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高二年级《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学生完成了《桥边的老人》的“人称改写”练习,并已预习《话题叙述》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作业“人称改写”练习已批改,并已总结问题所在。精心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用具的准备。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第二篇:《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2.明确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好处。
3.学会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我”的方法。
一、叙述的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
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记叙文当中,经常会出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叉出现的情况。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有极强的感染力,易打动读者;而第三人称虽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根据具体素材和要表达的情感作出准确选择。
二、问题呈现
低分作文中的“我”:冷冰冰、假大空
1.……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几百字的复述)……
2.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听某人讲过某个故事(几百字的转述)……
3.……我在幼儿园时、我在小学时、我在初中时、现在高中,我……(凑够字数为止)
4.我来到古代、未来,看见XXX。(穿越类、科幻类)
纯粹无“我”:所谓的小说、故事新编等等。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中如何写我1.以“我”观照人事,写出情感波澜——勾勒出“我”的情感线索。
(1)以“我”为辅
“我”是事件发展的见证者、知情者,“我”的情感是相对理性的、客观的,贴切于大众的角度。
如:《孔乙己》,小说中“我”作为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旁观者),我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记录下了有关孔乙己的见闻(知情者),“我”在小说中的情感与作者本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回事,而仅仅是“小伙计”的情感。
(2)以“我”为主
“我”是事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甚至是推动者,“我”的情感是感性的、流动的,贴切于人物身份与生活真实。
如:《社戏》,文章中的“我”是看社戏的主要发起者(参与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者),“我”的情感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契合与作者的情感,贴切了“我”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身份和心理真实。
(3)有主有辅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角色,起到不同作用。
如:《祝福》,小说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亲历者),和祥林嫂临死前还有短暂但很重要的接触,和祥林嫂的死有着一定的关系(推动者),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旁观者),两种视角交错使用,见证了人物的命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表达更真实、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2.常怀悲悯之心,传达人性光辉——绘出“真我”的风采
四、练一练
1.请结合点评在横线处添加恰当的句子,使文段感情线索变得清晰起来。
对你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好难!
我①不喜欢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高高瘦瘦的,一年四季经常穿着一条米黄色的长袖衫,一条灰裤子和一双蓝布鞋,他不苟言笑,对我好像也是若即若离。所以我有点怕他,和他也不亲近。
有一年夏天,表弟弟我家玩,中午吃完饭后,我便和他一起看电视。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就到厨房拿了两块切好的西瓜过来,我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解决了,顿时好一阵凉爽啊!由于天气闷热,我又偷偷到厨房里拿了两块西瓜,吃完后,我们还不约而同地打了个饱嗝。后来,我接二连三地去拿西瓜,终于被爷爷发现了,他对我大吼,语气冷淡而严肃:“谁让你吃那么多西瓜的?”
我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跑到房间躺在床上哭,只是那时的我并未注意到,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他的眼神中满是怜爱。
从那以后,我便有点②讨厌爷爷了。虽然后来妈妈说爷爷其实是怕我们吃坏肚子啊!我却不信。
后来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对自己最爱的人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后,我就偷偷地对着镜子开始练习起来。就在我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发现镜子中多了一个人,他一脸喜悦地站在房门口。为了驱散我心中的那点仇恨,我故意装作没看见他,并在“我爱你”前加了许多人的称谓,唯独没有他。我边说边偷偷地瞄了几眼,发现他一脸的伤心和失望,在他转身离开时,我似乎看见了他眼角的泪。那天我③既高兴又难过,却始终没有对他说这三个字。
直到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心中的情感才迸发出来,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爷爷之间的坎其实是我心中的坎。我想如果那时我说了“爷爷,我爱你”,也许我和爷爷之间的距离就不会这么长了,我的心中充满了④懊悔和歉疚。
说一声“我爱你”真的很难,但在亲人离去时才说,那就难上加难了,因为他再也听不见了……
