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平的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第一篇:《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8个生字,认识“乃”(横折折折撇会写爷、奶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用一边、、、边、、、说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平平的小手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过事情,是一双勤劳的小手。教学重点:

学会认读8个生字。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乃”的笔画,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吧,请你们来猜猜老师的这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生:手

师:对了就是这双小手(师出示幻灯片)那谁来告诉我你都用你的小手来做什么?

生:写字、吃饭、穿衣服。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孩子,他叫平平,我们一起来看看平平的手是一双怎样的小手。(师出示幻灯片课题并板书:平平的手)

二、探索新知

1、初读感知

师范读请学生认真听,师放出幻灯片本课的内容,请生看着大屏幕。

师:孩子们,现在请你们翻到书139页,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戴小红帽的字宝宝,我们等一下来分组读.(提醒用手指着字宝宝。)生自己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读,我读第一段和最后一句,你们四组每一组读一段话。看谁读的最好。师读完后评价。

师:现在男生和女生分角色读,男生读爷爷和爸爸的,女生读奶奶和妈妈的。师给予评价。

2、认读生字

师:(出示幻灯片本课的8个生字)孩子谁来读一读第一个字宝宝,“爷”,强调整体音节,请生教读。

分别出示剩下的7个字的音节,采用学生自己读,男女生互相教读,小老师教读的方式认识8 个生字。开火车认读。

最后出示幻灯片:摘苹果,让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段理解

师:孩子们,字宝宝我们也认识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看看字宝宝藏在课文里你还认识他吗?

教师出示第一张平平画画的图片: 孩子们平平在干什么?生画画 师:画的是?生:画的他的小手。(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请学生读)

师拿出画好的小手,指明同学说一句话。谁学画画,画了什么? 师将课文文字去掉,请学生试着背一遍。师:孩子们,平平首先把画给谁看的? 生:爷爷(师板书爷爷)

师:对给爷爷看,师来演爷爷拿着画,请学生来演扶这个动词,请学生说,出示幻灯片平平扶着爷爷,请生起来看着图片补充完整内容。(师板书扶)

请生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男女生分组读。

师:孩子们这里有一个生字,爷的上边是一个“父”字头,下面是?在田字格里该怎么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范写,生书空。

师:孩子,现在拿起笔写一写,师:平平又把画给谁看? 生:奶奶(师板书奶奶)

师:请孩子来演出奶奶拿着画,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由学生来演摇扇子。

出示幻灯片平平和奶奶,请请生起来看着图片补充完整内容(师板书摇字)。

请生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男女生分组读。师:孩子们这里有一个生字,奶的左边是一个“女”字旁,右边也是一个乃字,这里有个新笔画横折折折钩。

师:小手小手在哪里? 生:小手小手在这里。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奶这个字田字格里该怎么放呢? 师:左右结构偏旁窄字宽,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范写,生书空。师:孩子拿起笔写一写。同样的方法讲述第3、4幅图。

师:同学们观察刚才图片中划红线的词语,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一句话。师:最后语段内容向孩子们提问? 生:根据学习课文体会回答。

三、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这节课我们学了平平的手,知道了平平的手是一双多么有用处的小手啊,我们应该怎样向平平学习?

2、现在你来问问同学们,你的双手都做过些什么,是一双怎样的手?说完之后也可以画一画哟!

四、板书设计:

平平的手

爷爷

奶奶

妈妈

爸爸

到田里看麦苗扇子

落叶

草料

课后练习:

照样子说词语

一边(看)一边(说)

一边()一边()

一边()一边()一边()一边()

一边()一边()

说一说平平有一双怎样的小手?

第二篇:《平捺》教学设计

《平捺》教学设计

纯化镇中心小学

孙建波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在描红、临摹中准确掌握平捺的书写要领,学会书写平捺。通过直观演示、讲解,了解平捺的书写方法。

2、通过描红、双钩填墨、示范的方法,能够初步临摹带有平捺的汉字“之”,感受书法中的……?。

3、认识我国书法史上优秀的书法名作和书法故事,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平捺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2、了解并掌握平捺的书写方法,能规范的书写平捺,感受书法中的……?。

教学准备:

课件

笔墨纸砚

毛毡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良好的坐姿习惯是我们学好书法的基础,在上书法课之前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写字时的正确姿势:

头正、身直、肩平、臂开

(把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录像的形式展示出来——找两个孩子一边做着姿势一边录像中解说着,课堂上的孩子边看边纠正自己的坐姿等姿势。)

导入课题

1.出示带有平捺笔画的例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撇画,认识了富有长短、斜正、曲直变化的字,同学们再来仔细观察这几个字,说一说这几个字中都有哪个共同的笔画?

