧杯、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师:今天上课前,王老师想让大家先回忆一个故事——《乌鸦喝水》。想一想,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生:放小石头让水位上升。

2、师:真棒。这个故事啊其实蕴含着一个巧妙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学习这个知识吗?

3、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体积的认识)

(二)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1、初步感受空间。

实验一:在一个空水杯中倒满水。

这个说明什么呢? 说明: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

实验二:在另外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里放一个苹果,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的杯子,结果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板书:占据 空间

师:请你利用占据和空间这两个词语填空。

1)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了一些东西后,这些东西就()了桌子表面的一部分()。

2)书包里什么都没有,当我们放进一些书后,这些书就()了书包里的一部分()。

2、体会空间也有大小。

实验三: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苹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小番茄(教师准备时,可选择大小差异较大的两种水果),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让一个学生到前面倒水(老师只给学生一个杯子)。

提问:怎样验证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种水果拿出来,就可清楚看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了。和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苹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小番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看见还有大有小。(板书:大小)师:请你利用大小说一说。

1)在教室里,桌子占据的空间(),椅子占据的空间()。2)大象占据的空间(),老鼠占据的空间()。

3、体积的概念。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提问:同学们看,这3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个水果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相反,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水果越大,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反而越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3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小黑板出示体积的含义)

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 石头的体积是什么? 同桌之间说一说任意物体的体积是什么。

4、比较体积的大小 一)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

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自由说,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二)同一物体的体积大小

师:XXX,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我们的体积谁大?现在请你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问:他的体积变了吗?那他的什么变了? 生:体积不变,位置变了。师:位置的变化不影响体积。师:这块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 生:球形。

师:现在我将它压扁,请问它的体积变了吗?那什么变了? 师:我将它拉长,它的的体积变了吗?说明什么? 生:体积不变。说明形状的变化不影响体积。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情况吗?(切西瓜等)师总结:位置、形状都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三)巩固新知,进行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电脑的体积比手机的体积大。

2、两根木棒长度一样,他们的体积就一样。

3、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圆形,它的形状变了,它的体积也变了。

二、比较体积的大小

1、请比较积木搭成的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生:图A比图B的体积小。师:小了多少呢?

生1:图A比图B小了三个积木。

生2:图A是5个积木,图B有8个积木。生3:我们可以用5<8表示。

师:真不错!你发现体积的大小可以怎么比较? 生1:数出同样多的积木,另外还有多的就是大的部分。生2:但是要每个积木同样大才行。

生3:找出同样大小的物体的个数,相差几个就可以比较大小了。

2、师:(出示量杯中50ML的水)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杯中的水,倒入比它小的量杯里,水体积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生1:不会发生变化。(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支持。)

生2:我认为可能会发生变化,倒进小的杯子,水会高许多。

师:请两位同学来倒一下。(学生把水倒入小杯中,显示还是50ML)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猜想、实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比较水的体积大小,不能只看水有多少高度,还要看水杯的大小。生2:像这样,虽然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体积没有变化。

3、师:(出示两个长方形,单位厘米)有两个长方体,现在分别只看见其中一个面。请你说说,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为什么? 生1:图1比图2大。因为图1的面积大。生2:图1比图2小。因为可能图2比图1厚。生3:可能图1和图2一样大。生4:无法比较。因为只看到一个面。

师:你同意上面哪一种观点?请同学们作出选择。师:为什么?

生1:只知道一个面,没有知道有多厚,没有办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生2:长方体大小的比较,要知道长、宽和高每条边的长度。

综上所述,要比较体积大小的关键:首先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其次体积的大小与形状位置无关;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来判断体积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拿一个苹果和一个香梨,问:谁的体积大?

师:有些物体的体积是无法用眼睛来辨别的,你能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吗?(小组讨论)

第二篇: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打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看,你能比较这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大枣)你是怎样比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物体的大小的知识——体积和容积(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认识体积

1.出示两个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玻璃杯,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同样高。

(1)先在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大枣,让学生说明水面有什么变化。

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大枣占有了水中一块地方)

指出:大枣占有一块地方,我们就说大枣占有一定的空间。

因为大枣占有空间,把水往上挤,所以水面上升了。

(2)在另一个杯子放入荔枝。

(3)提问:现在水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再比一比,哪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面会上升得高一些?

指出:因为荔枝大一些,所以这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说明这一石块所占的空间大。

提问 :谁来说一说,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2.出示大小不同三种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中,在倒满水,哪个杯里所占的空间大? 让学生说出,大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小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指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也就是说,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说能说说生活中两种物体体积的小。(说完整的话)

认识容积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例7)

(1)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

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也就是说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两种容器的容积。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然后教师可以操作演示,在让学生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判断,然后再根据容积的含义进行解释。3.完成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说明三维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使学生明确:因为它们都是有同样大小的8盒饼干堆成的,所以它们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一样。

4.完成练习五第2题

5.让学生明白杯子装的多说明容积大,杯子装的少的说明容积小。

6.第3题可让学生按要求操作,让后同桌交流摆的是否正确。

7.第4题可以让学生分别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再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8.第5题中的三个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这是它们的不同点。而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这两个概念都与1厘米有关。这是三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的收获大吗?你觉得学好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吗?

