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已整理)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桥下六小
李银双
全册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整个教材的编写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在教材内容上注重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主要内容分“童年”、“草原”、“好伙伴”、“放牧”、“妈妈的歌”、“四季的歌”、“钟声”、“爱鸟”、“丰收歌舞”
在本册教材中,聆听歌曲有19首,其中中国作品有13首,外国作品6首;学唱歌曲18首,中国作品14首,外国作品4首。在这一学期的教材中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国内外的民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中外民歌,其中包括外国的《原谅我》美国民歌、《樱花》日本民歌、《钟声叮叮当》澳大利亚民歌、《丰收之歌》丹麦民歌;中国的《草原上》内蒙古民歌、《妈妈之歌〉云南纳西族民歌、《小白菜》河北民歌、《对鸟》浙江民歌、《一只鸟仔》台湾民歌、《桔梗谣》朝鲜民歌
第一课 童年
教材分析: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
密联系。
《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小酒窝》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为法国的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在聆听这首音乐时,我们教师可以自己范奏这首钢琴作品,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通过图谱了解音乐的三段变化。
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教 学 目 标
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4背唱歌曲,并进行表演。教学重点 歌曲的欣赏和演唱 教学难点 乐曲情绪的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表演《摇啊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同学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1、分组
2、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
3、常规教育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歌词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规律。用„LU‟哼唱旋律。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重复,唱2遍。记住重复记号。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 5 1 6 │5.5.│ 摇 到 外 婆 桥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时值唱足。
9、连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4、出示: 6 5.│3 6 5.│ 3 5 1 6 │5.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
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幻灯出示歌词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6、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四、听辨练习
1、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音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 5 | 5 3 | 5 6 || 5 3 | 3 6 | 6 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两拍子还是三拍子吗? 边听录音边按拍子拍手。
4、用LU哼唱
重点: 31 06│3 0 │53 05 │6 0│
5、按节奏朗读歌词 重点读准:八分休止符
6、放录音,轻声跟唱。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旋律。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06│3 0 │53 05 │6 0│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连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ХХ ХXI 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 边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第二课
草原
教材分析:
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歌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四首作品,初步集中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从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器乐曲《草原放牧》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这个网上有Flash,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听起来更直观形象不觉得枯燥。
歌曲《草原上》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
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这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教学目标: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4、唱准“3、5、6”三个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难点
1、唱准3、5、6、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名称、写法、时值 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草原上》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
优美抒情的情绪。
3)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4)边唱边即兴表演。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6 3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 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5、6”三个音。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
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习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3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老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第三课 好伙伴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根据题目,他表现的主题是表现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同伴进行曲〉这是一首用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进行曲。在聆听时,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西洋乐器中的几件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
合唱曲《船歌》 这是作曲家黎英海为我国电影《两个小足球队》所写的一首插曲,它描绘了青少年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真诚友谊和远大理想。
歌曲《噢!苏珊娜》 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中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这首歌曲学生可能都觉得听过,但是不能准确的把它唱出来,尤其是每小节的附点节奏 X.X学生很容易忽略,还有是每一乐句的弱起,也是这首歌曲的难点。
歌曲《原谅我》这是一首3/4拍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这首和《噢!苏珊娜》一样,也存在弱起和
附点的问题。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聆听、欣赏。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难点
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弱起和附点的唱法。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同伴进行曲》 表演《噢!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三、讲授新课: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四、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船歌》
表演《原谅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二、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说明: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
齐唱:集体划船;
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三、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XX | X.X X X X | X-请你|原谅 我 原 谅 |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第四课
放牧
教 学 内 容:
1、聆听《小放牛》、《牧歌》
2、听辩“ ”的练习
3、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4、编创与活动:曲调问答
5、音乐知识: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 教 材 分 析
1.民间乐曲《小放牛》
此曲原为民间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旋律质朴流畅,活泼轻快。这首歌曲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乐曲就是以这首民歌旋律为基本素材改编而成的。在一段活泼欢快的引子之后,民歌旋律作各种变化与发展,在不同的速度中多次出现。形成三个段落。2.小提琴曲《牧歌》
乐曲是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同名民歌改编的小提琴曲。原民歌的歌词为:“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撤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乐曲所表达的正是民歌所提示的意境。
乐曲由钢琴奏出平静舒缓的伴奏音型,引出悠长优美的第一部分音乐主题,这是典型的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音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使人沉醉在蓝天、白云、羊群、笛声交融而成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接着主题旋律在高音区重复一次,给人以草原宽广无垠、蓝天深邃清澈的感觉。
3.歌曲《放牛山歌》
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五声徵调式。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歌曲为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全曲用“ ”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使其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衬词“哟喂”及“啥”字地方方言语助词的运用,使歌曲增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风格,从而形成了一领众和的对唱效果。第三乐句“ ”切分节奏的出现,使牧童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得到了欢畅的抒发。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如牧童在山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最后一个乐句采用了与第四乐句同头换尾的手法,再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欢乐的情景和抒发了劳动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牧笛》
这是一首以民歌音调为素材的创作歌曲,商调式,歌曲的结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歌词以朴素的语言、简练的手法,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农村风情画,表现了纯朴真挚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2、学习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
3、编创与活动:曲调回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 边唱边表演
师: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三、新歌教学:
1、初听范唱 听后学生回答。
2、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
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找出不认识的字进行识字教学 齐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重点: 1 2 3 2 |1 6.| 四 梨又四耙 罗 唱准一音多字处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跟唱
连唱
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7、视唱教学:
出示 3 2 1| 2—| 1 2 1 | 6 —| 学生读谱视唱
其余曲调采用跟唱法学习。
四、音乐知识
1、复习mi sol la 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学习la do re 手势边唱边做
2、用手势唱准“6 1 2 3 4 5 6 ”各音的音高。
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3、将6 1 2 变成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唱 如:6 —、6、6 从而学习八分音符时值——“跑” 用圆点将歌谱中的“跑”点出来。
五、编创与活动
4、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5、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6、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聆听《小放牛》
3、导入: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高亢的四川儿歌,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4、初听乐曲: 师设问:
一、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二、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5、听第一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6、听第二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听一边
7、听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8、复听全曲
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四、聆听《牧歌》
五、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
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
六、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
师: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听后学生回答
七、复听乐曲
师: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低?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八、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五、小结,师生再见。板书:
题材 形式 风格 《小放牛》 《牧 歌》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5、听辨“6 1 2 ”
6、歌表演《小牧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7、导入:
师: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愉快,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 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8、师: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9、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重点: 2 5 5 6 6 | 2 6 5 — | 我 把 鹅 群 赶 下 河 四度音程要唱准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跟唱
连唱
10、处理
师:他们兄弟两个在放牧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在演唱的时候会不会唱得断开呢?(不会),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连贯特别是在最后两个“飘飘落”中间可以换气呼吸。
11、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
前面四句请两个学生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一起唱。
12、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13、视唱教学 采用听唱法进行。
提出竞争机制:看谁记得快,对最县唱会的学生奖励“聪明星”
8、分小组视唱、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听辨“6 1 2 ”
1、师: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
出示“6 1 2 ”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
两条曲调分开进行
7、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8、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 的高低。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材分析: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聆听《妈妈之歌》 这是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河北民歌这首歌曲我们在聆听是要出示歌词,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歌词的内容,同时我们在聆听前更要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歌曲《鲁冰花》 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名叫“鲁冰花”的女孩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学生对副歌部分教熟悉,可一起跟唱。
歌曲《妈妈的心》 是一首结构规整,曲调流畅,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内心表白,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歌曲为2/4拍,宫调式,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让我们走出教室,共同策划表现好 “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欣赏三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并与二、三拍子进行对比学习。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唱《摇篮曲》;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第二课时:听、唱《摇篮曲》(舒伯特曲),讲4/4拍号 第三课时:听二首《摇篮曲》;开演唱会。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四首摇篮曲的对比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磁带、钢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表演《摇篮曲》
1.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 2.谈话: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3.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4.再听一次。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5.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6.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7.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8.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9.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10.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二、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三、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这是一首孩子唱给妈妈的歌,选自朝鲜歌剧《血海》。 2.由于这首歌曲不长,曲调很流畅很动听,所以可以将歌曲用投影打出来或抄成歌片展出。
3.初听歌曲。要求了解歌曲的内容。 设问:
(1)妈妈为什么不露笑脸? (2)妈妈什么时候露笑脸?
4.复听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5.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聆听、表演《摇篮曲》
1.本曲教学上采用一个曲目两种形式,既是欣赏聆听又作为歌唱表演,同时学习4/4拍号的知识。
2.建议听唱结合,听听唱唱,唱唱听听,以加深对这一名曲的理解及表演。 3.先聆听《摇篮曲》。
(1)初听时要求能听清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复听时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要能聆听伴奏如何为摇篮曲营造气氛,演唱者如何用歌声表现出《摇篮曲》的情感及风格。 4.师生讨论。
5.学唱《摇篮曲》曲调。
(1)在聆听两遍的基础上,对曲调已有所熟悉,先在教师指导下唱好第一句与第三句曲调。
(2)第一句是两小节,教师先示范唱一次并让学生跟唱,同时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教学提示:穿插讲解4/4拍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其中第三拍是次强拍,所以把第三拍上的“2?”唱得稍强一点,加上有附点稍长一点,“ ”作为带过去,这样就能唱好(切忌把“ ”单独练习)。
(3)第三句即第5、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第5小节“2?”及“3?”唱得强一些,第6小节装饰音在唱曲调时暂时不唱。 (4)剩下的第二、四乐句学生稍自学一下即能唱出。 (5)连贯流畅地唱完整曲调,手还要划拍。 6.再聆听《摇篮曲》。 要求学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7.跟着音乐唱歌曲。
8.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
9.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范唱,心里跟着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10.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有感情地表演《摇篮曲》。
二、选择《摇篮曲》的词语
1.目的是让学生用选择法来选出适合于该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征的词语。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自己选择的基础上集体讨论。
2.通过复习三位著名作曲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所以在活动时,先听这三首作品,再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3.不要搞标准的答案,凡是属于慢、亲切、轻柔、深情、平稳等均可,反差太大的要给予指出,如雄壮、有力等,当然是不符合的。
三、开放式教学
1.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选一首符合本课题的歌,唱给妈妈听。 2.要求妈妈给孩子的唱写一个评语交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项活动的进行,也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3.为下一节课全班开演唱会作好准备工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
1.这是一首贺绿汀的名曲。在风格上有浓郁的汉族情调,表现妈妈在哄宝宝入睡时的情景。
2.初听第一乐段。 设问:
(1)这是中国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 (2)从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情景? 3.师生议论。 4.初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5.欣赏第一、二乐段。
边听边画画来表达你对音乐的感受。 6.聆听全曲。
没有画完的可继续画,画完的同学看着你的画,想想是否与音乐的表达是一致的? 可以作修改。
7.展示各人的画图,相互交流。
8.小结:妈妈在哼着曲子摇着摇篮,宝宝睡得多香啊!
