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8:3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篇: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

(二),以及六年级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全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重点: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正、反比例的意义。(3)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和应用。(4)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5)巩固、梳理、沟通已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全册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2)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3)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概念的区分。(4)对已学的知识,正确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单元的教学要求:

(一)比例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圆柱、圆锥和球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简单的统计

(二)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 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

3、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习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会对统计图进行 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

(四)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 比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有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概念,比例尺的意义和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为学习正、反比例作准备的。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是要经常用到。它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例子引入比例的意义,再引出比便的基本性质,接着讲应用比例的性质解比例。最后教材再进行比例尺的教学,沟通了比例和比例尺的联系。

比例尺是比的概念的实际,是用化简比的方法求出比例尺的。教材还介绍了线段比例尺,把丝段比例尺与前面讲的比例尺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本单元第2小节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新教材是把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编在一起同时进行教学,加强了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对比,使学生更容易区别、对比、判断。避免发生混淆。由于正、反比例的意义是解答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依据,而正、反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出是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关健:

1.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2.难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判断。

3.关键:通过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四:课时划分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2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5.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1/4 :1/3

4.5:2.7

10:6

二、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 5 路程(千米)80 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板书:80:2=200:5 或

80/2=200/5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2)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3)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4)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2、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2)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10=9:15

8:3=3.2:1.2 1/3:1/6=16:8(3)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4)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比例中的计算结果,发现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5)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第1题,四、总结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2、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四的第1-3题。

板书: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2 = 200 : 5

80/2=200/5

内项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80×5=2×200

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激趣”,“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各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后就及时练习巩固,巩固反馈后再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因刚开学第二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的练习量多,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课时:解比例

教学内容:解比例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重点:正确地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一般步骤。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1/3:1/4和1/6:1/8

二、新授 1、解比例。

在一个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就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只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出示例2:3:8=15:X 学生尝试练习,请一名学生板演。

3X=8×1X=40 你是怎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出求例3:9/X=4.5/0.8 提醒学生分数形式的比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学生尝试练习,做完后,请一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会检验吗?请你将例2例3检验。

提问:你是怎样进行检验的?

2、小结:解比例可以分几步?A、先写出外项积等于内项积的等式,B、根据以前学过的因数与积的关系求未知项,第三步不要忘记检验。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中的第2题。指名板演,全班练习,最后评讲。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中的第4-7题。

板书:

解比例

3:8=15:X

= 解:3X=8×1

5解:4.5X=9×0.8

X=40

X=0.625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比例尺

教学内容:

比例尺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这类应用题。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世界、中国地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二、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

师: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方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告诉你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你想知道哪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呢?请同学们出题考老师。学生提问,老师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图上距离,再心算出实际距离后回答。

师:仅靠这把直尺是早不出两地实际距离的,还要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去计算。地图的这个“尺”与手中的“尺”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上的“尺”――比例尺。(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老师刚才的本领了。

三、新授课:

1.教学例4,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米/10厘米=1000/10=100/1

2、归纳总结:

根据刚才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

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100/1。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3、练习。

(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2)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5。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用方程解,X该设什么单位?为什么?列式时,比例尺要用什么书写形式?

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指名板演后,讲解。强调设实际距离是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要再变成千米数。(2)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

例5有其他解法吗?怎样解?

提示:实际距离等于什么?图上距离等于什么?

五、总结

六、作业:完成练习二的第1-3题。

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5:X=1:6000000

X=15×6000000

X=90000000

90000000厘米=900千米

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第四课时:线段比例尺

教学内容:

线段比例尺 教学目的:

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教学重点:

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教学难点:

单位统一和互化要正确。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一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5米=()厘米

0.00006千米=()厘米 0.032米=()35000厘米=()千米

3.5千米=()厘米 2.求未知数X

3÷x=3 ÷x=

5/x=2.8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条长4.5厘米的距离,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二、新授

1. 教学例6。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画多少厘米?

(1)让学生讨论,然后让二名同学在黑板上做题。(2)如在错教师再更正学生的错误。做出板书。解:设长应画X厘米。

110米=11000厘米

X:11000=1:1000

X=

X=11 答:长应画11厘米

(3)同样设宽为Y,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2. 教学线段比例尺。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师指出:前面我们所学的比例尺都叫做数值比例尺。此外,还有一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师指着地图右下角)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我们就来学习“线段比例尺”。(板书课题)

(2)这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它表示地图上1厘米长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地图上2厘米长的距离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师:地图上4厘米长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6厘米呢?10厘米呢?

(3)看课本第8页,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强调为什么是50千米,而不是100千米(指导学生学会看线段比例尺)

3. 练习,量一量右图上沈阳和长春两地点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 指各板演,全班齐练、老师讲评。

50×5.5=275(千米)4. 师:如果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应该是多少?怎样做? 指各板演,全班齐练、老师讲评。

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师要强调厘米与千米、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化聚方法。

三、总结

1、什么是线段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怎样相互改写?

四、作业

完成练习二中的第4-9题。

板书设计: 线段比例尺

解:设长应画X厘米。

110米=11000厘米

X:11000=1:1000

X=

X=11 答:长应画11厘米

第五课时: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学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

正比例的判断。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景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根据下面各题,先口答列式及得数,后说数量关系式。

1、一列火车2 小时行驶2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种布,买3米共要27元,平均每米布多少元?

3、某印刷厂5天生产2.5万本练习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万本练习册?

师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二、引新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上面这些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等。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或者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正比例的意义”。(板书)

三、新授

1、教学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时间(时)1 2 3 4 5 6 7 8 „„

路程(千米)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2)边观察边思考下面问题:

(1)表中有哪几种量?这两促量有没有关系?

(2)这两种量是怎样设化的?(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页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从表内找出几组相对应的两个数,求出比值,再比较比值的大小。指名口答,师板书: 90/1=90 360/4=90

540/6=90

„„„

(2)从下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变化规律?这个90实际上就是这列火车的什么?(速度)

(3)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4)小结。

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2、教学例2

(1)出示例2,在布店的柜台上,有像下面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数量(米)

1 2 3 4 5 6 7 „

总价(元)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2)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的数据。(3)回答下面风个问题:

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关系吗?为什么? 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较这些比值的大小,相等吗?这个比值实际上就是花布的什么?(4)小结。

花布的米和总价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米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米数扩大,总价也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1)比较上面的例1和例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是什么?

(3)师:例1中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保持一定。年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4)概括关系式:

Y/X=K(一定)4、教学例3。出示例3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说说?指名口述、师帮助纠正。关系式是:总重量/袋数=每袋面粉重量(一定)5、小结。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四、巩固练习

第13页“做一做”

五、总结。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

2、怎样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六、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第六课时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

例,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反比例的意义和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正比例的意义。

2、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

3、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并判断在什么条件下,其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1)已知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和加工时间,求加工零件总数。(2)已知每本书的价钱和购买的本数,求应付的钱。(3)已知每公亩产量和公亩数,求总产量。

二、引新

在上面的数量部系式中,如果加工零件总数一定,每小时加工零件和加工时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应付的总钱数一定,每本书的价钱和本数是什么关系?如果总产量一定,每公亩产量和公亩数是什么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反比例的意义(板书)

三、新授

1、教学例4。(1)出示例4。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加工的时间是否随着每小时加工的个数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 C、表中两个相的数的比值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口答,师板书 小结:

2、教学例5

用600页纸装订成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请你先填写下表。每本的页数 15 20 25 30 40 60 „ 装订的本数 40 „

(1)先填表,然后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有哪两种量?

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而变化的? 表中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每本页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2)小结: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装订的本数是随着本页数的变化的。每本的页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每本的页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的积总是一定的。(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1)请你比较一下上面的例4、例5,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

(2)判断成反比例量的方法: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面反比例的量要具备的条件:

a两种相关联的量。

b一种量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C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3)例4中,加工的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的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想一想:在例5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指名几个学生口述,教师帮助纠正)(4)概括关系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R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R(一定)3.教学例6。

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下? 指名口述,师讲评。

(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两6种相关联的量,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也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四、小结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关键是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讨论:想一想:播种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

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练后讲评。

六、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三的第4――7题。

第七课时:正反比例意义的联系与对比

教学内容:

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联系与对比。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正、反比例意义的民同点和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生产总时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

二、新授

我们在前两节课分别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初步学习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发现有些同不判断时还不够准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下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联系与对比)

1、教学例7。

(1)出示例7,让学生观察表

1、表2,然后根据题目分别在课本上填空。

(2)提问: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呼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3)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

2、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定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相同点:都有3种量,其中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变化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还有一种量是一定的量。

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关系式Y/X=K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

3、小结。

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练后,指名口答为什么。

四、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第八课时

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

正、反比例意义的巩固练习。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熟练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便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3)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__和__成__比例。(2)被除数一定,__和__成__比例。(3)前项一定,__和__成__比例。(4)后项一定,__和__成__比例。

二、对比练习

上面各题学生作出了判断,并说明理由后,师指出: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成正比例。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运算的结果商相当于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即Y=XK,K一定,所以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统一用乘法关系式来判断。把题目中的三种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成比例,如果是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1、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

(1)每本书的单价×本数=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比例

()比例

一定

(2)8X=Y

X和Y成()比例(3)X/2=Y X和Y成()比例(4)Y/6=3/X X和Y成()比例

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

3、根据X和Y成正比例关系,请填定表中空格。Y 60 8 1 X 6 4 2.4

4、根据X和Y成反比例关系,请填写表中空格。Y 0.07 1.4 0.2 5.6 X 14 10

学生练习后,进行对比,进一步弄清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三、深化练习

1、利学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和每块砖的面积。(2)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3)圆的半径和周长。

(4)煤的总吨数一定,用去的煤和剩下的煤。(5)X÷9=Y,Y和X。

2、从汽车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3、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四、总结

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主要根据三个条件中的第3条,即看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是它们的比值(商)一定呢还是它们的积一定。

五、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3――8题。

第九课时:正、反比例应用题

教学内容:

正、反比例应用题。(课本第23至24页的例

1、例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的判断。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

1、出示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后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1)归一法:140÷2×5=350(千米)

(2)倍比法:140×(5÷2)=350(千米)2、用正比例方法解答。

(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问题。

(2)题中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3)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从哪里看出?(4)它们有什么关系?

(5)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的,那么___和___成什么比例关系?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相等吗?(指名回答,并复述。)(6)设未知数X。

(7)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140/2=X/5(8)解比例后问后:140:2表示什么?X:5又表示什么?(9)检查验算并写出答句。(10)想一想:如果把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已知公路长35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该怎样解答?学生尝试练习后,师评讲,强调判断什么一定,谁和谁成什么比例,怎样列比例式。

3、出示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后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70×5÷4=87.5(千米)

4、用反比例方法解答。

(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问题。

(1)题中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从哪看出?(3)它们有什么关系?

(2)判断是否成反比例的量。

师:这道题的路程是一定的,___和___成___比例关系。所以两次行驶的___和___的___是相等的。(指名回答,并复述。)

(3)设未知数X,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比例。(4)师:70×5表示什么?4X又表示什么?(5)检查验算并写出答句。

(6)想一想:如果把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已知每小时行驶87.5千米,要求多少小时到达?”该怎样解答? 学生练习后,师讲评。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

四、总结

用正、反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问题,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这是解题的关键。

第二步:设未知数X,注上单位名称。

第三步: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第四步:检查验算,并写上答句。

五、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五的第1――4题。

第十课时:正反比例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正、反比例应用题练习。(课本第25页的练习五中的第5―11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的判断。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1)平形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装配一批电视机,每天装配台数和所需的天数。(3)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4)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5)房间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6)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7)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和加工零件数。(8)在一定时间里,每小是加工零件的个数和加工零件的个数。

2、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二、对比练习

1、解答下列两道题,先判断正、反比例,后解答。

(1)一批白纸,可以装订每本30张的练习本200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40页的练习本,可以装订多少本?

(2)装订练习本,装订200本要用6000张纸。有15000张纸可以装订同样练习本多少本?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练习

(1)每本的页数×本数=总页数(一定)所以每本页数和本数成反比例。

(2)总张数/本数=每本的张数(一定)所以总张数和本数成正比例。

2、引导学生比较。

(1)这两道题都是求可以装订多少本,为什么第(1)题用反比例解,第(2)题用正比例解?判断正、反比例庆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有哪些?

3、总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是一样的。

(1)理解题意,找出题中有联系的三种量中谁一定,谁会变,列出数量关系式,再看这一定的量是商还是积,然后判断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比例式,这时的比例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然后解比例。

(3)检验,并写上答句。

注意点:列比例式时,要找准相对应的两个数。检验时还可以用其他解法检验,看看两种解法结果是不是相同。

三、深化练习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600本。如果每本少用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

2、工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0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煤多少吨?如果每吨煤280元,今年节约的煤值多少元?

