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
赤壁赋知识点
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丽的人)
4.于是饮酒乐甚(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三、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a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 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 曲调)
(6)长 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
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
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
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6.谓语前置渺渺兮予怀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第二篇:赤壁赋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说明]以上三个目标依据“新课标”三个维度并重的理念,以及本单元教学目标指定的。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
难点: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因此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古人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我将把诵读法放在首位,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逐步把握文中的意味,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感受作者的情怀。
2、杜威曾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互信作用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设疑与讨论相结合的过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互相合作探究。
3、本文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因此我将采用整体感知法,让学生多听、多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
(二)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课前预习法。
2、诵读感知法。
3、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用两课时来和学生共同解读这篇课文。【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10分钟)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将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以此来导入课文。其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约15分钟)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三)、熟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12分钟)文章由景生情,首先写了月夜泛舟的陶醉,其次写了悲凉箫声的伤感,然后写了人生失意的悲情,继而又写了随缘而安的态度,最后写了忘情尘世的洒脱。由此让学生对文章内涵有了深刻把握,学习起来水到渠成。
(四)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5分钟)
问题: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
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
3、形成书面材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诵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5分钟)
1、检查诵读。
2、展示学案。
(二)讨论探究(20分钟)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指出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感悟景之乐;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感慨苍凉之悲;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感悟人生之乐。也体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乐—悲—乐。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乐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三)重难点突破(10分钟)
我将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7分钟)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播,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习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四、板书设计
写景:
欣赏风月
(景美)
→
乐
议论:
凭吊古人
(情伤)
→
悲
抒情:
体悟人生
(理明)
→
乐
第三篇:《赤壁赋》
一堂值得学习的好课
前天听了三堂上《赤壁赋》的课,对其中的一堂印象很深,现稍作整理如下: 教学简录
师:苏轼写月的诗文有很多,如“明月几时有„„”,“„„一尊还酹江月”,读一读课文,找出写月的句子,就其中的一句阐述你的理解。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出了月亮光照水面的美景。师:月亮怎么会“徘徊”呢? 生:在船上看到的。师:谁在船上? 生:苏轼和客人。师:在干什么? 生:在喝酒。
师:酒喝得正酣,醉意朦胧,又在船上,所以感到月亮在来回移动,好像跟着船在动,这是物理现象,除此之外,月亮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生:月徘徊其实是作者的心在徘徊。
师:是啊,在这被贬的黄州,只有月亮是他唯一的知己、倾述对象,从这徘徊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哀愁。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月出篇是一首爱情诗„„我不知道苏轼在那夜明月的照耀下,吟诵了多少有关月的诗歌。
生: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生:很高兴,老师从你的回答中看出你非常细心。读的时候“兮”拉长了,不过“兮”字要紧跟前一个词,与后一个词将断未断的样子。生:“美人”做何理解?
生:“美人”就是明月,是苏轼望的对象。生:“美人”是亲人,现在天各一方。生:“美人”是他的理想,不能实现。生:“美人”是圣明的君王,贤明的大臣。
师:在古代,有人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臣子被贬,天各一方。再往前推,有一人也爱用“美人”“兮”字,他就是屈原。所以,咀嚼“美人”一词,我们不仅感受苏轼怀瑾握瑜的情怀,还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自己与月亮长久地在一起。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就是与自然一样永存。能实现吗?这是苏轼的一种幻想,是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师:这是曹操的诗,大江淘尽多少英雄,为什么要独独提及曹操? 生:曹操在赤壁的失败和自己被贬赤壁有相似之处。
师:英雄对比,更增添了几分哀愁。知道《短歌行》的后几句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时的苏轼也是无枝可依。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悲景、悲情、悲人。刚才有个同学说这话是客说的,你觉得是客说的吗? 生:是客说的,否则成了自问自答了。
师:有一种理解是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这是赋的特点。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分析。师:从不变的角度,月亮一直还是那个月亮,终究没有增减,江水不断流去,终究没有流逝,一直奔腾不息,人生代代延续,终究无穷无尽。从变的角度,月亮有圆缺,江水有流逝,人生有尽头。苏轼的心灵在挣扎,最终不羡论驳斥了羡慕论,不仅驳斥了羡慕论,还提出了取舍论。
师总结:《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苦闷的苏轼,心灵挣扎的苏轼,通过心灵的争斗,苏轼变得豁达。赤壁的那一轮明月让苏轼完成了从本我到超我的一次突围。
这堂课的优点:
1、切入新。找写月的句子,以此带动全篇的教学。
2、几个点抓得好,上出了特色。如对“徘徊”“美人”“曹操”的教学突破。
3、文本挖得深。这是一堂文本研读课,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义,实际是在与苏轼对话。
4、教师对课堂掌控得好。教师自身情绪控制得好,并用深沉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启示:
1、大胆取舍,但要紧扣单元主题。
2、一定要抓字词以及字词背后的信息,这是把课上得有深度的前提。
3、教师自己要有独到感悟,然后要设计巧妙问题带动学生进入文本。
4、教师自己要进入文本情境,教学语言优美简练。
完善措施:
1、“客”的话题在理解全文之后提出为好,并且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理解更好。
2、情感还须有些变化,特别是最后一段“东方既白”,由月到日,形象表现苏轼突围后的愉悦感,很值得品味。
第四篇:赤壁赋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三、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臵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 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 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第二课时
五、类文赏析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 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行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cha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责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注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阅读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是岁十月之望(2)履 岩(3)披蒙茸(4)适有孤鹤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如此良夜何(2)顾安所得酒乎(3)以待子不时之须(4)江山不可复识矣(5)听其所止而休矣
