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1课 《 过中秋》
教学内容:
一、歌曲《中秋节》
二、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歌曲《望月亮》
四、配乐诗朗诵《月姥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与人文内涵,体验节日歌曲中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
2、能有表情地演唱抒情和活泼能不同情绪的歌曲,用歌声表现中秋节的意境,并能背唱其中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人人参与自编自演活动。
3、能从长短不同的语言中懂得音的长短,能富有感情地朗诵配乐诗《月姥姥》,对语感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我国传统“中秋节”节日文化现象的体验。
2、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课时安排:5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旧知识
2、对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知新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课本、坐姿
二、对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及学习内容
三、复习旧知识、演唱歌曲
1、演唱歌曲
2、复习旧知识 A音的高低
B Do Re Mi Sol La 的音高、音准及手势动作 C 音的长短(进行节奏练习)D 力度标记 f(强)p(弱)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中秋节》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与人文内涵,体验节日歌曲中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并结合生活的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新歌学习
1、讲故事导入
2、让学生对中秋节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3、录音范唱,教师说说中秋节的由来
4、边拍手边朗读歌词
5、按节奏边听歌曲边拍手
6、跟录音完整听唱
7、巩固歌曲 A对接句的演唱 B分男、女唱 C个别唱 D背唱歌曲
小结: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唱熟歌曲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中秋节》
2、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学习,继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学习、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唱准歌曲音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中秋节》 A集体唱 B个别抽唱
三、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1、谈话: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的习惯,那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种月饼?讲述吃月饼的由来。
2、导入新歌
3、录音范唱,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内容?
4、朗读歌词
5、听录音完整唱
6、巩固歌曲
小结: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学唱歌曲《望月亮》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歌曲。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歌曲的节奏及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复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A集体唱 B个别唱
三、学唱歌曲
1、谈话式导入新歌
2、录音范唱,边听边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摆动,感受抒情而流畅的歌曲韵律,对比较与《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情绪。
3、朗读歌词,边朗读边做拍腿动作。
4、听录音完整唱歌曲。
5、巩固学唱歌曲
小结: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第 5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中秋节》《爷爷为我打月饼》《望月亮》
2、朗诵、玩玩、读读的练习教学目的:
1、能从长短不同的语言中懂得音的长短,能富有感情地朗诵配乐诗《月姥姥》,对语言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2、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音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朗诵《月姥姥》
1、讲讲有关月亮的故事
2、朗诵
三、玩玩、读读
1、复习X X X —的节奏
2、根据课本做练习
3、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语音与节奏长短相关的话
4、分声部做一做书上的两个声部有节奏的声势练习
四、复习歌曲并能背唱一首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唱唱、跳跳》
教学内容:
1、歌曲《五声歌》
2、唱游《我们都是好朋友》 歌表演《娃哈哈》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能打着手号唱准五个音组成的歌曲。
2、通过唱游和欣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等规律作出正确 的反应。
3、进一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珍惜同学之间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进行五个音的音高感受和表现。
2、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忽然、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五声歌》
2、唱唱练习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能打着手号唱准五个音组成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
1、五声音节的音高及手号的巩固掌握,建立音高概念。
2、唱好歌曲《五声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学唱歌曲《五声歌》
1、复习打手号唱唱名练习
(老师打手号,学生根据手号视唱唱名,老师唱唱名,学生边打手号边模唱。注意音准。)
2、游戏(音高的听辨和模唱)
3、结合《五声歌》的内容,教师打手号让学生根据手号视唱唱名,逐句模唱。
4、学生跟老师唱歌曲。
5、听录音完整唱。小结: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指出学生还与不足之处。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五声歌》
2、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的:
通过唱游,使学生在唱唱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觉和表现活泼愉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并进行唱游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复习歌曲《五声歌》 A集体唱 B抽唱
三、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教材中的“唱唱”练习
四、学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1、导入新歌
2、朗读歌词
3、学生听录音完整唱歌曲
五、唱游
1、歌曲学会后,座位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边唱边互相拍手、拉手、挥手进行律动
2、同学们按座位前后左右三三两两自由组合,选择教室的空间进行唱游活动,注意不要相应碰撞。“唱歌跳舞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乐句按小跑步的节奏XX XX手拉手或肩搭肩跑动。“手拉着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乐句,原地一拍一下踏步或前后摆动身体。
小结:鼓励学生还能用什么动作来表演歌曲。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2、学习歌曲《娃哈哈》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活泼愉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做动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
二、复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A分男、女唱 B个别唱
三、歌曲《娃哈哈》
1、教师在学歌曲前做几个新疆舞的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2、放录音,互相说说新疆的特产、风俗、新疆人有什么特点。
3、学生朗读歌词。
4、学生跟老师学歌曲。
5、随录音机巩固唱歌曲。
6、让懂新疆舞蹈动作的学生表演,全班同学模仿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的方式。如:歌唱、舞蹈、拍节奏。
四、小结。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五声歌》、《我们都是好朋友》、《娃哈哈》。
2、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等 规律作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中的高低变化、强弱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复习歌曲:
1、集体唱。
2、自由唱(背唱或演唱其中一首)。
三、欣赏:
1、自由探索。自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稳定、均匀的强弱和强弱弱节拍规律。
2、用走路、学时钟摆动,拍击身体各部位来表现强弱和强弱弱效果。
3、把学生探索表现强弱和强弱弱节拍规律的各种方式运用到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欣赏过程中。
4、让学生模仿洋娃娃的样子跟随音乐走高走低,渐强渐弱做律动。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奇妙的天空》
教学内容:
1、歌曲《闪烁的小星》
2、歌曲《云》、《小白船》。教学目标:
1、能用好听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3、通过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神奇奥秘的天空产生兴趣,从而养成从小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掌握手号“fa”的打法。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教学目的:
1、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会打手号“fa”,能模仿老师打着手号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教学重、难点:
1、学会打手号“fa”。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的A B A。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学会“fa”音及打手号。
1、先复习学过的音及手号动作。
2、学新的音“fa”及手号动作。
3、在熟练的基础上,按教材的练习方法,由学生设计音的组合,自由编一编打手号唱的练习,其他学生跟着模仿。
三、学唱歌曲:
1、猜谜:蓝包袄、包银米,天一明,就收起。(星星)
2、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星星是怎样的?
3、听歌曲。
4、学唱旋律,并打手号。
5、朗读歌词。
6、学生跟录音完整唱歌曲。
7、让学生分辨出歌曲前后相同,中间不同的特点,(A B A),A用律动表现歌曲A B A 结构,B师生合作演唱。
小结:根据课堂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2、学习歌曲《云》。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
2、用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歌曲。
3、音的长、短对音乐的影响,让学生作比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
三、学习歌曲《云》。
1、谈话导入。
2、录音范唱,让学生说说歌曲唱到云朵像什么?想想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自由回答)。
3、跟老师模唱第一乐句唱名,想想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3 5 6 | 5-| 比较不同,感受音的长短 3 5 6 | 5--| 3 5 6 | 5 0 0 |
4、朗读歌词。
5、随录音轻声唱出歌词。
6、根据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拍手、拍脚听(唱)歌曲。
7、巩固歌曲,采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四、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能背唱第2课中其中一首歌曲。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云》。
2、欣赏童声合唱《小白船》 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教学过程:
1、朗读歌词导入(略)
2、根据朗读的歌词,画一幅月亮上的画。
3、观看与月亮有关的flash或静态图片。(可在贺卡站的中秋节类别中找到),配上〈小白船〉的音乐。
4、为〈小白船〉编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云》、《小白船》。
2、回顾与小结 教学目标:
1、能用好听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
3、通过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神奇奥秘的天空产生兴趣,从而养成从小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掌握手号“fa”的打法。教学过程:
1、选出表演较好的学生表演两首歌。
2、让学生讲讲:你知道的与星星、月亮、云等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可 以剪报朗读。
小结:奇妙的天空有许多奥妙等着我们小朋友去探索。
第四课 动物世界
(三)教学内容:
一、歌曲《野兔饿了》。
二、歌曲《小毛驴》。
三、听赏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
1、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小鸟》的主题。
2、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选曲——《大象》。
四、做音的高低游戏。教学目标:
1、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2、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的停顿,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小毛驴》。
3、能听辨出长笛、低音提琴的音色,用动作表现这两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结合音乐里动物世界的内容,学习音的走向和节奏里的停顿。
2、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懂得人类和动物是好朋友,我们要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唱歌曲《闪烁的小星》、《云》。
二、音的走向(结合歌曲《野兔饿了》)。教学目的:
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教学重难点:
学习音的走向并运用到歌曲旋律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云》。A集体唱 B 个别抽唱(背唱其中一首)
三、音的走向:
1、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2、引出新内容音的走向: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3、举例子让学生说说以下的旋律属于哪一种。1)1 2 3、2)3 4 5、3)6 5 4、4)5 5 5、4、学习歌曲《野兔饿了》的旋律。
A 两小节为一组,先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
B 用线条画出旋律的走向,感受音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野兔饿了》
二、学习顿音0 教学目的:
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X—0的停顿。教学重难点:
通过歌曲、朗读感受音乐中的停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学唱歌曲《野兔饿了》
1、放歌曲范唱,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音乐里的故事,并进行思想教育。
2、随琴唱旋律,并打手号,同时复习音的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3、学习顿音O及歌曲。
A、通过语言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说话中的停顿,导入音乐中的停顿(加上踏脚动作或拍手动作)
一二 三,| 开步 走,|抬起 头,|挺起 胸,| 就像 小兵 |雄赳 赳。|| XX XO | X X XO |X X XO |X X XO | XX XX |XX XO|| B、欣赏歌曲《野兔饿了》找出顿音O并圈出来
C、轻轻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让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停顿处双手握拳或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停顿的方法
4、轻轻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按照教材的要求,做练习,加深对音乐中的停顿的印象。
5、学生随琴(录音)完整唱歌曲。
6、歌曲处理:根据故事情节处理歌曲的演唱速度如用较慢的速度唱第一句,用渐快唱第二句,用渐慢唱第三句,用中速唱第四句。
小结:根据课堂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野兔饿了》
2、学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目标:
1、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同音反复。
2、用愉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想像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乐句,音乐中的走向特点。
2、为歌曲配上声势动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野兔饿了》
三、学唱歌曲《小毛驴》
1、听歌曲《小毛驴》范唱,请学生说说歌曲里讲了一件什么样有趣的事?
