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

时间:2019-05-12 18: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毛笔一支(大号)自来水一盆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 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练习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 2 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指导看图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4、教师师范:用毛笔和自来水在黑板上书写范笔画。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教学反思:

教学钢笔和毛笔真简单,但学生写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毛笔字学生控制不好,满手满脸都是黑字,既可气又可笑!如从一年级开始写横、竖等简单笔划,那可能会好些。

1、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板书课题。二 初读指导 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2 播放录音 3 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 4 出示生字词。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A 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B 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5小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三 指导写字

1指导写生字(黑板示范)。2 学生习字描红。

四 学生自由朗读,说说每小节的内容。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认读生字卡片

双浆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轻轻 洒在 悄悄 愉快 安排 二 精读训练 1 学习第一小节 3 反复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4读了这节,你懂得了什么?

5图上同学们荡起双桨,海面和四周有什么(结合图理解环绕)你划过船吗?船儿飘荡在水面上会有什么感受? 指导感情朗读。2 学习第二小节 3 读了小鱼听我们愉快歌唱后,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导拟人句的了解)4 边看图边读说说如果是你迎着太阳在海面上荡起双桨,你会有什么感受?体会当时小作者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节讲的主要内容。3 学习第三小节 3 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4 谁该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5 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感情齐读第三小节。4欣赏读课文,配乐激情。5看板书,指导背诵。三 作业 1学写生字

小组讨论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集体学习:洒 悄 愉 排左窄又宽 记住这几个字用熟字加偏旁 2 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3 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上第一课时时,学生比较积极,抢着读,抢着举手,我想那是因为读字词句,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重点感悟课文时,学生明显的积极性降低了许多。总的来说,学生不适应三年级对段与篇的重视。今天给学生讲了一个新的句式--拟人句,很想让他们拓展一下,但是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还没有消化,就没有拓展。在回答“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父母”“国家”“老师”“自己”“太阳”“地球”“宇宙”“科学家”„„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了解学生的差异使答案有着差异,我说:“幸福不是靠谁安排的,是靠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靠强盛的祖国、勤劳的人民创造的。”

2、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用钢笔写好生字词,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懂得“无字词 ”的意思。

3朗读课文,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并能举一反三。教学准备:

找几个没学过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词典大家会查吗?说说你是怎样查词典的?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呢?(“无字词典”是什么?怎样查?为什么查?)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再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借助拼音把课文生字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效果 1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发音。强调“撞”的读音。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读长句。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 四尝试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那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划下来生自学完后,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

2、导“聪”的记法。“用耳去听,3、用眼去看,4、用嘴表达,5、用心去记”这样才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6、其余生字学生用五步识字法自学。

7、《习字册》中练习。教师巡视指

8、导。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开火车读词。

2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一、精度感悟

1、学生自读1至5段,想想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

(1)小组分角色读1至5段,讨论爸爸和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解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小结:爸爸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是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这样理解词语,比较方便。形象。(2)引导学生用眼前事物解释“骄阳似火”,拓展练习。

2、指名读课文6-8段。

说说爸爸是如何联想到“惊涛拍岸”的?指导看图,体会词义,指导读好“只见„„声音”,读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指名读聪聪的话,说说,聪聪现在会想什么?

3、比较爸爸两次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有何不同?你懂得了查“无字词典”的办法了吗?

4、指导学习第九段

1)学生自己读第九段,思考爸爸的话,从爸爸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查“无字词典”有利于我们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

二、定向质疑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大家相互解答,教师相机指导。

三、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1、分小组交流收集有关词语。,运用今天所学的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相关词语,大家相互补充。更正。

2、你还知道那些词语,可以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解释。

四、复习生字词,重点指导难写的词语,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写生字词。朗读课文。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解释三个不懂的词语。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课后反思:

本课中学生对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还是较容易掌握,但是对自己提出的什么是“无字词典”就有点说不清楚,这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本课“山崩地裂”“烈日当空”“意味深长”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现学现用的查了“无字词典”,效果较好。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山行》

教学要求:

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学习生字词,用钢笔写好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重难点:

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回忆学过的诗,由杜甫的诗,引入杜牧

师介绍:杜牧是唐朝的著名的诗人,因为也姓杜,为了与杜甫有所区别,人称“小杜”。师配乐范读引发学生兴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2自学检查:

读准生字字音,重点读准:径。枫。

(2)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再度感悟

1按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分小组汇报:(!)小组的问题是什么,与哪句诗有关?(2)读出这句诗,说说是怎样解决这句诗的问题。(解决重点字词的理解)

四、指导精读,启发想象 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出示挂图:欣赏美,并要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番景。教师出示枫叶,枫叶变红了,是什么季节?文中哪一句点明了时间? 时间:深秋的傍晚时分。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对比)自由读诗,想象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读通古诗——《山行》

听乐曲,看图画,听师介绍山行的内容。将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先自由读。

小组成员互相对读,并评析,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请代表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反馈。教师小结。

七、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你印象最深的诗句,用画画下来,再把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试着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枫桥夜泊》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词,写好钢笔字,理解《枫桥夜泊》重点词句的意思,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课文。

重难点:想像师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及诗作《枫桥夜泊》 大家熟知唐朝的诗人有哪些?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张继,了解这位大诗人的自由介绍。师介绍张继。

《枫桥夜泊》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自学诗歌,了解诗意 出示诗句与图景。

学生自由读诗(1)先读诗中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诗歌读正确(2)用学习前一首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没读懂的内容同桌交流一下。

3自学检查:(1)学生读诗,注意指导:霜。钟。城等字的读音

(2)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感知大意

1按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分小组汇报:(!)小组的问题是什么,与哪句诗有关?(2)读出这句诗,说说是怎样解决这句诗的问题。(解决重点字词的理解)

学生根据注解上台讲诗句意思。你能从诗中感受出诗人的心情吗? 师根据图景指导。

一轮圆月又挂在天空,一群乌鸦归来啼叫,清霜弥漫天界。江边的枫树在夜幕下静立,一点点渔火闪动,诗人心中愁苦不堪,无法入眠。姑苏城外有寒山寺。半夜时分敲起古钟,声声穿透沉沉夜幕传到客船,敲在诗人的心头,诗人愁更愁。

四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 师范读,划节奏。

读读诗,将所描绘的景物画出来。

3这样的图画,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船上,心里愁苦不堪,听到寒山寺的钟声,看到此时此景,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用低沉压抑的口气读)与背诵。5小结。总结

大家的朗读把我们带入悲凉之中,这就是诗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写的魅力。愿大家要多读、多背诗歌。

作业

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该花二课时的,但最终共花了三个课时,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理解了《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学生都喜欢读古诗,脑子里也记了不少古诗。当我问记得哪些古诗,愿意诵读给大家听吗?学生非常踊跃,课内外的古诗朗读了不少。但是针对三年级的年段特征,我必须涉及到诗意的理解。如何做到不着痕迹,使学生感悟诗意?我费尽了心思,范读,看图,激发各种形式的读„„可是快到下课,除了查了课外书的学生,其余学生几乎不会开口,我只有将诗意逐句讲给他们听,不一会,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会了。唉!不知道这是我的悲哀,还是新教法重感悟的悲哀。

4、做一片美的叶子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科文所蕴含的道理。4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告诉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当时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作者也去采树叶,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他看到什么样的树和树叶?为什么他没有摘树叶?(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4)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4.学生描红练习。

四、拓展练习

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会想些什么?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首先申明这篇课文我认为太美了,以至于三年级的学生不易学懂,真的,不是假话。真是矛盾的表述,但却是内心的表白。

这篇课文用词很美,篇幅不长,易于朗读。学生对课文还是很有兴趣的。特别喜欢描写四季叶子不同状态的句子“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日落叶;冬天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但是仍是有着前几天的通病,就是不能理解“叶”与“人”;“树”与“社会”这样隐晦的含义。无论你怎样启发,都是启而不发!最后,教得我心灰意冷。理解课文思想为什么这么难?如何使学生有兴趣了解课文的内涵?我深深陷入沉思,可是一无所获。

这篇课文学生不太能理解内涵,是不是课文太深奥了呢?作为朗读材料可能更合适。

练习一

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字词句 第一部分教学

1、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协作查字典。

2、理解词意

a、根据词语中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b、结合下一题中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3、朗读词语,多办法、多形式朗读(可由学生自主选择)第二部分教学

1、学生在上一题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观察图画,自己试连线。

2、交流连线的结果,说说连线的原因。第三部分教学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教师指导观察图画要有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分小组合作,收集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俗语。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词语丰富、用词 确。并加以鼓励。