3、用同样砖铺地,如果铺15平方米要用165块,如果铺50平方米要多用多少块砖?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五中的第5――11题。

第十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

复习内容:

比例的意义、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课本第27页的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3题,练习六中的第1――3题。)复习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区别比和比例的意义。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正反比例的判断。复习过程

一、复习比、比例的概念

1、什么叫做比?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小结。

二、复习解比例

1、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

2、解下面的比例:

5/X=10/3

4/21=0.4/X

2/3:5/9=X:6 1/3:1/20=17/9:X

12/25=5/X

5.5:X=3.25:8

3、小结 解比例方法和验算方法。

三、复习正、反比例的概念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做反比例的量和比例关系?

2、比较正、反比例的异同点。指名回答,师板书如下:(填表)不同点 相同点

意义 用字母表示 变化规律 有三种量,其中一种量是一定的,另外两种量,一种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正比例(略)Y/x=r(一定)同扩同缩比值一定 反比例(略)X×y=r(一定)一扩一缩积一定

四、复习正、反比例量的判断

1、根据下表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的关系,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 4 6 12 32 所用的天数 24 16 8 3 三角形的底边(分米)1 2 5 9 三角形的面积(平方分米)2.5 5 12.5 22.5

2、小结

判断方法和步骤:“一想、二找、三判断”

3、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师小结:因为除法是乘法是逆运处,除数和商相当于乘法处式中的因数,所以判断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可以列成统一的乘法关系式,当积一定时,两个因数成反比例;当一个因数一定时,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

五、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六中的第1――3题。

第十二课时: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容:

比例应用题。(课本第27页的整理和复习的第4、5题,完成练习六中的第4――8题。)

复习目的:

通过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复习重点、难点:

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一、解题思路训练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1)又行了120千米到达乙地。根据以上条件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出关系式。再出示150/3=()/X,(1)如果X指又行的小时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应填什么数?(2)如果X指一共的小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2)一共行了5小时到达乙地。(1)出示150/3=X/5,问:如果这样列等式,X表示什么?(2)出示150/3=X/5-3,问这样列式,X表示什么?

二、复习正、反比例应用题

1、用比例解答下列应用题。

(1)安装一条下水管道,计划每天安装120米,15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0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安装多少米?

(2)安装一条下水管道,15天安装了120米,照这样计算,10天能安装多少米? 全班练习,指名个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1)因为每天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

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每天工作量(一定)

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2、小结对比上面的第(1)、(2)题。

3、总结。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的第4、5题。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后评讲。

2、一题多解练习。

运一堆煤,计划每天运150吨,20天运。实际2天就运了400吨,照这样计算,实际几天运完?

3、深化练习。

练习六的第7题:这段铁路长一定,每天铺路长度与天数成反比例,把原计划每天铺的路看作“1”则实际每天铺的路为(1+25%)可列出反比例式。答案是15天。第8题:可先求A、B分别是重叠部分面积的几倍,再列出比例式解答,答案是6平方厘米。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六的第4、5、6题。

第二单元 圆柱、圆锥

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材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球的认识共三小节。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这部分知识,教材通过直观手段,对常见的几何形体实物的观察,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体的特征,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直观形象的感知基础上,而后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演示掌握它的特征。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时,教材通过实验推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生活例子,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并介绍“进一法”。教材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通过拼的方法推异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圆面积公式的推异方法引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本单元教材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也是通过对常见的圆锥的观察,引异学生认识并掌握圆锥体的特征,通过制作一个圆锥,进一步巩固、深化。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实验的方法,推异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本单元第三小节是球的认识。它是新的知识,也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实际例子引异学生观察,认识球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再通过实际认识“球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计算赤道的长度,初步了解球的一些实际应用。教学球的认识时,最好要利用直观手段进和教学。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中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是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量,要充分利用教具、电教媒体,通过反复演示、实验、操作,揭示公式推异的过程,展示知识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掌握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2、难点:(1)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解答有关圆柱体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3、关键: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拼板演示和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它们的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黍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课时划分

1、圆柱„„„„„„„„„„„„„„„„„„„„„„„„„5课时

2、圆锥„„„„„„„„„„„„„„„„„„„„„„„„„3课时

3、球„„„„„„„„„„„„„„„„„„„„„„„„„„1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

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特征、底面、直径、半径、高、侧面及展开图。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体的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教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名种实物和模型。问:这些形体中,哪些是我们已学过的?我们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开始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立体圆形――圆柱。像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二、新授

1、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圆柱体。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教师指着一个圆柱模型,边引导学生观察边板书:

(2)面: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再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什么?

(3)高:圆柱两个底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高在哪里?(师出示图说明)高有几条?(无数条)

提问几个学生复述圆柱体各部分名称。

3、认识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1)底面:师将圆柱两个度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让这生进一步明确第一个特征: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板书)

(2)让这生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沿着它们的一条高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让学生观察发现圆柱的第二个特征;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板书)

(3)师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第三个特征:同一个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板书)

4、练习:“做一做”第1、2题。

5、指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立体并学会画图。

(1)教师出示一个圆体模型,让学生由正面看底面,逐渐移动,(使学生看到底面由圆型变成扁圆形,)教师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视线的关系。有时,我们看到的圆柱底面不是圆形的而是扁圆形的。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圆柱的两个底面画在平面图上,一般都画成扁圆形的。

(2)教师画立体图,请学生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教师板书各部分名称,强调高有几种不同表示方法,有时也叫长、厚、深。

(1)让学生练习画各种位置的圆柱体立体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三、全课总结

1、提问: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圆柱有哪些特征?

2、指导看书第31、32页的内容。

3、思考: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还会出现其他什么图形吗?如果会,那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的有关部分关系怎样?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第32页的“做一做”的第3题,及练习七的第1题。

第二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圆柱体表面展开圆模型,学生自作一个圆柱体纸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d=4厘米

C=?

S=?

R=5分米

C=?

S=?

3、口答: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二、新授

1、引导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以及圆柱体的特征,还制作了圆柱体纸筒,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谁做的最好。今天我们就是要研究圆柱体表面保个部分大小的计算。

2、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手拿教具边演示边讲解,我们先来看圆柱的侧面,如果我们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大家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呢?这个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面积与圆柱侧面的面积的关系怎样呢?那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只要求谁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宽相当于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侧面积应当怎样求?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两个关系,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边问边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长×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最后请几个学生口述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3、尝试练习

(1)请同学运用刚才学到的计算公式解答下题:

例1: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学生审题后,让两个学生板演,其它学生练习。

(2)讲评后问: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周长或半径与高,能不能求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怎样?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的学具,并把表面所有的纸取下,问:把圆柱表面的纸全部取下后,这里一共有几个面?哪几个面?那么圆柱体表面积应包括哪些面的面积?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板书: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问:要求圆柱表面积要先求哪些面的面积?(2)圆柱表面积公式应用。

(1)出示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审题后尝试练习,要求分步列式,指名板演。解答完后与课本对照。最后师讲评,强调题步骤与书写格式,同时提问:为什么78.5要乘以2?如果不乘以2,求出的是什么的面积?

5、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1)出示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审题后提问:题目中咎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没有盖说明这个水桶少了哪个面?剩下几个面?题目要求什么?要求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哪几个面的面积?

(3)学生尝试练习,个别板演。

(4)师讲评:这里的底面积为什么不乘以2?要注意使用“≈”号。这里为什么要使用约等号?

(5)讲解“进一法”的意义及使用范围。(课本第34页)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练后讲评,强调注意点。

四、深化练习

1、练习七的第6题,提示:要求圆柱的高需要知道侧面积和底面周长,用侧面积除以底面周长。

2、第7题,提示:要先求出底面直径,再求底面积和侧面积。

五、总结:

求圆柱的表面积就是求圆柱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我们不仅要经常用到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常常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这个计算方法。如例3,只计算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六、课内外作业:完成练习七的第2――8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积

侧面积

圆柱表面积

两个圆的面积

底面周长×高

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计算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

圆柱体割拼组合教具。教具准备:

模型、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下面圆的面积。

(1)r=3分米

(2)d=4厘米

(3)c=12.56分米

S=?

S=?

S=?

2、口答下面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S圆=

S长=

S正=

V圆=

V长=

3、求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来表示,这个计算公式是什么?在正方体中,这个公式的S底与高各表示什么?在长方体中各又表示什么?

二、新授

1、引新

我们已经学过求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知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这个高这个统一的公式来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那么这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是否也能用来求圆柱体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2、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出示教具问:要求这个圆柱体积就看它包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如果用体积单位去测量吗?怎么办呢?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2)边讲解边演示

(1)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纵切后先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再把这两个部分拼起来,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2)然后提问:把圆柱割拼成了什么物体?为什么说是近似的长方体?拼成后的长方体体积与原来圆柱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怎样?底面积大小关系怎样?高的大小怎样?你能根据这些关系,推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吗?你能根据这些关系,推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师生共同推导出计算公式:

板书如下: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字母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V表示体积,那么圆柱体体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请几个学生讲述公式推导过程。问:要求圆柱体的体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已知圆柱底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如果是已知圆柱的底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小结:求圆柱的体积,一般要求底成积,再求体积。

3、公式应用

出示例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个别板演。师评讲后问:如果把“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改为“底面半径是5厘米”,该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学生再尝试练习后,师评讲。接着再问:如果再改为“底面周长是314厘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总结:

已知圆柱底面半径或周长与圆柱的高,要求圆柱的体积,应该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字母表示是()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 h

第四课:圆柱体容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圆柱体容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柱形水桶的容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求容积的方法。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

2、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9.42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2)底面直径8厘米,高5厘米。(3)底面周长6.28分米,高10分米。

二、新授

1、引出

出示圆柱形水桶教具,然后倒入红色或蓝色的水至满,提出:这个圆柱形水桶内所有的水的体积,就叫做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圆柱体的容积”。怎样求圆柱体的容器的容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

2、出示例5,一个圆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读题后问:

(1)题目为什么要告诉我们从里面量?(4)求水桶的容积可以用什么方法求?(5)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个别板演。练后评讲,强调:水桶的容积就是水桶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水桶的底面积题中没有直接给出,因此先要求水桶的底面积,再求水桶的容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2、一个圆形水桶,从里面量底直径3分米,深4分米,这水桶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能装水多少千克?

练习后,教师总结:(1)单位要统一。

(2)在以后计算容器里所放物体重量时,一般采用“去尾法”。

(3)计算水或其他装在容器里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单位体物体的重量与容积或体积相乘。

(4)水的单位体积重量要熟记:1立方米水重1吨,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1立方厘米水重1克。

(5)如果是计算一个物体的重量时,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3――7题。

第五课时: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圆柱体体积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计算公式4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点明课题:圆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5厘米,高2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31.4平方分米,高8分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引导学生弄清求表面积与求体积的区别。

4、选择题

(1)一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块铁,是求油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3)做一节圆柱形的通风管,要用多少铁,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4)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练习后引导学生区别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这四种不同概念。进一步弄清它们的含义。

三、深化练习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2)两个圆柱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它们体积也相等。„„„„()(3)圆柱体面积和高都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4)一个圆底面周长和高都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2、一个圆柱体积是94.2立方厘米,底面直径4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侧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8米池深2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涂上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水池修好后最多能放多少立方米?

5、练习八的第14题:老师要准备一个实物教具,结合课本图,对照教具让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钢管的体积就是大圆柱的体积减去中间一个小圆柱的体积剩下的体积。也可用环形面积乘以钢管长度。

6、练习八和第15题:先求粮食的总体积;再求剩下的粮食体积;最后求需要运的次数。

四、总结练习中存在问题。

五、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八的第8――13题。

第六课时: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锥的特征及部分名称。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教学重点、难点

对圆锥的特征的认识,及侧面展开图。教具准备

圆锥模型,学生事先按课本后面的图样做一个圆锥模型。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出示实物,沙堆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二、测量圆锥的高

1、先把圆锥的底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学生练习测量自己制作或收集来的圆锥模型或实物的高和底面直径。

三、圆锥侧面展开图:把圆锥模型的侧面展开,让学生观察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进一步认识圆锥的特征。

四、指导学生学画圆锥立体图。

1、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2、再画圆锥的底面。

3、标出圆心、直径、画出高。

五、巩固练习

第42页的完面“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1题。

六、总结

一个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七、作业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第七课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目标

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物主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具准备

沙、圆锥教具,圆柱教具若干个,其中要有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两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与半径相等。(3)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4)底面周长6.28分米,高2分米。小结学生练习情况。

二、新授

1、点明课题:锥体积的计算 2、全积公式推导

(1)要研究圆锥的体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① 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② 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

(2)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圆锥体积与底面积,高有关系。① 要研究圆锥的体积需转化成已学过的物体积来计算。② 实验

(1)出示底等高的圆锥容器教具观察特征:等底、等高。

(2)老师示范用空圆锥装满沙往空圆柱里倒,让学生观察看看倒几倒满圆柱。(3)得出结论:圆锥体积等于这个圆柱体积的1/3。(4)老师再一次实验。

(5)学生动手实验:先做等底等高的实验,再做不等底不等高的实验,然后提问: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1/3吗?为什么?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4、推导出公式 5、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市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突出强调:“等底等高”这一前提下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6、运用公式

(1)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老师讲评。

(2)出示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公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学生读题思考片刻后问:要求小麦重量需先求出什么?要求体积需知道什么?然后学生尝试练习,个别板演,练习后评讲。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1、2题。练习后评讲。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识哪些条件?