2、老师分句打手号唱歌曲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乐句及音的走向特点。
3、学生朗读歌词。
4、让学生轻声跟琴(录音)唱,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5、为歌曲配上声势。XX XX | XX XX |…… X X | X X | ……
小结:要求学生背唱歌曲,下节课检查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野兔饿了》《小毛驴》
2、欣赏《狮王进行曲》《大象》《小鸟》
3、音的高低游戏 教学目标:
能听辨出长笛、低音大提琴的音色,用动作表现这两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感受和听辨动物形象、音色特点。
2、音的高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
二、复习歌曲,自选一首来唱。
三、做音的高低的游戏
1、听琴辨音的高低并让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出来。
2、听音乐《加沃特舞曲》片段,注意聆听出每一句句尾的高低音变化,教师用手势示意。
3、听音乐,让学生在座位上用动作表示听出的变化。
4、游戏。
四、听赏《狮王进行曲》
1、师生交谈说说狮子是什么样的?
2、放音乐。听一听音乐中的狮子是怎样的?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音乐中出现了多少次吼叫声?
3、模仿狮子的吼叫声。
4、请学生来扮狮子模仿狮子走路的样子?
5、放音乐,随音乐自由动作、模仿狮子的走路,吼叫声。
五、欣赏《小鸟》《大象》
1、放音乐让学生联想是什么动物?和狮子的音乐形象比较有什么不同?
2、认识长笛乐器
长笛是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一种,直管、横吹、音色明快有力有“花腔女高音”之称。
3、请学生随音乐模仿小鸟自由飞翔。
4、放音乐,让学生谈谈听到这段音乐的感觉,联想到什么动物?能模仿它的步伐吗?
5、认识乐器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亦称“倍大提琴”为提琴类中体积最大、音域最低,演奏时用下端的支柱支在地上,演奏者站立演奏。音色低沉、粗厚。
六、做音的高低游戏
1、根据教材中的要求随音乐做动作。
2、听音(单音、音的走向、三个音并加手号动作)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 五 课《唱 游》
教学内容:
一、唱游《学我做》
二、歌曲《玩具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对动作的反应和协调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2、《学生做》通过跟唱的方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音准能力以及节奏的准确性。让学生在《玩具进行曲》唱游活动中,能用脚步行进步伐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识谱能力、音准能力以及节奏的准确性。
2、进一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歌曲《学我做》 教学目标:
1、《学我做》通过跟唱的方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音准能力及节奏的准确性。
2、锻炼学生对动作的反应和协调力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歌曲、学会唱歌曲创编歌词及动作。,2、用动作表演歌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
二、新歌教学
1、课前谈话。
2、照镜子游戏。
请一位学生和老师合作,老师和学生都坐着,学生把老师当镜子里的自己,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表情,随着老师动作和表情的变化而变化,老师动作一定要慢一些,让学生能反应过来。
3、请两个学生站着做“照镜子”的游戏。
4、听歌曲《学我做》,学生按照歌曲要求进行活动 A师生做 B同桌做 C个别上台做
5、进行即兴创作的练习
小结: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动脑想一想还有什么动作可以加进歌曲里。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学我做》
2、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玩具进行曲》唱游活动中,能用脚步行进步伐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顿音记号。
2、复习巩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
二、复习歌曲《学我做》。
A集体唱 B个别唱 C加上动作唱
三、学唱歌曲《玩具进行曲》
1、节奏练习(复习巩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O ||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
2、谈话导入新歌曲。
3、放录音范唱。
4、让学生听录音做律动,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5、讲解知识点:顿音记号
(1)比较异同之处,教师弹琴以下旋律
A 2/4 5 6 5 4 | 3 4 3 2 | 1 2 | 3 O|| B 2/4 5 6 5 4 | 3 4 3 2 | 1 2 | 3 O||(2)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有顿音记号的地方
6、朗读歌词(拍手按节奏)
7、学生听琴用“la”哼唱旋律。
8、随琴唱歌词。
9、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表演。
小结: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指出优、缺点。
第6课 《 要做好孩子》
教学内容: 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歌曲《什么船儿》
为叙事故事《狼来了》配音响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小朋友,爱祖国》和《什么船儿》这两首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2、能选择打击乐器并探索自然音源,为民间故事《狼来了》配音响,在创作过程中,表现故事情节,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看画讲故事,发展语言智能。
3、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该争做“爱祖国、爱科学、诚实勇敢和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体验、创作与表现。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争做好孩子”的情感。课时安排:3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
二、学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学会唱歌曲。
2、切分音节奏X X X,附点四分音符X X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 A个别唱 B分男、女唱
三、学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1、谈话式导入。
2、复习旧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帮助学生回忆好孩子要诚实、勇敢和礼貌,引导学生来回答做个好孩子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3、录音范唱。教师把歌词里的几个比喻提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答案,引起学习兴趣。
4、学生用La 哼唱旋律。
5、朗读歌词。
6、学生跟录音唱歌曲。
7、表现歌曲,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小结:要求学生课后把歌曲唱熟。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二、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教学目标:
能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3/8拍的韵律
2、歌曲中的衬词“哎咳咿呀呼呆呀格呆”。
3、学会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 A、集体唱 B、分男女唱
三、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1、录音范唱,感受歌曲3/8拍韵律
2、用“LA”哼唱歌曲旋律
3、分析歌曲内容,教师与学生交谈:“这首歌曲是根据山西的一首民歌填词,现在我想带你们去山西玩一玩,你们想怎么去?老师带你们坐船去,你想坐什么船去”
4、朗读歌词。
5、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6、学生跟录音唱歌曲,老师纠正学生易唱错的地方。
7、讨论:这首歌曲可以用什么方式演唱?(一对一演唱、小组与小组、师生、男生和女生)
8、创编练习。
师:什么花儿X月开 生: XX花儿X月开
1、什么花儿在水里 生: 菱角花儿在水里
2、什么花儿像木耳 生: 风仙花儿像木耳
3、什么花儿红满山 生: 山茶花儿红满山
4、什么花儿满身刺 生: 蔷薇花儿满身刺 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情况。
2、唱一遍歌曲。
第 3、4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什么船儿》《小朋友,爱祖国》
2、听赏叙事故事《狼来了》 教学目的:
1、能选择打击乐器并探索自然音源,为民间故事《狼来了》配音响,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故事情节,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看画讲故事,发展语言智能。
2、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做个诚实勇敢和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重难点:
1、选择打击乐器,为民间故事配音响。
2、通过该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做诚实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新授《狼来了》
1、看图讲故事。
2、议一议:故事中出现了几种脚步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如:小牧童放羊时蹦蹦跳跳的脚步声,村民上山打狼时的跑步声,村民被骗时生气跺脚的声音,村民下山时的脚步声等等。
3、板书:
《狼来了》
(三角铁)小牧童,| 去放羊,| 羊儿 吃草 | 他寂寞。|(羊叫声)(木鱼)想点子,| 说谎话,| 大声 叫喊 | 狼来了!|(大声叫)(钹或锣)村民们,| 齐出动,| 急急 忙忙 | 跑上山。|(脚步声)(双响筒)小牧童,| 哈哈笑,| 气得 村民 | 直跺脚。|(跺脚声)(蛙筒)小牧童,| 真得意,| 大人 都被 | 我骗了!||大声笑)(鼓)大灰狼,| 真来了,| 牧童 大喊 | 狼来了!|(颤抖声)(响板)村民们,| 怕上当,| 没人 理睬 | 小牧童。|(响板声)小朋友,| 猜一猜,| 放羊 牧童 | 哪去了?||(1)用多种形式反复念读,老师打着快板。(2)编简单动作。(3)加上音响效果 请学生用节奏编故事结尾
进行自我教育:懂得不说谎话是诚实的表现;人们都不相信说谎话的人;说谎骗人是害人害己。能判断哪些是诚实的表现等。
三、随录音哼唱歌曲
小结: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第7课 《 我们都是小乐手》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鼓和小鼓》
2、歌曲《玩乐器》
3、歌曲《我们的小乐队》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2、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能较协和地用三角铁、小鼓、双响筒和蛙筒边唱边参与四个声部的合奏,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
3、通过歌曲《我们的小乐队》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多层次歌曲伴奏的过程,并能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2、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课时安排:4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什么船儿》
2、学习歌曲《打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教学重难点:
1、复习力度记号f、p,学习mf。
2、在歌曲中运用强弱对比演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小朋友,爱祖国》《什么船儿》
三、学习歌曲《打鼓和小鼓》
1、做“感应强弱”的游戏。
2、复习力度记号 f、p。
3、复习学过的歌曲《是谁在敲》《我们歌唱》。
4、播放录音《打鼓和小鼓》,让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中擂大鼓和敲小鼓的强弱力度。
5、学习时,从歌曲中找出力度标记。
6、根据力度度标记朗读歌词。
7、学生随琴(录音)唱歌曲,注意歌声的强弱力度变化。
8、采用游戏的方法边唱边表演。
①师生对唱 ②学生之间对唱 ③小组之间
9、加上动作演唱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大鼓和小鼓》
二、学习歌曲《玩乐器》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能较协和地用三角铁、小鼓、双响筒和蛙筒边唱边参与四个声部的合奏,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做到四个声部的合奏协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歌曲《大鼓和小鼓》
三、学习歌曲《玩乐器》
1、提问谈话。
2、听录音,让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打击乐器?
