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汪驭敏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1.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了铺垫。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
(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
(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存在。)2.聚焦问题。
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1.描述并记录现象。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
(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为稍后对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察做好准备。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继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5)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6)教师巡视和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
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盐、红糖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和红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同时,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
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
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第二篇: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是成功的,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按照教师的指令进 行试验操作。能够明白在实验室上课时的注意事项,注意不损坏实验仪器,下课能够自觉帮助老师收集整理仪器。
本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溶解”一词,学会用“溶解”来解释看到的现象。课堂伊始,用小红马过河的故事导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提问到“盐和糖哪里去了”时,部分学生回答“融化了”,这只是课堂刚开始,学生是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无可厚非。接下来就要靠老师教学与引导了。通过食盐、红糖、沙子和面粉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主观认识“溶解”现象。授课结束后,再次询问发现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用“溶解”二字表达,还是“融化”,今后还得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对于实验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够做出食盐,红糖与沙子的溶解试验,能够观察出他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简单的做出试验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会填写试验报告。
不足之处就是,第一次在实验室上课,纪律稍有涣散,对于试验的衍生有所欠缺。需要加强努力!
第三篇: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南昌市红谷滩凤凰中心幼儿园
2015—2016年上学期
小班科学:《它们到哪里去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活动准备:
1、活动视频、音乐、图片。
2、每人一杯温水一根筷子、泡腾片、果珍、奶粉、糖、黑芝麻糊、沙子、小石子、玩具等。活动过程:
1、视频:《驴子运盐》
教师:驴子背着一袋盐过河,为什么感觉背上越来越轻呀,盐到哪里去了呀?(幼儿回答)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是不是这样?(小结:原来盐遇见了水会被溶解)
2、教师示范溶解与不溶解实验 1)出示泡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宝贝,你们看,我手里拿着什么呀?(泡腾片)现在老师把手中的泡腾片放入温水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越来越小了,直到不见了……)
教师小结:原来它也被水溶解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解)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解,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确不会溶解。
3、幼儿动手操作
师:刚刚老师做了个实验,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试一试?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老师也不知道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我们来一起来做个实验、试一试吧!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奶粉、果珍、白砂糖、沙子、小石子、玩具、等。
2)教师示范一份操作材料并交代操作要求。
3)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4)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5)溶解大分类
请幼儿根据自己自己刚才做的实验来将这些物品分一分类,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4、延伸:生活中的溶解
观看图片,教师小结,愉快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该活动教师可让孩子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经验准备,如看过妈妈用洗衣粉洗衣服,看过厨房阿姨用骨头炖高汤等溶解现象,教师也可多准备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接触到各种可溶解与不可溶解的物品,教师可在无形中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但不必让幼儿跟着念。
第四篇:一下1-6《它们去哪里了》说课设计
玩转水世界 探究更精彩
—— 一年级科学《它们去哪里了》说课设计
一、教材为本细分析(插入书封面图片)
《它们去哪里了》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六课。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会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这节课通过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研究水的特征。学生将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产生的认识都指向“溶解”这一概念,本节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溶解”,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即可。
二、课标为纲设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理解,根据新课标对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的四维目标是:
1.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2.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颗粒。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3.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有些物体则很难溶解;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溶解前、中、后物体和水的变化。
三、以生为本求得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达成以上四维目标,教学中,我在教学中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维主原则,选择创设情境法、观察实验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互动式教学法为主要教法,以“做”中学为主要学法,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学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已改)
四、教学准备助探究(插入教具图)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五、悉心演绎展流程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演绎精彩融合课堂。请看流程:
(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突出一个“趣”字(3-5分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新课伊始,我从小朋友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入手,让孩子听《小马过河》的故事引入:我们都知道小马很能干,是妈妈的小帮手。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让小马把一袋盐、一袋红糖、和一袋小石子背过河,你觉得小马能完成妈妈的任务吗?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播放课件)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体验一个“比”字(15-17分钟)(已改)
这部分是本次实验活动的重难点,接下来我通过不同的探究角度分层教学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调动感官,细观察(插入学生观察图)
物体放入前观察这一环节我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了盐、红糖、小石子三样物品,讨论:用什么观察方法观察它们的样子?调动孩子各种感官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掂一掂等同时提示学生不能用嘴巴尝,使用放大镜帮助观察物体的原本特征后交流汇报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从而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进行观察的科学态度。
2、开放实验 乐合作(插入学生实验图)
这一环节涉及两方面的比较观察活动。
第一:纵向对比。同一物体放入水中前后对比观察。
第二:横向对比。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后,它们的现象有什么差异。为了让孩子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研讨实验,实验前避免学生观察溶解现象时的干扰教师加以指导实验操作。(播放课件)(1)指导要点:放入后,静观察、比一比——搅拌充分——搅拌后,再观察。
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2)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
这个探究活动从实验操作前的指导到放手学生自主参与实验,在材料与孩子互动中突破重难点,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学会评价,体验一个“比”字。
(三)师生互动,巩固提高。——彰显一个“活”字(6-8分钟)(已改)
一年级孩子有较为强烈的表达交流欲望,更希望自己的观点与同伴分享,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我让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研讨交流。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播放课件)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升华一个“创”字(6-8分钟)这部分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现在,如果你是小马,你会告诉妈妈什么呢?(播放课件)2.我们已经知道了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你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这样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六、板书设计便记忆
我觉得好的板书,就是一份浓缩的教案,我这节课的板书通过把实验的现象变化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很清楚的发现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充分的发挥了板书的作用:
七、再忆全程谈反思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到这里我的说课已近尾声,反思这节实验课的教学我有两点体会:首先一年级的孩子们需要我们“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玩科学”,只有懂得孩子,孩子才能更懂科学。其次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课的魅力在于能做实验,能在玩中学。所以这节课我从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出发,抓住孩子们心动的题材,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物体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经历一段探究过、学习科学,感悟科学的过程,使得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得到完满实施。
谢谢大家!
第五篇: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1.0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1瓶矿泉水、2个透明杯子、搅拌棒、食盐、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1.故事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蚂蚁洗糖》。小蚂蚁从小到大就非常喜欢吃糖。有一天,小蚂蚁发现它们家有一颗糖脏了。小蚂蚁就问它的好朋友小火龙怎么办?然而,小火龙给了小蚂蚁一杯水说,你把糖放进去洗一下就干净了呀。小蚂蚁非常高兴的把糖放进水里了。不一会儿,糖不见了。小火龙满头的问号,糖呢?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小蚂蚁的糖到底去哪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蚂蚁洗糖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兴趣,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了铺垫。)
(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糖溶在水里了”)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同学们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老师还以为是小火龙偷吃了呢。不行,老师要做个实验,验证一下,糖遇到水是不是真的会不见了。同学们,要看好老师是怎么操作的,等会就轮到你们去操作。
1、(演示实验:方糖+水。)
第一步,我们拿一个干净的杯子,在里面倒进半杯水。注意,我们倒完水之后,要把瓶子盖好才能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我们把糖倒进水里。这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糖在水里有什么变化,把它记录下来。
第三步,我们用木棒搅拌。注意搅拌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木棒尽量 不要碰到杯壁。这时候同学们又要观察糖在水里的变化并且记录下来。
最后一步,我们等这杯溶液停静下来之后,再进行观察糖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方糖+水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溶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及观察要点,为后续溶解实验做铺垫。)
(这时候,糖完全溶解在水里。同学们会惊呼糖不见了。教师顺势引入科学词汇“溶解”。)
原来,糖在水里真的不见了。那么,像方糖在水里的这种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溶解。也就是说,方糖在水里不见了,实际上是方糖在水里溶解了。
2.聚焦问题。
T:那是不是所有物质在水里都会发生溶解现象呢? 下面就由同学们去检验。老师来介绍一下实验材料。
食盐和小石子:溶解物质; 木棒:搅拌;
杯子:2个,一个用来溶解食盐,另一个用来溶解小石子; 瓶装水:溶解用水;
回收杯:回收废液。(提醒学生液体不能喝)
T:那同学们拿到材料之后,能不能利用刚才老师溶解方糖的实验方法来进行实验?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运用演示实验的操作方法;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⑤提醒学生溶液不能品尝。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学生小组实验观察。教师巡视和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
3.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1)把盐、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2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
(2)盐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学生可能回答盐溶解在水里了)
这时候,教师提出怎么样去检验盐是否真的溶解在水里呢?我们可以通过品尝,但是要切忌,我们所品尝的东西必须是干净卫生可食用的,强调刚才同学们溶解实验的溶液不能用嘴巴品尝。
教师现场用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和食盐,消毒的搅拌棒和杯子,进行实验。让学生陪同自己一起品尝检验食盐是否真的溶解在水里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盐和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同时,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
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
2.课堂伊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