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浏览网络信息 教学设计
《上网浏览信息》 教学设计
本课地位:
本系安徽省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属因特网教学单元之开篇,展现因特网的精彩与神奇,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教学起到良好推动作用。本课课型:动手操作课
教学内容:了解IE使用、学习“浏览器”“选项卡”“网址”“主页”“超链接”等概念、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
教学理念:以动手方式学习、一动手形式操练,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索,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Internet的应用
2、认识使用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材分析:
学习重点:浏览器操作
学习难点:浏览器、选项卡设置 教学环节:
活动操作 → 操作要领 → 知识点击 → 自主操作 → 当堂盘点 教学过程:
一、统一操作活动
浏览中国科普网 → 生命的起源
二、操作要领
双击启动IE → 设置窗口 → 进入首页 → 进入下级 → 选择栏目 → 浏览信息 → 调整范围 → 网址搜索。
三、知识链接
网站网页、网址、超链接、网页选项卡、常用浏览器
四、自主操作
浏览中国科普网 → 地球的故事 → 地震逃生 青少年读书网 → 新书速递 → 查看简介
五、课堂拓展
网址搜索
双击浏览器 → 点击网址栏 → 直接输入中文 → ?
同学们向亲自鉴证神奇和不可思议吗?有请大家按下回车键 哈哈 瞬间找到相关网址千万条!
六、课堂延伸
爱网推荐
文明公约
七、课后反思
打开网页,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同学们一个个惊奇、兴奋。看网页、查资讯、看电视、看报纸,如此强悍的威力,要让同学们深感能带来终身受益,多一些浏览、多一些鉴赏、多一些共享、多一些为我所用。网络给今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展示了一个获取知识的全新途径。让学生收集网址,培养上网兴趣,利用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知识!
第二篇:上网浏览信息教案
《上网浏览信息》教案
安丘青云双语学校 王丽华
一、教案背景:泰山版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二、教学课题: 《上网浏览信息》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上网浏览信息》一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系统延伸,也是学习第四节——上网收发电子邮件的前提和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学生特征分析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已经初步了解到了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和网络的重要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浏览器的窗口结构,掌握浏览器中常用菜单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进行上网信息浏览的三种方法:直接输入网址浏览信息、通过超级链接浏览信息、应用关键字搜索浏览信息;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图片和文字的下载。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上网获取信息过程的全程演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上网获取信息的全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上网的乐趣。
4、思想目标
通过对上网获取信息的学习,树立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和喜欢的网上浏览,能够起到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
(三)、教材处理
本人将本节课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来讲授: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浏览器,第二课时主要介绍网上浏览的三种方法(直接输入网址浏览信息、通过超级链接浏览信息、应用关键字搜索浏览信息)及操作练习。教材中将网上搜索信息与下载和保存独立出来,而本人为了学生所学知识具有一个系统性和完整性,故将以上两个知识点整合到上网浏览这个知识点当中去。这样讲授起来能使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更为方便。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①学会浏览网上信息、访问指定网址的主页内容。②掌握信息搜索浏览的三种方法:直接输入网址浏览信息、通过超级链接浏览信息、应用关键字搜索浏览信息。③掌握网上信息下载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对网址概念的理解和进行网络信息的下载操作。
四、教学方法
(一)电脑屏幕广播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提问法。
(二)、教学媒体描述 媒体种类:多媒体课件
媒体内容要点:上网浏览信息的三种方法、浏览器介绍、网上信息下载的基本操作方法。
媒体使用方式:教师提问学生——教师演示课件——教师讲解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操作讨论——教师总结本课内容(演示课件)。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展示事实、创设情景。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因特网的功能(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因特网有哪些常用的功能?