3、学唱歌曲 ①跟琴唱 ②跟录音唱
③在熟练的基础上背唱歌曲。
4、根据教材要求按照四种节奏边唱边加入声势的伴奏。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指出不足地方。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继续为歌曲《玩乐器》加上打击乐器。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做到边唱边奏,声部合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复习歌曲《玩乐器》
三、选择乐器
1、学生讨论四种乐器的敲击方法(三角铁、小鼓、双响筒、蛙筒)
2、让学生选择乐器和节奏型相配
三角铁 X — | X — | X — | X — | 小鼓 X XX | X XX | X XX | X O | 双响筒 XX XX | XX XX | XX XX | X O | 蛙筒 X X | X X | X X | X X | X O|
3、分声部进行合作。
4、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先用两种乐器,再加入另两种乐器)没有打击乐器的学生加入声势的伴奏。
小结:根据出课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表扬优点。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小乐队》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我们的小乐队》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并能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边唱边表演。
教学重难点:
一、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复习学过的手号。
二、创编歌词,模仿动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问好,检查学生坐姿。
二、学习歌曲《我们的小乐队》
1、放音乐,请学生说出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它们是怎能样响的?模仿出来。
2、朗读歌词。
3、学生跟琴(录音机)学唱歌曲。
4、模唱唱名,复习学过的手号。
5、歌曲掌握后,根据各种不同乐器的特点,进行即兴填词演唱和表演的练习。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8课 《唱唱算算》
教学内容:
一、歌曲《数蛤蟆》
二、歌曲《日历歌》
三、听赏 管弦乐《在钟表店》 教学目标:
1、能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数学的换算和活动。
2、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珍惜时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附点节奏、十六分节奏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数蛤蟆》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创编简单歌词,能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数学的换算和表演。教学重难点:
1、附点节奏、十六分音符
2、衬词的演唱
3、指导学生歌曲,把握四川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
1、谈话导入
2、放录音
3、朗诵歌词
4、介绍蛤蟆的生活习性
5、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6、采多种形式演唱
7、创编歌词
三、小结。
第 2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日历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加深学生对日历的认识和记忆。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数字换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数蛤蟆》
三、欣赏歌曲《日历歌》
1、欣赏歌曲,跟节奏拍手
2、读词,把年、月、星期、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说一说。
3、做填空练习。如:一分钟()秒;一小时()分钟等等
4、做游戏:让学生举着卡片,按照歌词来示意
5、分小组来练习
四、小结。
第 3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在钟表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展开联想钟表店清晨开张营业的情景。教具安排: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乐曲
1、让学生初步欣赏乐曲,感受情绪
2、第二遍再听时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听到和想象到怎么样的情景,用语言来表达。
3、让学生选择角色模仿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参与音乐欣赏的过程。如:钟表师傅、若干座钟、若干挂钟等等
4、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钟表店的情景
5、分小组练习
6、玩猜时间游戏,让学生拿时针、分针、秒针指出时间让大家说
三、小结。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聆听《问声好》 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森林水车》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早上好》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2——1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早上好》。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2——2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在钟表店里》: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在钟表店里》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这是什么》 课时:3——2
教学目标: 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这是什么》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听唱法学习歌曲。
3、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钟表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钟表的声音。
(3)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创造出钟表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表演《童话故事》 课时:4——1
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 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童话故事 课时:4——2
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红帽》
(1)结合歌曲《小红帽》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小红帽》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聆听《小天鹅舞曲》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课时:5——1
教学目的:1、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感受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够运用有正确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静静的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提示;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结合歌曲《有一个人在林中》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有一个人在林中》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课时:5——2
教学目的: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运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5)结合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6)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7)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8)结合《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我的家在日稞则 课时:6——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我的家在日稞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唱《我的家在日稞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我的家在日稞则》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3.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选一种动作边听音乐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课时:6——2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演唱,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
2、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3.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音乐轻轻地拍手。
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小结.课题:期中复习 课时:7—1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一、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 课时:7—2 两课时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课题:爱劳动 课时:8——1
教学目的:
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不再麻烦好妈妈》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劳动歌
》 课时:8——2
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演唱《劳动歌》《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劳动歌》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音乐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音乐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3、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第二课时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嘿嘿
(2)拍手跺脚
(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准备:
PPT课件,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金铃铛》
(1)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3)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4)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
(5)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2.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阿凡提骑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阿凡提骑驴》,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乐曲旋律诙谐、轻快的情绪 以及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的节奏特点。
2、以听、看、舞、唱、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增进对新疆艺术、文化独特魅力的了解与尊重,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3、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歌曲情感。
2、会用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感受和表现新疆音乐旋律
3、唱准切分音,变音记号
教学过程:
1、学生听音乐(娃哈哈)按节奏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了一道音乐题来考大家,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题目:听辩下面两首音乐片段,分别选出是下列哪个答案? 4师:为什么呢?生讨论。
5、师总结: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原来是音乐符号在起作用变化音,和其富有舞蹈性的节奏——切分音。
6、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些神奇的音乐符号:
#变音记号的一种,叫做升记号。如果一个音前面加上它,这个音就会在原来的音高基础上升高半个音。我们跟着琴来感受一下。(教师弹琴,学生感受带有升记号和不带有升记号的这句歌曲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师:认识了升记号,下面我们再来认识切分音
二、导入、聆听部分 在我们的新疆有这么一个喜欢骑着小毛驴的聪明、幽默的传奇人物。能猜出他是谁么? 生:阿凡提。师:(出示幻灯片)对,是阿凡提,他是一个喜欢四处流浪帮助别人的人。今天,少年阿凡提,牵着他心爱的小毛驴来到了我们班做客,看到我们他非常的开心,不禁唱起了歌。出示旋律:
师:真棒,他并带来一份用耳朵听的礼物。
1.师:听一听,音乐中的情绪有没有变化?(播放《阿凡提骑驴》伴奏)师律动(学生聆听后回答:有变化。)
2.师:屏幕上这些节奏型我们都非常熟悉,请你想一想,这些节奏加在音乐中的哪儿最恰当,最能表现音乐的情绪特点? XX X| XX X| X|(学生边听音乐边分组拍击节奏型,然后小组讨论)3.学生反馈。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学生回答)4.师:请各组同学分工配合一起为音乐伴奏,注意听前奏,节奏型变换的地方要衔接好。(学生合奏,轻拍桌子)
学唱歌曲
1.师: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它表现的又是什么形象呢?大家来看一看。(学生观看幻灯片)
2.表现的是谁?你了解阿凡提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阿凡提是新疆人民心目中智慧和正义的化身,非常机智勇敢。这段音乐的名字就叫《阿凡提骑驴.》,现在我们再来认真地听一听,轻声地用啦跟唱。4.分部分学唱
师:根据伴奏型的不同,分部分的来演唱。(1)学生跟琴演唱,试唱曲谱。(2)教师指导
师: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心里非常的高兴。(老师演唱第一部分)这时候,我们的歌声应该怎么样? 生:愉快,高兴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愉快、高兴地演唱一下。
师:这么愉快的心情下,阿凡提看到有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鸟儿、捉青蛙,折断花和树,心情会变得怎么样? 生:不高兴,生气。
师:对,这时候要用歌声把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表达出来。(教师带有感情的接着唱着一部分,学生模唱)。师:后来呢。(教师演唱后一部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生:高兴。
师:高兴之余还有一份自豪。我们在唱的时候要把这几种感情用歌声表现出来。好,让我们带有感情的来演唱这首歌。
(连唱歌曲,提出要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唱出维吾尔族音乐风格和阿凡提幽默自豪的特点)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师生节奏问好
2、导入:利用录像、图片展示钟表店在整点时大钟小钟一 起响的情景和声音,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并理解歌曲轮唱所要表现的音响效果。
二、学唱歌曲《大钟小钟一 起响》
1、录音范唱,进一 步感受歌曲的音响效果。
2、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注意提示学生演唱长时值音符时声音要平稳、气息要饱满、尽量保持稳定的音高。
4、单独练习模仿钟声的长音:“叮当”,要求口形要圆、竖起来。
5、请学生试着和琴声做二声部轮唱练习。
三、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
1、初听全曲,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艺术魅力。
2、学唱乐曲主题。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
一匹马腿儿勤,日夜奔跑不停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师:你能猜一猜是什么吗?《钟》
2.导语 :时间在滴答滴答地走,告诉我们要早睡早起休息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它就像是一辆不知疲倦小马车,我们大家都坐在上面。有的人在车上珍惜时间,学会了很多本领;有的人却在浪费着时间,什么都没学到。就让我们一起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大家都来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二、新授歌曲
1.节奏练习: 2∕4(1)× ×× ∣×× ×0 ‖
(2)×× ×× ∣ ×× ××∣× ×∣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2.熟悉歌词
(1)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歌词。(歌曲伴奏音乐做背景)(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3、学唱旋律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2)再听歌曲轻声跟唱。(提出要求:轻声唱,注意音准。)
4、分段视唱歌谱,纠正不足。三.综合表现
师:时间像小马车,滴答滴答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师: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说得多好啊,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小朋友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第三课时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坐火车吗?” 伴随着歌曲《火车开啦》,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火车进入教室。当音乐画面结束时,我和幼儿在教室中央站好。师:火车站到了,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坐下来等一会。这时老师将幼儿安排到圆圈里面。幼儿全部坐好后,继续以情境作为引导:进火车站是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回答和火车相关的知识。
(二)、熟悉歌词,听辨歌曲节奏。
1、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听!又有一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向我们飞奔而来。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火车开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谁在开火车?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2、一边拍手一边清唱。
3、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
(四)、游戏:火车开啦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3、请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鼓励幼儿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4、请三名幼儿分别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结束活动
音乐声中,老师带着三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到处参观游览。·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唱会剪窗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六课 蒙古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琴上弹一串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像滑滑梯,还像下楼梯。
教师:现在,老师请你把你的凳子当做滑梯,伴随着老师的演奏,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但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滑梯发出声音来。准备——听音乐!(教师再次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好,别动!接着再听一段旋律,听听它又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境?把你想到的跟随老师的演奏表现出来,好不好?(学生随乐慢慢起来)教师:老师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慢,说明我在干什么? 学生:爬山。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听旋律,并画出旋律线
教师:对,音乐可以带领我们翻山越岭、上下台阶。现在,老师放一段乐曲,在听的时候,老师会将乐曲的旋律线画出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画,好吗? 教师:像什么?(旋律山)
2、律动表现旋律
教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这些旋律吧。(带领学生随乐做律动)教师: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3、模唱旋律 ⑴用lü模仿牧羊女的笛声。⑵用lu模仿牧马大叔的马头琴声。
4、视唱旋律,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歌谱并逐句做渐强与渐弱处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魔法师的袋子——认识四种打击乐器
1、听一听
教师:今天,老师借来了魔法师的袋子,请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什么乐器在响?它的声音像什么?(依次让学生听辨蛙鸣筒、串铃、三角铁、舞板等乐器的音色,并认识其形状,掌握其不同的演奏方法)
2、敲一敲 教师:你能用你身边的东西模仿这些声音吗?(鼓励学生用自己手里的自制乐器模仿上述乐器的声音)
二、学唱歌曲《蒙古小夜曲》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蓝天、白云、蒙古包„„牧羊姑娘穿着洁白的衣裙,挥动着鞭儿,轻轻打在小羊的身上„„太阳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打着竹棒,呼唤小羊赶快回家(教师边击舞板边唱第一乐句)。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洒下了一路的铃铛声(教师边摇串铃边唱第二乐句)。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着肚子唱起了歌(教师边奏蛙鸣筒边唱第三乐句)。这时候,牧羊姑娘也为小羊点燃了一盏灯,并且告诉小羊说(教师边轻轻敲击三角铁,边唱第四乐句,并减弱)。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1、讲故事——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让我们把这么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指导学生轻声高声位且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按节奏拍手,注意每句的渐强与减弱)
2、唱歌词 ⑴听录音范唱
教师:听一听牧羊姑娘是怎样用歌声来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的。(听录音范唱)⑵分角色演唱歌曲:
第四篇: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鹿》并能分角色表演。
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角歌曲所表现的童话人物,能承受录音哼唱副歌部分。
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歌曲》,了解钢琴及其单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梦幻色彩。4.学唱歌曲《小红帽》,了解童话故事,与现学合作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5.学习音乐知识“音的高低”,能逐步感受、听辨音的高低,学习模唱唱名;学习“柯尔文手势”,能通过手势的变化感知音高的相对关系。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歌表演《大鹿》
教学内容: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2.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3.表现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①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②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