第二课时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秧、塔、愉,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各是什么结构。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c出示“秧”,指导书写

才说说“秧”是什么结构,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秧”,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塔、愉”两个字。读读背背

审题,明确题意 指导学习词语 生自读成语 指名领读,正音

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指名说说词语意思 5)练习背诵

指名读,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学习古诗 师范读古诗

生看图,说说图意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小组内互读,指名读。说说古诗大意,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读题,明确题意

指名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

分组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每人在小组里介绍。

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小组里选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全班同学评议。

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写在字条上,贴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学欣赏。

第四课时

学写毛笔字 介绍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学习横画

1、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1)向右上逆锋起笔;2)提笔圆转;3)中锋向右行笔;4)提笔圆转;5)回锋收笔。a师范写

b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c交流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一的教学中,学用字词句,教的比较顺利,因为班上有个别学习主动的学生,在家自查字典,理解了六个成语。然后,加上学生自己联系图画和已有生活经验,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清楚的解释几个成语的意思。写字着重抓了坐姿和握笔,三个字用的气力并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左窄右宽相交互的字,以往的学字中就强调较多。读读背背学生兴趣高,能熟读成诵。

5、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 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口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2、能用学过的构词方法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比喻的贴切、形象,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背“秋”谈“秋”,揭题议题

1、谁愿意把诗人杜牧写的《山行》背诵一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

2、师:对!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高气爽;人们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朋友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气候凉爽宜人,还可以秋游,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去欣赏那秋天的美景。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一个地方出乙大荒“,(板书: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板书:的秋天)

3、读课题,问: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写的是”秋天“的情景,地点是特指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北大荒”)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简介“北大荒”:包括我国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从前的北大荒一片荒芜,现在的北大荒己经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们称它是“北大仓”。

5、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呢?请大家速读课文,画出课文里你认为介绍北大荒的秋天的最重要的话。

6、读后讨论并小结:

(天空一碧如洗刊Vm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大豆摇铃千里金)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遇有生字词做上记号,参照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意思。

(2)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按照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划分段落。A秋天来了;

B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美; C秋天的北大荒“大豆摇铃千里金”; 才赞扬北大荒的秋天美。(3)思考:

A如果要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的秋天,该怎么说? B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

2、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讨论分段意见。组织交流后小结:全文可分四段。第二~四自然段为一段,其余各自然段自成一段。(2)赞美北大荒可以用”美“或”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3)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美在丰收。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2)教者讲成语”一叶知秋“: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了。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有两种意见:写北大荒的秋天A天空一碧如洗B天空一碧如洗和落日映照下的流云美。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说天空一碧如洗,第二句说流云美。仅仅说写的是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概括不了后一个意思)(2)教者讲”流云“是”移动不定的云“,”几缕“是”几丝“的意思。问:你怎么理解”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儿缕流云“?(除了傍晚,别的时间天空仍是一碧如洗)(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3)揭示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桶黄、一道血红、一道绦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澜的锦缎。

A读一读,用彩色笔画儿缕流云,说说你的感觉。

B读”银灰、桶黄、血红“,每读一个词,你会联想到什么?(读到”银灰“,会想到像银子一样的灰色;读到”桶黄“,会想到像糯子一样的黄色;读到”血红“,会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C这是一个长句子。实际上,它说的是什么?是天空像锦 缎,还是流云像锦缎,还是天空因为有了流云像锦缎?(联系整个自然段看,说的是各种色彩的流云像锦缎)(4)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A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读,说说是用什么比什么的。B用”透明的蓝绸子“比小河,用”明镜“来比水面。

C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澈“的?(清澈见底诚口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板书:小河 清澈见底)(5)自由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第一~三自然段,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2、熟读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2、找出第一~三自然段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

二、继续精读训练

1、朗读第四自然段。

(1)教者讲”非凡“是”不同于一般“的意思。”原野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北大荒的原野到了秋天非常热闹)(2)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板书:原野 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棒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都燃烧起来了)(3)这一段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大豆发出笑声,高粱扬起脸庞演唱,棒树叶子全都红了)大豆能发出笑声、高粱会演唱吗?你是怎么理解的?(把大豆和高粱当做人一样来写)

2、默读第五自然段。

(1)”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一段话里想到它的意思吗?(九月,大豆成熟了,豆荚摇动起来,就像它在摇铃。这个季节,庄稼成熟了,满地是宝物)(板书:大豆摇铃千里金)(2)”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有双手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把”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当做人来写。这句话说的是秋天到了,田野、山岭、江河,还有草甸子呈现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3、齐读第六自然段。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景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像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板书:景美 物丰)

4、各自轻声读课文,质疑问难。教者解疑。

三、学习生字词

1、揭示生字词。

2、自由练习读,对读,互相听辨,正音,教者指名认读。

3、由学生指出不需要老师讲解的词语。

4、教者需要讲的:

绦紫: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也作酱紫。斑谰:灿烂多彩。

榛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结球形坚果。果仁可以吃,又可以榨油。

5、写字指导。

(1)描红:该注意笔顺的宇是:”灰“字的”火“,先写点、点,再写《人”。“透”,“秀”下面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后写撇。

(2)注意关键部位:“荒”和“茫”字的“亡”是竖折。“烧”字右上方是“戈”字去掉一点。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读读词语。

3、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词语,着重正音。(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

2、说说“银灰、血红、桶黄、金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 你联想到什么?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雪白、漆黑、桃红、天蓝)

二、欣赏句子

1、揭示句子:棒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

思考:什么像火?(红红的棒树叶子像火)什么地方相似呢?(都是红的)教者讲“棒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后,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1)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谰的锦缎。

(2)小河清澈见底喊口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3)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各自朗读这些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好处。

2、揭示句子:成片的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思考:大豆会有笑声吗?(不会。大豆的豆荚,在风的吹动下,发出的是响声)谁才会发出笑声?(人)这里是把大豆当做人了。

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3)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各自朗读这些把物当做人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

三、朗读指导

1、揭示长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桶黄、一道血红、一道绦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谰的/锦缎。

2、划分好意群,掌握好停顿。

3、其他长句子仿此进行指导。

4、各自练习朗读,指名读。

四、背诵指导

1,理清全文及各自然段的层次。

2、突破难点:长句子。

3、分步记忆。

4、连贯成篇。

五、作业

1、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提示:以读为基础,看看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是通过写大豆、高粱和棒树叶子来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2、背诵课文。

板书:

教后反思:

涉及北大荒的文章我已教过多过,早就有过去感受的冲动了,这次又一次触动了这根舷,不知何时成行。

学生对这课内容大底能理解,但终究没见过,感受不深,课上我也鼓励家里有条件的同学可利用假期出去走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对此热情异常高。

6、西湖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学生背诵《忆江南》,老师后背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⒈配乐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学效果。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

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⒈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⒉复习生字词。

⑴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⑵检查反馈,要求:①字形正确;②间架合理。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⒉ 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 ⑶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⒉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⒊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⒌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⒍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㈢ 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㈣ 学习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⒋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感觉? ⒌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⒍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⒈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⒉学生朗读练习。⑴自由读课文。⑵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⒉摘抄好词佳句。

教后反思:

这类课文美,但比不上现实的美,课文所配的图片太少了,课件内容又没法用上,咱班没这条件呀,还是富家子弟好呀!