2.好,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捺画(板书“捺”)

3.出示斜捺和平捺的图片,比较两个笔画有哪些不同?(它们的斜度不同,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斜度小的平捺,板书“平”)

学习过程

(一)慧眼识珠,认识平捺的特点

古人云:意在笔先,意思是说在写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之前先要把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本节课,也就是在写之前把这个笔画的特点搞清楚,这是我们写好书法的关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帖。

1、出示比较直的平捺和规范的平捺,在我教书法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同学将捺画写成这样的,同学们比较一下,它和规范的平捺有什么区别?(平捺有曲折,借机讲解平捺的一波三折)

2、出示没有轻重变化的平捺和规范的平捺,看一看这两个笔画有哪些不一样呢?(一个有轻重变化,一个没有轻重变化,借机讲解平捺是由轻到重再到轻的过程。)

3、在书法中,每一个笔画我们都可以用双轮廓线将其描绘出来(边讲边描绘),同学们请看平捺的下部轮廓线有什么特点?它的上部轮廓线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部一波三折有弯曲,上部比较直)

小结:刚才老师带领同学们分析了平捺斜度平缓、一波三折,由轻到重再到轻的粗细变化,下部曲折上面直的特点,这个过程就是读帖。

(二)用笔为上,学习书写技巧。

1、下面同学们试着写一写捺画(音乐起),看看能不能把这种姿态用毛笔去表现出来呢?

2、(教师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指名点评)同学们觉得自己写的怎么样啊?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们都在强调,书法当以用笔为上,说明书写的方法是我们制胜的第一法宝。

3、(下面看老师再来书写)实物展台示范书写

(1)

毛笔顺势入纸。

(2)

顿笔调锋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

在捺脚处变为横向行笔,边行边提,慢慢出锋。

(将上面的三点投影出示,学生边读教师边再示范两遍)。

(三)用笔不易,循序渐进学书写

1、我们都知道笔画构成了汉字,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三个字中的平捺有什么差别?(长短不一,斜度有微微的差别)

2、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但同学们不要灰心?,因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过“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意思是说同一个笔画的形状会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字有不同,但是它的书写方法是一样的,同学们请拿起手中的毛笔,用我们刚才的书写方法在红色的平捺上描红,注意要一笔写成,不要写不够,也不要将墨写出笔画。

3、再将平捺在毛边纸上书写两遍(音乐起)

(孩子们再来写捺画两遍,还是找刚才那位学生上来展示,点评,此环节目的在于表现出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的进步。)

4、学生展示,点评,老师总结。

(四)学以致用,临摹课本例字

同学们天资聪慧,一会儿就把平捺写的有模有样了,想不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本领呢?下面我们来尝试写一写字啦!

1、用我们学过的读帖方法,(投影出示“道”这个汉字)按照描红、双钩添墨,临摹的步骤规范的书写“道”这个字。

2、学生观察,来说一说写“道”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3、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先描红再完成我们的作业纸(出示的练习纸有一个需描红的道字,作业纸是带有“道”的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语,教师写好其他字,空着道字)?

4、学生再次进行临摹练习(音乐起)

看着同学们刚才那么认真地在书写,老师也……?(此处根据自己的习惯措句)出示“道法自然”四个字,同学们将写好的词语(作品)展出。教师根据“道法自然”给孩子们引申学习书法的方法。……?

(五)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

短短的时间,同学们已经将平捺这个笔画写的神采奕奕了,这说明正确的学书方法是多么重要啊,但是仅仅方法正确就能学好书法了吗?(引入王献之学书的故事,最好以动画形式)看来学习书法还要勤奋啊。

(六)感受魅力,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帖、临写、创作,学会了捺画的书写要领及在字中的书写特点,并能运用到创作中,还懂得了书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靠课堂还要课下努力。让我们带着对书法的狂热追求走进浩瀚如海的书法海洋中感受书法的伟大魅力吧!