(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 男生演唱)。
(3)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速,力度中等)③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4.编创表演
(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②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③可设计《森林的早晨》《偷猎者》《手挽手》三个情节。(2)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乐、编创表演动作。(3)学生边唱边表演。5.师生共同评价
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项。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内容: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歌曲)2.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3.聆听乐曲《糖果仙子舞曲》,认识钢片琴并感受其音色。4.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优美的情绪。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
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聆听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有何不同。(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
(5)学生可分组自选童话歌曲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又好又多。
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1)教师介绍《胡桃夹子》故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现的场景。(2)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
(3)教师出示钢片琴图片,结合音响,向学生介绍钢片琴。(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
(5)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
(6)教师播放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舞曲》相关视频片段,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对芭蕾舞的结合,并对芭蕾舞有初步了解。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教学内容: 1.知识“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教学过程: 1.知识“音的高低”
(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①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声音。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单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单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
(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
(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7)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②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唱歌《小红帽》
教学内容:唱歌《小红帽》 教学目标:
1. 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3.背唱这首歌曲。
4.分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可提问学生: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故事内容。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听范唱。
(2)教师钢琴伴奏(慢速),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3)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4)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曲谱(慢速、分句教唱)。3.分析歌曲
(1)教师提问: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2)哪几个乐句相同?哪几个乐句相似?
(3)歌曲哪个乐句与其他乐句不同,是对比的关系?(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个乐句的旋律线。(5)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
①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②根据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 4.表现歌曲
(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现歌曲。(2)背唱这首歌曲。5.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个部分组成?(《出发》、《森林中的狼》《遇险》《获救》)(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个部分。
(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器、编创表演动作等。(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快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背唱四川民歌《数蛤蟆》。2.通过演唱,找出歌曲《数蛤蟆、大头娃娃》中相同旋律,并用不同的力度演唱。3.感觉乐曲《布老虎》中的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并能产生一定的联想。
4.能用声势或打击乐器按指定的节奏随乐曲《舞龙》演奏。5.能用短促、轻快的声音唱出《大头娃娃》的第三乐句旋律。
第一课时 读童谣《花蛤蟆》、唱歌《数蛤蟆》
教学内容:
1.读童谣《花蛤蟆》 2.唱歌《数蛤蟆》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2.能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来演唱。3.能随音乐用动作表演。教学教程: 1.导入
(1)朗读童谣《花蛤蟆》。认识并学习“”“ X”两种节奏型的读法。(2)首先用手敲击童谣的节奏,然后边敲击节奏边读童谣。这既是对童谣节奏的学习,也是为后面《舞龙》编创节奏做准备。
2.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数蛤蟆》,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模唱曲谱前10小节,教师指导学生分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第3、第4小节是第1、第2小节的重复;第7、第8小节与第9、第10小节相同;第11、第12小节与第13、第14小节相同。
(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0 ”节奏,然后再模唱旋律。(4)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4小节。
①先引导学生看曲谱。找出第9、第10小节与第7、第8小节是完全重复;第13、第14小节是第11、第12小节的完全重复。
②练习第7-14小节节奏,然后模唱旋律。
(5)演唱歌词。注意第7-14小节的歌词比较密集,吐字要求清晰,不要“赶”。“水”“年”“梭”“漂”字要唱够一拍。老师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击拍,或教师用双响筒伴奏(一拍一下),以使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
(6)“太平年”“荷儿梅子梭”“花儿梅子梭”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思。(7)完整演唱歌曲。3.表现歌曲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可分领唱与齐唱。(2)编创歌词演唱。
①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等。②把歌曲中的“蛤蟆”换成其他动物唱一唱。(3)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手轻轻敲击歌曲节奏。4.拓展欣赏
(1)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 的歌曲,童谣《花蛤蟆》就是根据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而成。教师可用山东方言演唱《花蛤蟆》)。
(2)欣赏独奏曲《小青蛙》。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欣赏《布老虎》《舞龙》
教学内容:
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布老虎》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听乐曲(1)完整聆听乐曲。(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3.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欣赏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5.导入欣赏《舞龙》(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
(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6.聆听全曲
(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
(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7.复听乐曲
(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
(2)总结:乐曲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 X “ X ”“ X ”“X ”。8.编创《舞龙》
(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
(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唱歌《猜谜谣》
教学内容:唱歌《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用猜谜导入新课 2.初听歌曲
(1)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3.学唱歌谱
(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两个乐句曲谱基本相同,但是又有个别音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可以两个小节为单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不同然后模唱。其中“2—5”四度音程不容易唱准。可通过模唱“5 — 2 — 5”四度连接演唱的方法解决。(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曲谱,找出相同的旋律。第9、第10小节和第13、第14小节只有一个音不同,先听教师的弹奏,再观察曲谱,找出是哪个音不同,然后模唱。其中还要注意“i — 3”六度音程的音准。
(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
(4)完整演唱曲谱。4.填词学唱
(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
(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奏。5.表现歌曲
(1)请两位同学领唱,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
(2)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唱歌《大头娃娃》
教学内容:唱歌《大头娃娃》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室,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2.学唱曲谱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两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3)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用稍强的力度演唱“5.”,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4)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指导顿音的唱法。其中“6 — 4 — 6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个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书演唱第四乐句。(6)完整演唱曲谱。3.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3)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不能因为动作忽略了声音的美感。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欣赏《士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欣赏《士兵进行曲》(钢琴独奏)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
2.聆听第一乐段(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3)在模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辨第一乐段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4)完整模唱第一乐段。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
(1)聆听第二乐段,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注意音区的变化。(2)聆听第三乐段,引导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5.表现乐曲
(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
(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
(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6.编创动作
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教师可请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学唱歌曲《理发师》《种玉米》《猴子蒸糕》,并能用声势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4.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情绪,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教学内容:
1.欣赏《劳动最光荣》(歌曲)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管弦乐合奏)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2.欣赏《劳动最光荣》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5)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6)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
(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9)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唱歌《理发师》
教学内容:唱歌《理发师》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聆听乐曲、节奏表演过程中学会歌曲。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在学会歌曲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带领学生进行二部合唱的练习。教学过程: 1. 听音乐进教室。
(1)教师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2.导入
教师播放影片《幽默的理发师》片段,学生欣赏艺术化的生活场景。3.学习歌曲《理发师》(1)模仿歌曲节奏。
要求: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教师出示《理发师》各乐句节奏。
①教师范唱第一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剪刀的象声词)。②教师范唱第二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刮胡刀的象声词)。③教师范唱第三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吹风机的象声词)。④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喷雾的象声词)。
(2)教师出示课题《理发师》,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演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3)聆听歌曲,学生用“啦”模唱。(4)跟着老师模唱旋律(唱名)。(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哼唱歌词。(6)随伴奏录音,学生演唱歌曲。(7)练习简单的二部合唱。4.表现歌曲
(1)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3)教师鼓励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演唱(也可以几位同学合唱),师生共同评价。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唱歌《种玉米》
教学内容:唱歌《种玉米》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表现《种玉米》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或同他人合作 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3.通过演唱,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老师敲击节奏,学生随教师的节奏做动作。2.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种玉米》伴奏,随音乐走步。(2)随歌曲伴奏练习声势。3.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范唱。
①教师提问: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劳动? ②给歌曲起个名字。
(2)歌曲范唱,随歌曲做动作。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可以适当加强演唱时的力度。(3)随录音伴奏完整演唱歌曲。5.表现歌曲
(1)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控制的力度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动作。
(3)小组合作表现歌曲(演唱、声势、表演动作等)。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歌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内容:歌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2.与同学合作,大胆编创,主动参与音乐表演。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展示《猴子蒸糕》插图,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2.聆听歌曲。
(1)聆听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3.学习歌曲
(1)有表情地读歌词,注意角色的不同语气。①第一、第二段歌词是由什么角色演绎的? ②第三、第四段歌词中新出现了什么角色?(2)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第一、第二段歌词。(3)为第一、第二段落歌词编创表演动作。(4)随歌曲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段歌词)。(5)聆听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
(6)随范唱轻声哼唱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7)学生分角色表演第三、第四段歌词。(8)分组汇报表演。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音乐中动物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作品描绘的不同动物形象,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唱歌、欣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逐步加强节奏和音准的训练,为进一步开展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3.通过节奏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唱歌《小动物回家》
教学内容: 唱歌《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还记得我们以前学唱过的表现动物的歌曲吗?你能唱一唱吗?(2)学生复习演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小青蛙找家》《小蜻蜓》《谁唱歌》《咏鹅》。2.聆听歌曲
(1)歌曲中唱到了哪几种动物?(2)这四种小动物是怎样回家的?(3)用动作表现这四种小动物。3.学唱歌曲
(1)教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2)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定性。(3)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4.表现歌曲
(1)演唱歌曲(加上声势或者是律动)。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体会到演唱速度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编创歌词。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动物回家的歌词,分组演唱新编创的歌词。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内容: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
1.学习“X X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并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情感。3.创造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1.节奏学习
(1)模仿教师拍手,学习“X X X ”的节奏型。
(2)播放歌曲伴奏录音,学生用“X X XX X ”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第一遍:接龙,老师拍两小节,学生拍两小节。
第二遍:接龙,教师变换动作,看谁学的准确认真。2.聆听歌曲
(1)听一听,歌曲中唱到了哪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在黑板上贴这四种动物图像)(2)再听歌曲第一段歌词,完成歌曲间奏处的声势。(拍手、点头)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间奏处的声势一定要准确。(2)教师用琴教唱,注意学生的音准。
(3)学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曲,培养音乐的记忆力。
(4)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注意间奏处的声势变化,编创鸭子的动作。(5)以此方法,学习歌曲的第三、第四段歌词。
(6)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不同设计,为歌曲编创动作。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在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4.唱好歌曲
(1)教师鼓励同学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为歌曲编创动作。(2)同学、小组之间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3)通过小组唱、教师与学生接龙唱、一人唱大家接唱等不同方式,确保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读童谣《小鸭子》、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教学内容:
1.读童谣《小鸭子》
2.欣赏《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教学目标:
1.学习童谣《小鸭子》/练习固定节奏与童谣的配合,为学习两声部做准备。2.听赏乐曲《鸭子拌嘴》,听辨几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3.感受乐曲表现的形象,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1.读童谣
(1)教师用“带读”的方式带领学按节奏读歌谣。(2)集体背诵童谣,指导学生掌握童谣的韵律和节奏。(3)为童谣伴奏。
①利用“”节奏为童谣第二句伴奏 ②利用“XX XX XX X ③学习童谣第一句和第四句。④完整读童谣《小鸭子》。2.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2)欣赏《鸭子拌嘴》片段(引子)
①教师提问:有几只鸭子?老鸭怎么叫?小鸭怎么叫?