7、拉萨的天空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描写的形象与精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就题导人,了解课文梗概

1、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北大荒的秋天》的时候,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季节?(秋天)哪儿的秋天?(北大荒)

2、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不用老师讲,你们就已经知道了什么?(写的是“天空”,不是北京的天空,也不是广州的天空,而是拉萨的天空)

3、你们知道拉萨吗?(西藏自治区首府,在我国的西南部)是怎么知道的?(天气预报天天看到它)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简介拉萨:、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具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玛布日山上有建筑宏伟的布达拉宫。1965年

建成了横跨拉萨河、连接川藏和青藏公路的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城市桥——拉萨大桥。

二、初读指导

1,拉萨的天空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请你们速读课文之 后,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湛蓝或湛蓝、透亮)

2、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各自然段的内容。(1)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2)拉萨的天空离人近;(3)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

(4)拉萨的天空一年四季蓝晶晶;(5)拉萨的天是圣地的窗帘。

3、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或联系实际理解生字词。

第一自然段,教者讲“湛蓝”是“深蓝”的意思。“宝石”,颜色美丽、有光泽,透明度和硬度高的矿石,可做装饰品。

第二自然段,教者讲:“掏”(捧),“纯净”(纯洁干净)。

(1)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妙”是“好”的意思;“越发”是“更加”的意思。(2)学生看插图,理解“河畔”(河边)、“贴”(靠近)。

第三自然段,学生联系课文理解“不忍”是“不忍心”或“舍不牢的意思。

联系实际理解”视线“就是注意力。(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假想的一条直线)第四自然段;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建“(造),看插图理解”蓝晶扩是很蓝很蓝。第五自然段,教者讲“圣地”(崇高的、神圣的地方),联系生活实际讲“窗帘”。

4、集中揭示生字词。

(1)自由认读,相互检查,教者抽查。(2)说说下列各词的意思。

妙()不忍()河畔()越发()鞠()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妙 纯 线 窗 帘 忍 圣 建 晶

2、将生字按结构分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1)左右结构的字:妙 纯 线(讲究紧凑,绫丝旁的“提”要向上挑,不能平)(2)上下结构的字:窗 帘 忍 圣巴窗、帘“二字的”穴“字头,要写得宽而扁,能覆盖下面部分。”穴“字头的第五笔是点画。”窗“字的下面是”囱“,框框外面有一撇,里面是”夕“字。”忍“上小下大,”心“要托住”刃“。”圣“上大下小,”又“要写得舒展)(3)半包围结构的字:建(先写”幸“,横画多,要安排紧凑,做到密而不粘)(4)品字形结构的字:晶(上面的”日》要在下面两个“B》字正中上方)

3、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

1、写出生字中读前鼻音的字。

2、读读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3、反复朗读课文,力争读熟。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1,写出跟下面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太妙了()河畔()越发()宛如()

2、听写词语(指名到黑板上写)。

窗帘 不忍 纯净 视线 建造(着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二、精读训练

1、过渡: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拉萨的天空有什么显著的特点。(板书:湛蓝、透亮)

2、看课题上方的插图,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

(1)”那里“指哪里?(拉萨)”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是)'沃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是一个什么句子?(打比方的句子)(2)齐读。

3、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可以读懂的:“在粒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拉萨的蓝天离人很近)(2)不太好懂的地方:

A“掏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一方面承接上文“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说明天与人的距离近,另一方面,暗藏了一个比喻,蓝天就像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

B“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这是两个对比的句子: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纯净”;再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青和蓝的对照,突出了“明洁”。

(3)反复读读体会。

(板书:离人近声音碰到 手能摸到)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的。

“神往”是心里向往的意思。到过这里的人视线会被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回去之后,肯定在心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向往着它。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布达拉宫的上空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板书:一年四季 蓝晶晶)(2)第二句话呢?(这一句话理解起来比较难,教者讲解)A结合插图介绍布达拉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意思是“佛教圣地”。相传公元7世纪时,吐春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首先在这里建宫室。到17世纪中叶又扩建重修,历时近50年,才具有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宫体主楼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宫内保存大量珍贵文物,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救、封浩、印鉴、礼品和精雕细搂的工艺珍玩,罕见的经文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卷轴佛画)、法器、供器等。

B布达拉宫的周围本来就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高大建筑物,有了这蓝天的映衬,就更加显得雄伟壮丽。如果没有这湛蓝、开阔的天空,布达拉宫的气势就不会让人觉得那么壮观。

6、齐读第五自然段。

(1)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2)蓝天是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板书:圣地 窗帘)(3)教者讲:为了让这块神圣的地方永远保持明洁、纯净,我们要注意环境保护。

7、反复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背诵指导

1、理清全文层次,回忆第一~五自然段各段写了什么。

2、分别理清各自然段内的句序,结合熟读。举例:(1)第一自然段。

A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话)B先说的是什么,后说的是什么?(先说拉萨是日光城,接着

讲天空湛蓝、透亮,用了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好像用清水洗过的 蓝宝石一样。卜

C熟读并记住第一自然段。(2)第二自然段。

A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三句话)B先说的是什么,后说的是什么,最后说的是什么?(先说拉萨的天空离人近,后说”鞠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最后一句话说有白云和草地与蓝天相衬,天显得更加蓝了)C拉萨的天空怎么离人近?(说话的声音能碰到天,伸出手能摸到天)白云和草地怎么与蓝天相衬的?(有白云映衬,天空显得纯净;有草地对照,天空显得明洁)才熟读并记住第二自然段。

(3)熟读第三~五自然段。(仿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

板书:

练习2 教学要求: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带有”撇“、”竖“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一组描写景物的成语。

4、口语交际一一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5、学写毛笔字一一基本笔画”竖“。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人句中自由读一读。(5)小组汇报: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体会 ”漾“:水面轻微动荡。

2、第二部分。

(1)读题明确题意:指名读。(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

(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查字典、选词义方面的点拨指导。(4)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声: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在这里是指篮子是在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蹋:这里指小彼得踞着脚,动作很轻。

3、第三部分。

(1)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申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宇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准确的书写姿势。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8条成语,四人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读准成语的音。(1)小组汇报朗读。

(2)指名做小老师朗读8条成语,学生连读成语歌。

3、分小组讨论这8条成语的意思。

老师点拨:可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书上的插图,展开联想和想象。

4、连读成语,体会意思。

5、小组讨论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玉宇琼楼: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安排装饰得很有规律。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6、练习读背。(1)自由练读。(2)同桌互相背诵。(3)小组背诵。(4)小组比赛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习”竖“的写法。指导: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悬针竖和垂露竖的运笔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书写悬针竖,指导运笔方法。

悬针竖的写法:逆锋右上人纸,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学生练习书写悬针竖。

5、教师书写垂露竖,指导运笔方法。

垂露竖的写法:起笔同悬针竖,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注意一定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保持中正,防止歪斜。

学生练习书写垂露竖。

第 三 课 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一一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课前准备:挂图。

1、审题。(1)指名读题。

(2)自己读题目,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组讨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柏口果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戚口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师:说得好,但与人说话时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

(5)谁能把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3、练习。

(1)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将后一种情况作为练习重点。(2)指名上台表演。

(3)讨论评析,师生共同给予指导。

二、总结

8、蒲公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 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寓言的含义: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介绍蒲公英,认识拟人化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仔细看看插图。说说题目左边的图上,那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读第一自然段。谁能从课文下面的图上指出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1)教学生字词:花托(tu6)、绒(记ng)球、降U才ng)落伞 A借助拼音各自认读生字;

B借助实物、插图或简笔画理解:

花托: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绒球:(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降落伞:本来是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课文里指蒲公英种子。

(2)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木植物。冬末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正音。

2、教者范读课文,提出”听“的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画生字词。

(2)思考:蒲公英本来是一种植物,课文作者把它当做什么来写的?(作者把蒲公英当做人来写)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认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嘱咐、记住。(3)联系实际理解词语:表面、黑锄锄。(4)教者讲:

沙漠: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1)自学生字词:瞧 百万富翁(2)认读生字词。(3)理解词义: 瞧:看。

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锹锹,形容水清澈。

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A蒲公英的花瓣落了,绒球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在空中飘荡; B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指导; C小降落伞的选择;

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可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部分,想一想该怎么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各是一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为一个部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托 绒 降 嘱 咐 记 表 惑 富

2、在自己认真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1)笔画与笔顺。

绒:”戎“的笔顺为:横、横、撇、斜钩、撇、点。降:右边下方是三笔,横、竖折、竖。

惑:”或“,写横之后接着写”口“和提,再写斜钩、撇、点。(2)间架结构。

有三分之二的字是左右结构,写时应注意左窄右宽。”嘱、咐“二字的”口“,写时偏小偏上,与撇画要靠得较近,看上去才显得紧凑。

3、用钢笔描红。

四、作业

1、复习生字词,做到读音准确,书写正确,弄懂词义。

2、朗读课文,着重体会太阳公公和蒲公英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记住 嘱咐 降落伞 表面 绒球

(侧重检查”记“的右边是”己“,”降“的右边下方是三笔”横、竖折、竖“,以及”绒“和”球“的写法、”嘱咐“二字”口“的安排)

2、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段落的划分。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全段,说说大意: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2)想一想:”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3)指导读好长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在有”/“处稍作停顿)

2、学习第二段。

(1)以小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太阳公公的话,三人读小降落伞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好。(2)教者行间巡视,适当指导,留意能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感情朗读得好的小小组。(3)指定透选的小小组作示范性分角色读:全班同学读叙述性话语,老师读太阳公公说的话,一人读”一颗种子“的话,一人读”另一颗种子“的话,还有两人参加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

