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说课流程
体育说课流程
一、开始部分:
1、示意:举手,手臂伸直;
2、说: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
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属于水平(),第()次课时。
二、基本部分: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课进行陈述。
1、指导思想;
2、学情分析;3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4、学习目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1、指导思想:“以立德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引领,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学情分析:
低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注意力、自控力较差,运动能力较低,身体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模仿能力强,想象创造力丰富。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和游戏。中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法和竞赛法。
高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速度、灵敏、腰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的敏感期,集中注意力有所发展,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然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启发性教学,融入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小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形成()的基础。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情感,对教学效果的()的作用。本教材对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重点是(),难点是()。
4、学习目标:(1)掌握()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身体素质;(3)培养合作、团结和意志品质。
5、教学方法:
(1)用示范法、言语法、诱导练习法,让学生迅速并建立动作概念;有小组合作练习法、游戏法、重复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技术动作。(2)用完美的动作示范、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积极主动地学习。
(3)用(游戏法、分解法、小器材等)作为辅助手段,循序渐进的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分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6、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安排见习生;
2、检查学生人数和着装;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8)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徒手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活动肩、髋、膝、踝、腕关节,为下面的活动作好充分准备);2游戏:(互动)
(3)基本部分:(26)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学生先自主探讨体验练习,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进行教学内容(先分解一至二个,进行辅助性练习,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用口诀)
3、分组练习;4游戏:(渗透课课练素质练习)
(4)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随着轻松、缓慢的音乐做身心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下课后收拾体育器材。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是(45±5)%,平均心率是:135±5次/分。
三、结束部分:
以上是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陈述。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如何进行评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一致,取得最佳效果。
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教学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是对学生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要使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各校学生、器材、场地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同的教材有不同单元课次、不同素质的学生制定的目标都会不同,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学生在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对动作技术而言,一节课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明确,如“了解和明确”、“掌握和熟练掌握”、“复习和提高”是在不同的单元教学课次中明确说明的。就增强体质提高能力而言;重点发展哪项素质,提高哪种能力也应明确。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否突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标准》的领会和掌握程度,表达能力要精讲清楚,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要不断革新教法,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学科教学方法;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课堂设计要力求新颖,探索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装备,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在课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课后能及时总结自我,去不断超越自我,学习他人的优点,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一堂课一般要突出一两个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能太多,这样便于突出重点。一堂课应具有恰当的密度、强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围绕一个重点展开。课的密度保持在35%左右,强度一般不宜太大,保持适中即可。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原则,正确运用组织教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否得到体现
对一堂公开课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能力和水平。首先我们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无可非议。但教师如果重视的只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究竟学到些什么?学生体验到什么?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等等,有时候我们的一些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这种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得以体现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诱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另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体现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学生全力配合着。一堂好课不应该只看到教师的表演多出色,更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学习兴趣在课中是否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我们应该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应该说是不成功的。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五、创新教育在课堂中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皮亚杰的话提醒我们,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迳等。但千万不能在课中放任不管,让学生完全自由活动却认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创新,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教案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是否有新意,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是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中所表现出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篇:小学体育说课万能模版
董振义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我是小学综合组()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运用、教学过程、场地器材、预计效果等方面来说这次课。