第三篇:第一单元话题:叙述的角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单元话题--叙述角度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内容: 叙述角度 1.谁来说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臵,这就是叙事角度。它也可称为视角,是一个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创作《无命运的人生》时,尽管当时是31岁,却决定把故事交给14岁的“我”来讲;而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70岁所写的《情人》中,写15岁半的“我”的故事,却把它交给了老年的“我”来讲。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篇小说的开头:
今天我没有上课。也就是说我去学校了,但只是请班主任允许我回家。我把我爸爸的信也交给了他,信中称‚家里有事‛,请老师准我的假。他问,家里到底有什么事?我告诉他说,他们招我爸爸去服劳役了,于是他不再追问下去了。
(《无命运的人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许衍艺译)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王道乾译)
同样是用第一人称,讲述人的身份和年纪却不一样。《无命运的人生》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做出解释和判断。孩子的视角也就导致了观察点的不同。这个视角也决定了这样的叙事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阵痛。
《情人》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过来人”回忆往事的面目出现。这个人饱经沧桑,站在俯瞰人生的高度,其视角是俯视的,审视少女时代的稚嫩经历时,就有了更自信的把握和权衡。选取这样的视角,决定了这篇小说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叙事,读者和叙述人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只是在一起回顾已经发生和已经经历过了的事情。
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
在课本中我们已对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许多学者和批评家看来,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而这一贡献主要是由西方小说家做出的。
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叙事角度(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一样多
在《桥边的老人》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叙述者似乎和人物所知道得一样多。
在《炮兽》中,雨果采取的也是有限的视角,他回避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主要从外部动作、神情与语言来描写人物。当“炮兽”发狂时,“勇士”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连“勇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人用胳膊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这个人”没说话,“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寥寥几笔外貌描写,就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勇士”的怯懦,老人的镇定勇敢写了出来。
(2)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
这在侦探类小说中尤为常见。侦探类小说往往以案件的结果作为开头,引起悬念。在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中,总是由侦探展开调查,不断地抛出迷惑读者甚至叙述者的线索,不到最后侦探揭示谜底,似乎连叙述者都不知道谁是真凶。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
在同一篇小说中,视角也可以灵活转换。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讲叙一件杀人案件,由多个当事人各自叙述案件发生的经过。作者巧妙地将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结合,将有限视角统摄于全知视角之下,有节制地讲述故事,又回避了作者参与的痕迹。作者将每个当事人的叙述汇总在一起,而每个人物的视角都是有限的,作者让这些来自于不同视角的互相矛盾的叙事互相颠覆、互相印证,从而叠加出一个破碎的难以确定的所谓“真相”。
2.叙述人称
①“我”与“他” 选择好叙述角度后,我们就可以确定用何种人称讲述故事了。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我们知道,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承担的。
小说家们一般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来选择人称的。比如,采用书信体和自传体来写的小说,通常很自然地使用第一人称,它们的效果是作者在未写作时就清楚的:这样的叙述,会给人一种亲切可感的感觉,显得真实可信。因第一人称的小说往往给人以叙说亲身经历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墙上的斑点》里,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使“我”对斑点的一连串猜想、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如果换成第三人称,就显得有些做作和不当了。但这种写法也要注意节制。正如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读书随笔《两种不同人称的小说》中所指出的那样: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里,当它用第一人称告诉你他是如何英俊而有魅力时,不免有自吹之嫌;当他告诉你自己的英勇行为,又会给人以自负之感;而当读者都已看出女主人公在爱他时,他自己却不知道,似乎又显得很愚蠢。(见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页)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们逐渐摸索出更巧妙的写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尽管开始也是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却对一切都装作不知,这个旁观者与读者差不多,等待着人物的“下一步”。
契诃夫的《万卡》,是两种人称的巧妙结合,整个故事的叙述语言是第三人称,而万卡写给祖父的信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便于向读者交代万卡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环境、背景等;而第一人称则讲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里做学徒的悲惨境遇。小说的结尾,万卡写好了给祖父的求救信,却并不知道那样的地址是无法寄到祖父手中的,这一万卡不知道而读者却十分清楚的结局,更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感。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提供了这个平台,将万卡的纯真和命运的残酷放在同一个脉络当中。缺少任何一个人称和角度,都无法营造出这种悲剧感。