②教师出示图片,介绍主要打击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小镲—小鸭、水钹—老鸭。③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在干什么?
④用动作表现乐曲。
(3)欣赏《鸭子拌嘴》片段(拌嘴)①教师提示: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②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在干什么? ③用动作表现鸭子拌嘴、嬉戏的形象。(4)表现乐曲
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场景片段,编创动作,表现音乐。②分组随音乐表演。
③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自制的简易打击乐器)编创《鸭子拌嘴》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欣赏《小狗圆舞曲》
教学内容:《小狗圆舞曲》(钢琴独奏)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地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2.通过聆听和身体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3.通过听赏培养学生们的爱心,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教师播放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乐曲的曲名吗?乐曲中的小猫形象是怎样的?(优雅、高贵、自信、快乐)
2.聆听《小狗圆舞曲》
(1)教师提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2)你感觉这首乐曲描写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形象?(快乐、俏皮、淘气)(3)教师介绍《小狗圆舞曲》及其创作背景。3.分段欣赏(1)A段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什么?
②用画旋律线条的方式,理解音乐形象:小狗欢快地追逐、玩耍。(2)B段
①这段音乐跟刚听过的A段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不同? ②小狗在做什么?(在跳舞、在主人怀抱里撒娇)(3)再现段
①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一段相似?
②结尾处音乐的力度是怎么的?请学生想象小狗在做什么。(4)完整欣赏《小狗圆舞曲》
学生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歌表演《小猫钓鱼》
教学内容:歌表演《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童谣剧表演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述故事情节。2.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2)再听:歌曲有几段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小猫钓鱼》第一段歌词。3.学唱歌曲
(1)教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2)反复学唱,哪一句存在问题,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问题。(3)采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时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风趣、着急、伤心、自信、高兴。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4.表现歌曲
(1)分组讨论、排练。
①鼓励学生想一想、唱一唱、练一练,进行简单的动作编创与表演。②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讨论表演所需道具。
③发挥想象,认真排练。教师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2)分组表现歌曲。
①边演唱边表演:编创新版《小猫钓鱼》(可以有不同的结局)。②学生评价。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欣赏《龟兔赛跑》
教学内容:欣赏《龟兔赛跑》(管弦乐合奏)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了解单簧管、大管在乐曲中所代表的角色,感受这两件乐器的音色。3.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1.介绍乐器
(1)教师将乐器图与听辨乐器音色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大管和单簧管。(2)熟悉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特点。
(3)想象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什么动物形象,为什么? 2.初听乐曲
(1)了角童话故事内容,介绍《龟兔赛跑》这部作品。(2)能分辨代表乌龟和兔子的主题音乐。3.分段欣赏(1)晨景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绪是怎样的?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③随音乐哼唱这段音乐。
④教师请学生自己选择扮演森林中的一个动物或植物,随音乐表演。(2)竞赛
①聆听“竞赛”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紧张气氛。②聆听、感受单簧管、大管是如何表现“龟兔赛跑”的。(3)梦境
①接下来,小兔子的音乐有什么变化?
②聆听“梦境”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③乌龟的音乐有什么变化?(4)森林的狂欢
①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怎么的场景?
③学生分组设计动作,以欢快热烈的舞蹈表现“森林的狂欢”。4.完整欣赏乐曲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随音乐展开想象。(2)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5.表演音乐童话(1)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扮演一个小的角色(动物、树、草、花等)(2)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6.教师总结、评价。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动画城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和《大风车》。
2.认真欣赏民乐合奏曲《三个和尚》,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主题音乐伴奏,能和同学合作随音乐参与表演活动。
3.认真欣赏钢琴独奏曲《猫和老鼠》,感受乐曲中“猫”和“老鼠”的不同形象,并能用形体运用随音乐表演。
4.能随音乐哼唱歌曲《跟着队长走》,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5.能分声部按正确地、有表情地读童谣《猫和老鼠》,并能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能够与同学一起合作参与动画歌曲演唱大比拼的活动,踊跃演唱自己的动画歌曲,同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唱。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最近电视台播出的、学生感兴趣和罗为的动画片歌曲,全班同学随音乐哼唱,营造一种演唱动画片歌曲的扭转,导入本课歌曲教学。
(2)也可采用小组赛区歌的形式,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动画片歌曲又好又多。①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3—4个组,每组推选一组长。分组轮唱熟悉的动画片中的歌曲。
②演唱要求:组员集体演唱或单独演唱均可,可以只唱歌曲的前几句或一段,能说出歌曲曲名和所属动画片名称。
③评价办法:按要求每演唱一首歌曲,插上一面红旗,红旗多的组为胜。2.歌曲《我们的家园》
(1)教师范唱歌曲《我们的家园》导入歌曲的教学,简要介绍动画片《我们的家园》。(2)播放动画片《我们的家园》片段,聆听主题歌,学生感受歌曲情绪。(3)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录音范唱,学生随教师用声势声势动作参与表现,熟悉歌曲旋律。
(4)学生随伴奏音乐学唱歌词。
(5)学生随琴演唱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好每个乐句。
指导提示:歌曲第一乐段可唱得亲切、欢愉;第二乐段,声音要饱满连贯,充分体现歌曲“团结才能得胜利”的主题思想。
(6)可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采取领唱与合唱的表现形式来演唱,即第一乐段可由一个或几个同学领唱,第二乐段全体同学齐唱等。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3.小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欣赏《三个和尚》
教学内容:欣赏《三个和尚》(民乐合奏)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2.认识坠胡、二胡、三弦三种乐器,听辨其音乐特点;认识堂鼓、木鱼、锣三种打击乐器,并能用木鱼和小钹为乐曲的主题音乐片段伴奏。
3.认真聆听乐曲《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情境;能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复习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2.欣赏《三个和尚》
(1)首先可由熟悉《三个和尚》故事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教师适当补充。(2)认识乐器——坠胡。
教师展示坠胡图片,学生聆听坠胡演奏的表现小和尚的主题音乐,熟悉坠胡的音色和表现特点。
(3)聆听“小和尚主题音乐。
①聆听“小和尚主题”音乐,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编创能表现小和尚特点的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②用木鱼和钹为主题音乐伴奏。(4)聆听二胡演奏的音乐片段。
①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②介绍二胡,采取图片展示和聆听结合的方式,熟悉二胡的音乐。(5)认识乐器——三弦。
①教师展示三弦图片,聆听三弦演奏的音乐片段,熟悉三弦的音色特点。②再次聆听三弦演奏的音乐片段。这段音乐与哪段音乐相同?表现了什么?(与“小和尚”主题音乐相同,表现寺庙中双来了一个和尚)
③对比聆听坠胡演奏的主题和三弦演奏的主题。这两段音乐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6)聆听“救火”音乐片段。
①老师引导学生说说音乐是如何表现紧张救火场面的?(从速度、力度等方面感受)②打击乐器(锣、鼓等)在音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完整欣赏《三个和尚》。
①学生完整欣赏乐曲《三个和尚》,随音乐展开想象。②用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3.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
(1)教师可重点播放三个和尚的出卖以及救火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人物形象、音乐与情境的关系。
(2)如果老师时间允许,教师也可完整播放这部动画片。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唱歌《大风车》、活动《跟着队长走》
教学内容: 1.唱歌《大风车》 2.活动《跟着队长走》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
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跟着队长走》,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 1.导入
聆听几首最近电视台播出的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画片主题歌,学生随音乐演唱,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学习歌曲《大风车》
(1)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随音乐进行“风车转动”的音乐活动。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4—6人为宜),围成一个圆圈,随音乐模仿风车转动,每个乐句变换一个方向。同时,还可以加一些其他的动作配合表现。每组的动作可自行设计。
(2)聆听歌曲《大风车》,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哼唱歌曲。(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随琴轻声演唱。
因这首歌曲学生大都比较熟悉,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是指导学生如何唱准、唱好歌曲。演唱提示:
①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②演唱时要注意歌曲开始时的三个“ X O ”节奏,要唱得轻巧,不能拖泥带水。③注意歌曲中有多个切分音和附点四分音符节奏,要将这两种节奏的重音表现出来。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大风车》。3.音乐活动《跟着队长走》
(1)学生或老师简介动画片《小飞侠》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2)随录音哼唱歌曲。(3)随音乐参与表现。音乐活动设计:
①选出一位队长在前面领走,其他同学在原地随音乐踏步或走步。
②当唱到“我们跟着队长,跟着他,跟着他,我们跟着队长,无论他走到哪”这句时,面朝正面原地走。
③当唱到“嘀嗒嘀嗒快游戏已开始啦”“ 嘀嗒嘀嗒快加入到队伍中”“ 嘀嗒嘀嗒让我们齐声喊”“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这四句时,每句变换一个方向原地踏步。最后一句“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可以摆出不同的造型来表现。
活动形式:
①全班集体活动,歌曲可以反复几遍时,由不同学生担任队长。
②可分组展现各队的风采,即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活动,每组都选出一个队长。(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为了降低学生跟唱的难度,可以采取老师与学生接龙演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如学生演唱歌曲中模仿军号的“嘀嗒”声,其他部分则由老师演唱。
(5)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表现歌曲《跟着队长走》。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读童谣《猫和老鼠》、欣赏《猫和老鼠》
教学内容:
1.读童谣《猫和老鼠》