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教学设计思想,以()练习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策略,以合作创新为核心,通过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自创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整体教学构想立足于新课标的五大领域,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新授教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而且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2、不利因素:由于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产生满足而导致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的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技术动作,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锻炼,克服困难,团结奋斗的精神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六、教学模式:本课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再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法: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八、教学过程
本课我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开始准备部分,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我改变以为的师生问好方式,教师问:同学们好!学生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师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
2、准备活动
我用欢快的“兔子舞”取代传统徒手操练习。有手脚并用配合、团队组合练习,体现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热身,达到运动准备的目的,为后面的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我用“有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提高同学们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通过再问同学们要不要也试一试()的乐趣,来激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首次让同学们偿试性的去做自己所知道的()动作,按老师要求的方式去完成,老师在旁边观察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当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尝试性的做过几次动作后再组织交流讨论。
教师找几个表现好的学生(可提前备学生)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然后再由老师通过总结,引出动作要领,并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
在学生们明白技术动作要领后再以小组的方式按要求去做。
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再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最后在大部同学都掌握了技术动作后,老师再组织以小组的单位进行比赛。
比赛结束后评选优胜小组。并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同学们鼓掌。结束部分4——5分钟
在欢快的《幸福拍手操》的伴奏下,师生共同做放松操,进行有效地调整身心,恢复疲劳,音乐停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测试能力。最后安排收回器材,师生再见,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场地器材:
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认真的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前面发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第三篇:小学体育说课教案(模版)
小学体育《跳跃》说课教案
柏城小学 营清华
一、说教材
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水平二跳跃练习,这是根据水平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一节体育课。各种的跳跃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全身的协调性,通过练习能让学生体验儿时的乐趣,展示他们活泼可爱的天性。跳跃是人类在常生活中最常见和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所以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弹跳力,发展下肢力量,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很好的作用。本堂课以“跳跃练习”为主线,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跳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有意义的一项体育锻炼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敢于表现自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双脚跳的方法,为下了阶段立定跳远的学习奠定基础。让8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各种跳跃的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以及弹跳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验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在思考、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5、社会适应目标:在游戏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说教法
在教法上,采用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法,注意捕捉和发挥课堂上各种
教育因素,以情导教。辅以欢快的音乐,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课堂中,用小游戏调节学生身心负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根据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内容及组织形式,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情引趣——学习新知发展个性——寓教于乐——恢复调整,四个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引起思维与探索的兴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仅使学生学会双脚起跳的动作,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本课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到满足,合作得到加强,身心得到发展,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同时,也就提高了相互关注与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本课采用语言激励法、游戏法、观察法等进行学与练。同时,注重设计教学氛围和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当总在教室里的学生一来到操场,就会兴奋不已,在课堂上得到解放,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得到巨大的发挥。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的特点。全课贯穿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精神,让学生高高兴兴的得到锻炼。在三年级体育课上,主要内容是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这一组是以游戏形式为主,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身体灵敏、协调性及弹跳力的简单跳跃动作练习。教师让学生分散练习、体验想象与创造各种动作形象,多给学生自由、结伴充分表现机会。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模仿哪些动物跳跃的方法。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动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能这么快就想到适合自己的动作方法,你们真棒!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动作展示一下,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好吗?看谁做的最好、最棒。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由练习,尽情表现。学生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积极
参与不甘落后、勇于实践、各有所得。有的小组唱着歌曲进行模仿练习。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袋鼠,长的怪,肚上长个大口袋,双脚起跳双脚落,连蹦带跳真是快。
„„练习7分钟后,教师叫停,进行小结,表彰鼓励。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一起练习并兼顾学生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练习时,相互之间距离太近,教师选择在一个学生前面把距离有意识地拉大,让学生注意到你的动机,练习三次后,教师及时叫停。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动作,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尝试在自己动作基础上学习别的动作。只有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放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最后对本次课进行总结,表扬动作好的,鼓励练习认真刻苦的,指出不足的让课下练习。本节课通过语言激励与同学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