第三篇:《认识体积》微教案

《认识体积》微教案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第一课时《体积和容积》——《认识体积》。教学背景

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体积和容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第一学段)的特点,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本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通过猜测、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理解体积的概念,在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也是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体积的实际意义,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每天早晨,我都会准备一杯满满的温开水,今天我往水里加入一些柠檬,你认为放得下吗?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探讨有关体积的知识。(板书课题)

一、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认识体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呢?(板书:物体)师:像刚才举例的就是物体。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趣的物体。

1、出示实物,猜想结论。(1)出示大小较相近的土豆和红薯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土豆和红薯,你猜想哪一个大?两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不好比较,光凭眼去看是无法判断出哪一个大,那能想想办法比较出来吗?(生说方法)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师:接下来,我们就采用同学的方法实验一下。实验前我们先来看看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课件出示实验方法)

提问:你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生开始实验)

3、观察实验,认识体积。

师:通过实验,有结论了吗?哪一个大?与你的猜想是否一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的过程。(课件演示实验过程)思考:(1)两个量杯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生:放红薯的杯子水面比土豆的要升的高。)

(2)为什么水面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了什么?(生:红薯占的空间比土豆大。)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其实,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板书概念)

4、联系生活,深化概念。

师:其实,教室里的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说明物体都有体积。那你能把教室里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哪个物体的体积大?哪个物体的体积小?

师:可以看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体积有大小之分。

师:同学们,那这杯满满的温水还可以加入柠檬吗?(生说原因)

二、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的收获应该不少,你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板书设计: 认识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第四篇: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

2、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3、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李芳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

1、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l: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2、实验证明。

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人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人第二个杯子,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1: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揭示体积。

师:对,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是由于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请大家用手在书桌的抽屉里摸一摸,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摸并说感觉。

师:请把书包放进抽屉,再用手摸一摸,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生1:手在抽屉里活动起来不方便了。

生2:手要从书包缝里才能放进去。

师:这是为什么?

生3:因为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占了。

师:对,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书包把抽屉的空间变小了,都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你们知道石头和书包谁占的空间大吗?

生4:书包占的空间比石头大,因为书包大,石头小。

师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学生回答后,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

学生回答。

师: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

生: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第二大,手机的体积最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二、引出体积单位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生:不好比较。

教师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问: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能,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体积大。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左边的长方体有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有15个,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比右边的大。

师:左边的长方体和右边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不一样大,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小正方体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较。

师:为什么分成小正方体前不能直接比大小,分成小正方体后就能比较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师: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正方形来表示的。

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正方体来表示。

师:对,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三、认识体积单位

师:请你们猜一猜lcm3、1d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想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l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师:这个猜想对吗?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对的。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具中找出lcm3的正方体。

学生找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

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长是1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cm3。

师:请你们找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cm3。

生1: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cm3。

生2: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近似于lcm3。

师:请找出1dm3的正方体,与1cm3的正方体比较一下,看它的体积大多少,你能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dm3吗?

生3:一个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dm3。

生4: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

师:1m3有多大?

生:是棱长1m的正方体。

师:你能想像出1m3有多大吗?这里有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的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我们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它和你想像的大小一样吗?

师: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生1:6个。

生2:10个。

验证(前排的12个同学钻到了正方体里。)

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4cm3。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师:(从粉笔盒的纸盒中拿出2盒粉笔)你能估计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吗?

生:大约是2dm3。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刚才你从这个纸盒里拿出了两盒粉笔,而每盒粉笔大约是1dm3,2盒粉笔就是2dm3。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

教学反思: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第五篇: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第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三、教学过程: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石头挤占了水的空间,迫使水位上身。)

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新授〗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你们知道这些物体那个占的空间大吗?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教室、操场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

(1)怎样比较下面两个长方体的体积?

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用字母

写成:cm2

dm2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5)、练一练:

数一数,下面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6)、比一比: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

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

(7)、练习:

①课本44页第1---2题。

②李芳的书信,小明的数学日记。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完成课本28页做一做1--2题

下载体积的认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积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柱体积教案(合集)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体积和容积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6、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教师......

    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玉华小学 王国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

    圆柱体体积教案

    圆柱体的体积 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体积。2、再次培养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探索新知的意识。......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八十中附小 曹海丽 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7-28页内容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

    《体积单位》教案

    一、教学内容体积单位(教材43页 ,45页练一练1,2)二、教学目标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

    圆柱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