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 (学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如、属、固、适、虽、而等)、通假字(属、冯、缪)、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3、了解“赋”的知识,“主客问答”的赋体手法,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4、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感情变化。【教学重难点】
体会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变现出的感情变化。【教学方法】
1、知人论世法。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结合两赋一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情、理相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听王菲《明月几时有》引出本文作者苏东坡。(可让生自由发言来讲述自己了解的苏轼。)
1、知人论世。旷世奇才——苏轼 苏轼(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苏轼果真没有令人失望,在文学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篇天地,成为一代风标领袖。三苏:苏轼、苏洵(其父)、苏辙(其弟)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豪放词)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
此外,苏轼通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艺、精金石,且多有建树。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旷古奇才,舍苏子其谁?
可是,这样一位文坛领袖,他的政治路却走得极为坎坷多磨,可以说是“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流离”。
苏轼一生历经四帝。
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新法里较激进的做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湖北)团练副使。宋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但后又遭贬到惠州(广东),后又到琼州(海南)。宋徽宗继位,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第二篇:赤壁赋学案
《赤壁赋》学案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均有涉猎,尤其在诗坛、词坛、散文上更是成就卓越的大家。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开创了词坛上的豪放词派,他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第苏辙一起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政治上,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之后。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苏轼在政治上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予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许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逮捕下狱,受尽严刑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刑。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是元丰三年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作者在这里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在被贬职之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
【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冯()虚桂棹()......
倚歌而和()之愀()然舳舻()山川相缪()酾()......
酒横槊()渔樵()江渚()匏()樽蜉蝣()扁().......
舟 扣舷()狼藉()枕藉()嫠()妇是造物者无尽藏().....
【课堂探究】
1. 结合书下注释,翻译第一段中的字词,圈划知识点。
2. 整体感知全文的感情变化(可以从文中寻找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词语入手)。
3. 思考第一段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同时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篇:后赤壁赋教学案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研读课文的一、二段。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相关文言现象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预习质疑,教师指导
1、先自读课文勾画出读不准的字,然后小组间互听、互评、交流展示。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过黄泥之坂 → 2)有酒无肴→ ..3)履巉岩→
4)登虬龙→5)攀栖鹘之危巢 →
...6)俯冯夷之幽宫 →
.7)玄裳缟衣
→
.8)戛然长鸣
→
.9)羽衣翩跹
→ ..
2、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意思,小组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然后展示。1)是岁十月之望
2)霜露既降
... 3)顾而乐之
4)如此良夜何
....5)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6)顾安所得酒乎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四顾寂寥
9)道士顾笑
..10)归而谋诸妇
.11)披蒙茸
...12)攀栖鹘之危巢
13)听其所止而休焉
..14)听臣微志
15)适有孤鹤
..16)畴昔之夜
17)予亦惊悟
..18)已而叹曰
..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虚词的相关内容(1)此类活用
1)步自雪堂
2)顾而乐之
..3)履巉岩
4)横江东来
..5)掠予舟而西也
.(2)“而”的用法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1)顾而乐之
2)归而谋诸妇
..3)反而登舟
4)听其所止而休焉
..5)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6)摄衣而上
..7)悄然而悲
8)肃然而恐
..9)掠予舟而西也
10)揖予而言
..11)俯而不答
12)飞鸣而过我者
..(3)其它虚词
1)将归于临皋
2)今者薄暮
..3)顾安所得酒乎
4)以待子不时之须
..5)复游于赤壁之下
6)予乃摄衣而上
..7)盖二客不能从焉
.8)听其所止而休焉
.9)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10)放乎中流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文意
要求:
1)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每段文意
3)各组展示
明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分析第一、二两小节文字
1、反复阅读,提名背诵
2、思考:请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五、作业
巩固字词,背诵课文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研读课文的三、四段。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的一、二两段。
二、研习课文的三、四两段。
1、通过诵读再次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下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地点
景色
心情
2、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教师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3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4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学生展示
3、思考探讨作者的情感
①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景象呢?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的历史背景: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②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③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④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4、回顾全文,写出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划然长啸
凛乎不可久留
听其所止而休
⑤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联系学过的《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同时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1、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
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
→
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面对逆境的态度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
→
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
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对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
第四篇:《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语言与积累语言知识。2.了解作者情感变化及其感悟;