五、作业

完成练习九的第3――5题。

板书:

圆锥的体积

圆柱:V= Sh

V=1-3Sh

圆锥:

第八课时:圆锥体积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

圆锥体积的巩固练习。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熟练应用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答有关求圆锥体体积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公式运用

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3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12厘米,高5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9.42米,高1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4、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二、综合练习

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9.42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2、一个圆锥形,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每立方百米重7.8克,这个圆锥重多少千克?

学生练习后,老师讲评,强调注意点。

三、深化练习

1、一个圆柱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8厘米,一个圆锥和它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求圆锥的高,要知道什么条件?圆锥的体积,底面积与圆锥什么关系?怎样求圆锥的高?

引导学生用方程与算术两种解法,然后比较得出:

当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2、练习九的第10题:先求底面半径31.4÷3.14÷2=5(厘米)

再求体积 ×3.14×5×5×9=235.5(立方厘米)

3、练习九的第11题:抓住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用方程解:设圆柱的高为X厘米,则6/X=1×3/4.8

X=9.6

4、练习九的第12题:先求圆锥体积,再求圆锥体积,然后把两个结果相加。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九的第6――9题。

第九课时:球的认识

教学内容

球的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球模型地球仪一个,米尺一把,切刀一把,夹板两块。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球形物体切刀一把,各种球。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分别用字母表示。

2、指名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二、新授

1、点明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几种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立体图形――球。

2、认识球的认识

(1)出示排球、篮球、玻璃球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指出:它们都是球,现在我们来研究球的特点。

(2)认识球面

请学生把自己搜集来各种球拿出来,放在手心上,用另一只手摸一摸,问:你有什么感觉?它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最后师小结:球的表面不像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有几个平面,也不像圆柱和圆锥那样有平面也有曲面,而是只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3)认识球的主要特征。

做课本第53页上的实验,师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向大家报告米尺的刻度。提问:你发现两块木板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4)认识球心、球的半径和直径。指导学生看课本,然后师指出:

(1)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中心,叫做球心,用O表示。

(2)出示球模型,指出球的半径: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有多少条半径?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球有多少条直径?让学生摸一摸,指出半径、直径的所在。

(3)指名测量球的直径的长度,然后提问:

球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吗?球的直径长度和半径长度有什么关系?

(4)强调球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相同,同时指出:由于同一个球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所以在夹板中转动球时,不会改变两块夹板中间的距离。

(5)研究把球切开后的截面形状的白萝卜,用刀随便切一刀,将截面展示给学生,问:切开的面是什么形状?哪一个面的面积最大?然后再任意切一刀,问:怎样切得到的圆的面积最大?为什么?

3、介绍地球仪

(1)地球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

(2)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赤道、半径约6400千米。(3)计算赤道周长。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球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球的半径? 4.什么是球的直径?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课本第47页的“做一做”。

第十课时:圆柱、圆锥和球

复习内容

圆柱、圆锥和球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复习目的

使学生系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圆信和圆锥的关系,能正确地解答圆柱和圆锥人关问题。掌握球的特征。复习重点、难点:

公式的混合运用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

复习过程

一、宣布复习内容:圆柱、圆锥和球的有关知识。

二、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球有哪些特征?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各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口答: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圆锥体积比圆柱少()。

2、一个圆柱、一个圆锥和一个长方体,它们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那么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是圆锥高的()。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3、圆柱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则圆柱侧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倍,圆柱体积比原来增加()倍。

五、练习

1、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学生练习后评讲,评讲时注意对比,强调求锥体积时为什么要乘以1/3?

2、用一个长、宽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木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是_____,体积是_____。

3、把一根长5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12平方分米,这根圆木头原来的体积是_____。

六、课内外作业。

1、练习十的第1――3题。

第十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复习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及巩固练习。复习目的

使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题和应用能力。复习重点、难点:

理解题意,弄清公式。教具准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宣布复习内容: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

二、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形铁皮罐头盒,求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罐头盒周围要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它的();求罐头盒可以装多少东西,是求它的()。

2、一个圆柱形有盖玻璃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20厘米,高是40厘米,如果装满水,可装水多少千克?

3、要制一节圆柱形通风管,直径5分米,长8分米,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4、制一对无的盖的圆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三、综合练习

1、一个圆柱形汽油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6分米,深8分米,这个油桶大约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2、一根钢管外直径4分米,内直径3分米,长5分米。已知这种钢管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

3、一个圆锥形大豆堆,它的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0.6米。如果每立方米大豆重580千克,这堆大豆约重多少千克?

4、有一个内直径为8百米的圆柱形钢杯,内深度为15厘米的水,这些水恰好占这只杯子容量的60%。再放入多少立方厘米的水才能将这只杯子装满?

提示:先求还要装水的高度,再用杯子底面积乘以高度就可求出再放入的水的体积。

四、深化练习

1、把一个底面积直径10厘米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面周长是31.4厘米,高30厘米,它的体积是一个圆锥体积的3倍。已知圆锥的高是6厘米,圆锥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提示:要求圆锥的底面积需要知道圆锥的什么条件?圆锥的体积有与谁有关系?要先求圆锥的什么?

3、把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割拼成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以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提示:圆柱体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的是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高,宽相当于圆柱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最后求出体积。

4、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一个圆柱底面积的2/3,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提示:用假设法解答:假设圆柱体的底面积看作“1”,那么圆锥底面积就是“2/3”,把圆柱高看作单位“1”,那么高就是“3”,然后根据体积公式列式计算:(1×1)÷(1/3×2/3×3)=1.5。

5、练习十三的第7、8题。

五、课内外作业 练习十的第4――6题。

第三单元 简单的统计

(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有统计表和统计图两小节。本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装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知识。

百分数统计表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增加百分数一栏而形成的统计表。教材改变过去的编排,专门把百分数统计表单列一小节进行教学,加强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统计的内容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说明各有关数据间的关系。

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教材指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使人印象深刻。教材分三部分讲三种不同类型统计图。教材先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例题再概括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以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材先说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再通过例题的教学说明制图步骤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同时出说明表示方法不同。教材先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再安排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

教材在最后一部分安排扇形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是以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接着教材再说明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最后概括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统计图的种类较多,制图时要考虑的问题较多,比较繁杂,不但要应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还要一定的制图技巧,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一些统计思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会看统计图表,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看图回答有关总题。2、难点:绘制复式统计图。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认识。2、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对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课时划分:

1、统计表„„„„„„„„„„„„„„„„„„„2课时 2、统计图„„„„„„„„„„„„„„„„„„„6课时 3、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百分数统计表 教学内容:百分数统计表。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制表步

骤。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百分数统计表的制表方法和步骤,讲清增加百分数计算的意义。教具准备:投影、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制作复式统计表一般有哪些步骤?制表时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过,把调收集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用来反映实际情况,说明问题。在制作统计表时,为了说明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常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板书)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指名读题,让学生看表说出已知条件和要填的问题,指导学生 先填全村三年总收入和村办企业三年总收入。提问:怎样求出这三个年度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如果要使这个统计表表示出这三个年度中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做? 启发学生想出在这个统计表中右边再增加一栏,填上每一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数就可以了。

提问:从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2000年全村总收入比1999年增加__万元;(2)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比1999年增加__万元;(3)2000年该村其他收入比1999年增加__万元。(4)2000年村办企业收入占全村总心入的__%。

学生填写统计表,计算出百分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小结

(1)百分数统计表比其他前面学过的统计表增加百分比一栏,这样从表 中能年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便于进行比较。

(2)注意点:计算百分数时,百分号前面的数只需保留一位小数。合计

栏的百分数计算要用三年村办企业收入的合计数占三年总收入的合计数的百分比。不能用三年的百分数相加除以3后所得的百分数填入表中。表填完后要检验。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52页的“做一做”,练后评讲。

四、总结制作百分数统计表的一般步骤: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讲补充并板演。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1-3题。

第二课时:统计表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统计表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题,掌握制表时要注意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制带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制作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

二、基本练习

红江小学各年级学生数与队员数如下: 一年级学生100,队员25人; 二年级学生120人,队员60人; 三年级学生98人,队员70人; 四年级学生150人,队员120人; 五年级学生100人,队员99人; 六年级学生150人,队员144人;

先分别算出各年级队员数占学生数的百分比,再算出合计数,然后制成统 计表。

教师提示制作统计表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制表。

学生练习后,教师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例子进行评讲。

三、深化练习练习十一的第6题。

四、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4、5题。

三课时: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3、初步学会制作统计图。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直条的比例的确定和绘图。

教学具准备: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条形统计图(放大)、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

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出示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二、新授

1、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先然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1)从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2)图中画有互相垂直的两条射线,水平射线表示什么?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什么?(3)直条最长的表示什么?是多少?直条最短的表示什么?是多少?其他直线呢? 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出示例1,指名读出例1统计表中的数据,教师边分析,边提问,边作答。小结作图方法:

(1)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先写上统计图的名称,位置在图红上方正当中。在标题的右下边,注明制图日期。

(2)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并在交点处写上0。水平射线下面及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左面要留一定的空白用来写每个直条内容和注明表示数量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以免直条或数量不够画。最后确定水平射线和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各表示什么。(3)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4)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5)按数据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按统计表中的数据找出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用铅笔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平行的位于相应数据上方的线段。然后用直角板对齐画出与水平射线垂直的两条平行线,画到与前面画的水平线相交为止,再用粗线条画出直条的边,并在直条上面注明数据不能忘掉。

3、看上面的统计图,因答下面问题:(1)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2)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3)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

4、提问:上面的统计图与前面学过的统计表都可以表示年降水量的情况,用哪一种方式的数量关系更直观些?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在制图时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忘记? 指名回答,教师补充订正,然后全班齐念书上步骤。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56页的“做一做”,指导学生根据条57页不完整统计图,把它补充完整。

四、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1-4题。

第四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复式长形统计图。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直条比例的确定用水一射线等分的份数。

教具准备:例2复式条形统计图,两种颜色的纸条。投影。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注意些什么?

3、确定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高度的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1、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出示例2放大图。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与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这里统计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师指出:像这样统计两个项目或两个以上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2、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读题。

(1)制作条形统计图要先画什么?怎样确定水平射线的长和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高度?每个单位长度用几厘米?表示多少人?要把水平射线等分成多少份?

(2)这道题要求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把三个车间的男工和女工的人数分别表示出来,需要怎么办?

(3)既要表示出男工,又要表示出女工,怎样区别比较好?

(4)表示男工和女工的直条要靠拢在一起,中间是公有边。各个车间之间的直条要分开,间隔距离要相等。每个车间表示男工和女工的直条顺序要一致。

(5)教师示范画第一、二车间,第三车间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第58页上。

(6)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时,哪些地方与例1相同?哪些地方与例1不同?

3、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2)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

(3)从统计图中怎样找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练后评讲。

四、总结。

1、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与例1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3、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哪些地方?特别是制作式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五、课内外作业。练习十二的第6――9题。第9题提示:要求乙单独完成这批零件的工作时间,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乙的工作效率知道吗?怎样求乙的工作效率?本题正确列式是: 1÷(-)=30(小时)

第五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统计图。

教学重点、难点:制图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制作折线统计图两幅。方格纸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有哪些?

2、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二、新授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后问:这种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然后师指出:这种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它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的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中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一表示出数量增减减变化的情况。

2、教学例3。

(1)出示例3,指名读题,并自学课文。

(2)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来射线上,适当等分,确定间隔距离。

相同单位时间的间隔要相同。

3、在与水来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的具情况,确定单位长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并注量数量,根据描出各点顺次连接起亚。

5、写出标题,制图日期。

6、如果是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不同的线或颜色表示,并标明图例。(3)拿出准备好的格子,引导学生想:

1、一年有12个月,在水平射线应如何等分?

2、这一年最高的月平均所温是32.5℃,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应如何等分?

3、按照各月份温度的大小描出各点,再顺次边接两点之间成线段,并及时在旁边注上数据。(4)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月的平均温度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温度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小结。

(1)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制折线统计图的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3页的“做一做”。练后讲评。

四、总结。

五、课内外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第六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难点:复式折线统计图制作步骤。教具准备:投影

一、复习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制图步骤?评讲作业。

二、新授

1、介绍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出示例4,指名读题。

看了例4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2、教学例4。

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与前面学过的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相同,但是由于复式折线统计图比单式多统计一项内容,所以制图内容有所增加。① 先写好统计图的各称,注明制图日期,以免漏掉。

② 画水平射线,注意年份间的距离要相同。根据年份的间隔来确定水平射线等分的份数,每经过一年的时间,间隔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示出增长情况。

③ 画与水平射线的射线。根据两个厂最高与最低的产值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④ 描写,写出各点数据,顺次连出折线。描写时要先描一厂的,画出一厂的折线后,再描二厂的,以免造成混乱。

⑤ 连接各点成折线时要用不同的线表示。一般一条用实践。另一条用虚线,并在图的右上方画上图例。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别。⑥ 描写时,要及时写上各点数量。

检查。主要检查标题、制图日期、各点数量、两条射线箭头,单位名称、项目名称、时间、图例等内容有无漏写、错写。

3、学生练习,试画例题上无电二厂的产值增长折线。

4、看图回答问题:

(1)哪个厂的工业产值长得快?(2)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练后评讲。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折线统计图,它是用一个统计图表示两种理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样便于进行比较,说明问题。它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基本相同。注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图的高度和单位长度时要考虑两种数量的大小。

2、表示不同数量的折线要用不同的颜色或线条加以区别,并画上图例,连接折线时要按顺序,分开连接。

五、课内外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4――7题。

第七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图中的度数计算。

教具准备:圆规、量角器、三角板、放大的扇形统计图一幅。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扇形,提部:什么叫圆心角?圆周角是多少度?