(4)读后评议,侧重点是:

A对提示语中的”嘱咐“、”大声“、”得意“理解程度;

B能读出太阳公公的长者风度,见多识广,谆谆告诫,”一颗种子“的自以为是,《另一颗种子”的得意。

(5)“嘱咐”是什么意思?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板书: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锄锄)(体会:A作者用词的变化:先用“别”,后用“不要”。B“只有„„才„„”的用法:连起来用,表示必须的条件)(6)齐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问:它们都这样做了吗? A“一颗种子”怎么做的?“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这黑黑的泥巴没有什么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变化:先用“一定”,后用“准会”)读“一颗种子”说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自以为是)(板书:金光闪闪 富翁)B“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读有关课文回答。

(板书:波光嫩锹 欢乐)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写了蒲公英种子的三种结果。哪三种呢?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2)思考: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只是“思考”,暂不讨论)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继续思考: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

1、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别()准会()泥巴()赞美()环绕()

2、朗读课文。

二、讨论

讨论题: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准备题:

(1)小降落伞有哪儿种不同的结果?(答案略)(2)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会不同?(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它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它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落在泥土星的种子不注重表面现象,实事求是,所以它们能茁壮成长)

2、书面准备回答: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1)自由发言。(2)教者小结:

A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B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三、指导复述

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1)第一段的顺序是: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2)第二、三段总体顺序是“嘱咐 去向 结果”。每一部分大体又是按“沙漠 湖泊 泥土”叙述的。因此,在脑海里应有下面的记忆框架:

嘱咐: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闪闪 波光锹锹 黑锄锄 去向:一颗 另一颗(百万富翁)(带来欢乐)结果: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四、作业指导

1、出示作业题:读一读,再抄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可爱 记住 降落伞 竞相开放 亲切 嘱咐 金灿灿 茁壮成长(1)抄写,侧重指导写:降 落 竞 壮 切 降:右边部分上面是“父”,下面是坤“。

落:特别强调”落“是形声字,上下结构,上面是”斗“,下面是”洛“。竞:”竞赛、竞相开放“的”竞“,下面是”兄“。

壮:笔顺是:点、提、竖、横、竖、横。右边是”壮士“的”士“,下面一横短。切:左边是”七“字的变形,第二笔是竖提。(2)造句指导。A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 B请大家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一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这个词的使用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不能说:“我嘱咐妈妈„„”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使用范围。

C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

2、学生完成作业。

五、作业

1、比较下面各组宇,组成词廿

竞()拖()竟()托()

2、复述故事。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对蒲公英的习性不是陌生的,但对它们的选择理解有些困难,有学生说其实这都不是它们的选择而是上天的选择,风把它吹到哪,它就落到哪,这样的答案其实非常正确,只不过这篇是童话而已,加入了许多拟人的东西,使它们都有了生命,同样也有了“选择权”。

9、三袋麦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教学重点:

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宇形、弄懂词语的意思。(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 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B你们是怎么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有什么好办法,小小组内相互交流。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比如: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部件的办法。记”麦“,把”表“(或”素“、”青“)的下面部分去掉,换上”夂“(折文儿)。

还可以用部件法,记”食“,上面”人“,下面”良“。(“良”字的一”捺“改为“点”)又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太棒了“的”棒“是”好“的意思;“憨厚”的意思是”老实厚道“。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B指名当众讲述。

(故事大意:新年快到了,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舍不得很快吃掉,小猴把一袋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时,发现小猪早已把一袋麦子吃光,小牛只剩下半袋麦子,小猴家的麦囤里堆得满满的)(3)谁能根据所说的”故事大意“,把整个故事分为三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二~四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第五~九自然段是第三部分。概括地说是:礼物——处理一一结果)

3、速读课文,把对话部分画下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自由练习速读和朗读。

三、作业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分()防()品()止()麦()份()访()晶()正()表()

2、用钢笔描红。

师生共同讨论写”迫、食、防、仍“的注意点:”迫“宇先写”白“,“食”的最后一笔是”点“,”防“的第一笔是横折折钩,”仍“的最后一笔是“/”。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宇。

(1)这是一(分 份)宣传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材料,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宣传。(2)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可以起到(防 访)止疾病的作用。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麦种()确良 种()地 干()活 晒干()

二、精读训练

1,速读课文,说说所画的对话部分。

(1)再次自由练习读对话,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2)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3)师生评议。

(小猪的话要读出高兴、馋的样子;小牛的话要读出满足感;小猴的话要充满神秘、自豪感)

2、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它们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想到了”吃“。小牛看到麦子”饱满的颗粒“,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2)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小猪把麦子迅速做成食品很,决“吃光”;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过去了,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了丰收)(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土地爷爷在对这三个小动物的态度上,一个比一个满意:对小猪,他“哈哈大笑”,笑小猪的“憨厚可爱”;对小牛,看到小牛过日子节俭,他点点头表示肯定;对小猴,他看到小猴的聪明、能干,“兴奋”地夸奖)3,轻声读课文,想一想:

(1)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的?为什么?(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意见,有的认为小猪把一袋麦子全吃光,会享受,说明他“憨厚可爱”;有的认为小牛很会过日子,勤劳节俭;有的认为小猴聪明能干,能从长远考虑。只要说得有一定道理,都予以肯定)(2)你最赞成谁的做法?(能统一到小猴“聪明能干”则更好,如果不能统一,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指导练习讲故事。

(1)回忆基本层次:礼物一一处理一一结果。(2)扩充各部分内容:

(礼物:谁送礼物?送给谁?送的什么?

(处理:小动物得到礼物之后,具体有什么表现,比如小猪看到麦子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耍抓住“开心、最爱吃、迫不及胖等词语;小牛想的和做的,要抓住”保存、慢慢吃、搬“等词语;小猴想的和做的,抓住”上等、全种下了地“等)(结果:小猪做成的食品早已吃光,只好”舔了舔舌头“,小牛抑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3)继续默读课文,熟记内容。

(4)同桌试讲,相互听讲,提出补充意见。(5)指名当众讲故事,讲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作业

1、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提醒学生要注意笔顺的字有:防、及、访、止;注意笔画形状的字有:食,最后一笔是点;“拜”的第一笔是平撇,第三笔是提。“审的右边上面部分是”土“,第三笔的”横“长于第一笔”横“。

2、讲讲这个故事。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内容。

第 三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麦子 保存 防止 迫不及待食品 拜访 抚摸 各种各样(侧重检查有关字的书写笔顺和笔画形状)

2、指名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内容

1、准备。

(1)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想一想小动物的话语、动作、表情。除了文章里己经写了的,还可以自己想象、设计。教者或由学生举例:

A”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土地爷爷会说些什么,小动物们又各是怎样回答的? B小牛搬麦子的动作和当时的话语。

C小猴看到麦子是”上等“的,他会怎么说,播种的动作是怎样的等等。

(2)以小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各人进一步体会有关角色的话语、动作、表情。

2、表演。

先在四人小小组内分角色演练,然后选一组同学,戴上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头饰,挂上土地爷爷的胡子上台表演。

3、评议。

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为了激发积极性,可以事先提出评选”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

三、作业

1、查字典,了解成语”追不及待“中”迫“、”及“、”待“的意思,再讲讲整个词语的意思。

2、请你写一段话,说说如果土地爷爷也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

板书:

教学反思:

对于这篇课文的学生充满了激情,可谓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投入,真让我高兴,如果课文都像这样教都好呀!

