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初三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精)
关于初三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孟
晓
艳
周至县西周中学
关于初三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毕生研究的课题。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高效率的课堂,是“自主、合作、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乐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是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二、怎样才能使课堂高效?
1、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除了备学生、备教材之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备方法。备方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考虑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教师的讲授、实验、学生的自学、讨论、总结这样几个环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环节的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把每个教学环节精确到每一分钟。并且整个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合理、有序的穿插在一起。在面对现场教学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适当的变通,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关键、也是高效率课堂的前提。一份精彩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期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所以年轻教师要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现代的教学理论,而且还要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写出一份精彩的教学设计来驾驭整个课堂教学。
2、恰当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它不能全部代替教师的板书和演示实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应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其次,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关注实验教学、细化实验过程
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媒介,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化学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总是喜欢抛出今天的实验内容,然后再逐一介绍实验仪器,告诉学生实
验目的,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创造力。
化学课堂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有时效性,在细节上把握好课堂。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多观察,善于捕捉课堂中随时发生的教学资源,加以分析引导,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阶梯蜡烛的灭火实验有的老师担心实验操作不甚会导致失败,一直不敢让学生来做,其实不必担心。实验前只要加以指导实验不难成功。即使失败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入。不要怕失败,失败、反常现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探究实验要对学生巧妙的引导,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得到结论与解释、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完全放手让学生完成,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4、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艺术
教师是靠语言吃饭的职业,不会说话的教师不是一名好教师,会说话但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也不是一位名教师。作为化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
(一)、精当——准确严谨。教师对教材要经过懂→熟→化的过程,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段、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推敲。
(二)、精炼——言简意赅。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拖泥带水,废话连篇,学生是最厌恶的。有的老师对一些难点喜欢多讲,唯恐学生不懂。其实有的难点特别的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讲得越多越糊涂。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适当修辞,使用精辟语言,容易讲清问题。
(三)、精巧——言近旨远。启发式教学已被普遍采用,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即言近旨远。当然,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
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机动地酌情改变教学语言,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
(四)、精彩——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教学时要注意做到:
1、自然美。正确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
2、形象美。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口语化。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4、非语言交流的协调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总称为非语言交流。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与学生相互沟通的作用。但非语言交流必须与有声语言、课堂情境等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课程的设计以及课后的反馈。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让老师、学生事半功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多样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应能熟练运用各方面的素材来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这样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让学生越学越轻松、成效越来越明显。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西樵中学 黄彬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教育部门都在强调“轻负高质”,如何实现“轻负高质”呢?关键就在于课堂的45分钟。而信息技术课堂随着学科位置和教材内容问题,课堂教学过于机械化,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持续,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教材处理,学法和教法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效
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近年来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成功让许多农村学校看到了希望,这两间学校的成功秘决主要体现在高效课堂模式的有效实施。结合成功学校的经验和学校本身的实践情况,本校提出了“三为主,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为信息技术课堂点起了明灯。回顾信息技术课堂,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慢慢地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过于机械化,效率低下,则难以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谈在构建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关键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同时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其它科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作为农村学校,我们请进来比较难,那就走出去,多听优质课、观摩活动课,从中找出自己与其它教师的差距。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借鉴也很重要,相对副科,其它学科发展的历史已经很久,教学方法,课堂模式都很成熟,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课中提炼适合自身教学的东西,总结归纳,最后为已所用。
二、教材处理,串联教材知识点是前提
信息技术课本特点虽然是图文并茂,时代感强,但部分单元每一个课时一个知识点,知识点显得过于零碎。许多时候,学生学了后面知识,就把前面的知识给丢了,教学起来老觉得“青黄不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自己创设主题教学,做到每一课时有一个练习,由浅入深,前后练习连贯性强,到了后面那几个课时的练习,综合性特别强,几乎应用到前面所有的知识点。例如在动漫制作教学时,由于flash制作本身就非常有趣,对学生吸引力强,我就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练习,让这些练习显得更赏心悦目一些,学生一看就喜欢了。在后面的一个练习里,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短片,在这个短片中,几乎包含了前面所有的知识重难点,如变形效果,动作效果,层的操作,遮蔽效果,按钮等。学生虽然用了一节课才完成这个学习内容,但他们在完成的过程不断地攻破了重重的难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激情,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三、任务驱动的有效实施是保证
结合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主动、高效地学习。但怎样才能使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真正有效地进行呢?