第四篇:体育说课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 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 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2、(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 热情。(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3点就行。)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 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 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1、关于讲练结合,如果是理论课,练就表示做习题,如果是操作课,就表示上机实际操作(2、我是按一节课40分钟分配,待考证。(3、大概模式是这样的,你根据时间要求自行取舍吧。(4、声音一定要大,语速不能太快。对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表示你说课流程的词汇要 突出。但是,不要板书,浪费时间。(5、注意,偶尔要看一下评委,眼神交流。最后要说“说课完毕” 对于试讲,引出这节课,之后顺手把本节课的题目写黑板上。要用力写清楚。如果觉得整节课讲不完,你可以说我今天主要讲____几部分。因为没有学生,所以讲的不要太 散,要有思路.如果能显出你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显一次,不然的话,就直接讲自己的。试讲完毕 答辩如果是评委直接提问,简单想想回答即可。如果是给你纸条自己看,你就不要读题了,普通话一般,呵呵`思考半分钟,说首先我来回答第 一题。答辩完毕,请老师多多指导。(鞠躬)说课的整体思路,按这个,就是记不住,也能顺着说出来点东西。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有时根据需要也会说上关键点)教法和学法 导入(5分钟)教学过程 正体(20分钟)尾声(5分钟)
体育万能说课稿
教育教学 2010-11-30 15:48:46 阅读2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X》。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单元第XX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XX,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XX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 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自主创编出一些简单、新颖的 方法。
(2)学生能熟练地掌握 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以发展学生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练,体验 这一系列的创新学习过程和乐趣。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创新,充分体现团结协作、竞争拼搏精神,明白 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去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 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XX是一门培养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XX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 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 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 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 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课的教学实际,根据学生的对技术动作的认识、思维、形成等发展规律,设计了“引导学练—质疑解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五个阶段的课堂结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引导学练:(2~3分钟)
我通过语言、问题等形式引出学习内容,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利于刺激学生 学习的动机。具体设计:
(1)教师提问题,陈述教学目标。(2)编制学练小组。
(3)学练小组讨论学练目标步骤。
2.质疑解难(10分钟)
这阶段,我根据各小组的学练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质疑解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练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学练体会,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然后我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以及学练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观察,对问题进行一一讲解、示范,分析其中原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学生既能达到认识的目的,又能通过观察、思维、讨论等形式,强化其学练技能,还能使学生心理产生 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内部矛盾,进而获得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技能能力。
3.自主探究(15分钟)
本阶段,首先通过语言激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有主动探究的欲望,再按预定的活动设计方案及情境,让依据学习目标,自我组织、自我练习、自我感知、自我发现、自我调控进行尝试性体验学练活动。对于自我探究有困难的小组,在帮助和点拨的同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自我寻找问题答案,以增强努力探究的信心。
4、合作交流(10分钟)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质疑解难的结果,进行小组合作验证,是对其探究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巩固 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5、总结归纳(2~3分钟)
这一环节是“自主学练—合作应用”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以此检验“自主学练—合作应用”的结果。教师首先组织开展小组交流,让各小组陈述学练活动的情况,学练效果如何?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样的希望?促进小组间的了解,发展学生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再由教师评价总结,评价采用结果性评价,针对教学目标主要是肯定学生的学练结果,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发 展产生新的动力。
七、说小结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2. 教学策略的选用
(1)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XXX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 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 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XXX号
万能(通用版)体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12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
(三)五年 级的双手胸前传接球。下面我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 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 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整体设计评价,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 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 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 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 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 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 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是一般具有依赖性强、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 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
三、教学目标:
根据认识特点,特制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和各种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身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中小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技术、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中学阶段重点是学习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本课题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掌握双手胸前传球的手型 ;难点确定为:传接球动作的协调连贯
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 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学法: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 地试一试、练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四、教学程序:
在课的结构上,从“身心协同”的基础观点上出发,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收心热身----稳定情绪-----恢复心身”的三段结构:
1、在收心热身阶段,用?游戏引入教学主题,通过游戏活跃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部分用时为9分钟。
2、第二阶段,首先运用各种变化的传球练习,为主教材做铺垫。这部分用时为20分钟。
在各种传球练习的安排上,我设计了一组以传球投篮的游戏,在练习传球过程中我用游戏比赛营造团结友谊,积极进取,分发向上的气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强身健体,体验成功的现代体育教学观念。这部分用时为12分钟。
3、第三阶段,围绕篮球场放松,然后运用“笑与不笑”游戏,以达到稳定情绪、恢复心身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本课以“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整堂课始终在一个篮球场上进行,布置简单清楚,器材实用,富有喻意。坚持“一场多用、一材多用”的指导思想。
六、课的预计及器材:
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50次每分钟,最高心率为:170次每分钟,估计练习密度为40—45%左右。
我的 说课完毕,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评委老师!