不可能的,知识应该是全方面的,课文也是如此,故我还是想些其它办法来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才是上策。

10、哪吒闹海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哪吒闹海的经过。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哪吒闹海。领读课题后,间:同学们看到这一课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可能提出下列问题:哪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闹海“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闹海?他是怎么闹海的?闹海的结果怎样?)讲”闹海“是大闹东海的意思。

2、介绍哪托:神话中神的名字,《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西游记》中说他是玉帝部下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神通广大,曾经参加过讨伐孙悟空。《封神演义》这本书中写他出生不久,就大闹东海,打死了龙王三太子。四海龙王奏准玉帝,来捉拿他的父母。他为了表明大闹东海是自己所为,与父母无关,毅然剖腹、刷肠、剔骨肉,还予双亲。死后,他的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后来帮助姜子牙兴周灭约,屡建战功。

二、初读指导

1、刚才大家问:哪吒为什么要闹东海,是怎么闹东海的?结果怎样?下面让我们通过读书来弄懂这些问题。

2、速读课文,画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1)哪吒为什么耍闹海?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东海龙王父子 称霸一方 兴风作浪 人们 不敢下海捕鱼

哪吒 治一治 为老百姓出一口气(2)哪托是怎么闹海的?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带上法宝(混天绫 乾坤圈)打死夜叉 裹住三太子(3)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又过上太平日子

三、练习讲故事

1、重点阅读”哪吒闹东海“的部分,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1)带上法宝:带、跳、取、摆。(2)打死夜叉:

夜叉:钻、砍、死。哪吒:闪、取、扔。(3)裹住三太子:

三太子:跳、说、刺、现出原形。哪 吒:纵身、抖出、裹住。

2、看课文插图,结合回忆内容。

3、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4、谁愿意上台来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5、指名讲故事。

三、作业

1、给下面词语里带点的字注上拼音。

三太子()哪()里 日 子()哪()吒

2、朗读课文。

3、继续练习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三太子 哪里 混天缓 日子 哪吒

2、指名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二、精读训练

1、上一堂课,我们己经大体知道了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怎样闹海和闹海的结果,这堂课我们仔细阅读课文。

2、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一共有几句话,说了儿个意思。

(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说了两个意思:A东海龙王兴风作浪,人们不敢下海捕鱼。B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2)每个”意思“之间用句号隔开。(朗读的时候停顿的时间长于逗号)(3)”哪吒决心治」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是一句较长的话,+间用逗号隔开,朗读时要稍作停顿。(停顿时间短于句号)(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齐读。要求按逗号、句号处理好停顿。小结:哪吒闹海的原因。

3、默读第二自然段,”法宝“是什么东西?哪吒带了哪两种法宝?(法宝:神话中说的能制服或杀伤妖魔的宝物。两件宝物是混天缓和乾坤圈)(1)理解破折号”——“的解释作用。

(2)这里为什么要交代他带了两件法宝?不交代行吗?(不交代不行。下面的文章跟这两件法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理解”法宝“的威力:

”一摆,(大海)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4、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看插图,口述哪吒打死夜叉的经过。随机板书:

夜叉:钻 砍 死

哪吒:闪 扔 一下就把„„给打死了(用的是乾坤圈)

5、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三太子相哪吒的词语。学生回答,教者随机板书: 三太子:跳 气冲冲说 刺 现出原形

哪 吒:纵身 抖出 喷出 裹住(用的是混天绫)小结:哪吒闹海的经过。

6、齐读第五自然段。小结:哪吒闹海的结果。

三、作业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叉()又()吹()砍()仍()扔()即()却()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叉()吹()仍()又()砍()扔()

2、默读课文,准备提出生字词。

二、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或教者直接出示)生宇词。

2、借助拼音各自认读,看谁读得最准确。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3、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用老师讲,你们就已经懂了?请说说它们的意思。(1)学生用动作表示:砍 扔 拿 抖动 摇晃

(2)换词语:两件(两样)随即(立即、立刻)捕鱼(捉鱼)(3)联系生活:洗澡

(4)看插图:混天绫 夜叉 哪吒 乾坤圈

4、教者讲:

胡作非为:胡,乱,非,不对。任意干坏事。

称霸一方:一方,一个地区;称霸,倚仗权势,欺压别人。嗷嗷:象声词,形容哀号或喊叫声。课文里说的是后者。

5、继续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者解答。

6、出示生字:件 混 晃 叉 砍 即 扔 纵 抖 胡(1)各自熟记生字,介绍记住生字的办法。(2)学生发言后,教者归纳:

A用部件法记:件 晃 砍 胡 混 纵 抖 扔 B编字谜:”又“一”点“(叉)。

C编歌诀:即,”概“字去两边,加上单耳刀(『)。

三、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下面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件 混 晃 叉 砍 即 扔 纵 抖 胡

2、学生发言后,教者归纳以下要点:

件、纵、抖、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件、抖“左右两部分上下持平,“胡”字,”古“宜收紧让有,偏上。

混:右边下方的批甲字,笔顺为横、竖提、撇、竖弯钩。晃:上面为”日“,上扁下宽;”光“,上收下放,最后一笔要写得舒展。叉:先写”又“,最后写一点(侧点)。

砍:”石“字旁宜收紧让右。整个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即:左边部分的最后一”点“,要紧贴竖提的”提尖“。整个字左高右低。扔:右边部分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3、抄写生字词。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下列词语。

摇晃 机灵 气冲冲 胡作非计

随即 火焰 水晶宫

3、在括号里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傲傲直()叫 该当何()罪 别()小看

4、继续练习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挺顺利,学生基本上都听过或看过这故事,就是有些学生质疑:故事的情节有些不一样,由此我想到了规范出版行为的好处了,确实,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讲,谁说了算呀,而且是精典之作,更不该是人云亦云。

练习3 教学要求

1、进行儿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字词句综合练习。

2、写好几个上下结构的钢笔字。3,读读背背成语与儿童诗。

4、口语交际 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 基本笔画”点“。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 课 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挺有趣,你想知道吗?自己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吧。(2)范读。边听边想:”漂流“和”漂浮“的意思有区别吗?”重新安家》是什么意思?(3)小组学习。提出所遇到的疑难,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可川流“和”浮“,以及联系上下文来分辨区别。椰子树种原来在什么地方,现在又到了什么地方?)(4)指名说,汇报,教师总结:”漂流“指漂在水面随水浮动;“漂浮”就是指漂的意思。(5)说说椰子树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2、第二部分。(1)出示插图:仔细看一看图,你能说说图上画的各是什么植物吗?

(2)指名说:蒲公英、苍耳、豌豆和葡萄各是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的?(3)练习:根据答案,用线连起来。(4)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指名读题,弄清要求。(2)自由说。(要求:说清楚)(3)小组交流、修正。(教师巡视指导)(4)大班交流、互相借鉴。

(5)用儿句话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6)指名读:及时评价,及时修改。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耍写的宇。

2、指名说: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要使这几个宇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让学生弄清练习要求。

(2)指导读准字音: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并提醒易读错的字;指名读,分组读。(3)分组合作学习,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师生评点。(4)练习:自由练读背,同桌练习互相背诵。(5)反馈:集体背诵,指名背诵。

2、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晨牧》:学生自读;指名读,正音;教师范读,请学生想想诗意。(2)结合插图讲解:这是写农村孩子早晨上河沿放鸭子的事。

放录音,将诗中描绘的几种声音在课堂上再现,请学生边听边想象。(3)练习:自由练背,同桌互背。(4)反馈:指名背诵,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谈话:”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不要小看,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很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候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写一个宇忘了写点,父亲王赛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蒙之。“可见点有多么重要。

2、指导观察,范写露锋点:A向右下直下起笔;B逐渐按笔;C提笔(笔锋提至中心处);才自有向左圆转收笔。学生临写。

3、指导观察,范写藏锋点:将点的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他步骤与露锋点相同。学生临写。

第 三 课 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提前提供一些自救或者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给学生阅读。

1、审题。

(1)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求救。(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1)指导观察插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2)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的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自救或者求救的。

(3)讨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意外事件?遇到意外事件,采用哪些方式可以自救或求救?应当怎样自救或求救?(4)教师总结:遇到意外的事件不要慌乱,要镇定沉着地开动脑筋,审时度势地想办法,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3、练习。

(1)小组合作:模拟一次意外事故,自己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2)教师巡视:有重点地迸行指导,注意发现较好的小组,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1)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表演的内容,尽可能照顾那些胆子不大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请小组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二、总结

11、第八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失败后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4、初步理解详写与略写。结合生活实际,用一段话写自己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详写和略写。

理解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揭题,启发质疑

1、这是一个外国故事。板书课题:第八次。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2、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对照拼音认读,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一部分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1)文章的大意。

(2)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多次战败,几乎失去信心——蜘蛛启发,重新振作精神——赶跑敌人,终于抵抗成功“的内容提纲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3、检查默读效果。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苏格兰布鲁斯王子抗击外国侵略者,连打了七次败仗,几乎失去信心。后来在蜘蛛结网的启发下,决心干第八次,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2)文章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三、四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

4、学习生字词。(1)集中出示生字词。(2)要求:

A对照拼音读准字音,离开拼音拐棍也会读。B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检查自学效果。

A认读生字词:齐读——指名读一一擦去拼音抽查,结合正音——齐读。

B指名讲意思:并 打仗 受伤 蜘蛛(看图)遭到(遇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几乎(差点儿)唉声叹气 布鲁斯 猛地(突然地)B查词典:

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动员: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4)教者讲:

