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生字和12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祖国江南风光的美,知道祖国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3课。指着板书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齐读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学习伙伴,(出示竹排图),你认识它吗?这就是小竹排,有的地方称它为竹筏,(师板贴:排
生齐读。)师:你觉得老师手上的竹排图和这个“排”字的哪个地方像?
生1:左边的提手旁就是一个划船的人,右边就是一个竹排,好像啊!
生2:因为竹排要用手划动,所以有个提手旁。右边的六横是三根长竹子,两竖是绳子,把三根竹子捆起来就是竹排了。
师:是的,把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起来,就成了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带,农民伯伯常用竹排来运输粮食、货物,现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娱乐。你们看小竹排在水里飘流的样子,坐在上面一定很好玩。小小竹排在水里游,为什么说小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小朋友打开书64页,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注意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老师等会请几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2-3位)
“绿油油”这个词,大家看,读拼音,yóu yóu,但是我们真正在读课文时,凡是遇到这样的重叠形式的词时,我们都要变声的,就变成第一声了,标的音调任然是
它原来的音调,但是读出来,就变成了lǜ yōuyōu
3、教师范读,听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读一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读绿油油是不是更好听了呢?
4、请我们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齐读。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小竹排画中游,预备起,读得可真整齐呀。
5、识字,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这篇儿歌里的生字宝宝都急着想和你们交朋友了,你们愿意吗?(出示12个生字)
师:你要和哪个生字宝宝交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贴流、游、江)(链接树、苗、绿)(1)小老师领读读生字,(2)开双轨火车读(左边读,右边拼)(3)摘掉拼音齐读(男生第一行,女生第二行)
(4)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把所有的苹果都吃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
三、画中悟境
1、在诗歌中再认生字。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自己轻声读全文,说说一共有几句话。(3句)
2、师:小朋友,你喜欢这首诗歌吗?小竹排觉得这首诗上描写的景物真美,他说,要是能把它画成一幅画那多好啊,可惜它没有学过画画。他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画画高手,想请我们帮它画一画,你愿意帮它吗?在帮忙之前,你可要听清它的要求:根据这首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
师:下面请小朋友再读诗歌,想一想,我们该画些什么呢?(小朋友自由准备,也可同桌商量。)
3、师:现在,我们要开始画画了,想,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小河)师板画。
师:现在我们该画竹排了,竹排是怎么流的呢?(顺水流,若说不出,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水流的方向,师解释顺水流的意思。)学习“流”,看“流”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流”字的右下部就像板画的小河流水,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师:我这儿有个小竹排,你能帮我贴上去吗?(指名一生上台贴)
板贴:流字
4、画好了竹排,接着我们该画什么了?(小鸟、小鱼)如果你坐在小竹排上,小竹排顺水往前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枝头歌唱,你会是什么心情?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板贴:竹排、鸟、鱼
5、师:小竹排继续地前行,我们还要画上什么?(树)
树在哪儿?(两岸)两岸是哪儿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指)
师:是的,河的两边就叫两岸。齐读两岸。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河的岸边会有山,所以“岸”字上边有个“山”字。板贴:岸字,师:说得真好!两岸长了很多树木,(师板画一棵树。)你觉得我这样画对吗?为什么?
接着我们要画的是---?(禾苗),谁能说说文中有一个写禾苗绿的词语(绿油油)
板贴:苗字 树木、禾苗
5、借助课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四、背诵课文。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作业超市
请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业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试着背诵诗歌 ★★★把这首诗歌画一画
第二篇:有关《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两个新偏旁,艹草字头,氵三点水旁。
3、学习6个词语,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4、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2、学会新偏旁,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音节、生字、词语卡片,图片,田格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理解图意。通过看图学习短文,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读懂句子,理解词义。
3、正确朗读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 田 鱼 鸟 水 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⑴ 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⑵ 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ú pǎi niǎo ér chàn liǎngàn lǜyóu yóu yú mǐxiāng huà zhōng yó
⑶ 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⑷ 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ǜyóu yó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ó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⑴ 教师指图问:
① 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 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 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 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⑵ 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⑴ 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 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 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 读短文第3行。
⑵ 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⑶ 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 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 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⑷ 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⑴ 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⑵ 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⑶ 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⑷ 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篇:《小小竹排画中游》
不知不觉入画中
【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动态生成,利用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图文并茂,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读懂抽象的诗歌语言。
绘声绘色,引发丰富的联想感受江南风景如诗如画之美。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所描绘的内容,了解什么是“竹排”。
2、学会自主提问,并能想办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3、形象地感受江南风景的秀美,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生成学习内容
(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读了课题,小朋友最想提什么问题?