②“你”
第二人称很特殊,严格说来,它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
比如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突然出现了这样的语句:“你在酒醉饭饱之后,会感到一种甜滋滋的慵困,会感到那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愉悦的睡意„„”这是否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外的另一种人称叙述呢?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还是第一人称叙述,只不过此时的叙述者已从局内跳到了局外,将读者臵换成“你”,仿佛在做一种假设:“想想看,倘若你那时在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叙述者其实还是“我”,这只是他玩的一个小花招而已。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作业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注意:学生往往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不会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作业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①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②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③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④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三)叙述腔调
1.腔调──说话者的伪装 我国当代作家莫言说:“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或者像烟熏火燎的小酒馆,或者像烛光闪烁的咖啡屋,或者像吵吵嚷嚷的四川茶馆,或者像音乐缭绕的五星级饭店,或者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个马车店,像一艘江轮,像一个候车室,像一个桑拿浴室……总之是应该与众不同。即便让两个成熟作家讲述同一个故事,营造出的氛围也决不会相同”。(莫言《锁孔里的房间: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莫言在谈到他的小说《四十一炮》的创作时说:“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我起初没找到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了‘炮孩儿’的腔调后,小说就如水到渠成了。至于小说讲了什么故事,对我来说,确实不是很重要。我在小说后记中说: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之后,故事几乎是自己生成的。”小说的腔调一旦确定下来,这篇(部)小说的情调乃至格调也就确定了下来,叙述的路线也就确定了下来。它是抒情的,还是调侃的?是冷静的,还是热情的?……小说语言和材料的组织也就顺理成章地服从于这一确定下来的腔调。腔调仿佛一把梳子,将小说材料梳理成最适合它的样子。
作家的腔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课本中引用了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下面我们再看他的另一篇小说中的一段话,比较一下:
雨下得更大了。我沿街继续往前走。透过红十字娱乐室的窗子,可以看到一些士兵正三三两两地站在屋里的咖啡柜台前。我虽说同屋里隔着玻璃,但也还是听到了另一间房里打乒乓球的‚乒乓‛声。我过了马路,走进一家茶馆。里面除了一个中年女招待以外别无他人。看那女招待的样子,她好像更愿意招待一位身上雨衣已干的顾客。我尽量轻手轻脚地把雨衣挂在衣架上,然后坐下来,要了茶和肉桂面包干。这是我一天中第一次开口同人讲话。
6(《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宋志宏译)
我们能分辨出这是出自一个作家之手吗?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小说里,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腔调说话。在《献给爱斯美的故事》这篇自传性的作品中,作家和叙述者是贴合的,“我”饱含着作家的感情,作家的情感倾注于整个故事之中。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叙述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16岁少年。塞林格把整个故事的讲述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个纽约少年,作家自己则隐匿起来。从这个少年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的口头语里,我们感受到叙述人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又不失天真单纯的个性。为了符合少年说话时信口开河、不假思索的特点,作者模仿少年的语气,用夸张的词汇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句子短小,有些地方还存有语病。在这部小说里,完全看不到《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那些富有诗意的比喻、讲究节奏感的句式以及带有文采的书面语,而是通篇贫嘴胡侃的少年口语。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独特腔调的运用。它像一只大手,有力地控制着小说的叙事展开。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似乎把作者的腔调全部抹干净了,只剩下人物自己在那里说话和活动,没有留下作者或叙述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海明威的这类小说被人们称为“零口吻”,也就是说,在小说中似乎没有叙述者的影子,小说中有的仅仅是它里面的人物。无腔调的海明威于无形之中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风格,形成了他特有的“腔调”。无腔调也就成了另一种腔调。
《墙上的斑点》的叙述腔调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显然是出自一个知识女性之口: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亦善于思辨,有出色的哲学眼光。她的心灵极度敏感、纤细,甚至容易陷入某种神经质。她喜欢幻想、冥思,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重新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她用这种口吻讲述着,带有强烈的女性色彩和人格魅力。