2、口答。

360度的50%是多少?

360度的40%是多少? 360度的20%是多少?

360度的25%是多少?

3、画一个圆心角是36度的扇形。

4、在同一个圆里扇形面积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二、新授

1、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出示扇形统计图,介绍特点: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扇形统计图。

2、指导学生看扇形统计图。

课本第68页的例子,问:这幅图说明什么?说出每个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各是多少度?

3、教学制扇形统计图方法。出示例5,指名读题。

(1)先求出总种植面积三种作物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数。计算后,核对一下三个得数相加是否等于100%。

(2)把360度乘以各个百分数,求出三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计算后,也核对一下三个圆心角度数相加是否等于360度。

(3)根据图纸的大小,用圆规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表示总种植面积。

(4)根据三个圆心角各自的度数用量角器在这个圆中顺次画出三个不同的扇形。(5)在各个扇形内写上作物的名称和百分数。(6)把各个扇形用不同的条纹或颜色区别开来。

(7)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日期。图的名称要写在图的上面中间位置上。

三、小结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有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区别; 5、写上名称和制图日期。

四、课内外作业 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题。

第八课时:统计图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统计图巩固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掌握统计图的制图方法,学会制作统计图。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统计图的制图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名称 特点 作用

条形

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大小。用于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情况。既可反映同一事物的不同时间的变化发展情况,又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各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复习统计图的制图步骤。

(1)条形统计图制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2)折线统计图制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3)扇形统计图制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二、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4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图步骤完成条形统计图。

课前先收集本班同学身高的数据,按照男、女生分别整理、填入统计表中。(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确定水平射线长度和与它垂直的射线的高度。(1)水平射线的长度要根据图纸大小确定,根据题里条件要等分多少份?(2)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高度也要根据图纸大小确定,然后再根据最多人数与最少人数情况。(2)画水平射线,统计5个身高段男、女生人数,要将水平射线等分成6份,顺次在5个等分点下面写出5个身高段。

(3)画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确定用厘米表示多少人?

(4)画直条,每一个身高段有两个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最好,或用不同线条表示。(5)写出图的名称和制图的日期,在制图日期下面画上图例,注明各直条表示什么。学生练习后讲评。

2、练习十四的第6题。

提示:三种家禽共2500只,鹅占2500只的18%,怎样求出鹅的只数?那么鸭呢?鸡呢?

3、小结扇形统计图的制图步骤和注意点。

三、课内外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5题。

期末复习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便于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把全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六部分,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第一部分着重复习数和数的运算。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和一些提高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做到正确、比较迅速、合理、灵活,从而为中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复习代数初步知识。本节着重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

第三部分复习应用题。把应用题作为一节进行复习,便于使学生把所学的解应用题的知识、技能较系统地加以整理,另一方面也便于使学生对用不同方法解应用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部分复习量的计量。量和数一样,也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复习中着重对所学的计量单位系统加以整理,使学生对各种单位间的进率更清楚,对名数的改写更熟练。

第五部分复习几何知识。先复习近平面图形的概念,然后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最后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注意所学的图形在体积计算上的联系。

第六部分复习简单的统计。重点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和统计图三项内容。复习时除了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看和制作简单统计表的能力外,还注意联系其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纟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 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简单改写。

3.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 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的问题。

5.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划分

1. 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 2. 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 3. 应用题„„„„„„„„„„„„„„„„„„„„„7课时 4. 量的计算„„„„„„„„„„„„„„„„„„„„2课时 5. 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 6. 简单的统计„„„„„„„„„„„„„„„„„„„2课时

第二篇:山东美术出版社六年级品社下册教案(全)

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

一、学情分析

全年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也有个别学生不能遵守纪律,学习缺乏自觉性,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不高,所掌握的本学科知识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主题。本教材共安排16课。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知道世界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原因。

第一单元 童眼看世界

1、古代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文明。

2、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探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能在地图上找出其地理位置;

3、培养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探究愿望和兴趣,体会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体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探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文明。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搜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有关资料。

2、搜集世界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的有关资料。

3、教学投影片、图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兴导入

1、提出问题:谁能说说古代中国有哪四大发明?(学生回答)

2、启发谈话:

和古代中国一样,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也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古代这四个国家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誉为古代文明的摇篮。

板书课题

1、古代文明的摇篮

一、古代埃及的文明

1、投影出示赞颂尼罗河的诗句: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提问:

尼罗河在哪里?你知道尼罗河的一些故事吗?

2、投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提问:

认识这些景物吗?它们的来历呢?他们的作用?

3、介绍金字塔的资料卡(1)金字塔的作用是什么?(2)狮身人面像的情况(3)金字塔有哪些秘密?

4、教师小结。

5、谈话:了解古埃及的文明吗?(小组交流)

6、阅读资料卡。提问:

(1)贯穿古埃及南北的是哪条河?(2)古埃及人民创造了哪些文明?

二、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

1.古代巴比伦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2.小组交流资料

3.介绍古巴比伦城、空中花园少汉谟拉比法典。4.阅读地图

5.提问:古巴比伦位于哪两条大河流域? 6.阅读资料卡

7.讨论:创造了哪些文明? 8.阅读介绍楔形文字的资料卡。9.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三、古代印度的文明

1、阅读古代印度地图。

提问:有哪两条大河流经古代印度境内?

2、交流古代印度的资料。

3、介绍印度流域的古城遗址。

4、阅读介绍古印度的资料卡。讨论:古印度创造了哪些文明?

5、教师小结。

6、谈话:古印度为什么被称为佛教的故乡?

学生交流资料

7、介绍佛教起源的资料卡

讨论:佛教对中国古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8、介绍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9、教师小结。

我还想:

1、讨论:为什么人类最早文明都出现在大河流域?

2、交流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樱花之国

活动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们的私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等;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

2、简要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关系。简要了解亚洲一些国家的自然风光等基本概况。

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探究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生活习俗、传统节日。能在地图上找到日本地理位置,了解其特点。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日本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2、搜集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准备投影仪、世界地图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

1.投影出示樱花掩映下的富士山的影像。2.提问:认识这座山和花吗?它们在哪个国家? 3.谈话:关于日本,你想了解什么?我们一起来探究吧!4.板书课题。

二、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

1、阅读世界地图找到日本的位置 讨论:

(1)从地理位置上看,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为什么说我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3)从地图上找一找日本的首都在哪里?

2、教师小结。

三、了解日本的环境

1.小组交流环境方面的资料。2.介绍日本的森林。3.介绍日本的濑户大桥。4.介绍日本的温泉。5.阅读日本环境资料

6.讨论:你知道了日本哪些方面的基本情况? 7.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了解日本的资源与经济

1.交流有关日本资源与经济方面的资料。2.补充搜集的重点资料于“我们的发现“一栏里。3.阅读图片资料日本发达的经济。4.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资料。5.讨论: 6.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 7.8.日本森林森林众多为什么还要进口木材?

日本资源贫乏却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给我们什么启示?

9.教师小结

二、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习俗 1.交流日本人生活习俗的资料。2.补充“日本人生活习俗”一栏 3.介绍日本的樱花。4.介绍日本的插花艺术。5.介绍日本国技大相扑 6.阅读文字材料。

7.讨论:到日本人家做客,应注意什么? 8.教师小结

三、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 1.交流日本历史和文化资料 2.交流鉴真东渡的故事 3.交流唐招提寺的资料 4.阅读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5.讨论: 6.7.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 二战中日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8.日本粉饰侵略的做法,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9.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了解亚洲的一些基本情况 1.交流搜集的亚洲基本情况资料。2.阅读交流介绍图片材料等。3.介绍海湾石油资料卡。

4.讨论: 5.6.海湾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油库”? 海湾地区为什么时有冲突发生?

7.教师小结

8.阅读资料:亚洲观览。讨论:

(1)亚洲的位置?(2)亚洲的地形?(3)亚洲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师小结

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亚洲国家制作一张名片 1.讨论:名片涉及的内容 2.谈谈自己的构想 3.自主设计

三、教师进行全课小结

第三课:在地球的另一端 活动目标:

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了解其经济状况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2.简要了解美国的历史及著名历史人物。

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探究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到美国的地理位置,探究其自然环境卫生特点。活动准备:

1.搜集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美洲国家的文字图片资料。2.地球仪等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找出中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加以对照。讨论:(1)中国和美国的位置。(2)两国隔着哪个大洋。2.板书课题

二、探究美国的基本状况

1.阅读美国地图,找出其接壤的国家。2.交流搜集美国基本概况的资料。讨论:

(1)美国的首都

(2)你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

(3)美国在你印象中是个什么样的国家。1.介绍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2.阅读15页资料卡。讨论:

(1)美国的简要历史。(2)美国首都为什么叫华盛顿?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美国的经济特点

1.启发谈话:美国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交流搜集材料。

2.简要介绍“哈佛大学”等。3.阅读16页资料卡。4.教师补充有关资料。5.讨论:

6.为什么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7.为什么说美国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天堂? 8.教师补充小结。

三、探究美国的民族构成

1.为什么说美国是民族的熔炉?讨论交流。2.交流书中图片人物背景资料。3.交流“唐人街“情况。4.阅读17页资料卡。5.讨论:

6.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7.美国人口中,各类人口的比例。

8.为什么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各国移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9.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了解美洲大陆的基本情况。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美洲大陆基本情况的资料。2.交流书中图片资料的相关情况。3.教师补充美洲的相关资料。4.阅读补充美洲之最。

5.阅读教材第19页中的资料卡。6.简要叙述: 7.8.9.拉丁美洲的简要历史。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状况。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基本情况。

10.教师小结

二、学生探究 1.提出准备探究的问题。2.制定探究计划。

三、教师全课小结

第四课 面积最大的国家

活动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艺术特点。2.3.知道有关十月革命的基本知识。

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探究十月革命及其历史影响,能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探究其自然环境特点。活动准备:

1.俄罗斯的文字图片等资料。2.地球仪等。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

1.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俄罗斯在地球上的位置。

2.谈话:在北冰洋的南岸,有一个地跨亚欧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那就是俄罗斯。3.板书课题。

二、探究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

1.阅读俄罗斯地图,指出其在世界上的位置,说出接壤国家。2.交流俄罗斯环境及经济状况的资料。3.阅读教材20页中的资料。

4.说出俄罗斯的面积、人口、首都等基本情况。5.阅读图片,交流情况。6.阅读21页资料。7.讨论: 8.9.俄罗斯气候特点。俄罗斯地形特点。

10.俄罗斯自然资源状况。11.俄罗斯工业状况。12.教师小结

三、欣赏俄罗斯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 1.2.3.第二课时

一、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队伍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交流十月革命的资料。

2.阅读资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讨论: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诞生的? 4.阅读介绍列宁的资料

5.讨论:列宁是怎样一个人?做出了哪些贡献? 阅读图片,交流文化艺术情况。阅读22页资料:文化名城莫斯科。教师小结。6.教师小结。

二、总结自己的收获。

三、交流自己想继续探究的内容,制定计划。

四、教师作全课总结。

第五课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活动目标: 1.2.3.了解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习俗。知道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

简要了解英国工业革命情况及对世界的影响。简要了解欧洲的人文、地理、经济等。4.能在地图上找出英国的位置,自主探究英国环境特点,查资料探究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活动准备:

1.搜集关于英国、欧洲的图片、文字资料。2.搜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方面的资料。3.地球仪等。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

1.出示地球仪,找出英国的位置。2.启发谈话:简要介绍英国。3.板书课题。

二、了解英国的基本状况

1.阅读英国地图确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找出首都,英国的地理特点。

2.交流搜集到英国基本情况的资料。3.阅读图片,交流搜集到有关图片的资料。4.阅读教材26页资料卡。5.讨论: 6.7.英国的地形特点。

英国季节变化和天气变化特点。

8.教师小结。

三、了解英国人的习俗

1.交流搜集到的英国人的生活习俗资料(教堂唱诗班等)2.介绍教材图片的相关资料。

3.记录搜集到的有关英国人生活习俗资料。

4.教师小结: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习俗等。

第二课时

一、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 2. 3. 启发谈话:为什么说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学生交流资料。

阅读“故事园“中的故事。

讨论:

(1)蒸汽机是怎样发明的?