二、聆听管弦乐曲《摇篮曲》教学基本要求
1.这又是一首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创作的。原是歌曲,现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由于它的曲调优美动人,在音乐会上成为一些歌唱家和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2.在欣赏器乐曲前,可先欣赏声乐曲,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自己表演,让学生对曲调有初步的印象(把歌曲板书出来让学生边听边看谱)。
3.欣赏管弦曲《摇篮曲》。
设问:你熟悉这曲调吗?乐队表现怎样的情景? 4.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辨别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在教材中标出来。 5.小结:这是一首欧洲风格的摇篮曲。
三、“唱唱我的好妈妈”演唱会
1.各组交流自己选的歌曲、乐曲,并推选代表。
2.由班长或课代表主持开班级演唱会,并邀请几位同学做评委。
3.评委宣布评委会的评选结果。
四、课堂小结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材分析:本课以“四季”为主题,以“儿童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为贯穿教学的链子和线索。在教学内容上选取了一组表现四季的乐曲和歌曲。《雪化飞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爱女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刻画了孩子在冬日里凝视室外漫天飞舞的雪化,热切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樱花》是一首淳朴而生动的日本民歌,表现了人们对樱花的喜爱。歌曲《四季童趣》和《捉迷藏》都表现了儿童们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热爱生活情景。前一首歌带有通俗少儿歌曲的风格,后一首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 37
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方法:讲解法 合作法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1 2 3 │ 5 6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爱吃 鱼,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第 三 课 时
一、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6、师生接唱歌曲
7、生分组接唱歌曲
二、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 四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
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 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1 2 3 │ 5 6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
第七课
钟声
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6/8拍,大调式。歌词 “叮叮当”模拟了悠扬的钟声,仿佛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全曲只有二个乐句,基本节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移三度的模进,每乐句中都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出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着。歌曲的合唱声部,只运用了同音的支声“1”、“ ”作为衬托,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人们耳边久久回响。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方法:合作法 讲授法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捉迷藏》 边唱边表演
三、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 a、按音阶唱
b、打乱顺序唱
2、学习fa、si、do 在音乐王国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 外三个朋友
出示4(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4和3、5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4”这个音,唱一唱《哦,苏珊娜》《原 谅我》
出示7(si)学生跟唱,介绍4和6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
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7”这个音,唱一唱《唱给妈妈的摇篮 曲》
出示“1“学生跟唱,介绍它和”7“是邻居,唱一唱6、7、ⅰ,做一做手势
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w w w.x k b 1.c o m 出示视唱曲:
2/4 1 3 5│6 6 5│6 ⅰ 7 6│5 —│1 3 5│6 6 5│4 4 3 2│1—║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师生接唱 连唱 指名学生唱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 生:互相交流
师: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 出什么声音? 生:互相交流
师: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师:你回用动作表演吗?
学生自由做动作(撞钟,身体左右摇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
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
4、连唱
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
4、7、ⅰ”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连唱
f、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g、加固低音do sol唱一唱 h、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i、二声部合起来,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三、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
3、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师生交流
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四、小结 第 三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学生自由模仿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三、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学生拍打节奏 教师范作 学生分组试编 展示 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四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
三、表演《美丽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 学生谈感受
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学生试拍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5、哟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 个声部的歌声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 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八课 丰收歌舞
教材分析:《丰收歌舞》中的《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带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民歌。歌曲采用三四拍子,由七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轻快明朗,生动地塑造了朝鲜人民勤劳活泼的形象,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歌曲优美,舞蹈性节奏的情趣,并通过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自然知识(如说说知道那些田野中的野菜),鼓励他们去了解自然,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并用自己创编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学重难点:重点:表现歌曲优美,欢乐的情趣。
难点:学生动作的创编。
教学方法:合作法 讲授法
第一课时: 学唱《桔梗谣》、聆听《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用歌舞形式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2、聆听《丰收之歌》,并以即兴舞蹈的形式来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桔梗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编创动作。
教具:钢琴、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桔梗呢/
二、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出示桔梗图片。
三、聆听范唱:出示《桔梗谣》音乐。
四、学唱歌曲:
1.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1)、(2)卡片。学习时,学生边唱边拍节奏。
3、把(3)、(4)、(5)、(6)四张卡片,分给四个小组,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卡片(5)的小组。
4、把卡片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着来唱一唱,教师加以指导。
5、最后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调完整。
6、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着轻声配上歌词。
第二篇: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小 学 音 乐 第 五 册 全 册 教 案
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教学总目标
本学期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所采用的是人音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包含“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要求学生学会歌曲十八首,聆听中外儿童歌(乐)曲十八首。
通过本学期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聆听:(1)、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辩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2)、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3)、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4)、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风格。
2、表演:(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背唱歌曲4—6首。(2)、能采用不同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3)、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5)、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6)、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7)、能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编创与活动:(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2)、能够将短句、成语、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3)、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4)、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5)、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第 一 课
童 年
教学目的:
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摇啊摇》、《小酒窝》,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难点:音准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 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用‘LU’哼唱。
7、随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8、再跟唱一遍,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摇 到 外婆
桥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四拍时值唱足。
9、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练习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5、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
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
2、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3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四、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五、听辨练习
1、用LU哼唱 M S L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M S
S M
S L
S M
M L
L M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1、听录音学生交流
2、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几拍子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3、用LU哼唱旋律。
4、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八分休止处
5、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6、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左边
一│个
│右 边
一│ 个 │
[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练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ХХ Х”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能表达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甜美、可爱、喜悦的心情?
9、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二课 草 原 教学目的: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3、在即兴编配伴奏、舞蹈、编曲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即兴编舞。教学难点:学习五线谱上mi、sol、la的音高位置。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草原上》。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
师:你们有没有听过蒙古族民歌呢?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你能随着音乐做动作吗?
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4、师点题,出示《草原上》歌词。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5、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6、边唱边即兴表演。
7、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分小组表演,小组评比,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入情。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mi sol
la
看老师用手势来表示这三个音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三个音。
4、出示
m l s
l m s
s m l
l s m 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初步感受,再用“啊”进行模唱。
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5、加上节奏唱一唱 m l s ― l r s ―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读一读
唱一唱
边拍手边读
6、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让学生流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自编动作表演。
2、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 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三、新歌教学
1、再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回答。
你能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呢?
2、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3、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4、再跟琴唱一遍。
重点唱准:草
儿
青
青
羊
儿
肥,跟琴模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练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分小组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再评价。
四、聆听《草原巡逻兵》
1、师:小牧民们以大草原为豪,长大后都要做保卫草原的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初听全曲。
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复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
5、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
6、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草原放牧》
2、编创与活动
3本课总复习展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编创与活动
1、复习《草原上》 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 要求:边唱边表演 a、分组活动
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B、分组排练。
C、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其中有一对小姐妹„„
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2、初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3、初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4、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5、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m s l三个音符 请学生跟着琴边做手势边唱。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m s l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 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
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五、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 三 课
好伙伴 教学目的: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实践,在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进一步做即兴创作训练活动,巩固上节课所获得的音乐基础能力。教学重点::流畅地唱好《噢!苏珊娜》、《原谅我》,编创歌词和舞蹈。教学难点:唱好弱起乐句和附点节奏。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同伴进行曲》
2、表演《噢!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入: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交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
2、初听,听后交流
3、介绍创作背景
4、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分组讨论: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 提示:可以表演、画图、语言。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5、初听C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
6、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7、师: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三、表演《噢!苏珊娜》
1、师: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是什么打扮? 想知道是从哪儿来吗?
2、放音乐,教师边唱边表演。
3、放录音,学生轻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弱拍的附点节奏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对比,让学生听辫练唱
师: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怎样?应用什么情绪来唱?
4、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唱一边。
5、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试敲,再试着敲双响筒,合起来演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噢!表演苏珊娜》
2、新歌教学《原谅我》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噢!表演苏珊娜》
1、完整地唱一边。
2、编邀请舞
a、教师跳基本舞步——跑跳步。b、分组设计创作 c、分组展示 d、师生评价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上次我们碰到了美国人,并学了一首美国歌曲,知道他们很珍惜友谊,看到他们很珍惜友谊,有一个小朋友不禁唱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他唱了什么?
2、听录音范唱
师:你能听出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
3、学生随录音试拍三拍子
4、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5、放录音轻唱两遍 找出难点 重点:
前三句强拍上的八分音符。歌中是谁向朋友倾诉“一点错”
所以“我”应唱得重一点,稍长一点。
6、歌曲处理:歌中讲我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如果是你有了一点错,你怎么做?
7、学生讨论:怎样唱?(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进一层。
8、连起来流畅地唱一遍。
9、学唱歌谱 a、出示歌谱
师:第一、二锯的曲调有哪几个音是相同的?有哪几个音是不同的? 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比一比谁的记忆和模仿最快? b、教师范唱 c、学生跟唱
d、学生跟琴练唱
四、编创与活动
1、刚才小朋友进行了比赛,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学生编得新颖、有趣。
2、展示
3、师生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原谅我》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船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b、幻灯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
c、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3交换敲击,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师:玩得愉快吗?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哪些学生最聪明。出示节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2、师:你会用“m s l”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3、教师示范
4、学生同座试编
5、学生展示
6、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 放录音,学生聆听
2、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4、师: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
5、再复听全曲
6、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7、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8、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8、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五、小结
师:愉快的旅行结束了,通过旅游更增进了小伙伴的友谊,希望今后小伙伴的友谊更长久,合作更愉快。课 后 记:
第四课 钟 声 教学目的: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是围绕“钟声”这一主题而选编的中外不同风格的歌(乐)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唱准 音高。唱准 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3、通过聆听,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中、外“钟声”音乐。
4、有感情地唱好歌曲《美丽的黄昏》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音高关系。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表演《钟声叮叮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上节课歌曲 边唱边表演
三、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do a、打乱顺序唱 b、学习fa、si、do 在音乐王国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外三个朋友
出示(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fa和mi、so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fa”这个音,唱一唱《哦,苏珊娜》《原谅我》
出示(si)学生跟唱,介绍si和la是邻居,唱一唱la、si,出示“do“学生跟唱,介绍它和”si“是邻居,唱一唱la、si、do,做一做手势
2、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
3、出示视唱曲: 2/4 dm s│ll s│l d si l│s —│dm s│l l s│f f m r│d—║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师生接唱 连唱
指名学生唱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 生:互相交流
师: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 生:互相交流
师: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师:你会用动作表演吗?