磨坊:一般利用人力、畜力、水力或风力转动石磨,代客将小麦或其他谷类研磨成粉的作坊。

欧洲:在亚洲的西部。与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合称为七大洲。

三、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宇。

亻()()()()扌()()()()

2、用钢笔描红。

3、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侵略 打仗 受伤 信心 动员

2、说说课文分成哪三部分。

二、精读训练

1、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1)全文大部分生字词集中在这一部分,通过”指名朗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准确,结合做好正音工作。

(2)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的大背景:苏格兰国家遭到侵略,布鲁斯王子带兵抗击。(3)默读第二自然段,比较: A他失去了信心。B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句A,意思是他己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句B,他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因为”几乎“是将近,接近,差点儿的意思)(4)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几乎失去了信心”?(他躺在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5)他为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一连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王子本人也受了伤。他感到获胜没有多大的把握)(教者板书:布鲁斯打仗 七次战败 几乎失去信心)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数一数第三自然段有儿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共五句话。分别是:看到蜘蛛结网 风吹、丝断、网破 再结 一连七次都没结成 从头干起,终于结成)(1)重点写的是哪二次?(第一次)怎么写的?巴一阵大风吹来„„又被风吹断了。”各自轻声读,指名读)(2)后面的六次是怎么写的?(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3)各自默读“忽然,一阵大风吹来„„都没有结成”,初步体会详写和略写。

(4)齐读“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教者小结蜘蛛结网成功了。

(板书:蜘蛛结网 七次末成 不灰心 终于成功)(5)从什么地方我们看出“布鲁斯感动极了坷(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6)他为什么这么感动?(蜘蛛结网能在七次失败之后,毫不灰心,坚持不懈地结下去,我为什么不能继续努力?难道人还不如蜘蛛?

(7)指导朗读(要读出布鲁斯的决心)。(板书:感动:也干„„)

3、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王子的第八次抵抗怎么样呢?(成功了)(1)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A在朗读”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的时候,要突出哪一个词语?为什么?(突出”第八次“,表明抵抗成功的来之不易)B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为什么会成功呢?(失败之后,在蜘蛛结网的启示下,布鲁斯不气馁,鼓起勇气,继续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才获得了成功)C齐读。(2)教者讲篇末点题。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说说自己在学习之后的体会。

2、熟读写蜘蛛结网不怕失败终于成功的段落。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布鲁斯抵抗外国侵略军终于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口头填空:

一阵大风吹来,丝 了,网 了。蜘蛛 扯起细丝 结网,被风吹 了。就这样,,次,都 结成。可蜘蛛并不,照样 这一次它 一张网。

二、研究详写与略写

1、这篇文章写了蜘蛛几次结网的情况?(八次)

2、它失败了几次?(七次)3,八次中详细写了几次?是怎么写的?(八次中详细写了第一次,是这么写的: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4、略写的是哪儿次?又是怎么写的?(略写的是第二次到第七次。文章是这么写的:”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5、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讨论后教者小结:当要叙述的内容是连续的相同的动作、情节、做法时,不需要每次都详细地写,只要详写一次,其余可以采用“就这样,一连„„都„„”的概括叙述的方法解决。

三、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掌握全文感情基调:由《几乎失去信心“时感动极了”发展,要读得有起有伏。

2、第一、二自然段,总体要读得平缓,至“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处,声音要低沉,读出缺乏信心的语感。

3、第三、四自然段,蜘蛛结网部分要读得慢,作重音处理,以强调困难。高潮部分应放在布鲁斯“感动极了”处,显得激动、兴奋。

4、最后一个自然段,“第八次抵抗成功了”要读得响亮,显出成功的来之不易、取得成功后的欢乐。

5、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析。

四、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教学反思:

蜘蛛和布鲁斯两者都是第八次成功,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理解:只要干到第八次一定会成功!——我的一个学生如此总结,让我不敢相信。这也说明教材编得有点问题,为什么就只有八次,蜘蛛织十次、二十次也成呀!不知道对否?

12、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内容。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事情。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己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舔一舔或吃一点儿试试)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3)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分为四段。(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本课生字词主要集申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1)查字典了解: 奴仆:奴隶、仆人。

谋臣:参与出谋划策的臣子。万般无奈:极其没有办法。后患:后来的祸害。(2下联系上下文理解: 免除:免去,除掉。建议:提出的主张。

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态度、思想等。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3)一般了解:

会稽:地名,在浙江绍兴。勾践:春秋时越国国王。夫差:吴国国王。

4、其他自然段里的生字词: 吴国:古国名。

舂米:把稻谷放在石槽里捣碎去壳。耻辱、屈辱:受到压迫和侮辱。

转弱为强:课文指由原来的弱国变成强国。

5、出示生字:吴 勾 示 谋 臣 灭 免 患 议(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部件法:“串”、“心”,患;“二”、“小”,示;“口”、“天”,吴;“亏”、“义”,议。

熟宇助记忆:免,“兔”字少一点;丫卜“士卜字去掉”十“,换上单人旁”丫“;勾,”句“字去掉《□”,换上“A”(前)。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卞”和“某”,“践”是“足”字旁加“线”的右半边,教者应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教者引导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6、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串”的一竖稍稍露出下面的“口”。上面的“□》要写得扁而略窄,下面的”□》要写得扁而偏宽,稳稳托住上面的“口”。

(2)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的下方,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3)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吴国 谋臣 后患 免除 表示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2)找出句子中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3)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A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B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板书:吴 战胜 越)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春米推磨,受尽屈辱 整整干了三年)(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春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1)齐读第五自然段。

(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

(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简要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 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 吴王答应勾践请求);(3)勾践受尽屈辱(穿 住 做 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 晚上睡在 挂苦胆 尝);(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三、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2)最后一个自然段里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四、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五、作业 用“建议”造句。继续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理解不透,如吴王为什么放了越王?越王为什么会求辱等。关键是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没法渗其中的原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点:

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后才能为人类造福的道理。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领读后,教者讲: 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

(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教者讲: 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略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

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2)联系插图讲:

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揭示生字词。

听诊器 雷奈克 思索 木棍 分析 肺结核 喇叭状 沿着 效果 胸腔 靠 跷跷板 疾病 内脏 一枚 铁钉 凑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

索:“素”字去掉上面的“ ”换上“十”加“ ” ②部件法:

析:记住“木”和“斤”;

克:记住“十”、“兄”,或“古”、“儿”。

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

(3)教者特别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思索 木棍 分析 效果 形状 肺结核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讠()月()氵()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归纳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索”)

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试验;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

(3)吸引:因为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2)第二自然段。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读上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读上一句,要把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激动、兴奋的语气读出来)

3、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

(板书:难过——思索——启示——试试——又发现)

(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同座对说。(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情况。

(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讨论后教者小结: ①“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②“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三、作业 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2 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上提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不是木管而是木棍。我认为也成立,因为第一个木棍确是实用的第一个,只不过后来改进才是木管。故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反映不是太强烈,后来我采用了版主的回复,当木棍为听诊器的雏形,木管为真正的听诊器解决了。但这问题我认为没完,我还得继续探究。

练习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4、说说写写——留言条。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4)写一写。

二、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指导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布局。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2)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5)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

以曲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羽毛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6)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7)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8)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3、教学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意:今天我们学生“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斜撇和长撇,指导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学生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学生练写长撇。

第 三 课 时

一、教学第四题:说说写写

1、审题。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2)学生自读范例。

2、指导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第二篇:苏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年级内语文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以往集体备课的经验,特制定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1、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在本组内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共同提高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抓紧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组织年级组内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三、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由三年级语文教师参加,由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安排。

2、主备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阅读主备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备教师的宣讲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评价。

4、主备教师和其他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及措施:

1、组织本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认真研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撰写学习心得。

2、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认真做好年级内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尽量照顾好班级内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1

《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2

《一只小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继续学习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

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剪纸鸟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鸟什么事?

师:大家翻开书自己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联系有关语句说一说。

生: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生:读书

师:从哪些词感觉到快乐?(啁啾…)你们能把他们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师: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师: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咱们怀着美好的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师:默读5、6段,读到自己感受很深的句子就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地写在句子旁边。交流体会(多找几个学生谈),教师投影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你怎样评价树下的那几个孩子?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爱护鸟类的行为?

