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19-05-13 22:4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美丽的小兴安

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第一遍朗读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第二遍朗读课文。读前设问: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读后明确: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4.把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提出来。

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下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作业

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体交流。

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明确: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设问:“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这句话里“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

(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

设问:“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明确: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八)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

(九)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第二篇: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3.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2.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1.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3.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2.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1.doc 《有趣的汉字》教案.doc 《学会看病》教案3.doc 《学会看病》教案2.doc 《学会看病》教案1.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3.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2.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1.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4.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3.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2.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1.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3.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2.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1.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1.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1.doc 《我爱你,汉字》教案.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3.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doc 《松鼠》教学设计3.doc 《松鼠》教学设计2.doc 《松鼠》教学设计1.doc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3.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2.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1.doc 《七律·长征》 教案2.doc 《七律·长征》 教案1.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3.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2.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1.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3.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2.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1.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3.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2.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1.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3.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2.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1.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3.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2.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1.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3.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2.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1.doc 《开国大典》 教案3.doc 《开国大典》 教案2.doc 《开国大典》 教案1.doc 《鲸》教学设计3.doc 《鲸》教学设计2.doc 《鲸》教学设计1.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3.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2.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1.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3.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2.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1.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doc 《斗笠》第二课时 教案.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 《慈母情怀》教案3.doc 《慈母情怀》教案2.doc 《慈母情怀》教案1.doc 《遨游汉字王国》教案.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3.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2.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doc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

语文园地

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能和同学交流课文里有新鲜感的语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感兴趣、觉得优美的语句。“词句段运用”中包括交流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字。“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所见》。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感到新鲜的语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意识。成语学习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因此这八个成语的特点,学生也易于发现。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但在组名的选取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的诗,学生应该能产生共鸣,背诵起来问题不大。

交流平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鲜语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成语——通过讨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成语的特点。句子——借助不同的朗读方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给小组取名字——合作创新,为兴趣小组取符合其特点且有个性的名字。

日积月累——结合图片、诗意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能和同学交流成语的特点。3.指导学生练读句子,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5.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所见》。【过程与方法】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及朗读的能力。3.让学生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重点

交流成语的特点,指导朗读、背诵古诗。难点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课前组建好兴趣小组。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学会摘抄积累词句。2.积累成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练读句子,交流自己体会句子意思的方式。

重点

学会交流。难点

体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

1.多媒体出示下列语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2.请两位学生朗读。

3.拿出积累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摘抄。4.全班交流。

5.评选本周“最佳积累本”。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成语,交流发现。1.出示下列成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2.小组内互相猜猜成语的意思。3.全班交流成语的意思。4.结合课件了解成语意思。

5.小组内议一议这些成语的特点。

6.全班交流。(这些成语中都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这些成语中都含有近义词。)7.把这些成语摘抄到积累本上。(二)练习朗读,交流朗读方式。

1.同桌互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2.课件出示第一个句子。◇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教师提示学生,从这个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我们还可以怎样读。

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提示。

3.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三句。4.展示读句子。

读第二个句子时要强调“一点儿”,突出孙中山的“不懂”。读第三个句子时要强调“不懂就要问”,突出孙中山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精神。5.教师小结。

要想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境,可以改变自己的语气语调,甚至可以用上肢体语言等方式。

语文园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2.背诵古诗《所见》。

重点

让学生学会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难点

背诵古诗《所见》。

一、词句段运用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其取名。

1.学生根据课前建好的兴趣小组略调位子,坐在一起。2.教师出示取名方法。

(1)要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2)可以在名字中加入有个性的词语。(3)人看了名字就能记住。3.小组同学合作为组取名。4.全班交流组名,教师点评。

5.小组合作设计组牌,利用课外时间制作完成。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古诗。

同学们,昨天你们有没有积累新的知识呢?愿意交流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今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首古诗。

2.看图了解诗意。

(1)(出示插图)谁能把看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说图意)(2)师总结:夏季的一天,一个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唱着动听的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便停止歌唱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看见这一幕,诗人诗兴大发,于是便将此情景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袁枚)3.了解作者。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4.初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教师对于其中学生读不准的字加以指导。

(2)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意思。(樾:“树荫”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欲:想要。捕:捉。