3、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4、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6、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相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仑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关于赤壁赋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可以本文学习的重点。全赋5段,537字,中速诵读约3分钟,如用三课时教完,读10遍也不过半小时。但读10遍却不一定能成诵。即令死记硬背强行记住还容易忘记,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自读注释,教师释 疑解惑——这还会花太多时间。骈散夹杂的句式,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使全篇适于美读。朗读时,可播放配乐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指导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
3、读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奉一至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4、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前有释疑解惑环节,倘遇文章仍不能通晓处,则用“随读释义法”解决。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下列教学手段当有助于学生背诵。
1、整理文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发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吕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枫藉,乐方既白
《赤壁赋》名句长短交错,短句变化较多。大部分短语为四字两个节奏。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熟悉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主,古籍文章加深印象,为背诵全赋打下坚实基础。
2、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投影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国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妹子 首优美的高雅的《月出》: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乐坡笑了,客出笑了。似乎受到可鄙怕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皋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完成这一练习,学生须反复第一对秋江月夜的描写,在揣摩文意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又以一种类似倒译的方式,依据示例背诵第一段。
3、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这篇名赋对仗形式多样化,有工对,也有宽对,有当句对,还有隔句对。在填空过程吕,既可感受苏轼赋遣词造句的出神入化,也可贪图苏赋对仗艺术的精妙绝伦。
4、根据文赋押韵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赤壁赋》凡十二换韵,诵读时注意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一首诗,较之于一篇散文往往空易诵。《显壁赋》是古代的散文诗,不独表现于意境的诗化,也表现于变速器 方形式的诗化。指导背诵不可不抓住这一特点
5、随配乐朗诵跟读一遍后,聆听声,师生一起背诵《赤壁赋》全文 备课资料
1、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臵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臵。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雅数千,俗称乌台、柏台。
2、黄州诗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乐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品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与子明兄书》)
注:儒家推已及人的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道家热爱生命的意识,使初到黄州的苏轼于艰苦生活中获得精神救赎。〈前赤壁赋〉表现的胸襟气度,于上列诗文可见端倪。
3、巧借山川
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苏轼《赤壁洞穴》)
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苏轼《与范子丰书》)
4、文章体裁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屯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切具行云流水之妙。
第五篇: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17级语文备课组 杨凤
高【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赋这种特殊的文体
学习和积累第一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二、整体感知:
1、诵读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乐)——(悲)——(乐)
3、齐诵全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齐读课文第一段
1、重要字词的意义或用法。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徐:缓慢
属:通“嘱”,劝人饮酒 少焉:一会儿,焉,助词,凑音节作用,不译
白露:白茫茫的雾气(古义);二十四节气之一(今义)
横:笼罩
纵:听凭、任凭
如:到、往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冯:通“凭”,乘
虚:太空
御风:驾御着风
2、指出这段中的特殊句式。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定语后置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讲析第一段:
1、哪些语句交待了泛舟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叙述笔墨极其简略而传神。
2、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景色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
3、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本段的感情色彩什么为主?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的夜景,使作者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4、思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它引出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为下文定下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5、归结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①夜游赤壁之乐
②饮酒赋诗之乐
③入景之乐
6、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7、下列语句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精准而到位: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出”和“徘徊”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好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行 动迟缓,常常在那里驻足,俯瞰人间,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的情状。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横”字写出了江上水汽范围之大、之厚;“接”写出了江天一色的庄景;“纵”字写出了任小舟自由漂游的悠闲状态;“凌”字写出了小舟掠过江面的动态。这些动词写出了月下江面之美,为“我”“羽化登仙”和“扣舷而歌之”作铺垫。
四、课堂小结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五、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思考讨论:第二、三段中作者的情感如何?悲从何来?
学习和积累第二、三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背诵课文第一段
2、抽查字词
3、齐诵全文
二、研习第二自然段
(一)齐读课文第二段
(二)研习课文第2段
1、重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
于是:在这时候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舞:使动用法,使……为之起舞
泣:使动用法,使……为之哭泣
嫠妇:寡妇 三、分析第二段:
1、本段可分几层?又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分两层。①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歌声; ②写客人悲凉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由乐到悲、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我们从哪里看出来?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
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是如何体现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
本段的“悲”从客人悲凉的洞箫声中而来。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幽怨悲凉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催人泪下。
5、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是否太突兀?