(2)瓦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应该学习他什么?(3)蒸汽机有哪些用途? 4. 阅读教材29页资料卡。

讨论:

(1)人类是怎样进入“蒸汽时代”的?(2)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变化。(3)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4)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人类开始使用哪些先进技术。(5)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有什么关系? 5.

第三课时

一、了解欧洲的基本情况 教师小结。1. 2. 3.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欧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介绍荷兰风车等教材中的图片信息。阅读教材30页中的资料卡。

讨论:

(1)欧洲的位置

(2)欧洲的人口、人种情况。(3)欧洲的地形特点。(4)欧洲的经济状况。4. 教师小结。

二、探讨:走遍世界 1. 2. 交流搜集到的世界各国情况资料,交流学习体会。

三、教师作全课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6课别挤了

活动准备

1.《超生游击队》小品的音像资料。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3.学生课前搜集的有有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每天上下班,我坐公交车,总是感觉拥挤不堪。车来了,人们一拥而上。同学们,生活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想的?

2、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或经历过这样拥挤的事情。

3、出示画面:高楼林立,人流,车流,车站人群拥挤不堪,公园里众多休闲地老人。。。

4、教师小结:为什么会这样?(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层层递进

1、出示教材中“世界人口发展状况”图,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表。

2、师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3、多媒体播放《超生游击队》片段,谈一谈看过了艺术家门精湛的表演,大家都笑了,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小品中这对夫妇为什么要东躲西藏打游击?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4、生交流,师归纳:这个风趣的小品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我国人口问题?

5、出示教材中的资料卡,了解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分组画图表,探究从图表中发现了什么?

6、小组汇报交流。

7、教师小结。

三、拓展巩固,培养能力

1、教师谈话: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照此发展状况,分组画图表,探究从图表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评价,激励学习。

我们作为未来人口的繁衍者,应该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认识到计划生育的意义和要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现在要学好科学提高自素质,做一个人口知识,人口政策的积极宣传者,将来做自觉地执行者,为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当今世界人口众多,而且在逐年增长。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这竞争激烈就业难等问题。就拿我过来说吧,现在我们听得最多的词中就有“竞争”和“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

二、分组探究,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世界粮食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

2、师生小结: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口剧增,人们占用大量耕地修建房屋,毁林开荒水土流失。。。能源的消耗过大——人口增加对能源需求量增大(如石油等),造成世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类作为消费者产生了大量垃圾,人口越多,垃圾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

三、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1、教师谈话引导: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众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们的环境,资源不协调,我们将如何解决哪?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讲述:为了问我们的环境更美,生活更好,我们进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积累积极拥护国家的人口政策。(设计活动)假设今天是国家人口政策宣传日,你是宣传员,你能为今日活动,设计一幅宣传画或一句宣传语吗?

4、指导学生活动

5、师生小结评价。

四、拓展延伸,深化了解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一直在讲人口过多会给我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人口不仅不增长,还出现负增长,是不是他们就不存在人口问题哪?

2、交流发言

3、师生小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现在世界上主要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是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活动准备

1、搜集我国和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相关资料。

2、准备录音故事《挤挤城》,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故事《挤挤成》

2、学生交流:听了刚才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3、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启发学生:看了这些真实的画面,你有什么话要说哪?

4、教师谈话:我们周围的生活就面临这样的情况,近几年来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膨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的生活面临着挑战。

二、探究交流,引发思考

1、观察图表(课件出示世界人口发展状况表)。学生观察并思考:照此速度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会发展到多少?(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交流:从这个图标中你会发现什么?

(3)课件出示小资料:按照进20年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上平均每年要增加8158万人,每天要增加22.4万人,每小时要增加9313人每分钟要增加155人。

(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2、深入交流: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人口增长的资料?

3、教师谈话:近几年不仅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也飞快,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请大家看。

4、课件出示:我国人口发展状况数据。(引导学生谈观后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绘图表的知识。

6、小组交流:绘制图表有什么意义?

7、小组共同绘制图表。

三、课堂小结

教师谈话:近20年来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住房,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在人口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二课时

一、探究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

1、启发思考:同学们设想一下,人口急剧膨胀会带来哪些相关问题?

2、全班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人口膨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4、资料展示:将你搜集到的人口膨胀所带来危害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5、课件补充:播放一组相关的图片。

6、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二、共同面对,寻求良策

1、交流资料:我国为解决人口问题采取了那些措施?

2、阅读资料卡:世界各国又怎么样做那?

3、小组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又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哪?

4、各小组制定自己的宣传活动方案。

5、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宣传活动方案,其他小组质疑,提出完善意见,教师指导。

6、课堂小结:人口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拓展活动,深化认识

1、各小组课外时间把自己的宣传方案付诸实践活动。

2、办一期与“人口问题”有关的手抄报。

第7课从沙尘暴谈起

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沙尘暴的故事,图片等资料。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入境,揭示课题

1、播放沙尘暴到来时的录像。

2、教师谈话:看到这段录像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沙尘暴所带来的危害。)

3、教师小结:沙尘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巨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沙尘暴的问题。

二、自主选择,深入探究

1、启发谈话:同学们都想研究有关沙尘暴的哪些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探究的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1)沙尘暴形成的原因:(2)沙尘暴的危害;(3)如何预防沙尘暴。

4、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组合来探究交流

5、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深入每个学习小组巡视指导。

6、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以文字资料,图片等形式交流沙尘暴给生活造成的巨大危害,教师相机总结:沙尘暴威力巨大,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毁灭性危害。

(2)交流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形成共识:地球环境恶化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3)第三小组结合资料及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教师补充自己搜集的资料:(1)是什么原因造成环境恶化哪?(2)全球环境,尤其我国环境的现状况是怎样的,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课时

一、环境恶化揭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有关沙尘暴的问题,了解到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共同问题之一。哪么,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2、小组交流资料。(学生组内交流搜集的有关环境恶化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来初步感悟环境恶化的基本原因。)

3、全班交流。

4、教师课件出示资料:这就是草原沙漠化形成的原因,美丽的草原原由于过度放牧,造成植被减少,最终沙漠化。(通过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环境恶化的原因。)

5、出示资料卡的内容。(指导学生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6、小结:环境的恶化及大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二、话说环境保护

1、交流全球保护环境的措施。(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2、出示资料《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这是我国实施的一次保护自然的行动,请问同学们读一读,并在地图上找一找三北防护林的位置,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为保护环境,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面就是其中的三条。

4、学生朗读,了解内容。

5、出示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吗?说一说这个标志的含义。(2)学生交流对标志的认识与理解。

(3)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对环境保护工作所作出的努力,6、小竞赛“环境纪念日知多少”。

(1)必答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有老师出示的题目。)(2)互答题。(小组互相出题,答题。)

(3)展示题。(各小组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中最精彩的内容交流给其他小组的同学听,根据内容的精彩程度给小组打分)(4)评选优胜小组,教师进行总结。、7、教师小结:人类为保护环境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我们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三课外拓展

在保护环境这项长期二又艰苦的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注意收集,下节课我们开一个故事会。第三课时 一故事会

1、以故事会的形式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

2、师生,生生互评

3、补充材料:课件播放电影《一棵树》片段,加深认识。

二、我为环保出分力

1、小组交流我们家乡存在的环保问题。

2、提出合理化建议。

3、交流: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三、课外延伸

1、为环境保护工作设计公益广告词。

3、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的同学行动起来为环境保护工作做贡献

8生命的源泉

活动准备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有关地球上自然资源业以及资源保护方面的资料。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篇首诗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设问:“你想说什么那?” 2.教师: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维持与成长,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

二、选择课题,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在自然界中,像水这样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被称为自然资源。地球上出了水之外,土地、阳光、矿产、森林、等也属于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的现状如何?他们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那?我们一起来探究把!

2、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方法。(你想从那些方面来研究这些自然资源呢?)

3、学生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源自由结合,分六个活动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小组合作探究各种自然资源与人类资源的关系。三回报交流

1、水资源小组

(1)引导学生联系上生活实际谈谈: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晖怎样?

(2)阅读资料卡:进一步了解水的作用。

(3)淡水资源的现状: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有关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缺水的资料、与水有关的疾病等,让学生感悟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短缺,懂得与要珍惜水的道理。

2、地资源小组

(1)教师简介: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在自然情况下,再生25毫米厚的表土需要300年。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资源是有限而定的,是不能用别的资源来代替的。(这一小知识给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吉土地资源的短缺与不可再生)

(2)中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较。(出示教材中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耕地情况。)(3)交流为保护耕地我国采取的需措施

(4)教师补充材料: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的40%,而且正在以每年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所以,保护耕地已迫在眉睫。

3、矿产资源小组

(1)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2)世界矿产资源的现状

4、森林资源小组

(1)森林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来感知森林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2)阅读资料卡。

(3)中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较。(中国人均约为16.55%,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五分之一)

5、风能小组:师生交流相关资料了解风能的相关知识。

6、太阳能小组:指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情况,探究其广阔的开发前景。

四、自然资源知识竞赛

1、教师出示题目

(1)世界上稀土金属储量最多的国家是——————————。(2)世界上黄金产量最高的国家是---。(3)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是----------。(4)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0.(5)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输出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6)世界上釉矿储量最大的国家是-。。。。。

2、小组仙湖出题、答题、了解更多的有关自然资源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然资源,探究了他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由于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究,所以收获很大,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第二课时

一,漫画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漫画: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2、学生交流:看了这副漫画,你釉什么感想?

3、教师谈话:是啊,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水资源,终有一天会欲哭无泪的。自然界中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虽然很多,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大家认真的读读资料卡,了解自然资源危机。、二、留心世界,关注中国

1、出示课本地45页,从一系列的数字比较中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谈话:我国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整个世界来看,自然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这是摆在人了面前的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能够让这些自然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行动起来,保护资源

1、自渎课本地46页,了解为保护资源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

2、你还知道那些资源保护方面的法规、措施?(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材料。)

3、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制定公约,保护资源。

4、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资源。(*节约用水:不用含磷洗衣粉、织物洗涤剂;多植树,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做好宣传工作等。)

四、课外拓展,引申研究、1、引导学生办一期手抄报

2、利用多种手段调查新能源及新能源的利用情况。

3、教师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爱护他,因为他是我们共同的家。

(二)活动准备

1、搜集能表现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搜集世界及中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以及世界各国为保护自然资源所采取的措施的资料

3、准备填写资料的活动卡片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投入

1、播放课件:大自然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

2、教师深情朗诵,导入新课:他使花朵缤纷灿烂,他让森林浩瀚无边,他让小鸟歌唱婉转,他使大地生机盎然。他孕育了鲜活的生命,一代代生息繁衍。水----生命的源泉!(板书课题)

二、问题引入,初步感知

1、调查汇报:各小组将调查了的反映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动植物世界所起的作用的资料在班内交流。

2、学生填写事先设计的资料卡片。

3、创设情境:如果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晖怎样?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或体验来感受水与生命活动此次相关。、4、教师小结:看来,水---的确是生命的源泉!

三、交流资料,加深理解

1、除了水之外,还有那些自然资源?他们为我们做出了什么贡献?组长汇报调查结果,展示有关资料,本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2、填一填:填写“世界资源之最“卡片。根据汇报发言情况小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了解世界资源状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1、说一说学习本科的收获。

2、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认真调查、积极探索,不仅了解了众多的自然资源,而且懂得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极为密切的道理。收获真大呀!祝贺大家的进步!

四、课外延伸

继续搜集资料,了解世界及中国资源的现状,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交流。第二课时

一、探究交流,辩论提升

1、出示辩论课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充分发表意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2、课件出示:中国人均自然资源与世界人均水平的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观察了这一组数据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就我国的资源现状展开讨论,从而感悟:中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水平却很低,中国的自然资源贫乏是一大现状)

3、小小讨论会:

(1),启发谈话: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中国虽然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珍惜资源、保护资源已刻不容缓“。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把。(2)根据观点的不同,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方。、(3)双方陈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4)总结:通过辩论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资源、保护资源。

二、探究交流,落实行动

1、为了保护资源,世界各国都采取了那些措施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2、为地球家园的小主人,为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那?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发言。

3、交流课前搜集的呼吁人类保护自然资源的格言警句。

4、赶快行动起来,让周围的每个人都来保护自然资源。

二、拓展延伸

1,调查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2、举办保护自然资源故事大赛。

9我们共有一个家

活动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生态知识的资料并成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五彩缤纷的地球,地球的无私奉献,人类改造地球的做法及其后果等内容的资料,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方式呈现,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谈话揭题

1、课件出示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录像,让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你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那?