2.“讲述”与“显示”
有的小说以“讲述”为主,我们看到大段大段的叙述者的叙述,其中夹杂着叙述者的情感、判断。而有的小说以“显示”为主,我们看到连篇累牍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客观地展示着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其叙述腔调自然就浓厚些。《墙上的斑点》显然是“讲述”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所以“我”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保留更多的个人化腔调,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都是第一人称,《桥边的老人》是倾向于“显示”的,“我”与其说是故事的讲述者,不如说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我”没有表现出比人物所知道得更多,也没有僭越人物的身份去发表作者的看法。
实际上,小说只用“讲述”或“显示”为单一叙述腔调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在同一篇小说里,“讲述”与“显示”常常交替使用。如《罗生门》的开头:
一天傍晚时分,站在罗生门下的一个仆人等着雨住下来。
在宽阔的城楼下边,除了这个仆人,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朱漆剥落的高大圆柱上,停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既然位于朱雀大路,除了这个仆人,总还该有两三个避雨的戴女笠或软乌帽的庶民。然而,除了这个仆人之外,却一个人也没有。
说起这两三年,在京都,地震啦,旋风啦,火灾啦,饥馑啦,等等,灾难一起起地接连不断。这个都城因此变得极其荒凉。根据古时候记载,那时曾经把佛像、佛具砸碎,把这些涂着红漆的,或带着金银箔的木头,堆在路旁,当柴火卖掉。都城既然是这么一种情况,整修罗生门这种事,当然就没有人去过问了。
(《罗生门》,载于《芥川龙之介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吕元明译)
前面两段显然是“显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雨中罗生门的冷清画面。从第三段开始,则是“讲述”,介绍罗生门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等。“讲述”和“显示”在同一篇小说里时常切换。
(四)速度控制
1.小说也要有节奏感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着自己的节奏,它有时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去。在《万卡》中,写“九岁男孩万卡〃茹科夫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利亚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这三个月的事情只用一句话就交代了。接下来写“圣诞节前夜”,万卡给祖父写信的事情,就占据整个篇幅。
可见,在小说里,时间的长短与小说的篇幅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它们和什么有关呢?
2.不均匀的速度
小说叙事往往在故事环节的关键段落流连,而对无关紧要的段落忽略不计。《万卡》重点是要揭示万卡的悲苦命运,自然要在他向祖父写信诉苦的那一晚多作停留。
这不均匀的速度,正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小说的生命魅力与生动,恰恰体现在一种速度的变化不停又恰到好处的节奏上。那么小说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体现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的呢?当小说加快叙事速度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简约的概括性叙述;而当小说要放慢叙事速度时,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详尽描写。叙述和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让我们看看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一段。
那天晚上我走进赌馆,有两只台子已经围满了人,我绕着走向第三只台子,摸出几个金币预备下注,忽然迎面传来一阵非常奇怪的声响,使我吃了一惊。那时正当人人定睛个个紧张、心神似乎都被静默震慑住了的一霎,每逢圆球奔跑得疲惫无力只在最后两个码盘上颠踬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一霎。此刻我竟听到一阵咯咯喳喳的响声,像是骨节折裂。我不自主地向对面望了一眼,立刻见到──真的,我吓呆了!──两只我从没见过的手,一只右手一只左手,像两匹暴戾的猛兽互相扭缠,在疯狂的对搏中你揪我压,使得指节间发出轧碎核桃一般的脆声。那两只手美丽得少见,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皙,指甲放着青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那晚上我一直盯着这双手──这双超群出众得简直可以说是世间惟一的手,的确令我痴痴发怔了──尤其使我惊骇不已的是手上所表现的激情,是那种狂热的感情,那样抽搐痉挛的互相扭结彼此纠缠。我一见就意识到,这儿有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一齐驱上手指,免得留存体内胀裂了心胸,突然,在圆球发着轻微的脆响落进码盘、管台子的唱出彩门的那一秒钟,这双手顿时解开了,像两只猛兽被一颗枪弹同时击中似的。两只手一齐瘫倒,不仅显得筋弛力懈,真可说是已经死了,它们瘫在那儿像是雕塑一般,表现出的是沉睡、是绝望、是受了电击、是永逝,我实在无法形容。因为,在这以前和自此以后,我从没有也再见不到这么含义无穷的双手了,每根筋肉都在倾诉,所有的毛孔几乎全部渗发激情动人心魄。这两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儿。然后,其中的一只,右边那一只,从指尖开始又慢慢儿倦乏无力地抬起来了,它颤抖着,闪缩了一下,转动了一下,颤颤悠悠,摸索回旋,最后神经震栗地抓起一个筹码,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迟疑不决地捻着,像是玩弄一个小轮子。忽然,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头野豹,接着飞快地一弹,仿佛啐了一口唾沫,把那个一百法郎筹码掷到下注的黑圈里面。那只静卧不动的左手这时如闻警声,马上也惊惶不宁了;它直竖起来,慢慢滑动,真像是在偷偷爬行,挨拢那只瑟瑟发抖、仿佛已被刚才的一掷耗尽了精力的右手,于是,两只手惶惶悚悚地靠在一处,两只肘腕在台面上无声地连连碰击,恰像上下牙打寒战一样──我没有,从来还没有,见到过一双能这样传达表情的手,能用这么一种痉挛的方式表露激动与紧张。望着这双颤抖喘息迫不及待的手,看着它寒栗惊惧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整座大厅里其他一切全部死灭僵凝了,尽管四周营营扰扰,管台子的喊声像小贩叫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转轮里的圆球循回滚动,终于高起低落、跳进它那坦平的圆形牢笼──所有这些动荡嘤嗡冲袭神经的纷乱景象对我全不存在,我紧 8 紧盯着平生难遇的这双手,竟被它迷住了。