生1:竹排是什么呀?
生2:“游”是不是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泳,小竹排是怎么游的呀?
生3:这个“画中游”很奇怪,人们能走进画中去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答案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儿歌里。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读几遍儿歌就知道了。
生:自由朗读儿歌。
生3的问题问得出人意料,不在预设的教案中,但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在“刃上”实在是有价值,让我豁然开朗,这节课我得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画中”,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江南如诗如画之美景。同时我发现带着阅读期待的生3,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思维异常活跃。
二、形象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师:刚才读了儿歌,小朋友找到答案了吗?
(部分学生回答找到了,个别学生说没找到)
师:请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刚才看了儿歌下面的图画,我就知道什么是竹排了。
师:你真聪明,谁和他一样,也是通过看图知道的。
(许多学生赞同举手)
师:(出示教学挂图)能告诉大家,什么叫竹排?
生1:(指着图中的竹排说)是用竹子做的。
生2:我看到竹排是用竹子扎成一排的。人可以坐上面。
生3:我看到它像船一样,用一根竹竿插在水里,手再撑一下,船就可以前进了。
(边说边比划着划船的动作,其他学生笑着跟着比划)
师:看来,图画还真能帮助解决问题呢!老师不仅看过画,我还坐过竹排呢,谁想问问我有关竹排的问题呀?
(学生争着举手,表情十分兴奋)
生1:老师,竹排是用几根竹子做的呀?
生2:老师,你坐在竹排上是不是自己撑竹竿的呢?
生3:老师,坐在上面舒不舒服?
师:呀,老师就算长十个嘴巴,也来不及回答你们的问题,可不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照片,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每个小组一张照片,学生围着看,相互交流着看感受)
师:说说你们看到的吧。
生1:哇,你坐的竹排好大呀,可以坐五个人呢!
生2:老师,原来有一位叔叔帮你们撑船呢!
生3:水这么绿,像绿宝石一样,我也想做上边,肯定很舒服。
师;小朋友以后一定有机会坐竹排的。小小竹排的确很有意思,我们江南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呢!这首儿歌里也写到了,画中也出现了,让我们再读读儿歌,找找哪些句子画中画了。
(生再读儿歌)
生1:我从画里看到了“禾苗长得绿油油的”。
生2:我从画中知道了“鸟儿唱、鱼儿游”。瞧,鱼儿在水中跳舞,鸟儿在空中唧唧喳喳地唱歌。
生3:我还知道了什么叫“顺水流”?
师:是吗?你来说说吧!
生3:就是水往哪儿流,船就往哪儿走。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现。
(老师带头鼓掌,其他学生也报以掌声)
人教版教材的插图不仅精致美观,而且和课文内容十分契合,富有童趣,《小小竹排画中游》就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插图,图中的人物是个八、九岁的娃娃,画面色彩明丽,情境逼真,于是,诗歌中抽象的语言就化成了鲜明的表象。解释“顺水流”的小朋友就是问“人怎么会进入画中”的孩子,连我都情不自禁为他的发现喝彩。
三、放飞想象,创造鲜活情境
师:刚才小朋友读得认真,看得仔细,所以有了了不起的发现,现在请你们舒舒服服地闭上眼睛,听一段录音,用心听的小朋友眼前就会出现很奇妙的风景,就会听到有意思的声音。
(放课文录音《小小竹排画中游》,学生闭目静听,听到儿歌中描写风景的部分,有几个学生嗤嗤地笑,尤小元兴奋地叫道:“我看到了!”)
师:睁开双眼,把你们看到和听到的告诉大家。
生1:我看到了绿油油的禾苗、青青的草地。
生2:我看到了许多竹子,还有几间小房子呢!
生3:我看到鱼儿在水中快乐地跳舞,它对燕子说:“你快飞过来和我一起玩吧”。
生4:我听到燕子在高兴的唱歌。
师:唱什么歌呀?
生4:5113535565 3432 „„(腾达用“当”唱起了曲调欢畅活泼的《小叮当》),我觉得燕子是在唱这首歌。
师:呀!小燕子唱地多高兴呀,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唱吧!