3、在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情境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所看到的或经历的过的场景,初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4、揭示课题: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还有洋洋万千的生物种,正是有它们才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世界,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共有一个家——地球。

二、探究交流,激发情感 活动一:美丽可爱的家园。

1、各小组举办“小小展览会”,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地球风光、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进行解说。

2、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家庭成员,我们的家园才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活动二:无私奉献的“家庭成员”

1、各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自然界对人类的奉献的资料。

2、在“家庭成员还为我们。。。”留白框里写一写交流的收获。

3、指导学生朗读并续写诗歌《感谢….>.4、教师小结:感谢地球为我们无私奉献,但我们人类无休无止的改造自然,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三、小小辩论会-----改造自然,是福是祸?

1、举行“小小辩论会”,学生自主选择正方或反方,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字资料、音像、图片等进行辩论。

2、讨论辩论内容与结果,谈体会。

3、教师小结: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我们必须保持物种,与其他“家庭成员”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为了使家园更加和谐美好,全世界人民都在做着不懈努力。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人类为保护地球所作努力的资料,下节课继续交流。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体会责任

1、爱护家园,人类的努力

(1)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述搜集到的人类为保护家园、维持生态平衡所作的努力。

(2)小结过度:为了保护家园、人类已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营造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生态环境,已经取得了那些令人欣喜的成绩呢?

2、爱护家园,人类的成就

(1)学生以“小小擂台赛”的形式展示搜集到的人类为保护家园取得的成就。

(2)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这次比赛的收获,明白人类的通过努力保护家园,已经使“家庭成员“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

二、爱心行动,献计献策

1、小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2、集体交流科学积极的保护地球的方法,三、交流收获,畅想未来

1、教师引导:通过这一个单元的探究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总结:通过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未来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心中美好的家园吧!9我们共有一个家 活动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生态知识的资料并成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五彩缤纷的地球,地球的无私奉献,人类改造地球的做法及其后果等内容的资料,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方式呈现,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谈话揭题

1、课件出示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录像,让学生欣赏。

2、学生交流:你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那?

3、在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情境吗?(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所看到的或经历的过的场景,初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4、揭示课题: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还有洋洋万千的生物种,正是有它们才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世界,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共有一个家——地球。

二、探究交流,激发情感 活动一:美丽可爱的家园。

1、各小组举办“小小展览会”,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地球风光、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进行解说。

2、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家庭成员,我们的家园才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活动二:无私奉献的“家庭成员”

1、各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自然界对人类的奉献的资料。

2、在“家庭成员还为我们。。。”留白框里写一写交流的收获。

3、指导学生朗读并续写诗歌《感谢….>.4、教师小结:感谢地球为我们无私奉献,但我们人类无休无止的改造自然,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三、小小辩论会-----改造自然,是福是祸?

1、举行“小小辩论会”,学生自主选择正方或反方,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字资料、音像、图片等进行辩论。

2、讨论辩论内容与结果,谈体会。

3、教师小结: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我们必须保持物种,与其他“家庭成员”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为了使家园更加和谐美好,全世界人民都在做着不懈努力。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人类为保护地球所作努力的资料,下节课继续交流。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体会责任

1、爱护家园,人类的努力

(1)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述搜集到的人类为保护家园、维持生态平衡所作的努力。

(2)小结过度:为了保护家园、人类已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营造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生态环境,已经取得了那些令人欣喜的成绩呢?

2、爱护家园,人类的成就

(1)学生以“小小擂台赛”的形式展示搜集到的人类为保护家园取得的成就。

(2)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这次比赛的收获,明白人类的通过努力保护家园,已经使“家庭成员“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

二、爱心行动,献计献策

1、小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2、集体交流科学积极的保护地球的方法,三、交流收获,畅想未来

1、教师引导:通过这一个单元的探究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总结:通过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未来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心中美好的家园吧!第三单元学会面对

第三单元学会面对 赶走烦恼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资料:烦恼的危害及消除烦恼的做法: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消除烦恼的做法,搜集化解烦恼的名言名句。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一、同学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烦恼,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有了烦恼,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学生交流,教师岛课。板书课题:赶走烦恼 活动二,我的烦恼知多少

1、看一看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烦恼,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位同学有什么烦恼。

2、多媒体播放:什么时候星期天才属于我?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多媒体展示—(配上介绍语):我的烦恼爸爸不允许参加合唱队,竞选班长失败了,(通过生动的画面,激起学生回忆和交流自己的烦恼的欲望,为活动成功大好基础。)

4、议一义

这些同学的烦恼,你是不是曾经也有过?实际上,我们的烦恼可不止这些,想不想找老师和同学倾诉一下,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和同足一起交流自己的烦恼。请组长把小组内的典型事例以无记名的形式简短的记录,比一比看那各组记得多。(配以舒缓的音乐)

5、.说一说

每组选一名代表,交流本组同学的烦恼,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活动三;:烦恼危害大

同学们的烦恼可真不少。这些烦恼对你的生活学习有没有影响?

1、多媒体展示:因竞选失败而无法入睡,因不许参加合唱队而上课走神。

2、当你烦恼时,你的心情怎样?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影响?先同桌交流,再在班上交流。、3、烦恼的危害可真大呀!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4、教师展示资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烦恼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活动四:我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烦恼的危害这么大,你现在最想做什么?请你赶快收集赶走烦恼的方法,下节课我们来交流。第二课时

活动一:赶走烦恼主意多

一、烦恼对我们的危害很大,我们一起想办法把他们赶走。下面一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主意多,点子灵。

二、.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同学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三、教师补充:化解烦恼的相关资料。

四、生活中,消除烦恼的方法可不止这些,建议大家课后继续搜索。、活动二:我是小编剧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生活中烦恼的事例编排小品,进行表演。要体现自己的看法。

2、班内表演。

(1)介绍:你为什么设计这个小品?

(2)学生表演,其余同学欣赏、评价,并结合表演谈谈自己的感受。(3)教师总评:对于表演充分、深入评价的同学给予鼓励。、活动三:我的名言

1、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化解烦恼的名言

2、全班交流

3、根据自己这两节课的收获,结合自己的实际,编一局“名言“,并把它写在书签上,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二)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小小少年》歌曲录音,制作课件,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一.歌曲导入

2、播放歌曲《小小少年》

1、提问:歌中唱的是什么?

2、小结: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烦恼业增加了。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烦恼,瞧,这位同学叫扬扬,一到了星期天,可烦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的日记。

二、结合实际,交流心声

1.播放课件:什么时候,星期天才属于我?

2.提问:扬扬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有烦心事吗?把你心中最烦的事写出到交流卡上,可以不及名。3.交流学生的烦心事,教师随时将学生的内容进行归类(人际交往类,自我调节类及其他类等)。

4.小结:看来同学们的烦恼还真不少。

三、认识,交流烦恼的危害

1、讨论;当你有了烦恼解不开时,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学习小资料:烦恼的危害。(课件出示)

3、小结:既然烦恼有这么多危害,那赶快动动脑筋,让我们一起赶走烦恼吧!

三、学会调节,赶走烦恼

1、(课件出示)小故事:塞翁失马。

2、小组讨论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故事都有两面性,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化解烦恼。

四、学习两个同样饥饿的人得到相同大小的一块面包却有不同的心态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要具体有积极的态度,任何时候都应学会从不;利的环境中寻找希望。

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可以化解烦恼吗?(注意转移法,音乐松弛法,沟通交流法,体育锻炼法,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等。)

介绍音乐松弛法时,播出一段欢快的音乐,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播放一段平和舒缓的音乐,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体验去感悟。

五、介绍沟通交流时,学习欣欣学给妈妈的信,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通过主动与他谈心,发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六.全文总结

引导: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希望同学们在遇到烦恼时,积极面对,运用这些方式消除烦恼,愿快乐永远伴随你。七.课后延伸

搜集赶走烦恼的名言警句制作成小书签,下节课交流。第二课 活动准备

搜集赶走烦恼的名言警句制作成小书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排解烦恼的许多方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运用它解决我们的难题。

二、快乐实践,战胜烦恼

1、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先来帮组扬扬赶走烦恼好吗?

2、你能用这些方法解决我们写在交流卡上的烦恼吗?

(1)从交流卡上选出四个有代表性的烦恼事,分小组编排小品,进行表演。

(2)表演完后,请学生针对小品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3)解决交流,卡上其他的问题。

三、交流书签,相互激励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制作的小书签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烦恼事来临时,拿起我们的法宝战胜它愿我们每个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快乐每一天。

11直面挫折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面对挫折的故事,为课上的交流做好准备。活动过程

三、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问: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生活中有挫折,任何人都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去面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四、案例分析,懂得消极对待挫折的危害

1、(设计情景)赵林是某乡镇一所小学的学生,他的学习一直非常出色,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优等生,他生活得很快乐。上五年级时,他随爸妈离开家乡来到了大城市,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可是随着新生活的开始,他的烦恼也多了。

2、(课件出示)《烦恼记事本》

(1)开学了,我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学们说的一些词语我都不明白,什么“QQ”、“MP3”、“麦当劳”,我听都没听过。哎,我该和他们说点什么呀,他们会不会瞧不起我,真是没意思。

(2)今天英语考试我才考了65分,我对自己失望极了,我真笨、真没用,我觉得我的前途一片黑暗。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他们一定都在说我笨,在嘲笑我。我该怎么办?

(3)今天班级要组建足球队,我也想报名参加,实现我的“马拉多纳”之梦,可是因为我个头矮没有被选上,我的梦想就此破灭,我再也不踢球了,我再也不参加集体活动了。我为什么要来到城里?我真想回到农村去!

5、设计“畅所欲言”活动:

(4)赵林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烦恼?他是怎么对待的呢?(5)赵林对待挫折与失败的态度正确吗?如果你是赵林会怎么看待和对待这些挫折与失败?

4、小结:受到挫折以后,我们常常会表现出许多消极的心里反应,这些心里反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业、工作与成长是有一定害处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战胜逆境的方法。

五、交流勇敢面对挫折的事例,懂得如何战胜挫折

5、如何才能做到积极地面对挫折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们是怎样做的。

6、(课件出示桑兰的故事)从桑兰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7、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战胜挫折的故事,我们一同来分享好吗?(学生各自谈所收集的材料。)

8、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听后的感受。

小结: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都经受了无数的挫折,但没有向挫折低头,而是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9、学生分小组学习《故事园》中的故事,并讨论:李伟战胜挫折有些什么方法,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集体交流总结战胜挫折的方法:

1、正确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

2、鼓励自己,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挫折;

3、真情帮助,战胜困难。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路再陡再险,我们也有把它踏平的时候。今天,老师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们,当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不要忘了老师今天说的这句话。

七、布置作业

如果你是“赵林”的朋友,你将如何帮“赵林”解决烦恼,消除消极影响?课下请大家积极准备,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真心英雄》歌曲录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面对挫折的名人格言,准备有关面对挫折的歌曲、故事等,为课上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彩色卡纸、水彩笔。活动过程

五、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课件出示,创设情景)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赵林的烦恼,作为赵林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从逆境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挫折呢?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他。

六、举行“战胜挫折”主题班会

学生展示自己所准备的故事、名言赏析、小品表演、唱歌等,交流战胜困难、坦然地面对挫折与逆境的做法。

七、诵读名言,制作励志书签

3、梁启超曾经说过:“人生所经历的道路,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能占十分之三四,而且这两种境遇又常常互相交替和不断轮换。无论事情大小,必然会遇到波折和阻力曾经有的大有的小,但重要的一点,都是不能躲避的。”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句激励的话语也许就会带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为我们指明前进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40篇)

篇1: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能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

二、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电脑课件呈现下面三幅统计图。

获得信息 ,学生回答

条形: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扇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看书

试说,讨论

汇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直接看出29届获得的奖牌最多;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金牌数的变化;扇形统计图能看出29届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学生互相说说特点

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

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

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汁图。

奥运会

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

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

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

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汁图。

三、巩固升华

完成课后的“练一练”。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

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

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后反思:

篇2: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xx,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

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答案:

4 +41 51负数有:—7?

3正数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2)正数:+8负数:—8

+4 —4 +20xx —20xx +500 —500 +100 —100 +20 —2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内容

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难点

认识数轴、0。

情景导入

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和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和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

1。略

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篇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篇4: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纳税的一些资料;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xx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2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后练习,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2.练习二第3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简单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算式计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xx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xx元的 10%

超过20xx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三段不同的收税看作三个档次,先用总收入减去1600,看超过的部分是属于哪个档次,如果超过的部分少于500,属第一档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xx就属第二档次,第一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过的部分大于20xx小于5000就属第三档次,第一、二档次的税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xx)乘15%,再相加。

关键是这里第一、二档次的,要全额交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3(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分两段来纳税: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

篇5: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意义建构

1、看一看

下面几幅地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庆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在纸上,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说一说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xx)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倍。

3、议一议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样表示呢?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带计量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图】数学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自己发现特征的,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经历知识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1、有时,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一个精密零件的长度只有3.5毫米,画在一张图纸上是70毫米,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这幅设计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图上的比例尺用线段来表示。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米。(在学校正西方向900米。)

3、这位老师从广州坐飞机到北京开会,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广州到北京实际距离是1920千米。

五、总结新课,整理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

篇6: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篇7: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篇8: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

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

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篇9: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学生看图,“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也是一个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2:1

比较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不同点:一种是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另一种是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5、总结

比例尺书写特征。

(1)观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6、比例尺的化简和转化

“我们再看一下北京地图上的这个线段比例尺,这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50千米,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50千米改写成5000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00000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师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10厘米:10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数值比例尺)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2、完成课文练习八第1~3题。让学生完成第48页的“做一做”。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项是不是“1”。

四、课堂小结

(本课要点:1、比例尺的意义;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3、注意单位名称的改写,如把千米和厘米的换算就是扩大或缩小100000倍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目标展示。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你能说说什么是比吗?举例说明比各部分的名称。

2、今天,我们要在比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新知识(板书:比例)。

3、看到这个数学新名词——比例,你的脑子里产生出哪些问题?