鸣:叫。)(3)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4)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①美美地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5)作者袁枚正欣赏着牧童悦耳的歌声,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①牧童想干什么?(观察图中牧童的表情。)②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蝉?(引导学生找到“鸣”字。)③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开朗、可爱……)(6)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7)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5.尝试背诵。

语文园地

牧童

黄牛

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所见

林樾

鸣蝉

“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交流为主,让学生交流积累本中的内容,并评选“最佳积累本”,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快乐。在教学成语时,我仍然采用交流的方式,只稍作提示,由学生自己发现成语的特点。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这一内容,在采用交流的方式之前,我先给学生以指导。对于组建兴趣小组并取名这一内容,我事先让学生组建好小组。课堂上,我打破学生座位的障碍,大胆地让同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这一突破,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自取组名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在古诗的教学中,我讲了学生难理解的,引导他们赏析古诗,进入情境,从而快速背诵古诗。

第四篇: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片段教案2012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设计

福建省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李梅霞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妙与神奇!(播放各种各样的花.)

品读重点句子

刚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鲜花,它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花的开放,最先开放的是什么花?(出示: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你也来吹吹看。

(出示:牵牛花开了)

读读这句,你觉得哪句写得美?为什么?

简简单单几个词把牵牛花描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出示: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你读懂了什么?能学学蔷薇绽开笑脸吗?

此刻蔷薇的心情怎样?带上这种心情再读读。

(出示,睡莲从梦中醒来。)

喜欢睡莲的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作者把睡莲开放的样子跟人从梦中醒来的样子有机联系起来,非常生动。想想她会做些什么美梦?

学学睡莲从梦中醒来的样子,带上动作读。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样写花开放,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是花的颜色,可以是花的动作,更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课文中这样美的句子还有许多,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出示其它描写花开的句子)

喜欢哪句就读哪句,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学反思

自评: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展开教学。同样是写“花开”,课文里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品读重点句子时,我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动作读句子,想象花开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情

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妙。为了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句式,我把文中句子进行改换,然后与课文中的句子对比,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总之,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乐学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点评:

在教学中,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让美丽的花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真切、直观的感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能顺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各种花儿开放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学生反馈: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句子,懂得了同样写花开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养成了留心观察、善于想象的习惯。

第五篇: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片段教案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

一、指导品读重点句子

(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1、指导带上动作读句子。

(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2、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更美。

3、引导说出第一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牵牛花开花的样子?

4、多种方式读句子。

过渡: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课件出示: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5、指导带上动作读句子。

6、说说这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蔷薇的开放?

7、喜欢此句的同学齐读句子。

(课件出示: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8、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认识拟人句。(课件出示: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9、自由读句子,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了解昙花开花的特点。理解“昙花一现” 过渡:课文中像这样美的句子还有很多,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

10、课件出示句子,生自由交流朗读。

二、对比品读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对比朗读)

小结:孩子们,同样写花开放,却有那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是花的颜色,可以是花的姿态,可以是花的性情,更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

三、课堂小练笔:仿写喜欢的花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反思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语言富有特色,特别是描写花开的语言,生动、精炼而准确。《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将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展开教学。同样是写“花开”,课文里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等。在品读这些重点句子时,我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动作朗读句子,想象花开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妙。为了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句式,我把文中句子换成“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蔷薇花开了„„”与课文中的句子对比,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并及时加以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让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发展了同学的语言能力。总之,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乐学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即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教师应该用更高层次的评价语来表扬激励学生。这种评价语言应与课文的内容相符。这需要我不断揣摩和打造。

下载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汉语拼音1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重点:a、o......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花钟_人教新课标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风筝 人教新课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进行感情朗读,感悟语言文字蕴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四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交流时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听的同学要认真......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风筝 2

    最新版 第二课时 一、以读为凭,读中悟情。 1.自读课文第4节,把喜欢读的语句多读几遍(可以采用赛读、评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 2.仔细品读,体味心情。 (1)反复诵读第1、2句,在读、评......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音字汇总(小编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音字汇总 1、(坪坝草坪)(批评评论)(花瓶 奶瓶 ) (平整平常) 2、(带头 带领领带) (代表 唐代时代)(戴红领巾爱戴戴帽子) 3、(邮票 集邮)(石油 油条)(理由 由于) 4、(设......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内容与学情分析】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富有奇丽色彩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