(师生一起拍手继续唱“小叮当”)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一年级小朋友的纯真无邪,何必去理性地分析意蕴丰富的词语句子呢?借助联想和想象这对羽翼,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眼前展现,一组组新的情景图仿佛可触可感,孩子终于走入自己构想的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图画中。而我则感觉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四、水到渠成,回归质疑提问
师:小朋友来到这么美的地方,说什么话来赞美赞美呢?
生1:哇,好美的风景呀!
生2:我太高兴了,可以坐竹排了。
生3:我不想回家了。
师:我呀,简直象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了什么叫“小小竹排画中游”了吗?
生4:知道了,就是一种感觉,风景美得就像是一幅画。
师:对,怪不得诗人会说:“江南鱼米乡„„”
生接:小小竹排画中游。
老师:从三个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江里有水,所以是三点水。
学生2:鱼在水里游,所以游是三点水。
老师:你们真能干,掌声鼓励。
老师:说说唱为何是口字旁
学生:唱歌是用嘴巴的。
老师:排为何是提手旁
学生:竹排用手来划。
老师:生字宝宝摘下了帽子,再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课件出示,学生集体认读。
老师:生字宝宝跳到我们的儿歌里,你们认识吗
(学生自由读诗歌
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把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学生:真美呀!
老师:你们还想再游一次吗?
学生:想,再次随音乐表演感悟。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捧着书本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
老师:你们念得真棒呀!我们来比赛读好吗?
(男生读、女生读、指生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好,掌声鼓励。
老师小结。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时,我觉得沈老师非常注重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时,我觉得沈老师非常注重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四篇:《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和同伴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2、游戏激趣,巩固识字。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玩中认字,巩固识字效果。
3、注重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是教学有机组成部分,在课上以即时性的口语评价鼓励和赞赏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4、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
5、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介绍3个偏旁山、木、。教师适时出现带有山木的字,启示学生关注其偏旁与本字的区别。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游戏:拼飞机
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拼好飞机,飞机轮廓内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认识句号。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⑴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柳对确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⑵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成you。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板贴:树木、禾苗
第三句:借助保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⑶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四、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想办法帮你解决。
教师从江南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等特点给予提示讲解,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适时语言鼓励学生是爱提问题的好孩子等。
2、扎实积累:
介绍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让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笔赞美江南。你会背哪些描写江南的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不妨在课下搜集。
3、课外作业江南确实很美,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有兴趣的同学搜集东北的图片或资料,记在(知识小宝库》里。
〖学生活动
1、学生兴致勃勃地回忆并说出旅游的地名或景点名称:
生可能概括这个地方的景色真美太美了
或其他独特感受。
2、生观察至竹好鸟树禾苗等并把看到的景物用带有个性风格的语言加以试述:
生仔细倾听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
3、学生选择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小组长组织学习,每名同学读生字,其它组员仔细听,纠正读音。
学生正确读准字音,认识3个偏旁,并相机点拨岸排的字义和南的反义词。可能还会说出许多带有三个偏旁的字。
4、生可组词造句,或说出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同学们齐心协力合作愉快。生试读后再指名读。
5、学生可能会各抒己见,但经过点拨后会正确数出有三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读后点拨,感悟一些重点词,然后再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丰富感受。生把自己当成荡着竹排的孩子,顺水飘游,把自己当成鸟儿和鱼儿,读出欢快的语气。
6、学生说出红彤彤白花花亮晶晶光闪闪等同语,相机积累语言:
生通过录相片了解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和老师带动作、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背诵。
学生可能会提出江南怎么会有竹排呢?江南和东北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江南有江北吗?等等。
学生可能会背《忆江南》《采莲曲》等诗词。
第五篇:《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知识:
认识12个生字,三个偏旁。
2、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十分美丽富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拓宽学习的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前准备】
乐曲、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策略】
关注兴趣、创设情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
谈话创境
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合作学习
欣赏朗读──再创情境
巩固创新──
开放作业
知识延伸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创境
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出示江南风景图,播放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讲述:我们的祖国有一条很长的江,叫长江。长江以南就叫江南。
2、出示课题:
江南风景优美,而且土地肥沃,适合各种庄稼生长。被人们称为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就坐上竹排随着音乐和这个小男孩一起去欣赏江南的美丽风景。
板书课题。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欣赏乐曲。
看了图,自由说说有什么感受。
学生读课题,质疑:不明白的地方或想知道的地方。
以丰富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激起学生探究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自主读文: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读通课文。
2、学习生字:
组织交流:哪些生字的读音应提醒同伴注意;哪些生字已经会了或有好办法记;哪些生字要向老师同学求助。(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识记生字,相机出示新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