师:读了《一只小鸟》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鸟或者孩子说?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剪的小鸟,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美丽的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3

《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体会小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宽敞、崭新、优秀、苗圃”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们的意思。能用“又……又……”造句。

4、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初读课文后对“我们的教室”的了解。

1、交流字词自学情况。

(1)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读、记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着重正音:敞崭

●重点分析:敞、崭、喇、圃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宽敞、优秀、苗圃、栏目

(3)当堂听写生字,校正后请学生将写错的字上黑板订正,再强调。

3、通读课文

●给尽量多的学生读的机会。

●及时纠错。

●难读的几个长句重点跟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理解“宽敞”,找找近义词。

2、这句话总的写出了教室的什么?

3、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2、交流。

●这一段写了教室中间(方位词,明白是什么方位)的课桌椅。(板书:教室中间,课桌椅)

●“教室里最多的要数课桌椅啦!”这一句把第一段和第二段很自然地连起来了。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

●积累好词:崭新(反义词:陈旧)

整整齐齐、闪闪发亮(写出了教室的“明亮”)

4、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读读这段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了解读懂这样的段的方法。

2、能自己找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并明白句意。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自己教室某一处的陈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按什么顺序写的段落?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1)这一段话也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吗?

(2)想想每句话在写什么?哪几句是写同一方面的?用“∣”分开。

2、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1)先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用“”划出方位词。(板书:课桌前面的墙上、黑板的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再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用“△”标出。

(3)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说这段话写的内容。

(4)读懂写出来的几句话,重点读懂比喻句。

A、让学生自己找出比喻句,读一读。

B、引导学生质疑:“一方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各指什么?

在学生了解了把“大黑板”比作农民耕种的“一方土地”后,启发学生联系本段第2句,理解“播撒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知识的种子通过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将会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们通过黑板,接受老师的教育,学好知识和本领,长大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为祖国作贡献,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5)带着这种情绪读整段话。

(6)结合“单元学习提示”小结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②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

(7)把表示方位的几个词写到插图的相应位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内容。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分别用“——”和“△”标出方位词和写的内容,交流。(板书:课桌后面的墙上学习园地)

2、找出比喻句,说说意思。

把什么比作“美丽的花”?“优秀作业”与“一朵朵美丽的花”有什么相象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学们喜欢这些栏目吗?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喜欢?朗读。

4、提供“左边、中间、右边”三个方位词,把这一段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1)自由说(2)指名说(3)同桌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读这一段,再一次感受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幸福。结合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珍惜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

五、小结

小介绍自己教室时,介绍得很清楚。先写教室中间,再写到前面的墙上,最后写后面的墙上,全文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六、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3—7题。

第四篇:鲁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7、8单元教案

翠鸟

教学目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哪些活动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体会翠鸟活动的特点。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文第三自然段。第1、2 句:锐利的眼睛

3、学习课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4、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朗读第1 ——3 自然段

2、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2、学生概括已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1、将学生引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2、学生理解词语。

3、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三、识字、写字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

1、学生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

3、教师范写。

4、教师巡视指导。教后札记:

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交流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

(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5、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教后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小组合作。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山谷中,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课件一)

你觉得这个小村庄及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二 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个小村庄的?引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读出小村庄的美丽。(花样读)

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

(二)齐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二:一片荒芜的场景)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

(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是被村民,有的说是被斧头„„借此引出第2---4自然段。)

(三)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毁灭的?

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质疑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因为村里人砍树,山坡上才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句子知道是村里人砍树的?

(课件三)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相机指导理解用词:

A “谁”

B 理解“拎”(换词方法)

C 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3)句子训练

(课件四)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饭)„„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4)小结(板书:随意砍树)

学习第三自然段[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人们在拥有了这些东西后并没有停止砍树。课文中说: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课件五)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板书:不断砍树)

(3)理解“柴烟”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4)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可是最后,那个小村庄却被一场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理解“不错”是真正的不错吗?

(2)情境再现美丽的村庄,想象: 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3)谈感受:

生:我知道这样不错的日子不会太长,因为在他们随意砍伐树木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

生:我仿佛听到了经过这里的人们的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生:他们在慢性自杀。当洪水来临时,他们来不及呼救,就已经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总结全文

齐读全文,说说你学习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生:我懂得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树木。

生:我懂得了不爱护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他们过度砍伐树木,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们要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就让我们一起爱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吧!(课件六: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

四 延伸作业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就请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吧!

五 板书设计:

随意砍树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保护环境

︳ 不断砍树

教后札记: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这种保护橡树的行为是“高尚”的。

教具准备 课件: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词典,解决词语疑难。搜集橡树和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图片。仔细观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路是一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文章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交流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3)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和想法?

2.议读与质疑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别人的故事诱发自己保护环境的行为。

3.现在你来说一说: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4.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结合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五、布置作业

联系第七课《小村庄的故事》,假想有三人逃生到此,看到这棵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写在练笔本上。

教后札记:

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吗?

2、师认真板书课题。(你看老师写字多认真哪!我们写字是要给别人看的,一定要认真哪!绝不要给别人的眼睛找麻烦啊!)

3、读课题。(可贵的什么?怎样的沉默?)看着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

(1)生字:迅 蕴 霎 寂 恰 犯 稚 拙 烦

(2)词语:

迅速 蕴藏 霎时 寂然无声 恰好 犯错 稚拙 烦恼

三、按要求进行学习

1、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刚才认读的词语,难读的词语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2、遇到难读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不好读的可以向同桌和身边的同学请教。

3、集体交流难读的句子和段落。

2、指读课文。思考:哪些段落是写沉默的?

四、学习课文1—9自然段,感受场面的热闹。

1、出示第一幅图。这幅图体现的是沉默吗?(不)那时怎样的一种场景?(快乐)

2、出示学习提示:

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找看哪几段是讲这幅图的?

2、请在1—9自然段中,用“——”画出体现同学快乐的句子,同桌练习读一读。

3、仔细读读这些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孩子们的高兴和喜悦与场面的热闹。

{同学们刚刚学习的非常认真,下面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画了哪些句子,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孩子们的语言中: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孩子们回答很肯定,而且是不假思索的)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孩子们的自豪,为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兴奋)

师:你能试着读出孩子们的激动、兴奋的心情吗?

(2)、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行动中: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体会到当时孩子们的自豪心情。

师:同学们自豪感,神气十足的劲头谁能读出来?

„„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亮„„(孩子们都激动,满是喜悦,抑制不住自己的快乐,教室里因此而热闹)

„„ 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让教室里充满了欢乐,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活跃,热闹。)

师:读出欢乐、自信、热闹的气氛。

(3)、从画面中: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张张的笑脸、神气十足的神情中体会到教室里的活跃、热闹。

①教室里为什么这么热闹,孩子们为什么能这样兴奋?

(因为父母为我们过生日,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

②现在就让我们置身于当时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同学们的兴奋和快乐。想和老师一起把这一幕演出来的举手。

师:那好,自己读读,读流利,待会儿我们一起让热热闹闹的场景在我们班里上演。注意读好学生应该读的话,不过可千万不能忽视旁白呀!旁白能帮助你读好课文的!开始

生自读课文。

师:咱们一起合作演一演吧!

师: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生:知道,知道

师:读得好。我发现咱们同学们的声音是那么的整齐呀!这叫做——

(异口同声)

师:你们很会利用旁白来读书。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生:当然祝贺了!祝贺的!

师:我发现你们在说这俩个句子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老师一样发现特点的同学请说一说。

(快,干脆。)

师:为什么这么干脆?

(感叹号,表示非常肯定)

师:真了不起,都能读出标点符号了。比老师还厉害。咱们继续: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师:我看得到,你们很会读书。瞧这表情,多神气——

师:那咱们先停一下。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生日的时候收到什么礼物,怎么过生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

(师对几个同学都在追问,当时的感觉,对爸爸妈妈想说什么?启发学生说出来。)

4、你们可真幸福啊!你能把你收到礼物时心里想的什么写出来吗?

写下自己的想法并交流。

1、写下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

交流要求:(1)同桌交换想法默读。(2)读同桌感受时,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3)如果看完同桌的感受,可以看看前后桌同学的感受,一定要保持安静。

3、全班交流。

1、写下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可贵的沉默》。

(出示第一幅插图)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这部分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和巩固,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机会。)

二、体会“沉默”的“可贵”

1、(出示第二幅插图)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找看哪几段是讲这幅图的?

2、请在10—16自然段中,用“—”体现沉默的句子,同桌练习读一读。

3、仔细读读这些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霎时„„

师:霎时就是表示时间——极短。在这里可以用哪个词来替换?

生:顿时、瞬间、一刹那(读)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教室了为什么会突然安静下来?