【回答】:网上通信、网页浏览、文件传输、远程登录、资料搜索等。
(二)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因特网的常用功能,而仅仅将计算机连接到网上,还不能浏览网上的信息,必须安装相关的软件,才能浏览信息、发送信息、接收信息。
1、浏览信息的必要条件
①硬件条件(计算机连接到网上)②软件条件(浏览器等)
(三)新课讲授 〈一〉IE5.0浏览器介绍
1、启动IE浏览器 【教师演示】: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或依次单击“开始”“程序(P)”、“Internet Explorer”。
2、IE窗口组成
【提问】:IE窗口与Windows98其他应用程序窗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回答】:相同之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
不同之处:多了地址栏、工具栏上的工具不一样…… 【总结】:地址栏的作用是显示和输入所要浏览网页的位置。〈二〉网页浏览
1、直接输入网址浏览信息
(1)【教师演示】:输入“新浪网”的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提问】:网页地址的构成? 【回答】:网页地址的构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协议名(http)、第二部分:主服务器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第三部分:文件及文件路径。】(2)网页浏览
【教师提示】:①鼠标的作用。②工具栏中“后退”工具的使用。
(3)【布置上机任务1】:使用直接输入网址的方法浏览信息。学生通过“新浪网”浏览本日新闻,查看“伊拉克局势”。
2、通过超级链接浏览信息
(1)【提问】:通过哪几步操作从“新浪网”到“伊拉克局势”的? 【学生回答并演示】:第一步:在地址栏中输入“新浪网”的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步:按下键盘上回车键进入“新浪网”。第三步:在“新浪网”中选择“新闻”。第四步:在“新闻”中选择“伊拉克局势”。
(2)【总结】:从已知网页通过翻页寻找到目标网页的浏览方式称为超级链接。
3、应用关键字搜索来浏览信息
(1)搜索引擎的介绍:中文雅虎和百度。(2)理解关键字:用户的要求
(3)【教师演示】:在百度中通过关键字“风景图片”找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图片。
(4)【布置上机任务2】:使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搜索到信息并浏览信息。
学生在“百度”通过关键字“教育局”找到“德州市教育信息网”。
4、【教师演示】:保存图片和网页。
(1)【布置上机任务3】:将所浏览的图片和网页保存。
5、【布置上机任务4】: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浏览网页。
(三)、本节课教学内容小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总结】:
1、浏览信息的必要条件。
2、浏览器的组成。
3、网页浏览的三种方法:a、直接输入网址 b、超级链接c、关键字搜索。
4、下载和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教师进行课堂提问。
2、学生自主进行上网浏览信息地的练习。
3、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4、学生进行任务达标测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所准备的一节。通过几个班的教学,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
本节课的导入引出任务,能够很好的调动起课堂气氛,学生的兴致马上提高。平时有有的同学在并不知道怎么上网,上网途径及方法都和有兴趣,而且通过学习,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而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由于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第三篇:网络信息大搜索教学设计
《网络资料大搜索》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
陈海兰
课时:1课时
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网络资源大搜索》
教案背景:
随着Internet网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对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对Internet并不陌生,对信息搜索也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是非和好坏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同时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转移,所以我通过主题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形成了搜索信息的能力,掌握关于搜索引擎的一些基本技巧。
教学课题:
《学习任务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是我校近期的课题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在这一节课上,我用网络课件来给出任务单,同时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帮助,让学生能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信息搜索这一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面对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各种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本节课主要针对这种需要设计,但教材本身结构和内容相对简单枯燥,本人结合实际,以“五一劳动节”的来源为主线,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通过反复尝试理解如何高效地搜索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想要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教师注意引导,一是强调关键词的准确性,二是提倡使用多个关键词搜索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2、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3、技能目标:
学会如何利用Internet去搜索有用的资料,学会如何去运用这些资料。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登录教师网页。
[教师活动]:播放关于国庆的FLASH动画.引出话题:同学们都知道五一劳动节我们会放假,那么为什么五一劳动节会有假期呢?五一劳动节是怎么来的?
二、自主研究,共同探讨
1、听一听:
[教师活动]:不知道五一节是怎么来的,怎么办?去网上找。介绍搜索引擎。
2、试一试:同学们交流探讨,试一试如何利用因特网查找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学生活动]:小组探索,试着去网上搜索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教师活动]: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及所使用的搜索引擎
[学生活动]:回答五一节的由来,自己所使用的搜索引擎,以及搜索时所使用的关键词。
[老师活动]:带领学生总结常用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① 分类检索
② 关键词搜索
[学生活动]: 想一想,以上两类信息搜索方法中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类方法?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活动]:总结出常用的搜索引擎网址: Google:http://www.xiexiebang.com
雅虎:http://www.xiexiebang.com
百度:http://www.xiexiebang.com4、赛一赛:
[教师活动]:对全班进行分组。讲述竞赛规则: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
[教师活动]:给出竞赛题目,给小组计分。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进行搜索获取答案,先查到的立即举手示意进行抢答。
5、说一说: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在搜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说一说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备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描述,对总结正确的同学给其小组加分。
6、老师总结:
[教师活动]:总结搜索技巧:
1、关键词要精简
2、可以使用多关键词
3、精确查找的几种技巧:使用双引号、使用+号、使用-号。
4、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三、协作学习,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播放电子贺卡,提问问题:五一出去玩,去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具体线路如何?应该采取哪种出游方式?