【老师有选择地板书如:什么是比例(或比例的意义),比例的组成及名称,比和比例的区别等。】

4、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我们从学习数学开始,几乎天天都用到等号,你能说出几个含有等号的式子吗?说说等号在式子中的作用是什么?(连接左右两边相等的两部分)

2、自主探究,初步形成印象。

(1)两个比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2)你能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可以有用等号连接的比吗?

(3)和你小组内同学交流你写出的式子,并说明理由。

(4)学生汇报。

3、形成概念。

(1)像黑板上我们所列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例。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

(3)老师小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深化概念,巩固练习。

(1)你认为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吗?(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你能抓住这个关键写几个比例式吗?(2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多,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二〉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比例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你知道吗?

(预设:学生如果不清楚的话,教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找出黑板上这几个比例的内、外项。

3、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1)把黑板上的这几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2)找出它们的内、外项。

(3)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三〉比和比例的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比例有4项,比有2项。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表示()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是不是相等。

(3)、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和():(),写成比例是()。

(4)、选取48的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2、课本32页国旗尺寸成比例吗?

3、课本33页“做一做”第2题。(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比例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若有能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吗?如不能解释,课后请预习课本34页。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篇10: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5、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制作圆柱 三、练习1、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2.22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运用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质疑 怎样推倒圆柱的侧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出示 (略) 讨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说说: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 1.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2.教学例1。 用投影出示例1。 (1)独立完成 (2)质疑、个别指导 3.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5.教学例2。 出示例2的题目。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求表面积。 教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 随后教师出示一圆柱模型,将数据标在图上。 教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 出示展开图,如下: 让学生观察展开图,“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 6.教学例3。 出示例3。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形水桶的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求做这个水桶要用多少铁皮。 教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使学生明白: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教师;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应该分哪几步? 学生分组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7.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四、巩固练习1.做第5页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运用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状的水桶,高是45厘米,底面半径是22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要用多少材料? 五、作业 书5页2、4题 第三课时 2.23   教学目标:通过圆柱切分和拚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的求法。 二、习题练习1、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圆柱木棒,底面直径2厘米,高3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径纵剖后,表面积之和增加( )厘米。 A  6  b 12  c  24 d  48 (2)把圆柱的钢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之和增加12平方厘米,钢材的第面积应是(  )   a 6  b 4  c  3 d 2 2、讨论并解答 一个圆柱木块,高减少1厘米后,表面积就减少了6.2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测量黄瓜表面积实践作业练习三、作业;数学书  6页 7 8 9题 四、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2.24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圆柱体体积  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 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会怎样呢?(看模型,联想长方体) 推导其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V=Sh  2.教学例1 出示例1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用投影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 V=Sh=50×2.l=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1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O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立方米 V=Sh=0.5×2.1=1.05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i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五、作业:数学书  9页  2、3、4、第五课时 2.26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二 1题 回忆计算公式,并逐个计算。 2、选择:(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3)做一节圆柱形铁皮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4)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三、深化练习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94.2平方厘米,底面直径

篇11: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和5:2

1/2:1/3 和6 : 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 60:40

内项: 6o

外项: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 : = 60:40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 60/40

3.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 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篇12: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 )=( )( )

(3)45=210

4:( )=( ):( )

5.做一做。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6.课堂小结

(1) 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值是否相等;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补充习题

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2)如果5a=3b,那么, = ,

(3)a︰8=9︰b,那么,ab=( )

教学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完成的较好。让学生通过计算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

篇1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图形,明白对称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渗透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会找对称轴。

教学难点

准确找全对称轴。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人体、昆虫、房屋、衣服……)

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指出中间的那条线。)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看出来的……)

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二)讲授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1)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3)巩固概念。(投影)

①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生:天安门、奖杯、汽车图是对称图形,金鱼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也就没有对称轴。

②拿出从方格纸上剪下来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个人完成后,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同桌互查,再指名按顺序说。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在xx里写明有几条对称轴。

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并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回答:

1°任意三角形不是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3°任意梯形不是对称图形。

4°正方形是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学生再折一折,老师示范。)

5°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再折一折,沿任何一条直线折都不重合。)

6°长方形是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有四条对不对,折一折。)

7°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在你那个圆上至少画出三条对称轴。)

8°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③小结。

问:决定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具备什么条件?有几条对称轴由谁来决定?

④练一练

打开书第125页“做一做”,读题后做在书上,一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投影订正。

第2个图和第4个图较难,要引导学生用对折的'思想思考,关键找准第一条对称轴,其它就好找了。

2、对称图形的性质。

(1)结合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2)测量并归纳性质。

打开书第125页,看下半部分的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

认真度量,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投影订正。填后的结果:

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0。6厘米。

B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2厘米。

C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0。6厘米。

D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2厘米。

问:根据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什么?

(A,D两点及B,C两点都分别在对称轴两侧。A,D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都是0。6厘米;B,C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都是1。2厘米。)

问:根据度量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的性质吗?

板书: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验证性质。

量一量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到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看126页上面三幅图,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有很多建筑、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

1、第127页1题,画出对称轴。

2、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

3、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也可按第127页第3题先画、再剪。

4、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

篇14: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5: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与交流,感受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图片后,谈话引入。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xx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提问: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生再次熟悉题目后,提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

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记作15∶1010比15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

B、小组汇报并举例: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15∶10=15÷10=1

12……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一的第1题。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篇16: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篇17: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们观察课本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

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

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

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七、布置作业

《冠魔新干线》第1页的练习。

第二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5-85.6+0.9-+0-8283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____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

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布置作业

《冠魔新干线》第2页的练习。

第三课时

内容:认识负数练习

1、先读一读下面这些温度,在写下来。

汽油蒸发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

汽油凝固的温度是十八摄氏度。()

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放入相应的框内。

正数:()

负数:()

篇18: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教学目标: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文字描述在图上正确找出指定位置

2、能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形中指定的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光盘

教法写学法:

可以先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由学生说出一种是用数对,一种是用方向和距离,由此引出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的复习。

然后出示课本上的街区平面图,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街区图的内容,特别是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以提问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为例,如果学生回答: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都应认可。当说出行进距离时,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较大误差。由此可以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使学生明确通常是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有了这个统一的约定,一般可要求六年级学生将图上距离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 mm之内。

复习时,也可以先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的对话内容,再请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在学生说出街区图的内容时,由回答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的提问,引出图上测量的问题。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搞清楚该怎样量,然后再看着第106页上面的街区图,提出问题,或讨论课本上两个少先队员对话中的问题。

篇19: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一个飞跃发展。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说,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实数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

学情分析

负数切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天气预报”和存折上的“支出存入”情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储备比较丰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对于理解正、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做了准备。

教学要求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建议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感受负数存在的必要性。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作为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小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教学中,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只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没有出现严格的定义。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必要和方便。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

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有兴趣吗?

师生开始做游戏,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运进2吨——运出2吨”,等等。

师:如果你是管理员,需要记录物品的进出情况,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运进2吨——运出2吨”吗?比比谁记录得既简洁又准确。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用符号“??”“?”或相反方向的箭头表示。?用笑脸和哭脸表示。?用正、负数表示。 ……

只要学生选取的表示方法合理,能正确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果学生答案出现正、负数表示的情况,可以借此直接引入新课:“同学们,这就是负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如果学生的答案中没有出现正、负数情况,教师就要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一般用什么方法简洁而准确地表示这样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热身,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的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xx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仔细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图)

生:我发现同一时刻这些地方的气温是不同的。

师:你知道这些数据表示什么吗?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零下的温度数字前面有“—”,零上的温度数字前面有的有“+”,有的没有。

师:同学们发现“0℃”是一个特殊的温度,那么0℃表示什么意思呢?

篇20: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温度计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篇21: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演示 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该怎样画线段图呢?根据线段图教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如果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该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 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 出示线段图 【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许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篇22: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

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全册课时安排: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习。

百分数的应用 11课时圆柱和圆锥11课时 比例7课时 确定位置4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4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统计3课时 总复习30课时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

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

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

“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

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百分数的应用 11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课时

纳税问题 1课时

利息问题 1课时

打折问题 2课时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3课时

整理与练习2课时

篇2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 + × (2) × -

(3) - × (4) × +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 × ×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 +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 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篇25: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4℃”和“―4℃”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负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篇26: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圆柱的认识、第18页例1和第19页例2。

内容简析

圆柱的认识: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圆柱。

例1:通过观察圆柱,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

例2:通过观察图形,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应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出圆柱的特征。

2.在学法上,学生把观察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圆柱的特征。本节课也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实物展示法:

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圆柱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圆柱;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圆柱的特征,观察圆柱的组成。(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学生1: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曲面。

学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学生3:……

教师表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品析:用观察实物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使学生对圆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用动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法:

1.课件出示“旋转门”的画面,引导联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圆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转门,想到了它转起来会形成一个圆柱。

2.课件出示:比萨斜塔、客家围屋、立柱、蜡烛、水杯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品析:课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图形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有助于学生对于圆柱的学习和研究。】

动手操作法:

让学生拿出所带的硬纸板、直尺、剪刀、圆规等学具,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动手制作圆柱的模型。

小组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品析: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圆柱模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而且让学生有一种喜悦的成就感。同时,对下面观察总结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圆柱

①谈谈圆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圆柱吗?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圆柱。

②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第17页几个圆柱物体的图形,认识圆柱。

(2)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18页例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①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再次观察例1中的图形,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②认识圆柱的高

引导学生观察例1中的圆柱,根据图形上的提示认识圆柱的高,再根据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圆柱的高。结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品析:此教学环节先运用提问交流的方式引出认识圆柱,再联系生活实物模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自己所制作的圆柱模型来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观察教材第19页例2。

总结: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品析:此环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与思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认识了圆柱,学习完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质疑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找两个学生畅谈本课时的收获,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成课堂的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1.圆柱的组成及特点:圆柱是由3个面组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衔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什么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有关知识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时,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学习的知识才会更扎实。

篇2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

师:(课件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也就越接近长方体。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

篇28: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1.出示例5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几年来每一学期的数学广角学了些什么。 探索例5时,应当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通过读题、说题意,使学生明白每两点之间都能连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画、试试,再来讨论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时,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篇29: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篇30: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0.5 :0.2和5:2

1/2:1/3 和6 : 4

0.2:0.8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1.6 = 60:40

内项:1.6 6o

外项:2.4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2.4 :1.6 = 60:40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0.6 :0.5=1.2: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0.61 =0.6

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2.4/1.6 = 60/40

3.440=1.660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 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2)0.8:1.2=4:6

( )( )=( )( )

(3)45=210

4:( )=( ):( )

5.做一做。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6.课堂小结

(1) 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比值是否相等;2.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补充习题

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2)如果5a=3b,那么, = ,

(3)a�U8=9�Ub,那么,ab=( )

教学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完成的较好。让学生通过计算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

篇3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 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 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 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篇32: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从意义、读法、写法、大小比较、改写以及省略尾数保留近似数等几个方面复习了整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按类似的思路来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

⊙回顾与整理

1.小数的意义。

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时候,例如:我吃了半个苹果,做一件上衣要用一米半的布料……提问:半个、一米半怎样来表示呢?谁来说说小数的意义?

预设

生1:半个可以用0.5来表示,一米半可以用1.5来表示。

生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谁能把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小数部分留白。指名回答,师填充)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师:怎样读小数?怎样写小数?

预设

生1: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生2: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空位用“0”补足)

4.小数的分类。

(1)谁知道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小数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类。

(2)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预设

生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21.7,35.3,0.13都是有限小数。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8.33…,3.1415926…都是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还可以再细分吗?如果细分,那么可以分成哪几类?

预设

生: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

(4)关于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你都了解哪些知识?

预设

生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没有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π

生2: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2.555… 0.0333… 17.109109…

生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5.小数的性质。

(1)师:谁能说说小数有怎样的性质?