学生自由做动作(撞钟,身体左右摇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
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
4、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fa、si、do”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f、加固低音do so唱一唱
g、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h、二声部合起来,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和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
2、编创与活动:用do、re、mi、sol、la、do 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三、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
3、出示: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
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四、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学生自由模仿 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 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五、用do、re、mi、so、la、do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学生拍打节奏 教师范作 学生分组试编 展示 师生评价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美丽的黄昏〉
2、单元总复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
三、表演《美丽的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
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学生试拍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5、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歌声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s、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 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课 后 记: 第五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鸟类美妙的鸣啼声给音乐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想像。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3、通过听辨、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水平。
4、唱好本课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五线谱上的do唱名是可以移动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唱好《一只鸟仔》、《小乌鸦找妈妈》发展其想像。教学难点:三个降号调的曲谱。教学方法:听唱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一只鸟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复习本学期学过的不同地区的民歌或童谣《摇啊摇》、《我是草原小牧民》、《放牛山歌》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台湾民歌《一只鸟仔》。
2、初听歌曲,听后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3、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发现,在这首台湾民歌中出现了许多衬词和象声词,使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更加与众不同。
4、读一读歌词,重点读象声词,模仿出鸟的叫声
5、学唱歌曲,轻轻地跟着范唱录音唱(二遍),找出难唱的地方练唱。
6、唱好后八分休止节奏,八分休止前一个音要轻唱,7、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
8、跟琴连唱,注意唱好衬词和象声词,把歌曲生动有趣的爱鸟心情表演出来 四分休止符“ ”用 ⅩⅩ 拍手
9、用打击乐器伴奏
a、分小组自己按照乐谱练习b、分小组、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c、分组展示,评价
d、集体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10、学唱歌谱
a、设问:这首歌曲的歌谱由哪几个音组成?“re、so、la、si、re、mi” b、教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跟唱(二遍)c、找出难唱的地方重点练唱
d、唱谱是不加下滑音记号,注意八分休止符 e、慢速跟琴连唱。
三、出示四幅儿童玩鸟行为图,请学生说说哪一些行为是对的?哪一些行为是错的?为什么?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 增强学生护鸟、爱鸟的环保意识。
四、小结,布置课外收集资料,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2、听辨活动
3、曲调接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新课:
放伴奏音乐,同学戴着小鸟头饰飞入教室
a、看到同学们都戴着美丽的小鸟头饰,老师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树林里,我想这么多鸟儿在一起,每天一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放录音范唱)b、歌曲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准备给歌曲取个什么歌名? 生:歌曲讲诉了小乌鸦捉虫子喂妈妈的故事。生:我准备给歌曲取名叫《可爱的小乌鸦》《懂事的小乌鸦》《小乌鸦爱妈妈》等。
2、指导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着老师模唱。b、找出难唱的地方共同练唱 注意区分
s—m与 s—r音唱准 c、老师讲解连音线的唱法: s―∣m―∣
花
s―∣r―∣
鸦
做到:音变字不变,口型不变。
4、学生有感情地轻声唱歌。
5、通过观察、对比、模仿,掌握连音线的唱法。
6、随着伴奏音乐完整地唱一边
7、短剧表演: 师: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象小乌鸦一样用实际行动去爱妈妈。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将歌曲的内容表演出来。a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b分组展示,评价
三、听辨活动
师:小朋友们可学得真快,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听一听曲调的色块中,老师弹奏的是哪一组音?
1教师弹奏两边,学生听辨听辨快的同学给予表扬 2连起来唱一唱
四、曲调接龙
1复习学过的d、r、m、s、l一起唱一唱 2师范唱,让学生找出接龙的特点
(即第二个曲调的开始一个音与第一个曲调的最后一个音是相同)。要求:曲调与曲调的衔接要按节奏衔接,不能脱节 3学生分小组即兴接龙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对鸟》、《空山鸟语》
2、鸟鸣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对鸟》
1、导入:复习《一只鸟仔》
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关于鸟的台湾民歌,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听浙江民歌《对鸟》又是怎样表现鸟的
2、初听《对鸟》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解题:“对歌”是我国民歌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如果对话名往往称“对花”,本歌是对鸟名。所以称“对鸟”
3、复听《对鸟》
设问: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完全一样,还是有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对鸟》,感受甲、乙双方对鸟的乐趣,增加爱鸟的情趣。
三、聆听《空山鸟语》 1初听全曲 设问:
a、这首曲子的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吗? b、这首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c、师生讨论:(可以放音乐录音)
引子主要表现空山、空谷回声,鸟语(鸟的叫声)穿插与整首乐曲中
2、复听全曲
设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设问:你喜欢选择哪一幅图来表达乐曲的内容?(在括号内打勾)
3、介绍刘天华
作者刘天华(1895~1932),我国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学时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军号,曾先后学过铜管乐、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1914年在失业、丧父、贫病交迫的逆境中自学二胡。1927年创立了国乐改进社,在创作和演奏上均有成就。还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和北京艺专教授二胡、琵琶、小提琴。刘天华还刻苦学习西洋作曲理论和民间戏曲。他谦虚好学,向各种人(包括演奏家、流浪艺人、和尚、道士、乞丐等)求教,因而在二胡和琵琶上有较深的造诣。他在二胡演奏技巧上吸收了小提琴的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并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等10首二胡曲和15首琵琶练习曲。
4、出示二胡让学生观察实物,并且摸一摸,拉一拉,亲身感受的音色
5、再听《空山鸟语》
四、综合活动 鸟鸣音乐会
1、讲清音乐会规则即按照回旋曲式进行
所有的鸟“齐唱”——鸟的独唱——齐唱——独唱——齐唱„„
2、学生自己主持、编排,可以请个小组推荐一、二个鸟的独唱
3、进行评价,对于搜集的鸟叫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小结下课 课 后 记: 第六课 放 牧 教学目的:
1本课与第二课《草原》属同一主题,但所选的四首作品产生于四个地区,所以其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民族、地域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3、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4、在上两课掌握“mi、sol、la”三音的基础上,学习“la do re”三音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时值。进行“la do re mi、sol、la”的音高听辨,并进行即兴问答创作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区别听到的音高。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彩笔、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放牛山歌》
2学习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3编创与活动:曲调回答。4聆听《小放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三、新歌教学:
1、初听范唱
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
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
2、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朗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四、音乐知识
1、复习mi sol la 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2、学习la
do re 手势边唱边做
3、用手势唱准“la do re mi fa so la”各音的音高。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五、编创与活动
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3、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4、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牧歌》、《小放牛》。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聆听《小放牛》
1、导入: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高亢的四川儿歌,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2、初听乐曲: 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3、听第一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4、听第二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
5、听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6、复听全曲
四、聆听《牧歌》
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
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
2、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
3、初听音乐。
师: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听后学生回答
4、复听乐曲
师: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低?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5、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五、小结,师生再见。板书设计:
题材
形式
风格 《小放牛》 《牧
歌》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辨“la do re” 2歌表演《小牧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愉快,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
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2师: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
我 把
鹅
群
赶 下 河 四度音程要唱准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5、随伴奏练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他们兄弟两个在放牧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在演唱的时候会不会唱得断开呢?(不会),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连贯特别是在最后两个“飘飘落”中间可以换气呼吸。
7、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
前面四句请两个学生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一起唱。
8、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9、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10、视唱教学 采用听唱法进行。
提出竞争机制:看谁记得快,对最县唱会的学生奖励“聪明星”
11、分小组视唱、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听辨“la do re ”
1、师: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 出示“la do re ”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两条曲调分开进行
a、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b、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课 后 记:
第 七 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的: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难点:歌曲中休止符的运用。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四分休止符
2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小牧笛》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
2、听录音
师生交流上述设问
3、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4、跟琴练唱
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 ”?板书“ ”
讲解: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五线谱中就是用“ ”表示,“ ”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6、拍打节奏: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 ”先说“停”拍打,然后默想在心里拍打。
7、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要求:看到谱上“ ”要休止
师生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 ”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教师小结: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练唱
8、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有感情地练唱。
9、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练唱第一乐段 c、练唱第二乐段 d、连起来唱
10、用打击乐器伴奏
a、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双响筒的强拍休止。b、打击乐两个声部敲击合奏。
c、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d、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妈妈的心》。e、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聆听《妈妈之歌》
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
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
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复听
设问:这首歌是男声唱?女声唱还是童声唱?
5、再次复听
学生看歌词跟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母亲的深情。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妈妈的心》
2、学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行情景表演
3、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妈妈的心》
1、指名学生唱,其余学生评价
2、边唱边表演
三、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
1、导入: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面几个音。
2、出示: la do re mi so la
要求: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3、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4、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5、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 la do re mi so la
”的音列。
四、《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音乐。
2、出示歌词,请小朋友们选一段歌词试试编一编,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唱一唱,其余学生评价一下。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旋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学生交流。
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4、再听范唱,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学生交流
5、用“Lu”哼唱曲调
6、放CAI歌曲,生轻声哼唱
找一找自己喜欢唱的乐句,唱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学生评价。哪句不会唱,谁来帮帮他? 重点练唱:
月儿
当 头
照
唱准低音“so”
妈妈
屋 里
静
悄
悄 唱准低音“so”、切分音、“ re”时值唱足。
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跟琴连唱
7、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
学生交流
8、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 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9、看歌词,设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学生交流
你能把歌词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故事,老师放背景音乐
你能把刚才讲的饿故事进行情景表演吗? 提示:表演中有几个动作? 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10、学唱歌谱
师:能把这首歌曲的情绪表达得这样好,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首歌曲的旋律写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它的旋律。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慢速练唱。
11、拓展
师: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不再麻烦好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五、小结,结束课时。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辨音的高低
2、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3、游戏跳格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指明学生演唱 其余学生评价
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师: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
2、师生交流
师: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
3、复听这两首歌曲。
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师: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
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4、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再次复听,在心里跟录音哼唱
师生讨论演唱形式
5、师生小结: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听辨音的高低
1、复习“ la do re mi so la ”
要求:边做手势边唱
2、教师弹奏以上音让学生听辨,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学生板书
其余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在书上 用手势唱准“ la do re mi so la ”的音列。
五、游戏:跳格子
1、导入:刚才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游戏规则
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
”代表休止符
教师示范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六、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八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的: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无限的生机,本课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儿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感受并体验《四季童趣》与《捉迷藏》及《樱花》与《雪花飞舞》相互不同风格与情趣。
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这就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热情的歌声表现歌曲《四季童趣》与《捉迷藏》。教学难点: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四季童趣》
2、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教唱歌曲时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乐器:“碗琴”
A、简介:用五个相同质体的器皿,在器皿内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器皿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要求把五个器皿发出的音高组成do、re、mi、sol、la。B、多媒体演示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樱花》
2、表演《捉迷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
1、介绍樱花。
设问:
(1)樱花的形状与颜色?