2.欣赏《猫和老鼠》(钢琴独奏)教学目标:
1.能分声部按节奏正确、表情地读童谣《猫和老鼠》,并能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2.欣赏钢琴独奏曲《猫和老鼠》,感受音乐中“猫”和“老鼠”的不同形象,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教学过程: 1.节奏练习
(1)学生恒速反复拍击节奏“X X X X”
(2)将节奏“ XX ”写在一张卡片上,任意遮住上面节奏四拍中的一拍,学生继续恒速拍击出变化了的节奏。如“ X XX X X”“ X X XX X”“ X X X(3)将四分休止符“O”写在一张卡片纸上,任意遮住上面节奏四拍中的一拍,学生继续恒速拍击出变化了的节奏。如“X O X X”“ X X O X”“ X X O X”等。
2.读童谣《猫和老鼠》
(1)板书童谣《猫和老鼠》第二声部的节奏,学生拍击出节奏。(2)学生按节奏读出《猫和老鼠》的第二声部。
(3)根据童谣《猫和老鼠》第二声部中出现的猫的老鼠的叫声,教师启发学生编创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如“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一只老黄牛,哞哞哞哞哞”“一只小黄狗,汪汪汪汪汪”等。
(4)教师与学生配合完整表演童谣,老师读第一声部,学生读第二声部。(5)学生学习童谣第一声部,并尝试分两组配合读童谣。(6)学生读童谣,并用木鱼、双响筒、响板等打击乐器参与伴奏。3.欣赏《猫和老鼠》(钢琴独奏)
(1)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了解动画片中“猫”和“老鼠”的形象与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播放或弹奏分别表现“猫”和“老鼠”的音乐,学生听辨哪个片段是表现猫,哪个片段是表现老鼠,说说音乐具有的特点,并尝试编创表现“猫”和“老鼠”和,随音乐表现。
(3)教师介绍乐曲《猫和老鼠》
(4)聆听表现“猫捉老鼠”的音乐片段。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猫捉老鼠”的情境,并尝试和同学合作随音乐表现“猫捉老鼠”。
(5)聆听乐曲尾声。
教师设问:猫最后捉到老鼠了吗?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说捉到了,乐曲尾声有《送葬曲》风格的音乐片段,像是在为小老鼠送葬;也可以说没捉到,机灵的小老鼠是装死,乐曲最后仿佛精疲为竭的小老鼠一瘸一拐地悄悄地溜走了??(6)整体聆听,学生跟着音乐表现“猫”或“老鼠”的形象。(7)教师介绍演奏《猫和老鼠》的乐器——钢琴。
(8)再次整体聆听乐曲,用图谱表现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4.小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下雪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从不同角度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学唱歌曲《冬天的故事》,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童话般的意境。学唱歌曲《雪花》,初步学习连音、顿音的唱法;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学习基本的歌唱技巧,学会用呼吸控制力度,用较弱的力度、“高位置”的声音演唱。
4.欣赏童声齐唱《江雪》,熟读古诗,能随范唱轻声哼唱歌曲。
5.欣赏《雪撬》,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欢快的情绪,并用打击乐器参与音乐表现。6.同学合作,分角色表演《小动物告别会》。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唱歌《冬天的故事》、欣赏《江雪》
教学内容:
1.唱歌《冬天的故事》 2.欣赏《江雪》(歌曲)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冬天的故事》,喜爱并乐于演唱歌曲。
2.学习基本的演唱技巧,学会用轻声、“高位置”的声音演唱,表达歌曲童话般的意境。
3.熟读古诗《江雪》,了解古诗的意境并跟录音学唱。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儿童或诗歌、视频等导入,创设情境。2.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
①歌曲的情绪优秀、抒情,演唱时,应注意气息的连贯,声音柔美、不喊唱。②每个乐句第1、第2小节的第3拍都是四分休止符,在演唱时,不要过分强调休止一拍,以免给人不连贯的感觉。这几个乐句的第1、第2小节的第2拍,可适当延长一点,做到“声断而气不断”;同时,这几个字,还应适当控制力度,不要突出。
3.表现歌曲
(1)歌曲学会后,播放歌曲的合唱完整版,感受歌曲的情绪与意境。(2)教师启发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3)表演歌曲。可以加入朗诵,伴唱部分由学生自己编创表演,在领唱部分演唱歌曲。
4.欣赏《江雪》(1)初听歌曲《江雪》。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3)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
(4)用听唱法教唱乐曲,先分句教唱,再整体练唱。(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欣赏《雪撬》
教学内容:欣赏《雪撬》(管弦乐合奏)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雪撬》,感受冬天乘坐雪撬时人们的喜悦心情。2.能听辨主题音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3.可用肢体动作参与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聆听。
(2)教师提问: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想象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情境吗? 2.完整聆听
(1)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教师设问: ①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俏皮的)②乐曲中出现了哪些声音?(铃铛、鞭子、蹄声等)(2)教师揭题——《雪撬》。
(3)再次聆听全曲,提出要求:随乐曲做简单律动、展开想象、仔细聆听。3.分段聆听(1)引子
“引子”部分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仿佛坐着雪撬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大地上)(2)A主题
①跟着老师模唱A段主题旋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③主题A在乐曲中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4次;音色不同;情绪一次比一次热烈)(3)B主题
①聆听B段主题,速度是怎样的?你有怎样的联想? ②教师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A段主题与B段主题。
(4)聆听C段主题,速度与情绪有了什么变化?你有怎样的联想?(5)尾声
①聆听乐曲尾声,你有怎样的联想?(力度渐弱,仿佛雪撬离我们越来越远)②最后一声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觉得是表现了什么?(小号;鹿鸣)
4.完整聆听
教师播放乐曲,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想象乐曲音乐形象。5.表现
(1)师生一起讨论:聆听这首乐曲时,可以用怎样的形式参与表现音乐?(2)全班同学合作,用自己的方式随音乐表现。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唱歌《雪花》
教学内容:唱歌《雪花》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3.能用好听的声音读“念白”。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乐曲《雪撬》导入,将学生带入到雪花飞舞的场景中。2.演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顿音”记号,应该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唱“顿音”。(4)用轻声、“高位置”的声音练习“念白”,表现儿童好奇的心理活动。3.表现歌曲
(1)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第一、第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第四乐句则应抒情。表现儿童好奇—探究—惊喜的过程。
(2)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1、第2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3、第4小节唱得连贯,力度也应由弱渐强;第二乐句再由强渐弱;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由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3)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
(4)歌曲表演。鼓励学生随歌曲表演,想象自己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雪花“数花瓣”?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唱歌《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内容:唱歌《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为歌表演做准备。
2.注意区分四二拍及四三拍,并能按要求演唱。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视频或插图导入。2.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教师分句、分段教唱,用较慢的速度教唱。
(4)教师在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秀。(5)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区别。
(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传。3.表现歌曲
(1)学会歌曲手,第一、第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角色演唱。(2)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分别为歌曲的三个段落设计几个动作。
(3)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创意,比如还有哪些冬眠的小动物?可以编创新的歌词,也可以扮演你喜欢的小动物。
(4)分组完整演唱歌曲。
(5)布置课后任务:自制头像、道具,练习自己要表演的内容,记住歌词。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内容: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准备。2.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3.鼓励学生编创表演动作、情节和对白。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制的头饰和面具,师生一起简单布置教室。2.复习
播放《小动物告别会》录音,学生跟唱复习,尽量记住歌词。3.表演
(1)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情节和对话,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教师与其中一组领先起舞,其他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学的舞姿,也可以自编动作,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
(4)如场地小,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4.编创
(1)提示学生是否还有别的小动物也要冬眠,可以加入哪些小动物呢?(2)鼓励学生编创动作、情节和对话,使表演更丰富。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 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并能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做律动和表演。
3、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 三种音符时值的感受认识,并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以运用。
教学要点: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范唱《时间像小马车》,感受音乐形象。
2、讨论歌曲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时间一去不复返,懂得要珍惜时间。师:时间老人送这首歌给我们,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
师过渡语:是呀!时间像小马车,哒哒哒哒地向前跑。小朋友听到了小马车的脚步,原来时间的小马车时刻在与我们同行。听听它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二)、听唱法学习歌曲。
1、教师按节奏说:时间像小马车。
×××│×× ×○│×× ××│×× ××│××│×-│ 时间像 小马车,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向前 跑。
2、在学习歌词时,手拍节拍,教师提醒小学生注意2/4拍的强弱规律。
3、学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1)老师示范歌曲(2)教师教读歌词。
(3)教师出示歌谱,教唱旋律。(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5)教师根据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气息、音色、咬字、速度等)
(6)引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做到有感情地演唱。老师送大家一首诗。
师生共同朗诵陶渊明的《惜时》。盛年不再来,一日无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师: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四)、游戏《和时间赛跑》,结束课业。
师:时间过得真快,时间的小马车来接我们下课了。音乐中结束课业。第三课
好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好娃娃》,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么样对待爷爷和奶奶。教学难点: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第一段
(1)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的?(2)老师小结:就像同学们说的,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是吗?(3)提问:你们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4)课件出示:爷爷年纪大了嘴里缺了牙!