立定跳远说课稿
各位评委,早上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和本次说课比赛给出的命题,我确定立定跳远作为本课 的教学内容。它是〈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水平一一年级第一学期跳跃单元第四课次。我选择该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并通过经常性的对该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现〈〈新课标〉〉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兔跳,青蛙跳的动作,已经对双跳双落的动作有了初步的概念,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该年级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但他们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所以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练习的积极性。
三、说目标: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3点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正确的立定跳远的动作与远度的关系
2、进一步提高双跳双落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双跳双落的能力,难点是落地轻巧。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运用情景教学法以“小青蛙春游”为主题,以“游、听、视、想、练”为主线,采用唱游法如热身运动中的自编操,学生通过自我复习、自我尝试、合作探究、互帮互学这四个环节的学习达到学会动作,然后再来想一想、动一动、练一练、赛一赛进一步巩固动作,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五、说器材:
为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本课适合在塑胶场地上上课,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课前准备:春游图片、学习任务、呼啦圈、录音机、音乐带。
六、说教学过程:
针对以上几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活跃身心:大概用8分钟左右。
首先教师通过图片和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春游情景,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投入到课堂中来。然后在火车声音中师生共同完成开火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起到热身的效果。最后在动感的〈〈洗澡歌〉〉音乐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一套自编操,充分活动身体的各关节,特别是下肢的几个关节,为下阶段的学习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也可以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二阶段:学习和掌握技能:大概用时18分钟
1、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跳。“看前面的草地上有许多的动物在玩耍,有小白兔、小青蛙、小袋鼠等,你看它们玩的多高兴阿。让我们也一起去玩好吗?”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一定会完成一些基本的双脚跳的动作,让他们自主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跳的动作。根据运动技能的迁移原理,使学生更容易学会新动作,为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2、小青蛙自我尝试。教师评讲学生自由练习情况,表扬好的同学。教师通过动作好的同学的表演,然后让学生自我尝试完成动作。虽然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落地不稳、动作不协调等,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通过学习任务(配合文字带拼音的动作图解),让学生仔细观察立定跳远动作,建立运动表象,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动作。这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再分组练习,不断提高动作的正确性。
4、互帮互学环节:通过教师示范错误,个别好学生示范,让其他学生评讲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老师的错误,并动脑分析原因,这是教师适时的引出动作要领,通过朗读,重点词的重复,再让学生根据动作要领再次练习,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落地轻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的优良品质。
第三阶段:巩固技能和创新发展:大概用时8分钟
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我特意安排了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通过分组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技能动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首先想一想教师在课前会准备好呼拉圈,按5人一组放在8个小组的指定位置上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器材来锻炼本课学习内容,然后是动一动,集体动手布置联系场地。这样设计的一个目的是控制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另一个目的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动脑的好习惯。接着练一练。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指定的区域内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最后赛一赛,达到巩固动作的目的。第四阶段:恢复身心:大概用时6分钟
1、以悠扬的《幸福拍手舞》作为放松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庆祝。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陶冶情操达到放松的效果。
2、总结交流: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评价,选取一些头饰、贴纸等作为奖励,体验成功的乐趣。
预计本课的活动中学生的平均心率约在140—150次/分,练习密度在40——45%。本课以沿着学“游、听、视、想、练”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渲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学生自始至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课堂中充满了快乐与灵动。真正做到玩中练,练中学,学中玩。我想这样的体育课一定会深受学生的喜欢。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我说课的题目是《蹲踞式跳远》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着重学习跳跃基本动作,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战胜自我,获得成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情分析 任课班级初三年级,本班学生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跳跃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而且好胜不服输。
三、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
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蹲踞式跳远基本动作,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体育课活动。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弹跳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
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2、教学方式:探究式。课型:新授课
3、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难点:发展学生弹跳能力