(2)什么季节开花?
(3)是哪一国家的国花?
2、欣赏合唱曲《樱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学生小声随录音哼唱,熟悉曲调。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3、再欣赏器乐曲《樱花》,在复听前设问:
(1)歌曲的旋律出现几次?
(2)每次出现的速度是否一样?
(3)能听出每次的主奏乐器吗?
(4)每次出现表达的情景你能描绘吗?
4、复听后师生讨论。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躲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雪花飞舞》
2、创编回旋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雪花飞舞》
1、介绍乐曲的创作情景。
2、初听乐曲。设问:
A、你能从音乐中声中相像到雪花飞舞的情景吗? B、怎样的曲调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吗?
3、复听乐曲。设问:
高音区的音乐代表什么?低音区的音乐代表什么?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4、复听乐曲。
问:能听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吗?
5、小结:四季的另一景色――雪。
三、创编回旋曲
分组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与《四季童趣》为主部A,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四、全课总结:
春夏秋冬,大自然变化多姿多彩,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同学们大胆想象,编织了美丽的童心世界,愿我们多听多想多看,开阔我们的视野,在音乐世界里尽情遨游。
课 后 记: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的: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体现音乐的社会性。在丰收时刻,人们往往会载歌载舞,尽情抒发他们喜悦的心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以即兴舞蹈的形式来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桔梗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小乌鸦爱妈妈》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能歌善舞。下面,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教师做西藏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新疆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蒙古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介绍这是朝鲜舞,想学吗?
2、放录象,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 学生谈感受
你能听出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吗? 学生试拍
4、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5、揭题:《桔梗谣》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6、学唱歌曲
放录音,学生轻唱
找一找喜欢常的乐句及提醒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 重点练唱:
第二乐句,唱好符点处 第四乐句,唱好连线、符点处 第五乐句衬词3 最后一句,连线处 连唱
这首歌讲了什么?你觉得应怎样唱?
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7、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教师范唱。
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 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
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下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5 6 1 6 5 ︱6 5 6 1 6 5︱1 1 2 ︱1 — — ︱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教师指挥,各组接唱 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 学生齐唱
8、分组表演
9、配上伴奏完整表演。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丰收歌》《丰收的喜悦》
2、复习《桔梗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丰收歌》
1、导入:每当春节人们会怎样?
2、师:人们开心时,会用歌舞的形式表达,粮食大丰收了,会怎样呢? 在北美有一个国家叫丹麦,(出示图片介绍)丹麦人民更是豪放开朗,能歌善舞,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丹麦歌曲,请你看书上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吗? 欣赏《丰收歌》
3、师:如果你被这一快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体验一下丰收的快乐,大家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好吗? 再次聆听《丰收歌》
4、师:你还学过哪些欧洲歌曲/
学生讨论
唱一唱,跳一跳
5、师:朝鲜族人民为了欢庆丰收跳起了长鼓舞,请小朋友按A(《桔梗谣》)——B(《丰收歌》)——A(《桔梗谣》)表演
放歌曲录音,师生互动
6、师:《丰收之歌》是谁演唱的?
生:自由讨论
师:我们在第五课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生:自由回答
师: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生:试着总结
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 板书:人生分男声、女声、童声
师:你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曲名字吗/ 学生讨论
三、聆听《丰收的喜悦》
1、导入:刚才这首歌表达的四丹麦人民欢庆丰收的饿喜悦的心情。下面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后说说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
2、播放第一段录音 听后学生讨论
师:你能用舞蹈动作表演一下吗?
3、欣赏全曲
师:你能听出全曲在表达丰收的喜悦情绪中有什么变化?
听后讨论
4、师:你能根据全曲音乐的发展变化用你自己的动作变化去表达吗?
再次欣赏
学生表演
5、师:希望大家边听音乐边动起来,参与到音乐中去,把丰收的喜悦表演出来。再来一次:要比上次更投入。
6、师:你觉得歌曲有几段?每段情绪一样的吗?请你用色块涂一涂
听音乐,学生看图形涂色块
四、小结,师生再见。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圆圆和弯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范唱,听录音 学生讨论
3、听音乐,说说歌曲情绪 听后学生谈感受
4、师:这么甜美的歌曲你觉得用什么动作表演呢? 放音乐,学生表演。
5、学唱歌曲 放录音轻唱,说说最喜欢唱的是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还有哪一句不会唱,谁来帮帮他? 重点练唱
圆圆的 蘑 菇
打
平
伞
罗
注意:切分音和一字两音处
圆圆的粮
囤 冒
尖
尖
注意:连线、休止处 采用听唱法练唱
处理:丰收了人们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应怎样唱? 用甜美的歌声唱出丰收的喜悦。
6、学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
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猛然后试着记
集体校对
教师弹奏第二、三句,小组讨论试唱,然后听记,校对
教师弹奏第四句,指名学生试唱,然后听记,校对
评比哪个组、哪位学生优秀(给予表扬加分)
练唱歌谱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
合着音乐敲一敲
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伴奏、表演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
分组编创歌词
第三篇:三年级第五册全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 1 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
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
理想。
2.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
3.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4.“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5.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可适时提示:(1)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像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
景中?
(2)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以加强德育教育。
二、表演《摇啊摇》
1.听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老师范唱,学生 体验六拍子
3.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4.听琴默唱
5.讲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与不同。6.轻声读歌词(接龙)7.轻声接龙唱 8.指名演唱 9.处理歌唱
10.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11.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
空间)
3、分小组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1: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
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2.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
3.学生们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我们多么幸福》、《小酒窝》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
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 6
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进入新课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3、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
4、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
‖
我是
个
草
原
小
牧
民
×× × │ × × │ × × │ × —
‖
手拿
着
羊
鞭
多
自
豪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友谊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噢!苏珊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 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流畅的唱好 《噢!苏珊娜》。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
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原谅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 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
3、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你
原谅
我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 教学目标:
放牧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妈妈的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教学目标:
1、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的
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 1 2 3 │ 5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五、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捉迷藏》
教学目标:
1、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
2、聆听 《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七课
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ri mi fa sol la si do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 《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3、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 2 3 5 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3/4 ×
— × │ × — × │ × × × │ × —
0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八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只鸟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 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33
四、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对鸟》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否完全一样?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看图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爱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导入:讲《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
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妈妈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
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
四、学唱歌曲
1、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模奏练习:2/4 ×× ×× │ × × │ × —
│ × —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师)乌鸦妈妈觉得我们的歌唱的很不错,可就是太单调了一点,我们有什么方法给这首歌美化一下呢?对了我们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一下呢?
2、律动:(师)同学们再想想除了为歌曲伴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首歌变的更美?我们可以用动作来美化这首歌。下面我们用四人小组形式把这首歌的动作想想,自己编一编。可以按照节奏做动作也可以看歌词想想动作。歌表演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摇篮曲》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标: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课四首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的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只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即兴表演来抒发丰收的喜悦只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桔梗谣》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圆圆和弯弯》 教学目标:
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桔梗谣》。
二、聆听《丰收的喜悦》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用色块来表示三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六、课堂小结
《完》liqin 40
第四篇: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已经整理)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童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小酒窝》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
三、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
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草原上》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
《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
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第二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我是 个 草 原 小 牧 民
×× × │ × × │ × × │ ×
手拿 着 羊 鞭 多 自 豪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 ‖ — ‖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 友谊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噢!苏珊娜》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小 猫 爱 吃 鱼,鱼。
‖ —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原谅我》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
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 你 原谅 我 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四课 放 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地演唱,以情带声。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放牛山歌》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下课。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第五课 妈妈的歌
2.聆听《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
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
1 2 3 │ 5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下课。
3 2 1 ││ 6
第二课时:《捉迷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第五篇:最新人民音乐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期音乐教案(全册)
第1课春天来了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 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 《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
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
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播放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段主题:
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
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听赏第二段:
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用“la”哼唱主题(3)听赏第三段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
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
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
三、拓展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 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下,合理运用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拓展视野。在本课中用丰富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春之歌》以及其优美的旋律带给人们的视听享受,从而知道门德尔松的音乐成就。
音乐欣赏重在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所以从情绪感知出发,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已经掌握的课堂乐器演奏技巧,与校本教材相结合,鉴赏音乐作品,学生能很容易地记住主题旋律、得到成功的喜悦。
歌曲《春风》
一、教材分析
《春风》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日本儿童歌曲,该曲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动力和弹性的节奏,饶有趣味的拟人化歌词,既表现了春风 的自由布局,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纵情歌唱。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由两句各为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切分节奏伴随着逐层向上的旋律,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抒情,节奏平稳,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的学生在平时的音乐课中,接触过一些短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低声部音不够准,声部间声音不够和谐的现象。因此,执教者选择《春风》一课,就是想通过课堂器乐——竖笛的辅助,帮助学生唱准音、唱好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唱好歌曲,从而能自信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聆听、律动、歌唱、器乐吹奏等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
四、重点难点:
重点:唱会歌曲,能有感情地歌唱。
难点:
1、学生能积极、自信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
2、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竖笛、手串铃
六、教学准备:
大歌单、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调整情绪
二)、基础练习
铺垫新课
1、师生用钢琴、竖笛问好
2、出示单音,学生竖笛吹奏
3、教师出示旋律,学生尝试视奏——巩固复习附点节奏、切分音,为新课做铺垫
4、出示歌词,学生视奏与歌唱合作——音准和发声练习,为歌唱做铺垫3︱3 3 3︱3 3 3︱6 6 6︱6 6 6︱4 〃6︱5 4 4︱3-︱
大 家
好,大 家
好 大 家
好 大 家
好 我 们
唱
歌
我们 欢
笑
5、学生唱、奏合作,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学生感受和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器乐练习、声音练习、节奏练习融合在一起。通过竖笛吹奏,练习了音准和节奏;通过歌唱,进行了练声;而且,在一开课就将合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循序渐进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先入为主的建立了低音声部的印象,为合唱学习打下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聆听体验
学唱歌曲
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
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
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
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
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
(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教师采用范唱、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节奏等难点。
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器乐助学 声部合作
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师: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我唱的旋律熟悉吗?