(5)提问:你们听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唱第一句)(6)播放第一句演唱。(课件播放)(7)学生跟唱。(8)全班齐唱。
2、学习第二段
师:今天教室还来了一位老奶奶(课件播放奶奶出场)师:你们看看老奶奶都老了。她的头发怎么样?
课件出示: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播放歌曲)教师带唱。
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两段连唱
师:今天咱们看到这两个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你们也来学学吧!全班跟唱。
老师带唱两次。学生分句接唱。
自由交换角色演唱。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好娃娃》
二、表演《好娃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表演《好娃娃》。
2、(课件播放音乐)师:你们跟唱一次好吗?
3、下面自由讨论你们该怎么演?
4、出示课题。
5、分组讨论(可以五人小组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乐表演活动老师也可提供道具。)
分组,每组成一个家。
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参与角色的表演。
创设情景,各组分别上台表演唱《好娃娃》。
6、集体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7、综合表现
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 do、re、mi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复习do、re、mi,辨别音高。
2.初步学唱歌曲《摇篮》,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演唱歌曲。3.指导用各种方式再现歌曲。教学重点:
1、初步学唱歌曲《我的朋友就是你》。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师用歌声和语言带动学生。教学过程:
一. 我的do、re、mi 1.听音乐进教室。
2.听、摆、画、弹do、re、mi 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复习所学过的do、re、mi,进一步辨别音高。二. 歌曲新授: 1. 感受歌曲:(1).初听歌曲:
师问: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听了以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2).师生互相评价。
说明:学生通过听赏,对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了一个了解,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教师的朗诵,为下个步骤作了预示。2. 学习歌词:(1).教师示范:
师:老师朗诵了些什么?学生回忆歌词。(2).师生共同朗诵:
师:你能来试一试吗?朗诵两遍。3. 学唱音阶歌:
(1).教师示范演唱。
师问:我唱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评价)。(2).学生演唱:
用“噜”哼唱。演唱歌词。
教师用歌声、语言启发学生演唱歌曲。(3).师生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歌声和语言,来启发学生演唱好歌曲。三. 歌曲的再现:
师问:你最喜欢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充分自由的再现歌曲,突出个性。教师最后的改编歌词,为下节课作了预示。四.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我的朋友就是你》,使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唱歌。
2.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
启发式、分组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视唱练耳
(1)同学们爬过楼梯吗?音乐楼梯爬过吗?出示(音阶歌)。
在进行音阶教学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唱歌谱,并配以拍手、点头、跺脚等简单的律动,让音阶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跳起来。(2)视唱:(让学生拍一拍,唱一唱、唱时要注意音准)
三、新课教学
(一)教师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小主人公热爱劳动、欢快活泼的神态,产生求学的欲望,(可用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体态语言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出示流动画面)让学生谈谈听完歌曲后的感受。(二)学习歌谱:
1、课件出示歌谱:在学习顿音符号“ ▼或▽ ”时我让学生猜谜: 音符头上戴个帽,上平下尖是三角,弹琴唱歌用到它,短促跳跃又轻巧。
2、小组讨论:歌曲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出:
3、学习歌曲旋律:
(1)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歌谱(如吹口琴、吹竖笛、弹钢琴等);(2)分小组汇报:(四)学习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拍手)2.跟老师唱
4.随音乐齐唱(打击乐器伴奏)5.律动表演《我的朋友就是你》伴奏
四、教师小结深化
1.小朋友们学习了《我的朋友就是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再见,下课
第五课
我也骑马巡逻去
教学目标:
1、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体验小骑兵欢快豪放的情绪,并能用语言讲叙音乐中小骑兵的故事。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
2、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各种音源和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声和马铃的形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谁来说说大草原的风景师怎样的呢?是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还生活着一群牧民,你瞧,那是谁走来了呢?
1、教学碟范唱;
2、带读歌词;
3、歌曲接龙;
4、全班齐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1、师:这首歌里描写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呢?(欢快、热情、开朗、自豪),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唱一遍。— 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师:你们也想不想象弟弟一样骑上大枣红马去巡逻放哨啊?那我们来表演表演吧!—请同学们上台表演。
五、总结下课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新歌《我也骑马巡逻去》,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群人民的小骑兵。请同学们仔细听!
2、初听全曲
师:听完后,你认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绪?—活泼、欢快。你眼前仿佛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3、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模仿一下。
引导学生用双响筒模仿由远而近的马蹄声(由弱到强)(2)、欣赏第一乐段
师:这段又是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描绘了小骑兵扬鞭催马的神气和威武—活泼、欢快的(3)、欣赏第二乐段
师:听到了什么声音?—风雨声 你认为小骑兵遇到了什么事情? 他会不会被困难吓倒呢?(4)、欣赏第三乐段 师:又听到什么?—小骑兵克服困难,继续巡逻,越走越远,马蹄声也越来越弱,越来越小。—用打击乐器模仿
四、总结下课 师:你从小骑兵身上学到了什么? 听音乐下课
六、小小雨点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小小雨点》,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
2、练习清晰的咬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小小雨点》,曲调流畅、活泼,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雨中情景。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二、乐句完全相同,第四与第三乐句基本相同。八分音符的运用使乐曲更显活跃,充分表现了小雨点的轻巧、可爱。教学重点:
1、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2、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3与4半音的音准。
2、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的区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复习歌曲《音阶歌》。
2、认识八分音符。
三、新授: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1、导入:边讲歌词边板画
2、范唱:①看录像听范唱。②师范唱。
3、学习歌词:
(1)看歌篇读歌词。
(2)随音乐按节奏读词。(3)再次欣赏范唱。(4)学唱歌词。
4、学唱歌词旋律。
(1)老师范唱歌曲旋律。
(2)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旋律。(3)教唱歌曲旋律。
(4)学生随琴随老师唱歌曲旋律。
5、再次填唱歌词(中速、活泼地、轻巧的)
四、音乐拍手出教室。
第二课时
云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d¬---si各音及音位的认识。
2.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歌唱《云》并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3.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教学难点:歌词的创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摘果子》
2、发声练习《我家的小花猫》
3、听音摆位
(老师扮演小花猫):“今天我要去朋友家玩,请你们猜猜他们是谁,住在那?”
4、听音 d.r.m.f.s.l.si摆位。
二、、新歌教学 师:“小花猫还准备了一幅画送给你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幻灯投影,老师描述):“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就象大海里飘着一只只帆船。多美呀。船里装了小鱼和小虾。云里装的是什么呢?蒋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们。”
1、师范唱《云》 提问:
①船里装了什么?
②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③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④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2、学生边拍强弱规律边哼鸣全曲
3、师生根据节奏进行歌词接龙
4、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
5、分组进行伴奏演唱歌曲
三、集体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
1、分组讨论:云是怎么形成的?
2、分组讨论:雨的作用。
3、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4、学生进行演唱 五.老师进行总结
六.师生告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七课 咚咚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探索打击乐器的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进行模仿演奏。2.能够用打击乐器和其他音源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和雷声。3.在表现风雨雷电的创编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表演,并从中体验到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人声,打击乐器和其他音源模仿风声,雨声和雷声。教学难点:
指导和协助学生合作表演风雨雷电的故事的四个场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敲一敲
一、课前准备:
1.在教室里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让学生在走进教室后即开始自由的摆弄乐器。
2.这些摆在你面前的乐器中你最喜欢哪个?你觉得他的声音象什么?
二、感受探索
1.听辨风声,雨声和雷声
刚才我们听到的风声,雨声和雷声,也看到了风雨雪的现象。你能从这些乐器中找到像风声,雨声和雷声的声响吗?
三、探索表现 1.情景铺垫
看CAI演示有“狂风呼呼”“小雨沙沙”“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四个场景的动画短片。
2.用乐器为动画短片配音。
四、表演 1.欣赏表演(1)情景铺垫
清晨,蓝蓝的天空上万里无云,太阳公公今天的心情真是不错,你看,他在云里笑的多开心啊,这可是个郊游的好天气,让我出发吧!
(2)“狂风呼呼”“小雨沙沙”“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学生根据刚才的创编进行表演。(3)尾声。
电不闪了,雷声停了,小雨点儿都汇入池塘中,太阳公公又出现在天空中。小朋友,我们相信,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大自然,你就会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第二课时
风雨雷电的故事 教学目标 :
1、运用双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风雨雷电等英语单词以及一些课堂用语。
2、能积极探索各种声音的奥秘,并自信地表达聆听声音的感受。
3、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 来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
4、能在表现故事的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协作配合,并体会到期与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教学难点 :
能主动创编动作,在表演中与人合作。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好地方,猜猜看是什么地方?
2、我们要去参观专给动画片配音的录音棚。在那里你会发现许多平凡的东西也会发出神奇的声音。
二、课堂探究:
地方到了,看,在前面的台子上,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打击乐器和一些能发出声响的材料,小朋友们可以上来玩一玩、摸一摸、听一听、想一想这些声音象什么?你最喜欢哪种声音?