四、教学过程 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跳兔子舞: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手拉手跳兔子舞,目的在于振奋精神,陶冶情操。
2、体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弹跳能力,并且在体验、探究中,培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大胆创编,自由想象,只要能够发展跳跃能力就是好方法。
3、立定跳远:在学习蹲踞式跳远之前,问学生如果你前面有一条不很宽的沟,想过去你怎么办?让学生做尝试性练习,用各种姿势跳过沙坑,并让学生说出感受,学生会说“不会动作”“踏跳时捣小步”等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练习,一是体验简单的确定助跑距离方法,用走步法或跑法试一试,经过调整后能大致跑准步点,助跑时轻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学生在反复尝试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起跳时编顺中溜“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在整个练习中,小组交流探讨,在不断设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学到技术,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合作者,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评价。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自定跳远成绩目标,与同组同学比一比,看谁跳得远,谁的进步大?在此项活动中,学生很好地进行了自评,并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获得了自尊和自信。
4、游戏:为了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进行了跳球接力跑游戏,学生自由分成四组,第一名同学依次跳过球,然后快速奔跑返回,把接力棒交给下一名同学,自已站到排尾,依此类推,先跑完的队获胜,教师为学生加油鼓劲。其它同学为本组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5、听音乐跳民族舞:
为了使学生不但锻炼身体,还要愉悦身心进行了听音乐跳民族舞放松活动,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当中陶冶情操,增添了学生对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6、学生自评:学生简单说出本次课收获与不足等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教师解疑。
7、作业:(1)常规性作业:2—3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2)体验作业:现实生活中遇到坑坑坎坎你是怎样度过的(从身体,心理两方面思考)目的在于联系生活,引发思索。
8、师生再见
五、预计效果:在本次课中:学生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并通过音乐,游戏等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本人由于刚刚尝试新课改理念,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体育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
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 选自初中《体育与健康》七—九年全一册教材内容。(教材特点)它既能发展学生的 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和拼搏精神。所以这一运动,特别受学生欢迎。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1+6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科表消除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改版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平时、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现象。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
四、教法学法的运用
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是学生获得正确的额动作概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
生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
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法: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
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达到熟练程度。
3、组织小组间比赛。增强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
(一)开始部分分为来两个内容:安排时间12分。一是常规内容。二是准备部分,包括热身操和游戏。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吧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第一个内容是学生探究阶段,时间安排14分。为了学生自主解决这节课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时间安排16分 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 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
指导纠正动作
最后结束部分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5分。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进行美的教育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
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六、预计效果:学生能在教室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160次/分,平均心率达
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语文课《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是如何助人为乐的故事情节,设计本课情境。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文章的内容,即融入体育与语文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的学习了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的
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运动技能,以力求达到80%的学生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同时整堂课以游戏形式贯穿雷锋同志几个平凡的小故事,教
学内容结合游戏的思想性、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由于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材内容
1.跑的练习:快速跑(第一次课)2.负重练习:搬运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共30人,男生22人、女生8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一)有利因素:
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
(二)不利因素:
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这些现象将会给本次课增加不小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分析
体育课的结构是人体的参与活动,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过去一般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本节课的主体内容融成了一个整体。
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
2、导入热身:采用“音乐准备操”--自编跆搏操。
复习老师所授的跆搏操,同时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编操,让学生尝试编操的乐趣,教师加以指导帮助,组合成一套适合同学们自己的操。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8分钟时间。