[学生活动]:各小组分工合作,作一份五一出游方案。比一比,看哪个组做的五一出游方案最详细,最经济,最有吸引力。
[教师活动]:广播各小组的五一出游方案。
[学生活动]:选出最佳出游方案
四、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在英特网上搜索信息的简单方法,知道了怎么样去利用Internet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比报纸、电视、广播更好、更主动的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这个工具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学习评价方式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堂上提问(√)
书面练习()
达标测试()分组竞赛(√)合作完成作品(√)
电子作品()
2、测试内容
(1)、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五一节的由来”,教师提问。(2)、分小组进行抢答竞赛,教师计分,评出优胜小组。
(3)、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制定一个五一出游计划,老师展示,学生评比。
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的是主题活动式教学,通过对这节课的反思,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分析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把活动安排得很细致,更要考虑周全,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能调动气氛。教师引导者的作用要发挥得很好,在过程中给学生帮助与指导。同时,由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基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同伴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认知。
在这一节课中,我要求学生能掌握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利用一个五一节的电子贺卡创设情境导入,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听一听、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赛一赛、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利用关键词快速地搜索,达到了老师预期的目的。在提出最后的任务时我也采用电子贺卡引入,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利用Internet去搜索需要的资料,并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挑选处理,做出一个五一出游方案。虽然每个小组都做出了自己的出游方案,但是由于时间太短,学生普遍是选择的跟旅游团出游,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制作方案的大部分资料是旅游站点给出的,自己进行综合处理的资料比较少,跟老师预期的效果有些出入。
我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发展。在第一道赛一赛题目时,学生因为不懂得使用精简的关键词而很长时间都没找到答案。在及时讲解了关键词的选择后,学生的搜索速度就快了很多。另外由于分组时各小组水平不均,导致有两三个小组没有成绩,抑制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人文历史等文化素质及很强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这些方面,我还有太多的不足,以后我将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篇:四年级信息技术浏览信息大世界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它旨在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表现实例以及信息的真伪,使学生真正了解“信息”这一含义。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列举大量实例,通过学生身边的人或事或物,通过诸如天气预报,炒股,观看新闻联播等一系列例子,使学生了解并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
在最后知识点的讲授方面,我采用对比的手段,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意识课,从而指出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有虚假的,有不良的,我们要学会甄别与筛选,从而做到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不利的信息及时规避。
本堂课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上了一堂兴趣盎然的信息技术课,为今后使学生乐学,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本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过多的老师讲解,而学生参与课堂,师生互动偏少,当然这和本节课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这节课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少有的“理论课”,操作偏少,动手的机会较少,可能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五篇:浏览、保存网上信息(教案)
浏览、保存网上信息
学科:信息技术 七年级123班 执教人:谢景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浏览器,学会浏览万维网中的信息。
2、了解上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掌握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浏览、保存万维网中的信息。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四、教学准备: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浏览器
1、什么是浏览器?
• 浏览器通常是指用来浏览网页的一种软件。
• 浏览器是一个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文本文档(和其它类型的文件)翻译成网页。网页可以包含图形、音频和视频,还有文本;结果是,网络激发了人们对从前是基于文本的互联网的兴趣。
• 浏览器是一个在你的硬盘上的应用软件,就像一个字处理程序一样(如Microsoft Word)。
2、常用浏览器软件 • Internet Explorer • 傲游(Maxthon)浏览器 • 世界之窗(The World)• 火星浏览器(Gogo Explorer)• 万能浏览器
• 飞鱼(Flyfish)浏览器 • 腾讯TT浏览器
3、启动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方法
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即可打开IE浏览器窗口。
4、Internet Explorer 窗口简介
IE的工作窗口自上而下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正文显示区和状态栏组成。
(二)问题一:如何浏览万维网中的信息? 任务分析:
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的网站地址(网址是http://www.cnthy.net),就可以链接到指定的网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就可以阅读浏览了。
(三)问题二:上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要随便泄漏有关个人的信息;
2、要遵守网络法规,不要发表违反国家法令、社会公德的言论;
3、要自觉抵制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
4、要合理安排上网和学习时间,不要沉迷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
(四)问题三:如何保存网上的信息?
在浏览WWW时,可以随时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保存下来。1.浏览“青少年宫在线”网站内容。2.保存网页中的图像 3.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4.保存网页 5.保存网页地址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教材P70—81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2、上机操作:教材P74、P82中的“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