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桥边的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高二《桥边的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高二《桥边的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探究作品的主题——战争的残酷及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中的种种“反差”
教学难点: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读课文,质疑 【突出预习的目的性、有效性】
(二)赏析作品
1.梳理归纳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目标,调动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整理,重点探究“反差”与“对话”
2.聚焦“反差”,初步探究主题。
学生默读,寻找反差点,小组讨论。【通过查找发差之处,探究战争的残酷性】
3.聚焦对话,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讨论交流。【对话是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探究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意识到战争背景中,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依据“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①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Ppt呈现:(内容要点)
(1)对话富有张力。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推动叙述。
分析对话:“你从哪儿来?”„„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家园;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本篇小说借助对话展开,对话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
分析对话:“什么动物?”„„“我简直不敢想。”
我们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几只动物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有他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而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都是客观地呈现,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的信息推导出来,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重点分析侦察兵的语言,面对随时而来的炮弹,他和老人的命运是一样的,但他想从内心给老人以希望。这体现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善与美还有心中的希望。】
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使用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空洞词藻。
4.分析形象,理解主题。
(1)文中刻画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家乡,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动物;他不关心政治,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背景介绍:
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本文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残酷的战争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作者在谴责战争的同时,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面对战争与死亡的威胁,老人对动物的牵挂,士兵对老人的劝导,深刻的反映出: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三)板书设计:
(1)对话富有张力——反差
(2)对话推动叙述——人物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战争的残酷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
附1:《桥边的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简案
终点
目标:
台阶3 探究主题(战
内容落点3: 争的残酷及人
台阶2 聚焦对话,理 性的光辉)
内容落点2: 解对话的深层
台阶1 聚焦“反差”,含义。
内容落点1: 初步探究主题。方式落点3:
起点 明确探究方向 方式落点2: 学生讨论交流。
学情:学生能意 方式落点1: 默读,寻找反
预习识到战争的 教师梳理归纳 差点,小组讨
初读课文,残酷,但容 问题,学生讨 论。
质疑 易止步于此。论。||
第二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探究作品的主题——战争的残酷及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点:
探究小说中的种种“反差”
教学难点:
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读课文,质疑【突出预习的目的性、有效性】
(二)赏析作品
1.梳理归纳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目标,调动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整理,重点探究“反差”与“对话”
2.聚焦“反差”,初步探究主题。
学生默读,寻找反差点,小组讨论。【通过查找发差之处,探究战争的残酷性】
3.聚焦对话,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讨论交流。【对话是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探究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意识到战争背景中,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依据“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①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Ppt呈现:(内容要点)
(1)对话富有张力。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推动叙述。
分析对话:“你从哪儿来?”……“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家园;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本篇小说借助对话展开,对话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
分析对话:“什么动物?”……“我简直不敢想。”
我们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几只动物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有他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而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都是客观地呈现,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的信息推导出来,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重点分析侦察兵的语言,面对随时而来的炮弹,他和老人的命运是一样的,但他想从内心给老人以希望。这体现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善与美还有心中的希望。】
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使用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空洞词藻。
4.分析形象,理解主题。
(1)文中刻画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家乡,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动物;他不关心政治,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背景介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本文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残酷的战争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作者在谴责战争的同时,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面对战争与死亡的威胁,老人对动物的牵挂,士兵对老人的劝导,深刻的反映出: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三)板书设计:
(1)对话富有张力——反差
(2)对话推动叙述——人物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战争的残酷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
2.词语积累(读音):蹒跚,轮辐,踯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创作(海明威、“硬汉”、“迷惘的一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课文
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初读小说。关注对话者:了解“视角”。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
【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
【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优)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优)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额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缺)
【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
3.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有没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他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细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点拨】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四、细读小说。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画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明确】
①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④“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及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理解】“我”问的是老人又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他,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稳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⑥“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是再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的还是种植庄稼的。
2.根据我们的推测,照看动物也许只是老人的工作职责,也许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但他却如此牵挂他所照看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他所照看的动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他没有家,没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动物便是他的全部,没有了这些动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置于战争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明确】战争意味着杀戮,战争无视生命的存在,战争漠视生命的价值,战争使这样一位无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离家园,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战争史残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动物,但他却对动物充满了爱,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动物,这与战争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尊重在战争的背景下弥足珍贵,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类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读小说:关注对话:体会小说叙述的简洁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夫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叙述的“减法”。
我们再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示例)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明确】这也是一出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荃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明确】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想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地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明确】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六、拓展提升
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一的内涵隐藏起来)
作者叙述“减法”正式要求我们读者阅读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3
第一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一、赏析作品
1、如果你是导演,请策划“我”与老人相遇前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重点词语:踟蹰。①小说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内容?(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几乎一景一笔,为什么唯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③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①“微笑”“最后”“只得”(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愈是平静,愈是微笑,愈是令人心酸。)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繁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
人物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主旨提炼:《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4、结尾的表达作用:①交待故事的结局②点明故事背景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④象征手法,暗示中心。
5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能为读者感受到的。”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二、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能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尊重生命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
一、知识储备
和全体同学共同回忆所学知识,并拓展新内容,丰富海明威的形象。
问题如下:
1.你知道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都是什么?