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
3、复习演唱一次。
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
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 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五)、唱奏表现 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
3、教师评价
六)、小结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本课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唱好歌曲,唱准节奏以及两个声部的音准,并有感情地歌唱。”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具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为了辅助合唱二声部的音准,需要器乐吹奏的能力;二是歌唱的声音和谐统一与情感表达的能力。而这对于4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生:幸福、温暖等等。(1)xxx x x|xxx x x|(2)xxxx xx|xxxx xx| 师:我们用这几种不同的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 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手方法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学习歌曲中地节奏做铺垫。)
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出示歌谱、歌词(将图片展开)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
(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
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
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师放录音)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那一定更想学啦?
3、师范唱。(加动作)师:下面我来唱唱。
师:我唱的怎样? 生:好。
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生:拍手感谢。+1+Hello(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师范唱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前面充足的听赏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很快的掌握歌曲旋律并演唱)
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
(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
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
(2)师弹琴。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反复)
(3)轻声跟琴唱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反复唱)
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
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板书:“0”)生:(答)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呀可别小看它,他在这儿作用可大啦!就请你们找找歌谱中的它在那儿吧!
生:(答)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把它表现出来,做到音断气不断,下面你们听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1)唱出休止符。(2)不唱出休止符。
生:第一次唱的动听。
师:嗯!遇到休止符就要听话这就是它的作用。同学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琴唱唱。
6、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亲切地,温柔地
师: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现在又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其余的唱歌并且要注意休止符的作用。(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
8、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分别展示,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旋律,遵循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有力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合唱学习奠定较好的合作基础。)
总结:
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生:(答)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作业布臵:
课下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创编歌词。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反思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歌曲内容较短,学生自制力又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也就是用歌表演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听、说、唱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母亲的伟大,使学生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欣赏歌曲环节中,我给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歌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应给予充分肯定。
但在细节上尚有一些不足,比如说在发挥学生想象这点上。我虽然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形体语言等来塑造音乐形象,但在感受温暖的怀抱情景中,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母爱的伟大情怀,创作出更多的歌。
郊游
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 喜爱,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教学理念:
☆兴趣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以“郊游”为线索,以情境教学展开活动,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感情的真正流入和碰撞,溅起的火花才是最光亮的、最永久的。在教学中,教师用心去和学生交流了,学生也会用心回应你,此时,双方的情感才是最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甚致是人文教育在此时才能落实。+1+Hello ☆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教会学生唱一些歌、听一些曲,去年一年级的学生的实践告诉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独立学习了,掌握一些方法了,不仅对此时教学有利,对学生的终身都受益,因为有的歌一辈子也不会去唱,但想学什么歌,有了方法,也就会听、会学、会唱了,在演唱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多种听,演唱歌曲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制作乐器、探索乐器音色、音量等方法以及编排上都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此时,教师看到的是学生的一辈子、感受到的是永久的欣慰。
☆多媒体做为教学的辅助用具,有时利用得当确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多看、多听,会活泼课堂、收到实效,还会拓宽师生的视野,飞溅创造的火花,加深双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做动作。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
(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在山底下”——熟悉歌曲旋律: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学生回答想乘坐的交通工具,并用动作模仿出交通工具。)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教师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随伴奏音乐做乘车等动作。)
2、出示歌片挂图,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学生按节奏夸春天。)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学生用舞蹈动作表示春天景色)
师:让我们随着歌声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用动作尽情地表现出来吧!
(放范唱,学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
(三)“登上山坡”——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
(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师:这段旋律你们听过吗? 师:它是哪首歌曲里的旋律?
(学生回答是《郊游》歌曲。)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若学生回答出前八小节或后八小节、第一行或第三行等两个答案,教师小结这两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登上山坡”: 师:让我们用“啦”哼唱这段旋律,顺着音乐的台阶,登上山坡吧!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开始登山了!
(教师弹琴,C~F调学生用“啦”哼唱,同时教师指导发声要求,哼唱旋律由慢到快,让学生熟悉旋律;F~C调填上歌词唱)
(四)“在山顶上”——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师: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了,山下的景色可真美呀!使老师情不自禁地还想唱歌,听!(师唱)“白云悠悠,阳光柔柔,春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想唱吗?
(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学生随琴唱歌。)
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学生用中速稍快地速度唱歌)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和第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男女生接唱歌曲。)
师:不随伴奏音乐,轻唱,你们能唱好吗?(学生轻唱歌曲。)
3、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敲小鼓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让寂静的山谷苏醒了!它告诉我们这首歌曲里有很多秘密,老师刚才就找出了一个秘密,歌曲中“我们、悠、柔”歌词处共同点是,都有符点,我们唱时要注意。我答对了,山谷还给我礼物了呢!漂亮吗?你们想要吗?我们共同努力,快点找出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吧!
(学生回答歌曲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回答正确的同学教师给一份礼物。)
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学生回答边唱歌边加表演动作、伴奏等)(教师指导边唱歌边伴奏。)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这两大乐句?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不带传音的打击乐器)师:怎样伴奏呢?(学生示范伴奏类型)
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请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为这一大乐句伴奏?
(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举起带传音的打击乐器。)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1+Hello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学生若打击乐器声音大了,教师指导让学生自评说出乐器声音要小)
(二)、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同学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组同学为歌曲做表演动作,第三组同学随伴奏音乐唱歌。然后三组同学同时用各自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总结:
1、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 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共同度过了轻松、愉快地音乐40分钟,让我们向客人们说再见吧!
2、师生再见:
3、学生随着《郊游》边唱歌边跳着舞走出教室。
师: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欢乐的舞蹈;伴随着《郊游》走出教室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开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踊跃的发言,师生互动很融合,对于老师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听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对比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其中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整体表现突出,能在听中学,唱的准确,情感丰富,使教师也从中受到鼓舞。因此对于我来说,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也为本学期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第2课 难忘的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材分析: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当时的队歌名为《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由于马思聪在“文革”中受到迫害,此歌被打入冷宫。1978年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定为队歌。
《队歌》的结构为两段体。第一乐段节奏宽广,旋律起伏,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第二乐段果断坚定、铿锵有力,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坚定的信心。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进行曲风格;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少先队员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在音乐活动《出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欣赏、学唱歌曲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进行曲式的风格特点。
2.在《出旗》活动中,大镲、小军鼓、大军鼓的三声部节奏配合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1.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音频进教室。
2.初听歌曲。
(1)师生共同回忆成为少先队员的感受。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当我们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在你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个时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
(2)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动画。
教师:老师也回想起当年戴上红领巾的那一时刻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我们最爱唱的歌曲之一。说说欣赏后的心情。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曲学习
1.欣赏并进行简单表演。
(1)再听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听辨歌曲情绪。
教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两种情绪,你能听出来吗?请你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当你感觉到歌曲情绪有变化的时候,你就用动作表现出来。(学生欣赏歌曲并用动作表示情绪的变化。)
(2)按歌曲不同情绪简单表演。
教师:我们要用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你们认为什么动作能够比较好地把歌曲情绪表现出来呢?(学生讨论)
学生听歌曲做简单表演。
第一乐段可设计为踏步,第二乐段设计为敬队礼。2.介绍歌曲历史。
教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编曲,是故 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创作于1962年。1978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其定为队歌。
3.学唱歌曲第一段。
(1)听歌曲画旋律线。
教师:作为新一代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会唱我们的队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次由老师来演唱歌曲。我把速度稍稍放慢一点,请同学们边听边用手按照旋律的走向画出旋律线来。(学生听歌画旋律线。)
(2)看谱听录音跟唱。
教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听录音跟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三、音乐活动《出旗》
1.考考你。
教师:少先队员们,老师可要考考你,你对自己的组织了解吗? 从你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题目一:少先队员的组织叫什么?
题目二:少先队的旗臶是什么图案?
题目三:这段旋律是在什么场合使用的?
播放《出旗》音频,随后教师公布答案。
2.活动准备。
(1)听录音范奏,学生模仿吹号动作,模唱《出旗》旋律。
(2)节奏创编与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在《出旗》的音乐中你还能听到了什么 乐器的声音?(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这段音乐中有小军鼓和镲的声音。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在行进中步伐统一,而且还要走得特带劲,需要哪种乐器来帮忙?(学生回答:大军鼓)
教师:那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大军鼓在行进队伍中起到了稳定速度、统一步伐的作用。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节奏敲大军鼓合适呢?(学生集体讨论创编。)
教师最后规范节奏谱,并带学生练习大军鼓节奏。
学生先拍手练习大军鼓节奏,基本熟悉后请一名学生敲击大军鼓,其他学生哼唱《出旗》旋律。
大军鼓:咚 咚│咚 0│咚 咚│咚 0│咚 咚
0│咚咚
0│咚 咚
0│咚咚
0│
教师:我们有了大军鼓的伴奏显得很有气势,要是能加上大镲就更好了。
大镲:呛
呛│呛 0│呛 0│呛 0│呛
呛│呛 0│呛
呛│呛 0│
学生先拍手练习大镲节奏。如果二年级学生没有学习小军鼓或小军鼓节奏打不好的学生可以不用小军鼓,由老师敲小军鼓即可。
(3)合奏。
出示《出旗》谱例,学生进行合奏练习。
3.表演。
任务分配:+1+Hello 分别请2-3名学生用大军鼓、大镲和小军鼓合着出旗音乐演奏。其他学生排成4行,在教师的引领下走队型。出旗音乐结束后,全体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师:正是这首嘹亮的队歌引领着我们向着理想努力前进!让我们重温入队时的情景,再次感受那首队歌的力量吧!