1、让学生在课前自由在玩各种声音材料,并感觉声音象什么?
2、谈谈有关声音的话题。
三、感受声音:
1、教师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但是没有声音,让我们一起看看电视。
2、谈谈会有什么声音在动画片中出现?我想请同学们给画面配上声音如何?
四、表现声音:
1、场景一:风
⑴请同学们模仿一下风是什么样吹的?你怎样来模拟风声?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风声吗?(由学生自由表现微风、大风、狂风等不同节奏和力度的风。⑵请你看着老师的手势来吹一吹风。(提示学生注意风声的强弱变化。
2、场景二:雨
师: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沙沙沙沙请同学一起模仿。师:现在请你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小雨唱歌。
3、场景三:雷电
师:小雨过后,雷公公也忍不住想来玩一会儿了,雷电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总喜欢在一块儿,那我们应该怎样模仿呢。我这有一块铁皮,专业配音师就是用它来为雷电配音的。Let us try!让学生也试试。
4、场景四:大雨
师:雷电过后,雨下得更大了,谁来说说大雨怎么样?用什么可以模仿?小雨、大雨。
五、表演
六、小结
随着音乐做游戏。并做结束语
第八课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目的:
1、能随音乐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能积极参与表演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并从中体会到了乐趣。
3、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创编既是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2、引题 师:你想起了谁?(生:妈妈)说起妈妈在你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啊,你听(音乐+旁白)妈妈把春风轻轻吹,把雨露轻轻洒,在蓝蓝的天空底下,我们盛开着朵朵美丽鲜花。
师:小朋友们优美的歌声,唱出了对妈妈最真、最深的爱,妈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最美的,那么,除了生我、养我的妈妈外,你们还会说什么是妈妈——祖国、老师„„——是啊!祖国就像妈妈一样(放《祖国就像妈妈一样》)从这首优美的歌声中,你听出了祖国妈妈是怎样的?(富饶、美丽„)是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么繁荣富强,是她培育我们茁壮成长,让我们为我们亲
爱的祖国妈妈献上深深的祝福吧!——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3、领读歌词
4、拍拍读歌词
5、听唱歌曲
6、热情的歌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7、小结 师:带着对妈妈的爱,请小朋友课后给妈妈或者祖国妈妈画张像,把妈妈最美的样子记录下来,好吗?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2、复习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3、师范唱《我爱妈妈的眼睛》前两句)放音乐《我爱妈妈的眼睛》。从妈妈那深情、慈爱的眼睛中,你看到了什么?——如: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会怎样?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当你受委屈时,妈妈又会怎样?„„
师:是啊!妈妈无时无刻不佩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多么动听的歌声啊!在你们心中还有哪些唱给妈妈的歌呢?——如:《只要妈妈露笑脸》、《只要妈妈笑一笑全家喜洋洋》、《我的好妈妈》(孝敬妈妈)、《鲁冰花》(想念妈妈)、《小兔乖乖》(信任妈妈)„„
师:说起妈妈,我们有唱不完的歌。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叫妈妈,我们学会的第一支歌是唱声妈妈(欣赏《小背篓》)——第二段加上老师的律动
师:这是少数民族的妈妈,其实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你的妈妈,我的妈妈,他的妈妈。(引出《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欣赏一遍——当妈妈整天为我们忙碌的时候,你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妈妈说吗?——生表达心里话——第二次欣赏歌曲+律动——跟琴学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跟唱。师:真高兴有妈妈陪着我,真高兴有妈妈爱着我,真高兴我永远是妈妈的小宝贝。我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呢?你听,有位小朋友给妈妈送来了一份礼物——(旁白)——他的礼物师把心中的歌唱给妈妈听,那么,我们也把自己心中的歌唱给妈妈听,好吗?
3、创编
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老师给你们的歌词或者你自己的心里话,把心中的歌唱给妈妈听,你可以唱一句或几句都行,我们分小组,你们可以先把编好的歌唱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师可示范创遍一两句。
4、欣赏《祖国向妈妈一样》
5、小结
师:带着对妈妈的爱,请小朋友课后给妈妈或者祖国妈妈画张像,把妈妈最美的样子记录下来,好吗?
第九课
小鹿 小鹿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鹿 小鹿 》的音乐游戏,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2、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老水牛角弯弯》,并体会、表现放牛娃的伟大志向。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饱满的情绪演唱《老水牛角弯弯》。教学难点: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鹿小鹿 》的音乐游戏活动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到郊外去玩玩好吗?听,谁在唱歌? 1=C—1=F 3/4 1 3 5 6 5|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秋风 在唱 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在 唱 歌,la la lala la lala l ala la lala lala la.三:新课教学:
师:瞧,树林里跑来了许多小鹿,它们也在唱歌玩游戏呢,我们听听它们在唱什么呢?
1、老师范唱
师: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唱好吗?
2、学唱曲谱
3、用LU模唱
4、按节奏带读歌词
5、带唱歌曲
6、跟琴唱词
7、全班齐唱
四、总结下课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1=C—1=F 3/4 1 3 5 6 |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秋风在 唱 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在 唱 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三、新课教学 师:昨天我们学唱了《小鹿 小鹿 》,大家想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演唱?
1、指导学生带感情演唱歌曲;
2、请同学到台上来表演唱;
3、指导同学创编音乐动作;
4、分组讨论、分组表演;
5、演完后评价。
五、总结课堂,听音乐出教室。第三课时
老水牛角弯弯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1=C—1=F 3/4 1 3 5 6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6 4 3 2 1|| 秋风 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 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二、新课教学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群小鹿,还和他们一起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唱一唱。
1、复习《小鹿 小鹿 》
师:今天,我们又来认识一种新的动物,瞧,这是谁来了?
2、听范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
2、用u音模唱曲谱;
3、按节奏朗诵歌词;
4、跟琴学唱
5、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我坐在牛背上,就像握着方向盘,就像一个宇航员,你们说,我神气吗?那么我们可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歌呢?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带领全班同学自由唱游;
3、请同学们到台上表演唱游。
五、总结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第十课
好朋友 教学目标
1、能熟悉《好朋友》的旋律,主动学唱这首歌.2、能自信地创编《好朋友》动作表演
3、认真聆听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能用形体动作模仿逗狗的姿态,大胆地表现小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教学重点
创编《好朋友》和《口哨与小狗》 教学难点
对音乐《口哨与小狗》的理解和进行体验,大胆地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好朋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小朋友随着《幸福拍手歌》律动,师生相互问好
二、寓教于乐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拍手游戏 出示卡片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朋友笑嘻嘻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朋友会画画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朋友在划船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朋友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朋友会跳舞
师:你们表演得真不错,一定要教一教我.1、听一听(初步熟悉旋律)教师范唱歌曲,并让学生学习三拍子的节奏拍击方法 注意:拍手表示强拍;拍腿表示弱拍
2、学一学
这组教师教唱学生模唱,体现课本内容使用的意图,教师可视学生的能力决定模唱的方式或过程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口哨与小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自由表演《好朋友》
二、听赏表现
1、听一听
师:我现在和小朋友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啦,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吧!师:不过这两位新朋友有点害羞,如果你仔细听听他们的声音,猜出来了,那么他们才会出来见我们的
播放听赏《口哨与小狗》其中一段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谁能模仿?
三、课堂小结
第十二课
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1、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听赏彝族弹拨乐合奏《快乐的苏诺》,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
学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难点:
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C 2/4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西藏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可幸福了,所以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我们来听一听。
1、老师范唱;
2、带唱歌曲;
3、用lu音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跟琴轻唱歌词;
6、齐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都觉得自己很幸福,那这首《多快乐呀多幸福》,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唱呢?
1、指导学生带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上来表演唱;
师:我们曾在《小小雨点》里面学过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这首歌你们也能试试吗?
3、指导学生用书上的声势动作伴奏;
4、引导学生自创声势动作伴奏;
师:下面,我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5、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
6、请同学上来表演;
7、请全班同学随音乐自由表演。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跳得课真棒!就像一个个小小舞蹈家。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西藏歌曲,我们来复习一下
1、复习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师:听,这又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在唱歌?
2、播放《快乐的苏诺》
3、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是根据彝族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弹拨乐曲合奏曲。
4、再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气氛
师: 这首歌曲的感情是怎样的?— 欢快。
四、参与表现
1、师:这首乐曲这么好听,我们来唱唱他的主旋律。1=G 2/4 5 5 3 | 5 5 3 | 3 5 5 1 | 3 3 2 | 1 3 3 2 | 1 2 6 | 6 2 1 6 | 1 1 6||
2、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律动。
五、总结下课 听音乐出教室
第十三课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基本形态。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教学重点:
表现小动物们的不同形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学做小动物引导幼儿听着音乐和老师的提示语言,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 不同形态。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跳、跳、跳;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儿叽叽叽„„小花猫,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抓到老鼠喵喵喵,啊呜!谁会飞?鸟会飞!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转个圆圈飞呀飞。
(二)找家、自由选择不同的动物角色
1、师:哎呀,你们看!这么漂亮的小房子,这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 的?(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小结:黄色的房子是小兔的家„„小动物家的房子真漂亮!
2、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
师:找一个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师:现在宝宝想好了,你想做哪个动物宝宝,等会儿你到它的家里找一样好东西戴在身上。
(三)分角色表演和游戏
1、音乐游戏:什么动物出来玩?
(1)师:动物宝宝,现在你们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宝宝一定要先仔细看一看,记好我是什么动物宝宝,然后还要听清楚,是谁出来玩了!它是怎么样出来的?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呀跳„„
引导幼儿: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我们来和好朋友问声好,说说好听的话吧!
(3)最爱吃的食物
师:宝宝玩得真开心,你们的肚子一定也饿了吧?说说看你最喜欢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能完整连贯地说出: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找一找有没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呀?
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一边找,一边说说: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四)回家
1、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哎呀!天黑了,宝宝们都要回家啦!大家一定要先看仔细,你的家到底在哪里,千万别走错了!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回家去(小兔小兔跳回家,小鸡小鸡跑回家,小猫小猫走回家,小鸟小鸟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