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 《识字7》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课内悟
(一)导入:
1、认读熟字:木、人、工、心。
2、板书课题。
(二)初次看图,自渎生字词
1、看书上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读准字音,想一想课中哪些生字与图有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三)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左图
(一)2、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走路)
3、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出示)人
“二人”是干什么的?
4、左图
(二)(三)教法如上。
5、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四)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金:前鼻音成:翘舌音,后鼻音
3、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4、读懂儿歌:
“二人从”是什么意思:“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
回顾刚才的“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
4、背儿歌
三、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词
2、按笔顺描红
反馈‘变、成、金’的笔顺
5、学新偏旁:“群”:羊字旁
6、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指导书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
众:上面的人要盖住下面的从,从的左边的人的一捺要写成一点。
群:君与羊都要写得瘦长些,羊的一竖还要写得长些。
成:第四笔斜钩要写舒展,略有弧状
金: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些,盖住下面的字。
8、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范写。
9、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成: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变:共()笔,第3笔是(),第5笔是()。
金是()结构的字,共()笔,第6笔是()。
2、课文内容填空:
一人单独走是什么字?()
二人结伴走是什么字?()
三人成一群是什么字?()
教学后记:“群”“黄”容易写成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5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
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背诵第一则短文。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讨论交流,适当点拨。
3、根据学生回答点拨,并相机出示生字词,指导读准生字字音。
三、看图学习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3、讨论交流:
这则儿歌你读懂了哪句?说一说。
4、有感情读背短文。
四、教学生字。
1、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用“单、丝、线、独”口头组词。
3、在书上描红“单、丝”。
4、在习字册上书写“单、丝”。
五、诵读全文,检测效果
1、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2、多听写本课生字词。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了本课生字,掌握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合作探究、大胆交流。
第二篇:关于苏教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字词句。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最后在现实交际中完成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
2、熟记成语,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早——()里——()出——()落——()深——()
粗——()人无()虑,必有()忧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第三篇:苏教二册《识字5》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夏季的特点;认识事物和学习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看,师语言描述。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春天多美呀!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很喜欢春天吧?谁来向大家介绍春天呢?指名说。
二、初读。
1、过渡:
春姑娘忙了一个春天,夏姐姐来接班了。我们一起去红红家的小院看一看吧!(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你喜欢夏姐姐吗?那就先来认识一下和夏姐姐有关的词语朋友吧!
2、出示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再读,要求把词语读连贯。
4、检查:
(1)你能读准哪些词语了,能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领读。
(2)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3)去拼音,开火车读。
(4)齐读。
三、感悟。
5、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夏天,更好地认识夏姐姐,和夏姐姐交朋友吧!
6、听音乐(播放台风、雷雨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7、交流:你见过台风、雷雨吗?能向大家说说吗?
看,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厉害的台风、雷雨呀!谁来读一读?齐读。
8、台风、雷雨过后,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礼物。(多媒体出示三个瓶子)你们看,是什么礼物呢?你想打开哪份看看呢?
9、根据学生的回答打开瓶子出示词语学习。(三组词语的顺序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1)学习“桃子梅子西瓜”。
(出示图画、词语)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词语、认读。谁能来给它们和图画配配对呢?指名学生上台连线,评议。
你最喜欢谁?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读,师评议,再请学生评议。齐读。
小结:这是一份什么礼物呢?引导学生说出“水果”
(2)学习“蝈蝈青蛙知了”。
听音乐,说说你听到了谁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画、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的青蛙吗?谁来夸夸青蛙?指名读。
蝈蝈:你见过蝈蝈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知了:你知道什么?谁能和它打招呼?开火车读。
齐读一行词。
小结:这份礼物是--动物。
(3)学习“葵花茉莉荷花”。
出示图: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认识谁呀?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花。
齐读一行词。
小结:归纳出--花
10、出示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给我们小朋友送来这么多礼物。谁已经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读好这些词语了吗?先自己读、同桌读、推荐读、看书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你最先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说。
3、范写、学生练写。
第四篇:苏教二册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二册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
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
1、投影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夏天的呢?
师:是啊,太阳火辣辣的,连知了都在不停地喊着:热呀!热呀!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句子:夏天真热!)
2、这么热的天蚂蚁在干什么呀?(搬粮食)出示图片:他们是怎么搬的呀?
3、投影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4、演一演:这些蚂蚁真起劲,拉的拉,背的背,个个满头大汗。不过他们只是几个先锋队员,后面还有他们的大部队呢?