(《斯·茨威格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纪琨译)
在叙述主人公进来的动作时,作者用了简省的笔墨,小说的行进是常速的;当我们的视线随着主人公的眼睛落到那两只手上时,作者不惜笔墨去描绘那两只手的各种动作、刻画这些动作所反映出手的主人的心理,小说的速度便慢下来了。这时候,真实状态中也许只停留几秒钟的情景,作者却在其间长时间徘徊,精心描绘和刻画那个时刻和那个场面,仿佛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张弛有度,快慢相间,小说就显得引人入胜了。试想,如果总是细部描绘,再精妙也会令读者厌烦;如果一味跳跃式交代,小说就无法精彩了。所以,聪明的小说家会掌握叙述的速度,让小说精彩起来。
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1.设题意图
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联想思维能力,替小说说出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话。2.解题思路
①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描写。比如:“他想到那两只可怜的小山羊,在炮火中无处藏身,不是葬身炮火,就是葬身人腹,心中涌起了无限悲苦。望着即将成为废墟的家园,他……”
②也可运用第一人称试着写意识流。可让学生用老人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比如:“我的小山羊,它们可乖巧了,整天陪着我在山上转……”或者“我真是憎恨这战争!我才不管是谁输谁赢呢,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我只想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二就《墙上的斑点》说说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1.设题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2.解题思路
细读作品,通过分析其叙述特点来理解意识流叙述是打破了传统的有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三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续写成一篇文章,不超过800字。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且忧。‛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梦中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小男孩儿),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
1.设题意图
培养学生对腔调的感知能力,能模仿一段腔调,续写文章。2.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作文题,从给出的几句话里已经得知以下信息:内容应为回忆童年往事;基调应是“既喜且忧”,也就暗示出此文的情绪应是喜乐参半的,所叙述的事件与所表达的情绪之间应体现这个因素;总而言之,作者对往事应是留恋的。这段话作为作文的开头,语调应略带抒情,娓娓道来,缓慢而深情。
第四篇:叙述式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学目标:
1、鼓励儿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2、引导儿童乐于探究。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儿童乐于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记录发现,并思考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2、思考自己曾独立解决过的生活中的小事情,受到了父母夸奖。
3、收集有关活动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蓝猫淘气三千问》。今天又两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是蓝猫和淘气。它们知识渊博,今天江河我们一起轻扣自然科学的大门。
2、老师板书课题。
二、游戏猜猜看。
小淘气请大家一起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出示课件:这是什么?学生说答案。就这么一个图案,就能猜出这么多答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三、问题大分享。
1、大家看,这又是什么?对了,是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天天和我们见面,那么经常在你的脑瓜中出现的小问号是什么呢?
2、小朋友出现了这么多问题,那这些小问号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课件:谁来说说?原来,她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小问号。
3、课前,我让大家去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小问号的答案了,你们找到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哪位同学来把自己的秘密与大家分享?
同学交流后,老师总结:有时候问问别人,网上查查,书上找找,动手做做都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四、走进名人屋。
1、老师讲瓦特的故事。
2、同学互相说自己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3、学习书上的故事,从中明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五、生活小能手。
1、看我们生活中的生活小达人想出的各种小妙招。
2、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3、你还想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呢!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五篇:叙述式教学设计-最新修改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学号)
一、概述
· 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 概述学习内容
·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学生教师进行逻辑选择的运用的活动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八、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