学生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在做“出旗”活动和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表现出了少先队员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节课所感受的音乐都是进行曲的风格。希望同学们课后找一找有关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很多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拿捏不准的话会出现脱离音乐课变成班会课的现象。因此老师们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背离音乐性的前提下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与感悟,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京剧身段的表演“云手”引入课题,并让学生对京剧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相关知识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完成传统戏与现代戏的辨识,以及人物行当的区分。接下来由教师范唱选段,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并让学生们互相畅谈关于《红灯记》的小故事。在了解故事的同时,进入到京剧视频中完整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体会人物的性格以及唱腔特点。通过聆听体会了解西皮腔的演唱特点,指导学生学习表演剧中角色,体验京剧演员的感觉,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最后以枣庄地方剧—柳琴戏的欣赏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热爱我国的民族和地方文化。
教材分析
《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是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该曲是《红灯记》第二场《接受任务》中李铁梅的一个唱段。这个唱段表现了铁梅对父亲、奶奶以及“表叔”们的初步认识。即:“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段音乐采用了西皮唱腔、流水板,因而,它非常充分地表现了李铁梅那种天真烂漫、纯朴乐观的精神状态。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及体验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方法中的律动法、集体合作法,语言性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探究性教学方法中的发现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京剧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了解京剧的唱腔与身段,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知识有所了解,并会简单的演唱京剧。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探索、掌握京剧的唱腔以及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表演,有兴趣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学一学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京剧身段“云手“的动作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谁能说一说咱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生:京剧中的动作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准确,刚才咱们做的是京剧身段中“云手”的表演,那么平时同学们对京剧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生:„„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云手”动作的学习,调动学生继续探讨新课的积极性,自然的引入到京剧这一课题上。
导入新课
实践考验
1、师:同学们的知识面还真广,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京剧的课堂去深入的了解
一下我们的国粹—京剧。(课件放映相关资料)
教师讲解: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了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并且已有200年的历史了。京剧按人物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放映各行当图片)同学们咱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扮相吧!看!他们的服饰,非常的讲究,非常的华丽并且咱们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的服饰,可以判断该剧是传统京剧还是现代京剧。
2、实践考验京剧小知识
课件放映不同服饰的京剧人物,让学生判断该人物的行当及所属是现代京剧还是传统京剧。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准确,老师呢也很喜欢京剧,并且也学了一段,下面给你们露一手好不好?
设计意图:了解京剧的历史起源及相关知识,并锻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处。初听选段 认识作品
教师范唱并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同学们老师唱的好吗?有谁知道这个选段叫什么名字,又选自哪部京剧呢? 生:《都有一颗洪亮的心》 选自《红灯记》
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老师刚才演唱的就是《红灯记》中主人公小铁梅的一个唱段,那么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红灯记》的故事呢?
生:„
教师补充讲解: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北某地的一位铁路工人名字叫李玉和,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一家三口全没有血缘关系,这是个特殊的革命的家庭,全家人都投入到抗日活动中,与敌人展开了机智、秘密勇敢的斗争。剧中女儿小铁梅虽然年少,但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们家经常有许多的叔叔来找爸爸,于是她就问奶奶:“今天这个是谁呀?”奶奶说:“是你表叔”“那今天这个又是谁呀”“还是你表叔”。铁梅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表叔呢?但是从她爸爸和表叔的秘密接触中已经猜出他们所从事的革命工作,并且流露出无限的敬佩之情,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剧中铁梅是怎样唱的呢?
师:就让咱们来听一听剧中小铁梅的唱腔吧!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作品,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并让学生们互相畅谈关于《红灯记》的小故事。
剧中聆听唱段,渗透唱腔知识
师:同学们刚才听得真投入,从唱段中你能感受到小铁梅是一个什么性格的姑娘呢? 生:活泼、开朗„ 师:在京剧中表现这种活泼,跳动情绪的唱腔就是两大唱腔中的西皮腔。西皮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的情绪,而京剧的节拍节奏被称为“板式”,咱们这个段子又被叫做流水板、快板。就让我们用声音来感受这西皮腔流水板的唱段,诠释铁梅的天真乐观的情绪吧!
设计意图:通过剧种欣赏乐曲,感受唱段的演唱特点与情绪变化并渗透唱腔的小知识。实践体验京剧唱腔与身段 体验学习唱腔
学生跟视频试唱感受选段。教师点拨每句的情绪起伏,并对念白,拖腔处进行处理示范,指出此处是唱好京剧的关键。(课件放映:念白:奶奶你听我说以及最后一处拖腔谱例)
师:同学们唱的越来越有板有眼了,咱们来跟着范唱来一遍吧!在唱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咱们京剧唱、念、做、打四大艺术特征,不光是需要唱腔,还要有身段,同学们咱们边唱边跟着铁梅的动作来表演一下吧!
(学生跟教师用手点出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的接触演唱简单的京剧,感受西皮流水的演唱特点。并对念白、拖腔处加以处理。
实践体验京剧身段(亲自扮演铁梅,感受国粹的博大精深)
师:我们的京剧真是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呀!不仅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还走向了世界,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就连我们小学生也学唱京剧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扮演一下小铁梅,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感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排练,展示。课件循环放映选段视频,辅助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实践感受京剧的身段,并要求学生亲自扮演京剧人物,体验京剧演员的感觉,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总结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并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还产生了不同的剧种,同学们能说说吗?
生:越剧、黄梅戏、柳琴戏、川剧、评剧、豫剧„
师: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去感受一下咱们枣庄的“柳琴戏”带来的不同风采吧!听柳琴戏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以枣庄地方戏剧—柳琴戏的欣赏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热爱我国的民族和地方文化。
板书设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现代京剧
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西皮、流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唱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考虑到我校开展过京剧进校园活动,学生多少触过一些戏曲,我是这样来设计课堂的:首先对京剧的发源,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等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解,然后欣赏京剧片学习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认识京剧,了解京剧之后来演唱,为演唱做铺垫。在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和相关知识时,学生都很安静,眼睛充满了渴望知识的神采,使我的教学很轻松很自然,不自觉给学生讲了很多,在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我先让学生畅谈故事背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听唱、模仿,甚至把京剧的拖腔,亮相都运用上了,打消了我在上课之前怕他们听到京剧就哄堂大笑的顾虑。
□□
(动作说明:第一段歌词原地做吹号的动作,前半部分歌词向右,后半部分向左。第二段全体踏步,中间四位学生往分左右两边绕一圈回来,间奏不动,第三段歌词弓步移动身体中心左右摇摆,第四段歌词全体踏步,尾声向右边吹号的动作结束。)
四、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儿童团员的歌曲呢?(《歌唱二小放牛郎》)2.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3.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一首歌曲《只怕不抵抗》。4.你能跟着歌曲唱歌词吗?
5.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歌词中的动作。五.课堂小结。edu.net%29+Unit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革命历史时期共产儿童团发挥的作用,看看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是少先队员了,我们也要向儿童团的成员们那样,为了祖国的更加强大努力学习!
(在《共产儿童团歌》伴奏声中踏步离开教室。)教材反思: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时,在配套音像设备中有黑白影片中歌曲演唱和卡通人物的动画演唱。我在课中设计了多遍运用了教材中的影片歌曲以及卡通人物表演的歌曲。当聆听完这两首《共产儿童团歌》的演唱时,学生更乐意接受那首诙谐有趣的卡通人物的表演的歌曲,学生的兴趣高涨再三要求来一遍,再来一遍。这样一来在无形之中为下面更好的学习歌曲打下伏笔。之后设计教学运用教材方面,在进入情境时播放那首黑白影片,而在之后的歌曲教学中反复播放了那首诙谐画面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那画面中人物演唱,一瞬间学生就能把那共产儿童团员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表现的很到位。
卖报歌
教材分析:
《卖报歌》为F宫调式,四二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新的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3.创编活动用不同形式来表演歌曲(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如: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可爱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国歌》视频,学生齐唱国歌。
师:每当国旗升起时,我们都要唱响什么歌?(国歌)你们知道这首雄壮、振奋人心的国歌是谁作曲的吗?(聂耳)
2.认识了解聂耳。
PPT展示聂耳图片,师讲解资料 3.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师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哥》创作背景
师:下面老师来讲一个有关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聆听录音范唱。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这是一首小朋友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教师有感情范唱歌曲(学生轻声拍手打节奏心里跟唱),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师: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
3.按节奏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按节奏读一读歌词。师生齐读歌词。4.模唱旋律
师带生分别用La和Li模唱歌曲,熟悉旋律。5.分段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 a.学习第一段 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高声的、卖力的)
师: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b.学习第二段
师: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c.学习第三段
师: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激动的、兴奋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6.教师伴奏,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7.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
师:为了让小毛头多多卖报纸,让我们一起来帮她唱一唱,比一比谁唱的动听,谁卖的报纸就越多?
分男女组、组与组比赛来演唱歌曲 8.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师:小毛头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边唱边跳)生手拿报纸边跳边唱表演歌曲
三.拓展: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还活着,她的名字叫杨碧君,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
生观看采访杨碧君的视频,听杨奶奶唱《卖报歌》,观看杨奶奶的生活图片。四.小结:
你们想对当年小毛头说些什么?你们应该怎么做?(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五.带着敬意唱响《卖报歌》,结束教学。教学反思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而且学此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当我拿到新教材中的这首歌时,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我何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来了解更多的音乐及音乐以外的相关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年
第3课 飞呀飞 蜜蜂、蝴蝶
教材分析:
1.小提琴独奏《蜜蜂》
(1808-1878)所作的小提琴曲。这个舒伯特不是以“歌曲之王”著称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他们之间无任何亲属关系。
用了比较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演奏。一开始就出现了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和半音上下颤动,奏出了模仿蜜蜂振翅飞鸣的嗡嗡声,生动逼真,加上旋律音区连续作八度提升,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
2.钢琴曲《蝴蝶》
抒情曲集。格里格自21岁(1864)起历经37 年时间写成了66首钢琴抒情小曲。这些乐曲都非常短小,长则5分钟,短则1分钟,是钢琴演奏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演奏才能的曲目。乐曲《蝴蝶》为A大调、优美的快板,快速级进式的旋律流畅、起伏,好像花丛中的彩蝶在翩翩起舞,音乐巧妙地将蝴蝶的形象呈现在听众面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学情分析:
“蜜蜂”和“蝴蝶”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和“蝴蝶”的表象和知识,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和“蝴蝶”的学习还是首次。本节课的音乐形象生动而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完整地聆听全曲。感受《蜜蜂》、《蝴蝶》的生动形象。
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蜜蜂
一)、听音乐,猜谜语,引入新知;
1、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与音乐形象的关系。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大家注意:我们这次的谜面是一段音乐,谜底呢,是一种会飞的小动物,请注意听吧!(学生初听音乐)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回答)蜻蜓、蜜蜂、瓢虫、飞蛾„„
师: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
生1:我觉得音乐速度很快,就象蜜蜂在飞
生2:很象蜜蜂飞的声音嗡嗡嗡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描述音乐的形象,将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学习相联系。)
师:播放《蜜蜂》片段:请同学们听音乐,猜演奏的乐器,如果你猜出来了,就试着模仿演奏。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提琴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小提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总结“对,大家回答的非常准确,这首曲子用小提琴特有的音色形象演奏的,让我们随着音乐来用动作来模仿一下”。edu.net%29+Unit
师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动作来模拟了音乐家的演奏,那你们可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教师出示五线谱旋律片段。
生:音符都是符头朝上的、音符都靠得很紧、上面有很多的“3”、音都差不多的„„
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这段旋律就是用这样一些排列密集的音符,三连音的节奏、加上快速的演奏来表现的,虽然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够完全看懂旋律,但随着今后不断的学习,我们会逐步了解的。让我们举起右手,将这些音符的符头连起来画一画。刚才我们画的就是这首乐曲的旋律线条。
(设计意图:注意将音乐要素、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欣赏活动中,使学生在欣赏中复习旧知,理解新知。)
2、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模仿表现蜜蜂飞舞
师:(播放音乐)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画旋律线条吧。先用右手画、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将双手放在身体两旁画(演变成了蜜蜂飞舞的姿势)。请互相看看自己现在变成了谁?