2.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什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这是他在哪一部小说中通过谁讲出来的?
4.请介绍你所了解的海明威。
明确答案:
1.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桑地亚哥之口讲出来的。
4.略
5.丰富海明威的形象,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年)《永别了,武器》(1927年)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第三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能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尊重生命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
一、知识储备
和全体同学共同回忆所学知识,并拓展新内容,丰富海明威的形象。
问题如下:
1.你知道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都是什么?
2.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什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这是他在哪一部小说中通过谁讲出来的?
4.请介绍你所了解的海明威。
明确答案:
1.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桑地亚哥之口讲出来的。
4.略
5.丰富海明威的形象,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年)《永别了,武器》(1927年)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探究作品的主题——战争的残酷及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点:
探究小说中的种种“反差”
教学难点:
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读课文,质疑【突出预习的目的性、有效性】
(二)赏析作品
1.梳理归纳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目标,调动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整理,重点探究“反差”与“对话”
2.聚焦“反差”,初步探究主题。
学生默读,寻找反差点,小组讨论。【通过查找发差之处,探究战争的残酷性】
3.聚焦对话,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讨论交流。【对话是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探究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意识到战争背景中,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依据“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①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Ppt呈现:(内容要点)
(1)对话富有张力。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推动叙述。
分析对话:“你从哪儿来?”……“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家园;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本篇小说借助对话展开,对话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
分析对话:“什么动物?”……“我简直不敢想。”
我们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几只动物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有他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而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都是客观地呈现,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的信息推导出来,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重点分析侦察兵的语言,面对随时而来的炮弹,他和老人的命运是一样的,但他想从内心给老人以希望。这体现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善与美还有心中的希望。】
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使用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空洞词藻。
4.分析形象,理解主题。
(1)文中刻画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家乡,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动物;他不关心政治,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背景介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本文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残酷的战争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作者在谴责战争的同时,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面对战争与死亡的威胁,老人对动物的牵挂,士兵对老人的劝导,深刻的反映出: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三)板书设计:
(1)对话富有张力——反差
(2)对话推动叙述——人物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战争的残酷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
2.词语积累(读音):蹒跚,轮辐,踯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创作(海明威、“硬汉”、“迷惘的一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课文
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初读小说。关注对话者:了解“视角”。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
【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
【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优)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优)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额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缺)
【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
3.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有没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他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细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点拨】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四、细读小说。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画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明确】
①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④“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及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理解】“我”问的是老人又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他,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稳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⑥“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是再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的还是种植庄稼的。
2.根据我们的推测,照看动物也许只是老人的工作职责,也许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但他却如此牵挂他所照看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他所照看的动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他没有家,没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动物便是他的全部,没有了这些动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置于战争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明确】战争意味着杀戮,战争无视生命的存在,战争漠视生命的价值,战争使这样一位无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离家园,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战争史残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动物,但他却对动物充满了爱,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动物,这与战争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尊重在战争的背景下弥足珍贵,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类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读小说:关注对话:体会小说叙述的'简洁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夫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叙述的“减法”。
我们再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示例)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明确】这也是一出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荃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明确】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想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地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明确】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六、拓展提升
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一的内涵隐藏起来)
作者叙述“减法”正式要求我们读者阅读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4