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的过渡是很自然的,并不突兀。
由第一段我们可以推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是由《诗经﹒陈风﹒月出》演化而来。而《诗经﹒陈风﹒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但苏轼此时唱此歌,其胸怀、境界却更加邈远空阔。此处的“美人”并不是指真正的美人,而是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作者遭受贬谪,此时面对“万顷之茫然”的江面,心中难免会产生理想一时难以实现的感叹。所以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
6、此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的作用。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 凉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四、研习课文第3段
(一)找一位同学朗诵第三段
(二)研习课文第3段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危:端正
何为:宾语前置,为什么
然:这样
缪:通“缭”盘绕
方:当
东:名作动,向东进军
蔽:遮蔽
酾酒临江:面对长江斟酒
固:本来
渔樵:名作动,打渔砍柴
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友: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属:通“嘱”,劝人饮酒
渺:渺小
须臾:片刻,一会儿
挟:携同
长终:永久存在 骤得:屡次得到
遗响:箫的余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正襟危坐(端正)
危楼高百尺(高)(2)东望武昌(向东)
顺流而东
(向东进军)(3)举匏樽以相属(端起)
举世无双(全、都)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动用法,使……为之哭泣
下江陵
下:名——动,攻下
正襟危坐
正:形——动,整理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顺流而东也
东:名——动,向东进军
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动,打渔,砍柴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
4.在本段中分别找出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1)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
(2)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五、分析第三段: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回答,即回答为什么吹奏如此悲凉的箫声的原因。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思考:客人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我和你是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3、第三段客人是如何联系上曹操的?
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由身边的赤壁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4、写曹操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盖世英雄吗?那么写曹操的重心放在哪里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如何英雄了得,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曹操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都要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5、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几组对比,请同学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A、将曹操与“吾与子”对比。
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说明人生变幻无常和空虚。
B、蜉蝣和“吾与子”作对比。
说明生命之短暂。
C、“沧海之一粟”和“吾与子”作对比 说明人的渺小。
D、“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作对比 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E、想要像长江、明月、仙人一样长存而不可得。这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因此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6、第一段中徐来的“清风”,此时已变成了“悲风”,这显示了情绪的变化,那这是什么写法? 融情于景的抒写法。
7、本段是怎样将景、理、情结合在一起?
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这是议论说理;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是抒情。
8、分析作者及客“悲”又从何而来?
①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悲
②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③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变幻无常和空虚
④从个人境遇中来——人生渺小,生命短暂
⑤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来——长生不老而不能
9、下列语句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寄:写出了人生短暂;渺:写出了人生的渺小;“哀”与“羡”形成对比,突出了客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悲伤。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和积累第4、5段有关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背诵课文一、二、三段
2、抽查字词句
二、研习4、5段
(一)找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研习4、5段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未尝:未曾
盈虚:满缺
卒:最终
盖:发语词,表示假设语气 曾:竟然
且:而且
夫:发语词,这
虽:即使 是:这
藏:宝藏
适:享有,享用
2、给下列加粗词注音并解释。
(1)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jí)凌乱
(2)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jiè)垫着
三、分析四、五段:
1、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2、作者的人生感悟归根结底是什么?
身处逆境中也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述人生感悟的?即给第四段划分层次?
第一层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第二层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分析。
4、作者是如何从“变与不变” 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和人也是瞬息万变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人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天地万物都是永恒的:江水虽然日夜不停地流,“而未尝往也”,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而卒莫消长也”,作为个体的人,生命虽然短促,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5、作者又是如何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人生感悟的?
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宰,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因此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人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进一步表现了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6、最后一段的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本段感情色彩为”乐”,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
7、最后一段酒后一片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景象作结的作用?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结尾用“反衬”写法,用“杯盘狼藉”的杂乱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8、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9、思考:第三段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即本文的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
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斥黄州后的苦闷和迷惘的写照。所以虽为客语,实际上“主”“客”为一体,反映了作者被贬黄州后思想中的消极面。
这种感情和豪放派风格是不矛盾的。一般人,在忧患于人生短暂和空虚时,很多人以喝酒,及时行乐自我解救。可是苏轼不是这样,他认同李白的“借酒销愁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助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他虽然是借客之口表达自己的悲绪,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苏轼并不是要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申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10、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抽查全文背诵(2—3位同学)
二、延伸思考讨论(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学习反思
1)如何面对人生挫折 ?(学生自由发挥)2)如何看待失意?(学生自由发挥)
三、课堂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复习巩固:
1、一词多义: 歌:
扣舷而歌之。(动词,歌唱。)
歌曰:(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打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之: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形容词词尾。)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2、通假宇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 名词作状语,向……。)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4、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③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5、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五、作业
1、背默全文
2、预习《游褒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