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人教版)
教 案 设 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24时计时法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
韩
艺
课
题: 24时计时法 教学思想:
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的内容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2页24时计时法,本小节共安排2课时,教学这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计时法,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并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教学方式:
1、本课教学指在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习惯。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2、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出发。
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抽象概念、复杂的计算转化,对于他们而言,真可谓是“沉重的枷锁”。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找到了思维的支撑点,大大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教学目标:
1、2、使学生理解1日=24时,知道24时计时法,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3、使学生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
学生特征分析:
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会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也初步感知了24时计时法,如知道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是19时,也就是晚上7时,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书的知识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认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发现问题,创造新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我注重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重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网络,课堂练习,票据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我搭建了一个简洁的学习的平台,该平台的合理设置,带给我们教学的最大优势是:真正实现了教材与信息技术的零距离整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电脑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
(在课的开始让学生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的短片,充分发挥教学的文化功能,引出所学。)
师:这是什么时刻?(20:00)
师:20时,你还知道另一种表示方式吗?(晚上8时)师:看来同一个时刻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键在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在“自主构建”部分,重点让学生回忆“一天”的时间,寻找时间内在的规律并思考规律为什么存在?为使学生深切体会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特意设计了一个别具匠心的FLASH,通过太阳与月亮的升降、时针的转动精确、动态地演示了一天的经历,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在“动手做数学”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切实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1、引入课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贝贝全家人都喜欢哪些电视节目及播出的时
间。
电脑出示:贝贝一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时间一览表 爷爷:
海峡两岸
下午4:50 奶奶:
健康快车
上午9:30 爸爸:
西甲联赛
凌晨2:40 妈妈:
中国往事
晚上10:00 贝贝:
神奇的地球
中午12:00
大风车
早晨8:00
喜洋洋和灰太狼
晚上8:30 师:你能把这些节目按一天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生:小组合作,汇报。老师把节目整理成节目表
师:大家观察一下,现在这个节目表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从早到晚的顺序
师:像这样需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楚地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知道的普通计时法。出示7个时刻:
12:00、9:30、16:50、2:40、8:00、20:30、22:00 师:你们能找出和这些时间是同一时刻的吗?谁能到前面来摆一摆。师:你发现这些时刻的整时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从小到大。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时刻。
师:22时后面是几时?(23时)23时后面是24时。能给这个计时法起个名字吗?哪个同学想好了?(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2、(1)学习24时计时法
感知1日=24时
电脑出示:夜里12时
师:夜里12时,也叫0时。可以看作一天的开始,新的一天就是从0 时开始的。
师:看,新的一天开始了。
电脑出示:依次出示2时、6时、8时、12时 师:现在是几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师:(12时)这是什么时间?什么时候的12时?想一想,这与0时的
钟面一样吗?
这时时针在钟面上正好转了几圈?时针转一圈是多少小时? 电脑出示:12:
15、12:30、12:55转动再过5分钟 师:再过5分钟是什么时候?(1时)师:什么时候的1时?(下午1时)
下午1时还可以说成几时?(13时)
谁来说一说你怎么想的?(12时后面是13时)有没有好的方法计算出来?(12+1)
师:那么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几时?(下午2时是14时)
你怎么想的?怎样计算呢?下午3时呢?
师:下面大家一起说,老师点4时、5时、------,学生读是几时。电脑同时出示:依次把钟面外圈数字补齐
师: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就是24时)
师:这一时刻既表示一天的结束,有意味着第二天的开始,所以习惯
上常称这一时刻是0时。这一天时针一共转了几圈?一共是几个小时? 师:1日是多少小时?(板书1日=24时)(2)探究24时计时法的特点
电脑出示钟面
师:下面我们大家就来观察钟面上内圈和外圈上的数,他们有什么关
系呢? 小组讨论汇报 师小结: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时针走第二圈时,对应的24时计时法。
它和圈内的数都相差12。
(3)了解24时计时法
师:我们一起把反馈卡上普通计时法的整时转换成24时计时法。小组讨论汇报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师:如果从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怎么办?