第三篇:《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7-9页例

1、例2级相应练习。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准备6颗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情境导入,教学例1。

(1)二

(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3)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 2.观察、对比分的结果,初步认识平均分。(1)请学生观察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

(1)同学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才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2个是一份。

(2)同学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吗?(4)学生交流、汇报

4.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

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5)教师小结。

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3.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4.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小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完成教材第9页完成练习二第2小题。

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个。(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3.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3小题。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4小题。

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

(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评价。(4)你发现了什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而且知道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结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

例1:

(一)班的同学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

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3 分法三:2 2 2 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

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第四篇: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庄头乡大范小学范小芒

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几个几”的基础上教学平均分的认识,让学生分别学习依据一些物体的总个数和每几个分成一份或者指定分成几份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如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具体生动的故事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2.动手操作法: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根据学生年龄及思维方式我预设以下学法:

1.直观操作法: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2.观察比较法: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 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将分为以下4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三)拓展练习,运用平均分;

(四)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在创设情境时,我运用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来导入的,兔妈妈拔了12个大萝卜,分给红眼睛3个,分给长耳朵4个,分给短尾巴5个,他们说妈妈分的不公平,怎样分才公平呢?

分发给学生计数棒(代表12个大萝卜)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有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况,观察比较中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并且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分法,以及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区别,从而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

二、动手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

动手操作,让学生用12根小棒分一分,与同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分法。教学“试一试”放手让学生分一分小棒,再交流分法,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领会平均分含义的同时,增强了合作互助的意识。

三、拓展练习,运用平均分: 练习的设计是由易到难:先是基础性练习,其次拓展性练习,最后是开放性练习

1.看谁是火眼金睛?下面哪种是平均分?(如:出示几种物品的分法,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的要让学生说明理由,并想办法使物体变成平均分。)再提问中,我会把自制的小红花发给那些回答的好的孩子,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一个判断题具有多种功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既理解了平均分与其他分法的区别,又熟练了平均分的分法,巩固了平均分的意义,从而使本课堂的重点得到进一步落实。)2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空

(1)、8朵小红花平均插在两个瓶子里,每瓶几朵?(2)、10个面包平均分成五份,每份是几个?

设计意图:安排了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空题目,来强化平均分中每几个分成一份的分法。

3.出示12朵自制的小红花,选几名同学到前面将他们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在这里,我用实物和真人进行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动手分一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也缓解了教学的坡度,突破了难点。第四环节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1.(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平均分”的事例,并与全班同学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作为年轻老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干脆、规范、严谨。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预想内时,觉得有点措手不及。

对重难点的突破还不够,应在分析教材上多加的努力。在突破重难点时要多想办法。

在做练习时,应加强看图题的讲解和练习,特别注意让学生理解题意。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相对比的题,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第五篇: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范艳

2013年10月29日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熊猫哥哥弟弟图片

学具:每人12个小立方体,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聪明、可爱的小动物。每年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分享劳动的成果,今年的聚会又开始了,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师:说得真好!今年的聚会它们都带来了哪些食物?有多少呢?(学生汇报情境图信息: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

师:说得真清楚!假如你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会怎么样?可是,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却盯着6个竹笋,它们在想什么呢?(课件出示:该怎么分竹笋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均分

师:大家看,这是熊猫哥哥,这是熊猫弟弟,(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的图片)可以怎样分竹笋呢?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每只熊猫分3个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样分很公平。师:还可以怎么分?

生2:哥哥分4个弟弟分2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哥哥吃的多,弟弟吃的少。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哥哥分1个弟弟分5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哥哥大弟弟小,哥哥应该让着弟弟

师:多好的小哥哥啊!

师:在这些分法中,有一种分法比较特殊,是哪一种?(3和3)

师:为什么说它特殊?(因为这样很公平,哥哥和弟弟吃到一样的3个竹笋)师:哦,这样分,哥哥吃到3个竹笋,弟弟也吃到3个(边说边用粉笔分别把3和3圈起来)

师:它们分到的竹笋——(同样多)师:它们觉得这样分怎么样?(很公平)

师:这几种分法两只熊猫分到的竹笋怎么样?(不一样多)(教师把其他分法擦去)

师(指着竹笋):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作平均分。(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谁再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

师:(出示课件)再看这种分法,我们把6个竹笋平均分给几只熊猫?(两只)每只熊猫分到几个?(3个)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刚才分竹笋的过程?(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3个)熊猫兄弟商量了一下,决定就用平均分的方法,它们各自抱着3个竹笋高高兴兴地去吃了

师:听说平均分很公平,可忙坏了小猫和小猪,它们也想把食物平均分。(出示课件自主练习1)大家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小猫是平均分)为什么?

2、平均分成几份

师:小猴子最心急啦,(出示课件)它们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帮帮它们吧。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只小猴分几个?)谁来完整地读一读?