3.(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了是因为孩子们都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他们被老师的问题难住了。)接着汇报。

(当老师问他们第二问题“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时,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说明教室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是因为没有一个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所以才会这么沉默的。)

(孩子们沉默了,正是因为内心充满了愧疚、羞愧、内疚、后悔、不好意思„„)

出示:

师:我们来看这一段。寂然无声是什么意思?(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一点声音都没有)联系下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很不错。那你能换个词语来形容此刻的寂然无声吗?

(鸦雀无声)让我们在这样寂然无声的情境中试着读出这份安静和沉默吧。

师: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读到这里,你能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吗?

4.孩子们沉默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可是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来说说?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在沉默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沉默是可贵的。

5、再研究了第二幅沉默图。(课件出示图二)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动作和表情中我们也看懂了,他们知道错了。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师:假如,此时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你会想什么呢?

6.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瞧。此时的他们是多么可爱呀,正是因为这一片沉默他们才知道自己的错误,可见这一片沉默是----可贵的!那你还从哪里知道沉默是可贵的?

生: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躲躲闪闪的目光”,我知道了他们刚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不敢看老师,而现在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他们又敢看老师了,他们想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这里我们也体会到沉默是可贵的。

师:赦免是什么意思?(赦免了就不再追究以前的责任了。在这里就是说老师原谅了他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从这句中体会到沉默是——可贵的。)

师:这一段当中,写的都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称赞。那么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受到称赞的呢?

(帮妈妈干活了。(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祝爸爸、妈妈生日快乐。(送上生日祝福)给爸爸、妈妈买礼物了。(可能买什么了?)给爸爸、妈妈写信叫爸爸、妈妈不要烦恼 „„)

7.正是在沉默之后孩子们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沉默是多么可贵!而这也正是这位老师想要寻找的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8.课件出示: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她找到了吗?“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孩子们回报父母的心。孩子对父母的爱。)

9.孩子们长大了,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老师找到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此时,老师的心情也是(开心、快乐)。请大家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3.这一片沉默,仅仅给老师带来享受吗?

师:咱们来做个练习,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请把句子补充完整。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使孩子们懂得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使爸爸妈妈感受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使我感到了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请大家看着屏幕读一读。(引读)这片沉默使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体贴父母,使爸爸妈妈感受到了孩子的爱,使老师感受到了快乐、幸福。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刚才的那一片沉默。

同学们,这一分钟沉默的价值很大很大,所以课题叫—— 生:可贵的沉默。

师:这一分钟沉默的份量很重很重,所以课题叫—— 生:可贵的沉默。

师:这一分钟沉默的感情很浓很浓,所以课题叫—— 生:可贵的沉默。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题带进自己的感情大声读一遍。

生:——可贵的沉默!

三、写字 教后札记:

给予树

教学目标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如愿以偿”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2、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

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给予”,谁能读好这个词?这个词什么意思?

2、板书“树”,齐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

金吉娅 给予 圣诞节 分享 沉默 棒棒糖 到处逛 援助中心 仁爱 如愿以偿

(1)上面这些生字哪些你早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把第一次见面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带读生字词、齐读。

(3)单独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予 圣 诞 享 默 糖 逛 援 仁 偿

(4)哪个词语你还不太理解,请大家帮助你。

知道“圣诞节“吗?谁来说说?

出示课后“资料袋“内容,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给予”

1、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用“——”画出来,看看他们之间谁给予了谁什么?

2、交流。

(1、妈妈给予孩子们20美元;

2、孩子们相互买礼物;

3、金吉娅给哥哥姐姐买棒棒糖;

4、金吉娅给陌生的女孩一个洋娃娃;哥哥姐姐给予家人礼物。)

3、你们真会读书!一下子能从文中找到这么多的给予。那么在这些给予当中,谁对谁的给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四、深入研读,感悟金吉娅的“给予”

1、请认真读一读第四自然段金吉雅对妈妈说的话,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看看你会有什么感悟?

2、这段话真的好感人,只读一遍是不可能理解金吉娅的内心世界的。你们要反复地读,细细地读,不放过一个字、一个标点,这样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有那么一个词突然就跳入你的眼帘,抓住这个词,用“△”把它画下来,好好想想你能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3、出示金吉娅说的话。学生交流。我们来看一看那个词跳入了你的眼帘,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词。

(1)什么都没有。

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小精灵儿童网站] 这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你觉得这个小女孩怎样?

师:你和金吉娅一样富有同情心,把你的这份感受带到句子中,读出你的小女孩的同情来。指名读、齐读。

(2)援助中心。

出示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援助”是什么意思?(帮助的意思。)援助中心是一个怎样的机构?(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慈善机构。)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人最需要别人的帮助?文中的小女孩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再读这个句子,用“○”画出句子中的动词,看看你从中金吉娅的做法中体会到什么?

此时,你就是金吉娅,我很想问问你,你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时怎么想的啊?可是,你和家人买完礼物回来的途中,哥哥姐姐们都兴高采烈,你为什么沉默不语呢?

师:金吉娅毅然决然地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读出金吉娅的这份坚决来。指导朗读。

(3)一直盼望。

出示句子: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都是什么时候盼望?盼望的什么?(早晨、中午夜里、梦中„„)

师:从早晨到晚上、从梦中到醒来,小女孩每时每刻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这就是——一直盼望。读出小女孩一直盼望的心情来。指导朗读。

假如这个小女孩就在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做?

师:你和金吉娅一样也是一个善良又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4)省略号

你从这个标点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四、学习最后一段,1、看着如此懂事的可爱女儿,妈妈紧紧拥抱着她,此时,妈妈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

2、师: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很苍白,妈妈深情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同学们再想一想,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她送给家人的仅仅是一把棒棒糖吗?

板书: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3、此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骄傲、自豪„„)请再次回到课文,看看之前妈妈的心情都是怎样的?为什么?

4、妈妈所有的担忧和生气在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举动面前变成了高兴和自豪!此时的哥哥姐姐也来到了她们的身边,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5、此时此刻,我想每你们都对“给予树”有了深刻的理解,你现在可以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吗?

6、这样一棵充满了爱心的给予树应该种植在我们每一个的心里!

五、拓展写话

1、同学们,当那个小女孩从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自己期待已久的洋娃娃的时候,她会说什么?请你们替这个女孩写一写感谢的话。

2、交流写话。

板书:

给予树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教后札记:

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

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小精灵儿童网站](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细细体会带点字“抱”。(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5、体会第二次“变化”。

(1)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

(2)【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3)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

(4)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指名读这段话。

(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水为什么没有洒一滴?)

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她的孝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

(6)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给这个自然段的朗读提提建议。)

6、体会第三次“变化”。

(1)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

(2)妈妈为什么不喝水?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

伟大的母爱。

7、体会第四次“变化”

(1)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

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

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

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

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

8、小结:指名看着黑板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

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有一个疑问: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

在理解作者的用意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大熊星座

【课件出示】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普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北斗七星是光明的象征,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读完后,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

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深化。

1、朗读全文,再次感悟、品味作者表达的感情,表达我们对小姑娘的敬

仰之情。

2、出示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

(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下来。

(2)将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掌声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课前准备

①展示屏。

②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②组织学生交流。

③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第五篇: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欢迎访问久久试卷---------http://

课题:快乐读书屋一《为了祖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认识“罗”“裕”“艰”等11个生字,学习应用多音字“华”。

3. 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华罗庚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出示华罗庚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他也是一位值得祖国骄傲的人物,你们想

知道他们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轻轻地翻开《为了祖国》这篇课文吧!(师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3. 汇报交流。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注意纠正字音)

三、朗读理解,质疑感悟

1. 朗读课文。思考:华罗庚作为著名的数学家在美国可以享受富裕、舒适的生

活但他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呢?

2. 同桌互动,交流自己的看法。

3. 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集体交流。

4. 学生质疑,共同解决。

5.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华罗庚说的话。(师指导朗读,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赛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

6. 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认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为了祖国”呢?

-http://

欢迎访问久久试卷---------http://

四、识字

1. 学生自读生字后,同桌间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 全班汇报。

3.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

五、扩展延伸

交流在外国的中国科学家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

-http://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81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

    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4、有......

    苏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www1kejiancom)

    习作五 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的资料,知道端午节时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摘录整理材料。 3、学习口头介绍......

    苏教语文三年级下册成语

    三年级下册课本成语 银光闪闪:银白色的光闪烁不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蔚为壮观:形容景象非常盛大。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8

    二、 阅读提升 (一)、阅读文字,完成各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空城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