1、创设“任务”情境,唤醒创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设置情境是激起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是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个比喻很形象,它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情境能让学生身心俱在其中,在品味欣赏中获得知识。比如讲授Flash动画制作时,我首先演示的是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动画,通过形象生动的范例作品的展示,不仅能很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2、设计“任务”层次,不断深化学习。
由于学生起点不一样,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匀,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课时是一定的。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分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深化教育、特长教育。教师进行任务教学时,可以在一节课里设计好几个任务,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比如学习七年级”自己动手电脑”时,根据学生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意愿,完成一份电脑硬件配置单,分为三个任务:①有表格、硬件类别、品牌型号、单价 ②有电脑配件图片 ③有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表格填充效果设置等。学生马上被这些“任务”所吸引住,他们设计的电脑配置单总价不一,想法很多,制作非常美观,知识应用恰到好处。
四、夯实课堂,在常态中体现高效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使课堂活力四射,要上好课,必须在“活”是下功夫,这样往往导致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课堂的“活”,而忽略了课堂的“实”,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到什么,只记住了一些花把式。另有的教师认为,课堂应回归“实”上来,按照传统的教学,整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最终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我认为,寻找常态下高效课堂,既要做到“实”,也不能缺乏“活”,应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空。
我曾听过一节区教研课,课题是初中信息技术《人口统计》,主要讲解Excel的公式统计。这节课没有设计任何的花样,老师先以日常生活中信息数据管理为例导入,使学生轻松地接受Excel概念,接着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中常用的考试成绩、班级人数、家庭收入和开支调查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理解Excel公式概念。最后开始讲解Excel的公式统计的各知识点,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个身体状况调查Excel程序,让学生输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然后看结果。一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如脱僵的骏马,开始在程序里面与同学进行测试。最后老师点击单元格展示出里面的公式,通过此举,学生印象非常深,真正了解原来在“身体状况”单元格中藏着一个公式,也真正理解了Excel公式的真谛。
五、优化课堂评价,为高效把关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对与错,更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爱因斯坦说过:“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地给予反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要让学生充分争论、讨论,对于典型、优秀的问题给予表扬和鼓励。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当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学生共同分析回答,并展开探究;对学生操作过程及学生作品可以请学生一起进行评价赏析。
比如教学Flash动画制作“高处落下的小球――设置动作效果”一课后,一学生提出:“小球从高处落下后能否再作其它方向的反弹运动?”我马上将这一问题作为拓展思考题,让全班学生讨论思考,协作探究,共同评价。经过引导、讨论、尝试、展开,结果有的学生制作出篮球运动时投篮中框反弹的动画,有的学生制作出一小老鼠从高处掉下地面,翻滚仓惶逃跑的有趣画面„„最后在作品评析中,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实践证明,更新理念,提高技能,优化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最优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和创造,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第四小学 白凤兰
近年来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成功让许多农村学校看到了希望,这两间学校的成功秘决主要体现在高效课堂模式的有效实施。结合成功学校的经验和学校本身的实践情况,本校提出了“三为主,五环节”高效课堂模式,为信息技术课堂点起了明灯。回顾信息技术课堂,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慢慢地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过于机械化,效率低下,则难以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谈在构建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关键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同时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其它科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作为农村学校,我们请进来比较难,那就走出去,多听优质课、观摩活动课,从中找出自己与其它教师的差距。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借鉴也很重要,相对副科,其它学科发展的历史已经很久,教学方法,课堂模式都很成熟,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课中提炼适合自身教学的东西,总结归纳,最后为已所用。
二、教材处理,串联教材知识点是前提
信息技术课本特点虽然是图文并茂,时代感强,但部分单元每一个课时一个知识点,知识点显得过于零碎。许多时候,学生学了后面知识,就把前面的知识给丢了,教学起来老觉得“青黄不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自己创设主题教学,做到每一课时有一个练习,由浅入深,前后练习连贯性强,到了后面那几个课时的练习,综合性特别强,几乎应用到前面所有的知识点。例如在动漫制作教学时,由于flash制作本身就非常有趣,对学生吸引力强,我就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练习,让这些练习显得更赏心悦目一些,学生一看就喜欢了。在后面的一个练习里,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短片,在这个短片中,几乎包含了前面所有的知识重难点,如变形效果,动作效果,层的操作,遮蔽效果,按钮等。学生虽然用了一节课才完成这个学习内容,但他们在完成的过程不断地攻破了重重的难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激情,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三、任务驱动的有效实施是保证
结合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主动、高效地学习。但怎样才能使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真正有效地进行呢?