预设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理解小数的性质时,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要注意是“小数的末尾”,而不是“小数点的后面”)

6.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篇3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8~69页的例1、2。“抽屉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教材选择了一些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内容,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二)核心能力

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理解“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活动,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重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

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鸽巢原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我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我请一位同学任意抽5张,不要让我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但是老师却知道,其中至少有两张牌是同种花色的,再找一个学生再次证明。

师:看来我两次都猜对了。谢谢你们。老师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呢?学习完这节课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2.问题探究

(1)呈现问题,引出探究

出示例1:小明说“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他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定有

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就是不能少于2支。

(2)体验探究,建立模型

师:好的,看来大家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那么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可以怎样放?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我们用小棒和纸杯分别表示铅笔和笔筒)请大家摆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活动:学生思考,摆放。

①枚举法

师:大部分同学都摆完了,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能不能边摆边给大家说。

预设1: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4支铅笔,其它两个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4,0,0),这4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也可能放在其它笔筒里。)

师:对,也可以记作(0,4,0)或者(0,0,4),但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4支铅笔。还可以怎么放?

预设2:第一个笔筒里放3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1支,第三个笔筒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3,1,0)

师:这3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

师:但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3支铅笔。

预设3:还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2支,第二个笔筒里也放2支,第三个笔筒空着,记作(2,2,0)。

师:这2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笔筒里吗?还可以怎么记?

预设:也可能放在第三个笔筒里,可以记作(2,0,2)、(0,2,2)。

预设4:还可以(2,1,1)

或者(1,1,2)、(1,2,1)

师:还有其它的放法吗?

(没有了)

师:在这几种不同的放法中,装得最多的那个笔筒里要么装有4支铅笔,要么装有3支,要么装有2支,还有装得更少的情况吗?(没有)

师:这几种放法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以怎样说?

(装得最多的笔筒里至少装2支。)

师:装得最多的那个笔筒一定是第一个笔筒吗?

(不一定,哪个笔筒都有可能。)

【设计意图: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活动,用画图和数的分解来表示上述问题的结果,更直观。再通过对“总有”“至少”的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

②假设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在所有放法中放得最多的笔筒里至少放进了几支铅笔。怎样能使这个放得最多的笔筒里尽可能的少放?

预设:先把铅笔平均放,然后剩下的再放进其中一个笔筒里。

师:“平均放”是什么意思?

预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一支铅笔,还剩一支铅笔,再随便放进一个笔筒里。

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因为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笔了。

师:好!先平均分,每个笔筒中放1支,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这种思考方法其实是从最不利的情况来考虑,先平均分,每个笔筒里都放一支,就可以使放得较多的这个笔筒里的铅笔尽可能的少。这样,就能很快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我们可以用算式把这种想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将解题经验上升为理论水平,进一步强化方法、理清思路。】

(3)提升思维,建立模型

①加深感悟

师:如果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呢?大家讨论讨论。

预设:5支铅笔放在4个笔筒里,先平均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把7支笔放进6个笔筒里呢?还用摆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把10支笔放进9个笔筒里呢?把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里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难道这个规律只有在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的情况下才成立吗?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

练一练:

师:我们来看这道题“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由此看来,只要分的物体比抽屉的数量多,就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这就是最简单的鸽巢原理。【板书课题】

介绍狄利克雷:

师: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也叫抽屉原理。

②建立模型

出示例2:一位同学学完了“鸽巢原理”后说: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他说得对吗?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汇报: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我们的想法呢?生答,板书如下。

7÷3=2本……1本(2+1=3)

师:如果有10本书会怎么样能?会用算式表示吗?写下来。

出示:

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10÷3=3本……1本(3+1=4)

师: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师:那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讨论,汇报:

8÷3=2……22+1=3

8÷3=2……22+2=4

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

师:认真观察,你认为“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或“鸽笼里至少有几只鸽子”可能与什么有关?

预设:我认为根“商”有关,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引导学生再观察几个算式)啊!果然是只要用“商+1”就可以了。

引导总结:我们把要分的物体数量看做a,抽屉的个数看做n,如果满足【a÷n=b……c(c≠0)】,那么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b+1)本书。这就是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鸽巢原理可以广泛地运用于生活中,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把谁看做“抽屉”。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操作和假设法,将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思路,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查目标1、2】

3.巩固练习

(1)学习了“鸽巢原理”,我们再回到课前的“扑克牌”游戏,你现在能解释一下吗?(出示课件)学生思考,讨论。

(2)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题。

4.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鸽巢原理,也叫抽屉原理,解决抽屉原理问题关键就是找准物体和抽屉,在一些复杂的题中,还需要我们去制造抽屉。

(三)课时作业

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几名同学同一个月出生?

答案:2名。

解析:把1―12月看作是12个抽屉,13÷12=1…11+1=2【考查目标1、2】

2.希望小学篮球兴趣小组的同学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少从中挑选几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学生年龄相同。

答案:8名。

解析:从6岁到12岁一共有7个年龄段,即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用7+1=8(名)【考查目标1、2】

第二课时鸽巢原理

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师芳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70页例3。本例是“鸽巢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就把“摸球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鸽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转化为鸽巢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转化思想。

2.经历运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观察猜想,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抽屉原理”。

(五)学习难点

找出“抽屉”有几个,再应用“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鸽巢原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怎么样?看,这是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还剩下52张,请同学们任意挑出5张。(让5名学生抽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手里的牌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表演一个呢?

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是刚才这副牌,请你抽牌,至少抽多少张牌才能保证至少有2张牌的点数相同呢?

在学生抽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利用“鸽巢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鸽巢原理)

2.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①猜想

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预设:2个、3个、5个…

②验证

师: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可以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来说明理由,并把验证的过程进行整理。

可以用表格进行整理,课件出示空白表格:

学生独立思考填表,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汇报时,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看看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规律可循。

课件汇总,思考:从这里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③小结

师:为什么球的个数一定要比抽屉数多?而且是多1呢?

预设:球有两种颜色,就是两个抽屉,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摸2个球都不同色,就必须多摸一个,所以球一定要比抽屉数多1。其实摸4个球、5个球或者更多球,都能保证一定有2个球同色,但问题中要求摸的球数必须“至少”,所以摸3个球就够了。

师:说得好!运用学过的知识、逆推的方法说明了“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颜色种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板书: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颜色种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或者说只要物体数比抽屉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物体。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抽屉原理”。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讲的“抽屉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呢?

思考:①摸球问题与“抽屉原理”有怎样的联系?

②应该把什么看成“抽屉”?有几个“抽屉”?要分别放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教师讲评:因为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成“抽屉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比抽屉多1,就能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同色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抽屉里各拿了1个球,不管从哪个抽屉里再拿1个球,都有2个球是同色的。假设至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

结论:要保证摸出的球有两个同色,摸出的球数至少要比抽屉数多1。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和体验。

(三)课时作业

1.有黑色、白色、蓝色、红色手套各10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多少只(拿的时候不看颜色),才能在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只不同颜色的手套?

答案:5只。

解析:4个颜色相当于4个抽屉,保证一定有两只不同的颜色,相当于分的物体个数比抽屉多1。【考查目标1、2】

2.一个鱼缸里有很多条鱼,共有5个品种。至少捞出多少条鱼,才能保证有4条鱼的品种相同?

答案:16条。

解析:5个品种相当于5个抽屉,保证有4条鱼品种相同,所放物品的个数是:5×3+1=16。【考查目标1、2】

篇3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两个质数的和是3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数的意义及数的奇偶性等知识。

两个数的和是39,说明这两个数一个数是奇数,一个数是偶数,因为它们都是质数,所以其中的偶数只能是2,则奇数是39-2=37,37×2=74。

解答 74

(2)120的因数有( )个。

分析 求一个较小数的因数的个数一般用列举法,但求较大数的因数的个数时,一般用分解质因数法,即先把120分解质因数:120=2×2×2×3×5,然后借助每个因数的个数来计算。因数2的个数是3个,因数3的个数是1个,因数5的个数也是1个,120的因数的个数为(3+1)×(1+1)×(1+1)=16(个)。

解答 16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题目。

(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 m,宽1.8 m,高1.5 m。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2)学校六年级有若干名同学排队做操,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六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明确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思考、交流)

(1)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什么知识?

(2)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3)具体的解答过程是怎样的?

3.汇报。

(1)先汇报前两个问题。

预设

生1:第(1)题考查的是应用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2:第(2)题考查的是应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根据题意,正方体的最大棱长应该是长方体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先把相关长度转换单位,用整数表示,然后求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

生4:根据题意,六年级人数比3、7、11的最小公倍数多2,所以先求出3、7、11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就可以了。

(2)尝试解答。(关注学生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点拨)

(3)汇报解答过程。(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预设

生1:2.7 m=27 dm,1.8 m=18 dm,1.5 m=15 dm。因为27、18、15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3 dm。

生2:因为3、7、11的最小公倍数是3×7×11=231,231+2=233(人),所以六年级最少有233人。

4.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考查的是因数的知识还是倍数的知识,同时要会求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5、9题。

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因数和倍数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1公因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篇35: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

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

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

②演示。如:

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3)小结:

你有什么体会?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

(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

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

②应该放几个?

“放3个。”

(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

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

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

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

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

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

(3)小结:

师:你有什么体会?

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

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

(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2)实验活动:

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

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右刻度

所放棋子数

乘积

(3)汇报结果。

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

1.基本练习:

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x分米。可以得到方程

60x=12×15

解方程得x=3

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

2.综合练习:

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

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

(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作业设计

基础:

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xx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综合:

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

提示:

(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

(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

篇36: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了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了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哪种比较方法,最终都可回归到“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即使有学生在比较―8和―6大小时是用“8>6,所以―8。

篇3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单元知识进行概括,建立知识结构;

2、会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获得收获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脉络。

教学方法:引发矛盾,引入课题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多元评价,建构知识应用实际,解决问题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发矛盾,引入课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投影]老师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型质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们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猜这个谜语,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

说得有理,我们学过有关数的知识很多,就像刚才我们在猜谜时就用到了数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数的整除,板书:数的整除复习

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们就开始复习。

二、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照你们的想法,把学过的数

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整理在下发的纸上。(请大家认真讨论商量,并由组长记录)待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学合理。巡视

2、逐个梳理

1)小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中,每人挑1至2个名词说说意思。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示随意在黑板上贴出各个名词)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数的整除这部分首先学习的是整除,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再推荐代表发言。(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

提示:整除是基础,整除前提下产生了约数与倍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步引出公倍数、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合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奇数、偶数等。)

说得真好!这些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对于今天整理出来的数的整除脉络图,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过整理,可以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自学课本,看一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

三、应用、解决问题

1、填空题

在1----20的自然数中,有( )个奇数,有( )个偶数,有( )个质数,有( )个合数,奇数中的( )是合数,偶数中的( )是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3、选择题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果a 和 b 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断题

(1)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不一定整除。 ( )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 )

(3)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 )

(4)24分解质因数 24 = 22231 。 ( )

(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约数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数。 ( )

5、把下面的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两类,你能想到几种?

2 15 8 17 20

四、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今天我们共同上了一节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特别聪明、好学,老师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渡过了这美好的40分钟,而且我们已经是 多次合作,所以我想与大家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老师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联系,好吗?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1位数字,每一位数字依次是:

1)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数;

4)质数中最小的两个数的和;

5)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6)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

7)有约数2 和3 的一位数;

8)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

9)最大约数与最小倍数都是 7 的数;

10)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11)最大的一位数 。

同学们以后有事需要老师帮忙,随时call我。

这节课上到这里可以吗?

篇38: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

小麦的出粉率=×100%

产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问题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有哪些?

预设

生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生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生3: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篇39: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篇40: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一)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1.教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

教师:那等于多少呢?(学生计算需要时间)教师紧接着说:我已经算好了,是,不信你算算。

2.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3.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也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

(二)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1.这件法宝就是(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我们来把它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进行演示讲解。

(1)演示: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

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

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

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哈尔滨:-15 ℃~-3 ℃

北京:-5 ℃~5 ℃

深圳: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 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14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

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五篇:六年级品社下册

六年级品社下册

第一课: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想一想,我会填:(每空2分,共60分)

1、在地球___________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约占___________,陆地约占___________,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所有的陆地都被___________包围着,___________是连在一起的,它的主体大部分是___________。

2、大陆与其相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___________。

3、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世界有四个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6、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是四大洋中最大、最深的一个大洋,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8%,平均深度为___________米。

8、目前已知的海洋最深处是___________,深达___________米。

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

10、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

1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米。

12、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

13、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__。

二、我是小法官:(每题2分,共10分)

1、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世界各国的面积有大有小,各不相同。()

3、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所有的路地都被海洋包围着,海洋是连在一起的。()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5、中国在地球的西半球。()

三、想一想,我会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大洲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

2、大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

3、观看课本P5的图片,你发现什么?

下载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品社下册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会与人打交道)是一种(社会生存本领),掌握这个本领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男女生无论是(......

    六年级品社下册大全

    六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填一填 (40分) 1、 是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等国建立起 政权,他们对内实行 统治,......

    六年级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学科渗透 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2—33页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2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018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 20℃ -3℃ 3℃(+3℃)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年级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学科渗透 法制教育 教 案 ——仙马小学虎春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2011-2012年第二学期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桃园小学 章金才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

    六年级下册品社题

    第四单元 1、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世界健康日,以提醒人们时刻重视自己的健康。 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生活每一天。播种行为,( )。播种( ),()。 3、()年我国颁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