生:(学生踊跃回答)小蜜蜂、可爱的小蜜蜂„„
师:对,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乐曲《蜜蜂》(板书曲名)那你们觉得乐曲表现的是一只蜜蜂还是一群蜜蜂呢?他们在干什么?(完整欣赏音乐)
生:一群小蜜蜂在快乐的跳舞
师:你能模仿小蜜蜂飞舞吗?(学生自由尝试。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振动翅膀、轻盈灵巧的飞舞。)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飞,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在音乐结束的时候准确的将动作停下来,咱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仔细、动作最准确。学生跟在老师的后面,老师带领学生不断变换队形飞。
(设计意图:在飞的游戏中,一方面,《蜜蜂》的音乐不断重复,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借用“听到音乐结束就停止动作”的方式来检验落实。此外,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气氛和谐而活泼生动,师生关系融洽。)
蝴蝶
1、学生聆听音乐《蝴蝶》,自由感受音乐形象。
师:“蜜蜂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她的好朋友,是谁呢?听音乐,找答案。”(学生初听音乐)
学生1:是蝙蝠
学生2:是接它们回去的另外一群小蜜蜂。
学生3:是小蝴蝶
2、与《蜜蜂》音乐对比,进一步了解不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的关系。
师:“你们的感觉都很对。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蝴蝶,是由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听出来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钢琴 oc+site%3A%28qk 师:边粘贴乐曲名称、钢琴的画片以及作曲家的名字,边问“可你们知道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记录下这首音乐的吗?”随即出示音乐的片段,“请同学们自己画画旋律线条,比较一下旋律线条和《蜜蜂》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得出:旋律起伏很大、音符排列并不密集。
师:是的,就是由于这些变化,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音乐真奇妙。让我们一起来画旋律线条,先用右手画、接着请拿出左手一起(比)划,最后请站起来划一划,瞧瞧现在你变成了谁?
生:(激动的回答)美丽的蝴蝶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蝴蝶吗?听着音乐片段试一试
3、学生尝试探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蝴蝶飞的形象。
师:“除了这样飞,蝴蝶还有哪些其他的飞的姿势?你认为音乐中的蝴蝶是一直在飞还是飞一飞停一停?我们再听着音乐,想一想,试着做一做。”
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快乐的尝试着
师:请学生上台表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师邀请个别有创造性的学生上台,示范。如:用交叉的两只手掌,表示蝴蝶的翅膀飞;将两边的胳膊屈起,放在背部代表蝴蝶的翅膀等等。
生:完整地聆听音乐,学生和小伙伴一起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蝴蝶。
(有的学生座在凳子上,高举着交叉的两只手掌,模仿蝴蝶飞;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双双飞舞;还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蝴蝶,挥舞着双翅,在教室里翩翩起舞„„)
(设计意图:学生在听、想、说、演等活动,不仅能够自主地感受音乐的形象,还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及鼓励下,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表现小动物“飞”的不同形象,并大胆地进行表现。此学习过程,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一对好朋友
教材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带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2/4拍,徽调式。歌曲曲调优美,旋律活泼,节奏跳跃紧凑,歌词简单易懂,风趣地刻画出两位小朋友结伴一起劳动,一起回家的欢乐情景,歌颂了小朋友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设计说明: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儿童教材的来源之一,是真正的儿童游戏和儿歌。“两纲”教育的“生命教育”理念中也提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友谊的意义,能够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学习与他人合作。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除了在平时的课里帮他们养成良好的上唱游课的常规习惯外,还顺应了二期课改的潮流,通过积极地分析教材、从教材里挖掘“两纲”的内涵,在隐性的活动、唱游中让他们不知不觉的接受“两纲”理念的熏陶。这一做法在本课中的体现,主要就是从“一对好朋友”出发,整节课的设计都抓住了“合作”、“友情的快乐”等关键词,通过形象的情景创设、有趣的游戏,生动的儿歌,师生、生生互动合作等形式,将歌曲教学、“两纲”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渗透、即兴创作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带来的喜悦之情,体会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感悟同学间合作的快乐,并学会与大家分享快乐。
2.初步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尝试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连贯地演唱歌曲,基本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即兴表演。
3.以师生对唱、生生对唱等方法以及游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等方式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形式,乐于主动与同伴合作。
教学重点:
尝试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教学难点:
1.能用清晰的吐字来唱好一字多音的旋律和倚音。2.和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玩偶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打招呼,师生认识
节奏练习:我是钟老师,呼叫某某某
二、新授歌曲,激发情绪。
1、欣赏引入,铺垫情绪。
欣赏VC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做活动,真的很开心!为了表示我的开心,我特地准备了一张VCD请大家欣赏!你们看,有一对好朋友在一起开心的跳起舞来!真开心啊,真是一对好朋友!
(抓住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性,以卡通动画替代说教,并体验歌曲情绪铺垫。)
2、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
老师:今天还有一对好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呢。这对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大家听听看,是谁呢?
(出示小伢伢和小妞妞的玩偶,初听歌曲《一对好朋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受。)
3、揭 题。
鼓励学生给歌曲起名字。
(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师:小伢伢和小妞妞这首歌还没有名字,想请小朋友们给起个歌名。——《一对好朋友》。
4、很好,那我们现在来学学这首歌曲吧。
5、是范唱,学生跟琴轻轻的演出。
6、学生跟琴慢慢的演唱。
7、学生跟琴演唱数遍,过程老师解决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
8、完整演唱歌曲,并一起表演。
三、游戏《拉钩钩》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一对好朋友》,里面的小伢伢和笑妞妞是一对好朋友,那么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呢?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等)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间友谊,并知道友谊重在保持。(巩固友谊,体会找到好朋友后的喜悦之情。)
现在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钩钩,对我们的友谊来一个承诺吧!
集体表演唱律动《拉钩钩》。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是难得,要好好珍惜相互间的情谊啊!朋友间要相互和睦、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信任。
(学生自由地手拉手随着音乐出活动室。)教学反思oc+site%3A%28qk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难点,教师也比以往上相似的基础乐理课要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节课根据学生身边的活动,从他们最熟悉、简单的游戏入手,并将游戏与音乐进行巧妙的沟通,在游戏中渗透基础知识的学习,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第4课 美丽家园
吉祥三宝
教材分析:
《吉祥三宝》是一家三口对答式的蒙族歌曲。曲调简单,歌曲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传达出来的家庭和谐与美好,很打动人。歌曲中的太阳,月亮、星星、花儿、果实、爸爸、妈妈和孩子,虽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亲情与至爱却唯独人类所独有,别致的编曲和RAP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让学生感知亲情。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吉祥三宝》体验歌曲意境,感受与家人相亲相爱的美好心情,并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蒙古族的习俗文化。
3、用愉快的心情唱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意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分三个声部演唱。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游戏道具(如:爸爸妈妈的头饰、太阳、月亮、星星等头饰)。《吉祥三宝》FLASH,歌曲伴奏带、图谱,将座位安排为爸爸组、妈妈组、孩子组。(便于分成三个分成三个声部演唱)。
教学过程:
1、欣赏音乐蒙古族《赛马》进入课堂。
2、初步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初步讲解歌曲。出示课件:①音乐《吉祥三宝》的磁带。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吉祥三宝》仔细听,这首歌和平时听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有几个人在唱?