而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1)快速集合游戏(情景模拟:雷锋具有的时间观念)。老师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出情景,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听清哨声,迅速集合,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大概2-3分钟。
(2)快速起跑游戏(情景模拟:雷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助人)。老师导出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采用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方式。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老师提问,学生总结。大概5-6分钟
(3)快速跑游戏(方法:一人搬运实心球一个,可单手或双手将球放在体前、体侧、体后沿直线足跑练习)(情景模拟:雷锋帮旅客搬东西)。导出情景,老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眼视前方,脚要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提高动作技术。大概8-10分钟。
(4)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游戏(方法:两人搬运一个实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搬,可两臂交叉搬)(情景模拟:雷锋与同事之间合作帮助学习)。要求全组同学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而且两人合作哪种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钟。
(5)快速跑接力游戏(情景模拟:我们现在接过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大概需要5-6分钟。
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学生自编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同时点一下在现在的社会怎样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5--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估测,预计本课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七、场地布置与器材
场地:结合我校场地小的特点,场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场多用。布局面做到规范合理,便于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练习。
器材:录音机、磁带、实心球、接力棒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
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课力求靠近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中。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语文课《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是如何助人为乐的故事情节,设计本课情境。旨在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文章的内容,即融入体育与语文学科间的学科渗透和体育与德育之间的渗透,同时也让学生再一次的学习了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的 通过跑、负重等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让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运动技能,以力求达到80%的学生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同时整堂课以游戏形式贯穿雷锋同志几个平凡的小故事,教学内容结合游戏的思想性、趣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由于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材内容 1.跑的练习:快速跑(第一次课)2.负重练习:搬运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共30人,男生22人、女生8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一)有利因素: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
(二)不利因素: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现象,这些现象将会给本次课增加不小难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分析 体育课的结构是人体的参与活动,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过去一般把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本节课的主体内容融成了一个整体。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一部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提出相关的要求,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之进入课的良好状态。大概2分钟时间。
2、导入热身:采用“音乐准备操”--自编跆搏操。复习老师所授的跆搏操,同时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编操,让学生尝试编操的乐趣,教师加以指导帮助,组合成一套适合同学们自己的操。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集体合作认真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准备。大概8分钟时间。而课的主体部分,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由于学生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强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新颖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1)快速集合游戏(情景模拟:雷锋具有的时间观念)。老师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出情景,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听清哨声,迅速集合,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大概2-3分钟。(2)快速起跑游戏(情景模拟:雷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助人)。老师导出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采用各种起跑方法练习起跑方式。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自主练习,体会何种起跑方式最快?老师提问,学生总结。大概5-6分钟(3)快速跑游戏(方法:一人搬运实心球一个,可单手或双手将球放在体前、体侧、体后沿直线足跑练习)(情景模拟:雷锋帮旅客搬东西)。导出情景,老师示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眼视前方,脚要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学生针对自身特点,提高动作技术。大概8-10分钟。(4)两人一组的快速跑游戏(方法:两人搬运一个实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
搬,可两臂交叉搬)(情景模拟:雷锋与同事之间合作帮助学习)。要求全组同学合作、探索哪两个人组合最好,而且两人合作哪种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钟。(5)快速跑接力游戏(情景模拟:我们现在接过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大概需要5-6分钟。最后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运动如学生自编操,可以使学生身心疲劳得到恢复,这大概3分钟时间。课快结束时,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教师做个小结同时点一下在现在的社会怎样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再提醒体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课。大概2分钟。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5--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材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估测,预