(1)、猜猜还会有什么动作?
(2)、演演。(问清学生做什么动作)排队,5、如果做的不好的话,说:好象挺轻松的啊,一点汗也没有出呀!然后再做一遍:离家还有一段路,我们继续赶路吧)(在看到学生有擦汗的动作的时候问:你为什么做这个动作,顺势板书:满头大汗)
6、采访小蚂蚁:这么热的天,你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搬粮食呢?(2-3个)
7、听了他们的话,小朋友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他们呢?出示:小蚂蚁,你。(卡片)
8、那让我们就来记住这群勤劳、可爱的蚂蚁吧。
指名读,评议,齐读。
指点:满头大汗,个个
为什么“个个”读得特别重呢?
9、小结:尽管夏天很热,但他们不怕热,不怕累,个个搬得满头大汗。我们一起读第一节。
三、第2小节
1、火热的夏天,蚂蚁在辛勤地劳动,可是蝈蝈在干什么呢?清小朋友看看书上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几只蝈蝈看见了笑蚂蚁是傻瓜。
他们会笑些什么?(指点,加上动作)
读好句子
(2)、那他们还干了什么?指名,出示句子:
他们躲在大树底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你什么时候也感到自由自在的?板书:自由自在
#这么热的天里,蝈蝈们也是自由自在的。他们有的有的摇头晃脑的唱歌,有的四脚朝天的睡觉,多么自由自在呀!
#谁能把蝈蝈这种自由自在的舒服感觉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蝈蝈在夏天里过得可真是自由自在,我们连起来读读第2节。
3、总结:同样是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非常勤劳,而蝈蝈去整天只知道玩乐,一点儿也不干活,真懒惰。下面我们就把这两种小动物的不同表现来读一读。男生力气大一点,就读第一节;女生表演能力强一点,就读第二节。
四、第三小节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转眼,冬天来了,(声音)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1)、谁能把这种冷的感觉读出来。
(2)、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3)、指名读,评价。
2、这么冷的天,蚂蚁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说话练习。有的——有的——个个——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兴高采烈/自由自在等
3、回想火热的夏天,蚂蚁为了搬到更多的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真辛苦,而现在呢?他们(出示句子)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舒舒服服地过冻了。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蚂蚁过得很舒服的?
(1)、指读,问,你从哪个词感觉他们的生活很舒服的?(装满粮食、躺着)为什么?评议
(2)、过冬的时候,蚂蚁为什么过得这么舒服呢?
小结:这是蚂蚁们辛勤努力的结果啊。
4、可是冬天里的蝈蝈过得好吗?
(1)、投影图片和句子。
(2)、指名读句子,学生评议
(3)、谁能演一演“蝈蝈”神气不起来的样子。(找个2-3个人)
板书:又冷又饿。
(4)、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5、蝈蝈们真可怜,那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呢?
小结:这就是蝈蝈们懒惰的结果啊!你们喜欢这些蝈蝈吗?
6、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
7、看板书小结并送成语:你们看,懒惰的蝈蝈在炎热的夏天只知道贪图享受,没有长远的打算,到了冬天只能冻死、饿死。这就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示成语)。而勤劳的蚂蚁在大热天里辛勤地搬粮食,为过冬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冬天过得舒服,快乐。这就叫——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五、整体回归
1、小朋友,今天我们这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好听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这次我们要来分角色读课文,请男同学做蚂蚁,女同学做蝈蝈,陈老师来做冬爷爷。
2、这么好听的故事,要是小朋友能够记住它该多好呀。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四幅图,看着这些图来背这个故事就会容易许多。现在请小朋友试着背背课文。
3、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随机)
六、写字
六、写字
呼、粮
第五篇:苏教一下 识字4 教学设计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教学难点
读好字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2、3、学会课文生字,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正确地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学写生字“驰、奔、池、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生答)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守、土、十、马”组合、演示。4.板书“驰、地、他、池”4个字。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连读.四人一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驰”、“池”是整体认读音节“en”,不要读成“eng”。“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4)理解。看图理解“田地”、“池塘”。奔”的韵母是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三、游戏巩固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辨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3.指名读字谜歌。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它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小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谜。
6.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顿读。
(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驰、奔、池、塘”。
(2)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3)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驰、奔、池、塘”。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驰、奔、池、塘”写规范,写漂亮。
(3)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升”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轻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描、仿、临写生字各
(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2、复习生字的认读,学写本课的另6个生字,认识其余的四个偏旁。有感情地诵读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 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