3.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课时分配。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疏通文意,字词教学,理清文章结构。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背景及解题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详见下文.),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壬rã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â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
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课文注释补充: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子。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五、课文结构及鉴赏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教学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体会和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一、课前检查学生练习,巩固字词。
二、导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播放视屏。
三、研读课文:
让我们走近失意漂泊中的苏轼,走进文采精华的《赤壁赋》,请朗读第一段,品味美好的秋江夜月图。皓月当空,碧波万顷,清风徐来,水光接天,这是一个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月夜。可是面对如此空灵幽美的景色。苏子与客产生了什么样的不同感触?为什么?请自由研读课文2、3、4段,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思考、回答
苏子:喜(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分析,喜从何来?(山水之乐)而心中仍有戚戚。“美人”代表理想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对朝廷政事关切。
客:悲(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师范读,读出悲喜之情。
3.面对如此清风明月,醉人美景,客人悲的理由是什么? ①对比曹操——吾与子 学生朗读描写曹操的诗句,读出气势与对比。让学生领会这种强烈反差及对比的目的。纵然英雄盖世如曹操,也只能是“而今安在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何况你我“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之人。
②比喻:人生苦短、个体渺小(蜉蝣,沧海一粟)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古往今来,文人面对浩淼的宇宙,漫漫的历史都会有一种苍凉虚无的感伤。
4.客人的悲叹,让人心生无限沧桑,面对客人的苦闷与迷茫,苏轼是如何看待的呢? ①“变’与”不变”。相关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②物各有主。人不能有非分之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③共适风月。5.客“喜而笑”,与前文的“饮酒乐甚”的“乐”有什么区别? 明确:“山水之乐”转向“心灵之乐”,境界得以提升。小结:苏轼以乐观旷达的胸怀,坦荡率真的心灵,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为后世树立了难以企及的人格典范。这就是永远的苏东坡,也是我最崇拜的苏东坡。每当读到他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满怀怜惜,读到他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我又满心欢喜,他的诗文情景理交融,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文也是如此。
6.探究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怎样结合在一起。引入:①我们学过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美景浓情,本课是怎样写景抒情的。除了写景抒情,本文还用大量的笔墨说理,请探究本文情、景、理是怎样融合的?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秋江夜月空灵的景色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全文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
著名教授莫砺锋曾说,如果能够和苏轼同代,愿能做一书童侍奉其左右。余秋雨先生对苏轼也是推崇备至,请朗读:
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三、作业设计:面对自然美景,身处逆境中的苏轼以乐观旷达的胸怀实现了人生的超越,你曾遭遇过人生困境吗,该怎样面对?请用手中笔写出你的思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鉴赏语言,一、完成课后二题,品味语言。
二、写作特色分析。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三、课文知识点归纳: 一词多义:
长 抱明月而长终 副词,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增长 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关联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举酒属客 劝酒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表被动 活用: 1,乌雀南飞(南)2.西望夏口(西)3,东望武昌(东)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第五篇:后赤壁赋教学案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主备人:徐敏树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研读课文的一、二段。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相关文言现象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预习质疑,教师指导
1、先自读课文勾画出读不准的字,然后小组间互听、互评、交流展示。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过黄泥之坂 →2)有酒无肴→ ..
3)履巉岩→4)登虬龙→5)攀栖鹘之危巢 →...
6)俯冯夷之幽宫 →.
7)玄裳缟衣→.
8)戛然长鸣→.
9)羽衣翩跹→ ..
2、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意思,小组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然后展示。
1)是岁十月之望2)霜露既降...
3)顾而乐之4)如此良夜何....
5)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6)顾安所得酒乎.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四顾寂寥9)道士顾笑..
10)归而谋诸妇.
11)披蒙茸...
12)攀栖鹘之危巢13)听其所止而休焉..
14)听臣微志15)适有孤鹤..
16)畴昔之夜17)予亦惊悟..
18)已而叹曰..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虚词的相关内容
(1)此类活用
1)步自雪堂2)顾而乐之..
3)履巉岩4)横江东来..
5)掠予舟而西也.
(2)“而”的用法
1)顾而乐之2)归而谋诸妇..
3)反而登舟4)听其所止而休焉..
5)而江山不可复识矣6)摄衣而上..
7)悄然而悲8)肃然而恐..
9)掠予舟而西也10)揖予而言..
11)俯而不答12)飞鸣而过我者..
(3)其它虚词
1)将归于临皋2)今者薄暮..
3)顾安所得酒乎4)以待子不时之须..
5)复游于赤壁之下6)予乃摄衣而上..
7)盖二客不能从焉.
8)听其所止而休焉.
9)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10)放乎中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文意
要求:
1)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每段文意
3)各组展示
明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分析第一、二两小节文字
1、反复阅读,提名背诵
2、思考:请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五、作业
巩固字词,背诵课文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主备人:徐敏树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研读课文的三、四段。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
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的一、二两段。
二、研习课文的三、四两段。
1、通过诵读再次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下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发生了哪
些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
地点
景色
心情
2、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教师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3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4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学生展示
3、思考探讨作者的情感
①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景象呢?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的历史背景: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
②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③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④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4、回顾全文,写出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划然长啸
凛乎不可久留
听其所止而休
⑤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联系学过的《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同时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1、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又因景物而生悲愁→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面对逆境的态度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对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