分析与反思:问题让学生带着指向性学习任务欣赏歌曲,孩子们能准确地听出有三个人在唱歌,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孩子。
课件:②再次欣赏歌曲《吉祥三宝》。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分析:学生能说出歌曲内容,小图片的出示及时帮助学生理解了歌词。
课件:③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是蒙古族的歌曲,可爱的孩子问不完的问题,爸爸、妈妈面对幼稚孩子的发问,总是耐心地解答。于是,爸爸布仁巴雅尔写下了这首送给他五岁女儿的歌谣。
3、欣赏蒙语歌曲《吉祥三宝》Flash,师生共同讨论画面里都有哪些内容。
4、分段欣赏歌曲,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主选择匹配的小图片贴在歌曲图谱的相应位臵。分析反思:图谱设计要有形象生动而富有童趣,学生能根据教师分段演唱的歌曲内容,正确地选择,排列歌曲图谱。
5、老师分段教唱歌曲。分析: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后排列的歌曲图谱,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歌词在图谱的帮助下,学生很快地学会了演唱歌曲。
6、鼓励学生有表情地说唱表演歌曲《吉祥三宝》。
分析:请学生欣赏倾听歌曲前奏,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
表现,孩子们觉得RAP式的蒙语开场像马蹄声,他们设计出骑马,扬鞭便等动作,接下来是优美的情琴声,大家一致做拉马头琴的动作。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三个声部的演唱,指导学生在演唱中使用体态,目光和歌声进行情感交流。教师通过指图、动作、表情、口型,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提示。
7、请几个小组示范表演。小组成员分角色相拥在一起歌唱表演。
分析反思:让学生再次感受家庭的幸福,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8、师生一起祝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活动延伸:
通过录像等引导学生欣赏蒙古族的歌曲,舞蹈,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在单纯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听觉与其他辅助手段的关系。具体到教学中运用了视觉等辅助手段帮助记忆,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准确;最后,还要拿掉那些辅助材料,比比看。哪些同学记得又对又快,来锻炼对音乐的想象和记忆。
注: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应引导学生学会用耳朵听音乐,不可形成自顾自地敲小乐器,而脱离了歌曲本身,同时,在敲打小乐器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力度的改变。
4、出示歌曲的节奏
(1)请你们拍拍歌曲的节奏,找出难点(2)出示“附点节奏”,解决附点节奏,提醒学生注意四分休止符
5、学唱歌词
(1)用“噜、哩、嗯、啦”哼唱乐曲,钢琴一句,哼鸣一句(声轻气足)(2)悄悄话的声音完整地跟着钢琴哼唱乐曲旋律,速度放慢。(3)带入歌词
A 师唱一句中的前一半,生唱后一半
生唱一句中的前一半,师唱后一半 B师唱前面一句,生唱后面一句
生唱前面一句,师唱后面一句
注:本首歌曲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旋律节奏不够难,但是乐曲音调较高,学生演唱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多引导学生学会用气息,轻声地演唱,切忌白大嗓门喊叫,破坏歌曲的意境。
(4)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动作表演
(1)师生讨论,每一句加入一个简单的动作(2)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注:这首歌曲属于新授,主要以唱、会唱为主,学生还不完全熟悉,因此对于动作的表演要弱化,防止学生为了表演,而忘记唱歌才是主要任务
7、小结
唐代诗人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俗话又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家乡是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也不能忘怀的地方,同学们,请想一想,还有什么诗句表达家乡的?(静夜思)
不管你们长大后去了哪里,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记了家乡。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教材是歌曲新授,教师可以通过“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这一理念,有浅入深,螺旋上升地帮助学生学会歌曲。教学中,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充分开放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慢慢吸收,慢慢消化,从而达到完整学习好的效果。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中,趣味的变化,增加学生的学习新鲜感。
歌曲中对学生的声音位臵要求很高,给学生一个形象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高位臵的感觉,比如用富有趣味性的练声曲,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似的活动中找到感觉,将这种感觉运用的歌唱中来。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引导学生养成声音高位臵的发生习惯。
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多给孩子表演展示的机会,培养孩子自信的心里,课堂中,让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舞蹈创编,并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对于学生来说很受鼓舞。
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感受日喀则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风格。
2、技能目标:①通过歌舞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表现欢快热烈的踢踏舞,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文化和藏族歌舞艺术的兴趣。
②通过歌词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
3、情感目标:
①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自己的家乡,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②通过集体舞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 XX|X 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七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创编集体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的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师生围成圈随老师的口令做跺脚节奏游戏。)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玩过的开火车游戏吗?今天我们再来过把瘾,好吗?
二、音乐游戏《开火车》,解决歌曲重难点。
首先我们来听听本次音乐列车的鸣笛声是怎样的?
1、鸣笛。| 2 | 2-| 2
X | 听 呀
拉啊
(喊)啊
要求:七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
前倚音和下滑音要表现出来。
方法:① 轻声模仿。
② 看谱、唱谱,注意前倚音和下滑音的表现。
③ 用饱满、连贯的声音演唱。
2、车轮滚滚。(上节课老师布臵竖笛作业)
①1 1
| 6 1
5 | 5
2 | 1 ||
啊嗦
啊嗦
马里
拉,啦啦 啦啦
啦
啦
②1 5
| 1 2 1 | 1 5 | 3 5 2 ||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要求:分辨两乐句的不同,并为之配上相应的衬词。
方法:①自选一条,用葫芦丝吹奏。
② 全班分成两组唱一唱。
③ 加上动作两组比一比。
3、游戏《开火车》。
方法:全班变换力度、速度,表现火车鸣笛——出站——行驶——鸣笛——进站的过程。(“车轮滚滚”配音选择学生相对生疏的一条。)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渐快减弱、减慢渐强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歌曲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三、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1、师:火车到站啦,我们下车吧!现在我们来到西藏第二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日喀则。日喀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瞧——(背景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
2、欣赏日喀则的图片,谅解那儿的风土人情与音乐、舞蹈。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直观图象,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领略了藏族风情,同时借助音乐的弥散性,让学生记住了所要学的新歌旋律,为新课做铺垫。第二,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介绍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设计了“小导游”这一环节。
四、载歌载舞,表现歌曲。
导入:日喀则真是个好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我的家在日喀则》,请大家打开课本。
(一)歌曲演唱。
方法:
1、打开课本听歌曲范唱录音。(明白歌曲的演唱顺序)
2、教师范唱。(明白歌曲曲式结构。)
3、试着跟老师的琴放慢速度唱歌曲。
4、让学生找出困难之处重点练习。
5、用接口唱、领唱合唱、跟着录音唱一唱、为歌曲加打击乐伴奏等形式唱熟歌曲。
(二)创编歌表演。
方法:
1、欣赏:踢踏舞 《快乐列车波尔卡》,一边欣赏一边模仿。
2、学习踢踏基本步:×
× × | ×
× × | 右
右左
左
左右
3、自带的道具(绸带、丝巾)自编歌表演动作。(期间巡回播放《我的家在日喀则》的范唱录音,同时播放日喀则风土人情图片。)
(三)载歌载舞。
方法:听老师讲明要求,师生围成圈边歌边舞。
要求:
1、第一部分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踩出××
×× | ×
× |节奏。
2、第二部分各自表演创编动作。
3、第三部分手拉手围成圈逆时针踩出××
×× | ×
× |节奏。wd=filetype%3Ad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舞的创编表演,进一步体验藏族踢踏舞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即兴表演能力。
五、教学拓展,情感延伸。
日喀则是个好地方,回家后,请同学们挑一首我们比较熟悉的你认为合适的歌曲旋律,填
上歌词,创编一首《我的家在**》,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最棒!
设计意图:从《我的家在日喀则》到自己的家乡,通过歌词创编,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学生情感的自然迁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
感情。
第5课 快乐的舞蹈
加伏特舞曲
一、教学理念
新课标中说到“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臵。”在本课中我用游戏、体态律动、固定音型伴奏、学唱等一些方式让学生 “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从中获取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风车之国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乐曲用三部曲式构成,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由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使音乐生动活泼起来,富于个性。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伏特舞曲》十分脍炙人口,充满着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学情分析
2年级的儿童,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在《加伏特舞曲》这一节欣赏课学习中为了增加趣味性我采用节奏游戏直接导入,以听、唱、律动结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从而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在游戏与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出不同乐段的情绪表现,并能借助肢体语言和道具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律动参与、哼唱乐曲、编配动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分辨出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加伏特舞曲》,使他们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同时能够听辨不同乐段创编动作。
难点:根据音乐形象找出相应的动作即兴创作。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提琴、卡片
八、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
随着《加伏特舞曲》音乐律动进教室(一曲听完)。学生随教师模仿调皮、柔美的动作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设计意图:
师生情感交流。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感受活泼和柔美的音乐。
2、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做一个模仿节奏的游戏怎么样?用手拍出老师一样的节奏。”
师:拍节奏
1)、x x x 0 |
2)、xx xx xx xx| 3)、xx xx xx xx| x x x 0|n=baiduadv&f=8& 生:聆听节奏并拍出节奏、聆听音乐拍节奏 设计意图:
用适合二级年学生心里的模仿节奏游戏来导入,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律动,引出学生初次聆听《步加伏特舞曲》的主题旋律
3、聆听第一乐段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初次聆听一乐段节奏特点 师:“能用刚才的节奏给小提琴伴奏吗?” 师用小提琴演奏乐曲第一段
生用xx xx xx xx|x
x x 0|节奏给老师演奏的音乐伴奏 2)、乐曲简介
①师介绍乐曲后揭示课题。《加伏特舞曲》 生简单了解乐曲,朗读曲名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律动体验乐曲情绪 师画图形谱,聆听第一乐段,师:“下面跟着老师走近这首好听好玩的乐曲。听完后请选出你的感受”
学生通过图谱来说对音乐的感受。选择合适的词来形容。师评价小结第一段音乐特点情绪。(活泼、明快、跳跃、幽默)让人听了想跳舞所以才叫舞曲。
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音乐情绪。
师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师用小提琴给学生的律动伴奏 师生合作通过律动表现音乐。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对比、讨论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作曲家、旋律节奏特点、情绪,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反复聆听乐曲及其主题旋律,用音乐的弥漫性原理,加强学生的欣赏感知效果。
通过律动,让学生体验乐曲情绪。
4、完整欣赏体验,了解曲式结构 1)、对比体验全曲情绪变化 师:“除了刚才活泼的舞曲音乐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播放完整乐曲,师合着音乐用小提琴演奏主题音乐,第二段停止演奏让学生静听。生静听音乐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听辩、小提琴等欣赏活动后说感受,让二年级的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乐曲情绪变化,从而达到区分曲式结构
2)、体验乐曲结构 师:《加伏特舞曲》一共分为几部分?
聆听中师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学生区分曲式结构。▲ ● ▲ 师评价
学生动静结合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通过听辩、色块等欣赏活动,让二年级的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乐曲情绪变化,从而达到区分曲式结构
5、第二段欣赏 1)、学唱乐曲
为什么这段旋律给我们柔美的感觉,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旋律吧!(课件)旋律特点:前四句音乐旋律较平稳节奏连贯,后两句相对活泼。师范唱
我们大家一起来跳舞,来吧来吧一起来跳舞,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来跳舞。生看歌谱,区分旋律特点。听师范唱 学唱乐曲 原速演唱
通过分析旋律特点,学唱乐曲,加深学生对乐曲的记忆。2)、律动体验乐曲
师:既然是柔美舞曲那我们用怎样的舞蹈动作来跳一跳。生聆听音乐创编律动体验欣赏。
通过律动来加深学生对柔美的音乐感知体验。
6、整曲合作欣赏
播放整曲,听到音乐做合适的动作。生律动完整体验音乐
通过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单单的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其中。更深刻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拓展
作者戈塞克写的这首《加伏特舞曲》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就因为音乐活泼欢快,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它还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改编过的《加伏特舞曲》(播放视频)
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视频。说出有哪些乐器演奏。
通过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加伏特舞曲》视频,使孩子们了解乐曲可以用多种乐器演奏,开拓视野。
课堂小结
语言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在今天的课中,我们一起欣赏了戈塞克的《加伏特舞曲》,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踏着欢快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学生分享感受,交流体验。聆听音乐愉快的离开教室。
通过小结,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梳理。
教学反思: 欣赏时,尽量结合前面所讲的有关乐器方面的知识进行。所提的要求及所问的问题一定要
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引导孩子通过仔细听辩来解决这些问题。毕竟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