该怎么分呢?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商量)

商量好了吗?快速数出12个小正方体,在1号学习纸上分一分(学生动手分一分)

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预设:(1)1个1个分的

师:1个1个分,是怎么分呢?你能上来分给大家看看吗?我们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代替12个桃子,请她分一分(学生动手分)你为什么要1个1个的分呢?(这样能保证每份分的同样多)也就是说能保证是——(平均分)好,继续(生继续分)现在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两个)现在是平均分吗?(是)好,为什么还要接着分?(还没分完)继续,现在分完了吗?

师:(指学生分的图)刚才,他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了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了几个桃子?(4个)我们一起看,第一只小猴4个(用笔圈出第一只小猴的4个)第二只小猴4个,第三只小猴4个。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几个?(4个)(2)2个2个的分

师:其他同学又是怎么分的?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指名展示)

先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2个2个分的)好,分给大家看一看(现在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是)剩下的还能2个2个的分吗?(能)继续看,每只猴子分到了几个桃子?(4个)(3)3个3个的分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指名)你是怎么分的?(3个3个分的)你来说我来分好不好?(好,先给每只小猴分3个)剩下的还能3个3个的分吗?(不能)那该怎么分呢?(1个1个的分)每只小猴也分到了几个桃子?(4个)(4)4个4个的分

师:还有同学想说,是不是还有其他不同的分法?(指名)(4个4个的分)你是怎么想的?(三四十二)他是运用了乘法口诀,是个善于动脑思考的同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现在的问题。

师:刚才我们大家1个1个分、2个2个分、3个3个分、4个4个分,虽然分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12平均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都是几?(4)分的结果怎么样?(都一样)每份都是平均分吗?(是)

3、每几个分一份

师:一向文静的小兔子也着急了,它们又想怎么分呢?(出示课件: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有16个萝卜,每只兔子分4个,想想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出示课件)谁来完整地读一读?(16个萝卜,每只兔子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这次应该怎么分呢?想好之后,数出16个小正方体,在桌上分分看(学生动手分小正方体)谁来摆给大家看?(一名学生上台摆出4个小正方体)这4个小正方体分给谁?(分给第一只小兔)为什么这4个小正方体要分给一只小兔?(因为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我来帮你画小兔好不好?(好)又分了4个,这4个分给第二只小兔,接着4个分给第三只小兔,最后接着4个分给第四只小兔,大家看,这16个小正方体,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几份?(师生一起数:1份、2份、3份、4份)正好分给——(4只小兔)你们觉得我和这个同学合作的怎么样(很好)既然我们合作的这么好,你们是不是有点表示?(掌声)刚才,每只小兔都分到了几个萝卜?(4个)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是平均分吗?(是)

4、开放式练习:就剩下小松鼠了,它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指名)都可以怎么分呢?这次,我们不摆了,拿出铅笔和3号学习纸,在松果卡片上圈一圈、分一分(学生在松果卡片上圈一圈、分一分,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

(选出3种不同分法投影展示)师:这是谁分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预设:生1:每只松鼠分5个,可以分给3只松鼠

师:大家看,他是5个5个分的(师生一起数:1个5,2个5,3个5)15里面有3个5,就刚好分给3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到的松果同样多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是)

生2:每只松鼠分3个,可以分给5只松鼠

生3:每只松鼠分1个,可以分给15只松鼠

5、小结:

(教师把这3种分法放在一起)师:大家看,这三种分法每只松鼠分到的松果怎么样?(同样多)这都是——(平均分)师:你学会平均分了吗?(学会了)我们来试试看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师:你能读懂这幅图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10个樱桃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

个)

每盘()个?(5个)你是怎么想的?(10里面有2个5,所以每盘放5个)

2、圈一圈、填一填

(1)(出示课件)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8块蛋糕,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18块棒棒糖,每6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四、畅谈收获

1、知识收获

师:同学们,看着黑板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动物分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学会了平均分)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对,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2、能力收获

师: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老师把这“果子”(积极)送给每一个小朋友,你们高兴吗?(高兴)想一想,这节课你还能得到哪个“果子”?(合作)你和谁合作了?在什么时候合作了?

我们要把“合作”的果子送给所有会合作的小朋友。还有小朋友把手中的学习纸用的很好,老师要把这个“会用”的果子送给每个会用学习纸的小朋友。这节课,同学们出色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下课!

下载《平平的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平的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高密市豪迈小学 孙美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

    平均分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 -------分一分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平......

    《平均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高密市豪迈小学 孙美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

    《平均分》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7~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4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聚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