一、背景介绍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4)《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充分,出现有的问题太浅的情况。如对'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随口就能说出'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实笔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希望学生关注的是问题的前半部分,即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内容和题旨之间的关系。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这样,问题指向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必然地体会到内容和题旨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四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1
一、背景介绍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 “结构““情感“和“虚构“。《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 “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充分,出现有的问题太浅的情况。如对“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随口就能说出“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实笔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希望学生关注的是问题的前半部分,即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内容和题旨之间的关系。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这样,问题指向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必然地体会到内容和题旨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
2.词语积累(读音):蹒跚,轮辐,踯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创作(海明威、“硬汉”、“迷惘的一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课文
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初读小说。关注对话者:了解“视角”。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
【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
【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优)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优)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额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缺)
【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
3.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有没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他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细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点拨】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四、细读小说。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画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明确】
①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④“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及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理解】“我”问的是老人又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他,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稳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⑥“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是再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的还是种植庄稼的。
2.根据我们的推测,照看动物也许只是老人的工作职责,也许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但他却如此牵挂他所照看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他所照看的动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他没有家,没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动物便是他的全部,没有了这些动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置于战争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明确】战争意味着杀戮,战争无视生命的存在,战争漠视生命的价值,战争使这样一位无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离家园,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战争史残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动物,但他却对动物充满了爱,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动物,这与战争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尊重在战争的背景下弥足珍贵,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类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读小说:关注对话:体会小说叙述的简洁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夫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叙述的“减法”。
我们再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示例)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明确】这也是一出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荃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明确】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想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地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明确】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六、拓展提升
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一的内涵隐藏起来)
作者叙述“减法”正式要求我们读者阅读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能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尊重生命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
一、知识储备
和全体同学共同回忆所学知识,并拓展新内容,丰富海明威的形象。
问题如下:
1.你知道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都是什么?
2.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什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这是他在哪一部小说中通过谁讲出来的?
4.请介绍你所了解的海明威。
明确答案:
1.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桑地亚哥之口讲出来的。
4.略
5.丰富海明威的形象,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年)《永别了,武器》(1927年)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第五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冰山理论”,通过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的分析,挖掘文本中被隐藏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挖掘被隐藏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随机板书课题。
同学们好!大家都做了预习,说说看《桥边的老人》是写什么题材的小说?(战争)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战争只是一个很遥远也很模糊的概念。而把战争浓缩在文字里,自古以来,战争往往意味着刀光剑影、炮火弥漫、死伤无数(展示画面)。而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却给了我们关于战争的另一种解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走近《桥边的老人》。(随机板书课题)
二、探究“冰山理论”:
本故事发生在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即将激战之际,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即桥边,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和一位老人的对话。
通过预习阅读,相信大家对海明威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有所感受。这里我要提起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说: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只要作者写得真实,读者就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隐藏的部分,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1、接下来,我们就联系小说,细读对话部分,进行分析,看看能否感受出“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2、在老人与“我”的对话中,分析老人形象:
文章中还有其他多处地方也有这“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的韵味,我们可以细加咀嚼。同学们的这种探究学习的意识,对于阅读文学作品极为重要。那么,请同学们再思考:在老人与“我”的对话中,你觉得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3、解读小说主题:
那么,老人形象与故事的主题又有何关系呢?
三、课堂训练或课后作业: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着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四、小结:
这篇小说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朴实、明快,同时又不乏深度。海明威不愧为著名的小说家和记者。相信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能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关于战争,关于生命,关于尊重,也关于写作„„
五、板书设计:
桥边的老人
形象
主题
善良,有爱心
呼唤人性与爱
孤独,简单
控诉战争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