一、教材内容:
1、双手头上传接球;
2、远撑前滚翻(女)鱼跃前滚翻(男)
二、教材分析:
(1)篮球,一直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把全世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们,吸引到这项运动中来。本课安排“篮球”作为教材内容之一,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初二学生对这一运动项目的喜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篮球运动”最基本的技术,以便更好地参与这项运动,去体会篮球运动的乐趣。通过学习,既掌握“双手头上传球”这一动作技术,又能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鱼跃前滚翻是初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动作难度的技巧动作。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同学们不仅能象鲤鱼那样跳得优美、大方,接受美的教育,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改善内脏器官功能,提高身体自我保护能力。
(3)安排这二个项目,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考虑到这二个项目自身的特性,非常符合初二学生的身心需要,且合在一起的锻炼价值,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理解双手头上传接球的技术要点(男、女)
(2)了解鱼跃前滚翻(男)和远撑前滚翻(女)的动作结构、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1)基本掌握双手头上传接球技术(男、女)
(2)基本掌握远撑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女)和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鱼跃前滚翻 的动作概念(男)
(3)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接受美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双手头上传球
重点:持球到位,扣腕出球肘为轴;
难点:翻拌手腕、手指弹拨球。
2、双手头上接球
重点:伸臂迎球,触球后,后“引”缓冲;
难点:及时伸臂迎球。
3、鱼跃前滚翻
重点:后蹬用力,有明显的腾空动作;
难点:手撑垫时,短暂的支撑过程。
4、远撑前滚翻
重点:蹬地积极主动,保持远撑距离;
难点:远撑后的屈体、低头、团身。
五、学情分析
1、基于借班上课的实际,如果队伍调动太复杂、太频繁,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且浪费时间。
措施:在设计组织方法时,力求简单、实用、自然流畅,在具体组织过程中,力求讲解简短、明白。这样做,既避免混乱,又节省时间。
2、篮球双手头上传(接)球的教学中,可能会出现(1)持球不到位(太低或球置于头后);(2)传球时,摆臂下压,没有手腕、手指动作;(3)接球时,没有及时伸臂迎球,而是抱球、挟球、原地等球,手部紧张掌心触球。
措施:(1)强调持球高于头,掌心空出手指向上;(2)传球时强调以肘为轴,扣腕拨指,球从指尖拨出;(3)及时判断来球速度、方向,主动“迎”球、“引”球,以上练习,反复进行。
3、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可能会出现(1)不敢跃起;(2)腾空不够或没有腾空;(3)鱼跃与滚翻脱节;(4)收腿过早。
措施:(1)用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方法,使教学过程轻松、自然,克服心理障碍。(2)前面设小垫子而不是球,既安全又可促使其跃起;(3)加强保护和帮助。
六、教学方法:
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设疑引课题,解疑指迷津既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知识的联系性,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力求教学氛围轻松、和谐、自然流畅。在学中教,教中学,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尽力减少因动作难度而可能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学习需要自己产生的,不是别人强加的;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的,不是他人包办代替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自己尝试的结果,不是机械地重复和模仿的结果。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充满兴趣的探索性创造活动,真正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
七、教学过程:
把自然和流畅,贯穿于课的全过程,是本课的宗旨。
(一)单刀直入,揭开课的帷幕(10分钟)
上课开始,每人一球,模仿教师做拨球»»»绕球»»»抛球的练习。
围绕基本教材设置这些准备性练习,意在激发学习兴趣,为全课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体验运动的乐趣,使其尽快进入运动状态,并为自然过渡到下一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单元练习,目的在于培养球感和球的兴趣,提高用手控制和掌握球的能力。没有动作要领约束,只有无压力的主动参与。
(二)提问点拨,教与学同步互动(30分钟)
1、篮球:双手头上传(接)球
(1)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意在承上启下,使知识结构网络化。
(2)用启发式提问,引出把球传高的技术动作。既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强化了动作概念,同时扩大知识面。
(3)学生做出手高于头顶的传球练习。意在建立对动作的感性认识。
(4)提问点拨,引出“双手头上传球”的动作概念,并讲解示范。意在加深印象,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5)学生做“双手头上传(接)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
2、技巧:鱼跃前滚翻
(1)专门性准备操: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活动身体和诱导新学内容。(2)复习团身前滚翻:进一步活动身体,体会滚翻过程。
(3)逐渐增加远撑距离的前滚翻(设标志线);前面设标志线,既可确保远撑距离,又为“鱼跃”打下基础。
(4)越过一定高度的远撑前滚翻(小垫子):设小垫子的用意在于,利用人体运动时的本能反应,促使其高高跃起,于不经意间体会腾空的感觉,建立对动作的感性认识,且用垫子代替球放置,既安全又不会增加心理压力。(5)抓典型,用提问点拨的方式,引出“鱼跃前滚翻”,并讲解示范。
用提问点拨引出课题,意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先练习再讲解示范,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动作要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比起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传统教法,学生更乐于接受前者,对所学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因为这是自己探索和体会出来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6)越过一定高度的鱼跃前滚翻:进一步强化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发展身体运动能力。
(三)优美的旋律,宽松的氛围
优美、放松的旋律响起,同学们随着音乐跟老师做身心放松练习......,教师及时地进行肯定总结。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一堂课结束。
八、场地器材(见教案
略)
九、(1)预计练习密度:54--56%
(2)平均心率:120次/分--130次/分
高峰期在第35分钟左右,约为155次/分
(3)强度指数:1。5--1。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普修加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
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3、4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7、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全面发展素质