3、回归生活,应用24时计时法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环节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生活离不开时间的氛围,让他们时时关注时间,生活在“时间”之中。结合银行门牌、汽车站牌、公路标志、火车票让学生在小组说说从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将书中的问题已开放式的形式出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给出自己的想法,巩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1)小组活动
师:打开收集的票据,说说谁的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首先把票据 上的时刻圈下来,自己读一读,然后再把它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或者 24时计时法。(投影展示)(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师:24时是指向一天中唯一的时刻,明确、简单,会用24时计时法
表示一个时刻吗?
凌晨4时、17时、早晨6时、下午3时、10:30 请你来判断 请你帮帮我(3)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计时法
师:你们的收获这么多,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身边哪里
有24时的用途,但是出发前同学们想知道早晚发车的时间? 电脑出示:小朋友经过的一些地点
首班车:早6:00,末班车:晚10:00,请你用24时计时法表示。银行营业时间:9:00——17:30,谁能转换成另一种计时法? 商场营业时间:早9:00——晚9:00,一天营业几个小时?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下午4:50 上午9:30 凌晨2:40 晚上10:00 中午12:00 早晨8:00 晚上8:30
教学反思:
在这种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的教学中,学生们就如欢腾的鱼儿,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不断畅游着、吮吸着。我们的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技术在自然的环境下使用,使学生在注意力不单单被技术手段的精湛与新颖所吸引,而仍然回到数学课的本位上,体现学科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会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还有大量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信息技术运用得恰当,必定能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插翅添翼”。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抓住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通过观察、比较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教学中,我感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日常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有显著的效果,并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也是我今后不断钻研与学习发展方向。
16:50 9:30 2:40 22:00 12:00 8:00 20:30
1时=60分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工作计划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工作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工作计划
(一)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简析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习、整理为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6、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平行线概念。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多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工作计划
(二)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需要改正,改掉许多学习上的不良习惯,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争取学好本学期的任务。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为: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统计、数学广角等。
三、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旳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旳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旳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旳培养,如听课旳习惯,按时完成作业旳习惯,课前旳预习、课后旳复习旳习惯,认真审题旳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旳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旳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旳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旳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旳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旳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旳措施解决所存在旳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旳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旳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旳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旳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旳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
3、加强解决问题旳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旳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旳。在教学旳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旳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旳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旳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旳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旳问题。要适时,有效旳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旳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旳过程中遇到旳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旳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旳气氛中感受学习旳乐趣。赏识每个层次旳学生旳每一个微小旳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旳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旳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第三篇: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能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64人,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但是回答问题不够踊跃。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正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个别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控制不好自己,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后记。现在网络上的备课资料很多,但每一节课对于不同的班级来都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因为对于每个教师来说,要选择与自己班级学情相符合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功夫的,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参考教案,设计或是修改一下教案,让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相符合,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3、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老师的关注度没有平均分配。我习惯是抓两头,放中间。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搞好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3、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4、作为我个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创造,不断完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下册 24时计时法3教案 冀教版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教学难点:
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上午 8:00 下午 8:00 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2.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1)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d:00:30《半边天》开始。
……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2)介绍24时计时法
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二、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
1.观察钟面:12时(夜里)
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的。
2.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
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3.继续转动到12时
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三、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四、练习: 练一练的1、2、3。
第五篇: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最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3班现有学生41人,四4班现有学生41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 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 定的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 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
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差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二、后进生情况分析
从整个上学期的学习评价来看,所带的班的学生成绩好占大部分,但有小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细心,总想偷懒,拖拉作业等不良习惯。可是这些学生头脑灵活,学习后劲足。本学期首先还是加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垂直与平行,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垂直与平行,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布置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推荐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布置了垂直与平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的特性,进一步了解二条直线间的关系。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布置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布置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计算比赛场次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材的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
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教学目标】
1、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理解二条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及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将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课前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以及突破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
点,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3、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充分有效的手段、方法解决问题,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提高数学活动的实效性。
5、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长抓不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6、注重教学中的自我反思,撰写教后反思,并在反思中寻找自我,在反思中突破自我,在反思中提高自我。
7、加强培优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8、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9、制定好教学进度。
20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