1、创设“任务”情境,唤醒创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设置情境是激起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是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个比喻很形象,它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情境能让学生身心俱在其中,在品味欣赏中获得知识。比如讲授Flash动画制作时,我首先演示的是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动画,通过形象生动的范例作品的展示,不仅能很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2、设计“任务”层次,不断深化学习。
由于学生起点不一样,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匀,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课时是一定的。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分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深化教育、特长教育。教师进行任务教学时,可以在一节课里设计好几个任务,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比如学习七年级”自己动手电脑”时,根据学生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意愿,完成一份电脑硬件配置单,分为三个任务:①有表格、硬件类别、品牌型号、单价 ②有电脑配件图片 ③有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表格填充效果设置等。学生马上被这些“任务”所吸引住,他们设计的电脑配置单总价不一,想法很多,制作非常美观,知识应用恰到好处。
四、夯实课堂,在常态中体现高效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使课堂活力四射,要上好课,必须在“活”是下功夫,这样往往导致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课堂的“活”,而忽略了课堂的“实”,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到什么,只记住了一些花把式。另有的教师认为,课堂应回归“实”上来,按照传统的教学,整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最终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我认为,寻找常态下高效课堂,既要做到“实”,也不能缺乏“活”,应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空。
我曾听过一节区教研课,课题是初中信息技术《人口统计》,主要讲解Excel的公式统计。这节课没有设计任何的花样,老师先以日常生活中信息数据管理为例导入,使学生轻松地接受Excel概念,接着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中常用的考试成绩、班级人数、家庭收入和开支调查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理解Excel公式概念。最后开始讲解Excel的公式统计的各知识点,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个身体状况调查Excel程序,让学生输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然后看结果。一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如脱僵的骏马,开始在程序里面与同学进行测试。最后老师点击单元格展示出里面的公式,通过此举,学生印象非常深,真正了解原来在“身体状况”单元格中藏着一个公式,也真正理解了Excel公式的真谛。
五、优化课堂评价,为高效把关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对与错,更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爱因斯坦说过:“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地给予反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要让学生充分争论、讨论,对于典型、优秀的问题给予表扬和鼓励。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当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学生共同分析回答,并展开探究;对学生操作过程及学生作品可以请学生一起进行评价赏析。
比如教学Flash动画制作“高处落下的小球――设置动作效果”一课后,一学生提出:“小球从高处落下后能否再作其它方向的反弹运动?”我马上将这一问题作为拓展思考题,让全班学生讨论思考,协作探究,共同评价。经过引导、讨论、尝试、展开,结果有的学生制作出篮球运动时投篮中框反弹的动画,有的学生制作出一小老鼠从高处掉下地面,翻滚仓惶逃跑的有趣画面„„最后在作品评析中,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实践证明,更新理念,提高技能,优化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最优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和创造,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看法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看法
成都铁中府河学校李璐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研究的课题,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追求高效课堂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一个完整课堂教学预案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设计预案呢?
1、弄通教材是关键:教师要认真通读教材,把握住教材中的知识体系结构,搞明白各章节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把握教学要求是前提:在弄通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研究所配发的作业练习题(或复习题),从而明确应该讲什么和重点讲什么,做到胸中有数。
3、搜集整理教学备用资料条件:为帮助学生在课堂搞清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教师通过摘录、整理书本及现实中的相关资料的方式,备齐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典型事例或案例,以便教学中使用。
4、设计编写好预案是保证:首先要和理安排好课时;其次是设计出讲授思路及程序,要注意新课的引入、课堂提问、课后小结等环节
三、追求高效课堂要创建和谐氛围,构建以导为主的课堂模式。
1、创设情景以疑激趣,营造愉悦氛围。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停车场”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汽车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汽车?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要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要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主动当好引导者,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多多给予鼓励,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及时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支粉笔可以写50个字,现在我已经写了21个字,怎样表示。”学生们觉得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我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中创造性的发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将所学知识消化、融汇贯通。
比如在教学伍年级下册“图形变换”时,让学生结和游乐园座转转椅的感觉,初步感知“旋转”,然后自己结和实际在练习本上画出图案,从而理解“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和实质(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大小)。这样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追求高效课堂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五、追求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保证。
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的质而言的,关键是看自我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与表现。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或“机械学习”。例如在教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自己探究小明上学走哪条路近,并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六、追求高效课堂注重拓展延伸,培养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崆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和理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首先,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才会成为有效作业的前提之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留作业,孩子们愿意选择有所挑战、有所变化的事物,所以要紧紧围绕这一训练核心给孩子留一些有创造性的、有训练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变而富有挑战的形式,围绕训练淬,留少而精的作业(既能巩固新知,又不加重学生书写负担):(1)留有思维价值的题目;(2)留课堂中核心训练茨题目,以反馈其训练过程的有效,以反馈其训练目标的达成状态;(3)把握好学生高效写作业的时间。这也是作业有效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追求高效课堂良好的习惯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在结合上进心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学生的上进心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
其次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2013.1.8.
第五篇:初三化学如何打造初中化学中的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中的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打造高效课堂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把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根据自己的一点体会,浅谈一下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炼铁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一氧化碳,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红色氧化铁完全变为黑色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一氧化碳。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气—灯—灯—气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微型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着火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有些问题能学生自己解决或小组合作解决和自我展示的,教师只纠正和点评就可以了。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三、让学生由感知知识走向动手实验
教化学的同行都常说这句话,讲实验不如给学生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三种方法掌握知识的效果是逐渐递升的,讲实验和演示实验只是学生的一种感知,只运用了学生的眼和脑,而动手实验则是一种感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它能让学生体会知识获得的全部过程。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由“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的全部过程。这样会让学生的眼、手、脑、心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参与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很好,掌握知识必然非常牢固。合作探究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实验并不会都能成功,那么失败时分析失败的原因也是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这样书本上的知识会在实验中得到扩展,得到升华。现在的化学试题中往往设计一些问题实验探究题,这也是学生的一个弱项,把分组实验搬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应试技巧,避免在考试中失分,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动手实验既能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实验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也能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出书本上没有但在试题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然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必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知识在实验中升华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的开展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练就了学生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